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型高血压病

合集下载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价值分析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价值分析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价值分析1.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成都 6100002.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北区),四川成都610000【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的效果。

方法:随机划分2021年7月-2022年8月期间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94例为两组,其中常规西药治疗为对照组,而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HDL-C升高,而TC、TG、LDL-C、SBP以及DBP水平均下降,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同时,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调节血压和血脂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高脂血症;高血压;血府逐瘀汤;半夏白术天麻汤高血压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并且患者往往合并诸多慢性疾病如高脂血症,二者均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的一个危险因素,不仅危害患者健康,还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当前在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时,药物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不同类型的药物其治疗效果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因此,本文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的临床价值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医院2021年7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94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

观察组年龄50-84岁,平均(66.3±8.5)岁,其中20例为女性、27例为男性,病程2-14年,平均(7.5±1.4)年;对照组年龄52-85岁,平均(66.5±8.6)岁,其中19例为女性、28例为男性,病程3-15年,平均(7.6±1.5)年。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篇一: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中医方剂名。

为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主治胸中血瘀证。

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及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等属瘀阻气滞者。

本方原为治瘀血内阻胸部,气机失畅以致胸痛胸闷之剂。

王清任认为隔膜的低处,且如池,满腔存血,名曰“血府”。

血府逐瘀汤_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_血府逐瘀汤-组成当归生地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血府逐瘀汤_血府逐瘀汤-用法水煎服。

血府逐瘀汤_血府逐瘀汤-病机胸中血瘀,气机阻滞。

血府逐瘀汤_血府逐瘀汤-辩证要点胸痛,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血府逐瘀汤_血府逐瘀汤-现代运用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等属瘀阻气滞者。

血府逐瘀汤_血府逐瘀汤-配伍特点活血与行气相伍;祛瘀与养血同施;升降兼顾。

血府逐瘀汤_血府逐瘀汤-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血府逐瘀汤_血府逐瘀汤-主治血府逐瘀汤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3妇人血瘀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

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

血府逐瘀汤_血府逐瘀汤-适应病症神经精神系统病症: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脑水肿、脑血管病、癫痫、脑囊虫、脑积水、脑动脉硬化、眩晕、麻痹震颤、精神分裂症等。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浅谈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浅谈

血府 逐 瘀 汤 临 床 应 用浅 谈
彭 肖容 张桂珍
广 东广 州 50 6 1 20 广 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运用 中医理论 ‘ ‘ 著者逐 之 ”“ 以通 为用 ”“ 则 不痛” 的原理 ,立 活血化 瘀 法 ,以血 府逐 腑 通 活血 化瘀 中 医药疗 法 血 府逐 瘀 汤
文 章编号 :1 0 — 4 2 0 71 0 2 5( 0 7)2 — 0 0 0 0 8— 2 5
瘀 汤应 用 在 气滞血 瘀 证病 人 身上 ,能 改善 全 身及局 部血 液循 环 ,具有较 好 的疗 效 。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R 4 2 3 文献标识码 :A
I 血府 逐瘀 汤 是清 代 医家 王清 任 《 林 改错 》 生 地 、 川 芍 、 赤 芍 、 牛 膝 、 桔 梗 、 柴 胡 、 枳 医 中著名 的活血化瘀方 ,原方 为桃仁 、红花 、当归 、
此方加丹 参 1g 去除牛膝 、 2, 积尧 咽 喉干燥 明显者 加石解 、玄参:干咳明显者加川 贝。以此 方加减治 I
6 皮科疾病 在治疗皮肤 白癜风也很 有成效, 以此方加菊花 lg O ,白蒺黎 、 参各 3 g 茺蔚子 、 丹 0, 草决 明各 2 g 0。
治疗瘙痒症证属瘀血 内阻、 不荣肤 、 血 燥而生风 , 治
以活血逐瘀 。以此方加三七粉 6 , 3 g 服 剂而 愈,未
复发。
7 泌尿系统疾病
治疗 尿血 、证属瘀 血 阻络 ,血 不循经 ,治 以 活血化 瘀, 以此方加三七粉6 , 剂后去三七 , g 服4 加
疗哮 喘, 咳痰黄稠结 胸不 爽, 寒热夹杂 。 痹阻肺络 ,
合 小陷胸汤加瓜萎 1g 5 、法夏 6 、黄连 5 、灸麻黄 坤草 ig g g 5 ,继服 2 剂而愈 。其对 于热淋证属湿热未 6 咳痰清稀寒邪入肺加 白芥 子, 舀 莱服子各 l g 灸 O,

经典活血化瘀名方——血府逐瘀丸

经典活血化瘀名方——血府逐瘀丸

经典活血化瘀名方——血府逐瘀丸作者:广东省药学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莎王清任(公元1768—1831年),字勋臣,清代直隶省玉田县(今河北省玉田县)鸭鸿桥人。

王清任是清代一位颇具革新思想的著名医家,历时42载写成了《医林改错》一书,纠正了以往中医学著作中的诸多错误,成为中医学发展进步的一个里程碑。

他强调补气活血与活血逐瘀两个临床治疗原则,据此变化出几十首活血化瘀的方剂,血府逐瘀汤就是其中流传甚广的代表方之一。

血府逐瘀汤通过现代工艺精炼可制成丸剂、颗粒剂、片剂、口服液、胶囊等系列剂型,在临床应用广泛。

被后世医家称为“血管清道夫”,对人体心血管的保养有比较好的效果。

方解与功用血府逐瘀汤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黄、柴胡、枳壳、牛膝、桔梗、甘草(桃红四物汤+四逆散+桔梗、牛膝)等十一味药组成。

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化瘀以止痛,共为君药。

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化瘀;牛膝长于祛瘀通脉,引瘀血下行,共为臣药。

当归养血活血,祛瘀生新;生地黄清热凉血除瘀热,与当归养血润燥,使祛瘀不伤正;枳壳疏畅胸中气滞;桔梗宣肺利气,与枳壳配伍,一升一降,开胸行气,使气行血行;柴胡疏肝理气,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此方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等。

经验与主症王清任曾说:“惟血府之血瘀而不活,最难分别”,他认真观察,摸索经验,将血府逐瘀汤的主症归纳为十类。

1、头痛胸痛血府逐瘀汤对部分头痛,胸痛颇有捷效。

王清任说:“查患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证,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

”又“有忽然胸痛,前方(指木金散,瓜蒌薤白白酒汤,小陷胸汤等)皆不应,用此方一付,痛立止。

”2、灯笼病王清任说:“身外凉,心里热,故名灯笼病,因有瘀血。

认为虚热,愈补愈瘀,认为实火,愈凉愈凝。

三两付血活热退。

”又:“每晚内热兼皮肤热一时,此方一付可愈,重者两付。

血府逐瘀汤PPT课件

血府逐瘀汤PPT课件
分子机制研究
近年来,研究者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深入探讨血府 逐瘀汤的药理作用机制,发现其能够调控多种信号转导通 路和基因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新剂型研究
新型制剂随着科技的发展源自血府逐瘀汤的 新剂型不断涌现,如微丸、纳米 颗粒、脂质体等新型制剂,这些 新剂型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和
靶向性。
制备工艺研究
调节免疫作用
总结词
血府逐瘀汤具有一定的调节免疫作用,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详细描述
该汤剂中的一些成分如赤芍、当归等能够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 力,对预防和治疗免疫相关疾病有一定作用。
03 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
CHAPTER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血府逐瘀汤可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
02 血府逐瘀汤的药理作用
CHAPTER
活血化瘀作用
总结词
血府逐瘀汤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 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 血液流通。
详细描述
血府逐瘀汤中的主要成分如桃仁 、红花、赤芍等具有扩张血管、 增加血流的作用,能够改善微循 环障碍,减轻淤血症状。
抗炎作用
总结词
血府逐瘀汤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 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对组织的 损伤。
血府逐瘀汤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血府逐瘀汤简介 • 血府逐瘀汤的药理作用 • 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 • 血府逐瘀汤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 血府逐瘀汤的现代研究进展
01 血府逐瘀汤简介
CHAPTER
血府逐瘀汤的来源
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
传统中医理论的体现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的 名方,他在《医林改错》一书中详细 记载了该方的组成和用法。

中医十大基础方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中医十大基础方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中医十大基础方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当归9克、生地黄9克、桃仁12、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川芎5克、柴胡3克、桔梗5克、牛膝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入暮渐热。

舌质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

方解: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3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

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愈。

临床应用:
1、以胸痛、舌暗红、脉涩或弦紧为辩证要点。

2、血瘀经闭、痛经,可用去桔梗加香附、茺蔚子、泽兰等;胁下痞块属血瘀者,本方加郁金、丹参等;兼有气虚加党参。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刘玉梅
【期刊名称】《新疆中医药》
【年(卷),期】2014(032)001
【摘要】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28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缬沙坦胶囊治疗,治疗组则应用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显著,相较于单纯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刘玉梅
【作者单位】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中医科,新疆博乐833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并发不寐的效果观察 [J], 张丽;张正东;李永德;殷翠花;薛芳德
2.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并发症引起的不寐 [J], 李清
3.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J], 代洪绪;翟文姬;项聿华
4.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J], 银梓杉
5.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的临床观察 [J], 陈海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血府逐瘀汤及临床运用

浅谈血府逐瘀汤及临床运用
4 临床 运 用
窦炎 ”病 史 。诊见 :头额胀痛 , 口干微苦 ,睡眠若 , 舌苔 白干 ,脉数 。诊断为 头痛 ( 风热 ) ,治 以疏风清热 止痛 ,方用 菊花 茶调 散合 苍耳 散 ,二 剂 ,水煎 服 。3
血府逐瘀汤所 治以胸 中血府血瘀 为主 ,或体 内 由 瘀血所致的某些病证 。 正如书 中所 说: 立 血府 逐瘀 汤 , “ 治胸 中血府 血瘀之证 ” 。并 开列病证为 “ 头痛 、胸痛 、 胸不任物 ,胸任重物 ,天亮 出汗 ,食 自胸后下 ,心里 热 ( 日灯笼病 ) 名 ,瞀闷 急躁 ,{ 睡梦 多,呃逆 ,饮水 ; [ 即呛 ,不眠 ,小儿夜啼 ,心跳心 ,夜不安 ,俗言 肝 e , 呕,晚发一 阵热 ” 病 干 。凡 卜 种 ,后世 医家掂 此 九 把治疗范 扩 火,不仅 专治 “ 血府 血瘀 ” ,还治疗 血 瘀所 致的多种 杂病 。但不 能脱 离所治病证 必须届血瘀 之 实证最为 重要,不能一见上述 某证 ,就 投 以血府逐 瘀 汤 。必须仔细辨识确属瘀 血所 致者 。如疼痛 口久不 愈,反复发生,同定不移 ,痛 如针刺 , 口腐 ,面部黯 黑,舌质紫黯 或有瘀斑 、瘀 点、脉涩 、细等时方 可用
者 宜活血化瘀 ;若瘀 久证重 ,瘀在脏 腑 ,属 “ 胸腔血 府 ”血 瘀者 ,当破血 逐瘀 。因此 ,王清任立血府逐瘀 汤 治之 。方 中桃仁破 血行瘀 ,红花 活血破瘀 ,川芎行
逐瘀 、配伍特点、临床运用等进 行阐述 。
1 血府的概念
什么是血府 ? 《 问 ・ 素 脉要精 微论》 脉者 ,血 :“ 之府也 ” , 。府 有包 容会 聚之义 。即全身 的血液都会聚 在脉络之中,这 是医者熟知 的血府 。而 《 医林 改错 》 中的血府是一个较狭 义的概念 , 中说 : 血府 即人胸 书 “ 下膈膜一 片,其 薄如纸 ,是为坚 实,前长于心 口凹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浅谈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型高血压病
作者:赵连强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2期
【摘 ;要】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型高血压病症状的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通过辨证分析和典型病例分析及名师经验。

结果:血瘀气滞型高血压病症状改善明显。

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型高血压病症状疗效明显。

【关键词】高血压病;血府逐瘀汤;血瘀气滞型;头晕;头痛
【中图分类号】R259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279-02
高血压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伴或不伴心血管疾患的临床综合征。

中医对这一疾病依不同临床表现,分属于眩晕、头痛、脉弦等病症中。

1 高血压病的病因病理
1.1西医认为,高血压主要与患者交感神经活动、RAAS激活、肾脏钠盐含量过稿、血管重塑、胰岛素抵抗等有关[1]。

且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患者与其自身年龄、职业、习性、自身
饮食、遗传等诸多因素相关,主要表现为患者动脉发生病变及左心室肥厚,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肾动脉硬化等。

1.2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以眩晕、头痛较为多见,或因于素体阳盛之人;或因于七情所伤,如忧郁、恼怒太过;或因于饮食无节,太过肥甘厚味;或因于忧思劳倦、劳役太过;或因于先天禀赋不足,年老肾虚;或因于久病不愈、房事不节;或因于跌仆坠损、头受外伤,诸种因素,皆可导致眩晕、头痛。

虞抟则提倡“淤血致眩”的理论。

血瘀气滞,络脉失和,血气不能正常流通疏布,脑失所养,故眩晕时作,日久不愈;因气不通之时症见头痛,痛有定处;故兼见健忘、失寐、心悸、少神,口干。

2 方药
2.1 血府逐瘀汤,本方源自桃红四物汤和四逆散,出自《医林改错》卷上,组成“当归三钱(9克),生地三钱(9克),桃仁四钱(12克),红花三钱(9克),枳壳二钱(6克),赤芍二钱(6克),柴胡一钱(3克),甘草二钱(6克),桔梗一钱半(4.5克),川芎一钱半(4.5克),牛膝三钱(9克)。

水煎服。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