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重点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针灸学

名词解释

实验针灸学: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基本理论、针灸作用原理、针灸作用规律,指导临床实践的一门学科,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结合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为针灸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脉(络)现象:是指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包括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神经血管反应、循经感觉障碍等现象。

循经感传:是指用针刺、艾灸、低频脉冲电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胀麻等“得气”感,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基本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路线传导,并能通过大脑感知的现象。

循经皮肤病/可见(显见)的经脉现象:是指沿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呈带状的皮肤病损,是看得见或摸得着的循经现象。

循经感觉障碍/循经性感觉病:是指沿着经脉循行路线自发出现的疼痛、异常感觉或其他感觉障碍,是病理状态下出现的经络现象。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及变化的感受点、反应点、传导点,是针灸的刺激点及针灸治疗的基础。

穴位病理反应:脏腑器官疾病通过经络的作用,在体表相应穴位出现各种异常变化的现象。

感受器的适应:当恒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虽然刺激仍在继续作用,但感受器对比刺激的敏感性会逐渐降低,发放冲动的频率逐渐减弱,感觉也随之减弱的现象。

知热感度变化:脏腑病变时相应经脉的井穴或原穴对热的敏感度发生变化的现象。

牵涉痛: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痛觉的现象。

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体表的经脉穴位与五脏六腑之间的双向性联系,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在体表相应经脉穴位上出现反应,表现出特定的症状和体征,二是刺激体表的经脉穴位又可对相应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针灸作用:是指针灸刺激对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影响及其在体内引起的反应。

针灸刺激:是一种非特异性刺激,通过激发或诱导体内固有的调节系统,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过程恢复正常。

腧穴功能相对特异性:穴位与非穴位、穴位与穴位之间,对组织器官功能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上,存在程度差异。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

针刺镇痛:是指用针刺防止和治疗疼痛的一种方法,它是在传统中医针刺治疗疼痛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针刺麻醉临床实践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技术。

针刺镇痛耐受/针刺耐受:是在长时间或反复多次针刺过程中出现的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现象。

针灸耐受:是指长时间或反复多次针灸过程中出现的针灸效应降低的现象。

针刺麻醉/针麻:是根据针刺具有镇痛和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在人体的某些穴位进行刺激达到痛觉迟钝或消失的效果,从而能进行手术操作的一种特殊麻醉方法,是针刺镇痛的新发展。

针药复合麻醉ABA/针刺辅助麻醉AAA:是以针刺麻醉与现代麻醉技术为互补,增加药物麻醉效应、减少麻醉药物副反应的一种新型麻醉方法。

绪论

1.实验针灸学的基本内容:针灸基本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原理。

实验者可以根据课题要求,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有目的地模拟或干预研究对象,对影响实验过程的各种因素加以控制,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获得客观定量的数据资料,揭示现象间的规律性联系。

3.实验针灸学与传统针灸学的关系:继承、创新。填

同:属医学科学范畴,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保护人类健康、延长寿命为目的。

异:实验针灸学:解决针灸为何能治病的问题。

传统针灸学:解决针灸如何治病的问题。

4.实验针灸学发展简史

(1)萌芽阶段:1908~1949年。1934罗兆琚、唐世承,开创“针灸与电刺激技术结合”的先河。

(2)准备阶段:1950~1958年。1951国家卫生部针灸疗法实验所,1955中国中医研究所(北京)。

(3)奠基阶段:1959~1965年。

(4)逐渐形成阶段:1966~1979年。1977合肥会议,证实循经感传现象的存在,提出经络研究应尊循

“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疗效、阐明本质”的思路。

1979第一届中国针麻学术讨论会(北京)全面总结检阅。

(5)形成发展阶段:1980~现在。

第一章 填

1.实验针灸学研究的基本程序:科研选题、文件检索、建立假说、科研设计与实施、撰写论文。

2.基本原则: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

3.选题种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4.假说的特性:来源的科学性、说明的推测性、解释的系统性、结论的可验证性。

5.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实验效应。

6.实验效应指标特性:关联性、客观性、精确性、灵敏性、特异性。

7.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随机、重复、盲法。

第二章

1.循经感传的调查:出现率12~24%,显著型出现率<1%。

2.循经感传的分布特点:(1)人群比例按不显型>稍显型>较显型>显著型顺序依次递减。

(2)过敏体质或过敏性疾病患者的感传出现率高于一般人。

(3)与地区、民族、性别无关。

(4)与遗传、年龄有关。

3.循经感传的特征

(1)感传路线:①与古典经脉主干循行路线基本一致。②四肢部基本一致,躯干部常有偏离,头面部差异较大。

(2)感传感觉:①艾灸:温热感。②电刺激:麻感、触电感。③毫针刺激:酸感、胀感、麻感。④皮内痛感。

(3)感传速度:1~10 cm/秒。

(4)感传宽度:呈带状,0.5~5.0 cm。

(5)感传深度:因部位而深浅不一。

(6)感传方向:离心性及向心性双向传导。

(7)感传阻滞:①机械压迫、②局部降温:临界温度20~21℃、③局部注射液体、④触觉刺激。

(8)感传效应。

(9)相对稳定。

4.循经感传的影响因素:①温度:正相关、②时间:夏秋>冬春、③刺激方法与强度、④个体差异。

5.循经感传的激发与控制:①针刺手法、②接力针刺、③循经加热、④药物导入、⑤其他:气功诱导等。

6.循经感传的机理观点:中枢兴奋扩散观点、外周动因激发观点、外周-中枢统一观点。

7.中枢兴奋扩散观点/中枢论

“感在中枢传在中枢“:感传的基本过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进行的,即感传是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定向扩散,特别是大脑皮层。

依据:①以皮质感觉功能为基础。②幻肢感传。③自发感传。④气功诱导。

8.外周动因激发观点/外周论

“传在体表感在中枢“:感传循行时,外周或体表可能有某种实质性的过程在循经进行,这过程决定感传的路线及特征,动因依次兴奋沿途分布的神经感受装置,神经冲动相继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在主观上感觉到针感在外周循经传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