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生理学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生理学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生理学试卷(含答案)

生理学试卷A

一名词解释(10*3,共30分)

1.神经递质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3.红细胞沉降率

4.基础代谢率

5.下丘脑调节肽

6.心动周期

7.肺活量

8.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9.突触

10. 允许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神经递质受体的分类按分布部位分和。

2.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兴奋性和收缩性

3.尿的生成包括、和三个基本过程。

4.细胞膜的结构是以液态_______双分子层为基架,主要由_______组成。

5.生理学研究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水平上进行的

6.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包括、、和激素间的相互作用。7.胃肠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8.超滤液生成的结构基础是,滤过作用的动力是。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

A.体液性调节

B.自身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前馈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神经冲动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3、下列哪些活动属于条件反射()

A.看到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

B.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胃腺分泌

C.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

D.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

E.炎热环境下出汗

4.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A.Na+

B.K+

C.Ca2+

D.Cl-

E.Mg2+

5.在静息时,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稳定状态称为()

A.极化

B.超极化

C.反极化

D.复极化

E.去极化

6.简化眼指()

A.具有与眼等效的光学系统的一种模型

B.一个前后径为20mm的单球面折光体

C.折光率为1.333

D.节点位于后极

E.球面的曲率半径为10mm

7.神经激素是指()

A、具有神经功能的激素

B、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

C、神经系统内存在的激素

D、作用于神经细胞的激素

E、使神经兴奋的激素

8.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A.脂质

B.蛋白质

C.糖类

D.核酸

E.糖蛋白氨基酸跨膜转运进入一般9.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室内压最高的时期是()

A. 等容收缩期

B.快速射血期

C.减慢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

E.快速充盈期

10.下列激素中属于类固醇激素的是()

A、糖皮质激素

B、生长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素

E、胰岛素

四简答题(4*10,共40分)

1. 试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2. 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

3. 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4. 简述胸膜腔内压的形成和生理意义。

答案:

一名词解释(10*3,共30分)

1. 神经递质:指由神经元合成,突触前末梢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并产生突触后电

位的信息传递物质。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3.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mm/h)。

4.基础代谢率:指基础状态下,即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

紧张;测定前至少禁食12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这种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

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

5.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能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激素。

6.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7.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8.红细胞悬浮稳定性:血液中的红细胞较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9.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称为突触(Synapse)。一个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10. 下丘脑调节肽:某种激素对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没有直接作用,但它存在却是另一种激素发挥生物效应的必要基础,这称为允许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中枢神经递质受体,周围神经递质受体

2.自律性,传导性

3.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4.脂质,蛋白质

5.器官和系统,细胞和分子,整体

6.信使作用,特异作用,高效作用

7.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营养作用

8.肾小球滤过膜,有效滤过压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D

2.A

3.A

4.C 5.A 6.A7.B8.B 9.B 10.A

四简答题(4*10,共40分)

1.试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答:跨膜电位产生的条件是:

①细胞膜内、外离子不均匀分布;

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对离子具有选择通透性。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其形成本质是K+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故静息电位的水平,即K+的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细胞膜内发生的一次迅速的、可逆的、可扩布性的电位变化。它在图线上分为上升去极化相、下降复极化相和电位调整(后电位)。其形成机制是:

①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使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顺浓度梯度内流。故上升相即Na+内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②由于Na+通道的失活,使活跃的K+通道又显现出来,K+仍可顺浓度梯度外流。故下降相即为K+外流形成。

③由于细胞膜内Na+浓度升高,膜外K+浓度升高,使膜上的Na+-K+泵激活,可逆浓度梯度将进入膜内的Na+泵出膜外,同时将膜外多余的K+泵入膜内,以维持正常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为下一次兴奋做充分的准备。

2.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

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稳态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

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在保证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为机体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各种理化条件,使细胞的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同时,它又为细胞的新陈代谢提供各种必要的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于细胞的代谢产物,通过体液循环将其运走,以保证细胞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

因此,机体通过各种调节机制,使体内的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活动相互协调,以达到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稳态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平衡过程:一方面是代谢过程本身使稳态不断地受到影响,而另一方面机体又通过各种调节机制使其不断地恢复

平衡。总之,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受到影响,而又不断得到维持的过程中得以顺利进行的。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一旦受到严重破坏,势必引起动物发生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

3.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①细胞内高K+—胞内代谢反应所必需;

②膜内外K+、Na+浓度差—RP、AP产生前提;

③维持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

④生电性活动—影响RP数值;

⑤胞外高Na+势能储备:

—GS、AA继发性主动转运;

—Na+-H+交换, 维持胞内pH稳定;

—Na+-Ca2+交换, 维持胞内Ca2+浓度稳定;

4. 答:胸内压指胸膜腔内压力。随呼吸运动,胸内压也发生波动,但无论吸气或呼气都小于大气压,故也称之为胸膜腔负压。正常人胸内压在平静呼吸时,吸气末为-0.7~-1.3kPa(-5~-10mmHg),呼气末为-0.4~-0.7kPa(-3~-5mmHg)。

胸内负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①胸膜腔为一个固有密闭腔隙,它是形成胸内压的前提条件;

②胸膜脏层可接受两个相反的力的作用,是形成负压的根本原因。胸膜脏层可受引起肺泡扩张的肺内压和肺弹性组织自身产生引志肺回缩的肺回缩力。因肺内压是围绕大气压波动的,故可认为它等于大气压。若将大气压规定为零,则胸膜腔内压=-肺回缩力。故胸内压永远是一个负值。

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

②持肺泡处于扩张状态,有利于肺通气和肺换气;

②有利于腔静脉和胸导管的扩张,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生理学试卷B

一名词解释(10*3,共30分)

1.神经递质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3.红细胞沉降率

4.基础代谢率

5.下丘脑调节肽

6.心动周期

7.肺活量

8.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9.突触

10. 允许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神经递质受体的分类按分布部位分和。

2.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兴奋性和收缩性

3.尿的生成包括、和三个基本过程。

4.细胞膜的结构是以液态_______双分子层为基架,主要由_______组成。

5.生理学研究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水平上进行的

6.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包括、、和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7.胃肠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8.超滤液生成的结构基础是,滤过作用的动力是。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促进原尿生成的直接动力是()

A.入球小动脉血压

B.出球小动脉血压

C.肾动脉压

D.全身平均动脉压

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2.雄激素是由()分泌

A.精原细胞

B.间质细胞

C.肾上腺皮质

D.支持细胞

3、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胆汁

E.小肠液

4. 引起感受器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

A.感觉强度阈值

B.听阈

C.听域

D.阈刺激

5.关于肾单位的叙述,下列错误

..的是()

A.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

B.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C.正常人肾中近髓肾单位占肾单位总数的80~90%

D.肾单位可分为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6.简化眼指()

A.具有与眼等效的光学系统的一种模型

B.一个前后径为20mm的单球面折光体

C.折光率为1.333

D.节点位于后极

E.球面的曲率半径为10mm

7.神经激素是指()

A、具有神经功能的激素

B、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

C、神经系统内存在的激素

D、作用于神经细胞的激素

E、使神经兴奋的激素

8.氨基酸跨膜转运进入一般细胞的形式为()

A.单纯扩散

B.通道转运

C.泵转运

D.载体转运

E.入胞

9.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室内压最高的时期是()

A. 等容收缩期

B.快速射血期

C.减慢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

E.快速充盈期

10.下列激素中属于类固醇激素的是()

A、糖皮质激素

B、生长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素

E、胰岛素

四简答题(4*10,共40分)

1. 综述尿生成的过程。

2. 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

3. 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4.为什么说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

答案:

一名词解释(10*3,共30分)

1. 神经递质:指由神经元合成,突触前末梢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并产生突触后电

位的信息传递物质。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3.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mm/h)。

4.基础代谢率:指基础状态下,即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

紧张;测定前至少禁食12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这种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

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

5.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能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激素。

6.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7.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8.红细胞悬浮稳定性:血液中的红细胞较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9.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称为突触(Synapse)。一个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10. 允许作用:某种激素对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没有直接作用,但它存在却是另一种激素发挥生物效应的必要基础,这称为允许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中枢神经递质受体,周围神经递质受体

2.自律性,传导性

3.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4.脂质,蛋白质

5.器官和系统,细胞和分子,整体

6.信使作用,特异作用,高效作用

7.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营养作用

8.肾小球滤过膜,有效滤过压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E

2.D

3.C

4.A 5.C 6.A7.B8.D 9.B 10.A

四简答题(4*10,共40分)

1. 综述尿生成的过程。

尿生成有三个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以及它们的分泌三个基本过程。(1)肾小球的滤过:循环血液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在有效滤过压的作用下,可以滤入肾小囊的囊腔而形成滤过液。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超滤液进入肾小管后成为小管液。小管液经过小管细胞选择性的重吸收:水、Na+、K+、HCO3-、Cl-等绝大部分被重吸收,尿素等小部分被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全部被重吸收;对机体无用的多余物质不被重吸收。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由小管细胞分泌的物质有H+、K+和NH3等;排泄的物质有肌酐、对氨基马尿酸以及进入机体的物质(比如青霉素、酚红)等。

由肾小球滤过的超滤液,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和排泄,使超滤液的质和量都发生了变化,最后形成终尿排出体外。

2.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

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稳态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

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在保证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为机体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各种理化条件,使细胞的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同时,它又为细胞的新陈代谢提供各种必要的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于细胞的代谢产物,通过体液循环将其运走,以保证细胞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

因此,机体通过各种调节机制,使体内的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活动相互协调,以达到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稳态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平衡过程:一方面是代谢过程本身使稳态不断地受到影响,而另一方面机体又通过各种调节机制使其不断地恢复平衡。总之,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受到影响,而又不断得到维持的过程中得以顺利进行的。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一旦受到严重破坏,势必引起动物发生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

3.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①细胞内高K+—胞内代谢反应所必需;

②膜内外K+、Na+浓度差—RP、AP产生前提;

③维持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

④生电性活动—影响RP数值;

⑤胞外高Na+势能储备:

—GS、AA继发性主动转运;

—Na+-H+交换, 维持胞内pH稳定;

—Na+-Ca2+交换, 维持胞内Ca2+浓度稳定;

4.答:小肠之所以是最重要的吸收部位,原因是:

①小肠的特殊运动形式——分节运动,至使食物在小肠停留的时间较长;

②在十二指肠处,已有胰液、胆汁等重要的消化酶水解大分子物质,使食物在小肠内已被彻底消化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③小肠粘膜的皱褶、绒毛和微绒毛增加了肠壁与小分子物质的接触面,使吸收面积增大;

④小肠粘膜下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利于小分子物质渗入吸收。

2020年1月中央电大专科《人体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中央电大专科《人体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2116 课程代码:01244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护理学;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 1.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B)。 A.心房压 B.大动脉血压 C.收缩末期心室内压 D.舒张末期心室内压 E.快速充盈期心室内压 2.老年人动脉管壁组织硬变可引起(E)。 A.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加大 B.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都不大 C.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D.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 E.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 3.肝硬化病人,常有牙龈出血、皮肤紫癜等出血倾向,其原因主要是(A)。 A.某些凝血因子缺乏 B.维生素K缺乏 C.凝血因子不能被激活 D.血小板减少 E.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4.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 A.心充盈期缩短 B.快速射血期缩短 C.减慢射血期缩短 D.等容收缩期缩短 E.等容舒张期缩短 5.窦房结作为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C)。 A.复极4期不稳定 B.能自动除极 C.自律性高 D.兴奋性高 E.O期除极速度快 6.关于动脉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称为收缩压 B.心室舒张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称为舒张压 C.平均动脉压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 D.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E.其它因素不变时,心率减慢,脉压变小 7.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因素是(A)。 A.心血管系统中有充足的血液充盈 B.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 C.心脏射血 D.血管阻力 E.心脏的收缩能力 8.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长期活动加强,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形成中有重要意义。其中最强的缩血管活性物质是(E)。 A.血管紧张素原 B.肾素 C.醛固酮 D.血管紧张素I E.血管紧张素II 9.影响冠脉血流量的重要因素是(D)。 A.收缩压的高低 B.心收缩期的长短 C.心脏收缩力的大小D.心舒期的长短和舒张压的高低 E.心缩期的长短和收缩压的高低 10.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B)。 A.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指标B.回心血量不足,中心静脉压升高 C.心力衰竭,中心静脉压升高 D.静脉回流加快,中心静脉压升高 E.是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的指标 11.关于阈值的叙述,错误的是(E)。 A.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B.阈值是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 C.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D.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值成反比 E.阈值即阈电位 12.内环境稳态是指(E)。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E.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13.可兴奋组织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C)。 A.兴奋 B.反馈

全科三基试卷及答案

全科医师三基试卷 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猿手”患者可能损伤了(A)A正中神经B尺神经C桡神经D腋神经 2、内环境是指(B)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细胞内液和血液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3、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D)A使心室肌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B增强心肌收缩力 C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缩短D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4、溶血性黄疸不出现下列哪项表现(D)A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B 尿胆素原显著增加C粪便颜色加深D尿胆红素阳性 5、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特点是(C)A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并重B可引起I型超敏反应 C属于有菌免疫D不能获得人工主动免疫 6、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越高(C)A恶性程度越高B转移越早C恶性程度越低D对放疗越敏感 7、呼吸衰竭引起肺动脉高压最主要的机制是(A)A肺泡气氧分压下降引起肺血管收缩B缺氧所致血量增多 C外周血管扩张血液回流增加D血液黏度增高 8、慢性肾功能衰竭常出现的钙磷代谢紊乱是(B)A血磷降低,血钙升高B血磷升高,血钙降低

C血磷升高,血钙升高D血磷正常,血钙升高 9、婴幼儿期严重缺碘可导致 (B)A甲亢B克汀病C痛痛病D克山病 10、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应警惕的不良反应是(D)A恶心、腹泻、消化不良B皮肤瘙痒 C眩晕D肌痛,磷酸激酶(CK)升高至正常10倍以上 11、溶血反应的早期临床特征是 (A)A腰背部剧痛,心前区压迫感B头部胀痛,恶心、呕吐 C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D寒战、高热,呼吸困难 12.最容易发生嵌顿的腹外疝是 (D) A切口疝B难复性疝C滑动性疝D股疝 13、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主要优点在于 (B)A防止心衰B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C减少伤口感染D 促进伤口愈合 14、下面不是急性胰腺炎征象的是 (B)A皮肤出血斑点B、Mirrizi综合征C、Grey-Turner征D、Cullen征15、预防术后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是(B)A提高机体免疫力B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C术后早期离床活动D术前、术中、术后大量应用抗生素 16、哮喘严重发作的晚期,常表现出酸碱失衡的类型是(B)A代谢性

病理生理试题及答案(护理三基)---精品资料

病理生理学 一、名词解释 1、DIC:是临床上的一种危重综合征,其特点是: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微血栓。微血栓形成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时或继发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 2、疾病: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 3、水中毒: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又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4、酸碱平衡:正常情况下,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或碱性物质,也从食物中摄入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但在机体的不断调节下,体液的酸碱度仍然稳定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pH7.35-7.45)。这种维持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 5、氧中毒:当吸入氧分压过高(大于0.5个大气压)时,肺泡气和动脉血的氧分压随之增高,使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氧分压差增大,氧弥散加速,组织细胞获氧过多而发生中毒。人类氧中毒有肺型与脑型两种。 6、缺氧:由于机体组织的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导致组织的功能、代谢,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称为缺氧。 7、热惊厥:发热时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小儿,高热易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称为热惊厥。 8、急性期反应蛋白: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原因可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增高,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这些蛋白质被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AP)。 9、pH反应:缺血后再灌注时迅速纠正缺血组织的酸中毒,反而会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现象,称为pH 反常。 10、细胞凋亡: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称为细胞凋亡。 11、氮质血症:肾功能不全时,由于不能充分排出体内蛋白质代谢终产物,使血中尿素、尿酸、肌酐等非蛋白氮的含量增加称为氮质血症。 1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是指在各种急性危重疾病时,某些器官不能维持其自身功能,从而出现器官功能障碍,此时机体的内环境稳定必须靠临床干预才能维持。 二、单项选择题 1、何种类型的水钠代谢紊乱,脑症状最早且突出(C) A 等渗性脱水 B 高渗性脱水 C 急性水中毒 D 低渗性脱水 E 水肿 2、何种类型的水钠代谢紊乱,最容易出现脱水热和脑出血(B) A 等渗性脱水 B 高渗性脱水 C 低渗性脱水 D 急性水中毒 E 水肿 3、高热患者易发生(A) A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 B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 C 水中毒 D 等渗性脱水 E 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4、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的机制是(B) A 毛细血管内压升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 D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下降E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5、酸中毒引起心肌收缩力(C) A 先增强后减弱 B 先减弱后增强 C 减弱 D 增强 E 不变

人体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秋期成人教育(专科) 《人体生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2014年12月修订一.填空题 1.动作电位的除极过程主要是由Na+的内流形成的。 2.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 天。 3.血液凝固包括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凝血酶原被激活生成凝血酶和___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生成纤维蛋白三个过程。 4.肌肉收缩是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的结果。 5.细胞或生物体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称为反应,它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兴奋,另一种是抑制。 6.刺激引起某组织兴奋时,如果阈值较低,表明该组织的兴奋性较高。7.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中介物质是Ca2+。 8.自律性细胞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基础是Ca2+内流__ 。 9.血液中的CO2可与血红蛋白的氨基_____ 结合而形成_____氨基甲酸血红蛋白(HbNHCOOH)。 10.生理无效腔包括肺泡无效腔和解剖无效腔。 11.在呼吸运动的调节中,外周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PCO2、PO2 和H+ 的改变;而中枢化学感受器对H+ 变化敏感。12.室肌的前负荷是指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充盈压,后负荷是指_动脉压。13.在颈部切断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后,往往使呼吸变得_____深而慢_____,这主要是由于__肺牵张反射被破坏__的结果。 14.等容收缩期时,房室瓣关闭,半月瓣处于开放状态。 15.当心率超过180次呼时,心室充盈时间将明显缩短,每搏输出量减少。16.心室肌的前负荷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充盈压,后负荷是动脉压。17.胆盐在__回肠被重吸收后回到肝脏重新被分泌至小肠的过程称为胆盐的__肝肠循环。 18.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一定时间内______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与吸收二氧化碳体积的比值称为呼吸商。

全科医学三基考试试题

全科医学三基考试试题

3.临床最常见的肾功能试验是( ) A.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浆肌酐和尿素氮浓度测定 B.尿三杯试验 C.酚红排泄试验 D.浓缩稀释试验 E.对氨马尿酸清除率 5.关于创伤愈合过程中,炎症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创口或组织裂隙,先为积血充满,而后凝固为血块 B.由于伤后变质,渗出,增生,可表现为局部红肿痛 C.周围组织炎症反应活跃,伤后2~3天达高峰,若无继发感染随后减轻 D.损伤性炎症不利于局部防御和修复 E.若炎症反应剧烈,伤口感染可使胶原纤维增多,疤痕严重 6. 生长快、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的无痛性硬块,应首先考虑为( ) A.急性乳腺炎

B.乳腺囊性增生病 C.乳房纤维腺病 D.乳腺癌 E.以上均不对 9.柏油便与下列哪个物质有关( ) A.二氧化硫 B.硫化亚铁 C.酸化正铁血红蛋白 D.含铁血黄素 E.肠道尿素酶 10.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 A.转移性右下腹痛 B.右下腹有固定压痛 C.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 D.转移性右下腹痛伴血白细胞升高 E.右下腹痛伴发热和血白细胞升高 20. 急性白血病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 A.血细胞计数 B.血涂片找幼稚细胞 C.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D.骨髓象

E.有否肝、脾、淋巴结肿大 36. .胸痛、咳嗽、咯血和大量脓臭痰最大可能诊断为( ) A.肺炎 B.支气管炎 C.肺梗塞 D.肺脓肿 E.支气管扩张 37. 2岁女孩,因肺炎住院已1周,血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一直使用抗生素治疗。近2日呼吸困难较入院初加剧。体检:T38.9℃,双肺仍可闻及水泡音,左腋下及背部呼吸音减弱,心率120次/分,律整,无杂音,肝右肋下1.5cm,剑突下3cm。下一步最适宜的处理为( ) A.机械通气辅助治疗 B.加用洋地黄制剂 C.加用支气管触痉 D.胸部X线检查 E.不用特殊处理,继续原治疗 38. 女性,70岁。昨起突然头晕,右眼黑矇,左侧肢体无力,约15分钟后恢复,今又类似发作

本科生理学期终考试试卷及答案C

本科《生理学》期终考试试卷(A) (本科临床、影像、卫管、临心、预防) 一.名词解释(3′×6 =18分) 1.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2. active transport 3. cardiac index 4.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5. nystagmus 6. gastric receptive relaxation 二. 单选题(1′× 50 = 50分,请将答案填在题号左边的方框中) [ ]1. 机体内环境的homeostasis 是指: A. 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 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 细胞外液化学成分保持恒定 E.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 ]2. Neuroregulation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射 B. 反应 C. 适应 D. 正反馈调节 E. 负反馈调节[ ]3. Na+跨膜转运的方式是 A. simple diffusion B. facilitated diffusion C. active transport和simple diffusion D. active transport E. facilitated diffusion和active transport [ ]4. 人工地减小细胞浸浴液中Na+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action potential的超射值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 E. 先减小

后增大 [ ]5. 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action potential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 在动作电位的 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 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D. 动作电位的大 小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E. 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 [ ]6. 下列关于有髓神经纤维excitatory conduction的叙述,错误的说法是 A. 以相邻朗飞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 B. 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 C. 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 D. 双向传导 E. 不衰减 扩布 [ ]7. Cardiac cycle中,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取决于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心室舒张时的“抽吸” C.胸内负压促进静 脉血回心 D.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 E.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促进静脉血回心 [ ]8. 有甲乙两患者,甲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为140ml,收缩末期容积为56ml;乙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为160ml,收缩末期容积为64ml,两患者的ejection fraction A. 相等 B.甲患者高于乙患者 C.乙患者高于甲患者 D.无法判断E.均低于正常 [ ]9. 心室功能曲线主要反映了 A. stroke volume和cardiac output两者的关系 B. stroke work和心室舒张末 期压力两者的关系 C. stroke volume和heart rate 两者的关系 D. stroke work和heart rate 两者的关系 E. cardiac output和stroke work两者的关系 [ ]10.下面关于心室肌细胞Na+通道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非电压依从性 B.激活和失活的速度都很快 C.可为阿托品所阻D.选择性不强,其他离子也可通过 E.在去极化到-40mV时被激活 [ ]11.心室肌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速度 B.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 C.阈电位水平的高低 D.动 作电位3期的长短 E.钠-钾泵功能 [ ]12.血流阻力 A.在血管半径加倍时,降至原先阻力的1/2 B.在血管半径加倍时,降至原 先阻力的l/8

护理_三基试卷8与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0题,共100分) 1.胃溃疡首选手术方式是( ) A.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 B.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 C.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D.胃、空肠吻合术 E.胃、回肠吻合术 2.须立即手术处理的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是() A.术后出血 B.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C.吻合口瘘 D.术后梗阻 E.倾倒综合征 3.患者男性,65岁。上腹部饱胀不适2个月,体重下降约5kg。查体:巩膜明显黄染,皮肤有抓痕,腹软,胆囊可触及。B超示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胀大,胰管稍扩张。最合适的诊断是()A.肝内胆管结石 B.病毒性肝炎 C.胆囊癌 D.胆囊炎、胆石症 E.胰头癌 4.胸部损伤后提示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的征象不包括() A.脉搏逐渐增快,血压持续下降 B.输液后血压回升,不再下降 C.胸膜腔穿刺抽血很快凝固 D.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降低 E.每小时引流量大于200ml,连续3小时 5.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曲张静脉出血和慢性溃疡常出现在患侧() A.腹股沟区 B.大腿中部内侧 C.腘窝部 D.小腿中部外侧 E.足靴区和踝部 6.下肢曲张静脉剥脱术后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弹力绷带包扎患肢2天 B.患肢下垂 C.患肢制动 D.早期下床活动 E.1周内床上活动 7.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绝对戒烟 B.患肢避免受寒 C.保持局部清洁 D.防止患肢外伤 E.患肢处放热水袋加温 8.肾损伤非手术的治疗方法不包括() A.抗休克治疗 B.应用止血药物 C.应用抗生素 D.血尿转清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E.观察BP、P、R 及腰部肿块、血尿的变化 9.决定膀胱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是() A.肿瘤浸润深度 B.肿瘤组织类型 C.肿瘤的数目 D.肿瘤的大小 E.肿瘤的位置 10.膀胱癌术后最重要的治疗是() A.放疗 B.免疫治疗 C.介入治疗 D.膀胱内灌注治疗 E.药物治疗 11.患者男性,60岁,反复无痛性肉眼血尿1周,查尿常规示RBC(+++),B超示右肾有一直径为5厘米的占位,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下列检查应首选() A.CT B.右逆行肾盂造影 C.KUB D.IVP E.放射性核素肾图 12.患者男性,50岁,排尿过程中突然尿流中断,疼痛剧烈,改体位后又可排尿,应考虑() A.肾结石 B.输尿管结石 C.膀胱结石 D.后尿道结石 E.前尿道结石 13.脑室引流术后患者引流管护理方法不妥的是( ) A.引流管开口高于侧脑室平面15㎝ B.妥善固定引流管 C.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ml D.定时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E.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 14.头皮帽状腱膜下血肿不能吸收时应( ) A.继续等待 B.应用止血药物 C.切开清除积血

人体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刺激2.反应3.阈值4.兴奋性5.适应性6.内环境7.稳态8.反射9.反馈 三、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C) A.新陈代谢 B.适应性 C.内环境稳态 D.生殖 E.兴奋性 2.衡量组织细胞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 A.阈值 B.动作电位 C.静息电位 D.反应强度 E.刺激强度 3.内环境不包括(D)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液 D.消化液 E.脑脊液 4.内环境稳态是指(A) 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B.细胞内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C.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E.细胞内、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5.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多数情况下,控制部分与受控制部分之间为单向信息联系 B.控制部分与受控制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 C.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正反馈 D.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负反馈 E.正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 四、问答题 1.何谓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 答: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总是在一定水平上恒定,不随外环境的变动而变化;二是这种状态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平衡、是在微小的波动中保持的相对恒定。 由于内环境是机体细胞所生活的环境,它既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又接受来自细胞的代

谢产物,所以内环境的理化因素(温度、pH、渗透压、各种物质浓度等)的相对恒定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能引起机体发生一定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称为刺激。 2.刺激引起的机体的变化称为反应。 3.刚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 4.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为兴奋性。 5.适应性指机体随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关系的功能。 6.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7.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8.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为反射,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9.由被控制部分向控制部分发送信息,并对控制部分的功能状态施加影响,称为反馈。 三、选择题 1.C.2.A.3.D.4.A.5.B 人体生理学第三章血液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血浆 2.血浆渗透压 3.血清 4.纤维蛋白溶解 5.交叉配血试验 三、选择题 1.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A) A.无机盐 B.葡萄糖 C.球蛋白 D.白蛋白 E.纤维蛋白 2.血沉加快主要是由于(C) A.血细胞比容增大 B.血小板数量增多 C.血浆球蛋白增多 D.血糖浓度增高 E.血浆白蛋白增多 3.血小板减少时会出现(B) A.出血时间缩短 B.出血时间延长 C.出血时间正常,凝血时间延长 D.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缩短 E.出血时间延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 4.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B)

骨科三基 试卷答案

2011年骨科医师考核及 “三基三严”试题四季度 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3分) 1、最适合3岁以下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是 A: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B: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C:Thomas架骨牵引 D:垂直悬吊牵引 E:外固定器 2、下面哪项符合梨状肌综合征表现 A:正中神经受压 B:尺神经受压 C:桡神经深支受压 D:坐骨神经受压 E:腋神经受压 3、骨折治疗的原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复位,固定,内外兼治 B:复位,固定,医患结合 C:复位,固定,功能操练 D:复位,固定,功能操练,内外兼治 E:复位,固定,功能操练,中西医结合 4、虎口挛缩畸形经手术松解后,要求置于保护位固定,指的是 A:拇指最大限度的外展,对掌位 B:拇指最大限度的后伸,对掌位 C:拇指最大限度的外展,后伸位 D:拇指最大限度的外展,后伸,对掌位 E:拇指最大限度的外展,屈曲,对掌位 5、脊柱屈曲型损伤最常发生的部位在 A:颈椎 B:颈胸椎交界处 C:胸椎 D:胸腰椎交界处 E:腰椎 6、骨盆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腹膜后巨大血肿 B:膀胱尿道损伤 C:直肠损伤 D:腰骶神经丛损伤 E:功能障碍 7、腕部切割伤造成桡动脉,掌长肌,桡侧腕屈肌及正中神经断裂,应如何处理

A:吻合桡动脉,保持手部血供 B:桡动脉结扎,吻合正中神经 C:吻合桡动脉,伤口缝合,后期作神经,肌腱修复术 D:彻底清创,修复断裂组织,伤口缝合,必要时桡动脉结扎 E:严密观察手部血供及出血情况,可仅作伤口缝合,后期进一步处理8、骨痂改造塑型达到临床愈合,主要依赖于 A:丰富的骨痂 B:局部良好的血供 C:采用中药外洗,理疗,推拿等 D:坚强的外固定 E:早期功能锻炼 9、搬运脊柱骨折病人的正确方法是 A:抬头、抬脚法 B:搂抱搬运法 C:半坐搬运法 D:平托搬运法 E:背运法 10、冷脓肿的转归中的哪一项对骨关节结核病人的危害最大 A:脓肿穿刺吸出 B:脓液逐渐自行吸收 C:脓肿发生钙化 D:脓肿破溃 E:脓肿被手术清除 11、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有价值,可靠的方法是 A:详细询问病史与严格体检 B:X线平片 C:脊髓造影 D:MRI E:CT 12、骨与关节结核的好发年龄为 A:新生儿 B:婴幼儿 C:儿童及青少年 D:中年 E:老年 13、在诸多肩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中,会造成肱骨头骨折的危险因素是哪种 A:Hippocrates法 B:Kocher法 C:Stimson法 D:切开复位 E:中医伤科手法 14、手活动的中心和支柱是 A:第二,三掌骨,小多角骨和头状骨 B:拇指,第一掌骨和大多角骨 C:示指,舟状骨和月骨

三基考试生理学附答案

1.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1分) A.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B。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C。分泌激素的细胞有内分泌功能 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 E.激素有特定的靶细胞 2。下列属于主动转运过程的是(1分) A。02进入细胞内 B。Ca2+由细胞内出来 C。K+由细胞内出来 D。Na+进入细胞 E。CO2从细胞内出来 3。引起神经细胞兴奋的阈电位是指细胞膜(1分) A。对Ca2+通透性突然增大时的临界膜电位值 B.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时的临界膜电位值 C.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时的临界膜电位值 D.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时的临界膜电位值 E。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小时的临界膜电位值 4.解释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传导机制的学说是(1分) A。跳跃式传导学说 B.局部电流学说 C.局部兴奋学说 D。膜的离子流学说 E.全或无学说 5。动作电位沿单根神经纤维传导时,其幅度变化是(1分)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E。不变 6.细胞受刺激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小称为(1分)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E。反极化 7.能够释放再聚集Ca2+的是(1分) A。横小管 B。终末池 C.肌小节 D。肌动蛋白 E。肌钙蛋白 8.能够与Ca2+结合并引起肌丝滑行的是(1分) A。横小管

B.终末池 C。肌小节 D.肌动蛋白 E.肌钙蛋白 9.终板电位的性质是(1分) A。锋电位 B。阈电位 C.负后电位 D。正后电位 E。局部电位 10。正常人全血的比重主要取决于(1分) A。血浆蛋白质的含量 B.血浆中晶体物质的含量 C.红细胞的数量 D。白细胞的数量 E.血小板的数量 11。不属于红细胞的生理特征的是(1分) A.红细胞膜的通透性 B.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C。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D.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E。红细胞的趋化性 12。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是(1分) A。蛋白质和铜 B.蛋白质和锌 C。蛋白质和铁 D。蛋白质和锰 E.蛋白质和钴 13。在机体防御化脓性细菌入侵时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1分)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14.关于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1分) A。当血管损伤时才会被激活 B。激活的血小板会发生变形、黏附、聚集、释放反应 C。激活的血小板内Ca2+浓度升高 D。形成血小板栓子实现第一期止血 E.不参与启动凝血过程完成第二期止血 15.ABO血型分类的根据是(1分) A。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 B.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C.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2028国家开放大学专科《人体生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6)

202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体生理学》期末试题 及答案(试卷号:2116) 202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体生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6)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 1.内环境是指( )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间液 D.体液 E.血液 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 E.负反馈 3.受控部分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过程,称为( ) A.反应 B.反射 C.反馈 D.适应 E.自身调节 4.细胞膜内负电位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 ) A.极化 B.反极化 C.去极化 D.超极化 E.复极化 5.静息电位接近于( ) B. Na+内流. A. K+外流 D. K+平衡电位 C. Ca+内流. E. Na+平衡电位 6.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氨基丁酸 E.多巴胺 7.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最低的是( )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静息期 8.关于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临床上首选同型血液输血 B.即使ABO同型输血,输血前也要做交叉配血试验 C.异型输血要保证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D.O型血的人可以输给其它三种血型的人 E.Rh阴性者一旦接受Rh阳性血液就会出现血型不合的表现 9.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导致( ) A.组织液增多 B.红细胞膨胀 C.红细胞萎缩 D.红细胞不变 E.体液减少 10.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 A.血浆激活物 B.组织激活物 C.纤溶酶 D.抗凝血酶 E.肝素 11.关于交叉配血试验,错误的说法是( ) A. 同型或异型输血,均应在输血前作交叉配血试验 B.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相混合为直接配血(主侧) C.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相混合为间接配血(次侧) D.如果仅次侧凝集,可进行输血(不宜超过300ml) E.如果主侧凝集,不能输血 12.关于渗透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液 B.溶液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 C.渗透压是促使水分子从含水较多的液体透过半透膜向含水较少的液体移动的压力

2020年护理三基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六)

2020年护理三基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六)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骨折的急救处理步骤为、、 、 、。 2.昏迷或全麻未清醒的病人采用的体位是、 3.尿失禁的分类有、、、 4.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舒张压、 5.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给氧流量为、湿化液为、酒精. 6.胎儿娩出后小时内出血量超过毫升称产后出血。 7.尿量必须在ml/h、以上或每日尿量大于ml 方可静脉补钾。 8大咯血窒息的抢救应采取位。 9.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为cm。 10.适宜的病室温度一般为、湿度为。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输液中发生空气栓塞时应立即让病人取的卧位是

A.平卧位 B.右侧卧位并头低足高 C.半卧位 D.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 2导致压疮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老体弱 B.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C. 营养不良 D. 石膏夹板使用不当 3病人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是 A.被动卧位 B.被迫卧位 C.主动卧位 D.端坐位 4.正确采集痰标本的时间是 A.输液前 B. 痰液较多时 C. 清晨 D.临睡前 5.注射后72小时测皮肤硬结直径为5-9mm,提示结果为 A.阴性 B. 弱阳性 C. 阳性 D.强阳性 6.遵医嘱指导消化道溃疡病人进半流质饮食,下列适宜的是 A.牛奶 B.豆浆 C.米汤 D.蒸蛋 7.缺铁性贫血属于哪一类贫血 A.正细胞正色素性 B. 大细胞低色素性 C. 小细胞正色素性 D.小细胞低色素性 8.确诊淋巴留最主要依据是 A.脾肿大 B. 淋巴结活检 C.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D.贫血出血发热 9.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具诊断价值和特征性的检查是 A. 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 B. CT检查 C.MRI检查 D.脑血管造影 10重症肌无力病人最先受累的肌肉为 A.呼吸肌 B.膈肌 C.四肢肌肉 D. 眼外肌 11预防切口感染最关键的措施是 A.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B. 定期更换切口敷料 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足量使用抗生素 12手术前呼吸道准备戒烟时间应选择 A.3日以上 B. 1周以上 C. 3周以上 D.2周以上 13下列不属于非特异性感染的是 A.蜂窝组织炎 B.气性坏疽 C. 脓肿 D.急性阑尾炎 14关于破伤风病人的护理,错误的一项是 A.为减少刺激,不需专人护理 B.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C. 加强呼吸道管理 D. 观察局部伤口情况 15下列那项不是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表现

生理学试卷及答案

生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肌肉收缩强弱 B.腺体分泌多少 C.刺激阈大小 D.动作电位幅度 E.阈电位水平 2.机体内环境是指 3.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浆 D.组织液 E.淋巴液 4.3.静息电位从-90mV变化到-110mV称为 5. A.极化 B.超极化 C.复极化 D.去极化 E.除极 4.有关肝素抗凝机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5. A.去除血Ca2+ B.与抗凝血酶Ⅲ结合 C.抑制凝血酶 D.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大量释放TFPI E.抑制血小板聚集 5.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基本相同的是 6. A.收缩压 B.舒张压 C.心室作功 D.外周阻力 E.心输出量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主要是 A.反射 B.神经分泌 C.反馈 D.负反馈 E.正反馈 7.从房室瓣关闭到动脉瓣关闭在心动周期中相当于 8. A.心房收缩期 B.心室等容收缩期 C.心室收缩期 D.心室舒张期 E.心室等容舒张期 8.动脉瓣关闭标志 A.心房收缩期开始 B.心房舒张期开始 C.心室收缩期开始 D.心室舒张期开始 E.心舒期末 9.心动周期中主动脉压最低的时期是 A.快速充盈期末 B.等容收缩期末 C.缓慢充盈期末 D.房缩期 E.等容舒张期 10.血浆与组织液相同的是 A.血浆胶渗压 B.凝血因子 C.15%葡萄糖浓度 D.白蛋白浓度 E.血浆晶渗压 11.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分界限是 A.因子X激活前 B.因子X激活后 C.凝血酶形成后 D.纤维蛋白形成前 E.血管内外 1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 A.去极化速度快 B.复极化快 C.复极化2期缓慢 D.有锋电位 E.有不应期 13.左心衰竭时可致 A.动脉血压高 B.肺水肿和肺淤血 C.显著肝脾肿

三基生理学试卷及答案

§1.1.2生理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A型题】 1.氢化可的松的主要作用是( ) A.降低血糖B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C.减少体内水的排 出D.减少血小板和红细胞E.激活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2.最重要的消化液是( ) 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E.肠液 3.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 A.球蛋白B.脂蛋白C.糖蛋白D.补体 E.清蛋白 4.人体安静状态下,哪种器官的动脉血和静脉血含氧量差值最大( ) A.脑B.肾脏C.心脏D.骨骼肌E.肝脏 5.下述钾的生理功能中,哪项是错的( ) A.参与细胞内糖和蛋白质的代谢B.高钾使神经肌肉组织兴奋性降 低C.参与静息电位的形成D.高钾抑制心肌收缩E.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 【X型题】 6.胃次全切除的病人引起贫血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Fe2+B.维生素B2C.维生素B12D.维生素E E.内因子7.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 A.促进蛋白质分解B使淋巴细胞减少C:升高血糖D.使胃酸 和胃蛋白酶增加E.刺激Ⅱ型肺泡细胞产生二软脂酰卵磷脂 8.内脏痛觉的特点( ) A.定位精确B.有牵涉痛C.对烧伤敏感D.对炎症、切割敏感 E.对缺血敏感 9.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 A.分泌肾素B.分泌前列腺素C.分泌活性维生素D3 D.分泌肾上腺素E.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10.瞳孔反射( ) A.强光时瞳孔缩小,弱光时瞳孔变化不大B光照一侧瞳孔时,两侧 瞳孔都缩小C.看近物时,瞳孔扩大D.看近物时,晶状体前凸 E.看近物时,副交感神经兴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晶体渗透压影响内外水的移动;胶体渗透压主要影响内 外水的移动。 2.缺铁可使形成减少,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l。将影响合成。3.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是、。 4.微循环的3条通路是、、。 5.调节肾小管Na+、K+交换的激素是,调节肾小管水重吸收的激素 是。 6.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血中胆固醇水平;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中 胆固醇水平。 7.肺活量由、和3部分组成。成年男性肺活量约

三基考试试卷及答案(医技)

医技规范化培训理论考试试卷及答案 科室姓名 一、答题指南: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共30分,每题1分) 1.尿中所含有不使尿相对密度增高的物质是 A. 右旋醣酐 B. 放射造影剂 C. 尿素 D. 高蛋白质 E. 高葡萄糖 答案:C 2.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 A. SO2 B. CO C. CO2 D. NO2 E. NO 答案:C 3.关于"流脑"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主要致病因素为内毒素 B.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C. 人为唯一的传染源 D. 暴发型以儿童罹患为主 E. 95%以上由B群脑膜炎球菌引起 答案:E 4.一侧耳蜗神经核受损,将导致 A. 同侧耳全聋 B. 对侧耳全聋 C. 两耳全聋 D. 两耳听力均减弱 E. 两耳听觉均正常答案:A 5.肾性水肿首先出现的问题是 A. 上肢 B. 下肢 C. 腹腔 D. 眼睑 E. 下垂部位 答案:D 6.主诉的含义下列哪项正确 A.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看病的时间 B.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起病的时间 C.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的时间(病程) D.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发作的频率 E.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严重的程度答案:C 7.合成DNA的原料是 A. dATP dGTP dCTP dTTP B. dAMP dGMP dCMP dTMP C. dADP dGDP dCDP dTDP D. ATP GDP CDP TDP E. AMP GMP CMP UMP 答案:A 8.肺部比较叩诊不正确的是 A. 叩诊顺序,由上至下,由前至后,左右对称比较叩诊 B. 叩诊时应注意音响变化 C. 叩前胸与侧壁时板指与肋间平行 D. 叩肩胛间区板指与脊柱平行 E. 叩肩胛下区时板指可任意放置 答案:E 9.质粒是 A. 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核质中 B. 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胞浆中 C. 细菌的一种特殊结构 D. 细菌的基本结构,存在于核质中 E. 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答案:B 10.蕈样霉菌病是指 A. 真菌感染 B. 淋巴结恶性淋巴瘤 C. 皮肤增生性结核 D. 皮肤瘤型麻风 E. 皮肤T细胞性恶性淋巴瘤 答案:E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生理学(本科) 试 题 ( 专业(类) 日 午考)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X20) 1、 从物质转运的角度看腺细胞分泌酶的方式是属于( ) A 、通道转运 B 、载体转运 C 、出胞作用 D 、入胞作用 2、维持机体内环境的最重要的调节是( )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负反馈 D 、正反馈 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 ) A 、蛋白质 B 、铁 C 、 维生素B12 和叶酸 D 、促红细胞生成素 4、下列细胞中吞噬能力最强的是( ) A 、单核巨噬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淋巴细胞 D 、噬酸性粒细胞 5、第一心音的强弱主要反映( ) A 、心缩力和房室瓣的功能 B 、主动脉血压 C 、肺动脉血压 D 、心室内压 6、产生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位于( ) A 、脊髓 B 、延髓 C 、脑桥 D 、人脑皮层 7、决定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体分压差 B 、气体分子量 C 、气体溶解度 D 、呼吸膜的厚度 8、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主要是( ) A 、气道长度 B 、气道口径 C 、气体流量 D 、气体密度 9、糖尿病人多尿的原因是( ) A 、饮水多产生水利尿 B 、肾小管溶质浓度增加产生渗透性利尿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 、肾小球血浆流量增加 10、能够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通透性增加的激素是( )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 C 、抗利尿激素 D 、血管紧张表 11、引起蛋白尿的原因是( ) A 、滤过面积增大 B 、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大 C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D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12、催产素的主要作用是( ) A 、促进催乳素的分泌 B 、促进哺乳期乳腺分泌大量乳汁 C 、促进非孕子宫收缩 D 、促进妊娠子宫剧烈收缩,有利于分娩 13、锥体系的主要功能是( ) A 、维持身体平衡 B 、调节肌紧张 C 、协调随意运动 D 、发出随意运动 14、排卵发生的时间是( ) A 、月经周末 B 、分泌末期 C 、增殖期末 D 、月经期前 15、参与应激反应的系统是( ) A 、特异性投射系统 B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C 、交感——肾上腺质系统 D 、迷走——胰岛素系统 16、肾血流量能自身调节的血压范围是( ) A 、50~100MG B 、50~150MG C 、80~180MG D 、100~180MG 17、牵涉痛的临床意义是( ) A 、判断病因 B 、判断预后 C 、了解内脏痛的性质 D 、协助内脏疾病早期诊断 18、氧离曲线右移的原因( ) A 、体温下降 B 、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下降 C 、血液中的CO2分压下降 D 、血浆的PH 值下降 19、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特点是( ) A 、弥散的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 B 、点对点的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 C 、其主要功能是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D 、对催眠麻醉药敏感 20、排卵发生的时间是( ) A 、月经期末 B 、分泌末期 C 、增殖期末 D 、月经期前 二、填空题(每空1分X30) 1、人体的呼吸过程由( ),( )和( )三个 环节组成。 2、M 受体的阻断剂是( ),N 受体的阻断剂是( ), A 受体的阻断剂是( )。 3、启动内源性凝血的因子是( ),启动外源性凝血的因子是( ) 4、心电图的P 波反映( )的去极化过程,QRS 波反映( ) 的去极化过程; 5、在极化状态时,细胞膜内带( )电荷,膜外带( )电荷 6、神经调节的方式是( ),其完整的结构基础是( ) 7、降压反射属于( )反馈调节,其生理意义是( ) 8、大动脉壁弹性降低时,血压的变化是收缩压( ),舒张压( ) 9、按激素的化学结构差异,可将其分为( )和( )两类; 10、心力衰竭时,毛细血管血压( ),组织液生成量( ); 11、交感神经兴奋时,心室射血量( ),外周阻力( ); 12、细胞受到( )刺激后,必须首先去极化达到( )水平,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装订线外不要写姓名、学号、工作单位,违者试卷作0分处理

医师三基内科基本理论生理学6模拟试卷

[模拟] 医师三基内科基本理论生理学6 A型题 第1题: 射血分数是指每搏输出量和下列哪项的百分比 A.回心血量 B.心输出量 C.体表面积 D.心室收缩末期容量 E.心室舒张末期容量 参考答案:E 第2题: 关于每分输出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分钟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 B.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 C.成年人在一般情况下为5~6L D.会受到机体活动和代谢变化的影响 E.同体重的男子和女子相等 参考答案:E 第3题: 关于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O2和CO2都有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 B.O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 C.CO2主要是以HCO2一形式来运输 D.CO2和Hb的结合无需酶的催化 E.O2与Hb的结合反应快、可逆,需要酶的催化 参考答案:E 第4题: 对冠脉血流量进行调节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A.心肌本身的代谢水平

B.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 C.迷走神经的兴奋程度 D.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多少 E.血管紧张素的多少 参考答案:A 第5题: 关于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骨钙入血 B.促进肾远球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C.促进肾近球小管对磷的重吸收 D.促进1,25-(OH)2-D3的生成 E.间接影响肠对钙、磷的吸收 参考答案:C 第6题: 在折光系统中,最主要的折光发生在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E.视网膜表层膜 参考答案:C 第7题: 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球蛋白 B.脂蛋白 C.糖蛋白 D.补体 E.清蛋白 参考答案: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