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脾胃病临床】蔡淦: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

【中医脾胃病临床】蔡淦: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位于结肠黏膜层,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未明,一般认为与遗传、感染、环境因素和肠道免疫异常密切相关。在中医学则属于“痢疾”、“泄泻”、“便血”、“滞下”等病证范畴,该病最为常见的症状是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反复发作,病程较长,迁延难愈。

(一)审证求因,病机遵从叶天士“脏阴有寒,腑阳有热”理论

本病主要致病因素为湿邪,其性黏滞,故发病缓慢,病程长,反复难愈。湿性重浊,伤于下,故病位始于大肠。初发时多为大肠湿热,湿为阴邪,阻碍气机,气滞不畅,郁而化热,形成湿热壅滞肠道。气机不通,故而可以表现为腹痛、里急后重。热邪炽盛,肉腐血败,故而可以表现为下痢赤白脓血。如热毒壅盛,尚可出现发热。大肠与胃同属于阳明,病久则伤胃。胃又与脾互为表里,故病邪继之困脾,病邪由腑及脏。其病机也由大肠湿热转化为脾胃虚弱。由于病程缠绵难尽,长期腹泻、便血,耗伤阴血、津液、气血,穷必及肾,最后导致脾肾两虚之证。因此,该病病初以大肠湿热为主,在疾病发展阶段以脾胃虚弱为主,在疾病后期则以脾肾两虚为主。

无论在疾病发展阶段还是在疾病后期,如果出现疾病复发或发作,则在脾胃虚弱或者脾肾两虚的基础上,兼以肠道湿热。故本病初起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素体湿热内蕴,复因过食辛辣、肥甘、生冷、不洁之物;或感受暑湿、热毒之邪;或因情志所伤,肝失疏泄,横逆犯脾,从而导致脾气亏虚,运化失司,肠道分清泌浊功能失常,水湿内生,郁而化热,湿热蕴结大肠,熏灼脉络,血溢脉外,或气血凝滞,壅而化脓,于是脓血俱下。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脾气益衰,难以化生气血精微,肌体失养,则消瘦、乏力;脾虚清阳不升则中气下陷,下利无度,脾阳虚损,病更难愈。脾病及肾,致脾肾两虚,阳气衰微,出现下利清谷,五更泄泻,形寒腹冷,腰膝酸软,脉象沉

迟等征象。

故本病属本虚标实,寒热交错之证。本虚为脾肾亏虚,标实乃湿热毒邪蕴结肠道,湿阻气机,热伤血络,气滞、血瘀与湿热相互搏结;寒因阳气温煦不足,热为湿热熏蒸肠腑。

根据以上的发病过程,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当遵从清代叶天士“脏阴有寒,腑阳有热”理论,即脾肾虚寒为本,大肠湿热为标,寒热虚实错杂;由于病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久病入络,肠络瘀滞,常导致气虚、血瘀、湿热、气滞相互影响。

(二)“三观”辨治,标本缓急、寒热虚实各有所施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笔者主张以“三观”辨证,即整体观、动态观、平衡观。所谓整体观,即是认为人体与外界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体本身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需从整体观来认识疾病的病机。动态观则是强调辨证论治,治法方药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而更换,不能机械地固定方药,而是应该“法随证转”、“药随法变”,灵活运用。用药时则遵循清代吴鞠通“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学术思想,虚实同理,寒温相适,气血兼施,以平为期。

基于以上观点,本病在急性发作期病机以标实为主,治疗重在祛邪,以清热燥湿、行气解郁、化瘀止血为主;慢性迁延期病机以本虚为主,治疗重在固本,以调补脾肾,固涩止泻为法。治疗则根据患者病情,补虚泻实,寒热兼顾,温清同用,气血兼施。比如,在炎症急性发作期,患者见利下赤白、里急后重、腹痛等症状,舌苔黄腻或白腻,脉濡数,属湿热壅滞大肠为主,湿阻气机,热伤血络,一般治以清利大肠湿热,佐以调气行血,诚如刘河间所谓“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以白头翁汤、芍药汤、葛根芩连汤为基本方,常用的药物有黄芩、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凤尾草、地榆、槐花、银花炭、马齿苋、败酱草、生地、赤芍、丹皮等;其中利下赤多白少,舌苔黄腻者为热重于湿,用药偏重于清热燥湿;利下白多赤少,舌苔白腻者为湿重于热,应适当减少方中性味苦寒的清热药物。此外,针对肠腑湿热选药时常用凤尾草、马齿苋,两药与苦参、秦皮、白头翁

等清热泻火燥湿药比较,具有苦寒不伤正的优点;热毒壅盛时,可以用生大黄攻下以清热解毒,以达“通因通用”的效果;以便血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应予以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等方法综合使用,切忌单纯收敛固涩,以防瘀血内存,变生他证。若患者病情属于慢性缓解期,证见一派脾虚征象,大便脓血消失,伴有黏冻或见不消化食物,面色不华,神疲乏力,或见肢冷便溏,苔薄腻,脉濡细,则以脾气虚寒为主,运他无力,湿浊内盛,仿中医之“休息痢”辨治,予以健脾温中,益气扶正为主,可予理中汤、参苓白术散合连理汤之类方剂加减,常用的药物有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豆蔻、莲子肉、煨木香、当归等;在此阶段如果大便次数较多时,可以应用一些收敛固涩的药物,例如石榴皮、乌梅、五味子等;如久泻中气下陷,可用党参、黄芪、升麻、煨葛根、柴胡以升阳举陷。病情迁延,久病及肾的患者,尚需温补脾肾,益气养血,以四神丸、附子理中汤、真人养脏汤、桃花汤等为基本方,常用的药物有熟附片、诃子、补骨脂、肉豆蔻、炮姜、肉桂、赤石脂、禹余粮、罂粟壳等。

(三)内外兼治,肠外表现不可忽视

根据肠镜检查结果,本病一般见有结肠局部黏膜组织充血、水肿、出血、血管纹理模糊、脓性分泌物附着等表现,与体表溃疡相类似,因而对于病变范围在直肠、乙状结肠处的患者尚应配合灌肠方法,仿中医外治法之旨,用药液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充分发挥作用。常用的药物主要为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和收敛生肌作用的药物,例如青黛、白及、珍珠、地榆、槐花、银花炭、荆芥炭、马齿苋、白头翁、秦皮、参三七、鸡冠花等,药物组方,煎汤灌肠,合用中成药锡类散、冰硼散、云南白药(或参三七粉),内疡外治,祛瘀止血,清热利湿,消肿生肌,促进局部黏膜修复。

溃疡性结肠炎尚可见有诸如关节、口、眼等部位的肠外表现,如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以及虹膜、结膜炎等,由于这些症状不是本病的典型表现,较为少见,有时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尚需重视对本病肠外表现的诊治,按照“急则治标”、“缓则治

本”的原则,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突出辨证论治的特色,如关节疼痛固定不移者属中医“痛痹”范畴,《类证治裁●痹证》指出:“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基本病机由脾虚日久,气血生化乏源,正气亏虚,卫外不固,寒湿外邪侵袭,痹阻经络气血,不通则痛,常以《金匮要略》乌头汤或乌头桂枝汤加减,通阳开痹,祛寒胜湿,缓急止痛。游走性关节疼痛的患者,辨证属“行痹”、“历节”的范畴,《景岳全书●风痹》云:“历节风痛,以其痛无定所,即行痹之属也……”其病机多由久病脾虚,气血不足,肢体失养,风邪挟寒湿等邪气侵袭,痹阻经脉,血气不行而致。由于病邪以风邪为主,所谓治风先治血,故以祛风散寒除湿的同时,养血祛风,以治其本。多选用大秦艽汤加减。而有虹膜、结膜炎等肠外表现的患者,则从肝肾不足,阴血亏虚,风热上扰出发,佐以滋养肝肾,祛风清热之剂如二至丸、杞菊地黄丸之类。

(四)重视情志因素,调摄生活起居,提高机体免疫力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和治疗与情志因素蜜切相关,临床治疗中常有患者因情志刺激而复发或加重,使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因此宜教导患者学会尽量减少或消除诱发因素,如保持乐观情绪,学会自我调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五)病案举例

顾某,男,73岁。2008年7月23日初诊。

自诉反复便血8年余,近7天便血又作。患者于2000年开始出现大便夹鲜血,于外院就诊,经肠镜检查诊断为重度溃疡性结肠炎,行手术切除部分结肠;术后仍大量鲜血便,予激素、止血药物治疗后血止,其后反复出现便鲜血,常服激素、柳氮磺胺吡啶治疗,但效果不佳。7天前便血又作,鲜血裹挟大便,日行7~8次;恶热汗出,倦怠乏力,纳可,寐安,舌胖、苔薄黄,脉沉细。复查肠镜提示:右半结

肠切除术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伴少量渗血,广泛型,假息肉形成。

诊断:便血(近血)。

辨证:脾虚,湿热下注大肠。

治法:健脾清肠。处方:

生黄芪30克,太子参15克,炒白术15克,

茯苓15克,广木香6克,川黄连3克,

葛根15克,黄芩10克,凤尾草15克,

马齿苋15克,生地榆15克,槐花9克。

灌肠药处方:参三七6克,白及6克,马齿苋30克,鸡冠花15克。

上药浓煎100mL,加锡类散2支,保留灌肠,每日1次。

患者以上述方药随证加减治疗半年,便血消失。随访5年,未再复发。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等症状。中医认为该病多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引起,治疗应以扶正祛邪、调理脾胃为基本原则。为了更好地规范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诊疗,本文将就病因病机、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外邪如寒、湿、热等侵入人体,与内湿相合,导致脾胃运化失常;饮食所伤,如过度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损伤脾胃,使湿邪内生;情志失调,如忧思恼怒,气机不利,导致肝脾不和;脾胃虚弱,则运化失职,湿邪内生,蕴久化热,导致肠腑湿热蕴结,引发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多依据《中医内科学》相关标准,具体如下:结肠镜检查发现黏膜水肿、充血、糜烂和溃疡形成; 还可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诊断,常见证型有湿热内蕴证、肝脾不和证、脾胃虚弱证等。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应遵循扶正祛邪、调理脾胃的基本原则,具体

方法如下: 湿热内蕴证: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痢为治则,选用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等方剂加减。 肝脾不和证: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为治则,选用痛泻要方、柴胡疏肝散等方剂加减。 脾胃虚弱证:以健脾益气、温中散寒为治则,选用参苓白术散、理中丸等方剂加减。 针灸、推拿、中药灌肠等中医特色疗法也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应注重调理脾胃功能,具体措施如下: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旨在规范中医诊疗行为,提高治疗效果。通过明确病因病机、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诊疗方案。然而,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还需结合个体差异和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同时配合西药治疗和心理调适,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以反复发作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论文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阴伤湿热清热化瘀止血生肌方化瘀祛腐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以侵犯直肠与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为主的炎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反复,经久不愈,属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采用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疗效欠佳。笔者就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1病因及发病机制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免疫异常有关。参与的多种炎症细胞及免疫细胞释放抗体、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等,引起组织破坏及炎性病变。可能与自身免疫、感染、遗传因素及精神因素有一定关系[1]。溃疡性结肠炎可因临床表现不同而分属不同的中医病证范畴。典型的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黏液脓血便,属痢疾中“休息痢”、“久痢”范畴;血性便明显,属“肠风”、“脏毒”范畴;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属“泄泻”范畴。脾胃虚弱是发病之本,多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感受寒热湿毒之邪,饮食劳倦或情志不遂,部分因外感寒热湿毒之邪或饮食劳倦所伤或情志不遂而导致脾胃受损,致热、湿、痰邪客于肠道,阻滞气血,肠络失利,脂膜受损,下利赤白而发病。 2治疗 2.1中西医结合增效减毒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迁延,容易反复发作,治疗颇为棘手。单纯使用西医或单纯使用中医治疗不免有失偏颇,中西医结合常常取

得较好疗效。临床上部分医师将溃疡性结肠炎当慢性肠炎治疗,习惯用大量抗生素,在用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后,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停药后很快复发,甚至会导致菌群失调。尤其对于20~30岁急性腹泻的患者,常规抗菌止泻等治疗效果不佳,应常规查肠镜以免误诊误治。部分患者服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包括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缓释片,奥沙拉嗪),后出现白细胞下降、腹泻等情况,停用西药而口服中药,可能使症状得到改善,但肠镜下病变可能加重,对这些病例,勿忘复查肠镜。对于轻中度远端结肠炎者,使用中药(清热化瘀止血生肌为基本治法)配合氨基水杨酸制剂灌肠可使症状明显改善;对于广泛性结肠炎,仍需考虑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治疗。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包括泼尼松、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等)长期使用易产生副作用,如情绪改变、满月脸、踝部水肿、高血压等,且不能防止复发,故当症状好转后,即应逐渐减量至停药。对于重度患者,可考虑使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滴注7~10天;重度患者常存在低蛋白血症,适当补充白蛋白可缩短疗程,促进病变愈合。免疫抑制剂(包括硫唑嘌呤、氨甲喋呤、环胞霉素等)起效较慢,有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消化道反应、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对于激素抵抗或者依赖的患者,临床疗效不佳。如患者顾虑免疫抑制剂副作用而不使用免疫抑制剂,可选择继续口服氨基水杨酸制剂,配合中药口服、中药灌肠、丹参及低分子右旋糖苷静脉滴注可使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拮抗剂(包括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白细胞介素10、抗ICAM反义寡核苷酸等)虽是目前研究最活跃及很有希望的药物,但价格昂贵,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疗效有待验证。抗菌药物甲硝唑除抑制肠内厌氧菌,尚有免疫抑制、影响白细胞趋化等作用,对伴瘘管、肛裂及脓肿等并发症

(完整版)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辨证: 中医辨证分型,口服汤药治疗溃结的目的,主要是从机体内环境出发,从整体上改善阴阳偏盛偏衰的状况,临床上一般分四个证型。 (1)寒热错杂型:此型临床比较多见,特征是病情时发时止,绵绵不绝,既有腹痛喜温喜按之虚象、寒象,又有心烦、舌红,苔黄之热象,有时还有脓血夹杂、里急后重之实证。总之,病机非常复杂,寒热虚实互见,非专业中医师不得明辨,口服乌梅丸效果比较好,或者将乌梅丸改为汤药并随症加减煎服,见效会更快些。 (2)湿热积滞型:中度和重度溃结或急性暴发型溃结或慢性溃结的急性发作期多见此型。此型的特征是起病急、腹痛明显,暴注下迫、里急后重,甚至恶寒发热。此证兼有表症时要表里双解,宜服葛根荃连汤,无表症时治以燥湿清热止痢之法,可服白头翁汤等中药。对此证还应配合其他疗法,尽快控制病情。 (3)寒湿积滞型:慢性持续型溃结多为此型,此型特征是腹痛绵绵,喜温喜按,食欲不振,轻度的里急后重感。舌苔白滑或白腻。治宜温中散寒、健脾利湿之法,可以选胃苓汤、温脾汤、香砂六君子汤服用。 (4)气血不足型:溃结长期不愈,患者身心疲惫,易见此型。此型特征是气血不足,下焦虚衰,多见的症状是神疲乏力,四肢不温,消瘦贫血,腹中隐痛,下痢稀薄,舌淡脉细。治宜温补脾肾之法,可用附子理中汤,金匾肾气丸治疗。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由外邪内侵、饮食所伤、内伤七情、脾胃虚弱所致。属中医泄泻、肠风、便血、腹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已显示出其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针对湿热壅盛患者,芍药汤、白头翁汤、香连丸、葛根芩连汤多被选用以清热燥湿。而胃苓汤、当归四逆汤、香砂六君子、不换金正气散多在临床用以温散寒湿。连理汤、乌梅丸、薏苡附子败酱散、半夏泻心汤多用以温中清肠。 芍药汤药方∶ 【出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分类】清热剂-清脏腑热 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

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的研究进展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3)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科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研究指出,肠道菌群失调是导致UC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中医药在调节UC肠道菌群平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及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中药口服、灌肠、针灸等中医药治疗方法如何调控肠道菌群从而治疗UC,以便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将其应用于预防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关键词:中医药;肠道菌群;溃疡性结肠炎;中药复方;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肠炎性疾病,是胃肠 病学中最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UC的病变主要从直肠粘膜开始,以连续性的方 式向近端延伸发展[1]。近年来,UC的患病率呈逐渐增长的趋势。据调查显示[2], 我国UC患病率约为11.6 / 106,UC导致癌前结直肠癌病变的发病率增加,最终 有9%~11%的UC患者死于结肠癌和直肠癌。然而,有关FD的发病机理还未彻底了 解清楚,现阶段有研究[3]表明,肠道菌群是UC发病的起因和推动因素,在UC的 发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医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理论方法,随着对中医药逐步的深入了解,中医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治疗UC体现出了 独特的优势。 1.肠道菌群失衡与UC的关系 人体的胃肠道中遍布了大量复杂的微生物群,称为肠道菌群。正常人肠道菌群具有营养和代谢功能,调节肠道免疫反应,提供生物屏障,以及为肠道黏膜屏障供给能量。肠道菌群按致病性可分为有益菌、中间菌和致病菌三大类。有研究发现[4],UC患者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变动是有益菌下降和致病菌增长的原因导致的。王青等[5]分析了86例UC患者(缓解期45例、活动期41例及健康人40例)肠道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论治(中医临床)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论治(中医临床) 【概述】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属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1875年Wilks及Moxon首先对本病进行了描述,将其从慢性腹泻疾患中独立出来。1903年Wilks及Boas定名为“溃疡性结肠炎”,数十年来沿用此名。1973年WHO所属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CIOMS)定名为“特发性直肠结肠炎”,但在临床工作上,国内一般习惯地称本病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是一种病变主要在大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可形成糜烂、溃疡、原因不明的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多在直肠及乙状结肠。向上呈连续性非跳跃式蔓延,累及部分、大部分或全结肠。临床上以腹泻、粘液血便、腹痛为主要症状,病情轻重悬殊,多数病程缓慢,有反复发作的趋势,亦有急性爆发者。可产生严重的局部和远处并发症。急性爆发型死亡率高,慢性持续性癌变机会多。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为多。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未明确。引起其发病的因素是多种的,目前一般认为与感染因素、精神因素、酶因素、保护物质缺乏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有关。组织学的基本特点是肠腺紊乱,基底膜断裂、以至消失,粘膜和粘膜下层各种炎性细胞浸润,隐窝脓肿形成,继发发生坏死,产生广泛糜烂或多发性溃疡。长期反复发作,可形成多发性炎性息肉。一般认为,隐窝炎及隐窝脓肿是原发病变。 祖国医籍中,虽然没有结肠炎的病名,但其临床表现与泄泻、痢疾等病证相似。因所下之物如涕如脓、粘滑垢腻,排出噼噼有声,故《黄帝内经》中称之为“肠噼”。如《素问·太阴阳明篇》说:“饮食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路径新

可编辑 久痢(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轻、中度患者。 一、久痢(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久痢。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ICD-10 编码:K51.9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2009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 诊疗共识意见”。 (2)西 医诊断标准:参照《对 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 2.疾病分期 (1)活动期:Sutherland DAI >2分。 (2)缓解期:Sutherland DAI ≤2分,或病理检查示:①中性粒细胞消失,慢性 炎 症细胞减少;②隐窝大小、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③腺上皮与黏膜肌层间隙增大; ④潘氏细胞化生。 3.疾病分度 轻度:患者每日腹泻 4 次以下,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脉搏加快或贫血,红细胞沉 降率正常; 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腹泻每日 6 次以上,伴明显黏液血便,体温>37.5℃,脉搏>90 次/分,血红 蛋白( Hb )<100g/L,红细胞沉降率>30mm/1h。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久痢(溃疡性结肠炎)诊疗 方案”。 久痢(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常见证候: 大肠湿热证 脾虚湿蕴证

寒热错杂证 肝郁脾虚证 脾肾阳虚证 阴血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久痢(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方案”和2009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久痢(溃疡性结肠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久痢和溃疡性结肠炎(ICD-10 编码:K51.902)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活动期。 3.疾病分度属于轻、中度。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5.合并有中毒性巨结肠、大出血、肠穿孔、重度异型增生等并发症,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大便培养 (3)C 反应蛋白(CRP) (4)血沉(ESR) (5)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6)腹部超声 (7)心电图 (8)胸部X线片 (9)肠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10)肿瘤标志物 可编辑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作者:刘怀明 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21年第5期 刘怀明岳池县顾县中心卫生院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肠道疾病,属于非特异性结肠黏膜及黏膜下炎症性疾病。 该病在临床上治疗难度比较大,同时发病率较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都有着很大的 影响。针对该病的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往往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患者难以坚持长期用药,总体 疗效并不理想。而中医对于此类疾病有着不同的研究,因此可以尝试在传统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方法,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原则,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一、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中医学上并没有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名,因而根据其症状表现等,通常归于脏毒、肠风、便血、痢疾、泄泻等范畴。该病是以大小肠、脾胃等为主要病变位置,同时和肝肾之间有着紧密 的联系。该病主要发病因素在于脾虚湿盛,其中湿邪与外因联系紧密,脾虚与内因联系紧密。 总的来说,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肝郁脾虚、脾胃虚弱、命门火衰等,都是造成溃疡性结肠炎 的主要病因。另外,如果过量饮水,导致胃肠无法充分吸收,水分留于大肠,也会造成泄泻。 寒热湿滞蕴结在胃肠,病久入络,到最后瘀阻络伤,从而引起泄泻、便下黏液或脓血。在中医 病机方面,通常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有关。由于素体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忧思恼怒、 导致中土脾胃损伤、清浊混淆、湿热内生、蕴结肠腑、气机逆乱、脏腑失和。因此该病容易反 复发作,迁延难愈。该病虽然以大肠、脾胃为主要病位,但是和肝肾之间也有密切关系。最初 发病时,湿热内蕴、肠腑内结、瘀滞内停,发病日久,则损伤肾脏、脾肾阳虚、寒热错杂、虚 实并存。 二、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原则 关于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原则,可以从传统中医治疗泄泻、痢疾等疾病中获得参考。脉弦应祛风、身重应除湿、腹痛宜和、后重宜下,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这些治 疗原则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均可提供一定的借鉴。在痢疾等病的治疗中,着重体现 通塞的要义。如果泄泻日久,阳明胃土已虚,厥阴肝风振动,可采取泄木安土的原则治疗。现 代中医研究显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和肝脾肾功能失调有着较大的关系,认为主要病因在 于肝失疏泄,因此可采取疏肝理脾的原则治疗。对于溃疡性结肠炎长期反复发作的情况,可以 采取疏肝健脾法的治疗原则,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还有研究显示,健脾益气是治疗溃疡性结 肠炎的根本原则,常用的指标原则在于清热解毒化湿,局部治疗则可以采取祛腐托毒生肌的原则。总的来说,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了活血行瘀、温肾健脾、疏肝健脾、利湿清热、健脾益气。对于急性发作的情况,要注重祛邪,但不要伤正。对于久泻不止的情况,要注 重固涩,但不要留邪。 三、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证候方面也存在较多的变化,因此现代中医主要 采取自拟方分期分型治疗的措施。例如,针对寒热夹杂型,采取调和寒热的方法治疗;针对脾 虚湿盛型,采取温运脾湿的方法治疗;针对气滞湿郁型,采取和脾化湿的方法治疗;针对肝脾 不和型,采取疏肝理气的方法治疗。另外,也可采取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分期治疗方式,在发 作期采取行气活血导泄及清热化湿的治疗方法,在缓解期采取行气化滞、清热化湿、健脾益气 的治疗方法,均可取得理想的疗效。在治疗中注意随症加减。例如对于湿盛脾虚下陷、泄泻初

【中医脾胃病临床】蔡淦: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

【中医脾胃病临床】蔡淦: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位于结肠黏膜层,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未明,一般认为与遗传、感染、环境因素和肠道免疫异常密切相关。在中医学则属于“痢疾”、“泄泻”、“便血”、“滞下”等病证范畴,该病最为常见的症状是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反复发作,病程较长,迁延难愈。 (一)审证求因,病机遵从叶天士“脏阴有寒,腑阳有热”理论 本病主要致病因素为湿邪,其性黏滞,故发病缓慢,病程长,反复难愈。湿性重浊,伤于下,故病位始于大肠。初发时多为大肠湿热,湿为阴邪,阻碍气机,气滞不畅,郁而化热,形成湿热壅滞肠道。气机不通,故而可以表现为腹痛、里急后重。热邪炽盛,肉腐血败,故而可以表现为下痢赤白脓血。如热毒壅盛,尚可出现发热。大肠与胃同属于阳明,病久则伤胃。胃又与脾互为表里,故病邪继之困脾,病邪由腑及脏。其病机也由大肠湿热转化为脾胃虚弱。由于病程缠绵难尽,长期腹泻、便血,耗伤阴血、津液、气血,穷必及肾,最后导致脾肾两虚之证。因此,该病病初以大肠湿热为主,在疾病发展阶段以脾胃虚弱为主,在疾病后期则以脾肾两虚为主。 无论在疾病发展阶段还是在疾病后期,如果出现疾病复发或发作,则在脾胃虚弱或者脾肾两虚的基础上,兼以肠道湿热。故本病初起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素体湿热内蕴,复因过食辛辣、肥甘、生冷、不洁之物;或感受暑湿、热毒之邪;或因情志所伤,肝失疏泄,横逆犯脾,从而导致脾气亏虚,运化失司,肠道分清泌浊功能失常,水湿内生,郁而化热,湿热蕴结大肠,熏灼脉络,血溢脉外,或气血凝滞,壅而化脓,于是脓血俱下。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脾气益衰,难以化生气血精微,肌体失养,则消瘦、乏力;脾虚清阳不升则中气下陷,下利无度,脾阳虚损,病更难愈。脾病及肾,致脾肾两虚,阳气衰微,出现下利清谷,五更泄泻,形寒腹冷,腰膝酸软,脉象沉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特发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结肠病。主要病变累计直肠、乙状结肠,也向大肠 近端连续不问断地逐渐扩展遍及整个结肠和末端回肠。青壮年多见。病因迄今不 完全清楚,专家、学者多认为与自身免疫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感染和精神状态 是其促发因索。饮食失调,过度疲劳亦为本病复发的常见诱因。临床通常依据病 理经过、病情程度、病变部位和范围分型,按病程经过分为: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暴发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按病 变范围分型:直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炎、左半结肠炎、右半结肠炎、区域性结肠 炎和全结肠炎。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诊断鉴别诊断 1 临床症状 症状轻重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1.1 腹泻每日数次至数十次,甚至大便失禁,大便可为稀水样,黏液血便或 完全血便,多伴有黏液。5%左右的病人可有便秘。 1.2 腹痛为隐痛或左下腹绞痛。轻型或病变间歇期可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里急后重系直肠受累的结果。 1.3 便血新鲜血附着大便表面多为直肠受累,脓血便、黏液血便或全血便提 示病变累及乙状结肠以上部位。 1.4 其他症状可有发热、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血沉快、水电解质紊乱,精神焦虑或神经衰弱等表现。尚有食欲不振、腹胀、重症病人可伴恶心呕吐。 1.5 体征轻型甚至中型患者大多数无阳性体征,部分患者受累肠段可有轻度 压痛。有些患者可触及痉挛或肠壁增厚的乙状结肠。直肠指检可能正常,或感觉 黏膜肿胀,柔软光滑,肛管触痛,指套有血液附着。重型或急性暴发型患者可有 明显鼓肠,腹肌紧张,腹部压痛或反跳痛。 1.6 肠外表现关节炎发生率约为5%~10%;皮肤病变可有结节性红斑,多 型性红斑、口疮性溃疡、坏疽性脓皮病等;眼病可有虹膜炎、葡萄膜炎、角膜炎等;溃疡性结肠炎还可伴有脂肪肝、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胆管周围炎、硬 化性胆管炎等。 2 诊断 根据病程迁延,活动期与缓解期反复交替,或慢性持续活动表现或呈暴发型 经过,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排除慢性菌痢、阿米巴病、慢性血吸虫病、Crohn 病、肠结核、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直肠炎等,基本可明确诊断。需注意的是在 诊治过程中应掌握下述并发症: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大出血、息肉、癌变、 结肠狭窄。更要认真地做下述检查:(1)血液检查:低血色素性小细胞性贫血(失血、缺铁和渗血引起),活动期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增快;血清蛋白电 泳示白蛋白降低,α1和α2球蛋白升高。(2)粪便检查:粪便潜血阳性,多次粪便 或培养,始终无特异性致病菌、原虫或寄生虫等。(3)钡剂灌肠X线检查:早期黏 膜皱襞紊乱或变平消失;肠管呈锯齿状边缘或多发性浅溃疡龛影;反复发作以后 受累肠管僵硬,结肠袋消失,肠管狭窄变短,呈水管状;慢性期可有多发性息肉 所致的大小不等、多数充盈缺损影。(4)内镜检查:结肠镜可见结肠黏膜呈细颗粒状,并有弥漫性充血、水肿、脆而易出血;黏膜糜烂及有多数形态不规则、大小 不等的溃疡,覆盖有黄白色或血性分泌物;晚期有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假息肉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的开题报告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的开题报告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性肠病,主要表现为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多因虚火内盛、肝郁气滞、脾虚湿滞等因素引起,治疗应遵循“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理气健脾、调肝安神”之法。本文将探讨中医对溃疡性结 肠炎的认识和治疗方法,进一步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认识;治疗方法 一、研究背景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性肠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该病主要表现为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常伴有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贫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抗炎、免疫抑制和营养支持等方面,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丰富,根据病情轻重、症状不同,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如桂枝茯苓丸、二陈汤、四物汤等。中医认为该病多由虚火内盛、肝郁气滞、脾虚湿滞等因素引起,治疗应遵循“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理气健脾、调肝安神”之法。 二、研究内容 1.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认识:从病因、病机、病理变化等方面入手,探讨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和理论基础。

2.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介绍中医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针灸、艾灸、中药浴等,以及不同方剂的组成、功效及注意事项。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探讨:结合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总结和发展中医治疗该疾病的经验和理论,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参考。同时,对于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2023 年)要点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2023 年· 西安)要点 推荐意见1:UC 诊断缺乏金标准,须在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结肠炎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进行综合判断。 推荐意见2:UC 诊断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病史询问应包括从首发症状开始的各项细节以及既往诊治经过。黏液脓血便是UC 最常见的症状,病程多在4~6 周。病史询问和查体时还需注意肠外表现及并发症。(证据等级:3,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3:应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及粪便微生物检查,不建议将血清学抗体检测用于UC 诊断。(证据等级:1,推荐强度:弱) 推荐意见4:结肠镜检查应常规用于UC 诊断、疗效评估及疾病监测,检查时应尽可能进入回肠末端,并对受累和未受累区域多段、多点取材进行黏膜活组织检查。(证据等级:3,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5:对于有诊断困难者(直肠豁免、倒灌性回肠炎、症状不典型),应在回结肠镜检查的基础上考虑加做小肠及上消化道检查。(证据等级:5,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6:在进行结肠镜检查时可结合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放大内镜技术,有条件者可考虑选用共聚焦内镜检查。(证据等级:2,推荐强度:弱) 推荐意见7:对于UC 合并结肠狭窄患者,应对狭窄部位进行仔细的诊断性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证据等级:5,推荐强度:弱) 推荐意见8:重度活动性UC 患者可常规行腹部X 线片或腹部CT 了解结肠情况。为诊断和鉴别诊断,可行不做常规肠道准备的直肠乙状结肠有限检查和活检,操作应轻柔,少注气。(BPS) 推荐意见9:诊断UC 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肠道炎症或损伤,如感染性肠炎、阿米巴肠病、肠道血吸虫病、药物性肠病及结肠CD 等。(证据等级:3,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10:完整的UC 诊断应包括疾病分型、疾病活动程度、累及部位。(BPS) 1. 轻中度活动性UC 的治疗

浅谈溃疡性结肠炎从瘀论治(一)

浅谈溃疡性结肠炎从瘀论治(一)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疗法;活血化瘀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直、结肠部位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及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情轻重悬殊,多反复发作。根据其临床表现,UC与中医学的“肠风”、“脏毒”、“泻泄”、“痢疾”、“肠澼”、“滞下”、“休息痢”等病证较为接近。笔者就活血化瘀法在UC治疗中的应用谈几点体会。 1血瘀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关系 现代中医认为,UC之所以难治,在病机上除了气滞、湿阻外,往往还由于“瘀”的存在。现代研究表明,UC的严重程度与血液的高粘度相关,炎症越重,外在腹泻症状越重,内在血液粘度越高;而且UC病变处局部明显存在血液循环障碍,黏膜缺血缺氧改变,因此,西医治疗UC强调不仅要重视宏观毒瘀证,还要重视微观毒瘀证。如西医用肝素治疗UC有效似乎难以理解,肝素在中医来讲属于破血药,而UC患者已经便血、腹泻,再用破血药岂不加重病情?但考虑到UC病机中瘀的存在,便不难理解西医用肝素与中医用活血祛瘀药是殊途同归。用活血祛瘀药能起到调整免疫,清除炎症产物与细胞毒,改善肠道菌群、肠组织循环和血液高凝状态,抑制黏膜异常增生与组织纤维化,及镇静、止痛、改善肠道运动等作用,有利于消除症状l]。 大多数学者认为,UC以脾虚为发病之本,湿热为发病之标2]。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外感湿热毒邪,还是内伤肝脾肾,皆可阻滞脾胃气机,壅塞肠腑,表现为腹痛、里急后重,且病久入络,湿热、气虚、气滞、寒凝等壅滞肠络,与气血相互搏结,气血凝滞,血败肉腐,内溃成疡,故见脓血便,腹痛,痛处固定不移,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等。结合现代医学结肠镜检查,若观察到局部肠黏膜紫黯、粗糙颗粒感、血管网模糊或多发息肉等镜象,则为典型的肠络瘀阻征象。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瘀血越甚,气血愈虚,遂致病程迁延,缠绵难愈。血瘀既是病理产物,也是病理因素,因此,血瘀的产生必然加重UC的病情和复杂性。《医林改错》曰:“腹肚作泻,久不愈者,必瘀血为本。”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气血难续,正气愈虚,肠道更失所养,则病情反复,经久难愈。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各证型中均存在血小板启动状态3],患者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都低于正常4],提示溃疡性结肠炎存在瘀血状态。 2临床应用 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根本在于脾气虚,气为血帅,气虚势必影响血的运行,因此,在病起之初就有血瘀因素的存在。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气虚愈加,血瘀愈显,所以,在施治之初,尽管血瘀之象不显,仍应考虑到促其发生的因素存在,应在健脾益气的同时,适度运用活血化瘀之品。另外,该病肠黏膜溃疡久不愈合,除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减退有关外,还与肠黏膜供血不足、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5]。这种病理变化的原因是肠胃脉络瘀阻,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脉络失养,内疮难以愈合。研究表明,活血化瘀类中药对改善肠黏膜的微循环、增加肉芽组织血供具有良好的作用,从而达到溃疡的最终修复和愈合。治疗UC以活血化瘀为治则,是中医“久病入络”理论的具体应用。x

2023版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治疗部分)要点

2023版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治疗部分)要点 更新亮点: 中国IBD诊治指南此次更新,由“共识意见”升级为“指南”,并且将UC 和CD分成两部指南分别阐述,形式上按临床问题导向的陈述句表达方式,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另外,在指南制订过程中引入了专业循证团队,采用了牛津分级系统对证据进行分级。编写过程中参考了2018年版中国IBD共识出版后至今的国内外随机对照试验、高质量回顾性研究、荟萃分析和欧美共识。 2023版UC指南定稿共包含53条陈述意见(Statement)分属:①U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1条);②UC的疾病评估、疗效评估和预后(4条);③UC的治疗目标(4条);④轻中度活动性UC的诊治管理(6条);⑤中重度活动性UC的诊治管理(8条);⑥急性重度UC(ASUC)住院患者的诊治管理(12条);⑦维持治疗和癌变监测(8条)。 New:加入治疗目标章节 New:更新较多生物制剂、小分子药物等药物治疗内容 New:ASUC治疗进展和最新理念 New:维持治疗以单独章节列出,明确其重要性

轻-中度UC的治疗推荐陈述(与2018版共识对比) 解读:5-ASA推荐剂量与剂型与2018版保持不变。

解读: • 分型分段更清晰:将直肠型和左半结肠型分开描述,并明确写出活动度; 在轻度活动性直肠型UC中,强调了5-ASA直肠给药是一线治疗方案; 在轻-中度左半结肠型活动性UC中,强调了口服联合灌肠是一线治疗方案。

解读: 弱化了足量5-ASA治疗无效的时间概念,提倡医患共决策、个体化、早期升级治疗; 生物制剂治疗窗前移,对于轻-中度活动性UC,若足量5-ASA治疗无效,也推荐升级生物制剂治疗。

中医脾胃病临床科学研究论文(共2篇)

中医脾胃病临床科学研究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篇:中医脾胃病的临床医疗研究 单兆伟教授是全国着名中医脾胃病专家、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从事中医脾胃病的临床医疗和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就脾胃病研究现状、脾胃病治法的现代研究思路采访了单兆伟教授。 1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脾胃学说研究有何进展? 单教授:建国后,中医脾胃学说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有关脾胃病学研究的论文及着作不断涌现。 80年代以来,成立了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先后在大同、宁波、北京、兰州、庐山、贵阳、济南、杭州、成都等地,召开了11次专题学术研讨会。重点交流了中医治疗胃病、胃痞(萎缩性胃炎)、食管炎、泄泻(溃疡性结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胆囊炎、胆石症等病症的研究治疗经验,并就这些病证的诊断、辨证以及疗效评定标准等专题,

反复讨论,制定了全国统一的试行标准,为中医研究脾胃病的规范化、标准化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综观建国以来中医脾胃病学说的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①由单一的临床经验积累,转向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②由个人总结研究转向集体协作研究,由个案报道逐渐转向大宗病例的临床研究报道; ③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相结合;④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⑤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⑥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⑦整体治疗与局部用药相结合; ⑧在对常见病、多发病重点防治的同时,逐步开展对难治疾病的研究治疗。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我国脾胃学说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脾胃理论和临床研究起步虽然较早,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漫长的岁月里,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经验认识及逻辑推理的阶段。建国50年来,由于积极引进现代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开创了我国脾胃学说研究的新阶段。 目前,脾胃学说的研究居于整个中医理论研究的前列,不仅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发掘,而且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对脾虚证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从整个学术来看,许多理论研究,仍停留在低水平重复上,而且重复较多,有关脾胃病学的中

泄泻(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概述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本病首载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并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中提出了著名的治 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是泄泻治疗学上的里程碑。清代医家对泄泻的论著颇多,认识日趋完善,病因强调湿邪致泻的主导性,病机重视肝、脾、肾的重要作用。泄泻可见于多种疾病,凡属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腹泻,如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或其他脏器病变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以泄泻为主症者,均可以泄泻进行辨证论治。 二、西医诊断 (一)临床表现 除少数患者起病急骤外,一般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症状以腹泻为主,排出含有血、脓和黏液的粪便,常伴有阵发性结肠痉挛性疼痛,并里急后重,排便后可获缓解。轻型患者症状较轻微,每日腹泻不足5次。重型每日腹泻在5次

以上,为水泻或血便,腹痛较重,有发热症状,体温可超过38.5℃,脉率大于90次/分。暴发型较少见。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腹泻量大,经常便血。体温升高可达40℃,严重者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疾病日久不愈,可出现消瘦、贫血、营养障碍、衰弱等。部分患者有肠道外表现,如结节性红斑、虹膜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小胆管周围炎等。 (二)辅助检查 (1)纤维结肠镜检查 (2)气钡灌肠双重对比造影 三、中医诊断 1.湿热伤中证 主症: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热燥湿,分利止泻。 主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药物:葛根、黄芩、黄连、木香、甘草、车前草、茯苓。加减:若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表证,加用银花、连翘、薄荷疏风清热;若夹食滞者,加神曲、山楂、麦芽消食导滞;若湿邪偏重者,加厚朴、茯苓、猪苓、泽泻健脾祛湿;气机不畅者加柴胡、枳实疏肝理气。 可配合连草泻痢胶囊 1.5克,日三次口服。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秘方与偏方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秘方与偏方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秘方与偏方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一种消化道疾病。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更由于本病治愈难度大,且愈后又常易发,并与结肠癌的发病亦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 1 医案 本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18~58岁;病程3个月~20年。全部病例符合1992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病学术研讨会制订的诊断标准:(1)有持续或反复发作性慢性腹泻,如黏液便、脓血便等;(2)排除肠道及寄生虫感染;(3)结肠镜检查或组织学检查有慢性炎症、腺体变形、黏膜溃疡等。 治疗方法本方药物组成:乌梅60g,细辛5g,炮姜8g,黄连8g,当归15g,附子8g,蜀椒8g,桂枝10g,党参20g,白头翁15g,地榆15g,炒枳壳10g。加减用药:湿热偏重者,去附子、干姜、蜀椒,加黄柏、秦皮;脾胃虚寒者,黄连减量为3g;脾肾阳虚者,加重附子量为15~30g,加补骨脂、赤石脂;腹痛甚加白芍;便血加侧柏叶。全部病例服用此方,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 本组39例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纤维结肠镜检黏膜正常,大便化验正常,停药观察6个月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纤维结肠镜检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大便化验较前明显好转;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镜检、化验均无改善。 结果本组39例痊愈16例(41.03%);有效20例(51.28%);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进展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进展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结、直肠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发病率明显增加。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副作用大、疗效有待提高。本文就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从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及外治法等方面展现中医药在该领域的独特优势,并讨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工作提出设想。 标签:中医药;溃疡性结肠炎;辨证;专方专药;外治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发生于结、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在粘膜层和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为主。患者年龄段多见于20-40岁,儿童及老年人也可发病。该病在欧洲及北美高发。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目前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主要应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如柳氮磺胺吡啶(SASP)、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由于传统药物副作用较大,而新型药物价格昂贵,给病人带来较大负担,故临床效果欠佳。我国传统医学并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名。根据该病腹痛、泻下赤白,迁延难愈的特点,可将其归属于“腹痛”、“痢疾”、“泄泻”、“肠风”,此外尚有医家以“肠痈”理论,从痈论治溃疡性结肠炎。通过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在中医药辨证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体现出中医药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的独特优势。现就近年来中医治疗该病的进展综述如下。 1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临床上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表現,辨证施治,常能收获令人满意的效果。赵克华[1]根据临床经验将其分为四型:脾虚湿热型治以清化湿热、行气导滞,方用四君子汤合白头翁汤加减;脾肾阳虚型治以温补脾肾,方用真人养脏汤加减;阴血亏虚型当以健脾补血、养阴清肠,给予驻车丸合归脾汤;肝脾不和型则应泻肝补脾、调节气机,方用痛泻药方加减。张喆[2]等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溃疡性结肠炎(休息痢)临床方案为指导,对溃疡性结肠炎细化辨证,将43例病人归属于大肠湿热证、寒热错杂证、脾虚湿蕴证、脾胃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阴血亏虚证等七个证型,按照方案分别处以口服汤剂及中药灌肠,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完全缓解3例,有效3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7%。范素琴[3]将46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按临床症状分为3型,均予口服中药汤剂,脾肾两虚证治以健脾补肾、湿热内结证治以清热利湿、气滞血瘀证治以调理气血,并配合中药灌肠,治疗一个月后,评价疗效明显优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组。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且发作期与缓解期的临床表现明显不同,故而有些医家主张对本病应分期治疗,在临床上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路广晁教授[4]总结三十多年临床经验,主张将本病分为三期:急性期湿热蕴结肠腑,以清热利湿,凉血止泻治标为主,尤其重视祛湿,务使湿去热

新中国首批名中医蔡淦教授

新中国首批名中医蔡淦教授 海上名中医系列 蔡淦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原上海中医学院)六年制本科的首届毕业生。师从上海闻名老中医张羹梅学习脾胃病的诊疗,又深得沪上诸多中医名家栽培,被中医先辈任继学评判为“新中国培育的第一批名中医”。临证秉持清朝名医吴鞠通“治中焦如衡”的学术思想,医治脾胃病每有佳绩;处置内科杂病,以顾护胃气、调理脾胃为先,多见实效。 专家门诊时刻: 周二上午、周五上午曙光医院(上海市普安路185号) 蔡淦,上海市首届名中医,博士生导师,上海曙光医院中医内科学终身教授,兼任上海市中医脾胃病医疗协作中心主任,国家老中医学术继承制导师等职。蔡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实践近50年,尤其擅长胃肠疾病的医治和研究,是国家中医药治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脾胃病证,补泻兼施,非平不安 蔡淦教授临床实践近50载,在脾胃病的调治方面积存了丰硕的体会,其主持研制的“乐胃颗粒”、“肠吉泰”等中药制剂疗效卓著,针对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难治性疾病都有专门好成效。蔡淦教授亦擅长中医药手腕进行胃癌术后调治,在沪上乃

至全国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医脾胃病证,临床上与西医消化系统疾病的范围类似,以胃、肠脏器发病为主。成书于2000连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有云:假设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即易伤脾。现代社会,饮食不节、精神压力、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使得罹患慢性胃炎、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的人士逐年增多。经胃镜普查证明,我国成年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萎缩性胃炎约占其中的20%。而且这些疾病往往治愈困难,病程容易反复,大大阻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峻者还有可能致使癌变。 中医学以为,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气血之海”,与脾互为内外。因一切水谷精微都有赖脾胃化生,故而传统中医一贯重视脾胃的养护、调治,在医治脾胃疾病方面有悠长的历史,深得患者信任。 蔡淦教授历经连年临床实践,在脾胃病医治方面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医治方式。他综合考察各家体会,取法“金元四大伙儿”之一李东垣的学说,擅长应用“补脾胃、泻阴火”之法。 蔡淦教授以为慢性胃炎为虚实夹杂的疾病,因脾胃气虚,阴火上乘而致。病症初起,其阴火多为湿热,临床表现多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久而成淤,可致慢性萎缩性胃炎。因此,医治大法宜虚实同治,补其元气,泻其阴火。在用四君子健脾益气的同时,前者酌情加用黄连、黄芩、连翘、蒲公英、陈皮、半夏等清热化湿,以泻阴火;后者那么随证选用莪术、丹参、郁金等以清热化瘀解毒,从而达到补虚泻

蔡淦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蔡淦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蔡淦 蔡淦教授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导师、中医内科督导,上海曙光医院主任医师,1989年晋升为主任医师,1990年晋升教授,2005年起获国务院特殊津贴。首届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内科分会顾问,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医内科学会副主任。主编和参编有关中医内科教材、专著28部,其中《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内科学》,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主持省部级课题10项,并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蔡淦教授既注重临床辨病,更注重与辩证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在治疗溃疡性结肠中的优势。笔者有幸侍诊蔡老近2年,受益匪浅。今将蔡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仁。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以结肠粘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肠道疾病。祖国医学将其归属于“肠澼”、“痢疾”、“滞下”、“肠风”、“脏毒”、“泄泻”等范畴。2007年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上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有持续或反复的腹泻、粘膜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程多在4~6周以上。可有关节、皮肤、眼、口和肝胆等肠外表现。2、结肠镜检查: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表现为:粘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和脓性分泌物附着,亦常见于粘膜粗糙,呈细颗粒状;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性糜烂或溃疡;缓解期患者可见结肠袋囊变浅、变钝或消失以及假息肉和桥形粘膜等[1]。 蔡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根本在于脾胃虚弱,运化失健。脾胃居中焦,主受纳水谷、腐熟、运化、输布之职,并有升清将浊之司等。无论是外感湿热寒邪,或是饮食不节,化生湿热,湿浊内蕴,还是劳倦太过,情志失调,皆可导致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气滞湿阻,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损,肉腐血败,内溃成疡,化为脓血,大肠传导失司,混浊而下,导致溃结的发生。 蔡教授认为本病多为虚实夹杂,特别是初期则尤为突出,治疗要把握驱邪不忘扶正,补益又忌闭门留寇,充分认准虚实两端,揣度孰轻孰重。中期则虚居大端,实邪握小端,治疗以补益为主,兼加驱邪之品。后期则主要为正虚,治疗以调理脏腑为可[2]。蔡教授具体辨证多归纳如下: 1初期:通利泄浊祛瘀生新寒热湿邪蕴于肠腑,与肠中腐浊相搏,气滞血瘀肠络受损,血败肉腐,则便见下利赤白。秉承六腑以通为用,早驱一份邪气,多留一份正气。若见肛门灼热,尿短赤,苔腻微黄,脉滑数,则可选芍药汤加减;若见粪便色黄褐而臭,小便短黄,舌苔黄腻等则可选用葛根芩连汤为主方加减。随证加减举偶:若下利赤多白少,肛门灼热,脉滑数有力,则可加白头翁、秦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