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备案表

山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备案表

山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所属区(县):烟台市福山区 2014年 2月 26 日

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寒冷地区75%)G04

表G.0.4河南省寒冷地区居住建筑暖通专业节能设计备案表审查合同编号: 工程项目名称设计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名称设计校对审核项目建设地点建筑面积(m2)供暖(空调)面积(m2) 5.1.2 5.1.7 供暖(空调) 设计热负荷 供暖(空调)设计 热负荷指标 空调设计 冷负荷 kW 空调设计冷 负荷指标 W/㎡ 5.1.4 供暖/空调 方式 ()1.集中供暖;()2.集中空调;()3.燃气壁挂炉;()4.电供暖; ()5.热泵、多联机;()6.无集中供暖空调,()7.其他 5.3.6 5.3.7 供暖设计温度供水 75 ℃回水 50 ℃ 空调设计温度供水℃回水℃ 5.3.3 5. 6.5 5.6.6 5.6.7 5.6.8 计 量 方 式 热力入口(热量结算点)计量()1.超声波热量表;() 2.电磁式热量表;()3.冷量热量能量表;()4.其他结算点内热计量方式()1.户用热量表;()2.热量分配表;()3.流量温度分摊法;()4.通断时间面积法 5.3.2 5.3.5 5.3.7 5.3.10 末端形式 ()1.散热器() 2.低温地板辐射采暖()3.风机盘管() 4.低温电热膜供暖() 5.发热电缆辐射供暖()6. 电散热器() 7.全空气系统() 8.其他 5.3.3 5.3.4 5.3.8 室温控制方式 ()1.室温自力式温控阀()2.室温电动温控阀()3.户温自力式温控阀()4.户温电动温控阀 ()5.电供暖控制器() 6.电动水阀与风速调节结合() 7.其他 5.1.4 5.2.1 5.2.4 5.2.5 5.2.6 5.2.7 5.2.9 热源 1市政供热 2燃气锅炉房 3燃气壁挂炉 4其他 类型热源名称数量(台)容量 热效率(%) 热效率设计值热效率限值 5.4.2 5.4.3 5.4.4 冷(热)源 1空气源热泵机组 2冷水(热泵)机组 3单元式空调机组 4多联式空调机组 机组 类型 数量(台) 名义制冷量 (kW)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性能系数COP/能效比EER(W/W) 设计值(铭牌)限值设计值限值 5.2.15 5.4.10 输配系统 耗电输冷(热)比 EC(H)R 系统 类型 总输送长度 ∑L(m) 耗电输热(冷)比 设计值 A(B+a∑L)/△T限值 循环水泵 变频调节 流量(m3/h)扬程(m)功率(kW) 是□否□ 是□否□ 是□否□ 5.4.11 5.4.9 附录J 通风系统 风道系统单位 风量耗功率Ws [W/(m3/h)] 系统名称限值要求Ws设计值通风风机的全压(Pa)变频调节 是□否□ 是□否□ 室内空调风管绝 热 风管类型冷/热介质温度(℃)材料类型 绝热层 设计厚度(mm) 设计热阻 [(㎡·K)/W] 最小热阻 [(㎡·K)/W] 一般空调风管0.81 低温风管 1.14 5.5.1 5.5.2 5.5.3 5.5.4 5.5.5 地源热泵系统 ()地下水源热泵保证回灌措施:水质处理措施: ()污水源热泵水质处理措施: ()地表水源热泵防冻措施: ()土壤源热泵热响应实验结果:散热量W/m;散冷量W/m 冷热平衡措施: 5.2.17 5.4.9 附录H 附录J 供热(冷)管 道及设备保温 与绝热 冷/热介质 温度(°C) 公称直径 (mm) 保温材料 材料类型导热系数[W/(m·K)] 密度(kg/m3)吸水率(憎水性)设计厚度(mm) 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供暖/空调 负荷计算 热源效率 冷源性能系数 耗电输冷比 输冷(热)比 单位风量耗功率 冷、热水 管道保温 风管绝热层 的最小热阻 计量方式 控制方式 各种能源 计量设计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 审查机构对节能设计专项审查意见审查人(签字)年月日审查机构(公章) 注:1.建设单位持经审查合格的节能设计备案表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2.此表一式四份,由设计单位填写,建设单位随送审图纸一并报审。审查机构审查合格,签字、盖章后存档一份,建设、设计单位各存档一份,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一份。 1

广东省-夏热冬暖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按规定性指标

表 7.6.2-5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按规定性指标) 工程名称:-层数:(地上)0(地下)0 总建筑面积:0 ㎡ 序号审查内容规定指标设计指标节能措施 节能判断 (审查人填写) 1屋顶传热系数K [W/(m2·K)] K≤0.4(轻质) —热惰性指标D— 2外墙(包括非 透明幕墙) 传热系数K [W/(m2·K)] K≤0.7(轻质) —热惰性指标D— 3室外架空板传热系数K [W/(m2·K)]K≤1.5— 3 窗墙 面积比 北 向 ≤0.70 —东、南向≤0.70 —/—西 向 ≤0.70 — 4 屋顶 透明部分 (水平天窗、 采光顶) 面积占屋顶面积的比例≤屋顶总面积的 20%— 传热系数K [W/(m2·K)]≤3.5 — 综合遮阳系数S W≤0.31 — 5 外窗 (包括透明 幕墙) 传热系 数K 综合遮 阳系数 S W 窗墙比Cm 传热系数K [W/(m2·K)] 综合遮阳系数 东、南向西向北向 Cm≤0.15≤6.5 ≤0.85≤0.85≤0.85 平均K=— 东向S W=— 南向S W=— 西向S W=— 北向S W=— **<Cm≤0.20≤6.5 ≤0.70≤0.70≤0.70 **<Cm≤0.30≤4.7≤0.45≤0.45≤0.54 **<Cm≤0.40≤3.5≤0.35≤0.35≤0.43 **<Cm≤0.50≤3.0≤0.30≤0.30≤0.36 **<Cm≤0.60≤3.0≤0.27≤0.27≤0.32 **<Cm≤0.70≤3.0≤0.25≤0.25≤0.29 可开启部分 最小面积 外窗面积的 30%,外墙总面积(包括窗)的 10%; 透明幕墙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独立的通风换气装置 气密性能 幕墙4级 外窗6级 6暖通空调 室内设计温度应符合DBJ15-51-2007第 3.0.1 条 室内设计新风量应符合DBJ15-51-2007第 3.0.2 条 负荷计算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进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设 备 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性能系 数应符合 DBJ15-51-2007 第 5.4.3 条 见《设计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判定表》制冷量大于 7.1kW 电驱动单元式空调、风管送风式和屋顶 式空调机能效比符合 DBJ15-51-2007 第 5.4.6 条 分散式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比应符合 GB12021.3-2004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性应符 合DBJ15-51-2007 第 5.4.7 条 锅炉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符合GB50189-2005 第 5.4.3 条 7照明照明功率密度值应符合 GB50034-2004 第 6.1 节照明功率密度值 8 其它 节能措施 规划、朝向 自然通风 空调系统 智能监控 设计单位- 节能专项设计人 建筑 年月日 暖通 电气 节能专项校审人 建筑 年月日 暖通 电气 节能审查意见 节能审查单位节能专项审查人建筑 年月日暖通 电气 注:建筑节能专项设计人、审查人签名栏必须由实际工作人员签名,不得代签。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表

附表 E.0.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表 部位名称节能做法K[W/(㎡·K)] 规定值计算值屋顶平屋面70厚挤塑聚苯板0.45 0.44 外墙 主墙体25厚LJS-抹面砂浆C型+240厚B05级加气混凝土+15厚LJS-抹面砂浆C型0.70 0.52 热桥 柱25厚LJS-抹面砂浆C型+40厚挤塑聚苯板+200厚钢筋混凝土+15厚LJS-抹面砂 浆C型 1.82 0.59 梁25厚LJS-抹面砂浆C型+40厚挤塑聚苯板+200厚钢筋混凝土+15厚LJS-抹面砂 浆C型 1.82 0.59 过梁--- 窗(包括阳台门透明部分)PA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空气12mm) 2.80 2.80 透明玻璃门PA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空气12mm) 2.80 2.80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200厚加气混凝土+5厚水泥抗裂砂浆 1.50 0.93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户门多功能户门 2.00 1.50 架空或外挑楼板---非采暖地下室顶板--- 地面 周边地面---非周边地面--- 伸缩缝、沉降缝两侧外墙- 1.50 0.56 抗震缝两侧外墙- 1.50 0.56 分户墙200厚加气混凝土 1.50 0.94 公寓式酒店层间楼板20厚水泥砂浆+50厚C15砼+20厚挤塑聚苯板+100厚钢筋混凝土+20厚水泥砂浆 2.00 1.07 热计量方式分户计量 窗墙面积比(开间最大)北0.37 2.50 2.80 采暖方式地板辐射采暖东、西0.44/0.44 2.30/2.30 2.80/2.80 体形系数0.16 南0.47 2.30 2.80 其他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建筑节能设计判定方法□直接判定法■指标判定法□对比判定法9.00 7.32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试题 一、单选题 1、室内平均温度检测测点应设于室内活动区域,且距楼面mm范围内有代 表性的位置;温度传感器不应受到太阳辐射或室内热源的直接影响。 A、600~1500 B、600~1800 C、700~1500 D、700~1800 2、室内平均温度应采用温度自动检测仪进行连续检测,检测数据记录时间间隔 不宜超过。 A、20 min B、30 min C、40 min D、60 min 3、年空调耗冷量指标验算室内计算温度为。 A、22℃ B、24℃ C、26℃ D、28℃ 4、红外热像仪设计适用波长范围应为,传感器温度分辨率(NETD) 应小于,温差检测不确定度应小于,红外热像仪的像素不应少于。 A、6.0~12.0μm 0.10℃ 0.5℃ 76800点 B、8.0~12.0μm 0.08℃ 1.0℃ 78800点 C、8.0~14.0μm 0.08℃ 0.5℃ 76800点 D、6.0~14.0μm 0.10℃ 1.0℃ 78800点 5、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前宜采用表面式温度计在受检表面上测出参照温 度,调整红外热像仪的发射率,使红外热像仪的测定结果该参照温度。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6、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时,受检表面同一个部位的红外热像图,不应少 于张。当拍摄的红外热像图中,主体区域过小时,应单独拍摄张以上(含张)主体部位红外热像图。 A、2 2 2 B、1 2 2 C、1 1 1 D、2 1 1

7、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 ,检测数据应逐时记录。 A、48h B、60h C、72h D、96h 8、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检测温度记录时间间隔不应大于min。可记录 多次采样数据的平均值,采样间隔宜短于传感器最小时间常数的。 A、80 1/2 B、60 1/2 C、80 1/3 D、60 1/3 9、外窗m/s的条件下进行。 A、2.7 B、3.3 C、3.6 D、4.2 10、外窗窗口气密性能的检测差压表、大气压力表、和长度尺的不确定度分别不 应大于。 A、2.0Pa、180Pa、2mm B、2.0Pa、180Pa、3mm C、2.5Pa、200Pa、2mm D、2.5Pa、200Pa、3mm 11、隔热性能检测应在围护结构施工完成个月后进行,检测持续时间不应 少于 h。 A、6 12 B、12 12 C、6 24 D、12 24 12、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检测内外表面温度传感器应对称布置在受检外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的两侧,与热桥部位的距离应大于墙体(屋面)厚度的倍以上。每侧温度测点应至少各布置点,其中一点应布置在接近检测面中央的位置。 A、3 3 B、3 6 C、6 3 D、6 6 13、采暖系统室外管网热损失率的检测应在采暖系统正常运行h后进行,检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发布者:潘坚力陈赛发布时间:2006-11-22 10:54:00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潘坚力Panjianli 陈赛Chensai 摘要:阐述建筑耗能的现状及建筑节能的必要性;讲解节能型居住建筑应从整体规划设计、建筑单体设计、建筑细部构造设计、建筑设备设计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实际工程为例阐述节能型居住建筑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型居住建筑设计工程实例 Abstract: elaborate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ump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necessity for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The explana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e should be designed from the whole plan,the construction monomer design,the construction detail structure design,th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design and so onthe various synthesis consideration.Take the actual project as example elaborating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ing construction design method . Key words: Energy conservation construction,The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ject example 早在20世纪70年代,建筑节能概念就被正式提出。建筑节能的中心是减少建筑耗能,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建筑节能需以不影响人们感觉舒适度为前提,即室温冬季不低于18摄氏度,夏季不高于26摄氏度。时隔30年,2004年,围绕着石油与能源问题的“大事件”再次集中发生,而我国的能源问题更是显露无遗。 能源环境恶化的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规模迅速扩大,同期比较,我国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是发达国家建筑面积的总和还要多。有资料显示,本世纪20年内,我国的建筑业仍将迅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将达近700亿平方米。 建筑节能要求十分迫切 1、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 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

保温节能验收标准

8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8.0.1居住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检验批、分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并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外墙节能构造实体检验、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和系统节能性能检测、系统联合试运行与调试,确认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达到验收标准后方可由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的程序和组织应遵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要求。 8.0.2居住建筑节能工程的检验批质量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验批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2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 3一般项目应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合格率应不小于90%,且其余检查点不得有严重缺陷; 4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 8.0.3居住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包括门窗节能工程,墙体节能工程,屋面节能工程,地面节能工程,采暖节能工程,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及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合格; 2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8.0.4居住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计文件和承包合同所规定的工程内容已完成; 2单位工程所含各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3各分项工程验收记录表内容完整,填写正确,收集齐全; 4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5门窗、幕墙、墙体、屋面、地面、采暖、通风、通风与空调、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配电与照明、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的现场复验或抽检结果,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和国家、重庆市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外墙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验、外窗气密性现场实体检测、建筑设备工程系统节能性能检测结果应合格。 8.0.5居住建筑节能工程验收时应对下列资料核查,并纳入竣工技术档案: 1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和设计变更文件; 2建筑节能工程所用主要材料、设备和构件的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进场核查记录、进场复验报告; 3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4重要节能保温功能项目(外墙、外窗、屋面等)的现场复验或抽检资料报告;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含表格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含表 格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一、设计依据 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2.《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0-2006)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 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7.《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8.《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008) 9.《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10.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二、建筑概况 1.建筑物性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2.建筑面积: 地上867 3.02㎡;地下0㎡;节能计算建模面积: 地上3187.83㎡,地下0㎡ 3.建筑层数地上2层, 地下0层 4、建筑高度12.70米 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6、架空层:□有/□√无 7、屋顶花园:□√有/□无 8、建筑朝向示意图 三、节能计算软件及版本 □广东省建筑科学院研究院《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设计综合评价软件版本: □清华斯维尔建筑节能计算分析软件版本: □√PKPM建筑节能分析软件PBECA 版本:Ver7.0 □天正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TBEC(广东版) 版本: □其它: 四、节能设计方法 □1、按规定性指标进行设计 □居住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4.2.4-3 □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4.2.2-2 □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4.2.4-4 □√2、按照对比评定法(权衡判断法)进行设计

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表C住宅)

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表 (建筑专业) 工程名称:江南春城·竹海水韵南区ABC组团调整设计C-II-1#楼住宅 体形系数:0.42 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层数:16 建筑面积:22813.36平米 设计单位(章):设计负责人:填表人:日期:年月日注: 1、审查依据如下: ⑴《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1号;《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76号; ⑵关于实施《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文件建科〔2001〕239号》; ⑶建设部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浙江省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 2、有关指标的计算应附计算书或说明 3、根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管理的通知》省建设发[2009]218号,凡是实际建筑体型系数超过浙江省标准《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中4.1.5条规定时,参照建筑按本标准5.0.3的规定确定,其参照建筑能耗应乘以体型系数的修正系数。ECref=ECref’·【A】/A式中:

-- ECref为参照建筑的评判空调采暖年能耗电量(Kwh/㎡) -- ECref’为按本标准5.0.3规定确定的参照建筑的计算空调采暖年耗电量(Kwh/㎡) --A为实际建筑的体型系数 --【A】为本标准4.1.5条规定的体型系数的限值。对于条式建筑物体型系数【A】取0.35,点式建筑的体 型系数【A】取0.4。考虑到3层及3层以下建筑的特殊性,【A】=0.5。 江南春城·竹海水韵南区ABC组团调整设计C-II-1#楼的建筑体型为条式,体型系数限值为0.35,实 际体型系数为0.42,在动态计算中对其参照建筑能耗进行了体型系数的修正。 审查意见:是否按节能设计?是□不完全□否□是否符合浙江省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的要求?是□不完全□否□审查单位(章):审查人:日期:年月日 注:(本表由设计单位填写并盖章,一式五份,并由审图单位装订在审图报告中)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 132-2001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一般规定…………………………………………………………… 4、检测方法…………………………………………………………… 4.1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 4.2小区单位采暖耗煤量……………………………………………… 4.3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 4.4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4.5建筑物围护结构热桥部位………………………………………… 4.6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4.7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 4.8供热系统补水率…………………………………………………… 4.9室外管网输送效率………………………………………………… 5、检验规则…………………………………………………………… 5.1检验对象的确定…………………………………………………… 5.2合格判定…………………………………………………………… 附录A仪器仪表的性能要求………………………………………… 1总则 1.0.1为了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检验采暖居住建筑的实际节能效果,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严寒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居住建筑及节能技术措施的节能效果检验。1.0.3在进行采暖居住建筑及节能技术措施的节能效果检验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水力平衡度(HB)hydraulic balance level采暖居住建筑物热力入口处循环水量(质量流量)的测量值与设计值之比。 2.0.2供热系统补水率(Rmu)rate of water makeup 供热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检测持续时间内系统的实水量与设计循环水量之比。 2.0.3热像图thermogram 用红外摄像仪拍摄的表示物体表面表观辐射温度的图片。 3一般规定 3.0.1对试点小区应检验下列项目: 1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 2、小区单位采暖耗煤量; 3、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 4、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5、建筑物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6、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7、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 8、供热系统补水率; 9、室外管网输送效率。

广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

广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 备案编号: 施工图审查机构联系人联系电话 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 设计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 项目名称-规划许可编号 项目地址- 建筑面 积地上:0平方米地上建筑层 数 层至层层高:米地下:0平方米层至层层高:米 外墙 东向南向西向北向砌体面积(m2) ----墙材品种----墙材厚度(mm) ----墙材密度 (Kg/m3) ----墙材导热 系数(W/m.K) ----外墙砼墙外表 面积、厚度 ---- 外墙砼梁外表 面积、厚度 ---- 抹灰材料、厚 度 外墙外饰面 类型及颜色 外墙外表面吸 收系数ρ ----外墙传热系数 K(W/m2.K)) ---- 外窗 东向南向西向北向外窗类型 玻璃品种 玻璃遮蔽系数 外窗面积(m2) ----窗遮阳系数----水 平 遮 阳 外挑长度 A(mm) 垂直距离 B(mm)

水平遮阳 系数 垂直遮阳外挑长度A(mm) 水平距离B(mm) 垂直遮阳 系数 夏季外遮阳系 数 ----综合遮阳系数----窗墙面积比———— 外窗 外墙窗总面积 (m2) 外立面表面总面积 (m2) 平均窗墙 面积比 外窗综合遮阳系数 (S W)———— 外窗可开启 面积所占的 比例 与所在房间地面面积比与所在房间外窗面积比 ≥% ≥% 设计气密性 要求(10Pa 压差下) 1至9层 每小时每米缝隙空气渗透量≤m3 每小时每平方米空气渗透量≤m3 10层以上 每小时每米缝隙空气渗透量≤m3 每小时每平方米空气渗透量≤m3天窗 面积与屋面 总面积比 遮阳系数 传热系数K (W/ m2.K) ——— 屋面 总面积 (m2) 传热系数K ( W /m2.K) 建筑屋顶采取的隔热节能措施 (包括遮阳、绿化、隔热保温等结构类型及材 料) —— 屋面各层结 构选用材 料、参数 结构名称 导热系数 (W/m.K) 材料厚度 (mm) 材料密度 (kg/ m3) 板状保温 材料强度 房屋制冷(供热采暖)系统节能方式1、设计选用空调器能效比: 2、空调采暖和通风节能设计是否符合节能标准强制性条文要求: 建设项目 设计单位审查意见 (设计专用章)审查人: 200 年月日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技术导则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 施工技术导则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二〇一〇年六月二日 一、技术依据: 1、GB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程》 2、GB50345-200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3、JGJ129-2000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4、JGJ132-2001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5、JGJ144-2004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6、DBJ01-26-2004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7、DB22/T278-2005 《聚苯乙烯(EPS)板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8、DB22/T164-2007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50%)》 9、DBJ01-63-2002 《外墙外保温用聚合物砂浆质量检验标准》 10、DBJ01-79-2004 《住宅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范》 11、DBJ01-97-2005 《居住建筑节能保温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12、DBJ01-602-2004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3、GB50300- 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二、施工准备 l、材料准备: (l)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2)专用胶粘剂(底胶) (3)聚合物砂浆(面胶) (4)耐碱玻纤网布(5)塑料胀栓 (6)聚苯乙烯泡沫棒 (7)水 2、工具准备: (1)电热丝切割器或壁纸刀 (2)手锯 (3)墨斗 (4)2米靠尺 (5)直尺 (6)木方 (7)卷尺 (8)电动搅拌器 (9)抹子 (IO)阴阳角抿子 (ll)塑料搅拌桶 (12)粗纱线 (13) 2米拖线板 3、技术准备 (1)根据施工墙面的具体情况画出排块图和布钉图 (2)根据施工图和排块图制定出施工交底三、施工条件 1、施工现场应具备通电、通水的施工条件,并保持清洁的施工环境。 2、面层施工时现场的风力不大于5级。 3、面层砂浆施工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必要时可在施工脚手架上搭设防晒布,遮挡施工墙面。 4、雨季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雨水冲淋墙面,否则不得施工。 5、施工脚手架宜采用与墙面分离的双排脚手架,或符合安全要求的吊篮。 6、施工前必须认真检查基层墙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并达到下表要求:

保温节能验收标准

8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8.0.1 居住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检验批、分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并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外墙节能构造实体检验、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和系统节能性能检测、系统联合试运行与调试,确认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达到验收标准后方可由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的程序和组织应遵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的要求。 8.0.2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的检验批质量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验批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2 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 3 一般项目应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合格率应不小于90%,且其余检查点不得有严重缺陷; 4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 8.0.3 居住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包括门窗节能工程,墙体节能工程,屋面节能工程,地面节能工程,采暖节能工程,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及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合格; 2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8.0.4 居住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文件和承包合同所规定的工程内容已完成; 2 单位工程所含各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3 各分项工程验收记录表内容完整,填写正确,收集齐全; 4 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5 门窗、幕墙、墙体、屋面、地面、采暖、通风、通风与空调、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配电与照明、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的现场复验或抽检结果,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和国家、重庆市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外墙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验、外窗气密性现场实体检测、建筑设备工程系统节能性能检测结果应合格。 8.0.5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验收时应对下列资料核查,并纳入竣工技术档案: 1 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和设计变更文件; 2 建筑节能工程所用主要材料、设备和构件的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进场核查记录、进场复验报告; 3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4 重要节能保温功能项目(外墙、外窗、屋面等)的现场复验或抽检资料报告; 5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相关图像资料、调试记录; 6 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7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验记录; 8 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报告;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JGJ132--2001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JGJ132-2001 第1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检验采暖居住建筑的实际节能效果,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居住建筑及节能效果检验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投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 第2.0.1条水力平衡度(HB)hydraulic balance level 采暖居住建筑物热力入口处循环水量(质量流量)的测量值与设计值之比. 第2.0.2条供热系统补水率(Rmurate of water makeup 供热系统要正常运行条件下,检测持续时间内系统的补水量与设计循环水量之比. 第2.0.3条热像图thermogram 用红外摄像仪拍摄的表示物体表面表观辐射温度的图片.

第3章一般规定 第3.0.1条对试点小区应检验下列项目: 1.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 2.小区单位采暖耗煤量; 3.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 4.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5.建筑物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6.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7.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 8.供热系统补水 率; 9.室外管网输送效率. 第3.0.2条对试点建筑应检验下列项目: 1.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 2.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 3.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4.建筑物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5.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第3.0.3条对非试点小区应检验下列项目: 1.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 量; 2.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 3.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 4.供热指法统补水率. 第3.0.4条对非试点建筑应检验下列项目: 1.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 量; 2.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 第3.0.5条节能检验必须在下列有关技术文件准备齐全的基础上进行: 1.国家有关部门对节能设计审核文件; 2.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外门(或户门),外窗及保温材料的性能报告; 3.锅炉或热交换器,循环水泵等的产品合格证; 4.节能隐蔽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报告. 第3.0.6条检测中使用的仪器仪表应在检定有效期内,并应具法定计量部门出具的校验合格证(或校验印记).除另有规定外,仪器仪表的性能应符合标准附录A的有关规定. 第3.0.7条建筑物体形系数(S)类型可分为以下两类: 1.当S≤0.30时应为第一类; 2.当S>0.30时为第二类. 第3.0.8条建筑物窗墙面积比(WWR)类型可分为以下两类: 1.当WWR≤0.30时为第一类; 2.当WWR>0.30时为第二类. 第3.0.9条当采暖居住建筑物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时应视为同一类采暖居住建筑物: ---相同的外围护结构体系; ---相同的建筑物体型系数类型; ---相同的窗墙面积类型. 第3.0.10条代表性建筑物根据层数,朝向和采暖系统形式在同一类采暖居住建筑物中综合选取.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oc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13-83-2006 建设部备案号:J10791-2006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Accepting specification for the quality of energy-efficiency project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2006-04-14发布2006-07-01实施 福建省建设厅发布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Accepting specification for the quality of energy-efficiency project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DBJ13-83-2006 建设部备案号:J10791-2006 主编部门: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 批准部门:福建省建设厅 实行日期:2006年7月1日 2006年福州

福建省建设厅关于 批准发布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的通知 闽建科[2006]21号 各设区市建设局: 为加强我省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由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经审查,批准为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J13-83-2006,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在施行中,有什么问题和意见请函告我厅科学技术处。 该规程由省建设厅负责管理,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组织出版发行。 福建省建设厅 二OO六年四月十四日

关于同意《居住建筑节能工程 施工技术规程》等两项地方标准备案的函 建标标备便[2006]57号 福建省建设厅: 你厅“关于报送《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备案内容的函”收悉。经研究,同意所报的《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规程》等两项地方标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备案,备案号为: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规程》J10790-2006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J10791-2006 该两项标准的备案公告,将刊登在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二OO六年四月二十六日

浙江省建筑节能检测技术培训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建筑节能检测技术培训试题 选择: 1、依据《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8484-2008,进行抗结露因子检测时,应在试件窗框和玻璃热侧表面共布置 B 个热电偶供计算使用。 A、15 B、20 C、25 D、30 2、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下列标准中,标准 C 为强制性行业标准。 A、《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 B、《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及系统技术规程》(DB33/T 1054-2008) C、《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JG 149-2003) D、《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T 177-2009) 3、依据《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2009),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宜采用B。 A、防护热板法 B、热流计法 C、标定热箱法 D、防护热箱法 4、在《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中体形系数>0.40的外墙(热惰性指标D>2.5)传热系数K值应不大于C。 A、2.0 B、1.5 C、1.0 D、0.5 5、传热系数K与热阻R关系是 D 。(R i:内表面换热阻R e:外表面换热阻) A、K= 1 / R B、K= 1 /(R+ R i) C、K= 1 /(R+ R e) D、1 /(R+ R i + R e) JGJ144-2004中规定,EPS板的导热系数λ应 C W/(m·K)。 A、≤0.021 B、≤0.030 C、≤0.041 D、≤0.060 6、依据《绝热稳态热传递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13475-2008,可测量建筑构件的热性质有 A 。 A、热阻、传热系数 B、导热系数、传热系数 C、热阻、蓄热系数 D、蓄热系数、导热系数 7、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的燃烧性能应达到 A 级。 A、A1 B、A2 C、B1 D、 B2 8、依据GB 50411-2007,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等在进场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抽取试样送至实验室进行部分或全部性能参数的检测活动称为 B 。 A、进场验收 B、进场复验 C、见证取样送检 D、型式检验 9、《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 13475-2008规定:标定热箱法的试件最小尺寸是 C 。

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目录 1总则 (2) 2术语 (3) 3基本规定 (5) 4屋面保温工程 (6) 5外墙自保温砌块砌体工程 (9) 6外墙外保温工程 (12) 6.1外墙外保温板粘贴工程 (13) 6.2现浇混凝土墙预置外保温工程 (15) 6.3现喷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工程 (16) 7节能外门窗工程 (18) 8工程质量验收 (19) 9附表A (21)

1总则 1.0.1为加强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全省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公共建筑可参照执行。 1.0.3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程的规定。 1.0.4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规定执行。 1.0.5居住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除应按本规程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凡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2术语 2.0.1居住建筑节能工程ENERGY-EFFICIENCY PROJECT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和本规程及其它相关标准,对新建、扩建、改建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所进行的节能设计、施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 2.0.2外墙外保温工程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FOR EXTERNAL WALLS 将外墙外保温系统通过组合、组装施工或安装固定在外墙表面形成的建筑物实体。 2.0.3抗裂砂浆A NTI-CRACK MORTAR 由聚合物乳液和外加剂制成的抗裂剂、水泥和砂按一定比例制成能满足一定变形而保持不开裂的砂浆。 2.0.4胶粘剂 ADHESIVE 用于保温板与基层粘结的胶粘材料 2.0.5机械锚固件 MECHANICAL FASTENER 用于将外保温系统与基层联结的专用机械固定件。 2.0.6基层 SUBSTRATE 外保温系统所依附的外墙或屋面。 2.0.7保温层 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由保温材料组成,在外保温系统中起保温作用的构造层。 2.0.8抹面层 RENDERING COAT 抹在保温层上,中间夹有增强网,保护保温层,并起防裂、

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备案表

河南省寒冷地区居住建筑暖通专业节能设计备案表审查合同编号:工程项目名称设计 建设单位名称校对 设计单位名称审核 项目建设地点建筑面积(㎡) 供暖(空调)面积(㎡) 供暖(空调)设计热负荷kW 供暖(空调)设计 热负荷指标 W/㎡ 空调设计 冷负荷 kW 空调设计 热负荷指标 W/㎡ 条文号项目设计内容 5.1.4 供暖/空调方式()1.集中供暖;()2.集中空调;()3.燃气挂壁炉; ()4.电供热;()5.热泵、多联机6.无集中供暖空调; ()7.其他 供暖设计温度供水℃回水℃ 空调设计温度供水℃回水℃ 5.3.3 5.5.1 ~ 5.5.8 计 量 方 式 热力入口(热量结算点)计量()1.超声波热表;()2.电磁式热量表;()3.冷热量能量表;()4.其他 结算点内热计量方式()1.用户热量表;()2.热量分配表;()3.温度面积法、时间通断法;()4.空调时间当量法; 5.3.4~ 5.3.10 末端形式 ()1.散热器;()2.低温地板辐射采暖;()3..风机盘管;()4.低温电热膜供暖;()5.发热电缆辐射供暖; ()6.电散热器;()7.其他 5.3.3 5.3.4 室温控制方式 ()1.室温自力式温控阀;()2.室温电动温控阀;()3.户温自力式控制阀;()4.户温电动温控阀 ()5.电供暖控制器;()6.其他 5.1.4 5.2.1 5.2.4 5.2.7 5.2.9 热源 1.市政供暖 2.燃气锅炉房 3.燃气挂壁炉 4.其他 类型热源名称数量 (台) 容量热效率(%) 热效率设计值热效率限值 5.3.10 5.4.3 冷源 1.空气源热泵机组 2.冷水(热泵)机组 3.单元式空调机组 4.多联式空调机组 机组 类型 数量(台) 名义制冷量 (kW)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性能系数COP(W/W) / 能效比EER((W/W)) 限值 IPLV(C)限值 5.2.15 输配系统 集中供暖热水耗电输 冷比EHR 系统 类型 总输送长度 ∑L(m) 耗电输热 (冷)比 设计值 A(B+α∑L△T) 限值 循环水泵 变速调节 流量(m3/h) 扬程(m) 功率(kW) 是□否□ 是□否□ 是□否□ 5.4.10 通风系统风道系统单位风 量耗功率Ws 【W /(m3/h)】 系统名称限值要求Ws设计值通风风机的全压(Pa)变速调节 是□否□ 是□否□ 是□否□ 5.2.17 附录K 热管道保温 与绝热 冷/热介质 温度(℃)材料类型 公称直径 (mm) 保温层 设计厚度(mm) 公称直径 (mm) 保温层 设计厚度(mm) 结论供暖/空调 负荷计算 热源效率 冷源性能系数 热水系统 耗电输冷比 输冷(热)比 单位风量耗功率 冷、热水 管道保温 风管绝热层 的最小热阻 计量方式 控制方式 各种能源 计量设计 符合标准要求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审查机构对节能设计专项审查意见审查人(签字)年月日审查机构(公章)注:1.建设单位持经审查合格的节能设计备案表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2.此表一式四份,由设计单位填写,建设单位随送审图纸一并报审。审查机构审查合格,签字、盖章后存档一份,建设、设计单位各存档一份,建 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一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