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古诗三首》练习题一、我能写好字。

二、看拼音,写词语。

yuān yāng róng huàyàn zǐlúwěixīn yálǜyīn jiǎn shǎo méi huā三、我会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有“诗圣”之称的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

(pǔfǔ)。

2、蒌蒿.(hāo gāo)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zhútún)欲上时.3、S梅子黄时日日晴.,(jīng qíng),小溪泛尽却山行。

4、北宋有一名叫干惠崇.(cóng chóng)的和尚,《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

四、形近字组词。

隔()蒸()蹊()喊()眨()融()燕()溪()减()泛()五、查字典填空。

1、“泛”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泛”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漂浮;②透出,冒出;③广泛,一般地;④肤浅,不深入;⑤泛滥。

给下面的词语中的“泛”选择正确的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小溪泛.尽却山行。

()(2)听到老师的夸奖,她的脸上泛.出红晕。

()(3)车技、口技、走钢丝等技艺泛.称杂技。

()(4)霎时间,雨大得像是天上的银河泛.滥了一般。

()六、根据意思,把相应的诗句默写在下列横线上。

1、春天白天渐长,春天的到来使江山显得更加秀丽,春风送来了阵阵醉人的花草香气。

2、竹林外两三枝桃花裸眼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3、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坐中传来必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七、课文直通车。

(1)《绝句》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既有“”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睡”的静态描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2)《三衢道中》量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

“,”与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的悦耳,渲染出诗人的情怀。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6.小真的长头发+17.我变成了一棵树一课一练习题(有答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6.小真的长头发+17.我变成了一棵树一课一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16.小真的长头发》同步练习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yǐzi pàomòbīng jī líng máfan yōu xián二、给下列红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栅栏(zà zhà)蛋卷(juǎn jǎn ) 揉搓( róu ruó)唯一(wié wéi )碍事(ài dé)系住(xì jì)三、比一比,再组词。

泡()冰()椅()册()包()水()奇()栅()四、选择恰当的动词填空听捏挤包拍敲掰抡()饺子()故事()锄头()大鼓()眼睛()苍蝇()泥巴()玉米五、读课文,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形容词。

()的头发()地说()的被子()地坐着()的冰激凌()地荡来荡去六、找出描写柔软的词语,用“√”标出来。

冷冰冰闹嚷嚷暄腾腾软绵绵棉绒绒白茫茫泥泞泞黏乎乎七、根据课文内容连线,说明小真的长发的作用把辫子垂下去能钓鱼把辫子甩过去套牛把辫子卷在身上睡大觉把辫子拉在树上晾衣服八、重点段落品析要是..从牧场的栅栏外面,把辫子嗖的一下甩过去,就.能套住牛呢。

一下子就套住牛角,只要用劲儿拉呀拉的,一整头牛就是我的了。

1.这段话是介绍小真的长头发能()。

2.用加点的关联词写句子。

要是……就能……3、找出文中的一个拟声词,并再写几个。

九、类文阅读水柳村的抱抱树(节选)东山山脚下的水柳村,河道两旁长着成排的柳树,柳条映在清澈的河水上,干净又漂亮。

最近,水柳村有了大麻烦。

十字河道口的一棵老柳树,不知犯了什么毛病,谁经过他那里,他便伸长柳条,紧紧一抱,直抱到满意了才松手。

他抱了娶媳妇的新郎,却把一船礼物推到了河里;抱了滑滑板的阿水,却让他栽了个大跟头……老柳树变成了抱抱树,河道口的交通变得无比拥堵,水柳村的人伤透了脑筋。

终于,人们要去和老柳树谈判了。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练习题及答案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练习题及答案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练习题及答案一、交流平台1、分享你最喜欢的寓言故事。

说说你最喜欢的寓言故事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

请分享一下你最喜欢的寓言故事,并简要说明为什么喜欢它。

2、谈谈寓言故事的主要特点。

请谈谈寓言故事的主要特点。

3、说说寓言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

1)你觉得寓言故事有真实性吗?请谈谈你对寓言故事真实性的看法。

2)寓言故事中讲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请谈谈寓言故事中讲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要通过故事讲道理呢?请谈谈为什么要通过故事来讲道理。

二、词句段运用一)构词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滴水穿石,功夫不负有心人。

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辜无罪,无声无息。

2、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请说明下列词语的意思。

滔滔不绝:一直不停地说话,形容说话非常多或连续不断。

无时无刻:每时每刻,形容时间非常频繁或连续不断。

二)句子练习。

1、读句子,完成练习。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我们通常把引号外面的加“括号”的部分称为(插入语),它能起到提示说明讲话人的神态、动作等作用。

2、选择:句中“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写出了鹿的(B)不满的神态。

三)写通知。

1、读课本中的例子填空,明确通知的写作要求。

1)“通知”二字居中,如果事情紧急,可以写上“紧急通知”。

2)正文部分要写出通知的主题、时间、地点、内容以及注意事项。

3)右下方写发通知的人、日期。

2、按下面的要求写通知。

范文:紧急通知全体同学:5月10日8时,班级将组织去参观科技博物馆,地点为学校门口,请准时到达。

请大家带上记录本,做好参观准备。

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前往,请提前告知。

谢谢!发通知人:班长。

日期:5月6日三、书写提示1、数数下面的字有多少横画(包括横折、横撇、横钩)。

艳(1)。

静(1)。

植(1)霜(1)。

睛(1)。

豁(2)最(1)。

集(1)2.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5课 守株待兔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5课 守株待兔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测试题-第5课守株待兔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借助zhù shì()读懂课文,是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之一。

2.幻想不劳而获的人,最终是shǒu zhū dài tù(),一无所获。

二、读句子,判断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3.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三、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释。

1.田中有株.。

()A.树桩B.量词2.因.释其耒而守株。

()A.因为B.于是3.而身.为宋国笑。

()A.身体B.自己四、理解句意,选择正确的答案。

1.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一天,一只正在走路的兔子碰到了一棵树,折断了脖子,死掉了。

B.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掉了。

C.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到了一棵树,折断了脖子,死掉了。

2.对“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理解正确的是()A.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他的身体也成为了宋国的笑话。

B.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他的生命成为了宋国的笑话。

C.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他自己也被宋国人笑话。

五、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这则寓言选自()A.《孟子》B.《韩非子》C.《战国策》D.《论语》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填序号)______(起因)______(经过)______(结果)A.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B.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C.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是()。

(多选)A.幻想兔子撞死在树桩上的事情能经常发生。

B.对于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纸的发明》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纸的发明》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第10课 纸的发明一、读拼音,写词语。

w ěi dà b ǎo cúnj īng yàn jì lù Shè huìdà yu ē sh ǒu shù ōu zh ōu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存.(cén cún) 在 薄.(báo bó)皮 劳累.(lèi lěi) 积累.(l ěi lèi) 鲜.(xi ān xi ǎn)艳 朝鲜.(xi ān xi ǎn)传承.(ch én ch éng) 促.进(c ù ch ù) 三、选词填空。

发明 发现1.科学家________了许多奇怪的现象。

2.诺贝尔________了炸药。

改进 改正 改善 改变 改造3.近几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________。

4.蔡伦________了造纸术。

5.这些危房经过________后,已是面目一新了。

6.在老师的教导下,小明________了错误,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7.自从“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以后,他家的生活________了。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划线的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帛比竹片、木片轻便。

帛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练习题和参考答案古诗三首》练题1.读拼音,写词语。

①小溪旁的那株梅花长出了许多芽牙。

②一对鸳鸯钻进了芦苇丛中。

③虽然他的生命非常短暂,但是精神却十分崇高。

2.选字填空。

①发芽树枝刷牙齿短豆小豆子长成黄豆②想念贤人实际③大海蜡梅杨柳水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泥融”在《绝句》一诗中指泥土湿软。

4.根据每句话的意思写出相关诗句。

1)春日暖阳,绿草如茵,江水映日,花香袭人。

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萎蒿,芦苇也开始生长,而此时正是河豚逆流而上的时候。

诗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默写《绝句》。

XXX《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片汪洋都不见,千山万水只眼前。

时隐时现的月亮,是人生的无常。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绝句》的作者是宋代诗人XXX,诗中既有“江城子”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睡”的静态写照,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2)《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

“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清新的情怀。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XXX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蒌蒿:一种高大的树木2)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XXX,描写的是春季时节的景物。

3)请你展开想象,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

春日阳光明媚,竹林外几枝娇艳的桃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春江水温暖了起来,一群野鸭在水中嬉戏玩耍。

4)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诗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是在描写春季河流中河豚迁徙的景象,与“蒌蒿”无关。

A.这首诗是作者为XXX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诗人以画为媒介,借助画面中的景物,表达了自己对XXX晚景的感悟。

B.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再由江中写到江岸。

通过这种写法,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画面融为一体,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2020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题作业(有答案)

2020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题作业(有答案)

2020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题作业(有答案)目录第一单元 (2)1.古诗三首 (2)2.燕子 (4)3.荷花 (6)4.昆虫备忘录 (8)语文园地一 (9)第二单元 (10)5.守株待兔 (10)6.陶罐和铁罐 (11)7.狮子和鹿 (12)8.池子与河流 (14)语文园地二 (14)第三单元 (16)9.古诗三首 (16)10.纸的发明 (18)11.赵州桥 (20)12.一副名扬中外的画 (21)语文园地三 (22)第四单元 (24)13.花钟 (24)14.蜜蜂 (25)15.小虾 (27)语文园地四 (27)第五单元 (29)16.小真的长头发 (29)17.我变成了一棵树 (30)第六单元 (32)18.童年的水墨画 (32)19.剃头大师 (33)20.肥皂泡 (35)21.我不能失信 (36)语文园地六 (37)第七单元 (38)22.我们奇妙的世界 (38)23.海底世界 (40)24.火烧云 (42)语文园地七 (43)第八单元 (44)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44)26.方帽子店 (46)27.漏 (47)28.冬枣 (49)语文园地八 (50)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第 1 课时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用“√”标出)融.化(rónɡ róu)燕.子(yān yàn)鸳.(yuān yān)鸯.(yānɡiānɡ )2.默写古诗《绝句》。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写了怎样的画面。

参考答案1.rónɡ√yàn√yuān√yānɡ√2.默写《绝句》。

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第 2 课时1.连线,把汉字和相关读音连起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练习题和参考答案《古诗三首》练习题和参考答案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仅能够传承民族文化,还培养了人们的艺术情趣和文学修养。

而《古诗三首》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古诗教材,下面将为大家提供该篇课文的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一、阅读理解1. 根据诗句填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_______。

(海)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堂________。

(夜)对面忽见,故乡之_______。

(人)参考答案:海、夜、人2. 根据诗句选择正确的答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____。

”这句诗主要描写了黄河水从哪里奔流而来?A. 山上B. 天上C. 地下参考答案:B. 天上3. 根据诗句,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说法1:黄河的水从天上来。

说法2:这句诗主要描述了黄河的壮丽景色。

说法3:这句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说法2和说法3正确。

二、创意写作现代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诗歌来表达对自然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首诗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故乡的山川万里情,故乡的江河我挥毫。

白云飘荡遥天边,故乡的美景犹在眼。

家乡的村庄静如梦,绿树成阴伴我闲行。

回忆起往日的欢声笑语,心中涌现出无尽思念。

故乡的人们多淳朴,温暖的笑脸让我回味。

虽然身在异地他乡,但永远忘不了故乡的美。

这是我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希望大家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传递美好的情怀。

以上是《古诗三首》练习题和参考答案,通过学习这篇古诗,我们不仅了解了黄河的壮丽景色,还培养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同时,通过创作自己的诗歌,我们可以表达更多情感,传递更多美好。

希望大家在学习和创作中,能够更好地领略古诗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13 页 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课古诗三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名师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正确划分古诗的节奏,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古诗的韵味。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韵脚是“zhī”,朗读时韵脚要重读;还要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如朗读《三衢道中》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欢快些,读出诗人山行时的愉悦心情。 背诵古诗要讲究方法,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记忆的效果。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答案大家找〕《绝句》描写的是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春意盎然。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冻土融化,土地湿润,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早春的清晨,诗人信步江畔。迷离的晨雾尚未散尽,令人仿佛置身仙境。转过青青的竹林,一株桃树闪入眼帘,看那满树花苞,已有两三枝绽放笑脸。一阵“嘎嘎”的欢叫传入耳中,循声望去,三两只鸭子迈着蹒跚的步子,游过水边的嫩苇丛,在江水中自在游弋。江水转暖了,河豚上市的时节也到了!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梅子泛黄的时候,正是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上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声声黄鹂的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第2课燕子 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3自然段。 〔名师来指导〕(1)朗读指导:首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想象画面,什么样的燕子在怎样的春日里飞行、停歇。朗读时要突出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美景,读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2)背诵时要先反复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2.读一读,记一记,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名师来指导〕这些词语都是偏正式词语,前面的词修饰后面的词。形式是:形容词+名词,即中心语被修饰语修饰。 〔答案大家找〕壮丽的山河伟大的人民尊敬的长辈漂亮的蝴蝶崎岖的道路明媚的春光金灿灿的果实俊俏的脸庞 3.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第 2 页 共 13 页

〔答案大家找〕(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2)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3)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4)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第3课荷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下面的词语。背诵第2~4自然段。 〔名师来指导〕(1)朗读指导: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也来到公园看荷花,体验入画的美好心境。朗读时,要把荷花的优美姿态表现出来。在语调高低不同的变化中,体现荷花的姿态美,表现出喜爱荷花的感情。 (2)“花瓣儿花骨朵儿莲蓬衣裳”这些词语中,前两个要注意儿化音的读法:“花瓣儿”读时要去掉韵尾加卷舌动作;“花骨朵儿”读时直接加卷舌动作。后两个词要注意轻声的读法:“莲蓬”和“衣裳”这两个词中第二个字要读得又轻又短。 (3)背诵指导:背诵时应先理解段落内容,以便记忆。 2.默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答案大家找〕满池的荷花色彩明艳,开得美丽多姿,而彩色的笔画出的画面也是色彩明丽的;荷花又是活生生的真实景色,亲眼所见,随风舞动,从这些地方体会到这一池荷花就像“一幅活的画”。 3.画出课文中你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和同学交流。 〔答案大家找〕(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荷叶的茂盛和荷叶碧绿以及又大又圆的特点。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段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荷花的形态美。 4.小练笔:第2自然段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名师来指导〕练笔指导(1)描写有序,条理清楚。按一定顺序写,文章才会显得条理清楚。写喜欢的植物,可以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写,才能显得有条不紊。 (2)抓住特征,细致描绘。要抓住喜欢的植物的特色重点来写。可以细致观察,抓住植物的颜色、味道、姿态等来重点写,也可以抓住它们的动态 第 3 页 共 13 页

和静态展开细致的描写,将植物处于静态与动态时的特征和谐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3)巧用修辞,适当想象。在描写植物的时候,可以巧妙地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这样,你的文章会更加出色。除了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外,我们还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想象。 〔答案大家找〕我们一走进公园大门就闻到一阵阵的清香。放眼望去,婀娜多姿的秋菊已经开了不少,有红的、黄的、白的、粉的。在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绿叶的陪衬下,显得更加美丽动人。菊花的姿态也各不相同,有的头碰头,像是在说悄悄话;有的昂着头,像是在听人们的赞扬;有的低着头,像是在沉思;还有的面向太阳,像是在向太阳挥手。

第5课守株待兔 1.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名师来指导〕(1)这是一篇文言文。首先,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其次,要注意停顿: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因释其耒而守株”的停顿是“因/释其耒/而守株”。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背诵。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答案大家找〕那个农夫不好好劳动,幻想凭运气过好日子。他把一个偶然发生的现象当成了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最后他既没有得到兔子,又荒废了自己的田地,所以被宋国人笑话。 3.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答案大家找〕这个人行驶的方向错了,还固执己见,不听朋友的劝告。

第6课陶罐和铁罐 1.默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名师来指导〕默读时,要做到:不出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还要边读边思考。 〔答案大家找〕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奚落、嘲笑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锈土。 2.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再分角色朗读课文。 〔答案大家找〕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的语言和神态的句子,可以看出陶罐谦虚,为人处事和谐。而铁罐目中无人,骄傲自大,讽刺挖苦别人。 3.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大家找〕我明白了:与人相处要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对人要宽容,要互相尊重。陶罐最后成了文物,让我们想到有的人外表并不华 第 4 页 共 13 页

丽,但他们的品德和心灵却非常美好,所以他们能经得起挫折和时间的打磨。 4.读读“阅读链接”,想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案大家找〕故事中的北风和铁罐都骄傲自大,不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

第7课鹿角和鹿腿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名师来指导〕朗读课文时,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鹿的惊讶,对鹿角的喜爱与赞美,对四条腿的不满,遇到狮子时的毫不犹豫以及险些丧命时的感叹。 2.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答案大家找〕有一只鹿,在池塘边喝水时,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不禁欣赏起自己的角:“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当看到自己的四条腿时,又不禁抱怨起来:“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当一头狮子逼近鹿时,它撒开长腿就跑。不一会儿,就把狮子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猛扑过来,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鹿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它狮口逃生! 3.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大家找〕我赞成第二种说法,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因为鹿角让鹿更美丽,鹿腿使鹿更善于奔跑,让鹿更能适应大自然的生活。

第9课古诗三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名师来指导〕(1)学习古诗,重在朗读。首先要读正确,做到一字不差,韵脚要读饱满。同时注意诗句间的停顿;其次,还要读出诗的韵味。 (2)背诵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先将古诗读熟,然后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画面,最后进行背诵。 (3)默写要在背诵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书写要正确,标点符号也要正确。 2.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答案大家找〕《元日》写的是过春节,写出了过春节时人们燃放爆竹、饮屠苏美酒、开门迎日、更换桃符等一系列的节日。《清明》写的是清明节,写出了清明时节诗人雨中问路、牧童热情指引的情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写出了诗人独在异乡思念家乡和亲人,想象家乡的兄弟登高插茱萸而少自己的孤独情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