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方向:1.高等教育原理 2.高等教育管理 3.学校教育心理学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英语)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初、中等学校英语教学的骨干教师和科研人才。 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如下: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备严谨的科 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热爱教师职业和英 语教学工作,有志于教学、教学改革的实 践与研究。事业心和责任感强。 (二)具有较宽厚的文化基础与英语专业基础,能通过阅读专业文献了解国内外英语 学科教学理论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教育 学和教学论的素养,在英语教学方面视野 开阔、现代意识强,能胜任教学业务骨干 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 (三)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方法 (一)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二)入学考试 1.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2.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复试。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含撰写学位论文)。 四、课程设置 除统一的公共学位课程外,本专业还设置如下学位基础课程和必、选修课程以及实践教学(所选总学分不得低于36分): (一)专业必修课 1.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 3学分 2.英语学习论3学分 3. 英语教学论 3学 分 4. 学习策略研究 3学 分 5. 教学法研究2学分 (二)专业选修课 1.外语教育的语言艺术 2学分 2.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2学分 3. 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 2学 分 4.英语课程标准2学分 5. 应用语言学2学分 五、教学方式 以课程学习为主,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安排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学员实践活动结束后,须提交一份教案及

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分制

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分制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术 水平和专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而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分制则是研究 生教育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它们对于实现教育目标、培养优秀研究人 才至关重要。 一、研究生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设置旨在为研究生提供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学术素养的培养。它将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各个学科领域进行有机结合,形成 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一般而言,研究生课程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 通识课程是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综合能力而设置的。例如,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等课程可以帮助研究 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规范,提升学术造诣。此外,如科技创 新与知识产权、科技管理与企业发展等课程也能帮助研究生了解科技 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有助于他们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专业课程则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核心内容。根据不同学科和专业的 特点,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内容包括理论课、实践课和实习等。理论 课程旨在使研究生深入了解该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前沿发展,如核心课 程《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技术》等。而实践课程则为研究生提 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如实验室课程或工程实践课程。此外,根据不同

学科或专业的特点,有些学校还会设置实习环节,使研究生在实践中 得到更加全面的锻炼和提升。 二、学分制 学分制度是通过对研究生完成学业所需的学习工作进行计量和评价 的一种制度。学分制的目的在于实现研究生教育目标的科学管理,提 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分是课程设置和学业管理的基本单位。一般情况下,课程的学分 由教学单位依据该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学习工作量来确定。研究生学 习的学分包括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必修学分是指研究生在学位要求 规定的必须修满的学分,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等。而 选修学分则是指研究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修读的学分,可 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选修课来获得。 学分制度的实施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和管理机制。学生的学分 积累、修读计划的审核和培养管理等都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流程和指导。同时,学分制度还需要与研究生培养方案相结合,培养出具有扎实学 术基础和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的研究生。 总结: 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分制是实现研究生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工作 制度。通过合理设置研究生课程,学生能够全面学习并掌握专业知识 和技能,为将来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奠定基础。而学分制则是对研 究生学习工作的评价和管理制度,通过对学分的分配和积累,可以科

东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40106)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坚实的高等教育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现代教育与管理的技能与方法,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在高等教育及相关领域独立开展教学、研究、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研究方向 1.高等教育理论 2.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 3.教师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高校公民与道德教育 三、修业年限 硕士生修业年限为2-3年,基本修业年限为2年。其中生源为跨专业、同等学力以及非全日制硕士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发展方向课的学分不少于20学分。完成规定的课程学分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 1.硕士生培养中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并重。 2.每位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通过阅读本专业的必读文献,夯实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在第2学期期末之前至少提交二份书面文献阅读报告。 3.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并应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 4.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每个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由3~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 六、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硕士生培养实行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研讨方式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3.考核方式 (1)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除实践类课程可以采取考查方式进行考核外,其他课程一律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可采用笔试、口试、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 (2)课程考核采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撰写文献阅读报告、实验报告和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过程考核,以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 (3)学科基础课除一门课程将在学期末实行闭卷考试之外,其他主要以撰写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考核;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以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环节侧重于对硕士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训练,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研究计划、开题报告、论文进展报告和论文评阅与答辩等。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各个环节,并通过论文答辩后记3学分。 1.研究计划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并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制定研究计划,提交学院研究生秘书处备案。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属教育学二级学科。主要是运用教育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发展规律,以及研究教育发展中的管理规律的科学,确保高等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该硕士点设有三个研究方向:高等工程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终身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本学科点已有教授1人,副教授1人,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有1人,其余教师都具有硕士学位。 本学科点开设如下专业学位课程: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史、比较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统计学等。 本学科点目前承担高等教育研究项目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4项,校级3项,发表相关论文31篇。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和人民,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敬业精神和健康的体魄、心灵。 2.系统掌握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和现代教育与管理手段来解决本专业相关问题。 3.本专业注重培养硕士研究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能力。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机构和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三、研究方向 1.高等工程教育管理 主要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大学生学习与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 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上进、功底扎实、具有社会责任感、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具体要求是: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学校实践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胜任实际教学工作并具有独立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半。科研实践及毕业论文为一年半。 三、研究方向 1.教学原理 2.课程原理 3.小学学科教学原理(语文、数学)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实践环节三大部分。应修总学分3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10学分,专业学位位课10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选修课12学分。入学前CET-6考试成绩达到425分以上或取得CET-6合格证书的研究生免修英语读写和英语听说课程。 (一)必修课 1.公共学位课(10学分) (1)自然辩证法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二选一) 2.5学分(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5学分(3)英语 6学分 2.专业学位课(10学分) (1)教育学原理 3学分 (2)学习理论 3学分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 2学分 (二)选修课 1.方向选修课 (1)教学原理方向(10学分) 教学原理 3学分 教学设计与教学技术学 2学分 学科教学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美术、音乐) 3学分 国外教学理论流派 2学分 (2)课程原理方向(7学分) 课程原理 3学分 课程设计与课程评价 2学分 国外课程理论流派 2学分 (3)小学学科教学原理方向(语文)(7学分) 小学语文教学原理 3学分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 2学分 小学语言教材研究 2学分 (4)小学学科教学原理方向(数学)(7学分) 小学数学教育学 3学分 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 2学分 数学教材理论 2学分 (5)任意选修课 教学思想史 2学分 教育心理学问题研究 2学分 教学艺术论 2学分 教学测量与评价 2学分 基础教育改革实验 2学分 中小学课程问题研究 2学分 (三)补修课程 随本科生修读或安排集中授课,并参加考试或考查。补修本科课程成绩必须达到学校本科教学规定的合格要求并记入成绩档案,但不记学分。补修课程为: 1.中国教育史 2.外国教育史 3.教育与心理统计学 (四)实践教学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 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2.具有较深的现代教育理论或教育管理的基础理论;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学教育管理时间中存在的问题;善于总结教育教学一2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制 基本学制为2.5-3年。可提前到2年或延期至4年毕业。 三、培养方式 根据教育硕士的生源特点,实行脱产、半脱产(只限于长春市)、寒暑假集中学习三种培养方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一)公共课(18学分) 1.学位课(12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60学时 3学分

基础外国语课 90学时 3学分 教育学原理 60学时 3学分 教育心理学 60学时 3学分2.非学位课(6学分) 现代教育技术 60学时 3学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60学时 3学分 (二)专业课(不少于16学分) 1.专业基础课(12学分) 教育管理学 60学时 3 学分 教育统计与测量 60学时 3 学分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60学时 3 学分 管理心理学 60学时 3 学分2.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 教育法学 40学时 2 学分 教育评价 40学时 2 学分 教育经济学 40学时 2 学分 德育理论与实践 40学时 2 学分 青少年心理学 40学时 2 学分 (三)必修环节(2学分) 1.开题报告 20学时 1 学分2.文献阅读 20学时 1 学分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思政)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思政)研究生培养 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思想政治(思想品德)课程专任教师。具体要求为: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政治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与专业领域 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其本科专业应为人文社科类师范专业或非师范专业。 三、学制与学习方式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2年。其中第一年主要是课程学习,第二年主要进行实践教学,包括到基础教育工作岗位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活动与论文写作。 四、培养方式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从基础教育领域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并负责做好教学实践的指导与实施。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倡导教学改革,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能力的提高。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4学分) 1外语(4学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3.教育原理(2学分)

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开展的、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开展需要的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坚持党的根本路线,热爱祖国和人民,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奠定扎实的理论功底,树立严谨治学做事的态度和作风;熟悉本学科国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开展趋势;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从事高等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和高等教育管理能力。 3、具有安康的体魄和心灵。 二、研究方向 1、高等教育与社会开展 2、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 3、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4、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5、国际高等教育比拟研究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总学分为36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程学分为11学分;专业学位课程15学分;限定选修课程2学分;任意选修课程6学分;教学实践与管理实践2学分。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课程 (二)指定选修课程〔根据研究方向设置〕 (三)任意选修课(指定选修课可作为非本研究方向学生任意选修课)

五、教学与管理实践 研究生得参加教学实践或管理实践。参加教学实践者由指导教师安排课程及教学容,时间在第3、4学期,成绩合格者,计算2学分。 参加管理实践者,可安排在本校及本院部门进展实际管理锻炼。时间地点由导师决定。成绩合格者〔由见习单位鉴定〕,计算2学分。 六、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本专业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安排在第4、5学期进展,累计时间为4周。调查研究开场前必须导师指导下拟订方案,完毕时应该撰写调查报告,由导师评定成绩。 调查研究的形式可以是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参加学术会议等。 七、科学研究与硕士论文 1、本专业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完成6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其中应该 至少有4篇论文在专业公开刊物上发表。 2、本专业研究生至迟应该在第4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 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方案。 3、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 ①论文选题应该有较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②必须掌握本论文所涉及的问题的国外研究动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 有一定创造性〔有新见解〕。 ③论文构造合理、层次清楚、观点正确、论据充实、逻辑严密、语言精练、 引文规。

教育学硕士学位课程

教育学硕士学位课程 教育学硕士学位课程是教育领域内的高等教育阶段之一,旨在为 教育工作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教育学硕士学位 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教育领域中更加深入地研究各种理论和技术,为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将对教育学硕士 学位课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育学硕士学位课程的基本概况 教育学硕士学位课程是一种专业的研究生课程,通常需要2-3年 的时间来完成。该课程旨在为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提供高水平的教育 工作者。教育学硕士学位课程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教育领域如初等 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等。课程内容包括 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课堂授课、研究论文和实习等。学生必 须通过考试和论文完成课程以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 二、教育学硕士学位课程的课程设置 1、理论知识:教育学硕士课程的主要课程之一是理论知识,包 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教育法律等。这些课程将为学 生提供教育领域中各种理论和思想的基本知识。 2、实践技能:教育学硕士学位课程还包括实践技能的培训。这 些技能包括教育评估、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等。这些实践 技能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教育工作。 3、研究论文:在教育学硕士学位课程的学习期间,学生必须独 立完成一篇研究论文。这篇论文必须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研究,并以论文形式呈现。 4、实习:教育学硕士学位课程还包括实习环节。在实习期间, 学生将有机会在教育机构中实地工作,积累实践经验和技能。 三、教育学硕士学位课程学生的职业发展 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后,学生将获得更广泛的职业选择。很多毕 业生会选择从事教育管理或在大学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和研究任务。同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 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概述 教育是国家的命脉,培养优秀的教育人才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许多高等院校特设有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 研究生培养方案。本文将对该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和主要内 容进行探讨。 2. 培养目标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深厚 教育理论基础和较高教育研究能力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 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从事教育教学研究 和课程设计,并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专业性的建议和支持。 3. 课程设置 3.1 基础理论课程 研究生需要修习一系列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教育学理论、心理学、 学习理论等。这些课程旨在为研究生提供坚实的学科基础,帮助他们 建立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3.2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涵盖了教育研究的前沿领域和重要内容,如课程设计 与评价、教学设计与评价、教育技术与创新等。这些课程旨在培养研 究生的专业素养,为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供有效的支持。

3.3 选修课程 研究生还需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需要选择一定的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但不限于教育政策研究、跨文化教育、课堂管理等。这些选修课程的开设旨在满足研究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扩展他们的学术视野和专业知识。 4. 实践环节 4.1 教学实习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研究生培养方案通常包含一定的教学实习环节。研究生将进入实际的教育教学环境进行实习,通过亲身参与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4.2 课程设计与研究项目 研究生学习期间,需要完成一定的课程设计与研究项目。通过独立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案或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研究生能够提升自身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5. 硕士学位论文 作为培养方案的一部分,研究生需要撰写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培养期间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综合性论文。通过撰写学位论文,研究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为国家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 6. 培养方案评价与调整

北京工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工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 一、学科简介 其他单位略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1人,副高级职称人员7人,硕士生导师4人。近5年来承担北京市教委、学校科研(及教研)项目十余项,出版电视教材和专题片多部,出版专著及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并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已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的硕士研究生,为了大力推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高等教育研究所制订了专门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实习基地,夯实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和论文环节基础,确保培养质量。 二、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技术人才。具体要求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具有良好的学术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学科教育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4.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5.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三、培养目标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应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四、学习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教育硕士基本修业年限为2 年,最长修业年限为3 年,最后半年回原单位实习,并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学位论文)。不允许提前毕业。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按一年半时间安排课程学习。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1.必修课程 (1)公共必修课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调)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2012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能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系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能运用教育科学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教育类外文专业文献;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在教育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基本年限为3年。优秀研究生最多可提前一年毕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含休学)。 三、研究方向 1、教育学原理 本方向以教育领域中的现象及规律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教育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 (1)教育基本理论 (2)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研究 (3)德育原理与改革 2、课程与教学论 (1)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 本方向以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所涉及的共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它区别于各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点是,不局限于研究某一学科领域内的课程与教学问题,而是各个学科的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从总体上探讨课程与教学的一般规律和理论。 (2)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本方向主要包括体育课程与教学论、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美术课程与教学论、书法课程与教学论等方向。用现代教学理论和新的思维方式阐述各学科教学的现象及规律,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深入把握各学科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各种关系,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 教育学) 适用专业: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案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 一、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较高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教案、研究、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其具体要求是: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系统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律与政策、教育史、课程与教案论等方面的教案、科研或相关管理工作的能力。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研究方向 (一)教育学原理 .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 .德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基本理论 (二)课程与教案论 .课程论 .教案论 .教案心理学 (三)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五)比较教育学 .基础教育比较研究 .教师教育比较研究 (六)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管理 .高校德育 (七)教育经济与管理

.教育经济学 .教育管理学 .教育法律与政策 三、修业年限、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修业年限为年。 总学分不低于学分,其中公共课程(含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语)学分;学科基础课程学分;专业主干课学分,选修课至少学分;专业英语课学分;教案实践学分。 完成规定的总学分、文献阅读、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并考核合格,准予毕业,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 .培养环节 ()文献阅读。充分发挥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生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中的作用。各方向硕士生都要研读本方向的经典文献,阅读和考核要求是通过通读,能够对教育学发展史、基本理论与理论脉络、学术流派及主要观点有基本了解,并就一些重要内容和学术观点有独立思考。经典文献阅读力求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课内阅读督促课外阅读。 ()学习与研究计划。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和研究计划,计划制定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 ()课程学习。该环节注重硕士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可根据本人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分。 ()论文工作。该环节侧重于对硕士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训练,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制订论文研究计划,尽早进入论文研究阶段。 ()实践教育。该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实践、立足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的态度和能力。采取丰富多样的实践教育形式,将实践教育贯穿于硕士生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实践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发挥导师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发挥集体智慧,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努力体现“尊重教育”理念,引导和促进研究生的自主和个性化发展。研究生指导小组由导师及本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的教授、副教授组成,由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担任组长。 对研究生的培养,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 五、课程学习与考核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深圳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人才培养】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经济特区背景,培养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系统的高等教育理论知识,具有健全的人格、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能胜任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及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本学科包括高等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理论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1.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方向,着重研究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评估与战略、高等教育投资与效益,特别是研究广东省、深圳市及市内高等院校的高教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和比较深港高等教育政策与投资问题,为有关部门的高等教育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 2.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方向,着重研究高等教育基本原理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相关理论,探讨高等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考察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历史,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若研究生学位课平均成绩达到85分以上、指导教师确认有能力提前完成学位论文,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 四、培养方式 本学科实行以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学术资源的开放式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论文工作、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在研究中学习。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以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第二作者,第三及其后作者名次一律不计),或完成相当水平的研究报告、政策咨询报告,或取得相当水平的科研成果。 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研究生中期考核,中期考核通过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

江苏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音乐)】

江苏师范大学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音乐)】 (专业代码:045111) 培养单位:音乐学院;修订时间:2017年10月18日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先进教育理念、扎实理论素养、知能并举、教研兼长的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课程专任教师。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音乐学专业基础,了解音乐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掌握音乐课程改革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音乐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新媒体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掌握音乐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具备开展校本研究和撰写教研论文的基本能力。 (五)能运用一种外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初步具备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六)身心健康,具备适应社会和岗位环境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为2年,可延长2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等四类。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 1.外语(2学分) 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3.教育原理(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