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合集下载

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

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 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 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 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影响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 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第四,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运动。 第五,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 的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南京条约》内容
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 和平状态。 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 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 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 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中国向英国共赔偿 二千一百万西班牙银元(唯一一个赔款以 “银元”为单位的不平等条约)。
2017
1840-1919
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向清政府走私鸦片,引发鸦片战争,而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 告终。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由于中国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在中英正 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为了改变贸易入超的状况,向中国偷运鸦片。鸦片的输 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群众强烈要求禁烟。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给英国 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1840年6月,英国侵略者为保护所谓的鸦片贸易,依仗其船坚炮利,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 战争。英军先后攻陷舟山、虎门、厦门、宁波、吴淞、镇江等地,并霸占香港岛。1842年 (道光二十二年)8月4日,英军进逼南京,索要赎城费300万元。军事失利的清朝以钦差大 臣耆英、两江总督牛鉴、署乍浦副都统伊里布为代表,与英方交涉。中英和约谈判开始。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2.洋务运动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以“中 体西用”为指导思想,以“自强”“求富”为目 标,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 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以 失败告终。
【拓展延伸】 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1)以“向西方学习”为核心,以学习西方技术 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要内容。 (2)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探索为主,启迪人们探 索新知和重新认识世界。 (3)有深刻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其思想 从总体上仍属“经世致用”的封建思想体系。 他们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基点是维护 封建统治。
(3)材料三的观点体现了哪两种史观?请运用这两种 史观,简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 (1) 思想:孝敬、谨慎、信用、仁爱、学 习等。 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 文化的主流;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 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2) 特点:图文并茂;内容涉及西方科技与民主 政治;西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代议制民主制度 发展;西学东渐,学习西方文明成果。
【拓展延伸】 运用多元史观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是物质生活、交 通、通讯、大众传媒和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 ,学习时可以运用革命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整体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不同的史观、不同的 角度来分析理解。 1.从革命史观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 是伴随着外国入侵而来的,也破坏了中国具有民族特 色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的今天,如何吸收西方优秀 、健康的文明成果,保留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物质生 活和文化特色成为重要的话题。
辛亥革命的鼓舞作用;一战期 为新民主主义
发展阶段

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

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

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
1. 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标志着中国社会性质的重大变化。

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了一系列特权,包括贸易特权、传教权、领事裁判权等,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主权。

2. 经济体系的冲击: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被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所控制。

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打击了中国的手工业和农业,导致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3. 国家主权的丧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

例如,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中国的海关自主权、司法主权等也受到严重侵犯。

4. 思想文化的启蒙:鸦片战争促使一部分中国人开始觉醒,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倡导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5. 民族意识的觉醒:鸦片战争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

人们开始反抗外国侵略,掀起了一系列的爱国运动,如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

总之,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经济体系,也推动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近代化进程。

鸦片战争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影响

鸦片战争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影响

鸦片战争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影响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深远,以下是一些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鸦片战争导致清政府的失败,它标志着中国由一个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型,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削弱了清朝的国力:鸦片战争后,清朝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等地给英国,赔款巨大,加速了清朝的衰落。

拓展了中国的对外关系: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步开放向外交往,与西方国家建立了一系列的外交关系,拓展了中国的对外交往。

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巨大的危机,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和现代化的尝试,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这些尝试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志士开始呼吁保卫祖国、振兴中华,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形成。

总的来说,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它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中国近代史讲解

中国近代史讲解

中国近代史讲解第一阶段:鸦片战争至辛丑条约(1840-1901)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走向了一个悲惨的时期。

185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了,造成了对社会的极大动荡,太平天国失败后,中国还遭到了八国联军的侵略。

此后,清政府为了加强国力,采取了改革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派遣留学生去欧洲、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1884年至1895年,中国与法国的战争导致了辛丑条约的签订,这是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化的开始。

第二阶段:戊戌维新至辛亥革命(1895-1911)戊戌维新期间,一批官场革新派推出一系列变革,包括设立新式的海陆军、新学堂以及新的行政机构。

然而,由于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矛盾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戊戌维新最终失败。

此后,慈禧太后又重新回到权力中心。

1905年,清政府发起了维新派的党人招考和立宪讨论,但都以失败告终。

辛亥革命终于在1911年爆发,袁世凯执政,随后曾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利用日本支持之机成立了中华民国,但袁世凯对其进行了背叛。

第三阶段:辛亥革命后至抗日战争(1911-1937)到了20世纪20年代,国民政府掌权,开始了着重东北问题和统一中国的政策。

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发动起义,接着于1927年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等大规模革命行动基本失败,随后中国共产党脱离地下状态,开展进攻性的土地革命。

日本于1931年占领了中国东北,此后中日战争就开始了。

总之,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动荡而疆界分明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里,中国导致灾难性的国际和内部局势,但也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变革。

这段历籍也为我们的未来指明了需要避免的错误和对我们自身的认识,以及让我们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家利益。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5
• 政治 • 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南京条 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三元 里抗英;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 • 经济 • 经济结构发生质变:自然经济解体;出现外资经济、 洋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洋务运动。 • 文化 • 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萌发;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 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王韬、冯桂芬、郑观应的早期维新思想。 • 社会生活 • 物质生活(长袍马褂、西装、改良旗袍);轮船招 商局;唐胥铁路;第一条电报线;《申报》。 • 通史书第7讲 重点强化、主题深化
• • 政治 • 中国主权遭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 成时期;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经济 • 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 • 文化 • 天朝上国受冲击,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 思想的主流。 • 社会生活 • 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向近代社会迈进
•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 -----1840鸦片战争—1895甲午战争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变局

2019高考历史复习: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4)

2019高考历史复习: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4)
鸦片战争之后,而以林则徐、魏源等人的 “ 师夷长技以制 夷”思想为最早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思想觉醒的最早表现, 所以答案选 B 项。 A 项明末清初时期民族危机尚未发生; C、 答案:B D 两项均晚于 B 项。
2.(2017· 黄冈期末)晚清著名外交家郭嵩焘在对外交往中不卑 不亢,分寸合度,处理外交事务合乎国际惯例,英人称之 为“所见东方最有教养者”。然而国内不断有人攻击他: “此……汉奸之人,我必不能容”“有二心于英国,想对 英国称臣”等等,迫使郭嵩焘辞职。这说明 A.部分国人仍然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 B.清朝官场相互倾轧的现象十分严重 C.与敌国打交道的官员通常受到诟病 D(1840-1894)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转型与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一、通史整合,归纳阶段特征
--1840——1894年的中国
西 方 工 业 文 明 的 冲 击
①中国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 进一步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第二次鸦 甲午 民地半封建社会 加深 鸦片 半封建社会 战争 ②中国人民开始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但由于阶级的落后性和时代局 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片战争 限性,都以失败告终;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沦为 沦为列强的市场和产地, 自然经 被迫卷入济体系 民族资 刺激了 西方的经济附庸,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洋务 济开始 本主义 有利于 ②内忧外患的促动和欧风美雨的刺激,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产阶级产 运动 解体 的产生 生,开始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步伐。
第一讲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第二讲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8941919第三讲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1919491840年1856年1851年1894年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有利于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沦为列强的市场和产地被迫卷入济体系理论上学习技术实践上引进技术洋务派中体西制度上学习西方早期维新思想社会生活洋布西餐西装西式住宅新式交通大众传媒传入中国一通史整合归纳阶段特征18401894年的中国1860年1870年中国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但由于阶级的落后性和时代局限性都以失败告终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主题二
近代列强侵华特征及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1.特征:(1)19 世纪 40 年代~60 年代:列强侵略以发动战 争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 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 主要国家为英、法、美、俄。 (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侵略在政治上由掀起瓜分 中国的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经济上以商品输出为 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国家:除英、法、美、俄外, 德、日、意加入,尤其是日本曾独霸中国。 (3)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列强侵华方式主要从“以华治 华”到独霸中国;侵华主要国家是美、日;侵华主要格 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中国。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了近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及
对中国近代经济产生的影响。 经济侵略过程可从打开中国大 门——商品输出市场、 原料产地——资本输出这一主线来回 答, 对中国近代经济产生的影响可以根据相关所学知识来回 答。
答案 侵略活动: ①鸦片战争后, 西方国家取得了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开始打开中国市场;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了更多的通商口岸,取得了内河航 运和内地通商等权利,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并打入中国 内地市场;③通过控制中国海关,发展外商在华企业,组织 洋行经营对华贸易等,扩大商品输出。
2.关系:(1)两次鸦片战争列强主要是以战争为手段,以打开 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 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和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初步形成的特点。 (2) 甲午中日战争及以后的八国联军侵华则是以扩大资本 输出为目的,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 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和列强瓜分世界的要求。 综上所述,列强侵华的手段多样,但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 必然产物。其特点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密切相联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
解析:注意关键信息“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社会的转型实 质是近代化,即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核心,包括经 济制度、 政治制度、 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A 项反映农民小农意识;B 项反映太平天国运动的圣库制度,是 一种传统的农民的“大同社会”思想, 不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工业 化特点;C 项反映太平天国运动的等级观念和制度,是传统封建 等级思想,不符合政治的民主化的特点;D 项类似于现在的金融 行业的担保制度,有利于社会的诚信发展。符合近代社会转型的 特点。
解析:天京变乱反映了农民小生产者导致的阶级局限性。C 项与材料的意思相符。 答案:C
历史
5.太平天国1852年发布檄文:天下为上帝之天下,满洲为胡虏 妖人,肆毒混乱,改变中国形象„„现在皇天震怒,命天王 扫除妖孽,廓清中夏。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 A.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B.主张挽救民族危亡 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代表先进历史潮流 ( )
历史
第7 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历史
第一阶段1840-1860
【阶段特征】中国近代化的孕育时期 1840年至1860年,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中国传 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因素处于萌芽状态, 中国人民一方面抵抗外国侵略,维护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另一方面,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开始主 张学习西方,开启了民智。 但由于传统自然经济根深蒂固,专制主义势力 仍然强大,广大中国人思想仍然僵化,加上外国势力的 阻挠,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仅仅出现了一些有利于近代 化的因素,近代化的历程并没有真正开始。
答案:D
历史
3.(2013· 新课标全国卷Ⅱ)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 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 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 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 考查中国的近代化
答案:A
历史
2. (2013· 北京高考)一位美国学者指出,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 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考查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历史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国参与签订了《天津条约》, 规定外国军舰可以驶进中国长江各口岸,据此可知D项正 确。美国没有直接参战,未获得军费赔偿,A项错误;《辛 丑条约》规定在北京设立使馆界,B项错误;《马关条约》 规定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C项错误。
历史
解析: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洪秀全宣扬拜上帝教,反 对孔子思想,而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秀全却大力宣扬孔子的思 想,这说明原来的拜上帝教不能稳定政权,故选A项。太平天 国运动的前后期以天京变乱为分界点,B项不正确;C、D两项 与材料信息无关。
答案:A
历史
[第三步:预测押题不可少] 1.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
答案:B
历史
2. “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 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 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 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 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 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 )
过 程
重要 纲领
历史
6.多角度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1)“倡导社会改革”——太平天国主张土地公有,财产 平均分配;又提倡男女平等,破除社会陋习。 (2)“播下革命种子”——太平天国所宣扬的反清思想广 传民间,播下了日后反清革命的种子。 (3)“汉人势力抬头”——清廷依靠汉人曾国藩、李鸿章 等平定太平天国,他们都被封为地方总督或巡抚,自此汉人 势力上升,逐渐掌握了地方实权。 (4)“削弱清廷根基”—— 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大半个中 国,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一度动摇了清朝的统治。
历史
解析:在国外设立领事馆,是近代外交的重要特征。清政府 此举实际上顺应了国际外交发展的趋势,走向近代外交,所 以C项符合题意。清政府的这一做法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 并不是制度性的改变,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D 两项叙述错误,应排除。
答案:C
历史
4.(2011· 新课标全国卷)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 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 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 “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 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 主要是因为( ) 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阶级关系 社会思想 社会习俗
历史
归纳· 深化]————————— ———————[拓展· 运用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
史学范式 革命史观 现代化 史观 整体史观
社会史观
文明史观
历史
理解与认识 它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它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 它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中 国“闭关”的局面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 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的文明传入中国
历史
7.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爆发背景新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外国侵略战争后因战争赔 款加重人民的负担而爆发的
起义时代新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起义形式新 利用外来宗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的拜上 帝教
担负任务新 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外来侵略 治国方案新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失败原因新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 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 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 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由此可知 A.耆英为其签约出卖国家主权的行为辩解 B.清政府对鸦片战争的长远危害认识不清 C.一系列条约的签订达到了抚靖羁縻的目的 D.清政府以签约展示天朝上国的外交诚信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 家蓄意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沦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 约——《南京条约》。
历史

2.全面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
社会性质 社会政治 社会经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 务都随之发生变化 导致清朝政局开始变化,出现洋务派 开始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 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工 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农民负担加重,清政府的腐败进一步暴露,社会矛盾激 化,农民起义爆发 “闭目塞听”局面有所改变。一批爱国的封建士大夫 (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觉醒,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传入中国,客观上推动中 国的近代化进程
————————————————————————
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理解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 的内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部分而不 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指中国逐渐被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原料产地和 商品销售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 “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 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历史
3.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英法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2)过程: ①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 ②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 求和。 (3)结果: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10月签订 《北京条约》。 (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历史
[第二步:经典考题领悟好]
1.(2013· 上海高考)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 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 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 C.通商战争 ) 考查对鸦片战争性质的认识 B.鸦片战争 D.夷匪犯境
历史
解析:从不同的立场看待历史问题,有不同的观点,鸦片战 争是英国为蓄意打开中国大门,以走私鸦片被禁止为借口发 动的侵略战争,当时清政府认为是“夷匪犯境”,英国人则 认为是“通商战争”,故只有A项淡化了历史Fra bibliotek识中价值标 准。
历史
4.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5.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
起 因
主要原因 直接原因 时间范围 主要人物 重大 事件
民族、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连年发生自然灾害 1851~1864年 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洪 仁玕 金田起义(开始)、定都天京(发展)、北伐西征(全 盛)、天京事变(转折)、天京陷落(失败) ①《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提出平 均分配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主张,具有革命性 和空想性;②《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具 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但未能反映农 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且迫于形势,未能实行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
历史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关键信息“交英国管事官依 情处罪”,这说明中国官员无权管外国人,也就破坏了中国 的司法主权。
答案:C
历史
3.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 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