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端午节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端午节_主题班会记录(3篇)

端午节_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我们班级特此举办端午节主题班会。

二、班会时间2023年6月15日(星期五)下午3:00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班会主持班长:张伟五、班会参与人员全班同学及班主任六、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2. 端午节文化知识讲座3. 端午节传统习俗体验活动4. 诗词朗诵比赛5. 结束语七、班会内容1. 开场致辞(班长张伟)尊敬的班主任,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班级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节主题班会。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这次班会,我们旨在让同学们了解端午节的历史渊源、风俗习惯,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下面,我宣布,端午节主题班会正式开始!2. 端午节文化知识讲座(班主任)同学们,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端午节的故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由来。

相传,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为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因忧国忧民,投汨罗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便设立了端午节。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端午节的习俗。

主要有以下几种:(1)赛龙舟:龙舟赛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象征着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

(2)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寓意着五谷丰登、生活美满。

(3)挂艾草、菖蒲:艾草、菖蒲具有驱邪避疫的作用,人们相信端午节挂艾草、菖蒲可以保佑家人平安。

(4)佩香囊:香囊内装有香料,可以驱虫避邪,寓意着平安健康。

3. 端午节传统习俗体验活动(班长)同学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文化知识后,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些传统习俗体验活动。

(1)制作香囊:同学们可以亲手制作一个香囊,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包粽子:我们邀请了食堂的大师傅来教我们包粽子,大家一起来试试吧!4. 诗词朗诵比赛(班长)端午节不仅有丰富的习俗,还有许多与之相关的诗词。

端午节的主题班会记录(3篇)

端午节的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同学们的文化素养,我校于2023年6月15日举行了以“端午佳节,传承文化”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班会时间2023年6月15日(星期四)下午第三节课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1. 班主任及全体同学2. 邀请的家长代表五、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2. 端午节知识讲座3. 观看端午节主题影片4. 端午节习俗体验活动5. 班级才艺展示6. 总结发言7. 合影留念六、班会内容1. 开场致辞班主任首先对全体同学和家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她强调,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

通过这次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端午节知识讲座邀请了一位对端午节有深入研究的历史老师,为同学们进行了一场精彩的端午节知识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端午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

老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让同学们对端午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3. 观看端午节主题影片为了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端午节的认识,班主任组织大家观看了端午节主题影片《屈原》。

影片以屈原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民俗风情,让同学们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4. 端午节习俗体验活动为了让大家亲身体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班主任安排了包粽子、挂艾草、佩戴香囊等活动。

同学们热情参与,现场气氛活跃。

在包粽子的环节,大家互相学习、交流,共同体验了端午节的传统技艺。

5. 班级才艺展示在班会接近尾声时,同学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才艺。

有的同学表演了端午节主题的诗歌朗诵,有的同学展示了书法作品,还有的同学表演了舞蹈。

才艺展示环节不仅丰富了班会的形式,也展现了同学们的多才多艺。

6.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她表示,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对端午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

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

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

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端午节主题班会教学内容•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端午节的意义和影响•龙舟竞渡和粽子的制作教学准备•讲台、投影仪和笔记本电脑•PPT课件和相关图片资料•端午节的相关故事和习俗介绍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由来2.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意义3.学习龙舟竞渡和粽子的制作方法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传统习俗的传承意识设计说明通过讲解和PPT展示,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传统习俗和相关故事,并分组进行龙舟竞渡和粽子制作的实践活动。

通过互动讨论和体验,激发学生对端午节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意识。

教学过程1.开场导入(5分钟)–介绍端午节的时间和由来–激发学生对端午节的兴趣和猜测2.了解端午节(10分钟)–分享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卫生习俗–鼓励学生讲述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和感受3.讲解端午节的故事(10分钟)–以屈原为主角,讲述屈原的爱国故事–利用PPT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加深学生的理解4.分组活动:龙舟竞渡(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制作一只龙舟–鼓励学生设计并用废旧物品制作龙舟–比赛各组龙舟的速度和稳定性5.分组活动:粽子制作(15分钟)–每组学生制作粽子的原料和器具–指导学生逐步制作粽子并完成装饰–评选最美粽子和最好吃的粽子6.总结与反思(5分钟)–学生展示和分享龙舟和粽子制作的过程和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精神内涵–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教师点评和小结课后反思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如何?2.学生对端午节的理解是否深入?3.学生对龙舟竞渡和粽子制作的参与度和兴趣如何?4.是否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5.如何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和传统习俗的传承意识?以上是一份关于端午节主题班会的课件,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15篇)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15篇)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15篇)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1一、活动目标: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内容:(一)知识分享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二)学习端午节的`儿歌①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②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③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

④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

⑤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

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三)动手操作各班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

(四)区角创设:1、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

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2、美工角:摆放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张贴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3、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五)家长工作: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等活动。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2一、活动目的:为了能锻炼和发展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丰富生活经验。

同时,可以借端午节,在浓浓的亲子氛围中,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

二、活动主题:悠悠端午节,浓浓粽香情二、活动准备:1、确定活动方案,通过班级校信通公布活动方案,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2、征集擅长包粽子的家长和擅长主持的家长。

3、提前购买包粽子的材料、水果、奖状等。

端午节日的主题班会优秀教案

端午节日的主题班会优秀教案

端午节日的主题班会优秀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预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给大家整理了端午节日的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盼望大家喜爱!端午节日的主题班会优秀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家乡端午节的有关学问,培育同学深厚的民族情怀。

2、增加同学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培育喜爱祖国、喜爱生活、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

3、激发同学参加活动的爱好和制造力,培育同学多渠道猎取信息、处理和加工信息的力量,与人交往的`力量、查阅资料的力量。

[活动预备]老师预备:全方位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全面了解相关学问。

同学预备:收集有关资料,确定探究主题,组成活动小组,群体策划进行讨论。

课前沟通:都说我们班的同学特殊聪慧,课前我们先来做个嬉戏好吗?我出图片大家猜猜是什么节日,比比谁的学问最丰富?课件展现有关节日的图片,同学抢答。

(我们班的同学可真聪慧,学问真丰富!)[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上周我们刚刚过完了一个节日——劳动节。

知道劳动节是几月几日吗?阳历的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那么你们知道每年的端午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吗?(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今日我们一起走进即将来临的端午节。

齐读课题:走进端午节二、分组沟通1、前几天依据大家的爱好与爱好我们自愿组成了四个小队,各个队都有自己的名字。

请洪亮地来报一下队名吧!节日饮食队节日故事队节日习俗队节日诗歌队2、下面我们就在队长的带领下仔细沟通收集的相关资料,待会儿用你们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展现汇报自己的讨论成果。

3、分组争论沟通,师参加其中。

同学有的在沟通传奇;有的在练习讲故事,有的在进行古诗配画,有的在包粽子……4、师总结:同学们争论得可真投入,刘老师都不忍心打搅你们了。

想不想把我们的讨论成果展现一下,哪个队先来?三、汇报展现有请队长带领你们的队员上台,他们汇报时其他小队可要留意听,比比哪个小队的发言最乐观,听得最仔细,我们将评比金星队!(下面的挨次随着同学的活动而随机进行调整)1、节日故事队我们是故事队,我们主要讨论了端午节的来历与传奇。

端午节活动主题班会记录

端午节活动主题班会记录

端午节活动主题班会记录班会主题:端午节活动时间:2021年6月12日概述:6月14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文化素养,我班组织了一场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相关传统习俗。

一、活动一:诗词朗诵我们的文学教师为我们带来了一篇经典的端午节诗词《九江十年湖上暮,惟见龙舟书字处》。

同学们有序上台,展示了自己的朗诵才华。

大家用青春的声音和饱含诗情的语调,将这首经典吟诵得淋漓尽致。

二、活动二:生活技能培训我班的家政老师在端午节这个非常之日,教会了我们如何制作粽子。

老师手把手指导我们,让我们一边学习老师的技巧,一边动手尝试制作自己的粽子,更加直观了解了粽子的传统文化。

同学们制作的粽子样式五花八门,形态各异,做得还不错。

三、活动三:文化知识测试端午节有很多由来,也有很多的风俗和习惯,让我们来测试一下你对端午节有多了解吧!我们的历史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一份文化知识问答,让我们进行竞赛。

同学们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增加了对端午节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四、活动四:课堂互动与分享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自己的端午节趣事和习俗。

有的同学说起了吃粽子的故事,有的同学介绍了端午节的历史小趣闻,大家一起分享端午节的快乐和传统文化。

五、活动五:结合语文学科知识的线下创意活动同学们用文学知识,参加端午节相关的线下创意活动。

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创意和图形思维,画出了属于自己的端午节特色图案。

同学们在不同地方和角度了解端午节,体验文学、艺术与生活的结合。

总结:通过这次端午节班会活动,我们不但了解了端午节的起源和相关习俗,还将文化带到了实际生活中,增强了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也切身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魅力。

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的活动,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珍爱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成为文化传承者和参与者。

主题班会活动记录端午节(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我校于2022年6月3日开展了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传统节日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1. 教师提前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制作课件。

2. 学生提前准备与端午节相关的手工制作材料。

3. 教室布置:挂上龙舟、粽子等装饰品,营造节日氛围。

四、活动过程1. 主持人介绍端午节班会开始,主持人向同学们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

同学们通过聆听,对端午节有了初步的了解。

2. 观看端午节视频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端午节的氛围,教师播放了一段关于端午节的视频。

视频中展示了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等传统习俗,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

3. 手工制作观看完视频后,同学们分组进行手工制作。

有的同学制作了五彩绳,有的同学制作了香囊,还有的同学制作了龙舟。

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作品。

4. 诗词朗诵为了传承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同学们分组进行诗词朗诵。

有的同学朗诵了《端午》,有的同学朗诵了《端午临风忆屈原》,还有的同学朗诵了《端午感怀》。

朗诵过程中,同学们感情饱满,声音洪亮,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5. 包粽子比赛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教师组织同学们进行包粽子比赛,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比赛结束后,评委们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了点评,并颁发了奖品。

6. 总结发言班会最后,班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活动效果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同学们对端午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同时,同学们在活动中锻炼了动手能力,体验了传统节日的乐趣。

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六、活动反思本次班会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

端午节假期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时间2023年6月21日(端午节)二、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班会主题弘扬传统文化,共度佳节——端午节特别主题班会四、参会人员班主任、全体同学五、班会流程(一)主持人开场1. 主持人介绍班会主题和流程。

2.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节日安康。

(二)班主任致辞1. 班主任简要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

2. 强调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3. 希望同学们在节日里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三)同学们分享端午节习俗1. 同学A分享包粽子的过程,介绍了粽子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2. 同学B讲述了赛龙舟的由来和赛龙舟的精彩瞬间。

3. 同学C介绍了端午节期间挂艾草、佩香囊的习俗,并分享了自己的体验。

(四)观看端午节相关视频1. 播放端午节习俗介绍视频,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2. 观看赛龙舟比赛视频,感受端午节的激情与活力。

(五)同学们表演节目1. 同学D带来一首《端午节》,用歌声传递节日的祝福。

2. 同学E表演了独舞《端午情》,用舞蹈展现端午节的美丽。

3. 同学F和同学G合作表演双簧《屈原与粽子》,诙谐幽默地讲述了屈原的故事。

(六)班主任总结1. 班主任对同学们的分享和表演表示感谢。

2. 强调端午节不仅是节日的庆祝,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3.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关注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七)合影留念1. 全体同学合影,记录下这难忘的端午节。

2. 班主任与同学们合影,留下美好的回忆。

六、班会总结本次端午节主题班会,同学们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端午节习俗,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不仅了解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还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继续关注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班会记录人(班主任姓名)八、班会照片(附:班会现场照片)注:以上内容为模拟班会记录,实际班会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走进端午传承文化主题班会三篇

走进端午传承文化主题班会三篇走进端午传承文化主题班会1【活动时间】农历五月初三【活动内容】以游戏的形式体现端午的风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烘托节日气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好活动用的布、针线、材料以及粽子和五彩线。

【活动流程】一、开场白班主任: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今天,老师和大家在这里共度佳节。

二、了解民族文化班主任:(1)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传说生: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

于是用竹叶包成肉粽投入江中,这就是端午吃粽子的由来。

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2)在我们这儿过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呢生:吃粽子、撮五彩线戴。

(3)你打算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呢生:我打算和家人一起吃粽子来过今年的端午节。

……三、游戏开始(一)吃粽子比赛班主任:我们先来猜个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带扒衣裳。

(谜底:粽子)班主任:下面我们就来个吃粽子比赛,怎么样(班主任讲规则)参赛者以四人为一组,蒙好双眼,待主持人宣布“开始”后,各参赛选手在原地转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速度解开包装吃完粽子,当完全咽下后举手示意,由小组长检查无误后示意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


谢谢Biblioteka 赛龙舟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 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 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 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 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 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 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 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 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 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 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 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 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活动一“淡淡粽叶香浓浓端午情” 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要求:在端午节前后,与家人 一起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 与家人共度端午佳节,共同弘扬 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情怀。
活动二“多渠道了解传承优秀传统” 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要求:深入地了解端午的由来以 及端午节的习俗,孩子们与爸爸妈 妈一起开展习俗知识小达人学习活 动,看书、上网查资料来了解端午 节的起源和风俗习俗。
活动三 “粽”享童趣笔绘端午 1.创意画彩蛋 活动对象:一二年级 活动要求:为了让同学们感受端午节丰富 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 俗和来历,特开展“创意画彩蛋”活动。 利用端午节假期时间,和自己的爸爸妈妈 合作制作端午主题彩蛋。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 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赛龙舟的目的全国各地都大同小异,都与纪念 屈原有关,吴川亦不例外,但吴川人扒龙船还有赶 “鬼”驱邪的意思。吴川江河湖海众多,以前水利 设施落后,经常有水灾水患,古人以为有“水鬼” 河怪作祟,因而五月初五想通过扒龙船来赶走“水 鬼”,驱邪消灾,以求得平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