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证的治疗
针刺灵骨、大白、内关治疗气滞血瘀心悸的验案一则

针刺灵骨、大白、内关治疗气滞血瘀心悸的验案一则发布时间:2021-11-11T02:28:28.78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8期作者:李伟华刘晨晨卫玉莹蒲艺元孙静[导读] 心悸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本文选取心悸临床医案一则,实施针刺灵骨、大白、内关穴的治疗李伟华刘晨晨卫玉莹蒲艺元孙静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000)摘要:心悸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本文选取心悸临床医案一则,实施针刺灵骨、大白、内关穴的治疗方法,收效甚佳。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进行归纳总结,以资参考。
关键词:灵骨、大白、内关、气滞血瘀型心悸1、病因病机心悸最早可见于《黄帝内经》,称之“心澹澹大动”“心下鼓”等,并无心悸病名。
如《素问·痹论》亦云:“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灵枢·本神》:“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 ……”,到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中,首次使用惊悸名称,指出:“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
并称之为“心动悸”、 “心下悸”、“心中悸”及“惊悸”等[[[]姜瑞雪,朱文锋,马作峰. 心悸的中医病因病机源流探析[J]. 光明中医,2007,22(9):15-18. ]]。
心悸常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内伤、感受外邪以及他病累及或失治误治而发作。
中医学认为,情志的变化常于心肝有关,心为五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心神能统领人的精神情志活动。
《灵枢经·口问》指出:“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同时,五脏六腑虚衰,皆可反令心悸。
说明心在人的情志活动中具有主宰作用。
肝主疏泄。
调畅全身气机,《灵枢经·平人绝谷》说:“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2、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心悸的发生常于忧思过度,气血瘀滞,气机升降失调所致。
气不足则心不能自安,血不足则心失其所养。
伤速康贴膏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气滞血瘀证膝骨关节炎

伤速康贴膏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气滞血瘀证膝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特征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障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的加剧,膝骨关节炎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传统治疗手段主要为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且容易导致药物依赖和副作用。
有必要寻找更为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痛苦。
伤速康贴膏是一种中药贴膏,由多种中草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祛瘀止痛的作用。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入膝关节内,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伤速康贴膏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气滞血瘀证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
一、伤速康贴膏的成分和作用机制伤速康贴膏是一种中药贴膏,主要成分包括当归、红花、川芎、川芎、乳香、没药等。
这些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祛瘀止痛的作用,能够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贴敷在患处,可以加速局部微循环的恢复,促进组织修复,缓解疼痛和肿胀,改善关节功能。
二、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的作用机制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入膝关节内,达到治疗效果。
玻璃酸钠是一种生物学惰性物质,具有润滑关节、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通过注射玻璃酸钠,可以减少关节摩擦,改善关节的润滑性能,从而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提高关节功能。
1. 临床研究对象选择本研究共选取了100例气滞血瘀证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标准。
其中男性47例,女性53例,年龄在45-75岁之间。
患者均在入组前3个月内,无其他药物及物理治疗干预的情况下。
2. 治疗方法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鹿角胶囊等。
观察组采用伤速康贴膏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
治疗周期为4周,每周注射一次。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变化。
定眩活血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定眩活血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定眩活血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煎服定眩活血汤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西比灵治疗,两组皆配合针灸基础治疗,疗程为3周。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运用定眩活血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疗效显著。
标签:椎动脉型颈椎病;定眩活血汤;对照治疗观察颈椎病岁。
X线示2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退行性变,CT示25例患者横突孔狭窄、19例患者颈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对照组3O例,男11例,女l9例;年龄30~7O岁,平均(53.25±9.63)岁。
X线示2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退行性变,CT示26例患者横突孔狭窄、21例患者颈椎间盘膨出或突出。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定眩活血汤药用:黄芪20g、桃仁12g、红花12g、当归12g、川芎20g、赤芍15g、熟地12g、白芍12g、天麻10g、麝香3g、甘草6g 主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制备,每次1袋(150ml),一日两次,饭后温服。
一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服3个疗程。
针灸治疗:取穴:针刺方法:C3-C7夹脊穴,风池,风府,血海;令患者伏案正坐,头微前倾,项肌放松。
选用31号一次性无菌不锈钢毫针(长2寸);C3-C7夹脊穴直刺0.3-1寸;风池穴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风府穴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血海穴直刺1-1.5寸。
采用平补平泻法,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共刺3个疗程。
2.2 对照组:西比灵(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3020665)成份:本品活性成份为盐酸氟桂利嗪。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
规格:5mg服法:每晚睡前两小时口服2粒,共服3周。
气滞血瘀的原理

气滞血瘀的原理
气滞血瘀是中医学中描述的一种病理状态,它是指体内气(气机)的运行受阻,导致血液在经络中凝滞不畅。
以下是气滞血瘀的基本原理:
气滞:气是生命能量的运动形式,负责推动血液、营养和其他生理物质在体内流动。
气滞表示体内气的运行受阻,可能由于情绪不畅、压力过大、饮食不调等原因。
血瘀:血液在正常情况下应当畅通无阻,但当气机阻滞时,血液的流动也受到影响。
血液凝滞,失去了正常的流动性,形成血瘀状态。
血瘀可能由于气滞、外伤、手术、慢性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
气滞血瘀的相互影响:气滞和血瘀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气滞导致血液不畅,而血瘀又影响气的运行,使得气血运行更加困难。
表现症状:气滞血瘀可能表现为疼痛、淤血、瘀斑、月经不调、胸闷、情绪不稳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这些症状被认为是气滞血瘀的体现。
治疗原则:中医治疗气滞血瘀的基本原则是疏通气机、活血化瘀。
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手段,通过调理气机、促进血液流通,以达到消除气滞和血瘀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气滞血瘀是中医理论的概念,其解释和治疗方法可能与现代医学的角度有所不同。
在任何病症下,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治疗。
痹症气滞血瘀证健康教育

痹症气滞血瘀证健康教育
痹症气滞血瘀证是指人体气血运行不畅或不足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它可以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需要合理的健康教育来进行预防和治疗。
首先,对于痹症气滞血瘀证的预防非常重要。
人们可以通过保持适当的运动、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或久坐不动来促进气血的流通。
此外,均衡的饮食也是预防和改善痹症气滞血瘀证的重要因素。
建议多摄入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同时减少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盐分的食物的摄入。
对于已经出现痹症气滞血瘀证的人群,及时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运行,缓解症状,并促进身体的康复。
针灸则可以刺激穴位,调整气血的流通,达到治疗的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外,人们还可以通过一些自我调理方法来改善痹症气滞血瘀证。
例如,可以利用艾灸、拔罐等方法来促进气血的流通,缓解疼痛和不适。
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瑜伽、太极拳等,来缓解气滞血瘀引起的症状。
总之,痹症气滞血瘀证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但通过合理的健康教育和治疗方法,人们可以预防和改善这一病症,保持身体的健康。
丹红注射液治疗气滞血瘀证的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8 6 0( 2 01 4 )2 7 — 0 0 3 9 — 0 3
【 摘
要 】气滞血瘀证 是 由气滞导致瘀血 内阻而引起 的病证 ,是 常见 的中 医临床 病证 ,临床 上血瘀证 与心脑血 管疾病有 一定
的关联性 ,常见的冠心病心绞痛 ,脑卒 中,糖尿病并发症等辨证 为气滞血瘀证 者为多。治疗血瘀证 主要 采用活血化瘀 法 , 行 气药 与活血 药有机 配伍使活血化瘀作 用增 强。由丹参和红花组成 的中药注射剂~ 丹红注射液 , 有活血 化瘀 , 通脉舒络的作 用 , 对瘀 血痹
a c t i v a t i n g b l o o d a n d d i s s o l v i n g s t a s i s . T h e Da n h o n g i n j e c t i o n i s c o m p o s e d o f r a d i x s a l v i a a n d s a lo f we r . I t h a s t h e un f c t i o n o f a c t i v a t a na g t i o n a n d b l o o d s t a s i s . Bl o o d — a c t i v a t i n g a n d s t a s i s — d i s s o l v i n g me t h o d i s t h e ma i n t r e a t me n t f o r b l o o d s t a s i s s nd y r o me . Co mb i n i n g me d i c i n e or f p r o mo t i n g q i c i r c u l a t i o n wi t h me d i c i n e f o r a c t i v a t i n g b l o o d c i r c u l a t i o n c a r l i mp r o v e t h e me d i c i n e ’ S f u n c t i o n o f
伤速康贴膏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气滞血瘀证膝骨关节炎
伤速康贴膏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气滞血瘀证膝骨关节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膝骨关节炎已经成为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膝骨关节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疗法等,但长期使用药物会导致药物依赖性和副作用,而手术疗法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来说风险较大。
寻找一种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伤速康贴膏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气滞血瘀证膝骨关节炎的方法应运而生。
伤速康贴膏是一种中药外用贴膏,由多种中草药制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在治疗风湿病和骨关节炎等疾病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疗法通过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达到润滑关节表面、减少炎症、缓解关节疼痛的作用。
气滞血瘀证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证,其特点是疼痛持续不已,疼痛部位局限,活动受限,常见于风湿关节病、骨质增生等疾病。
在现代医学中,气滞血瘀证与膝骨关节炎的症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因此可以将这种中医病证理论应用到临床治疗中。
患者需要就医并接受中医诊断,根据中医诊断结果明确患者的病证类型,判断是否属于气滞血瘀证。
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在外治方面使用伤速康贴膏进行外敷治疗,内治方面可以采用经络穴位贴敷疗法,以激活气滞、活血化瘀、祛风止痛。
伤速康贴膏能够通过外用渗透到皮肤深层,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作用,可以缓解疼痛、减轻肿胀、恢复关节功能。
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在伤速康贴膏治疗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的方法。
玻璃酸钠可以在关节腔内形成一层保护膜,起到润滑作用,减轻关节摩擦,降低炎症水肿,从而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通过伤速康贴膏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气滞血瘀证膝骨关节炎的方法,可以达到活血化瘀、祛风止痛、改善关节疼痛、减轻肿胀、恢复关节功能的治疗效果。
针灸结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疗效观察
针灸结合丹参川芎 嗪注射液治疗颈椎病( 气滞血瘀证 ) 的疗效观察
汪 伟 ’ 吕清 国 ”
:
摘 要: 将长 春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院老年病科颈椎病患者6 0  ̄ , i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给予针灸+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对照组给予
4 2
疗 板上 由三 十三元 素涂 层构 成 。治疗 板在 电功 率 的作 用下 , 可产 生带有 三 十多种元 素 的电磁 波 , 波长在 2 — 2 5 微米 , 很容 易 被生 物 体 吸收 , 而且 没有 副作 用 。 当带 有 多种 元素 的 电磁波 进入 机体后 , 与体 内相 同元 素 产生 谐 振 , 帮助 体 内 的新 陈 代谢 , 促 进 细胞 内的 元素 排列 , 提 高 细胞 内各 种 酶 的活 性 , 增 强机 体 的 代谢 能力 和 免 疫功 能 , 最 终达 到改善 症状 、 康 复疾病 的 目的。 5 - 3磁振 热 : 治 疗原 理是 以微 机处理 为 基础 , 采用 磁场 、 振动 、 温 热 三 种物理 因子 相结合 的治 疗仪 器 。温热 导子 线 圈接通 交 流 电后 , 方面 产生 交变 磁 场 , 因磁 场 方 向的 不 断变 化 , 会 产生 特 有 的非 机 械振动 ; 另一 方面 , 线 圈中铁 芯 因涡 流而产 生热 , 这 样就 产 生 了 本 仪器治 疗所 需的 三种物 理治 疗 因子 。 磁场 : 可 以改变 人体 生物 电流 的大 小和 方 向 。感 应 产生 微弱 的涡 电流 , 而影 响 电子运 动 的方 向 、 细 胞 内外离 子 的分 布 、 浓 度 和
一
内蒙古中医药
运动 速度 , 改变 膜 电位 , 影 响神 经兴 奋性 及细胞 膜 的通 透性 、 细胞 内外 的物 质交 换 和生 物 化学 过 程 。起 到 消肿 、 消炎 、 镇 痛作 用 。 温热: 改善 血液 的循 环 , 加 速 血液 的流 动 , 提高 血管 通透 性 , 促 进 炎 症产 物的排 出。 振动: 舒适 的按 摩 感 , 可 以解 除因工 作 紧 张或 因体位 不 正引 起 的疲 劳和肌 肉酸 痛 。 磁场、 温热 、 振 动三 种物 理 因子相 结合 , 同 步治疗 , 相互 促进 ,
中医诊断学中的气滞与血瘀辨证
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并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逐 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避免剧烈运动
在气滞血瘀的情况下,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以免加重病情。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湿邪
湿邪重浊黏滞,易阻遏气机,影响血液运行。
内伤七情加重气滞血瘀
01
02
03
04
忧思恼怒
长期忧思恼怒,导致肝气郁结 ,气滞血瘀。
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或暴饮暴食,损伤脾 胃,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不足 ,无以推动血液运行,导致血 瘀。
劳倦过度
劳倦过度损伤脾气,脾虚气弱 ,运血无力,导致血瘀。
外伤
各种外伤导致血液离经妄行, 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停留于 体内形成瘀血。
针灸治疗
02
03
情志疗法
选取肝俞、期门、太冲等穴位进 行针刺,以疏肝理气、调和气血 。
通过心理疏导、情绪调节等方法 ,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 改善肝郁气滞症状。
温经散寒法治疗寒凝血瘀型患者
温经汤加减
以桂枝、吴茱萸、当归等温经散 寒药物为主,加减应用,以温通 经脉、散寒止痛。
针灸治疗
选取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 进行针刺,配合艾灸以温通经脉 、散寒止痛。
重要性
气滞与血瘀的辨证关系到中医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正确的辨证 能够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而错 误的辨证则可能导致治疗不当或延误病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 痛苦和损失。因此,掌握气滞与血瘀的辨证方法和技巧对于中医 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02
气滞与血瘀形成原因及机制
情志失调导致气滞
中医诊断学中的气滞与血瘀辨 证
目
CONTENCT
录
中医诊断学中的气滞血瘀辨证技巧探讨
失败案例剖析及教训汲取
案例一
案例二
教训汲取
患者青年男性,因长期工作压 力大导致失眠、心悸,辨证为 气滞血瘀型。初次治疗采用单 一的中药方剂,效果不佳。
患者中年女性,因月经不调导 致腹痛、血块,辨证为气滞血 瘀型。治疗过于侧重活血化瘀 ,未兼顾疏肝理气,症状改善 不明显。
中医诊断学中的气滞血瘀辨证技巧 探讨
目 录
• 气滞血瘀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 • 气滞血瘀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 辨证施治策略与方法探讨 • 经典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 现代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预测
01 气滞血瘀基本概念与理论 依据
气滞血瘀定义及内涵
气滞
指气机郁滞,运行不畅,以胀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 病理状态。
随访观察和调整方案时机把握
随访观察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 ,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调整方案时机
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或治疗效果不佳时,应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包括更换药物、调整药 物剂量或改变非药物治疗手段等。同时,也 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灵活调 整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执行。
新型检测技术在辨证施治中应用前景
影像学技术
如超声、CT、MRI等影像学技术,在气滞血瘀的辨证施治中,可直 观显示病变部位的形态学改变,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血液流变学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的粘度、流动性等指标,评估气滞血瘀的程度和治疗 效果。
生物标志物检测
寻找气滞血瘀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为辨证施治提供客观化、标准化 的依据。
03 辨证施治策略与方法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气滞血瘀证的治疗
作者:何勇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5期
气滞血瘀体质的患者大多具有明显的“不畅通”特征。
在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证明了微循环瘀阻,已经成为许多疾病发病的基础,同时更是一些慢性疾病久治不愈的重要因素之一,故而就出现了“久病必有瘀”的说法,为了能够解决气滞血瘀证给患者带来的身体上的不适,本文在分析了气滞血瘀证主要表现的基础上,采取了及时治疗的方法,从而为之后治疗气滞血瘀证提供了参考的价值。
1气滞血瘀证的主要表现
(1)气滞血瘀者经常出现头痛的证状。
这种证状主要表现为:头部刺痛,如针扎一样,给患者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长此以往就出现了“通则不通、痛则不通”的道理。
(2)气滞血瘀的患者会出现掉发严重的现象,而且从头发的毛躁程度上看,头发越枯燥,治疗起来也就越难。
因此当患者出现这种表现后,则需要考虑是否有气滞血瘀的情况。
(3)舌头瘀斑。
在观看患者的舌头后,如果发现舌头处出现瘀点瘀斑的现象或者患者的下舌头下面的两条血管出现明显的曲张等。
如图所示:
(4)观看嘴唇的颜色,如果发现有异常的现象,则需要考虑是否为该症状。
例如:一般正常人的嘴唇颜色为粉红色,比较湿润和有弹性,如果患者的嘴唇颜色偏暗或者出现偏紫的现象,则需要考虑是否有气滞血瘀的情况
(5)眼睛异常。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眼睛比较清澈明亮,而气滞血瘀患者的眼睛看起来无神,并且比较暗淡、浑浊、夹杂红血丝等。
特别是即便患者已经休息了一个晚上,这些症状也不会消失。
(6)记忆力下降和身体日渐消瘦
气滞血瘀患者很容易出现记忆力减退的现象,特别是很容易健忘或者出现严重的睡眠障碍。
同时,气滞血瘀体质的人一般身体都比较虚弱,不思饮食。
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与气滞血瘀所带来的胸肋胀满,从而影响到患者的食欲,因此,在之后对这些症状进行治疗时应该在饮食上多加注意。
2气滞血瘀体质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