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考总复习-氧化还原滴定专项训练(附带详解答案)

(原创)高考总复习-氧化还原滴定专项训练(附带详解答案)
(原创)高考总复习-氧化还原滴定专项训练(附带详解答案)

高考氧化还原滴定专项训练

在高考化学中,氧化还原滴定实验是一类新兴的题型,对考生 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要求很高。 下面是近几年来高考题模拟题中设 计比较新颖的氧化还原滴定题目,供大家参考

1.( '08 江苏 15) 金矿开采、冶炼和电镀工业会产生大量含氰化合物的污水,其中含氰化合

M (CN ) n m 的形式存在于水中。 测定污水中含氰化合物 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 水样预处理:水样中加入磷酸和

EDTA ,在 pH<2 的条件下加热蒸馏,蒸出所有的

HCN ,

并用 NaOH 溶液吸收。 ②滴定:将吸收液调节至 pH>11,以试银灵作指示剂,用 AgNO 3 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 + - - Ag ++2CN - [ Ag (CN )2]- 根据以上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样预处理的目的是

2)水样预处理的装置如右图,细导管插入吸收液中是为了 3)蒸馏瓶比吸收液面要高出很多,其目的是 。

4)如果用盐酸代替磷酸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将

(填“偏高” “无影响”

或“偏低” )。

5)准确移取某工厂污水 100 mL ,经处理后用浓度为 0.010 00 mol · L -1 的硝酸银标准溶

液滴定,终点时消耗了 21.00 mL 。此水样中含氰化合物的含量为 mg

·L -

(以 CN - 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2.(2008 浙大附中理综模拟考试 )时钟反应或振荡反应提供了迷人课堂演示实验,也是一个 活跃的研究

领域。 测定含 I -浓度很小的碘化物溶液时, 利用振荡反应进行化学放大, 以 求出原溶液中碘离子的浓度。主要步骤是

①在中性溶液中,用溴将试样中 I -氧化成 IO 3—,将过量的溴除去

② 再加入过量的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使 IO 3—完全

转化成 I 2

③ 将②中生成的碘完全萃取后 ,用肼将其还原成 I -,方程式为 H 2N -NH 2+2I 2→4I -+N 2↑ +4H + ④将生成的 I -萃取到水层后用①法处理。

⑤将④得到的溶液加入适量的 KI 溶液,并用硫酸酸化。

物以 HCN 、CN -和金属离子的配离子

⑥将⑤反应后的溶液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方程式为:

2 Na2S2O3+I2→ Na2S4O6+2NaI

经过上述放大后,则溶液中I-浓度放大为原溶液中I-浓度的(设放大前后溶液体积相等)()

A.2倍B.4倍C.6倍D.36 倍

3.(09 四川卷26)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探究了过氧化氢的性质。

Ⅰ.测定过氧化的含量请填写下列空白:

(1)移取10.00 m 密度为ρg/mL 的过氧化氢溶液至250mL _______________ (填仪器名

称)

中,加水衡释至刻度,摇匀。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25.00mL 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

(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方框里。

(3)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 KMnO 4 标准溶液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偏高”

或“偏低”或“不变”)。

Ⅱ.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该化学举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条件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证明了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实验条件:试剂只有过氧化氢溶液、氯水、碘化钾演粉溶液、饱和硫化氢溶液,实验仪器及用品可自选。)

请将他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4.( '08 宁夏理综 27) 为测试一铁片中铁元素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提出下面两种方案并 进行了实验

(以下数据为多次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

方案一:将 a g 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 580 mL (标准状

况);

方案二:将 a g 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 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用 0.020 00 mol ·L -1

10

的 KMnO 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了 25.00 mL KMnO 4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将有关的化学计量数填入答题卡的横线上)

( 2)在滴定实验中不能选择 式滴定管,理由是

3)根据方案一和方案二测定的结果计算,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依次为

的 高 锰 酸 钾 溶 液 ( 过 量) 于 广 口 瓶 中 并 滴 入 3 滴 6mol/L H 2SO 4 溶 液备 用 。 ③ 将

2.00 ×10 —3mol/L 的草酸标准溶液置于酸式滴定管中备用。 ④打开 a ,关闭 b ,用注射器抽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以

55.9 计)

4)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因素,

试对上述两种方案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做出判断和

分析。 ①方案

准确 ”“ 不准 确 ”“不 一定准 确”),理 由

②方案 准确 ”“ 不准 确 ”“不 一定准 确”),理 由

5. (09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双学月考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用如下方法测定某居室空气中

甲醛的含量(假设空气中无其它还原性气体) :( 1)测定原理: KMnO 4( H +)溶液为强氧化 剂,可氧化甲醛和草酸。 ( 2)测定装置:部分装置如图所示( a 、b 为止水夹)( 3)有如 下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②准确移取

25.00mL 1.00 ×10 -3mol/L

取100mL 新装修的室内空气。关闭a,打开b,再缓缓推动注射器,将气体全部推入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再如此重复4 次(共5 次)。⑤将广口瓶中的溶液转入锥形瓶中(润洗广口瓶2~3 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入锥形瓶)。⑥用标准草酸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溶液体积。⑦再重复实验2 次。其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④③⑥⑤⑦

C.②①③④⑥⑤⑦ D.①④②⑤③⑥⑦

6.(09 江苏省前中国际分校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试卷)一般情况下,较强的氧化剂如:MnO2、KMnO4、KClO3、Ca(ClO)2等氧化浓盐酸时,有如下反应规律:氧化剂+浓盐酸→金属氯化物+水+氯气。实验室通常用该原理制取少量Cl 2。

(1)从原子经济学角度出发,要使浓盐酸中Cl-充分转化为Cl2,制取等量的Cl 2最好

选用上述氧化剂中的氧化浓盐酸。

(2)将214.5gCa(ClO) 2 放入500 mL 12.0 mol/L 的浓盐酸中,生成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39.2 L。若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计算反应后溶液中HCl 的物

质的量浓度。

(3)漂白粉是Ca(ClO)2、CaCl2 、Ca(OH)2 、H2O 和CaO 的混合物。漂白粉放出的氯气具有漂白作用,叫有效氯。通常用有效氯表示漂白粉的纯度。漂白粉中的有效氯含量常用滴定碘法进行测定,即在一定量的漂白粉中加入过量的KI ,加H2SO4 酸化,有效氯

与I -作用析出等量的I 2,析出的I 2 以淀粉指示剂立即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若测定漂白粉中有效氯时用盐酸酸化,则盐酸的浓度最好小于mol/L ,测定的有效氯

将(“偏高”、“偏低”或“不变” )。

7. (苏、锡、常、镇四市2007年高三模拟)称取苯酚试样1.000g 加NaOH溶液溶解后,用水稀释至

250.00mL。移取25.00mL 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加溴液25.00mL (其中只含0.2505gKBrO3及过量KBr )及盐酸,使苯酚溴化为三溴苯酚,再加入过量KI 溶液,使未反应的Br 2还原并析出I 2,然后用0.2000mol ·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 I 2+2Na2S2O3 -1

=== Na2S4O6+2NaI),用去15.00mL。(KBrO3 的摩尔质量为167g·mol-1,C6H5OH的摩尔质量为94g· mol -1)

(1)写出Br 2与K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写出溴液与盐酸反应产生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计算试样中苯酚的含量(质量百分数)。

8.(09 江苏省前中国际分校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试卷)一般情况下,较强的氧化剂如:

MnO2、KMnO4、KClO3、Ca(ClO)2等氧化浓盐酸时,有如下反应规律:氧化剂+浓盐酸→金属氯化物+水+氯气。实验室通常用该原理制取少量Cl 2。

(1)从原子经济学角度出发,要使浓盐酸中Cl-充分转化为Cl2,制取等量的Cl 2最好

选用上述氧化剂中的氧化浓盐酸。

(2)将214.5gCa(ClO) 2 放入500 mL 12.0 mol/L 的浓盐酸中,生成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39.2 L。若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计算反应后溶液中HCl 的物

质的量浓度。

(3)漂白粉是Ca(ClO)2、CaCl2 、Ca(OH)2 、H2O 和CaO 的混合物。漂白粉放出的氯气具有漂白作用,叫有效氯。通常用有效氯表示漂白粉的纯度。漂白粉中的有效氯含量常用滴定碘法进行测定,即在一定量的漂白粉中加入过量的KI ,加H2SO4 酸化,有效氯

与I -作用析出等量的I 2,析出的I 2 以淀粉指示剂立即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若测定漂白粉中有效氯时用盐酸酸化,则盐酸的浓度最好小于mol/L ,测定的有效氯

将(“偏高”、“偏低”或“不变” )。

9. (2007 年南师大第二附属高级中学高三典型题训练)在氮的化合物中,有一类盐叫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NaNO2)等.它们广泛用于印染、漂白等行业,在建筑行业用作防冻剂,在食品工业作防腐剂和增色剂; 它是一种潜在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对人产生危害,由于亚硝酸钠有咸味,外观与NaCl 相似,曾多次发生过被误当食盐食用的事件。

某同学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到以下相关信息:

试回答下列问题:

2+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 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B.维生素C 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

2+

Fe2+ D .

亚硝酸盐被还原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别NaNO2和NaCl 的是_______

A.测定这两种溶液的pH B .

用AgNO3和HNO3 两种试剂来区别

C .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 淀粉试液来区别

D

分别在这两种溶液中滴加甲基橙

3)一般的自来水中含多种离子,如Na+、Ca2+、Cl -、SO42-、NO3-等,专家提出不能

喝“千滚水” (指多次煮沸的水),请你用化学知识解释其合理性

(4)为了测定某样品中NaNO3 的含量,可以使用标准KMnO4溶液进行滴定,试回答:

①KMnO4 溶液在滴定过程中作 _________ (填“氧化剂” “还原剂”),该滴定过程

________ (填“要”或“不要” )另加指示剂.

②若滴定终点读数时目光俯视,则所得结果 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某同学在家中欲进行鉴别NaCl 与NaNO2的实验,但他家中只有浓醋酸,请问该实验能否成功?说明理由。

(6)现有氮的三种常见氧化物组成的混和气体44.8L (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态),其中N2O4、NO体积分数都为20%。

①将该气体通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恰好反应,则溶液中NaNO2 的质量是g ;

②反应后的溶液蒸干灼烧则NaNO2 物质的量mol 。

10. (09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练)某硫酸厂在进行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

成分测定时,取0.1000g 样品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将生成的SO2 气体与足量Fe2(SO4)3 溶液完全反应,用浓度为0.02000mol/L 的K2Cr2O7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25.00mL。

已知:① SO2+2Fe2++2H2O=SO24-+2Fe3++4H+

②___ Cr 2O27-+___ Fe 2++___ H+=___ Cr 3++ ___ Fe3++ _____ H2O

⑴在反应②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化学计量数。

⑵若灼烧6g FeS 2产生的SO2全部转化为SO3气体时放出9.83kJ 热量,写出SO2气体转化为SO3 的热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求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写出计算过程。

11.(09 浙江卷28)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硫、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

C),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

相关信息如下:

a. 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

b. 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c. 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装置A中g管的作用是;装置C中的试剂是;装置E

中的h 瓶需要冷却理由是。

(3)装置E中h 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填写元

素符号)。

(4)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是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KMnO4 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Fe2 MnO 48H =5Fe3 Mn 2 4H2O

①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②某同学称取5.000g 残留物,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ml 溶液,移取25.00ml ,

试样溶液,用 1.000× 10-2mol · L -1KMnO 4 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 准溶液 20.00ml, 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高考氧化还原滴定专项训练

1. 答案 ( 1)将含氰化合物全部转化为 CN

2)完全吸收 HCN ,防止气体放空

解析 (1)将各种形式存在的 CN - 全部转化成 CN -,便于用 Ag +滴定。

2)完全吸收 HCN ,防止气体放空使结果不准确且污染空气。 3)防止倒吸。

4)盐酸加热蒸馏时会有许多被

NaOH 吸收, Cl -与 Ag +反应而使 AgNO 3溶液用量偏多, 使结

果偏高。

2 mol

4

x 4.2 10

4

mol 26g mol

x

0.1L

-3 -1 -1

=109.2 ×10-3

g ·L -1 =109.2 mg ·L -1 2. 答案 D

3. 答案 I .(1)容量瓶( 2)2 5 6 2 8 50

3)酸式

滴入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呈浅红色,且 30 秒内不褪色

4) 17cV (5)偏高

200

II .

3)防止倒吸

(4)偏高 5)109.2

5)由 Ag +

+ 2CN - [ Ag(CN)2]

1 mol -1 -3 -1

0.010 00 mol ·L -1×21.00 mL ×10-3 L · mL -1

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 热,用导气管将

得到的气体通入到装有 饱和硫化氢溶液的试管

中。 )

4. 答案 ( 1) 2 10 8 5 2 1 8

2)碱 KMnO 4 是强氧化剂,它会腐蚀乳胶管

3) 1.45

1.40

aa

4)①不一定准确 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并能生成氢气的其他金属, 会导致结果 偏高; 如果铁片中

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 但不产生氢气的铁的氧化物, 会导致结果偏 低;如果上述情况均不存在, 则结果准确 ②不一定准确 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 而溶解的其他金属,生成的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高; 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铁的氧化物, 生成的 Fe 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被高锰

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低;如果上述情况均不存在,则结果准确 注:本小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若考生回答 “准确” 或“不准确” 且理由合理, 可酌情给分。 解析 ( 1)分析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找出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各元素,利用化合价 的升降相等,配平化学方程式:

2)由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 能腐蚀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 因此不能选择碱 式滴定管。 3)根据方案一中的测量结果计算:

0.58 因此 m ( Fe ) = mol 55.9

g/mol=1.45 g

22.4

1.45 故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1.45 a

根据方案二中的测定结果计算:

产生气泡,木条复燃。

(溶液变浑浊或有浅 黄色沉淀产生)

验证不稳定

n(Fe)=n(H 2)=

0.58L 22.4L mol

根据(1)中反应方程式:2KMnO4~10FeSO4~10Fe n(Fe)=5n(KMnO4)=5× 0.02 mol ·L-

1×0.025 L

=0.002 5 mol

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

0.0025 mol 55.9g mol 1=1.40 a g=a g

10

4)①方案一不一定准确,因为Fe 片中是否含有和稀硫酸反应放出H2 的杂质不能确定,若有则测定结果偏高。

②方案二是利用Fe2+消耗KMnO4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求出Fe 的质量分数,而铁片中是否含

有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杂质也不能确定,另外铁片中若有+3价的Fe的杂质,用KMnO4 也测定不出来。因此方案二也不一定准确。

5. 答案A

6. 答案(1)Br2+2I —I 2+2Br

2)KBrO3+5KBr+6HCl=6KCl+3Br2+3H2O或BrO3—+5Br—+6H+ 3Br 2+3H2O

3)n(Br2)= 0.2505 g1 3 4.5 103 mol

167g mol 1

1

多余的Br2:n(Br2)=n(I 2)= n(Na2S2O3)

2

1 — 1 — 3 —

= 0.200mol · L—1× 15.00mL× 10—3L· mL—

2

=1.5 ×10 —3mol

25.00mL 溶液中含有的苯酚的物质的量为:

n(苯酚)

1 — 3 — 3 —3 = ×(4.5 ×10—3-1.5×10—3)mol=1.0 ×10—3mol (1分)3

W(苯酚)

31 =1.0 10 3 mol 94g mol 1100% 94.0%

25.00mL

1.00g

250.00mL

7. 答案.⑴KClO3或Ca(ClO)2

⑵ Ca(ClO) 2 +4HCl =CaCl2 +2Cl 2↑+2H2O

n(Ca(ClO)2) n 1(HCl) 39.2 L

÷ 22.4 L/mol =1.75 mol

n(Ca(ClO) 2) =0.875 mol n 1(HCl) =3.5 mol

Ca(ClO) 2 +2HCl =CaCl2 +2HClO

1 2

214.5 g ÷143 g/mol -0.875 mol n 2(HCl)

=0.625 mol

n2(HCl) =1.25 mol

反应后溶液中n(HCl) =0.5 L ×12 mol/L -3.5 mol -1.25 mol =1.25 mol

c(HCl) =1.25 mol ÷0.5 L =2.5 mol/L

⑶ 2.5 mol/L 不变

8.答案 (1)Br2+2I —I 2+2Br—

(2)KBrO3+5KBr+6HCl=6KCl+3Br2+3H2O或BrO3—+5Br—+6H+ 3Br 2+3H2O

(3)n(Br2)= 0.2505 g1 3 4.5 103 mol

167g mol 1

1

多余的Br2:n(Br2)=n(I 2)= n( Na2S2O3)

2

1 — 1 — 3 — 1

= 0.200mol · L—1× 15.00mL× 10—3L· mL—1

2

=1.5 ×10 —3mol

25.00mL 溶液中含有的苯酚的物质的量为:

1 — 3 — 3 — 3

n(苯酚) = ×(4.5 ×10—3-1.5×10—3)mol=1.0 ×10—3mol (1分)

3

31

W(苯酚) =1.0 10 mol 94g mol100% 94.0%

1.00g 25.00mL

250.00mL

9. 答案(1)A (2)D (3)NO 2-+Cl 2+H2O=NO3-+2H++2Cl-(4) ①氧化剂, 不要

②偏小(5) 能,强酸制取弱酸,生成的HNO2分解为红棕色NO2 气体。(6)110.4 2.4

10 答案⑴ 1 、6、14,2、6、7、

⑵2 SO2(g) +O2(g) 2 SO3(g) ;△ H=-196.6kJ/mol

⑶据元素守恒和电子转移守恒可得关系式:

3FeS2——6SO2——12Fe2+——2 Cr 2O27

3× 120g

2mol

3× 120g 2mol

mg = 0.02000mol/L × 0.025L

0.090g

m g 0.02000mol/L ×0.025L

m=0.090g 则ω(FeS2)= × 100%=90.0 %

0.1000g +-△2+

11.答案(1)MnO 2 + 4H++ 2Cl-△Mn2++ Cl2↑ + 2H2O

(2) 平衡压强浓硫酸使SiCl4 冷凝

(3) Al 、P、Cl

(4) ①否;KMnO4 溶液自身可作指示剂;

②4.480%

解析制备四氯化硅的原料为Cl2和Si。A装置为Cl2的制备装置,B、C装置为除杂装置。

先B 除去HCl,再用C(浓H2SO4)除去H2O 蒸气。Cl2 通入粗硅中反应,用冷水将产生SiC4l

冷凝即可。

(1)制取氯气用浓盐酸和MnO2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2)g 管是将分液漏斗与烧瓶相连,则它们中的压强是相待的,这样便于盐酸能顺利滴下。

SiC4l 的沸点很低,只有57.7℃,而反应的温度达几百度,故需要冷凝收集。

(3)从物质的物理性质表可发现,AlCl3,FeCl3和PCl5均易升华,故还应还有Al、P、Cl元素。

(4)由于高锰酸钾本身是紫红色的,与Fe2+反应时,可以褪色,故而可以作为指示剂。根

据方程式可以找出关系

5 F e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