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产阶级定义的六个指标

合集下载

看看世界各国中产阶级的标准是什么?

看看世界各国中产阶级的标准是什么?

看看世界各国中产阶级的标准是什么?NO.1 美国中产:随性、简单、自然跟大多数美剧里的情节一样,美国中产家庭的一天是从早餐开始的。

在餐具碰撞声中,来自学校的校车正停在公寓外等待。

甜蜜的Goodbye Kiss后,安静下来的家庭属于主妇,她们会打开冰箱,看看有什么物料可以制作当晚的菜肴,并且开始期盼一家人一起享用晚餐其乐融融的氛围。

美国中产生活的态度是,“随性”。

但美国人有务实的作风,中产阶层不代表可以任意挥霍。

一般的美国中产不用LV、GUCCI等奢侈品牌,虽然女人们喜欢看时尚杂志,但不觉得奢侈品牌就代表好的生活质量。

美国中产是一种生活态度,房子可以不用太大,车子也可以不用太好,但一家人总能一起欢乐共度,比如玩飞盘,不但可以一家人一起玩,而且运动量也比较大,还能训练到团队精神,小孩也不需要有成才压力。

对他们来说何必做太多强迫自己的事情呢?生活本来就是简单开心就好了。

美国中产们还热衷于组织的捐款、慈善活动,其中还包含修筑学校。

NO.2 新加坡中产:优质、开心、简单据说在新加坡99%的人都是中产,中产的生活是优质的,因为社会保障制度与居民福利政策健全,中产阶层无需为楼为车负累,他们生活简单而开心。

新加坡的夜晚是用来休息的,酒吧放松的氛围,《花样年华》中的灯光效果,最能舒压。

同时,新加坡的人关注健康,对生活健康的指数要求有着异常的苛刻。

办张健身卡,有时间便去健身,每天一汤匙固元膏,并自榨一杯番茄汁、芹菜汁。

宅男爱收集零食,当各类零食包装堆积在一起时有一种特别缤纷的美丽,比如像珊瑚一样的枝桠、扭蛋及许多莫名其妙的东西……新加坡人用快乐来营造家的气氛,这样即使生活平淡,看看灯光,看看摆设,听听JAZZ,生活立马就变得美好起来。

NO.3 马来西亚中产:舒适、懂分享、有情调不少马来西亚人受过西方教育,拥有自己的企业,住西式洋房,开进口汽车,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

在大马中产生活的标准是有足够的时间过舒适的生活、有经济上的担忧却不足以成为负担、每时每刻要求自己向更高阶层进步。

2024中产阶级标准

2024中产阶级标准

2024中产阶级标准
一。

2024 年,中产阶级的标准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划定的。

咱先来说说收入这一块儿。

1.1 收入得稳定,还不能低。

一个月怎么也得有个两三万的进账,这才能算是有个基础。

这两三万可不是光够吃喝拉撒,还得能有剩余,能攒下钱来应对突发情况,或者投资让钱生钱。

1.2 但光看收入的数字可不行,还得看收入的来源。

要是光靠死工资,那可有点悬。

得有多元化的收入渠道,比如说投资分红、房租收入等等。

这才叫有底气。

二。

再瞅瞅资产方面。

2.1 房子得有,而且不能是那种小破屋。

怎么也得是个百十平米,在不错的地段,价值也得够得上一定的标准。

2.2 车子也不能少,不说非得是豪车,但也得是个拿得出手的品牌,性能、安全性都得有保障。

2.3 还得有一定的存款和理财产品,几十万那是保底,上百万才更让人安心。

三。

生活品质也不能忽视。

3.1 教育得重视,孩子能上好学校,各种兴趣班、辅导班都能供得起。

3.2 每年能安排几次全家旅游,国内国外都能去,长长见识,放松放松。

2024 年中产阶级的标准是多方面的,不是光有钱就行,还得有品质、有保障、有未来。

这日子过得,那得是稳稳当当,舒舒服服!。

美国中产阶级标准

美国中产阶级标准

美国人眼中的中产阶级的六大标准第一,是否拥有住宅。

美国梦说穿了很简单:一幢房子两辆车,养两个孩子都能上大学。

这年头在哪个国家都一样,没房绝对成不了中产阶级。

但有了房做一辈子房奴也不会是中产阶级。

一生的心血和所得最终换来的只是一个窝,那决不能说是过上了好日子。

美国房价便宜,但也不是人人都买得起,这要看你想住在哪儿。

在底特律一个家庭年收入5万美元可能生活得很好,但要是到了洛杉矶,这样的收入连个小房子都买不起。

要做中产阶级,首先就得有房,但又不能成为房奴。

美国人如何来平衡,挺简单,30年分期付款,每个月房贷不超过收入的三分之一。

第二,拥有汽车。

美国家庭汽车拥有量比率很高,按理说有没有汽车不应成为是否跨入中产阶级行列的指标。

汽车在美国已成了代步的工具,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拥有汽车的情况下,驾驶普通车和豪华车就有了区别。

开奔驰和宝马车的人和开普通丰田车的人,自然能反映出经济状况的不同。

第三,孩子的大学教育。

美国1-12年教育是义务制教育,家长一般不需要在子女的教育上投什么钱,当然就读私立中小学的除外。

而大学教育就不同了,一般好一点的公立大学毕业,费用要在5万至10万美元,私立名校需要20万美元。

让孩子接受好的大学教育是中产阶级家庭父母的首要目标,所以有足够的经济资源能供的起孩子进入理想大学的家庭才能算合格的中产阶级家庭。

而这种供的起,决不是老爸老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为了孩子苦了自己,否则还叫啥中产阶级。

第四,有退休保障。

人干了一辈子谁都要走退休这条路,而退休后经济上有没有保障就成为是否是一个名副其实中产阶级的硬指标。

退休不仅是告老还乡,而是一个人辛辛苦苦、勤勤奋奋工作大半辈子后要获得的回报。

一般而言,退休后还能保持相当于工作时80%左右的收入,退休后的生活质量才不会受到影响。

在美国政府机构、私人公司工作的人,退休后的待遇各有差异,这就要看各家的情况了。

如果退休后入不敷出,那肯定与中产阶级有了一定的距离。

第五,医疗保险。

中产收入标准

中产收入标准

中产收入标准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产阶级指的是年收入在5000美元(3.5万人民币)到35,000美元(25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人群。

根据福布斯的定义,所谓中产阶级指的是生活在城里,年龄在25岁到45岁之间,有大学学位,专业人士和企业家,年收入在1万元到6万美元之间的人群。

按照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其对中国新中产阶级的定义如下:生活在城市,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达到30万以上,其他城市家庭年收入达到20万以上,且拥有300万元以上的净资产,接受过较好的高等教育,从事的职业是企业白领、金领或者其他自由职业的这类人群。

世界顶级咨询机构麦肯锡对中产阶级的认定标准是,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年收入达到0.9万美元到3.4万美元之间。

美国中产阶级标准体重表

美国中产阶级标准体重表

美国中产阶级标准体重表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其人口结构也极为复杂,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体重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然而,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美国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也是相当高的,因此美国中产阶级标准体重表也备受关注。

在美国,人们对于体重的认知往往是基于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进行评判的。

BMI是一种以人的体重和身高为基础,用以判断体重是否适中的指标。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数据,BMI在18.5到24.9之间被认为是正常范围,而超过25则被视为超重,30以上则为肥胖。

然而,美国中产阶级标准体重表并不仅仅依赖于BMI这一指标。

事实上,美国人对于体重的认知是相当宽泛的,他们更注重的是健康的身体状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因此,虽然BMI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但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在美国中产阶级标准体重表中,人们更注重的是身体的整体状态。

他们认为,健康的体重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符合,更重要的是体能的状态和生活的质量。

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通过运动、饮食和生活习惯来维持健康的体重。

另外,美国中产阶级标准体重表也会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习惯来进行调整。

比如,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身体状态和代谢能力与年轻人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所谓的标准体重也会存在一定的灵活性。

同样地,男性和女性的身体构造和代谢也是不同的,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标准体重也会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美国中产阶级标准体重表是一个相对灵活的概念,它并不仅仅依赖于数字上的符合,更注重的是整体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

通过运动、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人们可以更好地维持健康的体重,从而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状态。

因此,在美国,人们对于体重的认知是相当宽泛的,而中产阶级标准体重表也更多地是一个指导性的概念,而非一成不变的标准。

中产阶级富人划分标准

中产阶级富人划分标准

中产阶级富人划分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的概念也在不断演变。

在中产阶级的定义中,我们通常会关注收入、资产、教育水平以及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中产阶级富人的划分标准,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群体。

一、经济实力首先,中产阶级富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他们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一般来说,他们的年收入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这是他们在生活中能够自由支配的重要基础。

此外,他们的家庭财富也是衡量其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房产、股票、基金等投资。

如果一个人同时具备高收入和高净值家庭的特征,那么他很可能是中产阶级富人。

二、社会地位和社交圈层其次,中产阶级富人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也是他们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他们的职业通常都是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或成功的企业家,这也让他们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他们也会活跃于各种高端社交场合,与相同的社会阶层交朋友。

通过这种社会互动,他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地位。

三、生活品质和享受作为中产阶级富人,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这可能体现在他们对生活的精致追求上,比如美食、旅游、健身、艺术欣赏等方面。

另外,由于他们有着较强的购买力和多样化的消费渠道,因此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高档购物或者尝试新的娱乐项目。

所以当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周围的人时,他也很有可能会被归为中产阶级富人这一类。

四、精神需求满足程度除了物质上的富有外,中产阶级富人也非常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

他们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这不仅包括在职场上的专业技能提升,也包括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的提高。

一个在生活中能够不断地汲取新知并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人很可能被认为是中产阶级富人。

五、教育背景和职业发展中产阶级富人通常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成功的职业生涯。

他们可能在名牌大学接受过高等教育,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高素质的教育经历。

美国各阶层的收入

美国各阶层的收入

美国各阶层的收入网友一:1. 月薪8千—1.5万元人民币 (1200美元-2000美元)属于低收入者,一般职业都是洗盘子的服务员或者效益不太好的工人,这样的收入大概可以在美国租一个单身公寓,可以养一部轿车。

但是买房比较困难,不敢去外地旅游,但是可以吃饱穿暖,但吃的不够好,可以说过的比较节约。

如果在中国内陆一个地级市大概3000-4000月薪就能达到这种生活水平吧。

2. 月薪1.5万-3万元人民币 (2000美元-4500美元)属于技术性白领或者有一定学历的职员,比如:好企业的技术工人或公司职员或者中小学教师等职业。

这样的收入大概可以供一套房和买一部日本车,一个星期可以进一次馆子,一年也可以旅游一次,吃的还算可以,但是日子也是精打细算,但是几乎存不到什么钱。

在中国内陆一个地级市,比如:黄石,商丘这样档次的城市月薪5000-10000的收入应该可以达到这种生活水平,甚至活的比这还潇洒。

我去年到内陆一个三线城市看望我的一个同学,他的月薪大概就是这个数,他有房有车,经常在外面吃饭,确实当地房价只要3000-4000一个平方,5千以上月薪在那样一个小城市生活感到很舒服。

3. 月薪3万人民币以上 (4500美元以上)属于收入比较高的阶层,属于接近金领阶层,比如:大学教授,医生等。

一个大学教授大概年薪7万美元,扣税和保险后大概只有5-6万美圆年薪。

国外的个人所得税特别高,在加拿大年薪上10万加元的(相当于人民币年薪68万),要扣40%的税,最后只剩下6万年薪。

在内陆中部地区的地级城市能拿一万以上月薪,也就能达到美国大学教授和医生的生活水平,但是中国内陆城市月薪上一万的小老板多的很,上千万的富豪也很多,比如:那些开矿的,搞房地产的老板更是远远超过美国的金领阶层的生活。

也就是说国外的贫富悬殊没有中国这样大,中国的富人税收比较少。

也就是说真正中国的问题是广大的普通劳动者等收入太低了,但是那些在中国能养房和买车的家庭,可以说生活不比国外差多少。

美国中产阶级标准2022

美国中产阶级标准2022

美国中产阶级标准20221. 美国中产阶级的定义。

美国中产阶级的定义是指拥有足够财富和收入,能够负担基本生活和支付账单的家庭。

根据美国政府的定义,家庭收入在50,000美元到150,000美元之间的家庭被认为属于中产阶级。

这个范围的家庭收入可以帮助家庭支付基本的生活费用,如食物、住房和交通,以及一些额外的费用,如支付健康保险、孩子的教育和节假日旅行。

这些家庭可以拥有一定的积蓄,但他们不会有大量的积蓄,也不会拥有大量的资产。

2. 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根据美国政府的定义,是指每年家庭收入在50,000美元到100,000美元之间的家庭。

据美国联邦政府的统计,2019年,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为平均收入为77,898美元,中位数收入为67,521美元。

根据美国联邦政府的预测,2022年,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将上升到平均收入为84,788美元,中位数收入为73,788美元。

此外,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还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政府政策等。

政府政策对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如减税、增加就业机会等,以提高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

3. 美国中产阶级的消费习惯美国中产阶级的消费习惯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品牌和高端产品,而不是以前那种更加实惠的商品,他们更加倾向于购买服务型的产品,而不是实物产品。

此外,他们也更倾向于购买环保产品,以及更加健康的食品和饮料。

美国中产阶级也更加倾向于购买虚拟产品,如电子书、软件和音乐,而不是实体产品。

他们也更倾向于购买更加便捷的产品,如网上购物、餐饮外卖和跨境购物,以及更加高端的旅游服务。

4. 美国中产阶级的投资策略美国中产阶级的投资策略应该包括多样性、长期投资、资产配置和费用控制。

多样性是投资策略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投资者减少风险,并获得最大的回报。

投资者应该投资不同类型的资产,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和其他金融工具,以便将风险分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产阶级概念在中国无疑是个舶来品,因为这词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到现在,连美国人自己也说不清楚什么是中产阶级。

亚洲开发银行最近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目前的中产阶级人数已达8.17亿,结果让中国人哗然,大声疾呼中国人“被中产了”。

按照亚行的定义,每天消费2美元以上的人都可以算作是中产阶级,一年消费730美元,也就是人民币5000元左右,看起来国人成为小中产已成易如反掌之事。

不论在哪一个国家,中产阶级的定义和定位,都不会简单地归结为仅看收入或是消费这样纯粹以钱的指标上。

在一个社会中,作为一个阶层就不仅是看你一年能挣多少。

在美国,中产阶级的定位要看教育程度、所从事的职业、经济地位以及社会影响力等。

上层中产阶级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从事的工作以白领为主,主要集中在科学技术、职业性职业、医疗教育、大众传媒、工程等领域。

大学教授、医生、工程师、律师、建筑师、记者、公司的中层主管、作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财务经理、高中教师、高级护士、药剂师、分析师等是人们最常见的上层中产阶级成员。

而公司下层管理人员、销售员、秘书等则是典型的下层中产阶级。

说到美国的中产阶级还有另外一种比喻,按社会地位来分,中产阶级上有富人、下有穷人,中产阶级夹在中间,就如同三明治一样,所以现在的美国中产阶级也被称之为“三明治一代”。

按照老百姓的说法,中产阶级不属于富人,但也不是穷人,就是不穷不富中间的一批人。

奥巴马上任后,面临经济危机的挑战,中产阶级也受到冲击,因此美国政府展开了“拯救中产阶级”行动。

美国的媒体和专家也承认,对于中产阶级的定义并无统一的财务上的标准,仅靠收入和消费的指标界定中产阶级是不准确的。

因此,美国现在比较流行的界定中产阶级家庭标准是看生活状况和水平,其中有6项财务指标可以作为考核一个家庭是否进入中产阶级的指标。

第一,是否拥有住宅。

美国梦说穿了很简单:一幢房子两辆车,养两个孩子都能上大学。

这年头在哪个国家都一样,没房绝对成不了中产阶级。

但有了房做一辈子房奴也不会是中产阶级。

一生的心血和所得最终换来的只是一个窝,那决不能说是过上了好日子。

美国房价便宜,但也不是人人都买得起,这要看你住在哪儿。

在底特律一个家庭年收入5万美元可能生活得很好,但要是到了洛杉矶,这样的收入连个小房子都买不起。

要做中产阶级,首先就得有房,但又不能成为房奴。

美国人如何来平衡,挺简单,30年分期付款,每个月房贷不超过收入的三分之一。

美国中产阶级的真实生活美国中产阶级富翁的状态犹如一个人脚踏两只船,他们是一脚踏在中产阶级的行列,一脚踩上富豪的队伍。

美国经济学家认为,当中产阶级富翁有意愿和能力接受新兴事物(包括产品、服务、生活方式等)的时候,对社会形态和消费将产生更大的影响。

就如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所言,一种革新来临时,富人就成了穷人的打工仔。

很多人心目中的富豪生活是拥有私人飞机、住着上千万美元的豪宅,家中一大堆佣人伺候。

这样的富豪梦对于普通人而言太遥远也不现实,但发挥自己所长、经过不懈的努力实现一个中产阶级富翁的梦想,却是实际得多。

用美国人的方式实现美国梦事实上在美国的居民区,在自己的身边,生活着许许多多看起来不像富翁但又是富翁的人。

人们也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是不是如今富翁的标准降低了?100万美元的家庭净资产仅是踏入中产阶级富翁的门槛,即使这样的门槛,全美国90%左右的家庭也迈不进去。

而中产阶级富翁之所以吸引人们的注意不仅体现在他们拥有的财富上,更主要是他们的生活观与中产阶级没太大区别。

他们不会像超级富豪那样仰望星空,他们更关心社区的一切、他们注重家庭财务的稳定,他们关心健康和养老,他们喜欢改变,他们关心家庭。

在家庭消费上,中产阶级富翁更注重家庭的医疗和福祉、职业的发展,中产阶级富翁的崛起还说明另外一个问题,在面临经济不景气挑战时,民众依然可以利用美国人的方式实现美国梦。

在美国中产阶级富翁中有84%的人称他们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也就是购买奢侈品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选择在降价促销时捡便宜货。

他们也会同中产阶级家庭一样,热衷于收集折扣券来节省日常开销。

美国中产阶级富翁在生活方式上还有一个秘密,对奢侈品宁租不买。

买一个范思哲包要花3000美元,而且第二年就过时,喜欢名牌包没问题,参加社交活动时租个范思哲包一个月的租金才175美元。

买辆法拉利车要多少钱?25万美元。

想拉风,一年租辆法拉利开个十天八天要多少钱?不超过1万美元。

买架飞机费用不菲,维修保养、机组人员又是一笔大价钱。

想来架私人飞机天上转悠转悠,没问题,专门有公司短期出租飞机,让“贫下中农”也可以当回“地主”。

穿金戴银一般人享受不起,连算做富人的人也未必个个都是“小金人”。

但有办法,高级珠宝租赁业务在美国如火如荼,当年美国第一夫人芭芭拉带的项链不是真货,山寨的。

要是换到现在,白宫举办晚宴花点小钱租一个就OK了。

5000美元一条项链,要买得下点决心,如果只是为了参加婚礼或是重要宴会,200美元租一条啥事都搞定。

上大学平均学业成绩是B如果说中产阶级富翁挣钱拼命,花钱上却很吝啬,这说明他们很珍视用血汗换来的财富。

而且美国文化中也不流行炫富,讲究的是实实在在居家过日子,花钱就要花在刀刃上,而不是花在面子上。

尽管百富富翁不是大富豪,但对众多美国人来说,能到这份上也够心满意足的了。

很多专家研究美国人如何才能成为百万富翁,有一项研究涉及到教育,很有趣或许能有些启发。

这项研究说中产阶级富翁中上大学平均的学业成绩是2.9分,也就是 B。

当然这比前总统小布什的成绩好多了,小布什在哈佛读书的平均成绩是C。

这些富翁的SAT考试成绩平均为1190分,如果照这样的分数录取,基本上没一个百万富翁在年轻时会被哈佛大学录取。

事实上,59%的美国百万富翁是在州立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他们的成功不是来自于名校身份,而是由于自己的努力。

对于如何成为百万富翁,这些富豪中的贫下中农一致认为自己的努力最重要,而其他因素则包括接受高等教育。

他们绝口不谈一定要上名校,当然只有高中毕业的人要想成为富豪的几率也不高。

对于接受高等教育,富豪们认为在大学吸收多少知识并不重要,门门课得A也没什么,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和培养自己的能力。

有决心、尊重他人,建立人际网络(美国式关系学),这些也是富翁们认为自己能够成功的要素。

在美国一些中产阶级人群陷入困境逐渐沦为穷人之际,中产阶级本身也出现两极分化,从2008年起一个新的名词在美国流行:中产阶级富翁(The Middle-Class Millionaire)。

经济学家称中产阶级富翁的崛起将改变美国文化,也诠释了勤奋工作为何可以变身大款的“贫民富翁”之路。

中产阶级富翁可算作是美国富豪中的贫下中农。

虽然出身贫寒,但却代表了美国社会一个趋势,成为富人不是梦,人人有机会,但不见得人人都能把握。

中产阶级富翁家庭占美国家庭总数的 7.6%,而且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

与过去统计的美国有钱人家庭只占全美家庭总数1%的概念相比,中产阶级富翁的形成更吸引人。

打工族成为富人不是梦中产阶级富豪虽然仍属于中产阶级的行列,但他们却是百万富翁,这类富豪也被称作是工作致富族,这就有点启发意义了。

要想成为富人,不见得一定是爹有钱,也不一定会玩股票、会投资房地产,只要老老实实干活,照样也可以成为富翁,劳动最光荣,劳动也能成为有钱人。

一个社会90%以上的人维持生活是给人家打工,有吃公家饭的,也有为资本家卖命的。

打工族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他人打工,一种是自己为自己打工,做个小买卖,当个小老板。

打工族里诞生富翁不容易,但美国现在的趋势是,打工族是百万富翁的发源地,这里是“贫民富翁”的摇篮和黄埔军校。

什么人会被视为中产阶级富翁呢?挺简单,家庭净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1000万美元以下的人就是这类贫下中农级别的富豪。

在对中产阶级富翁的调查中,89%的人认为任何人只要勤奋工作就可以获得比别人更多的财富。

成为中产阶级富翁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呢?根据调查,这一富翁群体多为小业主,同时涵盖高收入职业人群,像医生、律师等都名列其中。

小业主是个笼统概念,开个小工厂、做个小买卖、经营个小餐馆、办家小公司、总之就是当个小老板,甭管手下只有1 个将还是有50个兵,统统列为Small Business。

美国商学院有句名言,Small Business is American Future,既然连美国的未来都有了,干小买卖的自然也就成了“贫民富翁”的候选人了。

中产阶级富翁的八大特点中产阶级富翁虽然进入了美国富豪精英的序列,但他们依然坚守着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念,靠自身的努力和奋斗赚钱,而不是“拼爹”当个富二代。

从理论上讲,中产阶级富翁有八大特点。

第一点是努力工作,有点像活雷锋,但他们是全心全意为自己赚钱服务。

相信不?成为中产阶级富翁的人每周工作的时间长达70个小时。

美国人一年差不多有19天的时间用来度假,而中产阶级富翁一年度假的时间平均为12天,不度假的日子自然是在赚钱了。

第二点是人际网络关系密切,美国人不讲出门靠朋友,但讲究生意上要有好的伙伴,伙伴越多,生意就容易红火。

中产阶级富翁比中产阶级有着更加广泛的人际网络,人头熟就容易带来商机,也就是赚钱的机会。

第三点是能够坚持,在面临失败时也不放弃,这就叫成功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当中。

90%的中产阶级富翁承认在职业生涯或是生意上曾做过错误的决定、也遭遇失败,但失败是成功之母到这个时候就真的发功了。

第四点是自己做老板。

到大公司打工是很多人的梦想,但能够真正出人头地的人较少。

在中产阶级富翁中有80%的人自己拥有小公司,这比在大公司当个打工族要辛苦得多,但成为富豪的机会相应却会多。

中产阶级富翁为自己干活那是不分白天黑夜,绝没有8小时工作制这一说,只要有活啥时都可以干,为人民服务做到完全彻底。

第五点有些不太好听,叫做整天在钱眼里打转转,想赚钱吗,就得把眼睛盯在钞票上。

第六点有点装穷,大多数中产阶级富翁不把自己看作是富人,最多也就是个上层中产阶级。

谦虚使人进步,如果整天把自己当个款爷,这种骄傲使人慢慢就落后了。

第七点,中产阶级富翁讲究家庭价值(Family Value)。

这是过去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也是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

如果一个人不爱老婆、不爱孩子,整天爱小三,赚多少钱都没用。

第八点则是难能可贵的事,虚心学习。

美国讲究职业性,甭管是扫地的还是坐办公室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钱多钱少之别。

中产阶级富翁虽然想赚钱,但毕竟不能行行是专家,一半的中产阶级富翁花钱请人当自己老师,对个人和职业的发展指点迷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