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公共政策学 考点资料整理

自考 公共政策学 考点资料整理
自考 公共政策学 考点资料整理

《公共政策学》00318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一、公共政策学P61: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二、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P62:1、研究对象; 2、概念体系;3、研究方法。

三、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P67: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涉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具体来说:(一)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1、具体的个别政策;2、政策群和政策链; 3、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二)政策系统: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内部结构有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参谋结构④矩阵结构】。(三)政策过程。四、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P73:1、研究程序的设计:(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2)确定假设;(3)收集系统资料;(4)资料分析;(5)做操作性研究;(6)撰写研究报告。2、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1)一手资料的收集:①无结构访谈法②实地观察法③非参与观察法④参与观察法;(2)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①内容分析法②二次分析法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3、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系统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方法、制度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

五、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P84:1、核心概念:是政策分析中不可或缺的概念,反映公共政策这一动态过程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概念集;出现错误将最终导致决策失误或得出错误的研究结果;2、次级概念: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和从属性概念,它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不断深化的表现;3、边际概念:是从其他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六、古代中国政策研究的发展P87: 1、史官制度; 2、策士制度; 3、谏议制度; 4、科举制度。

七、公共政策在西方的发展P92:(一)18-19世纪,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前半期西方国家的政策研究;(二)20世纪前半期学科孕育的历史条件P93: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2、决策科学的形成;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三)公共政策学学科的诞生与发展P97:1、公共政策学的诞生:公共政策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1951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视野和方法的近期发展》,被称为是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并首次提出和界定了“政策科学”这一概念,被人们认作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初期阶段(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1)在政策分析的定量方法和技术方面,尤其是在系统分析,运筹学,线性规划以及成本-收益分析等方法和技术的应用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许多政治家日益重视政策科学的公共政策取向,投身公共政策学研究。3、20世纪60年代后期,公共政策学的发展进入第二个阶段:以德洛尔(《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概念与使用》、《政策科学构想》)为

代表,对拉斯韦尔等学者倡导的行为主义方法论做了全面的批评;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取得的成就:(1)方法论的多样化;(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转变,由原来的政策制定转向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政策周期;(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4、公共政策学发展的近期阶段,取得的成就(20世纪90年代以来):(1)课题选择的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2)方法论的非科学化:以主观的研究方法(研究决策者主观的思维方式或倾向的)取代客观的研究方法(寻求客观真理)。(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专业研究机构以及专业和课程的建立。

八、公共政策的中国化P104:(一)公共政策学的引进;(二)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进程:现实需要是推动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强大动力,具体来说,1、党政领导机关决策的需要,这一需要推动着专门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设立;2、高等院校教学的需要,这一需要推动着教师撰写教材和学术论著。(三)公共政策学的中国化的进程与方向: 1、强化研究者的主体意识;2、重视对政策哲学的研究;3、重视本土资源;4、重视当代中国公共决策实践,大力开展实证研究,从中抽象和构建公共政策学的概念、范畴、理论与模型。

九、学习公共政策学的目的和意义P113:1、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2、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当的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策建议。3、是为了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具有公共政策研究的取向。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一、公共政策的概念与内涵P119: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其基本内涵:1、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的一般特征;2、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3、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主导这一过程的基轴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4、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5、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6、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二、公共政策的产生必须具备的三个初始条件或者说三个核心要素P120:1、公共问题的形成。2、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3、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

三、近代公共政策转型为现代公共政策的四大表现P121:1、公共政策问题形成中的公民参与;2、现代国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3、公共政策领域向社会管理方面的大规模扩展;4、以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来保证政策质量。

四、公共政策的类型划分P122:(一)从内容特征上划分:公共政策的内容特征指的是具有不同的政策效力的各项公共政策构成一个统一的、相互作用的政策体系。具体类型如下:1、以同一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之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关系划分:①元政策;②基本政策;③部门政策。2、将同一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从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角度划分:①战略;②策略;③战术。3、依政策的社会内容进行划分:①政治政策;②经济政策;③社会政策;④教育、科技、文化政策。4、其他分类方法:(1)以一项政策谋求达到的目标数量为标准划分:①单目标政策;②多目标政策;(2)以政策主体决策时有无现行规范可遵循进行划分:①程序性政策;②非程序性政策;(3)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划分:①实质性政策;②程序性政策;(由美,安德森提出) ;(4)以政策效果为标准划分:①物质性(或实质性)政策;②符号性(或象征性)政策(由美,安德森提出);(5)以政策协调社会生活的方式为标准划分:①分配性政策;②调节性政策;③自我调节

性政策;④再分配政策(由美,安德森提出) ;(6)由美国学者洛维为分析纽约市人事任免而做的一种类型划分:①分配性政策②限制性政策③再分配性政策;(7)以政策的结果是双赢还是一方所得为他方所失为标准划分:①零和博弈政策②非零和博弈政策;(8)以同一政策的始创或调整为标准划分:①初始政策②反馈政策;(9)内容构成以政策结果的可预测性为标准划分:①确定型政策(如全国统考制度) ②不确定型政策③风险型政策(建立股票市场) ④竞争型政策;(10)以政策主体希望的行为选择的范围为标准划分:①鼓励性(扩大性)政策②限制性政策;(11)以政策主体是否行为为标准划分:①积极性政策②消极性政策(改革初期对私企发展的不行动的政策) ;(12)以面向未来还是面向现实为标准划分:①能动型政策②被动型政策;(二)从形式特征上划分P133:公共政策的形式特征是由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利划分和权利配置决定的。具体类型划分:1、依横向的形式特征进行划分:(1)立法决策:中国的人大决策和美国的国会决策;(2)国家元首决策:总统制(模糊)、半总统半议会制、超级总统制这三类国家,才存在总统决策;(3)行政决策:六种类型的政治体制中,只有美国联邦政府的行政决策与国家元首决策的界限含糊不清。(4)司法决策;(5)执政党政策:除了中国为代表的政治体制外,其他体制中的执政党的政策,不能直接成为公共政策。2、依纵向形式特征上:公共政策的类型取决于国家结构:(1)国家机构划分为两个基本类型:①单一制;②联邦制;(2)以决策者即公共权力机关的层级或纵向结构为标准,公共政策类型可划分为:①中央政策(国家政策);②地方政策;③基层政策。

五、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P150:1、管制功能;2、引导功能;3、调控功能;4、分配功能。

六、公共政策的本质P154:1、公共政策的认识论本质: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1)政策与理论的基本关系:理论是政策的理念依据和指导思想,政策是理论的具体化;(2)政策与实践的基本关系:政策是实践经验的原则化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发展,实践须以政策为出发点并贯穿其整个过程;(3)理论和政策同属观念形态,其存在和发展都依赖社会实践;政策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其目标和功能。2、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P158: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

七、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P166:1、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2、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3、应然与实然的统一;4、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八、政策工具P172:指的是被设定为旨在实现一定政策目标的各种措施、策略、方法、技术、机制、行动、作为以及配置的人力、资金、设备、资源等手段。

九、政策工具的类型分类方法P173:1、两分法;2、三分法; 3、四分法;4、五分法;5、七分法;

6、八分法。

十、政策工具类型学研究的意义、缺陷、完善P179:1、根本意义:在于政策工具的分类是政策工具的比较、选择和配置的基础。2、缺陷:大多只适用于公共权力机关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所使用的政策工具;既有的政策工具分类过于重视正式、有形的、静态的政策工具,而看轻甚至无视非正式的、无形的、动态的政策工具;有些分类过于简括或过于庞杂,有些分类则纯属主观臆想。3、如何进一步推动政策工具类型学的研究:(1)重视政策工具箱的建设;(2)坚持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路线;(3)使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明确化、明朗化,为政策工具的选择和配置奠定基础。

第三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一、政策系统的含义P181:是指由政策主体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及将他们与政策客体、政策环境联系起来的政策支持系统、政策反馈系统等组成的有机整体。政策系统的三大子系统:①主体系统;

②支持系统;③反馈系统。

二、公共政策主体P183:是相对于政策客体而言的,指的是那些在特定政策环境中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评估、监控的行为者。

三、公共政策主体的类型P183:公共政策主体分为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两大类。1、直接主体:即公共政策的法定生产者,主要有①代议机关;②行政机关;③司法机关;④其他直接主体(某些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和军队领导人或军队执政机构);。2、间接主体:①次国家政策行为者;②跨国政策行为者;③全球性政策行为者。

四、政策主体系统P185:包括政策制定系统、政策执行系统和间接主体系统。1、政策制定系统,其基本功能是:①认定政策问题;②确认政策目标;③组织政策方案的设计;④主持审议备选方案并最终进行政策抉择;⑤完成政策合法化程序并正式发布政策。2、政策执行系统,其基本功能是:①为政策方案的实施做好准备;②有效实施政策方案;③分析和总结执行情况;3、间接主体系统,其基本功能是:①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②提出公共问题;③影响公共政策制定;④影响并改变政策环境;⑤填补政策直接主体所无法达到的空间。

五、政策网络P185:所谓政策网络是指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府和其他行为者围绕共同的、实际上是不断协商的信念和利益而结成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系。1、公共政策环境变的复杂和动荡的主要表现:①不确定性;②关联性;③模糊性;④动态性。2、政策网络形成的原因:①交流信息和意见的需要;②交换资源的需要;③结盟的需要;④追逐权力的需要;⑤协调的需要。

六、公共政策的客体P188:是指政策发挥作用时所指向的对象或者说政策主体就哪些问题、针对哪些人制定政策;包括“人”,“事”;从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客体就是政策问题;从人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客体是目标人群—受制约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

七、政策支持系统的构成P190: 1、信息传播系统:是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基本功能是:①信息的收集与整理;②信息的加工与储存;③信息的传递;2、政策咨询系统:也称“思想库”、“智囊”或“外脑”,通常由政策研究机构、政府与这些机构的关系、咨询活动构成;3、政策监控系统:是政策系统的一个特殊子系统,基本功能是:①建立政策监控标准;②监测政策绩效;③发现和纠正政策执行偏差;4、政策评估系统:政策系统的一个基础子系统,其五大构成要素是:①政策评估主体;②评估对象;③评估目的;④评估标准;⑤评估方法。

八、政策环境P191:存在两种不同的政策环境:1、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即系统的生态环境,包括:①地理自然环境;②经济环境;③政治法治环境;④社会文化环境;⑤国际环境。2、政策系统的工作环境:是指政策系统在制定和实施某项公共政策的过程中直接地对政策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的政策环境。

九、政策反馈系统P193:政策反馈系统是将政策的主体系统与客体系统、政策系统与政策环境连接起来的一个特殊子系统。多层次、多网络是其突出的特点。

十、政策系统的运行的步骤P194:利益输入→利益综合→政策形成→政策发布→政策执行→政策反馈

十一、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的关系P196:1、政府权力、政府职能的二重性决定了公共政策的二重性:①公共政策是政府推行政治统治的基本工具;②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2、政府权力、政府职能决定政策的性质、类型与数量。

十二、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的关系P197:1、单一制与公共政策:单一制政权的一切公共决策权属于中央,地方政府决策权是由中央政府授予的,而且是可以被撤销的。【①中央集权型(法国是中央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②地方分权型(英国是地方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2、联邦制与公共政策:各联邦单位拥有的决策权不是联邦政府授予的,而是联邦宪法赋予的;中央与各联邦单位在联邦宪法规定的范围内享有最高决策权,可以并直接行使于公民,相互间不得进行干涉。

十三、政府能力与公共政策P199: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力,正确地制定并有效地实施

公共政策的能力,其内涵包括如下:1、政府能力与政府权力、政府职能密切相关;2、政府能力包括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层次的能力。

十四、公共决策体制P203:(一)公共决策权的配置:1、根据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的多少,分为:①首长制②委员会制;2、根据决策权限的集中与分散程度,分为:①分权制②集权制;3、根据上级决策机关对下级的指挥控制方式,可分为①完整制②分离制;4、根据决策系统中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范围,分为①层级制②职能制。(二)公共决策规则:①全体一致规则;②多数规则;(三)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①总统制;②议会制;③半总统制半议会制;④超级总统制;⑤委员会制;

⑥人民代表大会制;⑦军人独裁制。

十五、非政府政策行为者P209:(公民、社会团体、政党、大众传媒):(一)公民与公共政策:1、公民是政策客体的理由:(1)公民的真正意愿很难确定;(2)公民的意见多属短见;(3)公民参与成本过高,效率低下;(4)公民参与会导致社会不稳定;2、公民是公共政策的基石(政策主体):(1)整个政策运行过程都以公民为基础;(2)公民参与政策过程,可加深其对政策意义的理解,还可增加他们配合政策运行的自觉性,提高政策的效力;(3)政策过程的民主化、法制化要求公民参与;(4)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政策信息的获得将变得十分便捷,公民的素质不断提高,消除了参与过程所遇到的障碍,提高其参与效率。(二)社会团体、公民社会与公共政策P217:其基本作用:①政策信息沟通;②影响并制约公共政策;③稳定公共政策秩序;④角色替代。(三)政党与公共政策P219:政党是公共政策制定最重要的倡导者和政策理念最重要的提供者,公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执政党的政策,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行两党制的国家里,政党首先借助于公共权力才能够与公共政策现实地发生联系,政党的主张和要求转化为公共政策,只有那些在大选中获胜、取得国家政权的政党才能成为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其政治纲领和主张才能转变为公共政策。在实行一党制国家里,政党是公共政策的主导性力量。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作为唯一合法的执政党以及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者,中国共产党在政策制定的各个环节上都发挥主导性作用,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而是参政党。他们通过政治协商制度参与国家大事情的讨论与决定。(四)大众传播与公共政策P220:1、大众传播对公共政策的作用:(1)提出公共问题并推动问题认定;(2)有效影响政策议程的设置;(3)影响公共政策的抉择。2、大众传播与政策执行和监控:(1)为政策执行提供良好的舆论支持;(2)监督和控制政策执行过程;3、大众传播与政策评估和调整:(1)及时收集和反馈公众对政策的意见;(2)以自已特有的方式进行政策评估;(3)推动公共政策的及时调整。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一、模型及其认识论的意义P225-226: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仿(仿真),是认识主体为着一定的认识目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构造出来的一种理念系统,以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的真实系统即实际存在的事物;有实物模型(如地球仪)和理论模式两种。其认识论的意义有:1、可以通过解释模型而认识原型的某种本质规定性,对所构模事物的运行结果和发展趋势做出了有效预测;2、模型是进行科学抽象的重要工具;3、模型是研究过程中资料搜集和经验观察的指南。

二、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有P228:【理性主义模型、渐进主义模型、规范最适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政治系统模型】:(一)理性主义模型P228:依据完整而综合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决策,即遵循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方案,使用最佳的手段达到最大的政策结果。

1、理性主义模型的具体运用:(1)这种模式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2)理性人的理性主义决策过程。

2、理性主义模型的缺陷:(1)理性人缺乏经验支持;(2)理性人的公正,客观和理智是有限的;(3)过高地估计了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作为政策分析工具所起的作用,而对社会性,政治性,

文化公共政策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4)理性人在决策中拥有的知识,信息都是有限的。3、西蒙和林德布洛姆对理性主义模型的修正:西蒙提出决策有限理性的命题,对其批评和改进形成了人们普遍接受的理性优化模型。(二)渐进主义模型P231:林德布洛姆主张援用民主智慧寓于社会互动之中的市场运作的原理,广泛地参与主体了解彼此的价值偏好,透过妥协调适,良性的互动进而实现政策的动态均衡。1、渐进主义模型的具体运用:(1)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政府活动的持续,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对现行的政策做出局部的,边际性的调适;(2)决策者把决策看做一个典型的一步接着一步永远没有完结的过程。2、渐进主义模型的缺陷:其具有显而易见的保守性,只注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政策目标的制定及其实现,压制政策创新和具有根本意义的社会变革。(三)规范最适模型P232(德洛尔):1、以四项假设为基础;2、把政策过程分为:①决策前②决策中③决策后;3、其特点是开放性和包容性。(四)混合扫描模型P234(埃齐奥尼):1、试图保留理性主义模式和渐进主义模式各自的优势并弥补它们的缺陷。2、存在的缺陷:与规范最佳模型一样,是试图调和理性主义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在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上的矛盾,就难免在价值取向上显得有些模棱两可。(五)政治系统模型P235:1、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政治系统方法的创始人:伊斯顿;2、决策主体(政治系统)做出对社会具有约束力的权威决定,包含着一系列分配价值的决定和行动;3、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的系统运行过程;4、其特点是最具解释力、最具普适性的模型;5、缺陷:适合宏观分析的模型,只能给人们提供一个轮廓,不能够指明所分析的政策的具体特性;

三、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有P236:【机构—制度模型、集团模型、精英模型】:(一)机构—制度模型:1、特点是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决策模型;2、是建立在习惯性的思维模式上的(如人们对一项决策的好坏,有无总是与一定的政府机构-制度联系起来,或自然而然的在两者间建立某种因果关系或相关性);3、戴伊:认为公共权力机关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显著特征:①合法性②普遍性③强制性。(二)集团模型:1、戴维.杜鲁门:集团理论更加系统化;2、莱瑟姆:从集团理论这一视角去分析政府在政策形成的作用,形成了政策分析的集团模型;对公共政策的界定是:某一特定时间集团间的争斗所达到的平衡;3、特点: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和解释力;4、缺陷:过分夸大了集团的重要性而低估了公共权力机构自身所起的独立的又富有创造性的作用;无法解释人类在政府与政治过程上的许多问题,对于多元主义政治体制以外的那些政治体制内的决策过程缺乏解释力。(三)精英模型: 1、现代精英政治理论的创始人莫斯卡、帕雷托和米歇尔斯,经由熊彼特和拉斯韦尔进行民主改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步成为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析途径;2、戴伊和齐格勒的《民主的嘲讽》;3、认为实际的政治过程和决策过程是由直接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的;4、缺陷:忽视了现代民主国家公民参与政治的要求和能力,以及这种参与政策形成的影响。

四“上来下去”政策过程模型——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P241:1、建构的两种资源:第一是理论,特别是认识论和历史理论;第二是公共政策的经验认识;2、鉴于政策制定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的过程,政策执行过程在认识论上又是一个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过程;与此同时整个政策过程在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的关系则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它是一个逻辑过程;3、“上来下去”政策过程模型的特征是容纳性和开放性:由若干个亚模型组成:①决策认识的真理性模型;②群众—领导性模型;③个别——一般性模型(民主--集中性模型);4、具有鲜明的中国化,民族化特色的决策模式,它能容纳从国外引进的以科学决策为根本诉求的任何决策理论,决策模式和决策手段;5、西方学者在另外的理论背景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建构的决策模式,经过改造是可以被整合到我国“上下来去”模型的某一个亚模式中去

的;6、西方现代社会调查的程序设计和技术手段,统计学方法,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等都可以在“上下来去”模型的社会操作过程中大显身手。

第五章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一、政策问题的含义及其基本内涵P250: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其基本内涵:1、客观的事实或问题情境;2、问题的察觉;3、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4、团体或组织活动;

5、政府或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

二、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基本特征)P251:1、关联性与公共性;2、客观性和主观性;3、历史性与动态性;

三、政策问题的分类P253:1、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①结构优良;②结构适度;③结构不良;2、根据政策问题发生领域的不同:①政治问题;②经济问题;③文化问题;④外交问题;⑤民族问题;

3、根据作用范围不同:①国际问题;②全国性问题;③区域性问题;④地方性问题。

四、常见的公共问题提出主体P256:1、政府部门;2、政治人物;3、政党组织;4、利益集团;5、大众传媒;6、专家人士及咨询机构;7、公民和社会团体;8、政策网络。

五、问题认定及其方法P261:就是对需要由公共政策来解决的公共问题进行性质、范围、涉及领域及相关利益关系的界定过程。问题认定的方法有:1、边界分析法:是一种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该方法有三个步骤:①饱和抽样;②诱导性提问;③边界估计。

2、多角度分析:即一种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政策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有三个角度:①个人;②组织;③技术。

3、类别分析法:是科学研究的常规方法之一,同样也是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之一,通常要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两个过程。

4、层次分析法:将政策问题的原因划分成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诉原因三个层次的一种分析方法。

5、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术,激智术,脑力激发术等,是指由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人,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政策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方法,包含如下阶段:①组建团体;②意见产出;③意见评估;④意见排序。

6、假设分析法:是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政策问题立论假设创造性地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它比所有分析方法都更具有综合性,更适合于处理结构不良的问题。

六、问题认定的步骤P266:对拟认定的问题进行初步观察→勾勒出该问题的边界的轮廓→搜寻事实依据→列举目的和目标→明确政策封套→匡算政策相关者潜在的成本和收益→再次审视对该问题的表述。

七、政策议程及其类型P267:指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应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政策议程分为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两大类:1、系统议程:指政治系统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2、政府议程,即正式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政府议程的分类:(1)按照议程项目的新旧状况,分为:①旧项目②新项目;(2)按照其建立过程中各项功能活动的先后次序,分为:①界定或认定议程;②规划议程;③磋商议程;④循环议程;

八、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P269: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与过程。

九、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P272:1、事件和问题并没有明显的严重化,政策问题仍处于潜在的状态和轻微的程度上;2、领导人和有关学者并没有察觉其严重性;3、社会缺乏正常的、民主和开放的

察觉机制,过程(以上四点是与进入政策议程条件相对应的相反条件均可造成障碍);4、不符合社会既得利益者价值规范的要求,不合乎社会制度和程序要求的问题;5、表达方式不当;

十、政策议程确立过程的模型P272:1、科珀等学者的模型理论:(1)外在创始模型:是属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的过程,通常先散布到公众议程,再介入政府议程,该类型通常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2)动员模式:属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的过程,该模式通常出现在不太民主的社会中。(3)内在创始模式:属政府因解决纯政府内部事务而提出政策问题且不愿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当中的过程,该模式在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较为流行。

2、芭芭拉.尼尔森的模型理论:议程的确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议题确认;②议题采纳;③议题重要程度排序;④议题持续。

3、约翰.金登的模型理论:三源流模型,建立在三种源流(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的基础上。

4、中国学者的模型理论:①关门模式;②动员模式;③内参模式;④借力模式;⑤上书模式;⑥外压模式。

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一、政策目标的含义与特征P278: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政策目标的特征:1、问题的针对性;2、未来的预测性;3、目的的多元性。

二、公共政策目标的分类及其基本目标P279:1、根据政策目标所着眼的时间范围,可以划分为长远政策目标和近期政策目标以及其他的政策目标;2、根据政策目标所服务的地区或空间范围,可以分为全国性政策目标和地方性政策目标,国内政策目标和对外政策目标,全局性政策目标和局部性政策目标;3、根据政策本身所属的社会领域,可以分为政治统治性和管理性政策目标、经济政策目标、文化政策目标以及社会政策目标;4、根据政策所服务的主体是普通大众还是社会少数人群,有公益性政策目标和特殊性政策目标;5、根据目标的实质性程度,可以分为实质性政策目标和象征性政策目标;6、根据政策目标彼此的重要程度,可以分为主要政策目标和次要政策目标。公共政策目标的基本目标:①公平;②效率;③自由;④安全。

三、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与原则P284:(一)意义:①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②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二)原则:①实事求是;②面向未来;③系统协调;

④明确具体;⑤伦理考量。

四、政策规划 P286:是指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它的特征:1、从政策规划的主体来说,多元化与政府主导并存;

2、从时间进程上来看,政策规划主要存在于政策目标的确定与政策抉择之间。

五、政策设计P288:是政策分析人员有系统地探讨政策问题,并组合解决问题的相关政策要素,产生政策方案,使各政府要素间具有一致关系,并符合现实环境,以达成政策问题能够解决的一种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政策设计的逻辑结构主要包括两大组成部分:(一)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①结果;②目标人群;③执行机构;④法规;(二)基本要素间的联系机制:①规制;②工具;③假定。

六、政策规划的主体P292:1、政策规划的政府主导化:体现在规划的组织和管理方面。在现实的政策规划过程中,政府可能不仅仅在规划的组织和管理上占主导地位,在规划方案进入抉择阶段上也可能常常占主导地位;2、政策规划的主体多元化。政策主体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元的,多元化是现代公共政策过程中各国通行的模式。3、单一主体政策规划和多元政策主体规划的优缺点:(1)单一主体的政策规划:规划主体为政府机构;优点:能把握全局;缺点:公正、科学难以保证;缺乏民主性。(2)多元主体的政策规划:规划主体为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利益集团;优点:

公正、科学、民主;缺点:可能失之于片面;通常采取听证制度;

七、政策方案设计的原则P293:1、紧扣政策目标;2、规划多重方案;3、方案彼此独立;4、方案要有创新;5、方案切实可行。

八、政策规划的主要模型P295:1、韦默和维宁的政策分析框架,两个阶段:(1)问题分析;(2)解决方案分析;

2、帕顿与沙维奇的政策分析框架,政策分析的六个步骤:(1)认定和细化问题;(2)建立评估标准;(3)确认备选政策;(4)评估备选政策;(5)展示和区分备选政策;(6)监督和评估政策实施。

九、政策学习的类型P299:从学习内容以及程度上分为:①工具学习;②概念学习或者问题学习;

③社会学习。

十、政策移植及其类型P300:政策移植就是一个政策借用国采纳其他国家的公共政策、行政体制、制度及思想等来解决本国所面临的政策问题。政策移植的类型:1、按政策借鉴的程度不同:①复制;②效法;③混合;④启发;2、从政策制定者的意愿角度:①自愿的政策移植;②被迫的政策移植。

十一、公共政策的抉择P302:是由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根据政策规划建议和要考量的事项,按照一定的决策制度和规定,对解决有关政策问题的行动方案作出决定性选择的过程,这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阶段。(一)公共政策的抉择主体:①国家元首;②行政首长;③民意代表;④法官;⑤执政党首脑以及军事首长等;(二)公共政策抉择的原则:1、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2、考量各方利益的平衡;3、发挥决策者的能动作用;4、遵照有关程序的规定;(三)政策抉择的环节:1、政策论证;2、政策审议;3、政策采纳。

十二、政策论证P305:(一)政策论证的六大要素:①政策相关信息;②政策主张;③立论理由;④立论依据;⑤驳斥理由;⑥可信度。(二)政策论证的八种模式:①权威模式;②统计模式;③类别模式;④直觉模式;⑤分析模式;⑥解释模式;⑦实用模式;⑧价值评价模式;(三)政策论证的特殊形式:政策探究和政策对话。

十三、政策审议P309:决策者对各个方案进行最后的比较并选择一种最满意的方案,或者以某一方案为主干并综合、吸收其他方案的可取之处而形成的一个新方案,然后对该方案的适时性、适当性、可行性、完善性等进行深入考察和研讨,以完成可供最终采纳和批准的政策文本的过程。政策审议的基本方法:评估和择优。评估和择优的两大主要方法:(一)预测性评估:1、预测性评估的步骤:方案调查;详细研究;进一步的分析;试验式证实。2、预测性评估的方法:①外推预测:分析人员根据目前的和历史的数据,来判断未来的社会状况;②理论预测:理论预测帮助分析人员以理论假设,以及当前和历史的数据为基础对未来的社会状况做出预测;③判断预测:试图就各种判断进行推导和合成。(二)可行性评估:1、林水波、张世贤提出可行性包括四个层次:适当、可能、可行的、可行性实验;2、可行性分析的对象:技术可行性,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行政可操作性。

十四、政策采纳P313:就是决策者正式同意采用某一政策方案来解决列在政策议程中的特定问题。十五、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P314:是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政策内容合法化:就是决策者择定的政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的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

2、决策程序的合法化:就是政策抉择过程应合乎法定的程序要求:(1)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①法制部门的审查;②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③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2)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①提出议案;②审议议案;③通过议案;④公布政策。

3、政策的法制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也称政策立法,其实是一种立法过程。

十六、危机决策的构成需要具备三个要素P318:1、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2、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3、事态的发展危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作用P321:(一)含义: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二)特点:①目标的导向性;②内容的务实性;③行为的能动性;④手段的权威性。(三)作用:1、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2、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环节;3、政策执行是制定后续政策的基本依据。

二、政策执行研究的发展路径P322:1、第一代政策执行研究路径被称为“向前推进策略”(自上而下);2、第二代政策执行研究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3、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的整合路径。

三、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来下去”模型内涵P324:1、政策执行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2、政策执行是一个“实验-推广”的过程;3、政策执行是一个“执行-总结”的过程。

四、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型P325:1、过程模型(史密斯模型):提出政策执行主要涉及四大变量:①理想化的政策②执行机关③目标群体即政策对象④环境因素;2、互适模型(也称互动理论模式,麦克拉夫林):政策执行是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相互调适的过程;有效的政策执行有赖于成功的相互调适。3、循环模型(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三阶段:①拟定纲领阶段;②分配资源阶段;③监督执行阶段;三原则:①合法;②理性;③共识。4、博弈模型(巴达克):参与竞赛者是完全理性人,政策执行是一种游戏,它包含6个规定:①竞赛者;②利害关系;③竞赛资源;④竞赛规则;⑤信息沟通;⑥结果的不确定。5、系统模型(霍恩—米特模型,霍恩和米特提出的):影响政策执行的变量来自系统本身和系统环境;合理有效的政策执行模型必须重视五个重要变量:①政策目标与标准;②政策资源;③执行者的属性;④执行方式;⑤系统环境。6、综合模型(梅兹曼尼安—萨巴提尔模型):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受多种变量影响的动态过程;将影响政策执行的变量追溯到了政策问题。

五、政策执行者P331:政策执行者是负责政策执行的机关和工作人员的统称,其中不仅包括诸如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官方的执行机关和工作人员,也包括其他非官方政治团体、社会中介机构和个人。(一)政策执行机关的特性P331:①执行性;②服务性;③权威性;④法制性。(二)下级执行人员执行行为的地位及作用P332:1、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政策执行的主体行为;2、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保证;3、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途径。

六、公共政策执行力P335: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对政策目标及其方向的把握,设计政策实行方案,调度和配置相关资源,运用政策工具,从而实现政策目标、最终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及其成效。(一)高效的政策执行力必须具备的要素:①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执行能力;②必须具备较好的成效力。(二)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①执行者因素;②资源因素;③工具因素;④环境因素。(三)创新提升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机制:1、优化公共决策机制;2、创新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3、构建政策执行的功能共享机制;4、完善政策执行的利益均衡机制。

七、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P337:1、政策本身:政策本身对于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①政策的合理性;②政策的具体性;③政策的稳定性;2、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指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

人员或组织,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被赋予执行权的其他公共权力机关以及供职于这些机关的公职人员。(1)政策执行组织:①执行组织的结构的合理性:要求组织的纵向结构层级化和横向结构专业化;②执行组织权责的明确性。(2)政策执行人员:①利益因素;②心理因素;③知识因素;④能力因素。3、政策对象:【公共政策对象的特点:①政策规定性;②受动性;

③主观差异性】。4、政策环境:(1)自然环境;(2)社会环境:①政治环境;②经济环境;③文化环境。

八、公共政策执行偏差P343: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一)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①象征性政策执行;

②附加式政策执行(土政策)。③残缺式政策执行(断章取义,为我所用)。④替代性政策执行(挂羊头,卖狗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⑤观望式政策执行(软拖)。⑥照搬式政策执行(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执行,呆板执行);⑦规避式政策执行(扯皮推诿)。(二)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1、主观原因:①政策执行者自身利益和需求;②执行者的素质缺陷;③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④政策执行的宣传缺陷。2、客观原因:①政策本身的复杂性;②政策环境的变化;③目标群体的压力(利益集团的压力;目标群体的文化障碍);④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三)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1、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成本-收益分析;2、加强公共政策的认知力度;努力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素质;3、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控制与监督;4、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制度创新。

九、政策失灵P349:政策失灵通常被称为“政策失效”、“政策失败”,其实质是指政策执行之后,政策不一定总是能产生政策主体所希望的结果。

十、政策无效执行P350: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意外和多变因素,当这些因素致使政策执行行为偏离政策目标时,就会导致政策执行无效。政策无效执行的具体表现:1、执行机制与执行者的缺陷;2、利益群体或压力集团的影响;3、政策执行原则把握不好;4、政策执行环境的影响;5、目标群体的不配合或抵触。

十一、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原则与机制P350:(一)原则:①忠实原则;②民主原则;③法治原则;

④创新原则;(二)机制:1、公共政策信息沟通机制;2、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机制,表现在:①公民参与执行计划;②公民参与执行监督;③公民参与执行评估;3、公共政策的激励、责任与监督机制:①激励机制;②责任追究机制;③监督机制。

第八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P355: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考察政策整个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的效率,效能,效益,价值等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P356:1、积极目的:①发现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偏差,为备选方案确定优先顺序提供依据;②明确政策的可行程度,得出继续执行政策或停止执行政策的判断;③依据评估结果,改善政策执行程度与技术;④分清多项政策的轻重缓急,对政策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为下次政策制定、执行和调整过程准备一定的有利条件。2、消极目的:①炫耀工作业绩,为本级政策或相关政策部门歌功颂德,追求个人职位的升迁;②夸大工作难度,要求追加政府活动预算,增加工作机构和人员;③规避责任;④批评政策以达到改变政策的目的。

三、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P356:1、政策评估是获取政策运行可靠和有效信息的重要手段;2、政策评估是进行政策调整、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3、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结果的必要途径;4、政策评估是重新配置政策工具和政策资源的基本前提;5、政策评估是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有效策略;

6、政策评估是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要保证。

四、政策评估的主体P358:除了立法机关、政党组织、司法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外,比较重要的评估主体是:

1、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了解全貌、评估结论容易被采纳。容易受到固有观念和利益的束缚,同时因为往往缺乏评估专业训练,所以影响评估质量。包括五方面的工作:①政策调查报告②政府工作报告③公民意见投诉④政策听证会⑤政府效能考评或绩效考评。

2、专业机构和人员:机构系统内部的评估者和受托者:评估结论易受重视,但是容易受到牵制和暗示,而影响评估质量。独立观察者和研究者:不带偏见,但是材料困难,结论不易受重视。

3、大众传播媒介:中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信息披露程度较低,因此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政策评估主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五、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P360:1、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2、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外部评估分为两种类型:(1)受委托进行的评估,最主要的外部评估方式;(2)不受委托进行的评估,这类评估包括:①立法机关评估②司法机关评估③大众传播媒介评估④投资者(如企业)评估⑤公民评估⑥研究机构评估⑦社会团体(第三部门)评估;3、预评估、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4、单一政策评估与复合政策评估。

六、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P365:①政策成本评估;②政策需求评估;③政策效益评估;④政策过程评估;⑤政策影响评估;⑥政策价值评估。

七、政策评估的过程P366:1、评估筹划:①明确评估目的;②选定评估对象;③制定评估计划;

④明确评估条件;2、评估实施;3、评估总结。

八、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P368:1、事实标准:能够用数量值、比率关系、统计结果等手段来反映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存在状况。其内容包括:①政策效率,即政策的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②政策效益,即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③政策影响,指政策产出所引起的人们在行为和态度方面的实际变化;④回应性,即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2、技术标准:是以技术手段、技术规范和技术工具为手段来服务整个政策评估活动,是评估活动建立在科学、客观与可信的基础之上。其内容包括:①多样化;②系统化;

③数量化;3、价值标准:反映评估主体在评估活动中的倾向性准则和原则,建立在一个国家特定的历史与现实、伦理与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其内容包括: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社会公正社会可持续发展。

九、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P373:①政策信息、资料;②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③政策目标;

④政策的沉淀成本;⑤政策评估方式、方法和规范。

十、公共政策的评估方法P375:(一)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公共政策评估方法:1、指标法,政策指标:是一种将公共统计数值用于评估公共政策的一种衡量工具。政策指标体系的价值取向:①经济效益取向②主观性的福利取向③公平性取向;2、回归分析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是指找出只有一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线性相关关系的回归方程,然后再做进一步的趋势分析的技术。3、实验法,就是运用随机指派的方法,将一群受试者分配到两个以上的研究小组中,其中一组接受政策实验的处理,称之为实验组,另外一组是没有接受政策实验的小组,称之为对照组。(二)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政策评估的程序:1、认定承受政策风险的利益相关者;2、界定出政策利益相关者的政策认知,尤其是其利益诉求;3、营造质化评估的网络与方法;4、寻找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平衡点;5、对于没有达成共识的政策诉求设定一个妥协的日程表;6、尽可能更多的采集与妥协议程相关的信息;7、建立利益相关者的论坛;8、将已经达到妥协和共识的政策诉求形成报告;9、将尚未达成共识的各种政策诉求求按照上述顺序重新构建一次,直到满足大多数人的政策诉求为止。十一、公共政策监控P381:为了确保政策过程各项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及时纠正各个

环节中出现的偏差,提高决策目标的实现程度,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对政策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加以检查、督促、指导和纠偏。(一)公共政策监控的内容:①政策监控的主体;②政策监控的对象;③政策监控的目的;④政策监控的过程。(二)公共政策监控的类型:1、以实施的时间先后为标准,分为①预防性监控②过程性监控③结果监控。2、以监控的经常性为标准,分为①经常性监控②引发性监控。3、以监控的参与程度为标准,分为①单方面监控②抗辩性监控。(三)公共政策监控的功能:1、使政策制定过程合法化、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2、确保政策执行过程的有效性;3、体现政策评估活动的价值取向;4、明确政策调整活动的方向。

十二、公共政策监控机制P384:是由政策监控主体、政策监控对象、政策监控主体发生作用的内容和方式等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1、内部政策监控机制:①自上而下监控;②自下而上监控。2、外部政策监控机制:(1)立法机关对公共政策的监控:是最重要的政策监控的主体之一;(2)司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是一种消极的形式,即对各项政策内容,环节和各种措施的违法行为的强制纠正。(3)政党组织对公共政策的监控。(4)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监控。(5)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监控。(6)公民对公共政策的监控。

十三、公共政策监控的过程P388:(1)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监控;(2)对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监控;(3)对公共政策评估过程的监控;(4)对公共政策调整的监控。

第九章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

一、公共政策稳定的内涵P392:是现行政策在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压力影响下,仍然保持其既定的目标,由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得以实施。但政策稳定是相对的,表现在两个方面:1、从时间上看,政策稳定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2、从空间上看,政策稳定是局部性与全局性的统一。

二、政策稳定的意义P392:1、政策稳定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稳定。2、政策稳定有利于贯彻落实执政者或决策者的意志和决定,进而取得预期的成效。3、政策稳定有利于提高政策的可预见性,提高政策效果。4、政策稳定有利于降低政府成本。5、过分注重稳定的政策可能使其趋于保守,甚至导致政策僵化。

三、影响公共政策稳定的动力因素P394:1、决策主体和决策网络的相对稳定;2、政策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

3、政策本身的稳定:(1)政策目标的长期性;(2)政策的有效性;(3)政策的合法性;(4)修改的复杂性;(5)持续政策的失败;(6)政策终结的失败。

4、政策环境的稳定。

四、政策维持P396:就是指通过分析政策稳定的积极因素使之转化为政策稳定的动力,以保持政策稳定的行为和过程。政策维持分为消极的政策维持和积极的政策维持。

五、政策维持的对策和措施P396:1、政策主体的政策维持;2、政策客体的政策维持;3、政策环境创设;4、提高政策绩效5、政策的法制化。

六、政策变动P399:政策变动是政策系统的一种常态表现,是政策系统对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一)公共政策变动的原因:1、决策者的变动;2、政策环境的变化;

3、政策资源的限制;

4、政策的失效或低效;

5、政策的合法性受到置疑。(二)公共政策变动的类型:1、按照变动的强度:①断裂型;②渐变型;2、按照变动的程度:①部分变动;②重大变动;

③完全变动;3、按照变动的内容:①目标变动;②计划或项目变动;③资源变动;④机构或人员变动;⑤政策本身的变动;4、按照变动的形式:①替代;②合并;③分解;④废止;⑤创新;5、按照变动的规律性:①周期性变动;②不规则变动;6、按照变动的动力:①主动变动;②被动变动。(三)公共政策变动的模式P401:①周期型;②Z字形;③学习型。

七、公共政策创新的内涵P404:是公共政策主体根据政策环境变化的需求,主动改变现存政策要素的组合形态或功能,创造新政策的行为和过程。即可能发生在政策过程的所有环节,又可能仅发生在某一环节中。(一)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力:(1)从内部动力看:①政策主体的变革愿望;②政策本身的要求;(2)从外部动力看:①经济制度和体制变革是政策创新的直接动力;②民众诉求是政策创新的根本动力;③地区之间竞争压力的需要;④参与世界竞争的需要。

八、公共政策调整P406:在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政策评估和监控所反馈的信息对原有政策中不适应政策对象和政策环境变化的部分,进行的增删,修正和更新。有三个特点:①渐进性;②局部性;③动态性。(一)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①政策目标调整;②政策方案调整;③政策措施调整;④政策关系调整;⑤政策主客体调整。(二)公共政策调整的形式:①政策的增删;②政策的修正;③政策的更新。(三)公共政策调整的程序:①重新界定问题;②提出调整方案;③选择调整方案;④执行调整决定。(四)公共政策调整的原则:①实事求是原则;②渐进调适原则;③追踪反馈原则;(五)公共政策调整的原因:①利益刚性的限制;②现行政策的制约;③公共意志的趋中;④变革成本的约束;⑤人类理性的局限;⑥社会稳定的需要。(六)公共政策调整的作用:①及时纠偏、预防失误;②协调关系、有序运行;③发展完善、保持稳定。

九、公共政策接续P414:以政策问题为中心,努力保持政策目标稳定和连续的行为和过程,其形式通常表现为旧的政策、政策执行程序或执行组织被新的政策、政策执行程序或执行组织所替代。(一)公共政策接续的意义:(1)政策接续有利于保持政策的稳定;(2)政策接续有利于政策变动的实现;(3)政策接续有利于获得社会对政策的认同。(二)公共政策接续的形式:(1)线性接续;(2)政策合并;(3)政策分解;(4)政策部分终结;(5)非线性接续。(三)政策接续的途径:(1)要尽可能明确具体地界定政策目标;(2)推行政策目标管理;(3)加强政策过程评估,保证政策目标的连续性和稳定性;(4)政策目标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十、公共政策终结P418: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政策功能、政策计划或政策组织的一种行为。(一)公共政策终结的对象:①功能(终止由政策执行带来的某种或某些服务);②组织(专为政策组成的组织);③政策;④计划(指执行政策的措施和手段)。(二)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1)政策废止;(2)政策替代;(3)政策分解;(4)政策合并;(5)政策缩减。(三)公共政策终结的原因:1、经过评估认为政策的目标已经实现,政策问题已得到解决,政策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2、经过评估发现政策存在的是的失误或局限使其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如果继续执行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带来不良后果。(四)公共政策终结的作用:(1)政策终结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2)政策终结有利于提高政策绩效;(3)政策终结有利于促进政策优化;(五)公共政策终结的障碍:1、组织的持久性:(1)组织机构的功能性;(2)组织机构的保守性;(3)组织机构的适应性;2、代价:(1)情感和政治上的代价;(2)法律和财政上的代价。(六)公共政策终结的策略:①重视说服工作,消除抵触情绪;②注意因势利导,营造有利气氛;③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支持力量(是政策终结成败的关键);④废旧立新并举,缓和终结压力;⑤试探试点先行,避免矛盾激化;⑥终结必要部分,减少终结代价。

第十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一、知识的含义与特征P428:知识是人们通过经历、观察或学习而获得的对事物的理解或会意,它依靠人们的好奇心、思维能力、记忆和想象力等得到开发、积累、传承,并在人类的活动中得到运用并发挥效用。知识的特征:①不可逆性;②共享性;③非磨损性;④交换的不对称性;⑤可传播性。

二、政策学知识的应用P430:指的是使用者选择并运用所掌握的政策学知识以分析和解决现实的政策问题或创造新的知识的过程。主要形式:政策分析。政策分析:是指政策研究者和政策研究组织以及决策者,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的选择和公共问题的解决,在公共政策领域内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复杂的社会过程。

三、政策分析的价值(意义)P431:1、通过整合性与科际性的分析,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

2、帮助决策者减少决策失误;

3、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

4、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

四、政策分析的要素P433:①问题;②目标;③方案;④模型;⑤评估标准;⑥实施效果;⑦环境;

⑧信息。

五、政策分析的原则P434:①民主化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协调原则;④多样性原则;⑤分合原则;⑥预测性原则。

六、政策分析的过程P436:(1)定义;(2)预测;(3)规定;(4)描述;(5)评估。

七、政策分析的注意事项P438:①墨守成规的政策建议;②生搬硬套的政策建议;③姗姗来迟的政策建议;④一知半解式的政策建议;⑤狗急跳墙式的政策建议;⑥反复无常式的政策建议;⑦脱离政治式的政策建议。

八、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P440:指的是那些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为政府、企业或社会团体出谋划策、提供政策依据,以期影响其决策行为的社会组织。(一)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最重要职能是为决策者或掌权者服务,一方面是直接填补掌权者的职责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是间接起到补强政府职能作用,为政府机构的有效运行服务。具体作用是:①作为辅助决策的咨询机构,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②作为政策学知识的应用者和创造者,提供新的观念、理论和方法;

③作为评估性机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④作为人才成长、储备机构,源源不断地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⑤作为思想和知识传播机构,通过传播其思想和观点,对公众进行政策教育。(二)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的类型:1、行政型政策研究组织;2、事业单位法人型政策研究组织;

3、学术型政策研究组织;

4、产业型政策研究组织;

5、民办非企业法人型政策研究组织。

九、政策分析师的角色定位P446:1、政策分析师不应定位为全知全觉的主体,而应该是作为在集体政策制定中的补充单元,向制定过程贡献更好的分析和新颖的观点,以及非传统的、合乎未来的导向和系统的思考;2、政策分析师应是科学与政治之间的一座桥梁,他们并不改变政治和组织行为的基本特性;3、为了给政策制定做出贡献,政策分析师应通过引入相互竞争的不同利益和其他因素之间的博弈和互动,作为提高集体政策制定质量的方式;4、政府中的政策分析师的主要角色,应是向公共决策贡献更多样的职业化意见建议或方案,且这些意见、建议或方案是建立在系统分析和定量决策理论,以及对政治科学和公共行政认识的新视角之上的。

十、政策分析师的素质要求P447:1、具有政治头脑;2、具有总体观念;3、致力于创新;4、具有洞察力;5、着眼于未来;6、弹性的思维。

十一、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与政策分析师的职业伦理的基本内容P448:1、道德品质要求;2、行为规范要求;3、价值判断要求。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宁骚版笔记

《公共政策学》宁骚(2010最新版)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第三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第五章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八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第九章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 第十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①研究对象②概念体系③研究方法 ※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一)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政策; 2、政策群和政策链: (1)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2)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3、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 的本质和属性。 (二)政策系统。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 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有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参谋结构④矩阵 结构 (三)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即决定做什么,做什么;政策过程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分析如何认定,解决问题,哪些因素对方案的实施造成影响,结果是否一致及其造成的主要原因等。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程序的设计: 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 2、确定假设 3、收集系统资料 4、资料分析 5、做操作性研究 6、撰写研究报告 (二)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1、一手资料的收集: (1)定量的一手资料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2)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①无结构访谈法②实地观察法③非参与观察法④参与观察法 2、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①内容分析法②二次分析法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

2018年4月自考真题:《公共政策学》论述题部分及答案

2018年4月自考真题:《公共政策学》论述题部分及答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政策支持系统有效运行的影响 【答案】政策支持系统一般由信息传播系统、政策咨询系统、政策监控系统、政策评估系统四个子系统。 (1)信息传播系统: 比如:情报部门、统计部门、档案部门、图书资料部门以及政策信息的咨询、监督、反馈部门。基本功能是①信息的搜集与整理;②信息的加工与储存;③信息的传递。 (2)政策咨询系统:也称“思想库”、“智囊”或“外脑”,通常由政策研究机构、政府与这些机构的关系、咨询活动构成 (3)政策监控系统:是政策系统的一个特殊子系统,基本功能是: ①建立政策监控标准②监测政策绩效③发现和纠正政策执行偏差 (4)政策评估系统:政策系统的一个基础子系统,构成要素是: ①政策评估主体②评估对象③评估目的④评估标准⑤评估方法 【考点】政策行为者与政策系统 31.试述政策方案评估与择优的方法 【答案】评估是对各政策方案效果的预测性分析和比较;择优是在评估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决策的意见。评估与择优的两种主要方法是预测性评估和可行性评估。 (1)预测是指预先测知未知事物或条件的可能性,以作为未来行动的依据。 1)预测性评估的步骤:方案调查;详细研究;进一步的分析;试验式证实。

2)预测性评估的方法:①外推预测②理论预测③判断预测 ①外推预测:分析人员根据目前的和历史的数据,来判断未来的社会状况②理论预测:理论预测帮助分析人员以理论假设,以及当前和历史的数据为基础对未来的社会状况做出预测③判断预测:试图就各种判断进行推导和合成。 (2)公共政策的可行性评估,指的是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对拟采用的政策方案进行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能性、政治可行性和行政可操作性等方面的评估。 1)技术可行性,主要以效力标准来衡量政策的具体产出能否达到预期目的。 2)经济可能性,主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3)政治可行性,主要以政策对相关权力或利益群体的影响来衡量政策绩效。 (4)行政可操作性,主要关注在特定的行政环境中实施某项政策的可能性。 【考点】公共政策的抉择与合法化

公共政策学复习题(1)

公共政策学复习题 一、单选题 1、政策工具本身是(C)的。 A.一元B.单一C.多元D.复杂 2、古德诺(Goodnow)认为,国家和地方利益矛盾,(C)可能导致国家解体或集权政府。 A.利益分配B.权力分配C.权利分配D.资源分配 3、解决国家和地方的矛盾的方法是在中央和地方合理分配(A)的范围。A.意志表达B.利益表达C.呼声表达D.情感表达 4、利益集团最早出现于(B)世纪末的北美13州。 A.16B.18C.19D.20 5、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B)的、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 A.政治体制外B.政治体制内C.政治体制内外D.政治体制之间 6、政策环境是政策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即各种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政策活动的(B)客观因素的总和。 A.内部B.外部C.内外部D.所有 7、结构不良问题(ill-structured problem)是指(C)。 A.有明确的答案和固定的解决办法的问题B.没有明确的答案的问题C.没有明确的答案和固定的解决办法的问题D.没有固定的解决办法的问题 8、政府过程实质上即(C)政策过程。 A.执行B.监督C.公共D.评估 9、政策是理论指导实践的(C)。

A.主体B.客体C.中介D.环境 10、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的分配,服从于政府整体目标需要,服从于政府对(C)的追求。 A.精神B.公开C.利益D.公正 11. Path Dependence 是指(C)。 A.制度依赖B.习惯依赖C.路径依赖D.心里依赖 12. public choice theory是指(C)。 A.社会选择B.自我选择C.公共选择D.生态选择 13. 现代政策科学诞生后,在美国兴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A)。 A.政策科学运动B.社会科学运动C.自然科学运动D.工程科学运动 14. 行政决策目标的特征不包括(D )。 A.可行B.合理C.科学D.人治 15. Inter Market意为(B)。 A.外部市场B.内部市场C.国内市场D.国外市场 二、多选题 1、公共政策评估具有(ABCD)。 A.诊断功能B.预测功能C.反馈功能D.校正功能 2、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ABCD)。 A.理论渊源B.概念体系C.研究对象D.研究方法 3、政策方案的选择,实际上是对实践活动的各要素及其结合方案的选择,包括(ABD )。 A.实践主体的选择B.在特定的实践时空环境中的选择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 (1)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系统途径、过程途径、团体途径、精英途径、制度途径 (2)经济学研究途径 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 2、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4、公共政策的规范性和指导性的具体表现 (1)规范了具体的客体、指向目标、制定程序,对人或包括政党在内的组织都具有约束力。(2)政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及人们的行为予以指导 (3)分为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总指导或具体指导,指令性指导或一般性指导。 (4)与法律不同,公共政策的指导性只具有一般性约束力。 5、公共政策的时代性的具体表现 (1)在与公共政策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政策自身为适应时代所显示的特征。 (2)公共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丰富。 (3)政策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的多元化 (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问题体现了时代性。 第二章 1、公共政策的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的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公共政策的目标团体:从人的角度看,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称为目标团体。 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 2、政策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3、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或现实状况与社会期望状况之间的差距。偏差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紧张状态,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4、社会经济状况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经济状况是一国或地区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其次,经济实力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资本物质条件。 (3)最后,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特别是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定的主要根据。 5、制度或体制条件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体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其次,一项政策的决策,往往是在多个方案中选择的,选择的结果与体制密切相关。(3)在次,体制的习惯势力的大小和所占优势的程度,影响着人们对各种社会利益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表达以及这些利益和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的机会。 (4)最后,体制制约着政策的执行。

全国自考公共政策试题 (2)

全国20XX年4月自考公共政策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是( A ) A.《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B.《博弈与决策》 C.《隆中对》 D.《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2.“上下来去”决策模型的根本追求是(B ) A.中国化B.科学决策C.民族化D.大众化 3.政府存在的基础是(B ) A.立法机构及其运作B.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C.行政机构及其运作D.竞争性政党制度 4.政府传统上被设定为公共机关,代表并谋求(A ) A.社会公共利益B.自身的特殊利益C.劳动人民的利益D.垄断组织的利益 5.我国行政法规的发布形式是( B ) A.主席令B.总理令C.新闻报导D.中共中央文件 6.决定公共政策性质的核心因素是(B ) A.国家结构及其关系模式B.决策权的归属、分配及其使用状况C.决策人数的多少D.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 7.行政机关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A ) A.行政决定B.人大立法C.行政计划D.行政监督 8.公共政策的系统议程又称为( C ) A.政府议程B.政策议程C.公众议程D.正式议程 9.公共政策过程的起点是(D ) A.大众传媒的报导B.公共政策的制定C.公共政策的监控D.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 10.公共政策过程中最核心的阶段是(A ) A.公共政策的制定B.公共政策的执行C.公共政策的评估D.公共政策的监控 11.政策法律化实际上是一种(A ) A.立法过程B.司法过程C.政府过程D.执法过程

12.在政策规划的多元化主体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 ) A.公众B.立法机关C.政府D.司法机关 13.残缺式政策执行的典型表现是(A ) A.“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B.“挂羊头,卖狗肉” C.“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D.不折不扣落实 14.互适模型即“互动理论模型”的构建者是美国学者(C ) A.霍恩B.雷恩C.麦克拉夫林D.史密斯 15.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 B ) A.公共政策制定B.公共政策执行C.公共政策评估D.公共政策监控 16.现代意义的政策评估兴起于(C ) A.20世纪30~40年代 B.20世纪50~60年代 C.20世纪60~70年代 D.20世纪70~80年代 17.政策评估与否注重的是( A ) A.功能的原则B.经济效益的原则C.结构的原则D.社会效益的原则 18.公共政策评估的价值分析法的提出者是(B ) A.J·安德森B.L·D·迈尔斯C.M·雷恩D.M·麦克拉夫林 19.在政策调整的诸多原因中,始终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D ) A.政策环境B.政策资源C.政策周期D.决策者的价值取向 20.一项公共政策具有稳定性就意味着该政策处于一种(D ) A.调整状态B.终结状态C.非均衡状态D.均衡状态 21.公共政策有效地调节社会行为的基础是(C ) A.公共政策的适应性B.公共政策的容纳性C.公共政策的持续稳定性D.公共政策的周期性 22.当代公共政策分析的主流为( D ) A.规范性分析B.超理性分析C.定性分析D.定量分析 23.脚本写作的基础为(D ) A.某一个假设B.政策方案C.政策制定D.一系列假设

公共政策学相关资料

公共政策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学科名称梳理 1、哪些因素推动和促进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科学的诞生和发展;(3)、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4)、决策科学的形成;(5)、行为科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6)、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推动和促成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 2、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谁?美国德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斯顿。罗斯威尔。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 3、政策分析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 第二节学科形成以前的政策研究 1、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我国古代有两本与政策研究有关的著作:1、《战国策》;2、《智囊补》冯梦龙著,整理政策案例1238例; 2、中国古代出现发达的政策研究的原因:(1)、古代王朝更迭,宗教不能充分解释;而孔孟之道主张从为政得失上去解释执政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这就使得统治者从维护王朝统治着想去重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甚至在机构和制度上作一定安排;2、古代先秦时期就形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到隋唐时期又形成科举制,这种制度安排成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热心于观察和分析政策的强大动力。 3、欧洲何时出现政策分析人才?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 4、为何古代没有出现公共政策学?(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 5、学科诞生前的理论和方法论准备(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急速进步,为人们从经验和定量方面研究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学科的诞生和发展,为公共政策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6、亚当?斯密对政策研究的贡献主要有哪些?(1)对当时的政策——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经济政策。(2)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国家——有关政府和市场的理论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了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3)对政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他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对后来的理性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有影响,并间接影响到现代的政策分析。 7、克劳塞维茨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提出了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设定了战略、策略与战术之间的关系,为“政策链”、“政策群”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基础。(2)将战略要素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这一战略要素分析为政策研究中的因素分析提供了典范。(3)强调战略决策必须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为公共决策如何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8、马克思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基本政策等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2)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政策研究从注重政策结果到注重政策过程的转变指明了方向。(3)历史唯物论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掌握政策的本质,更加深入地认识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的本质关系等问题。 9、马克斯?韦伯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对后行为主义时期政策研究中倡导的价值分析有显著的影响。(2)认为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着动机和目标两大基本因素。这一主张对于公共政策学中的政策评估具有指导意义。(3)提出了官僚制的决策模型。(4)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价值无涉。理想类型的提出为认识现实提供了中介手段。价值无涉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指导。 第三节公共政策学的产生(第一阶段、50年代) 1、学科形成的时间和历史条件时间—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条件—(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它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反馈的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2)决策科学的形成。其取得的成果直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是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催化剂。(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使得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必要性迅速增加。 2、学科诞生过程(代表人物和著作)勒纳和拉斯韦尔:《政策科学:视野和方法的近期发展》(1951)——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拉斯韦尔(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对公共政策学的界定:(1)以民主政治体制为前提;(2)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3)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其敏感;(4)具有跨学科的特点;(5)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6)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 第四节公共政策学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 1、德洛尔对拉斯韦尔的批判:(1)偏重于方法论和忽视政策内容的研究;(2)片面强调运用纯科学的方法,而忽视了政策过程与自然过程的差别,以及各种政策问题在性质上的相互差别;(3)片面追求理性化和计量方法,而实际上有大量政策问题包含着价值判断,或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2、[简答题]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1)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误区;(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主张将其引入公共政策学;(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 3、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1)方法论的多样化——行为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公共政策学中的运用继续受到关注;公共选择方法论崭露头角;博弈论成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个案研究受到重视。(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转变——重点由原来的政策制定转向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4、公共选择理论(35)创始人是布坎南。该理论假定理性人为经济人,并以此为起点研究集体决策;其研究范围包括国家、政府、教育、环保等政治和政策问题。 5、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第三阶段、90年以来)(1)课题选择的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2)方法论的非科学化——以主观的研究方法(研究决策者主观的思维方式或倾向的)取代客观的研究方法(寻求客观真理)。(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专业研究机构以及专业和课程的建立。 6、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应运而生。 7、1983年孟繁森在《理论研讨》杂志第七期上呼吁“建立一门研究党和国家生命的科学—政策学。 8、1984年李铁映在《哲学研究》第四期发表《决策研究论文》指出决策须由硬结构和软结构组成。 9、1997年初北京大学建立公共政策研究所,宁骚教授任所长,这是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公共政策研究所。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学科要素 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学 1、公共政策学的含义?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具有跨科学的视野、知识、理论和技术手段,它的显著特征是:可检验、可验证性(方法论上的基本特征);跨科学或多学科交叉、渗透性(理论上的)和功利性等。

2014年4月公共政策学自考真题及其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决策者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是(B )1-69 A.政策群 B.政策链 C.政策一般 D.个别政策 2.提出政策执行博弈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7-328 A.西蒙 B.德洛尔 C.泰勒 D.尤金·巴达克 3.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C )2-122 A.战略、战术、策略 B.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 C.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D.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 4.当代中国不具有政策制定一般功能的一级政府是(B )2-144 A.省政府 B.乡政府 C.市政府 D.县政府 5.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B )2-129 A.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B.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C.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D.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6.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由此形成的问题属于(A )5-249 A.公共问题 B.社会实践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 D.私人问题 7.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特性指的是政策问题基本属性中的( D )5-253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历史性 D.动态性 8.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的群体是(B )5-257 A.政党组织 B.利益集团 C.政府部门 D.政治人物 9.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将某种公共问题细分成许多次类的方法是(B )5-263 A.边界分析 B.类别分析 C.层次分析 D.假设分析

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就是指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而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政策研究组织:是由具有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前政治家、行政人员所组成的综合性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其主要工作是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政策理论研究、政策规划、政策分析、政策评估等工作,以帮助改进执政党及政府部门的政策质量。 3.政策系统是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4.政策主体(政策活动者)可以一般地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5.政策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 6.公共政策问题是指客观存在的已经被社会上多数人觉察、认同、感觉出来的,已经与既定的价值、规范、利益发生冲突,并且由社会中的团体与个人表达出来属于政府管辖的范围并且能被列入政府的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 7.政策议程:又称政策日程,是指政策制定者就某个广为关注的公共问题进行讨论,以决定是否需要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及采取什么行动。 8.公众议程:公众进行讨论的议程;是指公共问题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要求政策制定者将其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 9.政府议程:指政府相关部门根据特定程序而把公共问题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进行讨论、研究和处理的过程。政府议程本质上是一种行动议程,是决策机关和人员对有关问题依照特定程序予以解决的实际行动过程。 10.方案规划:指发展一个计划、方法和对策,以满足某种需求,解决某项问题。 11.政策规划者是指参与政策方案的设计、研究、审议等活动的各种机构和人员,他们可分为政策系统内部的规划者和政府系统外部的规划者。 12.方案审议指有关机构、团体和人员对围绕某个政策的所有备选方案进行鉴定、评估和考察。 13.方案择优是指决策主体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优化方案的阶段,它是决策程序中最关键的步骤,其中包含两个紧密衔接的环节: 一是对所有方案进行分析论证,作出评价;二是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从中选优,拍板定案。

自考公共政策真题

自考公共政策真题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公共政策试卷 (课程代码00318)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公共政策学学科成熟的外在标志是 A.科学化B.理念化C.建制化D.特殊化 2.自公共政策学诞生之日起,这个学科的主导范式一直是 A.行为主义B.理想主义C.形式主义D.空想主义

3.以政策效果为标准,把公共政策划分为物质性政策和符号性政策的是A.伊斯顿B.洛维C.休斯D.安德森 4.1977年中国政府决定废止大学招生中已实行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 度,这种类型的政策属于 A.不确定型政策B.风险型政策C.确定型政策D.竞争型政策 5.根据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的多少,决策权的配置类型可以分为 A.层级制和职能制B.集权制和分权制 C.完整制和分离制D.首长制和委员会制 6.美国学者安德森认为在西方国家,下列属于公共政策过程的“非官方的参与者”是 A.政党B.法院C.立法机关D.行政机关 7.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普适性的模型是 A.渐进主义模型B.理性主义模型C.政治系统模型D.规范最适模型8.认为现代政治实际上是各个利益集团为影响公共政策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表述这一 命题的政策过程模型是 A.机构——制度模型B.集团模型 C.精英模型D.上下来去模型 9.邓恩把问题认定分为四个依次递进的步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问题决定--问题搜索--问题详述--问题感知 B.问题详述--问题搜索--问题感知--问题决定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1

Ch1.公共政策学 ●案例1-1(书P4-6)辨析是否属于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的功能(单选/简答P157) (1)引导功能:正向与负向 (2)管制功能:对影响社会良性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行管制与约束。 如《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为消极性管制,还有突出正激励原则的积极性管制。(3)调控功能 公共政策不仅需要指明人民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而且还需指明人民应该先做什么和后做什么。Eg: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 (4)分配功能 ●公共政策分类(了解) 1、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 实质性政策与政府将要采取的行动有关; 程序性政策只涉及采取行动和由谁来采取行动的问题。 2、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 分配性政策一般只产生得利者,而没有明确的受损者; 再分配性政策涉及社会各阶层和团体中财富、收入和权利的转移分配。 例如,累进收入税、养老退休金额度的重新分配),美国的“反贫困”计划。 3、管制性政策和自我管制性政策 如广播、电视、煤炭、电力等特殊行业兼具自我管制政策的性质。 4、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 最低工资标准、经济适用房政策、农民收入补贴政策等 设立教师节、环境政策 5、涉公政策和涉私政策 国防是典型的涉公政策 而垃圾收集、邮政服务、医疗卫生、养老保障等也带有一些私人物品的特征。 Ch.2 公共政策的理论模型与公共政策系统 ●公共政策理论模型 A**过程模型(P235): 1.公共政策的阶段性 2, 公共政策是一个动态过程

B渐进模型: 1. 林德布洛姆:公共政策是政府根据过去的经验对现行政策作出的局部调整。 2. 渐进模型有以下特点(P238): (1)政策具有承继性,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 (2)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有政策的缺陷; (3)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 C团体模型:公共政策是利益团体之间的平衡。 ●公共政策的系统 1.公共政策的主体 直接主体:执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领袖权威人物 间接主体:利益集团/大众传媒/公众/非执政党/思想库 2.公共政策的客体 公共政策问题(政策问题) 概念:权威当局认为所提出者属其权限范围内的事物,且有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必要者。社会问题如何转化为政策问题:公共权威当局趋同(+概念) 目标群体:公共政策影响和制约的社会成员 目标群体理解、接受、服从政策的程度是衡量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3.公共政策环境(了解) 自然环境社会变迁国际环境 经济环境(经济实力、经济体制、经济利益) 政治文化(政治心理、政治价值、政治行为模式) Ch3公共政策工具 ●公共政策工具的内涵:指政府为实现公共政策目标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总称。 ●公共政策工具的类型(简答) 公共政策工具分类: 三分法(按国家干预程度分) 自愿性工具(非强制性工具) 强制性工具 混合型工具

近几年自学考试公共政策学试题与答案

2001年4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2001-10-12 〖次〗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25分) l、“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 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③〕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①象征式政策执行②残缺式政策执行③替代式政策执行④附加式政策执行 8、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 ①政策效率②政策效益③政策效能④国应的充分性 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①阶段性周期②功能性周期③反复性周期④结构性周期 10、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③) ①学校②工会③行政机构④妇联 11、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①脚本写作②头脑风暴法③博弃论④个人判断法 1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①政策评估②政策制定、③政策执行④政策终结 13、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①利益表达②利益综合③政策制定④政策执行一人一 14、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①立法决策②行政决策③司法决策④政党政策 15、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①政策执行②政策研究③政策制定④政策分析 16、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①沟通功能②管制功能一③监督功能④平衡功能 17、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①林德布洛姆②西蒙③德洛尔④戴伊 18、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公共政策学(自考复习资料)知识分享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1、“政策分析”作为学术用语最早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林德布洛姆提出。 2、作为一门学科,公共政策学发端于1915年拉斯韦尔和勒纳两位美国政治学家合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 3、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 4、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 ⑴公共政策: 具体的个别政策: 政策群和政策链: 政策群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实践内指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政策链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统一政策问题而先后指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政策一般:从某项具体的个别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⑵政策系统: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⑶政策过程: 5、公共政策的概念体系分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

边际概念。 次级概念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或丛书概念。 边际概念是指从其他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 6、古代中国政策研究十分发达的原因:史官制度、策士制度、谏议制度和科举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7、古代中国重视政策研究的原因:中国古代王朝赓续相传,但在政权更迭中宗教不能为一个政权的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提供充分解释,而孔孟之道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又强烈地主张从为政得失上去解释政治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这就使得统治者从维护王朝统治着想去重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重视人才的征聘并在读书人做官的入口处注重考核他们的对策和施政能力;我国先秦时期就形成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到隋唐形成的科举制度又让学业优良者踏上了“读书做官”的人生历程。 8、古代中国没有形成独立的公共政策学的原因:古代中国在政治体制上尚非依据“主权在民”的理念设计而成,国家权力的公共性和政府政策的公共性都还没有显露出来,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太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只管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的解释往往是从权威和哲学的原则出发。 9、20世界前半期学科孕育的历史条件: ①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 特点: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 基本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 ②决策科学的而形成: ③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

公共政策学重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重点整理

作者:日期:

公共政策学重点 第一章 1公共政策学的含义: 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 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内涵: ①公共政策由特定的主体,即由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以他政治团体所指定及执行,政策体现了主体的意志。②公共政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 要实现特定目标或目的。③公共政策表现为由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行为过程,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以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过程。 ④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2政策的本质: ①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②公共管理的手段③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3“范式”特征 ① 公共政策学是一个跨学科、应用性的研究领域。②公共政策分析既是方 法论,又是艺术。③公共政策分析设计的是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整个政策过程。④公共政策分析不仅是描述的, 而且也是规范的 4(1)1951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拉纳和拉斯韦尔主编的《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展》艺术,被人们当作是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 (2)叶海卡·德罗尔出版了政策科学的“三部曲” 。 第二章 1政策分析的基本模式: (1)全面理性模式 优点: ①目标导向②所有选择皆为已知③偏好明确④偏好已知 ⑤没有时间及成本限制⑥最好的选择可是报偿价值最大化 缺点: ①在政策制定中,决策者往往并不是面对一个既定的问题,而是需要根据一些现象的表征去探查问题的所在,这往往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②在政策制定中, 目标、价值的排列往往因目标不清晰及价值冲突,是的决策者犹豫不决。③ 要列出所有达成目标之备选方案及每个方案的所有可能后果,在人类能力有所限制、环境不确定影响以及时间成本受限制的情况下也难以做到。 (2)有限理性模式 优点: ①更符合实际, 更适用于行政决策行为。 ②对全面理性模式做了深层次的批评, 并强调政策制定中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缺点:这一模式主要是为学术理论服务的,而不是为实际的政策分析服务的。 (3)渐进模式 优点:比较符合政策分析的实际, 承认政策制定者缺少时间、信息和其他资源,而这一切都是对解决现实问题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时所必须的,同时,通过渐进方式作出的是有限的、注重实效并容易被人接受的决策或政策。 缺点: ①倾向于保守主义, 安于现状和忽视社会变革尤其是革命。②注重目

公共政策自学考试复习试题

第一章公共政策的学科要素 复习建议 本章为本课程的开始章节,对于基本概念的介绍是其重点内容,需要重点掌握。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型都要加以练习。 (一)公共政策学 1.关于政策分析或公共政策分析。 "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林德布洛姆(Charles Lindblom)于1956年出版的《政策分析》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作为一门学科,其产生的标志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奥斯汀·兰尼(Austin Ranney)编辑的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的出版 政策分析或公共政策分析这门学科,具有突出的应用性、多学科交叉、多架构研究方法、涉及众多的研究领域等特征。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发端于19丈年拉斯韦尔和勒纳两位美国政治学家合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简而言之,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政策研究十政策分析。 2.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三个,即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综上所述,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涉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 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对象的公共政策,可以区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具体的个别的政策、政策群和政策链及政策一般。掌握这些概念的定义,注意单选题和多选题。 (二)政策系统与政策过程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第二个基本的方面就是政策系统。注意单选题。 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政策制定系统的内部结构有以下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一参谋结构和④矩阵结构。注意多选题。 (三)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00318试题答卷及参考答案解释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公共政策试卷(通卡) (课程代码 00318)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3页,共3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涂,答. 在试卷上无效 ......。 ... 卷上无效 .... 1. A. 2. A. C. 3. A. B. C. D.政治政策、经济政策和文化政策 4.政府存在的基础是 A.公务人员的廉洁自律 B.制定和实施政策 B.政府职能的合理配置 D.竞争性政党制度 5.依据政策内容的社会领域来划分,医疗卫生政策属于 A.经济政策 B.社会政策 C.政治政策 D.文化政策 6.通过构建“第二现实”,进而影响政策议程建立的非政府政策行为者,在政策主体中和过程中属于

A.大众传媒 B.公民 C.社会团体 D.政党 7.通过分析政策稳定的积极因素使之转化为政策稳定的动力,以保持政策稳定的行为和过程称为 A.政策变动 B.政策维持 C.政策调整 D.政策持续 8.试图调和理性主义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在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上的矛盾,在价值取向上显得模棱两可的政策过程模型是 A.混合扫描模型 B.政治系统模型 C.机构—制度模型 D.集团模型 9.一般来说,公共问题最为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是 A. 10. A. 11. A. 12. A. 13. A. C. 14. A. 15. A.政策效率 B.政策效益 C.政策影响 D.回应性 16.内部政策监控主体是指 A.人民群众 B.各级行政机关 C.专家学者 D.新闻媒介 17.构建公共决策的渐进主义模型的学者是 A.林德布洛姆 B.西蒙 C.埃齐奥尼 D.贝塔朗菲 18.由美国学者施莱辛格提出的政策变动模型是 A.学习型 B.周期型 C.Z字形 D.过程型 19.评估政策运作所需的社会条件及满足社会问题的程度,这种做法值得是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 1)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系统途径、过程途径、团体途径、精英途径、制度途径 2)经济学研究途径 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 2、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4、公共政策的规范性和指导性的具体表现 规范了具体的客体、 指向目标、 制定程序, 对人或包括政党在内的组织都具有约束力。 政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及人们的行为予以指导 分为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总指导或具体指导,指令性指导或一般性指导。 与法律不同,公共政策的指导性只具有一般性约束力。 5、公共政策的时代性的具体表现 在与公共政策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政策自身为适应时代所显示的特征。 公共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丰富。 政策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的多元化 政策问题的复杂性问题体现了时代性。 第二章 1、公共政策的客体: 指的是政策所发生的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 (事) 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 两个方面。 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问 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1) 1)

公共政策的目标团体:从人的角度看,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称为目标团体。 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 2、政策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3、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或现实状况与社会期望状况之间的差 距。偏差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紧张状态,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4、社会经济状况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经济状况是一国或地区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其次,经济实力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资本物质条件。 (3)最后,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特别是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定的主要根据。 5、制度或体制条件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体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其次,一项政策的决策,往往是在多个方案中选择的,选择的结果与体制密切相关。 (3)在次,体制的习惯势力的大小和所占优势的程度,影响着人们对各种社会利益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表达以及这些利益和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的机会。 4)最后,体制制约着政策的执行。 第三章 1、官方政策主体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司法机关。 2、非官方政策主体包括利益团体、公民(选民)、大众传播媒介(是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 3、行政机关在政策规划中起主导作用。 4、公共选择理论如何分析立法机关(或立法者)的行为的? 该理论分析了西方代议民主制条件下立法或政治家的行为特征及模式,并指出,政治家或立法者在政策过程中是以“经济人” 的面目出现的—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最大化的利益表现为在选举中当选或再次当选。所以政治家的行为是为了在选举中获得更多的选票或支持率。而为了回的选民的支持就必须许诺制定并执行某些能够给选民带来利益的政策或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