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中产阶级的演变与思考
美国阶级状况

一个分级的社会?[编辑]美国一直存在某种程度的无阶级社会思想,这样的观念或许可以解释绝大多数的美国人都将自己定位在同一个社会阶层──中产阶级。
部份的学术理论认为,美国社会在社会学和经济学方面的区分非常零散,无法做出明确的社会分级。
这样的理论代表在社会和经济阶层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因此让阶层的区分变得非常主观且具有争议[1]。
而包括社会学家丹尼斯·盖伯特在内的其他人,对于均匀混合的社会理论提出质疑,并宣称每个阶层都能明确被区分所属的社会群组。
劳埃德·沃纳(Lloyd Warner)也相信社会阶层区分标准的存在:“美国人的生活符合我们所认知的形态,对于这点我们感到骄傲。
但是我们却对于显示社会阶层存在的重要社会事实感到羞耻。
因此,我们试着否认它们存在,或更糟的是,为了否认而谴责它们,并像魔术般的使它们从意识中消失。
”——劳埃德·沃纳,What Social Class Is In America[3]沃纳认为社会阶层和文明是同时出现的,并且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社会,从罗马帝国之前开始,穿越了中世纪,直到现代的美国社会。
他相信像美国这样复杂的社会,也需要同样复杂的社会阶层区分[3]。
阶层区分指标[编辑]一部份的阶层区分定义仅注重于数值上的衡量,例如财富或收入。
而其他的区分定义则将无法以数值计算的“价值”纳入考量,例如教育程度、文化水平以及社会地位。
关于这些不同的衡量标准,目前并没有任何结论能说明何者较为重要。
而对于是否能精确的画出阶层之间的分际线也还有争议存在:“一个分层的社会是借由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差异来区分出高低...在逻辑上来说,高低之间是可能存在有模糊的渐层地带,并没有任何明确的分际线...但在现实中...职业和工作的种类有限...从事相同或类似职业的人们...也会发展出相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他们会形成一种模式...而这种模式就造成了社会阶层。
”——丹尼斯·盖伯特,美国阶层结构(The American Class Structure),1998年[4]社会地位[编辑]“如果没有社会阶层的概念,是不可能理解人类的行为,因为阶层地位对几乎所有的事物都带来影响......我们穿的衣服......我们观赏的电视节目......我们家中粉刷墙壁的颜色和我们帮宠物所取的名字......我们的社会地位影响我们的健康、幸福甚至是我们的寿命长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920至1930年代的美国繁荣与大萧条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920至1930年代的美国繁荣与大萧条哈定与柯立芝夫妇的合影,两代共和党总统执政下的美国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咆哮20年代。
一、咆哮的二十年代1920年代,正在刚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大陆舔舐伤口之际,大西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却因新技术革命和战争带来的巨大国外市场迅速繁荣起来。
战争开始,美国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利用交战双方对军需物资的大量需求,充当双方的兵工厂,迅速扩大军工生产和重工生产,并趁欧洲交战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减弱的良机,扩大工农业生产,进行商品输出。
战争结束时,美国已从战前一个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由英国移到了美国。
与此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红利开始在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在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中汽车、电气、建筑、钢铁行业一同构成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四驾马车。
20年代的纽约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单就汽车行业来看,其生产量从1921年的1050万辆增长到1929年的2600多万辆,同比增长约255%,提供新增就业岗位500多万。
伴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石油、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钢铁等部门都持续繁荣,为整个社会源源不断的创造着财富。
美国国民总收入从1919年的620亿美元增长至1929年的828.1亿美元。
人均收入从1919年的620美元增长至1929年的681美元。
随着收入的增长和中产阶级的扩大,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开始快速提高,许多富有美国家庭已经开始购买电熨斗、吸尘器、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收音机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整个美利坚合众国都沉浸在经济繁荣带来的骄傲与自豪之中,认为自己就是天选之国(GOD BLESS AMERICAN),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古典经济学是完美无缺的终极之选。
从哈定开始美国连续三届总统皆出自保守主义的共和党,他们坚信自由主义经济学和市场调节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政府只需当好市场的守夜人。
中产阶级的标配变迁

中产阶级的标配变迁作者:赵宁宁来源:《世界博览》2014年第23期导语:中产阶级跟具体的收入金额数目关系其实不大,而是更多地取决于一个人处理生活中涉及金钱的方方面面的能力高低。
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和舆观调查网曾发起过一项名为“美国人最想回到20世纪哪个十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最受调查者欢迎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有18%的人表示愿意回到那个二战后消费主义、保守主义、冷战思维盛行的经济繁荣时代。
而也正是这个时代被经济学家认为是现代社会定义的所谓“中产阶级”出现的时代。
五十年代:蓬蓬裙、福特汽车和彩色电视机从1950年到1960年的十年内,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上升了40%。
美国人开始无需过多工作便能享有一定的生活水准。
“男人们不管到哪都戴礼帽,打领带。
女人们的时髦服饰则是衬衣加蓬蓬裙,……1951年10月15日《我爱露西》在电视上首演,接着12月罗伊·罗杰斯,唱歌的牛仔亮相。
”这是比尔·布莱森在他的畅销书《闪亮的日子》中对那个充满新奇时代的描述。
众多的经济数据表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个中产阶级社会,这一色彩要比20年代的美国要强烈得多,也要比今天强烈得多。
也是在1951年,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出版了《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他首次提出“白领”和“中产阶级”的概念,并推介到了全球,并使之泛化成一个全球性的话题。
社会学家迈克尔·哈林顿也认为从50年代开始,贫困已不再是多数美国人的处境,而且富人的富裕程度大大降低了。
他说,中产阶级出现的数量和速度令人吃惊。
人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处理越来越多的财富,只有买更多更好更新型号的产品。
仅1950年一年,美国新建房屋就达150万栋。
丰富的物质也带动了时尚、音乐、电影以及各种科技发明。
“新出现的或即将发明出来的东西有圆珠笔、快餐、冷冻食品、电子开罐器,大型购物中心、高速公路、超市、隐形眼镜、信用卡、微波炉已经有了,但重达七百磅。
社会转型与中产阶级的代际更替

社会转型与中产阶级的代际更替《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韦伯的科层化理论巧妙地相结合,分析了新老中产阶级的转化和20世纪中期形成的白领世界,通过对这一阶层命运的塑造,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变迁过程,揭示现代工业社会的一般结构,其结论对于理解中产阶层和现代社会结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标签:白领;老式中产阶级;新式中产阶级《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米尔斯的成名作,被公认为是研究中产阶级问题的经典之作。
该书语言生动形象,资料翔实,既分析严谨又不乏作者所极力提倡的“社会学想象力”。
作者分析了新老中产阶级的转化和20世纪中期形成的白领世界,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韦伯的科层化理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群随着社会变迁由“昔日特立独行的个体”转化为“如今默默无闻的庸人”这一白领阶层的“众生相”,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使权力的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米尔斯的意图不仅仅限于批判白领阶层,他通过对这一阶层命运的塑造,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变迁过程,揭示现代工业社会的一般结构,从而对现代社会的非人化、政治冷漠和异化进行批判。
一、自平衡社会与老式中产阶级在米尔斯那里,老式中产阶级主要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那个年代,主要由农场主、小业主、商人、自由职业者等构成的一群人,他们靠个人奋斗致富发家,具有“拓荒者”的精神,是私有财产的坚决捍卫者。
与新式中产阶级不同,他们是“特立独行的个体”,并不依附于任何人、任何阶层,“19世纪的农场主和商人通常被视为坚韧的一群个体——他们掌握着自己的命运,是一群可以迅速成长为像任何人一样强大的男子汉”。
在米尔斯看来,造成他们这种独立性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他们拥有自身的财产,掌握自己的命运。
“谁想掌握自己的命运,谁就必须掌握自己的灵魂。
要掌握自己的灵魂必须掌握自己的财产,即获得经济保障的手段”。
一旦拥有自己的财产,就可以管理自己的工作,可以脱离经济权威而独立,不必依附于任何组织或者个人。
美国中产阶级标准

美国中产阶级标准美国中产阶级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所向往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
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国中产阶级的标准呢?在美国,中产阶级通常被定义为那些家庭年收入位于中等水平的人群,他们通常拥有稳定的工作和相对舒适的生活水平。
然而,除了经济收入之外,美国中产阶级的标准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
首先,教育水平是衡量美国中产阶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通常会给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包括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和大学教育。
他们注重子女的学业成绩,鼓励他们追求更高的学历和职业发展。
因此,教育水平高是美国中产阶级的一个重要特征。
其次,住房条件也是衡量美国中产阶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中产阶级家庭通常拥有自己的住房,而且这些住房通常位于安全、舒适的社区,周围环境优美,生活便利。
他们注重家庭的生活质量,追求舒适和安逸的居住环境。
此外,健康保障也是衡量美国中产阶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中产阶级家庭通常会购买健康保险,以保障家庭成员的健康。
他们注重健康生活方式,关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注重预防保健和定期体检。
除此之外,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也是衡量美国中产阶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中产阶级家庭通常会有一定的休闲娱乐支出,如旅游度假、健身运动、文化娱乐等。
他们注重家庭和社交生活,重视家庭关系和朋友关系,注重人际交往和社交活动。
综上所述,美国中产阶级的标准不仅包括经济收入,还包括教育水平、住房条件、健康保障、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等方面。
中产阶级家庭通常追求全面的生活品质,追求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
因此,美国中产阶级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群体的整体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
谈美国经济发展笔记摘抄(3篇)

三、美国经济发展特点
1. 经济增长动力多元
美国经济发展动力多元,既有传统产业,如农业、制造业,也有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这种多元化的经济增长模式,有利于降低经济风险,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
3. 贸易政策调整:美国将调整贸易政策,寻求平衡对外贸易关系,降低贸易逆差。
4. 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美国将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缓解财政压力,保障民生。
5. 地缘政治战略调整:美国将调整地缘政治战略,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国家安全。
六、总结
美国经济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在全球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美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未来,美国将继续发挥科技创新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应对全球性挑战,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我国应密切关注美国经济发展动态,从中吸取经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2)二战后的经济繁荣:二战后,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经济实力迅速增强。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军事工业、航空航天工业、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3. 新经济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1)新经济浪潮: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期,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推动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1. 独立战争后,美国逐渐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开始走向独立发展。
2. 19世纪末,美国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3. 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4. 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展开了经济竞争,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5.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其经济实力更加凸显。
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

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
美国中产阶级是社会中最庞大的群体之一,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常拥有稳定的工作,可以支付房贷和车贷,拥有一定的储蓄和投资。
他们的生活虽然不像富人那样奢华,但也不像贫困人口那样拮据。
让我们来看看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是怎样的。
首先,美国中产阶级通常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他们可能是医生、律师、教师、工程师等职业,拥有相对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
这使得他们能够支付房贷、车贷以及子女的教育费用,同时还能有一定的储蓄和投资。
其次,美国中产阶级注重家庭生活。
他们通常会选择住在安全、环境良好的社区,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他们会花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一起度过周末和假期,共同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和娱乐活动。
他们注重家庭的温馨和和睦,注重培养子女的品德和教育。
此外,美国中产阶级也会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
他们可能会购买一些高品质的家具、家电和汽车,也会定期进行度假和旅行。
他们会注重自己的健康和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
总的来说,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是相对稳定和舒适的。
他们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注重家庭生活,同时也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
他们是社会中最庞大的群体之一,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希望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能够继续稳定和幸福,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继续努力。
美国经济五次转型梳理及启示

美国经济五次转型梳理及启示编者的话2022年12月(中),人民论坛推出了《经济转型:规律与国情》策划,对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的现实机遇和挑战、转型动力、难点和对策等进行了抛砖引玉的探讨。
这期我们将眼光转向世界,试图从其他国家的转型经验中寻求镜鉴和启示。
代表性的国家包括:依然是发达国家最强势代表的美国、曾经历两次严峻经济社会转型危机的德国、后发国家代表的拉美国家以及与中国在地缘和文化上有一衣带水关系的日本。
与这些国家相比,今日中国面临的情势,无论在转型动力、发展阻力,亦或是制度体系、社会结构、内外环境方面,都不尽相同。
但这些国家的经验或教训,也许可以在诸如如何看待发展阶段、怎样把握转型时机、如何结合国情选择转型模式等方面给我们以启迪。
美国经济的转型发展过程,清晰地反映了工业、技术和应用科学在现代文明发展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一旦人民掌握并创造性地应用这些技术,它将会释放出难以预见的巨大能量,不仅会全面地改变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也将会改造整个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将社会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面临着经济转型的任务。
仅就这个问题而言,再没有比美国经济历史更富有教育意义的了。
美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转型,不断地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升进的过程。
这一过程,清晰地反映了工业、技术和应用科学在现代文明发展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第一次转型:独立战争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革命和独立战争本身,也是美国经济的第一次重大的转型。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时,英国正在发生着第一次工业革命,采用了蒸汽机的纺织、钢铁和机械制造业在快速地发展着。
曼彻斯特这个最著名的纺织业中心、工业革命的传统典型城市,正是在1776年开始兴建第一批大工厂。
这一年,曼彻斯特市的人口已经达到了3万。
到1790年,这个城市的人口已增至5万。
1801年,其人口达到了9.5万人。
也正是在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著名的《国富论》,阐述英国应当采取的贸易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美国研究》19
94年第
4
期
关于美国中产阶
级
的演变与,思考
朱世
达
在美国大资本与不熟练的劳工之问存在着一个概念十分模糊的中产阶级有的社会学家将这类人称之为薪给阶级,有的社会
学家如C赖特米尔斯(CWirghtMills)则称之为白领阶级赖特米尔斯按职业界定的方法将农夫小商人和白由职业者归之为老中产阶级将随着美国20世纪公司经济的发展而
产生的经理雇佣职业者推销员和诸多的办公室职员归之为新
中产阶级埃米尔莱德勒(EmilLederel’)在1912年一篇论文中最早将白领薪给职员称之为“新中产阶级夕莱德勒称它为“新中产阶级”,是因为“这种位于两个阶级之间的中间地位,
一
种消极的特点而不是肯定的技术职能,就是薪给职员的社会标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美国研究记,这确立了他们自身认识上的和社会评价上的社会性
质”〔’〕虽然中产阶级的界限模糊但研究美国社会与文化的学
者历来对其十分重视因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他们对任何人不造成威胁;作为社会中的个人,他们奉行独立的生活方式;但作
为社会存在他们却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结构社会的价值观念和
社会心理,影响了美国的文化
美国中产阶级的形成是美国19世纪自由经济历史性变化的时代产物这种历史性变化改变了农村与城市生活,改革了旧的生产方式,而将中产阶级从旧世界中异化出来
正如马克斯韦伯指出的,在欧洲农村,生产者先于市场而产生在那里,农民占有土地按照古老的传统将自己死死拴在
土地上,即使法律的力量也无法将他们变成美国意义上的农村企业家而在美国,市场的形成先于农村生产者中产阶级在城市形成之前在城市之外就产生了聚居的在小块土地上劳作的农民群体和散居的独立的自由的进行规模经营的农夫是欧洲
与美国社会结构最根本的历史性的歧异之一这种歧异对于理解美国中产阶级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在欧洲中产阶级在城镇中心形成而在美国,散居在空旷的农村空间的自由农夫组成了数量巨大的独立的中产阶级据社会学家估计,在1820年全美3/4劳力从事农业生产川这些数量巨大的农夫是天生的企业家,在资本主义秩序一一契约社会的信条下,投机地产棉
花铁路据统计,从1815年到1819年美国棉花出口占全美平均出口总值的39%,从19世纪30年代中期至1860年占全关于美国中产阶级的演变与思考
美平均出口总值一半以上〔3〕正如维布伦说的,美国农夫“不仅耕耘富饶的土地,而且还耕耘机会”〔4〕在美国社会中,从来就没有欧洲意义上的农民与贵族美国农夫没有任何的历史负担和传统的栓桔他们的生活方式是绝对的个人主义的由于他们没有欧洲式的封建羁绊,他们是最热心推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
活方式的社会群体在19世纪初期,在美国城镇大约4/5从事职业活动的人是私人小企业主他们从事多种的经济活动:商业借贷投机运输家屋建筑业手工劳动在社会的两极—诸如波士顿制造业公司成功的富商和在码头工厂车间和马车行出卖劳力的雇工之问存在一大群小手工业者和小商人他们在缝隙中求生他们为农夫创造一个更大的市场并在农村地区扩大白己的市场并因此而繁荣起来成为美国老中产阶级得以发展的温床,在他们身上寄托了老中产阶级的理想与期望他们组成了自我平衡的中产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心,没有任何权威,其社会成员全身心关注的是制定一系列保护财产的法规和制度
正如杰弗逊所说的“要控制白身,必须先控制其灵魂;要控制其
灵魂,必须先拥有财产,即经济安全的手段”〔’〕他们最恰当地
体现了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和杰弗逊政治理想的结合在19世纪中期和后期,随着公司经济的发展私人农庄型的农业变得更像一个商务管理的实体在农夫阶层出现了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家(如罐头业与包装业)在这一时期,在美国
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技术发明诸如弗吉尼亚州赛勒斯霍尔
麦考密克发明的粮食收割机查勒斯古德伊尔发明的使橡胶硫化的工艺F莫尔斯发明的发报方式伊莱亚斯豪发明的缝纫机等等极大地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特别是麻省梅里曼克河沿美国研究岸洛威尔的工厂体制,即所谓的洛威尔制,预示着一个工业化浪
潮的到来洛威尔制主要的特点就是大量投资在统一的管理体
制下,将所有的工序集中在一个工厂内完成,工序专门化,以减少对工人技能的要求洛威尔制的创始者们企图创造一个具有共
和优点的工业中心
工业化浪潮催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镇人口(以8000居民为界)占全国人口的百分比从1790年的33%骤升至1860年的一610,0纽约城在1560年人口超过一百万〔6〕从1820年
至
1840年,从事制造业的人数增长了8倍,而城市人口增长了1倍〔7〕
于是,小企业主演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中产阶级的经典形象他不仅是工厂的创业者,同时还从事金融业,是一个机敏的金融家,在他身上集聚了一切成功的象征在他经营的过程中,他还帮助培养了一大批未来中产阶级的成员这些人将薪水积蓄起来,通过小型的私人投机活动来增加财富,以自己的信用借款,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开办自己的企业正如赖特米尔斯所分析的这些19世纪的中产阶级具有两个显明的特点:(l)他们是技术型的工业家;(2)他们还从事金融业和商业又是金融家和商人〔“〕他们开创并组织了美国的一切新的经济活
动
美国在19世纪后期发展成工业大国和农产品出口大国从1869年至1899年,全国人口增长了几乎3倍农业生产增长了
l倍,制造业生产总值增长6倍美国社会成长为
一个以大生关于美国中产阶级的演变与忍
考
产高消费为特征的城市工业社会美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催化剂便是铁路的发展内战后,铁路的总长度从1862年30600英里增长到1870年的53000英里1880年达94000英里在19世纪80年代的大发
展
时期铁路总长度猛增至167000英里1900年达199000英时〔9〕铁路建设刺激了国内的金融市场,开发了西部,将原材料与工厂市场连接了起来帮助创造了一个全国市场铁路发展最具社会学含义的事件便是在其内部培育了一个庞大的管理官僚层社会学家发现,全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从1820年的
3/4
l爆至1880年的l/2而到1949年只剩l/s了〔’o〕全美小企业主人数从19世纪初期占所有从事职业的人的4/5降至1870年的l/3到1940年仅剩l/5“到1930年美国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社会;190年到1930年,公司经营业务的现象
已开始遍及全国范围的市场”〔”〕这些数据表明:美国大多数的
小企业主到20世纪中期已失去资产转而为仅占人口2%或3%拥有美国40%或50%的人而工作在这些人中产生了新中产阶级,即依靠薪水生活以知识与技术提供服务的白领阶级美国成了一个雇员国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占有资产已不可能;在劳务市场上他们不是以对资产
的占有,而是以收人权力威信得到人们的认可社会统计家们发现在组成现代社会三个主要阶层(老中产阶级新中产阶级和劳工)中新中产阶级的发展最为迅猛白领阶层在1870年有75万人仅占劳动市场的6%而到1940
年,则上升至1250万人,占25%(见表l)在此期间,老中产阶级增长135%工薪阶级增长25%而新中产阶级则上升美国研究
6〔2〕表劳动力794
老中产阶级3332
新中产阶级级6
2
工薪
阶级级6
资杆来源柏特米尔斯《白领》牛津I夕77
年
版
第必
页
从1870年到1940年,经理从占中产阶级总人数的14%降至10%,而办公室职员则从12%升至40%在美国,现在构成
白领阶层的主要是教师推销员和各类办公室职员白领阶层的人数已占美国总人口一半以上,从1870年的15%上升至1940
年的56%,而老中产阶级则从85%跌至4%(见表2与表3)表2
新中产阶级级1870(%)1940(%)经理1441
0
薪金专业人员员300
2
5
推销员员44425
办公室职员员1240
资料来源赖特米尔斯《白领》牛津I夕77年
版第百4页
表2与表3所显示的变化表明中产阶级已从拥有资产到失去
资产,同时也表明它从以资产为特征演化到以职业为划分特征的新的阶层轴心对于老中产阶级来说,它的本质和利益可以从小企业资产中得以很好的体现;而对干新中产阶级来说,它的本质
与利益则可以从职业的经济学与社会学含义中得以展现正如赖特米尔斯在《权力精英》中指出的,内战之后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