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案例分析强生大宝并购案

合集下载

大宝“天天见”抑或不再见?!大宝被强生收购,强生并购大宝的原因,企业并购

大宝“天天见”抑或不再见?!大宝被强生收购,强生并购大宝的原因,企业并购

大宝“天天见”抑或不再见?!—大宝被强生收购,强生并购大宝的原因,企业并购大宝“天天见”抑或不再见?!《营销学苑》钟厦价值理论,在技术变化快,市场销售条件及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企业的并购活动频繁。

企业作为一个资本组织,必然谋求资本的最大增值以及竞争压力等因素。

通常涵盖以下四种效应:(1)韦斯顿协同效应,该理论认为并购会带来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最明显的作用表现为规模经济效益的取得,常称为11〉2的效应。

(2)市场份额效应,横向通过并购提高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纵向是通过对原料和销售渠道的控制,有利于控制竞争对手活动;混合并购对市场势力的影响是以间接的方式实现,并购后企业的绝对规模和充足的财力对其相关领域中的企业较大的竞争威胁。

(3)经验成本曲线效应,其中的经验包括企业在技术、市场、专利、产品、管理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特长,由于经验无法复制,通过并购可以分享目标企业的经验,减少企业为积累经验所付出的学习成本,节约企业费用。

(4)财务协同效应,并购会给企业在财务方面带来效益,这种效益的取得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惯例及证券交易内在规定的作用而产生的货币效益。

当我们对比理论研究所涵盖的范围时不难发现,强生购获大宝首先是购买未来的机会,为进攻国内化妆品市场获取战略机会,购买未来的机会。

分析起来有如下三个原因:一,直接获得正在经营的研究部门,获得时间优势,避免了工厂建设延误的时间;二,减少一个竞争者,并直接获得其在行业中的位置。

三,获得高能量市场力的运用,两个企业采用统一价格策,使收益高于竞争时的收益,例如大量信息**可用于,如会计收益数据可用以说明企业盈利能力;可被用于评价行业盈利能力的变化等.其次,强生大宝结合可发挥协同效应。

无论从生产领域,财务领域,人力领域还是市场领域来看,强生所获得**支付的成本与构架渠道,开启市场,塑造品牌相比要相对便利和划算.因为在生产领域,可产生规模经济性,可接受,可减少供给短缺的可能性,可充分利用未使用的生产能力;在市场领域,同样可产生规模经济性,是进入市场的重要途径,并且还能够与自有网络结合构架更为广泛和健康的销售分布网,大力市场控制力;在财务领域,充分利用未使用的税收利益,开发未使用的债务能力;在人事领域,吸收关键的管理技能,使多种研究开发部门融合。

并购与案例分析

并购与案例分析

并购与案例分析 并购与案例分析 并购与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 什么是并购?什么是股权并购? 1.什么是并购? 并购的内涵非常广泛,一般是指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 兼并,又称吸收合并,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

收购是指一家企业用现金或者有价证券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者资产,以获得对该企业的全部资产或者某项资产的所有权,或对该企业的控制权。

与并购意义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合并(Consolidat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成为一个新的企业,合并完成后,多个法人变成一个法人。

并购投资是公司对外投资的基本方式之一,在公司对外投资中占有很大比例。并购投资方式是指投资公司通过对业已存在的目标公司实行股权并购或资产并购,使投资公司成为目标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接管目标公司的资产和业务的投资行为,由此可见,投资并购方式以目标企业的存在为前提,没有目标公司就不能进行投资。

并购投资方式的基本特点是:使用目标公司企业平台或者继续目标公司的业务;投资成本高,但并购后业务的起点也高;整合难度大,但整合效益也大。并购投资方式又衍生出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两种基本模式。从企业角度讲,并购投资,无论是股权并购还是资产并购,与

新设投资方式相比最大特点是,可以化竞争之“敌”为竞争之“友”,减弱市场竞争压力,使投资公司在目标市场取得超额利润。也正是于此,并购投资方式要受到国家反垄断法的限制。

2.什么是股权并购 股权并购是指投资公司或投资自然人作为并购方,通过目标公司股东进行有关目标公司股权的交易,使投资公司成为目标公司的股东的投资的投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表现为股权受让、增资入股、公司合并等具体操作模式。或者说在实务中股权并购投资方式衍生出这三种具体操作模式。股权并购交易的标的和内涵是股东对目标公司的收益。不仅股权受让如此,增资并购和合并并购也如此,这是股权并购的本质特征,也是股权并购区别于资产并购核心所在。股权并购程序复杂、风险大,不仅具有投资具有的投资风险,而且在并购过程中有其独有的风险。从实务中看,并购投资方式是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而股权并购又是并购投资方式中的主要形式。

强生全资控股,大宝能否天天见?

强生全资控股,大宝能否天天见?
光无 二,甚至连宝洁、欧莱雅等国际 巨头也不敢小觑。
作好。”对于中国日化行业结盟外资,从中国人记忆中渐渐消失 时过境迁。2 0年, “ 0 5 大宝”销售额达到78 .亿元,在国内品 的“ 美加净”、 “ 猫”、 “ 熊 活力2”等 著名品 8 牌,到先后奔向了
牌的 护肤品中 销量 第一 。然而, 相对于中国 化妆品 市场70 0亿元的总 法国欧莱雅怀抱的小护士和羽西,这些土生土长的中国知名品牌,
“ 大宝还能见? ”
“ 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这熟悉的广告词已 在我们耳边 相 当的吸5力。据分析,大宝在这些市场拥有成熟的通路,尤 『 萦绕了十几年。 “ 大宝天天见”的电视广告语更是响彻大江南北。 其是在二、三线市场的批发领域 的优势,将有利于强生的产 品 以“ 价格便宜量又足”的形象出击的大宝,从19年开始,连 97
销售额而言, “ 大宝”却仅 占有九牛一毛的1市场份额。 % 20年3 6 7 月2 日,大宝在北京市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 0
“ 过门”以后他们的日子真比以前好了吗?
对 于 本 土 品牌 而 言 ,外资 的介 入 带 来 了
大宝为何要挂牌
先进的研发和营销理
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自诞生至今,已陆续形成护肤、洗 念。但也不难发现,投 发、美容修饰、香水、特殊用途共五大类10 多个品种,并连续8 0 年 奔欧莱雅后的小护士在 居全国护肤品市场销量第一。 市场影响力等方面不及
从拟购到竞争再到听证会,强生这一路走来可以算得上是艰辛
万苦了。但作为世界上规模大、产品多元化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及消 从坊间传出强生密洽收购大宝的消息,到最终尘埃落定,这起 费者护理产 品公 司之一,在 中国拥有婴儿 护理产 品系列 、化妆 品业

公司并购案例

公司并购案例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08会计1w 孙佳摘要:全球金融风暴引起新一轮的企业并购浪潮。

在品牌并购中,品牌整合是企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作为中国日化界的民族品牌,“大宝”23亿元的高价转让消息自一公布起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转让主体是福利性企业,意向买受人为跨国公司,产权转让方案既要体现国资价值最大化,维护国有资产的有序流转;又要维护民族品牌在转让后的市场地位,还要兼顾到转让主体的福利性企业性质,保障残疾职工能得到妥善安置。

(一)兼并的概念我国公司法中只有公司合并而没有公司兼并的规定,“兼并”究竟是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

在国外,使用较多的是“并购”。

在我国的实践中,很多情况下兼并与合并相同,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兼并与收购相同。

(二)企业兼并的形式及法律性质在我国的实践中,企业的兼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承担债务式兼并2、购买净资产式兼并,即兼并方出资购买被兼并方企业的资产。

3 收股份式兼并,即被兼并方的所有者将被兼并方的净资产作为股金投入兼并方,成为兼并方企业的一个股东。

4、控股式兼并,即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其它企业的股权,达到控股,实现兼并。

一、标的概况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宝”)的前身是北京市三露厂,该厂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为安置残疾人就业而设立的国有福利企业,是最早生产大宝系列化妆品的企业,始建于1958年,1985年转产化妆品。

为进行福利企业改制的探索,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北京市三露厂和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职工持股会共同出资组建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于1999年1月29日成立,成立时注册资本2600万人民币。

2002年增资到4.53亿元,其中三露厂出资3.78亿元,占83.42%;职工持股会出资0.75亿元,占16.58%。

从1997年开始,以“价格便宜量又足”的形象出击的大宝,连续8年夺得护肤类产品的销售冠军。

2003年,在润肤品行业中,大宝的市场份额是17.79%,远高于其他竞争对手。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课件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课件

收购历程
●2006年7月,大宝向外界透露出售股权的意向, 传闻强生将接盘其51%股权。
●2007年2月27日,大宝在北交所正式挂牌,转让 全部股权。一个月挂牌期满后,征集到收购对象 的大宝撤下出售信息,除强生外,联合利华、宝 洁、雅芳等均被传有意收购。
●2007年11月21日,商务部举行关于强生收购大 宝的听证会,但商务部未明确表态。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1年1月14 日上午 5时44 分21.1 .1421 .1.14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 2021年 1月14 日星期 四上午 5时44 分38秒 05:44 :3821 .1.14
现在随着大宝的加入,大大加强了强生在中国的 日化业务板块。之前,强生在收购大宝时表示,将 保持大宝的独立性,大宝会像其他强生子公司在全 球一样,成为一个独立的实体,进行独立的运作。 但是如何实现各品牌的协同效应,实现销售和渠道 的整合,则成为整合的重中之重。
强生收购大宝引来的疑虑
大宝“外嫁”后会被“雪藏”吗?
专家点评 外资加长“短腿”兼容低端市场优势
营销专家娄向鹏指出,跨国企业发动收购主要有几 种目的:一是借助收购进入某个新的市场或行业; 二是直接消灭竞争对手;三是看中被收购品牌的某 些优势。而尽管市场份额逐年萎缩,但大宝品牌在 消费者中依然具有较大影响力,大宝在全国,特别 是二三级城市和农村市场拥有数千家超市及商场专 柜,产品销售网络比较完善。而对于外资日化品牌 来说,这一市场区域一直是其“短腿”。从弥补产 品线的角度出发,强生保留大宝品牌,目的在于兼 容这个品牌在低端消费市场的优势。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 2021年 1月14 日星期 四上午 5时44 分38秒 05:44 :3821 .1.14

跨国并购成功案例分析_企业海外并购案例

跨国并购成功案例分析_企业海外并购案例

跨国并购成功案例分析_企业海外并购案例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跨国并购成功案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跨国并购成功案例篇1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宣布,以总价12。

5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收购IBMPC部门。

协议内容包括联想获得IBMPC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的全球业务,以及原IBMPC的研发中心、制造工厂、全球的经销网络和服务中心,新联想在5年内无偿使用IBM及IBM-Think品牌,并永久保留使用全球著名商标Think的权利。

介此收购,新联想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

联想在付出6.5亿美元现金和价值6亿美元联想股票的同时,还承担了IBM5亿美元的净负债,来自于IBM对供应商的欠款,对PC厂商来说,只要保持交易就会滚动下去不必立即支付,对联想形成财务压力。

但对于手头上只有4亿美元现金的联想,融资就是必须的了。

在2005年3月24日,联想宣布获得一项6亿美元5年期的银团贷款,主要用作收购IBMPC业务。

收购后,联想集团的股权结构为:联想控股46%,IBM18。

9%,公众流通股35。

1%,其中IBM的股份为无投票权且3年内不得出售。

为改善公司负债率高,化解财务风险,联想又在2005年3月31日,引进了三大战略投资者,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TexasPacificGroup)、泛大西洋集团(GeneralAtlantic)、新桥投资集团(NewbridgeCapitalLLC)分别出资2亿美元、1亿美元、5000万美元,共3。

5亿美元用于收购IBMPC业务之用。

引入三大战略投资者之后,联想收购IBMPC业务的现金和股票也发生了变化,改为8亿美元现金和4。

5亿美元的股票。

医疗保健行业并购案例分析

医疗保健行业并购案例分析

医疗保健行业并购案例分析在当今日益竞争激烈的医疗保健行业中,企业通过并购来实现扩大规模、提升市场份额、增强竞争能力的目标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做法。

本文将分析两个医疗保健行业并购案例,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影响。

案例一:强生公司收购康适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医疗保健公司,强生公司一直致力于通过收购等方式拓展自身业务。

2019年,强生公司宣布以总金额逾400亿美元收购康适公司,这一并购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

首先,强生公司收购康适公司的目标是扩大其在消费者保健产品领域的份额。

这使得强生公司能够借助康适公司的强大销售渠道和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推广和销售自身产品。

其次,这一并购案例还使得强生公司能够获得康适公司的技术和研发资源。

康适公司在医疗设备和技术创新方面具有深厚的实力,通过收购,强生公司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从而为未来的产品创新提供更多机会。

最后,强生公司收购康适公司还能够实现成本效益。

通过整合资源和规模优势,强生公司能够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并提高效率。

此外,强生公司还能够通过整合供应链和分销渠道,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

这一并购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强生公司成功借助收购康适公司的渠道、品牌、技术和资源,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并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

同时,这一并购案例对于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推动了更多公司通过并购来实现战略目标。

案例二:泛生健康收购美国云健公司泛生健康作为中国领先的医疗保健公司,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2018年,泛生健康宣布以25亿美元收购美国云健公司,这一并购案例在国内外市场引起广泛关注。

这一并购案例的成功之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泛生健康通过收购云健公司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云健公司作为美国知名的健康管理平台提供商,具有雄厚的技术和资源,通过收购,泛生健康得以借助云健公司的平台和品牌知名度,快速进入美国市场。

其次,泛生健康通过收购云健公司获得了先进的健康管理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生大宝并购案分析 [大] [中] [小] 作者:不详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精品课程网 2008年7月30日,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面简称强生公司)正式收购了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宝公司)的全部股权,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将成为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这次的23亿元的高价整体收购是继小护士、北京奥奇、北京紫罗兰、羽西等中国化妆品知名品牌被收购之后,又一中国日化企业被收购案例,并创下中国日化行业并购第一高价。

案例描述及分析 一、大宝强生并购案时间进程 2006年8月强生出台拟购大宝计划,雅芳、上海日化等多家公司随后表明将参与竞购。为此大宝公司首次表态:并购并非卖厂。大宝并购案正式进入人们视野。

2007年2月27日,国有控股企业大宝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100﹪股权,包括83.42%国有股和大宝职工持股会持有的16.58%股份,挂牌价格23亿元。

2007年3月26日,大宝挂牌截至。联合利华有意参与并购。3月27日,挂牌信息撤下,联合利华最终失利。

2007年4月,在外界一片猜测声中,大宝表示暂不公布并购计划。但外界有消息称强生已就员工安置等其他具体问题与大宝达成初步协议。

2007年6月,因价格问题,强生与大宝并购案出现分歧。联合利华进入争夺。随后又传出强生退出并购,宝洁公司欲接手此案的消息。

2007年9月底,历时近半年的大宝并购案终于水落石出。强生达成与大宝公司的协议,静待商务部批审。

2007年11月21日,商务部就强生收购大宝一案进行听证。资生堂、宝洁、联合利华及隆力奇等国内外知名化妆品品牌参加听证。

2008年7月30日,历时两年的大宝并购案以强生确认以23亿元收购大宝结束。 二、大宝介绍 (一)公司简介 一提起大宝,人们总会想起那两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真情永不变,大宝天天见”、“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大宝系列化妆品1985年诞生至今,适应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已陆续形成护肤、洗发、美容修饰、香水、特殊用途共五大类100多个品种。“大宝”原是北京三露厂创立的化妆品品牌,1999年三露厂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成立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其中三露厂作为控股股东占大宝公司83.42%的股份,大宝管理层和职工持股共占16.58%的股份。也正是通过职工持股,调动了大宝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使大宝产品连续多年稳居国内化妆品第一品牌的宝座,这也奠定了大宝今天的江湖地位。

大宝首先是我国专业生产化妆品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其次是内资中最为知名的化妆品品牌。在其发展的十几年间,通过以零售促批发、建立大宝专柜等方式,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型商场建立了几百个专柜和数千个经销点,全面实现了对全国一、二、三级市场的覆盖,成为国内化妆品企业中渠道铺设的翘楚。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大宝化妆品每年的销量都在一亿瓶以上,每10个中国家庭中就有2个家庭在使用大宝产品。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宝品牌目前已成为中国化妆品行业中销量排名第一的品牌。

(二)并购前状况 大宝虽然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市场覆盖面广,但其在管理制度及市场营销方面上存在不足。

首先,大宝采取的是典型的区域代理经销制,即由代理商买断产品,在各自的区域内推广市场进行销售配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中大宝渠道管理的不力和价格的不统一。即大宝的最终售价是完全受卖场左右的。

其次,大宝对其地地方上的代理商并没有管理制度,也没有制约能力。大宝一度由于市场渠道开发过快,出现了库存高、在制品储备高、生产周期长、不能及时交货,尤其是对异地销售分公司的产品库存及资金不能有效控制等现象。在竞争中对市场销售量的过于重视,使大宝没有耐心在后续发展中完成对渠道和配送体系的完善。大宝的渠道不仍属于传统的铺货方式,物流配送体系乏善可陈,市场后续服务支撑不力。再加之销售价格不确定,串货现象时有发生,其品牌形象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销售业绩近几年来差强人意。

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辉煌之后,大宝的品牌知名度仍在,但销售业绩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行业协会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大宝销售额为7.8亿元,占全国化妆品市场份额的1%,2006年其销售额进一步下滑到6.76亿元。在多年占据内资护肤品企业界销量第一的位置之后,近两年来,大宝的市场份额从百分之十几迅速萎缩到百分之一,中高端的化妆品利润率一般都在10%~30%左右,而大宝却仅维持在2%左右。

大宝如果不在产品市场定位和售价上做出调整,单纯以量的增长已近极限。 (三)并购动机 由于渠道管理跟不上所导致的上述问题,反过来又使大宝在定位、价格调整和利润维持方面明显疲软。再加之大宝的多元化发展对于企业精专化发展的不利影响,后续研发力量的缺乏,营销能力与已逼近国内的对手相差悬殊,自身市场管理方面积累不足,使其对未来发展仅靠自身力量突围不抱有信心。因此需要寻求外力。 两年前,在国内一家主流媒体上,大宝还宣称以“高质量、低价位、面向大众”的经营特点,作为民族企业要坚持发展下去。大宝最初的出售消息也表示,大宝最初只想出售产权的51%。很显然,整体出售并不是大宝由来已久的打算,而是目前面临现实的发展困境所做出的决定。

从强生角度看,日化行业技术含量不高,而此类产品体量小,整体来说储存、物流、配送在实际运作中并不是很难,因此,可以说其对大宝这样的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物流配送、渠道建设方面拥有很大的兼容性。并购后,强生完全能够利用现有的物流配送资源收纳大宝,并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特别是对开拓三级、四级市场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大宝会对强生还很单薄的成人护理用品生产线进行大规模的扩充,使强生在短时间内提升同业多元化水平,这也是日化企业做大的常用手段。大宝缺少的是资金、技术和管理理念,强生是出于补足产品线的考虑,看好的是大宝的品牌和渠道。低端化妆品是很容易研发的,但培育一个成熟的终端却很花时间,收购大宝无疑走了捷径。强生应是在原有渠道上巩固,然后进行品牌提升。

目前,化妆品行业竞争特别是中低端的竞争使企业利润微薄,而过长的销售渠道和多层次的物流配送又进一步摊薄利润。所以,简化通路,提高网络掌控能力,完善物流配送体系让产品以更快的速度和合理的价格与消费者对接,是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而在这一点上,强生确实有力消化大宝。

三、强生介绍 (一)公司简介 美国强生(Johnson & Johnson):成立于1887年的美国强生公司是世界上规模大、产品多元化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及消费者护理产品公司之一。强生作为一家国际性大型企业,生产并推广高品质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产品畅销于175个国家地区,生产及销售产品涉及护理产品、医药产品和医疗器材及诊断产品市场等多个领域。至今在全球范围遍布57个国家,共建有230多家分公司,拥有11万6千余名员工,是世界最具综合性、分布范围最广的健康护理产品制造商、健康服务提供商。

自1985年强生在中国成立第一家合资企业以来,随着业务不断发展,先后共建立起数家分公司和机构。如今,强生在中国共有员工6,000余名,同心协力,促进着中国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强生在中国的企业在销售产品和研究方向各有不同的市场重心,从婴儿健康护理品、女性卫生用品、成人护肤品与创伤护理品,到专业医学角度的医疗器材、临床诊断,医药产品等。

(二)并购前状况 2007年和2008年1月份全国重点大型零售商场化妆品品牌的销售监测资料显示,尽管强生拥有强生婴儿、可伶可俐、露得清等多个品牌,产品涉足护肤品、彩妆、美容美发、香水、洗护发等多个领域,几乎覆盖了化妆品行业的每个细分市场,但在每个细分市场上,强生公司旗下各个品牌的市场综合占有率都未能进入前十位。由此来看,强生公司在中国化妆品市场上所取得成绩实在难以与其雄厚的实力相匹配。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开拓和培育方面,强生远远地落在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资生堂等企业的后面。一言以蔽之,强生公司在中国护肤品市场乃至于整个化妆品行业中都缺乏令其满意的品牌和产品。

由此可见,强生在华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强生自1985 年便进驻中国。但直到现在,大多数中国人心智中的强生,还停留在婴儿护理产品上。其实,美国强生品牌已逾百年,是世界上最具综合性、产品最为多元化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及消费者护理产品供应商。强生在国际上的优异表现,并没有让它在中国实现飞跃性的全面发展。从1998年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起算起,强生公司在中国化妆品市场已经拼杀了十年之久,然而所获甚少。到了如今,化妆品行业内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十分稳定,新进入者在低端产品、大众化产品、中高档等各细分市场上都必将面临着严酷的竞争。

在强生看来,要想在华赶超其他跨国日化巨头,最佳、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收购一个本土品牌,扩大自己的品牌延伸度及渠道覆盖率。大宝无疑是强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最佳选择

(三)并购动机 从多个方面来看,强生并购大宝都是一场相当划算的生意。 第一,从公司层战略上讲,如何开拓二三线城市的中低端市场是强生公司寻求的主要目标。大宝产品定位低端,在二三级以及农村市场拥有良好口碑,而强生主要产品定位中高端,渠道网络也集中在大中城市,正好形成渠道互补。借道大宝,强生可以更迅速、更有效地开拓中小城市及农村市场。

从大宝的品牌“家底”来看,尽管近年来有所萎缩,但还算殷实。大宝每年还可以贡献5000 万左右的净利润。更重要的是,大宝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相当不错,在当下市场中即使不赚,也不可能赔本。大宝的终端资源相当丰富,它在全国拥有350 个商场专柜和3000 多个超市专柜。如此庞大的终端资源,不论是让大宝继续沿用,还是“曲线变脸”,铺上强生旗下其他品牌与产品,都是一笔巨大的市场财富。因此,对于强生公司来说,全资收购大宝确实是可以借重的方式。不管怎样说,强生公司满足了大宝公司出价要求,得到了一个每年净利润稳定在四、五千万元的“现金牛”企业;而且,还可以借助于大宝的品牌和渠道来进行额外的营销。若此,强生公司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从事业层战略上讲,强生收购大宝首先是进攻国内化妆品市场获取战略机会,购买未来的发展机会。分析起来有如下三个原因:一,直接获得正在经营的发展研究部门,获得时间优势,避免了工厂建设延误的时间;二,减少一个竞争者,并直接获得其在行业中的位置。三,获得高能量市场力的运用,两个企业采用统一价格政策,使收益高于竞争时的收益,例如大量信息资源可用于披露,如会计收益数据可用以说明企业盈利能力;可被用于评价行业盈利能力的变化等。

其次,强生大宝结合可发挥协同效应。无论从生产领域,财务领域,人力领域还是市场领域来看,强生所获得资源支付的成本与独立构架渠道,开启市场,塑造品牌相比要相对便利和划算。因为在生产领域,可产生规模经济性,可接受新技术,可减少供给短缺的可能性,可充分利用未使用的生产能力;在市场领域,同样可产生规模经济性,是进入市场的重要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