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美论文

合集下载

王维与孟浩然之山水田园诗论文

王维与孟浩然之山水田园诗论文

王维与孟浩然之⼭⽔⽥园诗论⽂ 【摘要】⼭⽔⽥园诗是诗⼈描写⾃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适恬淡的⽥园⽣活的诗歌,它源于东晋谢灵运和晋代诗⼈陶渊明,以唐代的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

虽然,王维和孟浩然都是唐代⼭⽔⽥园诗的代表⼈物,但他们的⼭⽔⽥园诗也有着⾃⼰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王维孟浩然⼭⽔⽥园诗静闹异同 ⼭⽔⽥园诗其诗境隽永,风格恬淡,语⾔清丽,常常表达诗⼈对宁静平和的⽣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以唐代的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

他们的诗歌在思想内容、表现⼿法、题材体裁、意境风格⽅⾯看上去⼤体相同,都具有清淡、闲适的风格,但他们的⼭⽔⽥园诗也有着各⾃独特的风格。

孟浩然和王维的⼭⽔诗都不追求辞藻的华美,尽量保持景物的纯净,⼒求⾃然地表现⼭⽔本⾝的美。

同时他们也都在⼭⽔诗中尽⼒表现⾃⼰的个性。

孟浩然常在⼭⽔描写中融⼊游⼦漂泊之感。

由于⼼情孤寂,⼭⽔也染上了⼀层清冷的⾊彩,有时诗⼈⾃⼰被作为画⾯的`⼀部分⽽写进诗⾥。

孟诗缺乏对理想的追求,其基本风格是恬淡孤情。

读他的诗,总给⼈⼀种宁静⽽清冷的感觉。

如“野旷天低树,江清⽉近⼈。

”王维因为向佛的原因,他的⼭⽔诗则往往渗透着佛家虚⽆冷寂的情调,也透露出深刻的禅意,诗⼈努⼒去追求那种远离尘嚣的空⽽寂的境界,故许多⼭⽔诗不见诗⼈的影⼦,却能感到他沉浸在寂静的快乐中,表现了对的⾃然的浓厚兴趣。

如“空⼭新⾬后,天⽓晚来秋。

明⽉松间照,清泉⽯上流。

⽵喧归浣⼥,莲动下渔⾈。

随意春芳歇,王孙⾃可留。

”在清新宁静⽽⽣机盎然的⼭⽔中,感受到万物⽣⽣不息之乐趣,⾃然的美与⼼境的美完全融为⼀体。

王维喜欢⽤“静”字,但他的“静”并不是⼀⽚寂静,⽽是以动衬静。

如“⼈闲桂花落,夜静春⼭空。

⽉出惊⼭鸟,时鸣春涧中。

”还有前⾯提到的“⽵喧归浣⼥,莲动下渔⾈。

”也⽤了⼭中晚归的洗⾐⼥的声⾳衬托⼭中的宁静。

此外,《⿅柴》、《⽵⾥馆》、《⾟夷坞》、《鸟鸣涧》都是刻意塑造静美的景物形象,出⾊地表现了⼤⾃然普遍存在的难以⾔状的静美境界,在艺术上突出的特点就是⽤动态景物来对⽐和映衬静态景物,在动态中写静态,⼜在静态中表现动态,达到静美的⽬的。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空灵诗境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空灵诗境
的悠 悠和万化 的静寂 ,指本体 的空和静 。 “ 一朝风月”则显示 了宇宙的生机和大化 的流行 ,指的是现实世界的 动 。只有通过 “ 一朝风 月”,对现世的人生世界进行超越的感悟,才 能得到 “ 万古长空”的对于宇宙本体的体 悟,这种超越 ,形成了一种 特殊的审美形态,即 “ 空灵 ”。 王 维的 山水 田园诗便 是这种 “ 空灵 ”审美 形态 的最 充分体现 。 殷瑶评 价王维 的诗 是: “ 在泉 为珠 ,着壁成 绘 ,一句 一字 ,皆出常 境 。”王维的诗境已经 出于常境 ,达到了王渔洋所说 的 “ 字字入禅”
摘 要:王维是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 家,在诗歌艺术上的造诣很 高。王维出身于官宦之 家,精通音律与绘画,王维还好佛道,将禅 意 融入 生活 及诗歌 创 作之 中,他诗 歌 中所 描绘 的 山水 情 态将禅 的 静默观 照和 山水 审 美体验 合 二为 一 ,既体 现 了山水 的清 晖 ,又饱 含 幽远 的禅 趣 。宋代 苏轼曾对王维山水诗作出 “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 画,画中有诗”的评价 ,王维山水田园诗是集空灵诗境和幽美画境 、幽远禅境于一体的 艺术 品 ,在他 的诗 中, 自然 的妙景 和 心灵 的妙 境融 为 一体 ,充 满着诗 情 画 意 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空灵;禅悟;静趣 ;美感 作为一种审美形态, “ 空灵 ”的文化 内涵是禅宗的 “ 悟”。禅宗 的 “ 悟 ”是一种瞬 间永恒的形而上的体验 ,就是要从当下的富有 生命 的感性世界,去领悟永恒空寂的本体 。最典型的代表便是王维,王维 的很多 山水田园诗都在色彩 明丽而又幽深清远 的意象世界中,传达 出
无所 事,顺运 自然 的人 ,他是一位暂且摆脱 了人世烦忧困扰的人,更 是一位 “ 无心”、 “ 无念 ”,进入 了 “ 空灵 ”境界的。 静与清也是密不可分的。清 ,即指澄澈、透 明。而 “ 空灵”之境 与澄澈、安宁也是分不开的。如:

浅谈唐代山水田园诗(汉语言文学论文)

浅谈唐代山水田园诗(汉语言文学论文)

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1)山水诗歌的起源、形成条件及流行时代 (2)王维 (4)孟浩然 (5)盛唐山水诗歌的风貌 (6)结束语 (9)注释 (9)参考文献 (9)浅谈唐代山水田园诗刘攀龙[内容摘要]:唐代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顶峰,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唐诗是最璀璨的文化瑰宝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

而山水田园诗却是众多诗歌流派中的一颗奇葩,在诗坛上大放异彩。

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还有储光羲、裴迪、韦应物、柳宗元等诗人。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关键词]: 唐代山水田园王维孟浩然引言:山水田园诗兴起于魏晋南北朝。

对于山水田园审美的自觉是魏晋对人的自觉同步进行的。

只有向内意识到自己的人格个性,才能向外感受自然;只有当人们能领略自身风度,气质,个性的美,才能感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妙,因为人类对内在自我的发现与对外在自然的发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山水诗的鼻祖是谢灵运,田园诗的鼻祖是陶渊明。

浅谈唐代山水田园诗一、山水田园诗歌的起源、形成条件及流行时代(一)、山水诗歌的起源中华泱泱大国,地大物博,多少山水雄奇壮丽,令人惊叹不已!至古以来,多少文人骚客,由景抒情,多少山水文章令后人仰叹!多少田园诗篇令人神往!对于山水田园的描写早已有了,如: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关于田园风光的描写,还有《楚辞》中对山水也有所描绘。

但是这些并不是真正的山水田园诗,它们只是作为抒情主人公活动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不过这些对于山水风景描写的诗词,为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开创了先词,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田园诗是描绘田园风物的诗歌。

田园诗起源于东晋陶潜,至盛唐时期王维,孟浩然诸人。

《诗经》中有若干此类作品,如《豳风·七月》依时序写一年的农村劳动和生活,但此后无人继续下去,一直到魏晋之际的陶渊明。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
王维(701年—761年),字契之,祖籍四川彭州花水口,出生在凉都县(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现代著名山水画家,被誉为“山水之祖”。

王维以《山居秋暝》闻名于世,是唐代五言古诗之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诗作,为后世无数的山水诗人所奉行。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极富艺术美,其诗以充满感受力的描绘,娓娓道来深山、远山、古山的美,表达了自然的神韵,及其对于田园景象的赞美。

其中有渔舟唱晚的景象,有秋水如砌的清泉,有碧峰对洗的山峦。

他以逼真的笔墨,如实描写,将所见、所感、所闻都凝练在“字里行间”,使诗文充满立体感——隐句里蕴藉出丰富的哲理美学思想。

其中,王维在《山居秋暝》中运用的四字格律非常巧妙,精彩的表达了山水的秋夜景象,体现出他独特的山水画境:彼立寒空里,灞水落滩,野艇高低隔,翠峰连襟秋,古木无人径,草色共苍苔。

此......描写还有其独特的绘画色彩,篇章上空气清明,弥漫着一股乡土气息,显示出田园人文深邃的意蕴。

总之,王维的田园诗,具有传统中国美学特色,其意境广阔,深刻富有渲泻性,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追求,使其古代的美之艺术在审美上更趋于圆满。

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境与禅境

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境与禅境

山水清音神韵天成——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境与禅境内容摘要: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一向以意境美著称,他的很多诗歌都体现了诗境与禅境的统一。

作者每每化宗教情感为诗思,创造出清新、恬淡、空寂、幽远的意境,透过平淡、悠远的景色显露淡泊宁静的禅趣,借助空旷、幽静的山水表现宇宙的空无、静寂与永恒,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诗境;禅境山水田园诗自《诗经》始可谓源远流长,至盛唐已蔚为大观。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根植于自然的美景之上,不仅体现了其心灵与自然的契合,更是其对于诗歌、音乐、绘画三种艺术在审美趣味上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多方面才能的综合体现。

因此后人往往不吝赞美之辞,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之王待若诗友”(《新唐书》本传),“王维之作,如上林春晓,芳树微烘,百啭流莺,宫商迭奏,黄山紫塞,汉馆秦宫,芊绵伟丽于氤氲杳渺之间,真所谓有声画也。

非妙于丹青者,其孰能之”(《史鉴类编》),唐代宗更是誉其为“天下文宗”,杜甫也赞赏他“最传秀句寰区满”。

王维的诗歌既因其诗画合一的特点而别具一格,更因其创造的佛禅意境而独树一帜,而后者尤其为人称道。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我们看到作者常常化宗教情感为诗思,创造出清新、恬淡、空寂、幽远的意境,他的很多诗歌都体现了诗境与禅境的统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即使是同样描写山水,近儒的杜甫多半赞美的是‘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的伦理的山水,近道的李白多半歌咏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的想象的山水,而近禅的王维才真正关心的是‘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的感觉现实的山水”。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诗人透过平淡、悠远的景色显露淡泊宁静的禅趣,借助空旷、幽静的山水表现宇宙的空无、静寂与永恒。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独特意境并非刻意而为,而是其热爱自然与信奉佛教的自然体现。

王维一生为官,但是却厌倦官场,思慕隐逸。

尤其是他的后半生,一心向佛,“不茹荤血”,“不衣文彩”,“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旧唐书·王维传》)。

比较王维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意境

比较王维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意境

比较王维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意境摘要:王维和孟浩然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重要领袖和代表,他们继承了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并融会了两家的特点,独树一帜。

王维的风格是以诗入画、融入禅意,有宁静之美,而孟浩然则是自然平淡、贴近生活,大有朴实之风。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两位诗人的诗歌,由此来探讨一下两位诗人在山水田园诗方面的意境差异。

关键词: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意境引言山水田园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表现形式,自魏晋时期已经开始流行并固定。

发展至盛唐时期,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的状态。

此时期出现的一大批诗人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主要代表,他们在继承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山水诗传统的同时,又将其继续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山水田园诗派,风行一时。

然而,虽然两人都是以写山水田园诗为目的,但在意境的表现上则略有不同,以致形成彼此不同的风格。

王维和孟浩然在取材上大致是相同的,他们都喜欢描写山、水、泉、石、松、柳等景物,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是他们永不厌倦的歌咏主体。

但是,在运用这些素材创造诗歌意境时,两位诗人所用的方法、达到的效果却迥然不同。

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来简要说明两者在诗歌意境上面的差异。

(一)归隐的寂寞与入仕的感慨王维和孟浩然的诗,虽然都意在表现山水田园风光,但是由于两位诗人的经历不同,以致于表现的情怀有所差异。

王维早年曾一直身居官场,后因其爱好山水田园的本性,在晚年时终于可以归隐山林,于是经常在诗中将归隐后的情绪融入其中。

而孟浩然则一生郁郁不得志,未曾涉猎官场半步,终日过着隐逸的生活,心中颇有怀才不遇的感慨,因而其诗中夹杂着渴望入仕的情怀。

下面通过王维的《山居即事》和孟浩然的《临洞庭赠张丞相》来详细分两者在意境上的差异。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筚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山居即事》)八月潮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毕业论文《浅谈王维诗歌的艺术风格》

毕业论文《浅谈王维诗歌的艺术风格》

师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王维诗歌的艺术风格汉语言文学专业王云娟日期:二0一一年十月目录(1)容提要 (3)(2)关键词 (3)(3)总论 (4)(4)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意境高远,宁静之极 (5)(5)王维的边塞诗明朗清丽,有豪迈之气 (7)(6)王维的闺怨、赠友诗,深沉真挚,委婉动人 (9)(7)结论 (11)(8)参考文献 (11)容提要: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他的山水田园诗意境高远,宁静之极,边塞诗明朗清丽,有豪迈之气,闺怨、赠友诗,深沉真挚,委婉动人。

笔者以为,王维不同题材的诗歌作品,虽然艺术风格不尽一致,但究其根底还是有一以贯之的艺术特色,即诗歌的“和谐美”。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达到儒释道三家结合所倡导的“和”的境界的诗人,王维是其中的佼佼者。

关键词:诗歌艺术风格王维和谐美浅谈王维诗歌的艺术风格汉语言文学专业王云娟王维(699-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原籍祁县,后迁至蒲州(今省永济),晚年他居住在蓝田辋川别墅。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但是他在唐诗的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王维在青少年时期就富有文学才华。

开元九年中进士第,为大乐丞。

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

开元二十二年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提升为右拾遗。

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

二十四年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

王维对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

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

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

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论王维幽静之美的山水田园诗

论王维幽静之美的山水田园诗

论王维幽静之美的山水田园诗提要: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前后两期。

王维早岁春风得意,充满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又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现在山水诗上则是选取雄伟壮丽的高山大川来加以描绘,用以寄托他豪迈开朗的思想感情。

他后期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退出政治舞台,皈依佛门,栖身于山水田园的极乐世界,所以他后期创作的大量的山水诗,基本上是一种雅致的情韵,把大自然当作纯洁的理想王国,多是描绘幽静的山石和清澈的溪流,农村的田园风致,表现出流连光景的娱悦和高蹈出尘的满足,曲折地寄托了自己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之情。

在他的笔下,劳动人民的生活多是悠然平淡、和谐平静的。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艺术上获得了巨大成就。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丰富多彩,具备相同的风格和情调,存有气象壮丽、意境宽广者,也存有典雅温和、悠闲清幽者。

无论写下何处山水,他都能够精确、传神地整体表现其独特的个性特征。

王维对大自然的感觉非常灵敏,观测十分认真,擅于抓取自然景物的色彩、声息和动态,写下中自己精细深刻的感觉。

他很讨厌并擅于在诗中缔造静谧的意境。

但他又不是以静写静,而是精妙地使用以声音写静和以动态写下晴结合的艺术手法。

他用诗人并任画家的眼光观测景物,并把绘画的技法带入诗歌创作,因此他的许多山水田园诗写下得形象独特,色彩艳丽,画法精致,富有空间层次感,诗情和画意非常浓烈。

一王维,字赵孟,太原祁人。

唐代知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和孟浩然并说“王孟”。

除李、杜外,他的诗就是盛唐诗歌的另一大宗;有人表示其为“诗佛”。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为数不多,大部分作于中年之后。

前后期诗作的思想内容呈现显著的不同。

王维早岁春风得意,充满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又有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整体表现在山水诗上则就是挑选出壮丽雄伟的高山大川去予以描写,用来倾注他豪放开朗的思想感情。

这一切同经济繁荣、政治专制、文化繁盛的开元盛世就是一致的。

例如《华岳》:“西岳出来浮云,积雪在太清。

连天凝黛色,百里遥青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摘要:王维的诗都善于将主观的情与客观的境融合统一,既含蓄蕴藉,极富“言外之意”,又传神优美,具有自然之美。

王维诗独具特色的宁静和谐与空灵意境,使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也成就了在中国山水田园诗发展史上他人难以企及的正宗地位。

本文主要考察了王维的几首重要的山水田园诗,从中来剖析和品味其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并探索形成这种意境美的原因。

为方便论述,现将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按田园诗的意境美、山水诗的意境美、以及山水田园诗整体观照的意境美分别表述。

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59-02
美学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我说:“生活中不是缺少发现,而是缺少表现。

”人人都能看到世间万事万物。

能把它呈现出来的才是大师。

”王维就是这样一位大师。

美在他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中。

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

他的山水田园诗,语言清新凝炼、含蓄生动;作物精细、状写传神,色彩鲜明如画,故最能代表他的诗歌艺术风格。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歌咏自然界的山水田园。

王维诗中镜花水月般空灵意境的创造,除了与他的人生经历和思维方式有关,也与他独特的才艺气质密不可分。

王维不仅在文学上有极高的造诣,而且还精通音乐,擅长绘画,因而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往往是以诗人
的气质入诗,以画家的气质入诗。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他的山水诗意境优美而意味隽永。

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从而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田园诗的意境美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王维的《田园乐》一诗: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在王维笔下,这首诗简直像一幅萧疏清淡的水墨画。

从渲染的氛围来看,毫无城市喧嚣繁华的景象,只有稀稀落落的村庄。

诗人虽没有正面表现人物的活动,但从“孤烟”一词的点化中,却衬托出人气的存在。

尤其是“独树”与“孤烟”相对,“高原”与“远村”相连,就更感苍凉孤寂了。

在画面上,色彩淡薄,可以领悟到那远处的孤烟尚带一缕淡灰,那天边高原似有一层淡黄。

在此清静的天地中,有颜回、陶潜那样的雅兴,恬适安闲、自由自在。

倘若没有淡到极致的修养,岂能臻此妙境?王维笔下的大自然,反映了王冲淡的心情。

诗人将自己消融在大自然中。

这种消融,意味着冲淡,诗人不是超然物外,而是融在物中。

诗人所追求的,正是这种忘我、无我、有我的空灵境界。

至于王维的田园诗,则是以画家的眼光和绘画的笔调,来描绘田园风光的淡雅优美,其着色不浓,却意境清远。

如《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雏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选,怅然吟《式微》。

这首诗像一幅田园风景图:夕阳的余晖给这幅画打上淡黄色的底色;牛羊从野外归来,笔墨遂勾连到墟落;接下来是村口的一个特写:“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这是一个充满田园亲情的永恒塑像,有着永不衰竭的艺术魅力。

再下来又是一个原野的远景:雉锥在已经抽穗的麦田里欢叫,蚕儿已经快要作茧,桑树卜的叶子也开始稀疏;紧接着又是一个近处特写:“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劳作归来,碰到一起亲切交谈。

二、山水诗的意境美
王维山水诗最具典型意义的一首代表作是《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写他幽居竹林中的感受。

诗作抒发了作者置身大自然的恬淡心情与高洁人品,同时也笼罩着一股幽冷、孤清的气氛,成为于维后期写景诗的代表作之一,历来为世人所重。

诗中有描写诗人自在自得的一面,如弹琴及长啸,还能欣赏到幽篦的美景,甚至连明月也来作伴,这些意象都是诗人舒畅的心绪有关,表现了隐居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包含着同外部污浊世界抗拒时的坚定意志。

这首小诗仅20字,诗人运用了回应、比衬和映对的结构手段,使全诗
成为一个统一整体,读来使人产生回荡呼照之美:“竹林”“明月”与诗人情景相照,意境悠远。

在山水诗的描写中他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寄寓一种醇雅的意趣。

如五律《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首联是远眺,如绘画中先以大笔濡染,勾画出终南山的总轮廊,说“连山到海隅”,乃由近到远,渐远渐无穷;笔意在于夸张其绵延不绝。

颔联写近景,步入终甫山中,白云弥漫,时分时聚,飘忽不定;青霭在蒙蒙烟岚中时隐时现,若有若无;移步换形,美不胜收。

颈联义跳到一个更高的视角上,俯视整个山景,以中峰分野,变化阴晴,千山万壑,千姿百态。

尾联又收结到“隔水问樵夫”的一个具体的画面上。

像这样的诗歌是需要反复玩味的,也只有在反复玩味中,才能像宋代大诗人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所体味到的那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又如《山居秋暝》的前半首写道: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天色
已瞑,却有皓月当宅;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呈现出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王维的山水诗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自然山水中,将自然美和心境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