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
语文高考试卷讲评课稿范文

---课题: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讲评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全面分析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特点和趋势。
2. 深入讲解试卷中的难点和易错点,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高考应试策略和心理调适能力。
教学重点:1. 试卷结构分析2. 难点题目讲解3. 高考应试策略指导教学难点:1. 学生对试卷难点的理解与掌握2. 学生应试策略的调整和心理调适---一、导入同学们,刚刚过去的高考,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和感悟。
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2023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分析其中的特点,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试卷结构分析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结构保持稳定,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非选择题包括作文。
总体来说,试卷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难点题目讲解1. 现代文阅读:本题考查学生快速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解题时,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旨,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古诗文阅读: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解题时,要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理解诗句的含义。
3. 作文:本题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章。
解题时,要注意选材新颖,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四、高考应试策略指导1. 时间分配:考试时,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道题目都有充足的时间思考。
2. 审题:仔细审题,确保理解题目的要求,避免因审题不清而失分。
3. 答题规范:按照题目要求,规范书写,确保答案清晰易懂。
4.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因紧张而影响发挥。
---五、总结同学们,通过对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的分析和讲解,相信大家对试卷的结构、难易程度和答题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
---六、作业布置1. 回顾本次讲评课的内容,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三语文试卷讲评教案高三语文试卷讲评教案汇总6篇教案对于教师是非常必要的。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完整版)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第一章:试卷分析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试卷分析,使学生了解自己在语文学科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2. 提高学生对试卷中各类题型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指导。
二、教学内容:1. 试卷结构分析:介绍试卷的构成,包括各类题型的比例和分值。
2.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3. 典型题目分析:挑选几道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深入讲解其考查的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收集学生试卷,进行初步分析。
2. 课堂讲解:结合试卷分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3.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试卷解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根据试卷分析,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2. 完成几道典型题目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阅读理解讲评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阅读理解题型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题型分析:介绍阅读理解题型的特点和答题技巧。
2.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对学生的阅读理解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3. 典型题目讲解:挑选几道具有代表性的阅读理解题目,深入讲解其考查的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收集学生阅读理解题目,进行初步分析。
2. 课堂讲解:结合题目分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根据阅读理解题目分析,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完成几道典型阅读理解题目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古诗文鉴赏讲评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古诗文鉴赏题型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古诗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文鉴赏题型分析:介绍古诗文鉴赏题型的特点和答题技巧。
2.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对学生的古诗文鉴赏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语文高考试卷讲评教案一等奖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三教材:《语文》高考模拟试题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分析高考语文试卷,了解高考题型、考查内容和解题技巧。
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应试心态。
3. 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1. 高考语文试卷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2. 学生答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教学难点:1. 高考语文试卷中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2. 学生答题过程中心理素质的培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高三以来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到高考的重要性。
2. 强调本次讲评课的目的和意义。
二、试卷分析1. 分析试卷的整体结构,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题和作文题。
2. 针对不同题型,分析其考查内容和解题技巧。
三、解题技巧讲解1. 选择题:讲解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等解题技巧。
2. 填空题:讲解词语解释、成语辨析、病句修改等解题技巧。
3. 阅读题:讲解快速阅读、理解主旨、分析人物形象等解题技巧。
4. 作文题:讲解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写作技巧。
四、学生答题问题分析1. 分析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审题不清、思路混乱、答题不规范等。
2. 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次讲评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解题技巧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复习解题技巧。
2. 分析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指出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二、题型专项训练1. 针对选择题,进行专项训练,巩固解题技巧。
2. 针对填空题、阅读题和作文题,进行专项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三、学生展示与交流1. 邀请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2. 针对展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次讲评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解题技巧的运用。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试卷分析、解题技巧讲解、学生展示与交流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高考语文试卷的解题方法。
语文高考试卷讲评课教案

教学对象:高三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分析高考试卷,总结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 分析高考试卷中的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
2. 总结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高考试卷的结构和题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答题效率。
2. 提问:你在考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二、集体讨论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道典型题目进行讨论,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2. 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全班共同分析、总结。
三、讲评试卷1. 教师展示高考试卷,逐题讲解,重点分析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
2. 学生边听边记,教师强调易错点和难点。
四、总结1. 学生总结自己在考试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考试中。
2. 提问:你有哪些疑问或困惑?二、小组合作1. 学生分组,每组针对一道典型题目进行讨论,尝试找出解题的最佳方法。
2. 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全班共同分析、总结。
三、模拟考试1. 教师提供模拟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四、讲评模拟考试1. 教师针对模拟考试中的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2. 学生总结自己在模拟考试中的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
五、总结1. 学生分享自己在模拟考试中的收获和体会。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在接下来的复习中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高三试卷讲评课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14 、选 D ( A .语序不当,“不仅 …… 而且 …… ”两 个分句的语序应调整; B .“走出 …… 思路”搭配不 当;C.介词“由于”赘余,使全句主语缺失)
病句练习: 1、目前中小学生复习资料的泛滥成灾不仅使教学走上了耗时 多、效率低、质量差的恶性循环之路,而且严重干扰了正常的 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和经济负担。 2、这个人,我既不了解他,更没见过他. 3、只有提高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才能提高群众的觉悟, 实行 责任制。
诗歌鉴赏
比兴:所谓“比”,其实就是比喻。它通过具形具色
的事物比所要写的事物,使之形象、生动、具体。所谓 “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用形象 思维,离不开比兴两法。因此,比与兴构成了诗的两种 技巧。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关雎》首章就 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句 子,以河洲上和鸣的鸟兴起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而二 者之间多少有一些意义、气氛上的关联处,又接近于比。
失分情况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语言文字的运用题比较薄弱,成语运用题得分率56.6%,辨析病 句题得分率50.1%,语言运用(整合长单句)题得分率最低。 ② 文言文阅读没有读懂,翻译没有踩到得分点; 全班同学10分的翻译题70%在6分以下,最高分仅8分。 第4小题文言实词题和第6小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题目错的最多, 得分率很低。 ③ 古诗文鉴赏不能很好地把握诗歌的艺术手法,诗歌鉴赏题目全 班的平均得分5分多一点。 ④文学类阅读理解表述逻辑性差,含混不清,且有错别字,第二 小题有得0分的同学。 ⑤卷面不整洁,书写不美观 。
总结
学科组长总结本节课知识和收获,表扬优秀个人 和小组。
课后作业
1.积累本试卷中的重点知识点。 2.重点题目归纳提升,形成规律性的总结。 3. 完成典题积累本及总结。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的教案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的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 帮助学生全面回顾和总结高三语文知识; - 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试卷中的错误,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 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深入分析试卷中学生易错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改正错误;•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专门的讲解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并在实际应用中做到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准备高三语文试卷及评分标准;•准备课堂教学PPT;•准备相关练习题;•准备学生桌面分组。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复习检查(10分钟)1.让学生交换试卷,自行批改,查看自己的得分情况。
2.学生相互讨论解答不同的题目,相互答疑。
3.教师在课堂板书上列举出学生易错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步骤二:讲评分析(20分钟)1.从试卷中选取几个典型的问题进行深入解析和讲评。
2.针对每个问题,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并引导学生逐步理解。
3.学生在讲解过程中积极回答问题,教师及时纠正并给予指导。
步骤三:练习训练(30分钟)1.根据试卷中的题目类型,设计相关练习训练题目。
2.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教师逐组巡视,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步骤四:总结反馈(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语文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2.学生回答提问,分享对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3.教师进行最终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争取在语文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
五、课堂作业布置相关试卷练习题,要求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认真完成,并于下节课交回。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高三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通过讲评课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需更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加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上就是本次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的教案,希望能对语文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谢谢!。
2024年高三语文试卷评讲教学反思

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乐学,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使试卷讲评课取得最大实效。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根据本校学生的学情,采用“考试分析→ 合作纠错→重点讲解→课后辅导”的教学模式。第一步,考试分析。这一环节主要是结合改卷和试卷分析的情况,给学生介绍考试情况。
一、课前准备
1、数据统计
期中考试不同于别的小考,学生对于考试的重视程度和盼望成绩的心情高于别的测验,因此可以借机表扬一些成绩优异的,进步的,以及有潜力的学生,肯定、激励他们,有利于今后的教学。
2、分析比较
对于本次考试的成绩进行班级的横向、纵向比较,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长处及不足
3、确定重点
仔细翻阅试卷,通过学生答题的情况,教师在课前总结出学生错误的共性问题,进行分类,并准备出一些对比训练。以便于课堂上有的放矢,针对性的讲解。
3.针对性
一份试卷中总有一些错误率高、迷惑性大的试题,还有一些能体现本阶段教学重点的试题。教师应选择这些试题作为讲评的重点,而不应面面俱到。根据学生答题情况,教师对某道题或某个类型题的常见干扰陷阱应讲清、讲明,以增强学生的识别意识。
4、拓展性
试卷讲评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一个重新整理知识的过程。讲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借题发挥,类比延伸,力争讲活一题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5.激励性
要求学生针对答题时出现的错误,自主选择相关试题进行巩固练习,以检测自己是否真的明白了、掌握了。
高三语文试卷评讲教学反思3
如何让学生每经过一次考试都能获得最大收获呢?教师的试卷讲评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注意查漏补缺
基于以上的思考,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对提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效性的一些粗浅的想法和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
对偶,夸张,借代,用典(借古讽 今、借古伤今、借古喻今),
设问,反问,顶针,互文等
村行 王禹偁chēng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颔联和颈联受人传诵,分析两联是如何写景的?
①颔联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 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
高考链接
(2014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 ~18 题。(6 分) 二十四节气令我们惊叹和叫绝的, , , 。这真让我们这些后世的
汉语使用者不仅感到骄傲,也感到惭愧。 “惊蛰”,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
你可以暇想:在远方那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 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 (chǎng)开了各自的门户。 ①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意味,②天,豁然晴朗了。③整面天空像一 个深隐林中的蓝色湖泊。小麦已经返青,望着满眼绒绒的新绿,你会感到,绿色 自身也有生命。在沟堑和道路两旁,青草破土而出,连片的草色十分醒目。柳 树伸出了鸟舌状的叶芽,杨树拱出的花蕾则让你想到幼鹿初萌的角。 16. 依次填入第一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 ①还有它的一个个具有田园风味和充满诗歌韵味的名称 ②它们体现了汉语的简约性和表美 ③除了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和准确对应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17. 阅读第二段,完成后面的题目。(2 分) (1)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1 分)
11~14
牛刀小试
下列句中加点的传统的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是 ()
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 斗胆加 以斧正。 C、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D、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一、看准对象,掌握分寸 二、分清场合,巧妙用语 三、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四、注重语体,符合要求 五、注意用词、谦敬得当
探究学习
19题 4组
22题 7组
学习目标
14(1)
14(1)
17
17
5组
1组
3组
6组
温馨提示: 1.非展示的同学组内讨论,改正错误,并把三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形成文字材料。 2.展示同学到黑板指定位置展示试题解析和答题技巧总结,书写认真。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有不可测,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帝悟, 追还使者。
• 泾州卒以折支不时给,出恶言,且欲相煽为乱。既置于 法,乃命劾三司吏。三司使包拯护弗遣。宿曰:“泾卒固 悖慢,然当给之物,越八十五日而不与,计吏安得为无罪? 拯不知自省,公拒制命,纪纲益废矣。”拯惧,立遣吏。 拜枢密副使。曾公亮任雄州,赵滋颛治界河事。宿言于英 宗曰:“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而生于所忽。自滋守边, 北人捕鱼伐苇,一切禁绝,由此常与斗争。南北通好六十 载,内外无患,近年边遽来上,不过侵诬尺寸,此城砦 (zhài,通 “寨” )之吏移文足以辩诘,何至于行甲兵 哉?”宿以老,数乞骸骨。治平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未拜而薨,年七十二。
•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登 第,为扬子尉。县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数千 人。以荐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通判宣州,囚有杀人者(句 式),将抵死,宿疑而讯之,囚惮箠楚不敢言。辟左右复问,久 乃云:“旦将之田,县吏缚以赴官,莫知其故。”宿取具狱翻阅, 原其本辞,盖妇人与所私者杀其夫,而执平民以告也。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 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语呢喃,千般 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拨云见日----语氧化碳浓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衬托。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 “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 情不禁油然而生。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诗 词 表 达 技
抒情类 描写类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 间接抒情 景衬哀情)
托物言志(梅兰竹菊蝉雪)
5动静,虚实,细节描写, 白描、侧面烘托 。3调动
巧
多种感官(视听味嗅觉)
/
表
描写景物,高低远近,色 彩鲜明
现 手
修辞方法
对比,通感,衬托(正、反衬), 联想,比兴,比喻,拟人,叠词,
(2)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 分)
18. 第三段中①-③的文字(加“ ”)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2 分)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 (1 分) (2)修改: (1 分)
拨云见日之含义题
21.作品中老汉名为“凑合”,有何含义?
表层含义是说明老汉不善料理自己生活的特点, 深层含义是指他在是非问题上决不能凑合的性格。
生 查 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两首诗词采用了极为相似的修辞手法,请指出并 作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考纲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考链接
(2014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商调·黄莺儿·赠燕 [清]张漸
②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傍晚秋声万壑起,是耳闻;数 峰默立夕阳,是目睹。且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 景,勾勒出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
③视觉、听觉、嗅觉相结合。“胭脂”和“白雪”分别 比喻“棠梨叶落”的红色与“荞麦花开”的白色,把 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有声有色有香。
自主巩固
1.自主整改例题,梳理规律方法。 2.总结标注掌握不扎实的知识。
1.整体内容 2.段落层次 3.关联词语 4.组织语言
牛刀小试
(2015年吉林一中高三检测)
抑郁症并非伤春悲秋者的专利,它是 ① ,不分男女 老幼,不管地位高低。目前,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的成因 并无定论,一般人都觉得抑郁症只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哈 佛医学专家则认为 ② ,包括大脑对于心境的错误调节、 基因易损性、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药物和药物使用问题等。 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认为,抑郁症不单纯是③ ,还和某些 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有关。
①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 ②抑郁症的成因有很多; ③心理问题
考纲链接
考纲解读
“语言表达简明、 连贯、得体”属
得体:指语言表达时,能
根据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的
于高考《考试大 实际情形,即根据特定的语
纲》中的“表达 言环境,选用恰当的语句来
1~5 6~10思应力用层考”级:范为怎畴D级,样。能才能表 语 应达 言 的做。 得 话到有 体 。人 就得通是体俗根?地据说需,要说所相谓
2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标题一语双关(或反讽):“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
(或“流派” “风格” “理 论”等)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 对象 ;
2 、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 事,但这“丑” 下面深藏着为孙子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
3、小臭儿不孝(或“忘恩负义” ) ,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
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
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①
。然而,也有研
究指出,②
: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
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
被污染,③
,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
“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①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②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 ③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 知湖州,前守滕宗谅大兴学校,费钱数十万。宗谅去,通判、 僚吏皆疑以为欺,不肯书历。宿诮之曰:“君辈佐滕侯久矣,苟 有过,盍不早正?乃阴拱以观,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 乎? ”坐者大惭谢。其后湖学为东南最,宿之力为多。筑石塘 百里,捍水患,民号曰胡公塘,而学者为立生祠。
• 唐介砭岭南,帝遣(派遣)中使护以往。宿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