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金色的鱼钩》课后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单元第13课金色的鱼钩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单元第13课金色的鱼钩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 美好!
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 夜摸野菜苦钓鱼 忠于革命 命令战士喝鱼汤 忠于党 奄奄一息让鱼汤 舍己为人
课后练习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
光: ①光线。 ②一点不剩。 ③只。 ④露着。
(1) 光吃草根野菜怎么行呢? ( ③ ) (2) 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 ② ) (3) 他光着脚在池塘边钓鱼。( ④ ) (4) 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① )
2 说一说你对“千斤重”的理解,
并找出对我心情描写的语句。
好像塞了铅块似的
2
每天只吃草根和鱼骨头,老班 长身体能受得了吗?好景不长,就 在我们要走出草地时意外发生了。
2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并找出有关语句 来谈一谈发生了什么事。 (2)老班长昏倒了,我们每天喝着老班长弄的鱼 汤,而老班长面对着我们为他做的鱼汤却一口也没 喝,谁能说一说为什么? (3)学生交流,教师相应追问:你觉得老班长没 有完成任务吗?你怎样评价这位老班长。 (4)这部分的语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文中还 有运用这种描写方法的语句吗?
第二部分 (3-22自然段)
写老班长想方设法给我们弄 吃的。
1 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三部分 (23-33自然段)
写我们走到草地边缘,老班 长却牺牲了。
1 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四部分 (34自然段)
写“我”小心的保留着老班 长留下的鱼钩。
PART
2 如何解决3个伤员的温饱问题成
了老班长的心病,他终于想到了解决 的办法,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二 部分找出老班长想到了什么办法。
肆 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研究思路与方法
The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说课稿+优质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说课稿+优质教案

13* 金色的鱼钩说课稿一、说教材《金色的鱼钩》是统编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文章叙述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

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透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映射出老班长闪着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二、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复述故事。

3.通过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三、说教学重难点1.通过老班长的外貌、语言、动作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重点)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学习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难点)四、说教法学法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感悟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2.情景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景,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3.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4.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五、说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情景渲染1.请同学们认真地看几幅红军长征过草地的图片,说说看后你有什么感受?2.在长征途中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太多太多,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草地,继续去感受那动人的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2.认真阅读课文导读后,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

(部编版)语文作业本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作业本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参考答案

语文作业本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参考答案
第10课--古诗三首
基础在线
1.(1)络踏(2)锤凿(3)磨劲
2.(1)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编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2)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3)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3.(1)比喻战场希望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不被赏识的悲愤心情
(2)郑燮清咬定托物言志
4.(1)千锤万凿出深山要留清白在人间. (2)经历严峻考验
(3)立志做高清洁白的人
拓展天地
(1)外貌习性
(2)B
(3)示例:《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3、金色的鱼钩》课文知识点讲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3、金色的鱼钩》课文知识点讲解
第四段(第34自然段):讲“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课文主题:
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问题归纳:
1.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为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2.文中的老班长有什么任务?
老班长的任务是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
3.老班长接收任务后,遇到了什么困难?又如何解决的?
老班长接受任务后遇到的困难是青稞面吃完了,面临着饥饿的威胁。解决的办法是挖野菜、钓鱼,给战士做鲜鱼野菜汤,补充营养。
3、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啊,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这是老班长肩负的三重责任。说他是上级,是因为他要带领三个战士走出草地;说他是保姆,是指三个战士年轻,又是病号,老班长要像保姆一样细致地照顾他们;说他是勤务员,是因为每到宿营地老班长都要找野菜,挖草根,给病号们做饭。这三个身份表现了老班长对革命工作高度的责任心。
段落大意:
这篇课文篇幅长,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1935年秋天,“我”和两个小同志因生病没法和大部队一起过草地,指导员便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
第二段(第3~22自然段):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鱼。
第三段(第23~33自然段):讲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
4.老班长为何不喝鲜鱼野菜汤,哪怕是在生命垂危的时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讲解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讲解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作者介绍:杨旭: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著有报告文学集《检察官汤铁头》、《田野上的风》、《流星》,长篇报告文学《三峡之梦》、《荣氏兄弟》,短篇小说集《非正式谈判》,长篇小说《半个冒险家》等。

多音字: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缝:fénɡ(缝补)fènɡ(缝隙)嚼:jiáo(细嚼慢咽)jué(咀嚼)弄:nòng(摆弄)lòng(弄堂)和:huó(和泥)hé(和气)hè(附和)近义词:安顿——安排弥漫——充满衰弱——(虚弱)照顾——关照威胁——威逼鲜美——鲜嫩严厉——严格快活——欢快闪烁——闪耀反义词:爱惜——糟蹋严厉——温和沉重——轻松衰弱——强壮结实——单薄低沉——高亢艰苦——安逸饱满——干瘪粗糙——光滑理解词语:严厉:严肃而厉害。

文中指老班长的态度严肃认真。

收敛:①(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②减轻放纵的程度(指言行)。

文中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了。

粗糙:不精细,不光滑。

文中指老班长的手因长期劳作而不光滑。

抽噎:一吸一顿地哭泣。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目不转睛: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支吾: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语搪塞。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鱼饵:钓鱼用的鱼食。

宿营地:军队在行军或战斗后住宿的地方。

无边无涯:没有边际。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词语积累:喜出望外昏迷不醒目不转睛三长两短奄奄一息无边无涯热气腾腾重重叠叠词语扩展:AABC式:奄奄一息欣欣向荣茕茕子立蒸蒸日上彬彬有礼历历在目栩栩如生亭亭玉立津津有味楚楚动人济济一堂句子解析:1、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特级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特级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第13*课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1. 辨析多音字“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默读课文,说说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读出来的。

3. 和同学交流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重点、难点重点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班长言行的句子,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老班长的品质。

突破方法(A案)圈画出描写言行的词句,批注其心理活动,感受人物品质。

(B案)通过填写表格和交流,感受人物品质。

难点揣摩人物心理,感受老班长的品质。

突破方法(A案)圈画出描写言行的词句,批注其心理。

(B案)通过填写表格和交流,感受人物品质。

教法与学法教法(A案)讲授法、批注法。

(B案)讨论法、填表法、练习法。

学法(A案)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B案)分组学习法、实践学习法。

教学准备(A案)多媒体课件。

(B案)多媒体课件、学习表格。

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A案一课时课时目标1. 辨析多音字“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默读课文,说说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读出来的。

3. 和同学交流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一、出示生字,检查预习1. 认读生词。

青稞搪瓷碗收敛搀扶抽噎瞻仰生锈鱼饵奄奄一息2. 辨析多音字。

和:A: hé平和,和缓。

组词:和缓。

B: 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

组词:和面。

C: hè和谐地跟着唱。

组词:曲高和寡。

D: 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组词:和牌。

E: huò把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

组词:和药。

二、初识老班长1. 老班长是什么人?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文中对他的介绍。

(第2自然段)2. 朗读第2自然段,问:从这一段的介绍中,你们发现老班长是个怎样的人?3. 交流要点:从年龄上看,正值壮年;从外貌上看,十足的老人;从别人对他的态度看,是个和蔼的人。

三、走近老班长1. 画出句子:课文除了这一段外貌描写,更多的是对老班长言行的描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优质PPT课件


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 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 方向走去。
思考:
老同志是在什么情况下陷进泥潭的?小同志怀着怎样
的心情向前赶路?
课后练习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颧骨(ɡuàn quán)

√ 抽噎•(yē yè) √ 疙瘩• (dɑ tɑ) √ 睡觉• (jiào jué)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 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 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
同学们,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 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金色的鱼钩》就是其中之一。
学习目标
1.理解“支吾、收敛、抽噎、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 语的含义。
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通过老班长的言行描写体会老班长的精神品质。(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
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
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
地摸……”
“等了半夜” “翻了多少草皮” “ 一
棵一棵地摸”写出了老班长非常辛苦,寻找 食物极其困难,表现出了他对战士的关心、 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对党的无限忠诚。
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 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

申扎县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金色的鱼钩》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

《金色的鱼钩》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在后面。

歼.灭(qiān jiān)粗糙.(zào cāo)勉强.(qiǎng jiàng)和.青稞面(huó huò)抽噎.(yī yē)二、写反义词。

沉重—()粗糙-()挽救—()鼓舞—()脆弱—()三、选词填空。

严肃严厉严格严峻1.老班长忽然()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

”2.张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但同学们却很敬佩他。

3.升国旗的时候,同学们立正敬礼,显得很( )。

4.望着他那十分( )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衰弱脆弱虚弱5.别看他气势汹汹的,其实他内心很( ).6.由于过度的劳累,苗老师的身体越来越()了。

7.她的感情很( ),你不要把实情全告诉她,以后慢慢地讲。

四、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这个闪烁着金色光芒的鱼钩。

这“金色的光芒”指的是。

阅读能力大提升五、认真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草地夜行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

干粮早就吃完了,皮带也煮着吃了。

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

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

瞧,枪不是还在我的肩膀上吗?”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和我并肩朝前走。

我就问他:“同志,你在那一部分工作?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呀?”“我吗?在军部。

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鬼。

”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咱们得快点走呀!你看,太阳快落了.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赶上部队。

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优秀PPT课件


照料——( 照顾 ) 充满——( 弥漫 )
安排——( 安顿 ) 严峻——( 严厉 )
二、下列段落中省略号表示( C )。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 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A.没照顾好战士,老班长感到愧疚 B.老班长不好意思把话说完 C.话未说完,老班长就牺牲了
我会认
huò

táng
ěr
liǎn





chān yǎn

zhā
xiù



n瞻

多音字
(hé) 温和、柔和

(hè) 曲高和寡
(huò) 拌和、和药
(huó) 和面
词语解释
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奄奄,呼 吸微弱的样子。
造句:在医生和护士们的努力下,这个奄奄一息的战 士终于得救了。
13* 金色的鱼钩
▷ 谁的鱼钩? ▷ 为什么是金色的鱼钩? ▷ 鱼钩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自读提示
1.默写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 地方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 具书解决。
3.思考提出的问题,并画出相关的语句,把 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字词识记
读一读
quán
bìn
神地看。 ( 无边无涯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
时整间体感19知35年秋天
地点 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
人物 炊事理班清长文(章主顺要序人,物概)、括三主个要病内号容。
起因 指导员派炊事事班情长发照展顾顺三序个病号
经过
老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想尽办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优秀课件(统编)


金色的鱼钩
老班长
尽职尽责 舍己为人 忠于革命
金色
鱼钩
课前预习
助读资料我先看
长征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 “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 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 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1934年10月开始, 到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 长征前约 8.8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人。
接受任务
时间和地点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 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 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 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人物: 老班长 我 另外两个小同志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 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
外貌 描写
证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 革命斗争,饱经风霜。
读yè的时候,是“呜咽,哽咽,悲哀得说不出话
来”的意思,如:哽咽。
读yān的时候,是“咽头,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
道,位于鼻腔、口腔和咽腔的后方,通常混称
咽喉”的意思。如:咽炎。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 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 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松潘草原
红军长征途中穿越的地 方。位于四川省,纵横300 多公里。上面看上去是一片 水草,地下却是烂泥塘,气 候变化莫测,环境极为恶劣。
第五步:提问题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 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
品读释疑
助读资料我先看
长征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 “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 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 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1934年10月开始, 到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 长征前约 8.8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金色的鱼钩》课后题及答案
一、给加点字注音,并改正书写错误的字。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陀(改为:____),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

2.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

3.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啊,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代(改为:____)出草地。

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严厉严峻严肃严格
1.老师()地说:“时光不等人啊!你们一定要()要求自己,做时间的主人。


2.完成这项任务,对我来说是一次()的考验。

3.我们要()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三、下面对课文题目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钩”本文是指老班长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

B.老班长曾用“鱼钩”给病号钓鱼吃,挽救了四个战士的生命。

C.“金色的”借指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D.文章以此为题,点明了中心。

四、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

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

我……我不行啦。

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1.“奄奄一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是对老班长的________、________描写,从老班长最后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老班长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老班长与小同志们间的关爱让我们感动不已,那么生活中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光芒呢?请以“身边的光芒”为话题,写写你身边的好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驼 quán 2.sù huò kē 3.mǔ带
二、1.严肃严格 2.严峻 3.严厉
三、B
四、1.只剩下微弱的气息,形容呼吸微弱,濒于死亡老班长的身体状况已经极差了
2.动作语言老班长虽然生命垂危,但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念念不忘党的委托,我从中体会到了老班长对几个战士的疼爱以及对党的忠诚。

3.忠于革命,鞠躬尽瘁,舍己为人。

五、示例: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有一位叔叔乱扔烟头,环卫爷爷赶紧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里。

我心里猛地一震:同在阳光下,这位叔叔多么渺小,而这位爷爷多么伟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