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N1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_Re_6株_田间试验效果观察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鹌鹑的致病性及接触传播能力研究

化 ,并且均能够通过喉头和泄殖腔排毒 ;D K / G D / 1 3 2 2 / 1 0 、D K / G Z / 4 1 0 2 / 1 0和 G C G / Q H / 1 / 0 9 3 株病毒感染组 同居鹌 鹑分别在 6 d 、4 d 和3 d内全部发病死亡 ,而 C K / N X/ 2 / 1 2 病毒株 同居组鹌 鹑全部存活 ,血清抗体 2 / 5转 阳。以上
Ab s t r a c t :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p a t h o g e n i c i t y a n d c o n t a c t t r a n s mi s s i o n o f H 5 N1 s u b t y p e a v i a n i n l f u e n z a v i r u s( AI V) i n q u a i l s ,
( 中国农 业科 学院 哈尔滨 兽医研 究所 兽 医生 物技术 国 家重点 实验 室 / 农 业部 动物 流感 重点 开放实 验室 ,黑 龙江 哈尔 滨 1 5 0 0 0 1 )
摘 要 :为研 究 H 5 N1 亚型禽流感病毒( A I V ) 对鹌 鹑的致病性及其接触传播 能力,本研 究选择 2 0 0 9年 ̄2 0 1 2 年分 离的 3 株C l a d e 2 . 3 . 2病毒株 D K / G D / 1 3 2 2 / 1 0 、D K / G Z / 4 1 0 2 / 1 0 、G C G / Q H / 1 / 0 9 和 1 株C l a d e 7 . 2 病毒株 C K / N X /
蛋鸡场常用疫苗的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休药期及有关规定

颈背部皮下注射。18~20周龄鸡1.2ml/只
休药期28d
2℃~8℃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
2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H120株)
滴鼻或饮水接种。用于初生雏鸡的首免,不同品种鸡均可使用,至1~2 月龄时,须用H52 疫苗
2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H120株)
9
鸡新城疫活疫苗(CS2株)
用于预防鸡新城疫,专供已经鸡新城疫低毒力活疫苗接种过的鸡使用,免疫期为1年
按瓶签注明的羽份,用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适宜的稀释液稀释,皮下或胸部肌肉注射1ml(应在在产蛋前或休产期进行接种)
①本疫苗系用中等毒力株制成,专供已经鸡新城疫低毒力活疫苗接种过的1月龄以上的鸡使用,不得用于初生雏鸡。②(-15)℃以下保存,有效期为75株)
用于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用于14日龄鸡饮水接种。将1000羽份疫苗稀释于15升饮水中,持续搅拌直至溶解后,用于接种1000只雏鸡。雏鸡可在7日龄时进行接种,但一般情况下应在14日龄时首免,可在4周龄时加强接种
2℃~8℃保存,有效期为36个月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CJ-801-BKF株)
①疫苗稀释后应放冷暗处,限4h内用完。②饮水接种时,忌用金属容器,饮水前应停止2h~4h。③用过的疫苗瓶、器具和未用完的疫苗等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2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W93株)
用于预防嗜肾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接种后5日产生免疫力,一次接种的免疫期为3个月,两次接种的免疫期为5个月
按瓶签注明羽份,用生理盐水稀释,每1000羽份加生理盐水30~50 ml,每只鸡滴鼻0.03~0.05 m1,饮水接种或在发病初期(越早越好)紧急接种时,接种量应加倍。饮水接种时,饮水量视鸡龄大小、品种、季节而定,5~10日龄5~10 m1;20~30日龄10~20 m1;成鸡,20~30 ml。炎热季节的饮水量应适当增加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措施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措施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病毒型的传染综合征,因其传播源广泛、高发性和高传染性,一旦发生,常给养禽场造成严重危害及巨大的经济损失。
笔者就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流行特点、临床表现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防控措施。
一、流行特点及临床表现鸡、鸭类家禽是禽流感的主要致病传染源,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在潮湿和凉爽的条件下存活时间长。
主要通过呼吸道系统和禽类的分泌物、粪便接触传播。
禽流感潜伏期长短受病毒毒力、病毒量、家禽抵抗力、营养状况、应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数小时至数天不等,最长时间达21天。
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短、发病快、死亡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冬季、春季,禽类均可感染,以鸡、鸭、鹅和火鸡多见,其中鸡和火鸡最易感染。
高致病性禽流感无特定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病突然,精神高度沉郁、体温骤升、食欲废绝,缩颈,嗜睡,冠和肉髯发绀、水肿,呼吸困难、打喷嚏,张口呼吸,眼肿胀流泪,部分动物出现头颈后仰、抽搐、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随后出现死亡,数天内死亡率达90%以上。
二、防控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前提,良好的饲养管理才能保障家禽最佳的生长状态和良好的抗病能力。
养殖场选址要远离交通要道、居民区、集贸市场以及其他动物生产场所。
严禁从疫区引进种禽、种蛋。
定期使用醛类、酚类、含氯消毒剂及碱类氧化剂等消毒,严格对场区周围环境、禽舍、饲养用具等设施消毒,消毒剂交替使用。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
杜绝家禽与野生鸟类接触,严禁鸡、水禽与猪混养,加强监测候鸟病情。
养禽场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或参观场区,工作人员及其常规防护物品出入场区应严格消毒。
2.定期免疫接种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养殖场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此处以养鸡场为例。
一般免疫程序如下:(1)种鸡、蛋鸡的免疫接种。
雏鸡在7~14日龄时,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6株)或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首免;25日龄再加强免疫1次;开产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再加强免疫1次,之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的结果,每隔半年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1次。
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程序

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程序
根据农业部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方案,结合我县家禽养殖实际情况,特推荐如下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程序:
1.种鸡、蛋鸡免疫
雏鸡7~14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或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6株)进行初免;3~4周后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开产前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2.商品代肉鸡免疫
7~14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或者,7~14日龄时,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6株)免疫;2周后,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6株)加强免疫一次。
饲养周期超过70日龄的,参照蛋鸡免疫程序免疫。
3.种鸭、蛋鸭、种鹅、蛋鹅免疫
雏鸭或雏鹅14~21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初免;间隔3~4周,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4.商品肉鸭、肉鹅免疫
肉鸭7~10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免疫即可。
肉鹅7~10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初免;3~4周后,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5.散养禽免疫
春秋两季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各进行一次集中全面免疫,每月定期补免。
6.鹌鹑、鸽子等其他禽类免疫
根据饲养用途,参考鸡的相应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注:各种疫苗免疫接种方法及剂量按相关产品说明书规定操作。
(崇仁县畜牧水产局提供)。
H5N1Re-5株和H9亚型SS株对土三黄鸡的免疫效果对比

H5N1Re-5株和H9亚型SS株对土三黄鸡的免疫效果对比路彩霞;李军成;何殷娥【摘要】[目的]探究HSN1 Re -5株和H9亚型SS株对土三黄鸡不同的免疫效果.[方法]选用广西桂林市某种鸡场土三黄鸡180只,试验组注射禽流感H5和H9疫苗,对照组不注射疫苗,检测145日龄注射H5和H9疫苗后的抗体水平.[结果]禽流感H5疫苗145日龄注射后第170日龄抗体检测:试验1、2组分别比各自对照组的平均抗体值比较差异达0.01极显著水平;禽流感H9疫苗145日龄注射后第170日龄抗体检测:试验1、2组分别比各自对照组的平均抗体值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禽流感H5疫苗145日龄注射后能显著地提高抗体水平;禽流感H9疫苗145日龄注射后不能显著地提高抗体水平.%[Objective] To compare immune efficacy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 Re-5 strain (H5N1 subtype) and SS strain (H9 subtype) in Guangxi Sanhuang chickens. [ Method] Oa total of 180 Sanhuang chickens were selected from a breeding chicken farm in Guilin City of Guangxi and assigned into four groups (n =45). At 145 days old, the chickens in the group I and II were inoculated with AIV Re-5 strain and AIV SS strain, but they were kept in cages separately. The two control groups were not inoculated. Antibody levels were determined at 170 days old. [ Result ] The level of antibodies against AIV Re-5 strai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chickens of the group 1 and group II than in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groups, respectively (P <0.01). The level of antibodies against AIV SS strain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group I and its control group or between the group II and its controlgroup. [ Conclusion] The antibody level of chickens can be increased bythe AIV Re-5 strain but not by the AIV SS strain.【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21【总页数】3页(P12871-12873)【关键词】土三黄鸡;H5疫苗;H9疫苗;免疫效果【作者】路彩霞;李军成;何殷娥【作者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31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世界范围的禽类疫病,给养禽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是目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疾病之一。
Clade2.3.2.1c 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候选株的构建

Clade2.3.2.1c 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候选株的构建刘开拓;高如一;孙文强;李娟;刘东;胡娇;顾敏;王晓泉;刘晓文;刘秀梵【期刊名称】《中国家禽》【年(卷),期】2017(39)4【摘要】近年来clade2.3.2.1c中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发生了很大变化,Re-6疫苗并不能对其提供有效保护。
为对该分支毒株进行有效防控,研究以A/Puerto Rico/8/34(H1N1,PR8)毒株为内部基因供体,以clade2.3.2.1c的H5N1亚型毒株A/chicken/Jiangsu/YB7/2015(YB7)的HA和NA基因作外部供体,并删除YB7株HA中裂解位点处的多个碱性氨基酸,通过反向遗传方法成功拯救出1株重组病毒r YB7。
r YB7株病毒在鸡胚和MDCK细胞上均有较好的繁殖性能,对SPF鸡胚和鸡均无致病性。
本实验室在对毒株抗原性研究的基础上研发的疫苗候选株为防控变异的clade2.3.2.1c的禽流感病毒提供了良好的疫苗备选。
【总页数】5页(P17-21)【作者】刘开拓;高如一;孙文强;李娟;刘东;胡娇;顾敏;王晓泉;刘晓文;刘秀梵【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动物传染病实验室;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人畜共患病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5.3【相关文献】1.第2.3.2.1分支H5亚型禽流感变异株候选疫苗株的构建及免疫效力试验2.7.2分支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疫苗候选株的构建3.Clade2.2 H5N1亚型禽流感重组灭活疫苗株的构建及其对小鼠免疫效力的评价4.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Anhui/2/2005活候选疫苗株的构建及其对鸡致病性的研究5.鸭源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候选株的构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起源及演化关系的探讨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起源及演化关系的探讨

型
的基 因型 Z 。高致 病 性禽 流 感病 毒 ( , 负链 R A病毒 由囊 膜 和 核 衣 壳构 成 , 包括 膜 H5 H7 N 囊膜 和 H9亚型) 禽 , 别是 水禽体 内的重组或 基质蛋白( 和 M2 , 在 特 M1 )双层类脂质膜和两种糖蛋白
重配而相 互传播 , 随候 鸟的 迁徙 而传播 不 突起, 并 即血凝素( magui nH 和神经氨酸酶 He gl n , A) ti 易消灭 , N1亚 型 的禽 流 感在 不 同地 区的 ( er nds, A)二者均具有抗原性, H5 N ua iaeN , mi 是流感
世 界 动 物 卫 生 组 织 ( fc htma 0a e 组 由 8个 基 因 片 段 组 成 , 别 编 码 P 2 P 1 P Ofe a i e r hl s l d 分 B , B , A,
E i o e,I) p otsO E 将其列为 A类动物疾病 , z i 我国政府也 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自 17 88年 P r ni e 0co首次 r t 泛性传播和全球性分布叫。 2 世纪 9 O O年代 以来 , 世界 各地不 断暴发高致
H N n为数字) n n( 表示。由 H5 H7 和 亚型毒株) 引 起 的疾 病 统 称 为 51 N 所
HP 。核 衣壳 包 括 核 蛋 白 ( ) 3种 聚 合 酶 蛋 白 AI NP 、 ( B ,B P 1P 2和 P ¥  ̄ A) i I R NA, 毒 RNA 的基 因 病
流行的 高致病 性禽 流感病毒 可能起 源于禽源 注, 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
的 A型流感病 毒株 ( /G 0e/ u n d n 1 H5 亚型禽流感病 毒 A os G agog N1
/1/9 ) 自 19 6。 9 6年 以来 , N1亚型禽 流 H5 高致病性 H5 A 是一种分节段的 R A病 N Ⅳ N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垂直传播

引言垂直传播是指一种畜禽的病原微生物经卵巢、哺乳动物的子宫或通过初乳或禽类种蛋进入孵机和出雏机将疾病传播到下一代动物。
鸡白痢病是一种典型的垂直传播性疾病,现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种蛋及其预处理种蛋为兰州市某鸡场自产,孵化19天后经照蛋取回鸡胚。
用38℃2%过氧乙酸洗涤除去蛋壳上的微生物,用灭菌纸包裹种蛋,送入隔离器内继续孵化至出雏。
蛋周温度保持在37.5℃左右。
1.2出雏和菌检20日龄的鸡胚开始出现啄壳,应通过隔离器橡胶手套,用无菌长柄镊将包裹的纸除去,待小鸡出壳后把废纸连同蛋壳一同移入废料袋内。
雏鸡移入有编号的塑料鸡盒内,用灭菌棉拭从雏鸡泄殖腔内取材后,立即浸入营养肉汤管,按无菌操作程序把培养基取出,将棉拭在营养琼脂平板、SS 琼脂平板上划线,肉汤管及各种平板均38℃孵育24~48小时,检查细菌生长与否,记录每只小鸡的菌检结果。
1.3病原的初步鉴定1.3.1在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本菌在营养琼脂上形成的菌落多数为圆形、隆起、光滑、透明,少数呈多角形。
在肉汤内生长良好,呈均匀的浑浊,不形成菌膜与菌环。
SS 平板上形成无色透明、细小的菌落。
1.3.2培养物的初步鉴定从上述培养基上挑选无色、细小的菌落,移植到琼脂斜面上保存,以备进一步的鉴定。
另挑选单个菌落,接种于三糖铁斜面,做初步鉴定。
本菌使该斜面的表层变红,底柱为黄色。
由于产生H 2S 使底柱慢慢变黑。
本菌无鞭毛,只有菌体抗原。
用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沙门氏菌A-F 多价血清,对培养物作玻板凝集试验反应,阳性反应的分离物则进一步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和中国兽药监察所生产的鸡白痢沙门氏菌阳性血清再次作玻板凝集反应。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垂直传播蔡得琪1,管齐赛2(1.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农牧局甘肃金昌737100;2.兰州正大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200)doi:10.3969/j.issn.1008-4754.2013.12.007学术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垂直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家禽业生产中, 目前应用的禽流感疫苗主要 是鸡胚源灭活疫苗, 这类疫苗存在批间抗原差异大、 同源疫病病原污染危险性和免疫应急大等缺点。 研究显示当前理想禽流感疫苗的要求之一是寻 找新方法来代替蛋内制备禽流感疫苗的方法 。而 利用国际先进的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生产的重组禽 克服了鸡胚源疫苗的缺点, 是我国禽流感疫苗生 产的发展趋势。为了验证重组禽流感病毒 (H5N1 亚型) 灭活疫苗 (细胞源, Re-6 株) 对家禽的安全 流感病毒 (H5N1 亚型) 灭活疫苗 (细胞源, Re-6 株) ,
采食量、 粪便, 以及鸡群的死亡率, 按照说明注射 剂量注射的 3 个鸡群均无异常情况发生, 疫苗对肉 的副反应较小。 2.2
起至 75 d, 两期试验的抗体合格率均超过农业部
用和蛋用雏鸡群免疫都是安全的, 而且疫苗引起 母源抗体测定结果
测, 结果显示禽流感抗体合格率均为 0, 表明 2 鸡 群为禽流感非免疫鸡群, 而且已无母源抗体。 2.3 免疫效果测定结果
45、 60、 75 d 各采血 1 次。翅下静脉采血, 1~2 mL/只, 分离血清, 冷藏或冷冻备用。 1.2.3 HI 抗体效价测定
[2]
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 24% 、 100.0% 、 97.92% 、 100.0% 、 95.38% , 平均抗体滴度分别为 2.52 log2、 7.74 log2、 7.31 log2、 7.15 log2、 6.6 log2。免疫后 75 d 养殖中, 35 日龄时使用该疫苗免疫, 一次即可。 的抗体滴度仍分别为 4.50 log2、 6.60 log2, 说明疫苗
免疫后抗体滴度上升快, 维持时间长, 在土杂肉鸡 免疫后 30 d 抗体合格率分别为 84.21%、 100%,
平均为 92.1% , 监测到免疫后 75 d, 抗体合格率仍 分别为 75% 、 95.38% , 平均为 85.19% , 从免疫 30 d 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抗体合格率应保持在 70% 以上的要求。 3 结论与讨论
[ 1 ]
源, Re-6 株) , 由某动物疫苗有限公司提供, 批准文 2013002, 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生产; SPF 2013001, 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生产。 1.1.3 主要试剂 1.2 护液) 、 1%红细胞悬液现用现配。 1.2.1 疫苗接种 1.2.2 采血 方法
号: 兽药生字 (2013) 153122206, 批号: 20130401; 禽流感 (H5N1) HI 抗原, 血凝效价 ≥7 log2, 批号: 鸡感染禽流感 H5 亚型高免血清, HI≥7 log2, 批号: 0.01 mol/L 的 PBS 液 (pH 7.2) 、 阿氏液 (血球保
性和免疫效果, 于 2013 年 6~10 月对蛋用雏鸡和凤 术生产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提供参考。 1 1.1 材料与方法 材料
翔麻鸡进行了免疫试验, 研究为推广应用最新技
1.1.1 试验动物
甸县由旺镇周正蛋鸡专业合作社 60 日龄蛋用雏鸡
收稿日期: 2014-05-10
用于试验观察疫苗免疫安全性的蛋鸡群为施
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 18.64%、 51.02%、 84.21%、 91.07% 、 88.68% 、 75.00% , 平均抗体滴度分别为 4.5 log2; 第 2 群疫苗免疫后 15、 21、 30、 45、 60、 75 d (上接第 64 页) 2.2 2.3 1.63 log2、 3.78 log2、 5.21 log2、 5.39 log2、 5.13 log2、
(NYT769-2004) 血凝抑制 (HI) 试验操作进行, HI 效价 ≥4 log2 判定为阳性, HI 效价 <4 log2 判定为 2 2.1 试验结果 经注射疫苗后, 连续观察 2 周, 鸡的精神状态、 安全性试验结果 阴性, 以阳性数占检测数的比例计算抗体合格率。
按 照《高 致 病 性 禽 流 感 免 疫 技 术 规 范》
摘
要: 为验证重组禽流感病毒 (H5N1 亚型) 灭活疫苗 (细胞源, Re-6 株) 对家禽的安全性
便及鸡群死亡率, 均未发生异常情况, 与注射之前无明显差异。对其中 2 群 35 日龄凤翔麻鸡疫 格率分别为 18.64%、 51.02%、 84.21%、 91.07%、 88.68%、 75.00%与 24%、 100.0%、 97.92%、 100.0%、 95.38%。表明在田间试验条件下, 重组禽流感病毒 (H5N1 亚型) 灭活疫苗 (细胞源, Re-6 株) 安 全性高、 副反应小, 免疫效果相对较好。 关键词: 禽流感; Re-6 株; 细胞源灭活疫苗; 田间试验; 免疫效果观察 免疫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测定的两个鸡群为施甸县 仁和镇贾爱萍育雏户的 35 日龄凤翔麻鸡, 第1群 流感非免疫鸡群。 1.1.2 疫苗、 血凝抑制用抗原及阴性血清 780 只、 第 2 群 800 只, 鸡群健康、 生长良好, 均为禽 重组禽流感病毒 (H5N1 亚型) 灭活疫苗 (细胞
机吹干整形, 此灰鹤标本即制作完成。 3 局部骨骼标本制作 骨骼上残存的肌肉、 筋腱剔除, 用流水冲洗
放入填充物
将备好的聚丙乙烯树脂填入放好支撑架的皮桶 缝合 用缝合针线仔细将腹部切口均匀缝合, 缝线
内, 颈部、 四肢部要用木棍协助填充, 以填实为宜。
10~15 d 后捞出, 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可将管状骨 在串制时准备打孔的部位先行打孔后用 5%~8% 的热食用碱水浸制 2~3 d, 用清水冲洗 2 遍, 再用 通风处沥干, 再行串制, 支于底架上。 参考文献:
NYT769-2004. 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技术规范 [S] .
������������������������������������������������������������������������������������������������������������������������������������������������������������������������������������������������������������������������������������������������������������������������������������������������������������������������������������������������������������������������������������������
经对 2 群 35 日龄凤翔麻鸡采血进行抗体检
现免疫副反应, 说明重组禽流感病毒 (H5N1 亚型)
本次免疫试验的 3 个鸡群共 7 580 只, 均未出
灭活疫苗 (细胞源, Re-6 株) 安全性高、 副反应小, 在基层推广具有可行性。本次试验受条件限制, 仅用一批疫苗两期试验鸡进行免疫效果测定, 要 更全面、 更准确验证显示该疫苗的免疫效果, 还需 进行两批以上疫苗和试验鸡重复试验, 并与传统 鸡胚源灭活疫苗进行比较试验, 将有待以后的试 验得出更全面、 更切合实际的结论。 参考文献:
3% 过氧化氢 (双氧水) 漂白, 用清水冲洗, 于阴凉
王景德. 解剖标本制作技术 [M] . 长春: 白求恩医科大学出版,
上, 待标本外表干后用脱落收藏的羽毛将掉毛处 皮肤进行扎粘、 修补, 再行全身羽毛喷水后用吹风
- 66 -
1 2 望 [C] //第三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 2011, 189. 沈志强, 王金良, 管宇, 等.禽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与挑战及展
血进行抗体测定, 发现疫苗免疫前禽流感抗体合格 率为 0, 第 1 群疫苗免疫后 15、 21、 30、 45、 60、 75 d 的
通过对 2 群 35 日龄凤翔麻鸡疫苗注射前后采
2014 年第 36 卷第 14 期
技术交流
China Poultry Vol.36, No.14.2014
H5N1 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Re-6 株) 田间试验效果观察
濮永华 1, 龚兴建 1, 钏有科 1, 黄 杰 2, 周开艳 1, 李玉静 2, 杨 (1.保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保山 678000; 2.施甸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保山 678200) 芳 1, 段 宁1
6 000 只, 鸡群健康、 生长良好; 用于试验观察疫苗
射, 每只 0.5 mL, 免疫 1 次。
将试验用疫苗恢复到常温后, 鸡颈部皮下注
第 1、 2 群疫苗免疫之前当天及免疫后 15、 21、 30、
- 65 -
2014 年第 36 卷第 14 期
技术交流
China Poultry Vol.36, No.14.2014
1 2 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77, 10: 17-41. 1980, 10: 3-13. 山西农学院, 内蒙古农牧学院. 家畜解剖标本制作法 [M] .北
松紧要适度, 缝隙处不应夹杂羽毛。将缝口两侧 羽毛略向缝处梳理, 以掩盖缝口。 2.4 2.5 放置艺眼 将备好的艺眼植入眼眶内, 调好位置。 修整 将填充好的标本按灰鹤原貌整形后置于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