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单8号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习水县5个玉米新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习水县5个玉米新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袁华琼
【期刊名称】《农技服务》
【年(卷),期】2011(028)005
【摘要】通过在习水县进行的玉米新品种高产栽培试验,以了解玉米新品种的增产潜力。
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下,贵单8号和黔804的平均产量较高,产量可达12 658.5 kg/hm2和12 397.5 kg/hm2。
【总页数】2页(P587,645)
【作者】袁华琼
【作者单位】贵州省习水县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习水,56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3
【相关文献】
1.杂交玉米新品种鲁单9088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J], 黄爱国
2.玉米新品种集成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J], 郭元平; 肖能武; 张世洪; 陈燕; 龚世飞; 王巍; 兰玉梅
3.国审玉米新品种永优1573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J], 吴勇; 王要闯; 秦贵文; 苏玉杰; 章慧玉; 梅兹君; 张同香; 莫小玉; 鹿红卫
4.玉米新品种鑫源88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J], 伊江山[1]
5.杂交玉米新品种胜玉317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J], 徐小平;田恩阔;汤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施用粒肥对玉米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杀青 3 n 然后在 6  ̄8 " 0 , mi 0 0C条件下恒温烘干至恒重冷却后
称重 。 1 2 4 产 量 测定 及考 种 ..
收获时每处理 随机取 1 O个具 有代 表性 的果 穗 , 干后 晒
量 的影响 , 为玉米科 学施 肥 , 现高 产栽培 提供 理论 依据 和 实
技术参考 。
加
次于水稻 , 居第 2 , 位 常年 播种面积 占全 省耕地 面积 4 以 O 上, 总产量 占全省 粮食 产量 的 3 % 以上。贵州 处 在云 贵 高 O 原, 山地 和丘 陵占全省土地 面积 的大 部分 , 土壤 保肥 保水 能 力较差 。贵州玉米生产 7 以上主要分布在土壤瘠薄 、 0 肥力
(A 值( P R) 每处 理测 5个 点) 并计 算 出各处 理 的透 光率 、 , 叶
面积指数 ( AD, L 最后 取平均值。
12 3 干 物质 测 定 ..
自灌 浆初 期开始 , 每处 理取样 3株 ( 上部分 ) 定 , 地 测 每
隔 1d 0 取一次样 , 4次 。测 定方 法 : 取样 的玉米 植株 分 共 将 为叶鞘 +苞 叶、 、 、 叶 茎 果穗 , 然后 放在烘 箱 内, 先在 1 5 1" C下
7c 株距 2c 8 2 0 m, 5m。 月 5日成 熟 收 获 。
表 1 不 同处理肥料施用量
单 位 :g 6 7 k / 6 m2
上 三 叶
穗 位 叶
下 三 叶
附图
收 稿 日期 :0 00 —0 2 1-72
不 同 处 理 乳 熟 期 叶 绿 素 相 对 含 量 ( P D) s A 值
积累和营养物质 向果穗 的转移 , 降低 了玉米 籽粒 的千粒 重和 产量 。长期 以来 , 我省玉米追肥 习惯施 用苗肥 ( 或拔节 肥) 和 穗肥 , 很少 施用 粒肥 。为实现玉 米高 产再 高产 , 特在 玉米 高
牟定县蟠猫乡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221 植株性状 。 .. 各参试 品种 的植株高度 为 2 3 5 3 8 8 m. 3 . ~ l. c 2 8
最矮 的 是海 禾 6 , 高 2 32 m, 对照 屯玉 7号矮 5 .8 9株 3 .5e 比 O3
玉米 是 蟠 猫 乡的 主要 粮 食 作物 之 一 , 可 作 为 畜 牧 业 既
式种 植 , 5月 1 6目播 种 , 距 9 m, 距 4 m, 行 0c 塘 7c 每塘 播 3 ~ 4粒 , 2叶 1心 时 间 苗 , 4叶 1心 时 按 每塘 2株 定 苗 , 合 折 4 6 71 0株/m 。 h 田间管 理 按 当地 生 产 水平 操 作 , 底肥 用 玉 米
现 代农业 科技
21 0 2年第 1 8期
的是贵 单 8号 , 百粒 重 4 . , 68 g 比对照 屯 玉 7号 重 98 ; 5 . g 最 5 轻 的是春 喜 1 号 , l 百粒 重 3 . g 比对 照 屯玉 7号轻 64g 06 , . 。
表 1 玉 米 品 比 试 验 结 果
收稿日期 21—72 0 20—0
a 株 高 比对 照 品 种 矮 的 还 有雅 玉 1 m; 0号 、 单 6号 、 单 8 齐 贵
45
农 艺学 号 、 单 2号 、 麒 辽单 1 7 屯玉 8 、 喜 1 2、 8春 1号 、 玉 6号 、 潞 金
雅玉 1 0号 、 湘 3 9 遵 玉 9号 、 玉 8 、 大 8 9 屯 玉 9 金 6、 广 8正 1、 9、 屯玉 8 、 喜 1 8春 1号 、 玉 7号 。 屯
13 试 验 设 计 .
贵 单 8号 、 单 6号 、 玉 3号 、 湘 3 9 雅 玉 l 齐 遵 金 6、 0号 、 黔单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论文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论文1品种来源该品种由北京中科华泰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省科泰种业有限公司用母本CTO3(来源于郑58×CTO1)、父本CT201(来源于黄早4×黄168)杂交选育而成。
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夏玉米区域种植。
2特征特性该品种在黄淮海区域夏播生育期98d左右,适应性广,品质好,淀粉含量75.8%,高产稳产,抗病性好,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红色,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红色,叶片宽大上冲,株型紧凑,株高250cm左右,穗位高11cm,全株19~21片叶,果穗筒型,穗行数14~16行,穗长17~18cm,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1.6g。
3产量表现该品种2004~2005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126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左右。
4高产栽培技术4.1整地施肥麦收后及时灭茬整地,撒施优质腐熟土杂肥15.0~22.5t/hm2、尿素150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氯化钾50kg/hm2、锌肥15~30kg/hm2,或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600kg/hm2。
4.2适时早播麦收后应及早播种,有墒抢墒、无墒造墒,力争在6月15日前后播种结束。
4.3合理密植一般留苗6.0~6.3万株/hm2,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60~70cm,株距25~30cm;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距70~80cm,窄行距50cm,株距30cm。
4.4田间管理4.4.1间苗与定苗。
玉米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若连片缺苗较多,可用同一品种浸种以后补种或阴雨天移栽,于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
4.4.2科学化除。
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及时用50%乙草胺乳油1500mL/hm2对水600~750kg/hm2,均匀喷施地表,出苗后可用玉农思(41%异丙草胺莠去津悬乳剂)3kg/hm2对水600~750kg/hm2,或21%百草枯600~750g/hm2对水600~750kg/hm2,进行行间喷施除草。
不同施肥量和栽培密度对贵单8号产量因素的影响研究

度、 施肥量的影响 。如表 3所示 , 随着施肥量 的增 加 , 其 株 / 7 2 6 m 时产量最 高 , 8 8 0 g 6 m 。但是施肥量 6 为 1. k/ 7 2 3 6 中穗行数 、 行粒数 、 百粒重和 出子粒率均有增加 的趋势 。 在 3 . k/6 m 和 2 . k/6 m 间对 产 量 的 影 响没 5 0g 7 7 6 98 g 7 0 6
农业 科技5 侄臭囝
2 1 年第 6 01 期
成高产。 因此在生产上应栽植 3 0 3 0 0 4 0株 / 7 2 0 6 m 为 6
宜。
3 小 结
贵 单 8号 在试 验 中产 量 水平 均 在 70 g 6 m 以 5k / 7 2 6
2 施肥量与种植 密度对贵单 8 . 2 号经济性状 的影响
2 1 年第 6 01 期
不同施肥量和栽培密度对贵单 8 号产量 因素的 影响研究
贾 胤 , 刚 方
( 冈县 琊川 镇农技 站 , 州凤 冈 540 ) 凤 贵 6 20 摘要 : 对责 单 8 的适 宜施 肥 量和 种植 密度 进行研 究 , 号 以探 明不 同施 肥 量和 密度 条 件对 贵 单 8 号产 量 、 株 性状 的 影 植 响及 变化 规律 。 试验 结果表 明 : 单 8 贵 号在 较 高施肥 量和 中等种植 密度 下 , 有利 于产 量构 成 因素 的形 成 , 济性状 较好 , 经 施 肥 量为 3. k/6m 、 植 密度 为 3 0 株 /6m 时的 产量 最 高 , 5 0 g6 7 2 7 种 3 4 67 并与 其 它密度 水平 间差异达 显 著水 平 。
关键词 : 单 8号 ; 肥 量 ; 贵 施 密度 ; 产量
本 试验 对 贵 单 8号 的适 宜 施 肥 量 和 种 植 密 度进 量 、 株性 状 的影 响及变 化 规律 , 制定 该 品种 高产 、 植 为
大方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doc

大方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1.选用高产.抗旱、抗病、耐密植的优良杂交种适宜我县种植的高产、抗旱、抗病、耐密植的紧凑型品种有:鄂玉10号、登海608、黔兴201、黔259等,平展型的高产玉米品种有: 黔西4号、中单808、贵单8号、宣黄单、顺单6号、安单778等。
2.全面推广应用玉米营养球(块)育苗技术全而推广应用玉米营养球(块)育苗移栽技术。
营养土要严格科学配方,一般每亩木田苗床(14.4平方米)用过筛的细土500kg,加筛细的优质腐熟农家肥500kg、25—30kg普钙、1kg锌肥、2. 5—3kg尿索(为了预防烧种,尿索在施用吋,必须先将其溶解于水,再均匀泼撒在营养土上并搅样),用适量畜粪水拌合。
湿度以营养球(I才I)落地即散为宜。
每个营养球(块)严格实行单粒播种。
育苗期间搞好苗床的温湿度控制和病虫害防治,培育壮苗。
移栽前一周喷施抗旱剂,增强移栽后的抗旱能力。
3.单株定向移栽,小苗分级移栽全面实行单株定向适龄分级移栽。
要求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移栽,如遇高温干旱气候,一要在移栽前一天傍晚,在苗床中浇足水,第二天带土移栽;二要采取早晚移栽,及时浇灌定根水,以减轻干旱的危害。
移栽时要严格按大小苗、强弱苗分级。
对苗势弱的植株早施提苗肥,促进幼苗长势一致,提高群体整齐度,奠定超高产基础。
4.合理密植,拉绳打点定距移栽根据品种(组合)特征、土壤肥力水平,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栽培密度和行株距。
密度要求:耐密型品种鄂玉10号、黔兴201等为4000-4500株/亩, 高秆大穗的中单808为3300-3500株/亩,顺单6号、安单778、宣黄单等品种为3600—3800株/亩。
为确保密度达到要求,移栽时,实行拉绳打点等距离移栽。
采用宽窄行种植,大、小行距分别为110cm、50cm,株距依具体密度而定。
5.抢抓季节抗旱育苗.抢埔移栽和抗旱移栽结合我县的气候特点,一般于3月下旬开始播种,4月中旬移栽,全面采取抢境移栽移栽,并在移栽时结合浇定根水,施用“旱地龙”,提高移栽成活率。
5个玉米品种在贵阳市乌当区的引种表现

5个玉米品种在贵阳市乌当区的引种表现
马蕾;王庆
【期刊名称】《农技服务》
【年(卷),期】2024(41)3
【摘要】为乌当区玉米新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以当地主栽品种贵单8号为对照,引进云海4568、荃玉388、昊单534、金玉932,贵单8号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各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产量等进行考察。
结果表明,各引进
品种在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方面均较对照品种有明显优势,且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性。
金玉932的抗倒伏性较好,荃玉388和昊单534的产量较高,分别为766.71
kg/667m^(2)(较对照增产25%)、693.37 kg/667m^(2)(较对照增产13.4%)。
荃玉388、昊单534两个玉米品种在试验抗性、产量等各项指标表现较好,可作为乌
当区玉米推广品种。
在选择种植荃玉388时,应注意苗期的肥水管理,以防发生倒伏。
【总页数】4页(P4-7)
【作者】马蕾;王庆
【作者单位】乌当区农业农村局;乌当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3
【相关文献】
1.几个杂交水稻品种在贵阳市乌当区的引种试验
2.6个旱稻品种在贵阳市的引种表现
3.贵阳市乌当区多肉植物品种适宜性评价
4.欣美三号等9个大葱新品种在贵阳市的引种表现
5.8个不同芥蓝品种在贵阳市的引种表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杂交玉米正大868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玉 米 品种 长城 3 6选 育及 生产 技术研 究 0
吴 鹏 刘 金 磊 刘 敬 慧 王 淑 君 ’ 孙 宏 羽 ’ 邢 吉敏
( 中国种子集 团有 限公 司 北 京 1 0 4 2 河北省 辛集 市农 业局 辛 集 0 2 0 1. 0 5; . 0 5 3 0; 3 天 津 市武清 区农 业局 武 清 3 1 0 ) . 0 7 0
摘 要 : 城 3 6是 中国种子 集 团有 限公 司以 CZ 3为母 本 、 1 长 0 6 CZ 2为 父本 选 育 而成 的 高产 、 产 、 稳 抗
病、 广适 玉 米杂 交种 ,0 6年 通过 河 北省 审定 。文章叙 述 了该品 种 的选育 过程 、 20 特征 特性 , 究探 讨 研
产 4 2 g亩 , 量 表现 较好 。 5 . k/ 产 7 3 . 营 养 土 的 配制 用 5 0 k .3 2 0 g腐 熟 的有 机 肥 和
2 主 要 特 征 特 性
5 0k 0 g菜 园 土 、 0k 1 g过 磷 酸 钙 、 g硫 酸 锌 、0 1k 50g
成 。2 0 0 4年 5月 经 广西 自治 区农 作物 品种 审 定 委员
气 温稳 定 在 1 ℃以上 播种 为 宜 ,海 拔 5 0m 以 2 0
会 审 定 通 过 ,审 定 编 号 为 : 桂 审 玉 2 0 0 1号 : 下 地 区选 择 在 3月 中旬 播 种 , 0 以上 地 区 选 择 04 0 5 0m 20 0 9年 荔 波 县 引种并 通 过 贵州 省农 作 物 品种 审定 委 在 3月下 旬播 种 。
作 者 简介 : :  ̄
( 7 一 , , 士 , 要 从 事 玉 米 种 子 生产 经 营管 理 等 工 作 。电 话 :l— 96 13E ma :u e g ioh _ m 1 2 )男 硕 9 主 0 0 5 3 9 3 ;— iw pn @s ce c l n m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明试验数据与所采用 的二 次数学模型基本 上是符合 说
的 , 程 与 实 际 情 况 拟 合得 较 好 , 以直 接 利 用 模 型进 行 试 验 方 可
因素与产量的效应分析 和模 拟寻优 , 提出该 品种 高产 配套栽
1 2
试 验因素
一
2
一l
O
培 技 术 的 各项 主要 农 艺 措 施 。
利 用 D S和 E cl 行试 验数 据 的 统 计 分 析 。 P xe 进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产 量 方 程 的 建 立 .
区试和生产试验 中产量均 居第 l位 , 在贵州 中西部具有 良好
的丰 产 性 、 产 性 和 适 应 性 … 。本 试 验 结 合 科 技 部 农 业 科 技 稳 成 果 转 化 项 目 , 贵 州 中 部 地 区对 提 高 贵 单 8号 产 量 的模 式 在
密度 ( , h )l 0 2 0 3 0 5 0 6 0 7 0 株/ m。 20 0 70 0 90 0 1 0 30 0 50 0 0
N( ,g h k/m ) 10 2 0 0
0
10 2 6 0
20 4 10 2
30 6 10 8
40 8 20 4
一
12 一 1
江苏 农 业 科 学
21 第 1 00年 期
宋 碧, 柏光晓, 袁玉清 , 等.贵单 8号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 术研 究[] J .江苏农业科学,0 0 1 :1 2 1 ( ) 12—14 1
贵单 8 号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宋 碧 , 光晓 ,袁 玉清 ,卢 敏 ,罗文周 柏
西南山区玉米带是我 国的第三 大玉米带 , 贵州 中西部地
区是 贵 州 省 的 玉米 主产 区 。该 区 域 玉米 生 产 的主 要 特 点 是地
外 , 有机肥 2 0 gh 硫酸锌 2 . g h 施 2 0k/ m 、 5 2 5k/ m 作底肥。移 栽密度按设计要求进行 , 其余 田间管理措施 同大 田生产一致 。
(贵州大学农 学院, 贵州贵 阳 5 0 2 ) 50 5
摘要 : 采用 四因素二次 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方法 , 对杂交 玉米 新品种 贵单 8号在黔 中地 区的高产栽 培配套技 术进 行了研究 。建立 了该 品种产量与 4个 主要栽培 因子 N、 、 P K肥施 用量及种 植密 度之 间的数学模 型 ; 解析数 学模 型, 就各 因子对产量 的影响进行 了分析 ; 过模拟寻优 , 选出贵单 8号在黔 中地 区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措施。 通 筛
试 验 于 20 年 3 08 _9 月 在 贵 阳 市 花 溪 区 ( 拔 海 110m) 行 , 验 地 土 壤 肥 力 中 上 等 , 米 单作 。 0 进 试 玉
1 2 研 究 方 法 .
8 3 Xl 8. 08 0 X3+
2 .1 41 810X1 + x4
4 9. 8 6 4X2 + 4 X3
性 正 交 区组 进行 试 验 。 小 区面 积 2 . 7m ×3 5m) 等 4 5m ( . ,
行距种植。
表 1 贵单 8号栽培试验因素及水 平编码值
设 计 水 平
30 。表 明失拟项不显著 , .7 说明 回归方程 对试验点 的拟合程
度 较 好 , 失 拟 因 素存 在 , 响 目标 因素 的主 要 因 素均 已考 虑 无 影 到 , 一 步 用 对 回归 方 程 进 行 显著 性 测 验 结 果 达 到极 显 著 进
1 0. 8 3811X2 X4—2. 65oX 6 X4
经 方 差分 析 ,F =12 . 5<F = .6 = . 2> ol o5 2 8 , 0 5 5 F = 0
本试验采用 四元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方法 , 试 验 因素及其编码 见表 1 。共设置 3 6个处理 , 分为 3个非 重复
收 获 时 , 掉 2个 边 行 实 收 计 产 , 小 区 随 机抽 取 1 考 种 。 去 每 0株
1 4 数 据 分 析 .
形和气候复杂多样 , 玉米绝大部分种植在生产条件差 、 不具备
灌 溉 条 件 的 旱坡 地 上 。 目前 生 产 上 可供 该 区域 选 择 的抗 旱 耐 瘠、 丰产 性 和 适 应 性 好 的 高产 优 质 杂 交 种 较 少 。 贵 单 8号是 2 0 审 定 通 过 的 一 个 优 良 玉 米 品 种 , 0 6年 2年
关键词 : 玉米新品种 ;高产 ; 配套栽培技术 ; 密度 ; 施肥量
中图分类号 : 5 30 S 1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2—10 (0 0 0 — 12— 3 10 32 21 )1 0 1 0
肥 按 规定 用量 的 2 % 作 底 肥 、0 作 苗 肥 、0 作 穗 肥 。 此 0 2% 6%
化栽培进行探索 , 为加快该品种在西南 山区的推广应用 、 实现
西南 山区玉米高产规范化栽培提供参考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验 地 点 .
根 据 表 2的数 据 , 得 贵 单 8 产 量 ( k/ m ) 种植 求 号 Y,g h 与 密 度 、 N 量 、 P0 施 施 : 量 和施 K 0量 水 平 间 的数 学模 型为 : :
Y : 1 0 4. 3 0 1 8 3 8 + 341 88 X 1 + 2 0.31 8 .0 3 8 4 X2 +
1 1 8 7 9 +9 . 5 x,一3 3 9 7 1 一3 7 8 9 5 。一 5 .0 4 2 36 2 . 6 X。 3 . 5 X2 5 . 3 64 71 一 15 7 5 9 , 1 . 5 x + 26 7 0 4 6 . 5 Xl +
2 2 数 学模 型 的解 析 与优 化 . 2 2 1 因子的主效应 分析 比较 偏 回归 系数值 的大小可判 .. 断各 因素 对 产 量 作 用 的 重 要 程度 。从 上 述 模 型 可 以看 出 , 种 植 密度 、 N量 、 P O 施 施 量 、 K O量 的偏 回归 系 数 分 别 为 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