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源性线虫监测方案(试行)
2007-2008年兴化市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

环境 中土源性线虫感染期幼虫和虫卵密度不断降低 , 对人群的危害正在逐步下 降。在今后的土源性线虫
防治工作 中, 要特别注重经皮肤感染的土源性线虫 , 在 进行 健 康教 育 时要 注重 对大 年龄 、 识水 平低 的务农 知 人员进行强化, 增强他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和 自 我保护
1 对象与方法
11 监测对 象 . 3周 岁 以上 ( 3周 岁 ) 家村 常住 含 欧 24 感染度 . 20 07年 3 钩虫感 染者有 3 8名 6人为轻
居民, 中每年监测 10 其 0 名幼儿园儿童。
12 监测方法 ①检测方法。采用改 良加藤厚涂片 度感染 , 人 为中度感染 , . 2 轻度感染者 占钩虫感染者 ( 粪 3检 ) 检测 钩虫 、 虫 、 1 , 蛔 鞭虫 、 蛲虫 及 其 他虫 种 。 的9 .4 , 外 2名 蛔 虫感 染 者 和 1名 蛲 虫感 染 者 47% 另 3—1 2岁周岁 儿童 加做 透 明胶 纸肛 拭 法 检 测蛲 虫 卵 。 都是轻度感染。20 08年全部 1 O名钩虫感染者 中9 名 ②感染度评价 。以克粪虫卵数 ( P ) E G 划分 , 轻度 : 蛔 为轻度 感染 , 人 为 中度感染 。 1
出均为钩 虫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卫生意识的提高 , 外
2 3 感染率的流行病学分布 .
20 07年 4 名感染者 1中, 男性 l 人 , 4 .% , 8 占 39 女性 2 人 , 6 1 ; 0 3 占5 .% 2 8 0 年l O名感染者中, 男性 7 , 00 , 人 占7 .% 女性 3 , 人 占 3 .%。土源性线虫感染有随年龄增 长而增加 的趋 00
高州市2006~2010年土源性线虫病感染情况论文

高州市2006~2010年土源性线虫病感染情况分析【中图分类号】r5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416-01【摘要】目的:分析高州市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为防制土源性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肠道蠕虫卵,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
结果:五年间共检查5125人次,共检查出感染者677人次,年平均感染率为13.21%。
12周岁以下儿童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623人次,蛲虫感染者321人次,感染率为51.52%。
结论:随着农村饮用水和居住条件的明显改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与防治,我市人群中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感染率仍较高,重点人群土源性线虫病防制亟待进一步重视。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防制2006~2010年,根据《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国家cdc、广东省cdc及茂名、高州市cdc在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委会开展了为期五年的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工作。
现将5年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 监测内容与方法1.1 内容钩虫、蛔虫、鞭虫及蛲虫,检查到其它虫种一并登记。
1.2 对象年龄在3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1.3 方法每年9~11月份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
1.4 指标:钩虫、蛔虫、鞭虫分别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蛲虫计算感染率。
2 质量控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负责对承担监测点工作任务的各级业务骨干进行技术培训,对监测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负责组织对监测点镜检结果进行复检,严格控制镜检质量。
3 监测结果3.1 基本情况共检测5125人次,其中男性2555人次,女性2570人次;年龄在3~98岁之间;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每年受检人数60%以上,其次为学生和学龄前儿童。
3.2 感染情况共检查出感染者678人次,年平均感染率为13.21%。
各年间感染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62.44,p0.05)。
重庆市潼南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调查

重庆市潼南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调查发表时间:2018-08-24T15:12:47.1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第13期作者:魏影[导读] 了解重庆市潼南区土源性线虫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重庆市潼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潼南 402660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市潼南区土源性线虫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镇相当数量的家庭为观察对象,采用Kato-Katz法检查粪便中土源性线虫卵。
[结果] 粪检2034人,总感染181人,总感染率为8.90%,其中: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8.6%,0%,0.25%,0.05%。
中重度感染者占比12.15%;女性总感染率为8.09%,男性总感染率为9.93%,无显著性差异(X<0.05);钩虫感染率、鞭虫感染率和总感染率皆为>60岁组最高。
[结论] 我区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总体较低,感染率8.90%,中老年农民是土源性疾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流行病学调查;重庆潼南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1]。
潼南区为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之一,辖20镇(乡)2个街道办事处,2017年末户籍登记总人口逾百万人。
为了解潼南区土源性线虫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根据《2017年潼南区土源性寄生虫病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潼南区于2017年10月开展了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基线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调查点本次调查按照《 2009 -2015年重庆市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及《重庆市土源线虫病现状调查方案》要求,分别选择了我区东西南北中五个具有代表性地方为调查点,分别是柏梓镇朱家村、太安镇罐坝村、上和镇冬冲村、别口镇高岩村和梓潼街道卫星村,每个调查点不少于400人。
灌云县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报告及防治对策

・
疾 病
防 治
・
灌 云 县 土源 性 线 虫 病 监测 报 告 及 防治 对 策
顾 冰 , 传 法 徐
(灌云 县杨 集 中心 卫生 院 , 江 苏 灌云
Hale Waihona Puke 22 2 2 2 1)【 文献标识码】 B 【 中图分类 号】 R 3 . 【 5 2 1 文章编号】 1)6 O O 2 O )1 OO 2 ( —9 7 ( O 9O 一O 3 一0 ( 】
【关 键 词 】 肠道线虫 ; 测 ; 监 服驱 虫药
灌云县位 于连 云港 市南部 , 以平原 为主 , 口 人
17 , 0 万 其中农业 人 口 占 8 。农 民人均年 收入 O
I( I 1 .3 6 , . s n 1 O — 9 O 2 ) 9 01 O 4 ) ) : O 9 9 j is . O 6 O7 . 【 . . 1 O
2 3 病 因 分 类 .
生 防疫 与食 品卫生 安全工 作 的意见 》 等一 系列 文件 , 对学 校食 堂提 出 了一 系 列 管理 要 求 , 学 校食 堂 也 各 都 制定 了相 应 的规 章 制 度 和 规 范 。但 是 , 大部 分学
()传 染 病 疫 情 : ) ~ 2)7年共 发 生 1 1 2( O5年 ( 0 2 起 共 6 8例 , 中 流 行 性 腮 腺 炎 5起 (3 5 其 2 6例 , 占 3. 7 )流行性 感 冒 2起 (8 5 8 , 16例 , 2. 7 )手 占 8 2 , 足 口病 2起 (2 , 1. 9 )细 菌性 痢 疾 1起 11例 占 8 3 , (9例 , 8 9 )伤 寒 l起 (7例 , 5 6 ), 5 占 .7 , 3 占 .2 麻疹 1 (9例 , 28 6。 起 1 占 . 9/) 9 ()食 物 中毒 :O 5年 ~2( 2 2O ] O 7年共 发生 4起 计 16例 , 中大肠 艾希 菌 2 ( 1 , 5. 5 ) 9 其 起 13例 占 7 6 , 沙门菌 1起 ( 9例 , 2. ) 葡 萄 球 菌 肠 毒 素 4 占 5O ,
云坛乡土源性线虫感染状况调查

2 方 法 按 照 《 江 省 土 源 性 线 虫 病 监 测 方案 浙
( 试行) 中的规定方法执行 ,采用改 良加藤厚涂 》 片法 ( a - K t 涂 片 法 ) Kt o o z厚 ,3~1 2岁 儿 童加 做 透 明胶纸肛拭 法检测蛲 虫卵 ,并对 调查点 进行肠道 寄 生虫病 的各种 流行 因素调查 。
・
3 ・ 2
浙 江 预 防 医学 2 1 第 2 00年 2卷第 4期
Z  ̄ ag rvni ei n ,A 2 h i eeteM dc e 卫 0 Q nP v i
:
云坛 乡土源性 线虫感 染 状况 调查
章 瑛
中闺分类号:R 8. 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 07—03 2 1 )0 0 3 0 9 1(0 0 4— 0 2— 2
12 % ;4 5 .8 5~ 9岁 26人 ,感 染钩 虫 1 人 ,感染 5 1 率为 5 4 % ;i6 .7 > 0岁 47人 ,感染 钩虫 3 ,感 4 4人 染 率 7 6 % ,各 年 龄组 之 间 的 钩虫 感 染 率 有统 计 。l
学意义 ( =1. 5 P< . 1 。 18 , 0 0 ) 4 钩虫感染 有关 因素 农 田劳作穿戴 雨靴 3 9人 , 5
弱 ,在农 田劳作 时 ,喜 欢赤脚 、光裸着皮肤 ,直接
胶 纸肛拭 法检 查 l 以下儿童 1 ,蛲虫感 染率 2岁 3人
为 0 0 % ;其他土 源性线虫也未 发现 。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钩 虫感染与性 别 的 关 系
男 性为 53人 ,感染 3
人数 2 ,感染 率 为 43 % ;女性 为 4 6人 ,感 3人 .2 9 染人数 2 人 ,感 染率 为 4 2% ;两 者 比较无 统 计 1 .3
线虫概述蛔鞭蛲

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
《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
土源性线虫(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 在我国分布广泛,危害健康,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2005年卫生部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 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源性线虫感 染率为19.56%,推算感染人数达1.29亿,表明 我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这与我 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为及时掌 握我国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有 必要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连续、系统地开展土 源性线虫病监测。
脱蛋白质膜蛔虫卵
脱壳蛔虫卵,卵壳则呈无色透明,应 与其他线虫卵的鉴别
虫卵
脱蛋白膜卵
受精卵
未受精卵
感染性卵
二、生活史(要点小结)
1.成虫寄生于小肠,以半消化物为食 2.幼虫需经肝肺移行才能发育为成虫 3.终 宿 主 人,唯一宿主 4.感染阶段 感染性虫卵 5.感染方式 经口 6.虫体寿命 1年左右
一 形态与结构 1 成虫外形 虫体圆柱形(线形)、两侧对称、 不分节,雌雄异体, 。不同种类大小 相差悬殊 。 一般雌虫显著大于雄虫 ,雌虫尾端 钝圆而直, 雄虫 尾端具有明显特征 (交合刺、交合伞等)
尾端具有明显弯曲特征
(1)虫体结构
① 角皮层
为无细胞结构 质坚、 光滑、有弹性、 ,形 成多种生理结构(唇 瓣、乳突、翼、 交 合伞、交合刺、环纹、 口矛等)
调查显示,自1990年开展第一次全国人 体寄生虫分布调查以来,我国土源性线虫 的感染率下降了63.65%,总感染人数比 1990年减少了4亿,但但甘肃、四川、海 南、广东分别上升了112.89%、41.67%、 40.85%、5.13%。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 很大差距,目前我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仍 相当于日本上世纪60年代、韩国上世纪80 年代的感染水平,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 度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不相适应。
土壤中蛔虫卵的检测4.29

土壤中蛔虫卵检测一、背景卫生部于2006 年在全国设立了22个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开展监测工作 ,监测方案中要求对每个监测点进行人群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的同时, 还需监测土壤中人蛔虫卵的污染情况。
2006~2010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土壤中人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37.1%,29.5%,25.9%,31.3%和24.4%,统计分析表明,土壤人蛔虫卵检出率与人群蛔虫感染率呈正相关,因此土壤中蛔虫卵的污染情况是评价环境卫生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原理先用碱性溶液与土壤样品充分混合以分离蛔虫卵与土壤颗粒,再加入比重较大的液体使得比重较轻的蛔虫卵漂浮在溶液表面,收集后镜检计数。
三、采样要求1分别从表面及2~3厘米深处采取土样,因为虫卵存活时间与土层深度有关;2在用人粪施肥的农场和菜地可分别在陇上和犁沟中取土样,同时还应取20厘米深处的土样,以确定虫卵附着在根块植物上的可能;3为了测定不同局部气候条件下虫卵存活率,要从有日光照射和荫蔽区采取土样;4厕所、庭院、厨房取表层土;5每份土样约100g。
四、步骤1土样处理:剔除菜叶、树皮等大杂物,压碎土样中的大颗粒;然后用孔径3mm的铜筛和孔径为2mm的铜筛过筛,收集过筛后的土样。
2分离:取50ml大离心管,放入过筛后的土样10g,加5%氢氧化钠溶液至40或45ml刻度线。
用橡皮塞紧塞管口,在振荡器上振荡15分钟,可反复3~4次,待充分混合后,以2000rpm,离心4min。
3漂浮:弃去上部的氢氧化钠,加入饱和硝酸钠溶液充分搅拌混匀,2000rpm离心4min,再加饱和硝酸钠溶液满至管口,覆上18mm ×18mm盖玻片。
4 计数:静臵15min后,将盖玻片迅速翻转取下,臵于载玻片上镜检,同时再覆上第二张盖玻片,如此反复,共计数3~4张盖玻片。
五、影响土壤蛔虫检出率的因素1 漂浮液的比重:漂浮液的比重是影响蛔虫卵检出率的重要因素,用比重大的溶液作为漂浮液效果较为理想,与饱和硫酸锌、硫酸镁、氯化钠等盐溶液相比,饱和硝酸钠的比重最高,用作漂浮液蛔虫卵的检出率最高。
武功县土源性线虫病现况调查结果分析

表1 武功县土源性线虫感染性别分布
点。 选择监 测点 3 周 岁以上 2 5 0 0 人 作为调 查监测对象 , 采集粪
便, 采 用改 良加 藤厚 涂 片法计数 蛔 虫、 钩 虫、 鞭 虫虫 卵, 3周 ~
异。
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按照《 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 和
《 土源性 线虫病 防治技术方 案( 2 0 1 0版 ) 》 要求, 2 0 1 2年 7月在 我县开展 了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工作 , 现报告如下 。
1 对 象 与 方 法
2 . 2 . 2 年龄分布
见表 2 。
武功县土源 性线虫感 染年龄分 布结果
一 旦盆翰国
2 . 2 . 4 地区分布
见表 4 。
表4 武功县土源性线虫感染地 区分布
武功 县土源性线虫感 染地 区分布结果
3 . 3 本次调查武功县土源性线 虫病感染率 , 文 盲、 小学及
以下文化程 度明显高于初 中及 以上 ,文化程 度越低感染 率愈 高。 是因为文化程度越低 , 生活卫生 习惯也差 , 卫生防护意识越 淡薄 ; 而文化程度愈高 , 人们 的健康 意识普遍提 高, 越注重生活 卫生 , 土源性线虫病感染 率低 。 3 . 4 本次调查 武功县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 ,男 性与女性 比较 , 不同乡镇感染率 比较 , 无显著差 异。 说明武 功县男孩和女 孩, 不同乡镇 的儿童在防病意识 、 个人 防护 、 卫生习惯等方面基
抽 取 5个 乡镇 , 再从 各 乡镇 各 抽 取 1个 行 政 村 , 作 为 调 查 监 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
(试行)
一、背景
土源性线虫(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在我国分布广泛,感染人数众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005年卫生部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9.56%,推算感染人数达1.29亿,表明我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这与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
为及时掌握我国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与措施、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连续、系统地开展土源性线虫病监测。
根据《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特制订《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
二、监测目的
(一)了解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
(二)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三)为国家和地方卫生城市(城镇)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三、监测病例定义
本方案的监测病例是指在人群中开展土源性线虫病原学检查时,发现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虫卵或虫体者即为土源性线虫病病例。
四、监测内容
(一)监测点监测
1.确定原则
(1)根据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类布点;
(2)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应相当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群的平均感染水平;
(3)监测点所在县(市、区)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能够主动配合并承担一定的监测任务。
2.监测点分布
按照分类布点的原则全国共设22个监测点:
(1)感染率大于20%的地区共10个点:海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南、重庆、福建、湖北、江西、云南;
(2)感染率5%~20%的地区共7个点:安徽、广东、山东、甘肃、青海、河南、江苏;
(3)感染率小于5%的地区共5个点:黑龙江、上海、河北、山西、北京。
3.监测点的确定程序
(1)监测点应固定在一个行政村或若干自然村,总人口数一般不少于1500人,每次受检人数不少于1000人。
(2)监测点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寄生虫病防治所选择确定,并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备案。
(3)监测点一经确定,原则上5年内不变动。
4.监测内容与方法
(1)人群感染情况监测
①内容:钩虫、蛔虫、鞭虫及蛲虫,检查到其它虫种一并登记。
②对象:年龄在3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③方法:每年9~11月份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
④指标:钩虫、蛔虫、鞭虫分别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蛲虫计算感染率。
(2)土壤中人蛔虫卵污染情况监测
①土壤采样点: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10户,每户采集菜园、厕所周边、庭院、厨房四类地点的土样。
②采样量:每户每类地点1份,每份30克。
③检查方法:镜检受精或未受精蛔虫卵,土壤培养法区别死活受精蛔虫卵。
④指标:分别计数人的蛔虫卵、受精蛔虫卵和培养后活受精蛔虫卵。
(3)相关因素调查
调查监测点的地理环境、气温、湿度、降雨、农作物、经济水平、卫生状况、防治措施等自然和社会因素。
(二)城市(城镇)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
拟申报国家和地方卫生城市(城镇)的地区需进行城市(城镇)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
其它地区可根据本地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和需求,参照本方案开展监测工作。
1.样本量:总人口数在50万以上的城市,调查人数不少于1500人;总人口数在50万以下的城市,调查人数不少于1000人。
2.抽样方法:在城区和郊区各随机抽取2所学校,对14岁以下各年级学生开展蛔虫感染监测,每年级至少调查100人。
3.检查内容:蛔虫卵。
4.检查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检查粪便标本,观察蛔虫感染情况。
5.指标:蛔虫感染率和感染度。
五、数据收集、分析和反馈
(一)监测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反馈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建立并下发统一的监测点调查数据库软件。
2.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监测点数据的收集和录入,并于次年1月15日前将数据库与年度监测报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全国所有监测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后,于次年3月底前将监测结果反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城市(城镇)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数据的收集
凡开展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的城市(城镇),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收集、录入和管理监测资料,并将监测结果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爱卫会,作为申报国家和地方卫生城市(城镇)的评价依据。
六、质量控制
(一)培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负责对承担监测点工作任务的省级业务骨干进行培训。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本地区监测点技术培训。
(二)督导检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对监测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监测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人员培训及技术规范的落实情况等。
(三)镜检质量控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负责组织对监测点镜检结果进行复检,对每个监测点至少抽检30%的阳性片(如阳性片不足10片则全部检查),假阳性率不得超过10%;阴性片至少抽检5%,假阴性率不得超过1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应及时反馈和公布监测点镜检质控结果。
七、组织领导与职责
(一)卫生部负责全国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测方案的制订。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本辖区的监测工作,安排所需监测经费,保证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国监测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并为监测点提供一定监测经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负责监测点工作的技术指导、培训、质量控制、资料汇总和反馈。
(三)监测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具体监测工作任务。
(四)监测点所在市(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协助开展监测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实施方案。
各地可参照本方案设立本地区的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
附表:
1、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检查登记表
2、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土壤中人蛔虫卵污染情况检查登记表
3、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基本情况调查表
4、城市(城镇)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检查登记表
附表1 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检查情况登记表
监测点编号□□□□□□□□省、自治区、直辖市县
填表说明:①个案号:共4位,第1-3位为户号,第4位为成员号(1为户主);②年龄:填周岁;③民族:填汉字简名,如白族填“白”;④职业、文化程度分类见操作手册;⑤检查前3个月内是否服用驱虫药,“1”表示服用,“0”表示未服用;⑥蛔虫、鞭虫、钩虫检查结果填写观察到的虫卵数(不乘24),受精和未受精蛔虫卵分别计数,未观察到填“0”;⑦蛲虫检查结果填“1”表示阳性,“0”表示阴性,“9”表示未检;⑧其它:如观察到其它虫卵,均列出虫卵名称,未观察到则填“0”。
检查人签字负责人签字调查日
期□□□□年□□月□□日
附表2 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土壤中人蛔虫卵污染情况检查登记表
监测点编号□□□□□□□□省、自治区、直辖
说明:未受精蛔虫卵、受精蛔虫卵、活受精蛔虫卵:分别填写实际观察到的虫卵数量。
检查人签字负责人签字调查日
期□□□□年□□月□□日
附表3 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基本情况调查表
填表说明:①总人口数:指该村调查当年的户籍人口数;
②常住人口数:指实际经常居住在该村半年和半年以上的人口数;
③表中2、8、9项均填写该村所属乡(镇)的数据。
调查人签字负责人签字调查日期□□□□年□□月□□日
附表4 城市(城镇)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检查登记表
说明:1、此表不作为监测点资料上报。
2、填表说明:①个案号:填学号;②年龄:填周岁;③民族:填汉字简名,如白族填“白”;④检查前3个月内是否服用驱虫药,“1”表示服用,“0”表示未服用;⑤蛔虫检查结果填写观察到的虫卵数(不乘24),受精和未受精蛔虫卵分别计数,未观察到填“0”;⑥其它:如观察到其它虫卵,均列出虫卵名称,未观察到则填“0”。
检查人签字负责人签字调查日期
□□□□年□□月□□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