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法直接测定游离硫离子

电化学法直接测定游离硫离子
电化学法直接测定游离硫离子

第29卷第3期2009年6月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JOURNA L OF SHANG RAO NORM A L UNIVERSITY V ol 129,N o 13Jun 12009

收稿日期:2009-05-04

作者简介:邹如意(1972-),男,江西南昌,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化学、电化学。

电化学法直接测定游离硫离子邹如意,张义月,谢东,尹琳

(上饶师范学院,江西上饶334001)

摘 要:用电化学方法在pH =13、15~18℃环境中直接测定游离S 2-,灵敏、简便。实验以单线性伏安法,采用铂盘电极对S 2-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线性范围为1.00×10-5~5.00×10-4m ol ?L -1,检测限在1.00×10-5m ol ?L -1,回收率92.03%。对五个天然水体样品进行测定,其中一个样品中的S 2-浓度是2.00×10-5m ol ?L -1。

关键词:电化学;S 2-;铂盘电极

中图分类号:O65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237(2009)03-0064-04

DOI :10.3969/j.issn.1004-2237.2009.03.016

硫化物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时又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1]。在天然水中硫化物的含量很低(约为10-9数量级)且不稳定,因此给测定水中硫化物的含量及硫形态的分析研究带来一定困难[2]。目前硫化物测定方法很多,但用电化学方法直接测定S 2-罕有报道。本文用铂盘电极直接测定水样中硫离子的方法,易操作,适于天然水样的检测。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Mec -12B 多功能分析系统(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pHS -3C 型酸度计(上海伟业仪器厂)、电子天平、铂盘电极、铂黑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硫化钠、氢氧化钠、E DT A 、抗坏血酸、盐酸、无水乙醇,均为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1.2 实验方法

1.2.1 电极处理

细金相砂纸磨光铂盘电极,依次用稀盐酸和二次水清洗后,再用乙醇溶液(1∶1)润湿的滤纸上擦拭、打磨,二次蒸馏水冲净,干燥待用。

1.2.2 测定方法

配制不同浓度的系列Na 2S 标准溶液,其中含有0.1m ol ?L -1的NaOH 。铂盘电极为工作电极,铂黑电极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 )为参比电极。本文电位均相对于SCE 。控制电解液温度在15~18℃,pH =13,0.1m ol ?L -1的NaOH 溶液为空白。测定方法采用单线性伏安法扫描,扫描范围-1.0~1.0V 、扫描速度200mV ?s -1,记录电流-电压曲线。每次扫描测试后,更新铂盘电极表面,以免硫富集。

1.2.3 样品采集与处理在选定的池、沟采样点,采集泥水混合物(液体不少于500m L ),控温于15℃上下,加入适量片碱,再滴入浓E DT A 和抗坏血酸混合液几滴,缓慢搅拌8~10min ,控制pH 值在13左右,混合物体积几乎不改变。静置,取上清液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S 2-的电氧化机理及分析峰选择

在碱性(pH =13),低于室温(15~18℃)的环境下用单线性伏安法扫描0.1m ol ?L -1的NaOH (空白)液和含

S 2-电解液,结果如图1

图1 S 2-和空白溶液线性伏安曲线 图2 S 2-浓度与△i 关系

图1中曲线a 、b 分别是铂盘电极在空白溶液中和在含有一定量Na 2S 的NaOH (0.1m ol ?L -1)溶液中扫描得到的伏安曲线。在曲线b 上0.09V 和0.55V 处各有一氧化峰,前者(峰I )近乎一平台,后者(峰II )突显。此电极过程中,S 2-在低电位下生成硫及多硫化物,在高电位下产物继续氧化生成S O 42-。据刘秀玲等[3-4]研究指出峰I 处的电化学反应按S 2-+(x -1)S →S x 2-→xS 方式生成硫,不存在S O 42-、S O 32-和S 2O 32-;峰II 处的电化学反应按S 2-+4H 2O →S O 42-+8H ++8e 或S +4H 2O →S O 42-+8H ++6e 方式生成S O 42-,不存在S O 32-和S 2O 32-。其中峰II 过程主要是在峰I 反应产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氧化,即单质硫氧化为高价硫酸盐(S O 42-)的电化学过程。峰II 的反应物是峰I 的产物硫,其富集量的大小反映于峰I 的强弱,又直接受溶液中S 2-浓度的影响[3]。也就是说,峰II 值的大小最终决定于S 2-浓度,实验数据分析△i (峰电流与空白电流的差值)与浓度成正比关系;另外,从图形上看,峰II 的峰形尖锐明析,适合作本实验定量分析依据。

2.2 测定条件的选择及精密度测试

测定游离S 2-的操作环境选择在pH =13,温度15~18℃。伏安曲线上的峰II 峰形较好,实验以之为S 2-浓度定量依据,对两个不同浓度标液,各作五次平行测试,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76%、3.13%,如表1。表明重现性较好,所以用单线性伏安法扫描测定游离S 2-浓度可行。

表1 方法的精密度

样号

分析结果(10-4m ol ?L -1)均值(10-4m ol ?L -1)相对标准偏差1

2.09 2.13 2.18 2.07 2.21 2.14 2.76%2

3.64 3.45 3.48 3.58 3.72 3.57 3.13%5

6 第3期 邹如意,等4人:电化学法直接测定游离硫离子

2.3 线性范围、检测限与回收率

同样条件下,对S2-进行了检测限的测试,确定线性范围,根据浓度与△i的关系绘制工作曲线(图2)并整理得线性回归方程,线性范围内进行回收率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方法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线性范围、检测限和回收率

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线性范围(m ol?L-1)检测限(m ol?L-1)回收率y=4.498×103x+7.8560.99913 1.00×10-5~5.00×10-4 1.00×10-592.03%

2.4 天然水体样品中S2-的测定

取五个天然水样,处理后,测试上清液,得五组伏安曲线,比照图1-b,其中一样品的伏安曲线(图3-1)中有S2-特征氧化峰,经计算,浓度约为2.00×10-5m ol?L-1,对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 B3838-2002)》[5],相当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表中定义的Ⅳ类水规定的值。现场勘定是因腐生质造成。

图3 五个天然水样线性伏安曲线

3 结论

实验以铂盘电极为工作电极,用单线性伏安法直接测定水体中的S2-,表现出较高准确度和精密度。

天然水体中游离S2-浓度较低。测试实际水样证实一样品中S2-浓度约为2.00×10-5m ol?L-1,其余样品无检出。此方法操作简便,适于天然水体中S2-的测定。

参考文献:

[1]张丽萍.硫化物稳定性的研究[J].四轻化工学院学报,1997,10(1):37-40.

[2]李雨仙,曾雨,等.催化库仑法测定天然水中硫化物[J].分析测试学报,1994,13(6):23-27.

[3]刘秀玲.硫化物电化学氧化过程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17.

[4]刘秀玲,王佳.硫化物电化学氧化过程研究[J]材料保护,2001,34(3):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 B3838-2002).

(英文摘要下转第70页)

4.3 产品质量好,产率高,后处理简单。

由上述可见,SnCl4/C是一种良好的酯化催化剂,制备容易且可重复使用,不腐蚀设备,产生的废液少,微波辐射具有反应时间短,省时且节能的特点,产率高,产品质量好,后处理简单。在微波辐射下,以SnCl4/C 为催化剂合成草酸二丁酯的工艺比以四氯化锡为催化剂更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化学工业出版社组织编写,中国化工产品大全(上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580-581.

[2]D.M.Dillon,J.P.Jessup.C om position for Cetane Im prover for Diesel Fuel[P].US4740215,1988:04-26.

[3]毛立新,廖德仲,糜媛.水合硫酸锌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的研究[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6(4):50-51,59.

[4]马荣萱,李继忠.四氯化锡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的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4,110(11):7-8.

[5]姚致远.新型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草酸二丁酯的合成[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4,16(4):17-19.

[6]孙琳,吕菊波,刘春萍.草酸二丁酯的催化合成[J].化学工程师,2005,122(11):15-16.

[7]文艺,蒋涛,陆敏.稀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J].化工时刊,2005,19(2):30-32.

[8]杨呈祥,张华山.固体超强酸S2O82-/T iO2-Z rO2催化合成乙二酸二丁酯[J].洛阳师范学院报,2005,(2):52-54.

[9]任玉荣等.活性炭负载四氯化锡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研究[J].辽宁化工,2004,23(7):379-381.

[10]汪景阳,解永岩.四氯化锡/活性炭催化合成丁酸丁酯[J].化学试剂,2003,25(2):113-114.

[11]周勇,王建国,周建伟.固体酸SnCl4/C催化合成乳酸正丁酯的研究[J].应用化工,2003,23(2):19-20.

[12]张猛,邹建平.微波辐射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化学试剂,2004,26(3):148-152.

[13]G edye R,S m ith F,W estaway K,et al.T he use of m icrowave for rapid organic synthesis[J].T etrahedron Letters,1986,27:279-282.

Synthesis of Diethly Oxalate by C atalysis of the

Solid Acid-SnCl4/C under Microw ave R adiation

CAI X in2an,Y U Hui2fang,LI U K ang2hua,LI J un,Y ANG X iao2bo (Department of Biologic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Jingdezhen C om prehensive C ollege,Jingdezhen Jiangxi333000,china)

Abstract:Dibutyl oxalate was synthesized by directly esterification using SnCl4/C as catalyst from oxalic acid and butanol.The ef2 fects of main factors of reaction on the yield of the product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 m olar ratio of alcohol to acid was3.5:1;mass ratio of catalyst was2.5%;power of microwave was480W and the micro-radia2 tion time was30min.The yield was96.8%

K ey Words:Dibutyl oxalate;SnCl4/C;catalytic esterification;microwave radiation

(上接第66页)

E lectrochemical Method for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Free Sulfions

ZOU Ru2yi,ZHANG Y i2yue,XIE Dong,Y I N Ling

(Shangrao N ormal University,Shangrao Jiangxi334001,China)

Abstract:E lectrochemical method for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free S2-is sensitive and sim ple in pH=13and tem perature rang of15℃to18℃.The concentration of S2-was measured in this experiment using linear v oltammetry with a discal platinum electrod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near range is1.00×10-5~5.00×10-4m ol?L-1,and detection limit is1.00×10-5m ol?L-1,and the recovery rate is92.03%.Five natural water sam ples were determined,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S2-in one is2.00×10-5m ol?L-1.

K ey Words:Linear v oltammetry;S2-;discal platinum electrode

铜离子的医学应用(一)

铜离子的医学应用(一) 【摘要】目的铜是人类认识和使用最早的一种元素,研究它的治病原理。方法近几年,铜逐渐被医学界所重视,开始用它来治疗疾病,最先使用它治疗各种血管瘤,逐渐发展到治疗内痔、混合痔、直肠黏膜脱垂、直肠癌术后腹壁假肛出血等。结果1993年用铜针治疗周围血管性疾病。1998年铜离子电化学肛肠治疗仪问世,对痔有明显的快速止血作用,并发现有痔脱出的病人,脱出的痔核也明显缩小,术后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铜离子的作用是在适当的电场作用下,与血液中的有效成分发生电化学反应,在病变部位产生电解质的改变,使血流变慢并逐渐凝固,最终血栓形成。同时血管壁上皮细胞水肿,产生无菌性炎症、坏死。两种作用使痔血管萎缩、闭塞,痔组织发生粘连及纤维化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关键词】铜离子;医学;应用 【Abstract】ObjectiveCuprumisthefirstelementwhichisacquaintedandusedbyhuman,sowewanttoresearchitsra tinaleincuredisease.MethodsInthelatestyears,medicinedomainpayedmoreattentiontocuprum,and begantouseittocuredisease.Itwasfirstappliedtocurevariouskindofhaemangioma,thengraduallyintr oducedtothetherapyofinternalhemorrhoids,mixedhemorrhoids,rectalmucosaprolapse,hemorrhag eofthestomaintheabdominalwallafterresectionofrectalcancer.ResultsPeoplebegantousecuprumto cureperipheralvasculardiseasein1993,copperionelectrochemicalenteroanustherapyingutensilcam eoutin1998,itseffectinhemostasiaofhemorrhoidsisnotable.Doctorsalsofindthatitcoulddecreasethe hemorrhoidsevenitprolapsed,soitcouldbeconsideredsafeandutility.ConclusionTheeffectofcopperi onactontheeffectivecomponentintheappropriateelectricfield,changetheenvironmentofthelesionl ocus.Thenmadebloodflowslowlyandcoagulateuntilethrombosis,epithelialcellofvesselwalledema,a seprticinflammationandnecrosis,mad ethehemorrhoid’svesselsatrophy,emphraxis,decrease,dimin utingthevolumeofthevessels,relievingthepressure,atlastadherenceandfibrosistogaintheendsofhe mostasia. 【Keywords】copperion;medicine;application 铜是人类认识和使用最早的一种元素。大约在公元前6000~7000年间,铜器开始逐渐取代石器,并由此结束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石器时代〔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先使用铜器,并且用处非常广泛。 人体是由各种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元素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物质,所以也是构成自然界中生物体的基本成分。人类在生存中适应环境,也从自然界中吸取维持生命的必需物质,主要是元素。根据机体对元素的需要,又将元素分为必需微量元素和非必需微量元素。必需微量元素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铜是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它的含量虽然很少,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缺乏,机体就会发生异常。 人体的新陈代谢有赖于酶的催化,因而酶也是代谢调控因素之一,而酶的活性与众多微量元素密切相关。一方面,某些微量元素是酶的结构成分、活性中心;另一方面,某些金属离子作为激活剂而影响酶的活性。铜就是这样的金属离子,一方面它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结构成分、活性中心;另一方面,它又能抑制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铜能诱导金属硫蛋白(MT)的合成。MT能够解除镉、汞等重金属的毒性。一些工矿企业排出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镉、汞等。重金属离子,这种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造成环境污染,导致农作物及食用这类作物的人、畜体内镉、汞含量较高,对人类及自然界造成很大的危害。我们应当利用铜诱导合成MT的特性,供给人体适量的铜,以解除镉、汞的毒性,减轻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MT还具有保护机体免受辐射损伤的作用,还可以清除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氧化反应生成的O2及HOˉ。另外,铜是构成铜蓝蛋白(CP)的主要成分,CP具有铁氧化酶作用和抗氧化作用。铜元素对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不足与过剩都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

电化学 循环水处理工艺介绍

项目概述 ***********厂内现有部分循环水排污水。 为了节约用水,减少排放,实现水资源再利用,公司拟对厂内的上述各系统循环水排污水进行处理后回用于厂内循环水系统作为补水,代替新鲜水的使用。设计处理水量为200m3/h。 一.设计基础 1.水质情况 1.1水质指标 注:混合污水水质即为经计算后原水水质指标。 1.2水质分析 由以上数据表可以看出,将几股循环水排污水及浓水混合后,其水质的主要问题是电导率、总硬度、总碱度较高,需要进行降低去除处理。

而对于水中含盐量的降低去除则必然涉及到膜法除盐技术,而膜脱盐设备对于进水水质有一定的要求标准,从上述水质表分析,其水质总硬度、总碱度等指标较高,均超过膜脱盐设备的进水要求,原水的结垢性较强,易在膜过滤过程中形成垢类物质沉积在膜表面,影响膜的正常运行。所以必需对原水进行预处理,降低水质的总硬度、总碱度等指标,使处理出水达到膜脱盐设备的进水要求,才能进入脱盐设备进行脱盐处理。 本方案设计工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预处理,一部分是脱盐处理。预处理主要用于降低水中的总硬度、总碱度等,脱盐处理主要用于降低水中的含盐量。2.设计水量 设计处理水量为:200m3/h。 二.技术工艺说明 1.技术工艺确定 1.1 技术工艺确定 根据污水水质分析,处理工艺确定为“预处理+脱盐”。其中预处理工艺需要降低水中总硬度、总碱度等,使出水水质满足膜脱盐设备的进水要求。对于水中的上述指标,均可通过“三法净水”处理技术进行有效降低去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浊度、悬浮物等颗粒杂质。 由于处理出水作为循环水系统的补水,对于水质的含盐量要求并不高(新鲜水补水电导450-500uS/cm),而且随着回用设备的投运,循环水系统的含盐量逐渐降低,水质将逐渐改善,所以选择适度脱盐设备进行脱盐处理,即JR-EDR 电渗析脱盐设备。同时,JR-EDR电渗析脱盐设备具有运行成本低、膜抗污染性较强的特点,更适宜应用于污水回用处理。 设计技术工艺为:“三法净水”一体化设备+JR-EDR电渗析脱盐设备。1.2工艺流程框图 加酸、杀菌剂

污水处理电化学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电化学处理技术 高级氧化技术一般针对难降解有机废水,如医药、化工、染料工业废水以及含有难处理的有毒物质物质等。 第一节电化学处理技术 一、基本原理与特点 1. 原理 电化学氧化法主要用于有毒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使污染物在电极上发生直接电化学反应或间接电化学而得到转化,从而达到削减和去除污染物的目的。根据不同的氧化作用机理,可分为直接电解和间接电解。 1 ) 直接电解 直接电解是指污染物在电极上直接被氧化或还原而从废水中去除今直接电解可分为阳极过程和阴极过程。阳极过程就是污染物在阳极表面氧化而转化成毒性较小的物质或易生物降解的物质,甚至发生有机物无机化,从而达到削减、去除污染物的目的。阴极过程就是污染物在阴极表面还原而得以去除,阴极过程主要用于卤代经的还原脱卤和重金属的回收,如卤代有机物的卤素通过阴极还原发生脱卤反应,从而可以提高有机物的可生化性。 直接电解过程伴随着氧气析出,氧的生成使氧化降解有机物的电流效率降低,能秏升高,因此,阳极材料对电解的影响很大。 2 ) 间接电解 间接电解是指利用电化学产生的氧化还原物质作为反应剂或催化剂,使污染物转化成毒性小的物质。间接电解分为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媒介电化学氧化)是指氧化还原物在电解过程中可电化学再生和循环使用。不可逆过程是指利用不可逆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如具有强氧化性的氯酸盐、次氯酸盐、H202和O2等氧化有机物的过程,还可以利用电化学反应产生强氧化性的中间体,包括溶剂化电子、?HO、?H02/02 等自由基。 2.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特点 1) 电化学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与其他处理方法结合使用,如作为前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废水的生物降解性; 2) 一般电化学处理工艺只能针对特定的废水,处理规模小,且处理效率不高; 3)有的电化学水处理工艺需消耗电能,运行成本大。 二、电化学反应器与电极 电化学反应器按反应器的工作方式分类可分为:间歇式、置换流式和连续搅拌箱式电化学反应器。按反应器中工作电极的形状分类可分为二维电极反应器、三维电极反应器。二维电极呈平面或曲面状,电极的形状比较简单,如平板、圆柱电极。电极反应发生于电极表面上,其电极表面积有限,比表面积极小,但电势和电流在表面上分布比较均匀。三维电极的结构复杂,通常是多孔状。电极反应发生于电极内部,整个三维空间都有反应发生。特点是比表面积大,床层结构紧密,但电势和电流分布不均匀。下列出了常见电化学反应器的电极类型。

电化学发光检测项目和临床应用

电化学发光(Elecsys)检测项目及其临床应用 一、甲状腺功能 甲腺原氨酸(T3, triiodothyronine) 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T3(3、5、3’-三碘酪氨酸)主要在甲状腺以外,尤其是在肝脏由T4经酶解脱碘生成。因此,血清T3浓度反映出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甚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4转变成T3的减少会导致T3浓度的下降。见于药物的影响,如丙醇、糖皮质类固醇、胺碘酮等以及严重的非甲状腺疾病(N TI),称为“T3低下综合征”。与T4一样,99%以上的T3与运输蛋白质结合,但T3的亲和力要低10倍左右。T3测定可用于T3-甲亢的诊断,早期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检测范围:0.300─10.00nmol/l或O.195-6.51ng/ml 正常参考值:1.3-3.1nmol/l或0.8-2.0ng/ml 甲状腺素(T4, thyroxine) 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对合成代谢有影响作用。T4由二分子的二碘酪氨酸(DIT)在甲状腺内偶联生成。T4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在甲状腺滤泡的残腔中,在TSH的调节下分泌释放。血清中99%以上的T4以与其它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由于血清中运输蛋白质的浓度易受外源性和内源性作用的影响,因此,在检测血清T4浓度的过程中需考虑到结合蛋白质的状况。如果忽略这一点,结合蛋白质浓度的变化(如怀孕期、服用雌激素或者患肾病综合征等),会导致反映甲状腺代谢状况检测的错误结果。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检测范围:5.40─320.0nmol/l或O.420-24.86μg/dl 正常参考值: I. 66-181nmol/l或5.1-14.1μg/dl(标本取自德国和日本) II. 59-154nmol/l或4.6-12.0μg/dl, FT4指数57-147nmol/l或4.4-11.4ug/dl (标本取至美国) 游离T3(FT3- free triiodothyronine) 三碘甲腺原氨酸(T3)是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之一,起调节代谢作用。测定该激素的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绝大多数的T3与其转运蛋白质(TBG、前白蛋白、白蛋白)结合,fT3是T3的生理活性形式。fT3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另加测定结合参数(T -uptake,TBG)。 检测范围:0.400─50.00pmol/l或O.260-32.55pg/ml 正常参考值:2.8-7.1pmol/l或1.8-4.6pg/ml 游离T4(FT4- free thyroxine)

8种电化学水处理方法

8种电化学水处理方法 电化学水处理- 世间万物,都是有一利就有一弊。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污染。废水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石化、印染、造纸、农药、医药卫生、冶金、食品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废水排放总量急剧增加,且由于废水中含有较多的高浓度、高毒性、高盐度、高色度的成分,使其难以降解和处理,往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水环境污染。 为了处理每天大量排出的工业废水,人们也是蛮拼的。物、化、生齐用,力、声、光、电、磁结合。今天笔者为您总结用电’ 来处理废水的电化学水处理技术。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是指在电极或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在特定的电化学反应器内,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电化学过程或物理过程,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的过程。电化学系统设备相对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维护费用较低,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而且反应可控程度高,便于实现工业自动化,被称为环境友好’ 技术。 电化学水处理的发展历程 1799 年 Valta制成Cu-Zn原电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化学电源 1833 年 建立电流和化学反应关系的法拉第定律。 19世纪70年代 Helmholtz提出双电层概念。任何两个不同的物相接触都会在两相间产生电势,这是因电荷分离引起的。两相各有过剩的电荷,电量相等,正负号相反,相互吸引,形成双电层。 1887 年 Arrhenius提出电离学说。 1889 年 Nernst提出电极电位与电极反应组分浓度关系的能斯特方程。 1903 年 Morse 和Pierce 把两根电极分别置于透析袋内部和外部溶液中,发现带电杂质能迅速地从凝胶中除去。 1905年 提出Tafel 公式,揭示电流密度和氢过电位之间的关系。 1906年

基于电化学模型的仿真技术在锂电池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电化学模型的仿真技术在锂电池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各国燃油车禁售时间表的推出,新能源汽车的地位愈发稳固。而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车的核心动力源,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追捧。锂离子电池在制作过程中涉及正极、电解液、负极、隔膜等材料的选取与匹配,极片设计参数的选择等问题;电池工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反应、传质、导电、产热等过程。由此可见,锂离子电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 借助实验手段来探索锂离子电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随着表征手段的不断进步,我们能够得到越来越多关于设计参数、工作状况等对电池性能影响的信息。不可否认的是,在锂离子电池开发过程中,设计参数太多,实验任务繁重;各参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不明确,实验设计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时候甚至会出现费时费力费资金却吃力不讨好的现象。改善这一状况的契机是将电池仿真技术应用到电池中来。 锂离子电池仿真技术可以采用等效电路模型、半经验模型、电化学模型等。基于电化学模型的仿真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上文提到的问题。作为实验的一种补充,电化学仿真能够在实验之前对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去芜存菁;也能模拟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充放电过程,有助于研究者弄清电池内部过程;同时,实验结果也能够指出仿真的不足,推动仿真模型的不断发展。可以说,仿真让实验如虎添翼,实验让仿真锦上添花。 简单说一下电化学模型。电化学模型主要是由传质、导电和电化学反应三个过程构成,其控制方程如下表所示。从复杂程度上来分,电化学模型有单粒子模型、准二维模型、二维模型、三维模型。常用的是准二维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能够实现包括电池设计、充放电性能、电池内阻(极化)分析等多种目的。在预测电池寿命时,为了减小计算量,常常使用单粒子模型。 1.仿真技术在电池设计中的应用 电池设计过程中,除了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固有的性质参数外,还需要考虑诸多设计参数,如正负极颗粒粒径(r)、极片厚度(L)、极片孔隙率()等。Marc Doyle等使用

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分析

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4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行传统外切内扎手术,观察组应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对症支持治疗及相应护理。对照组行传统外切内扎手术,术前灌肠1次,术中取结石位,骶椎麻醉,术后乳酸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磷酸二钠静脉滴注,每次上下午各一次,一直用到患者退热后3 d,再改为口服甲硝唑片和阿莫西林,再连续应用3 d。除不可耐受的疼痛,术后不应用止痛药物。观察组患者应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前处理与对照组相同,术中应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仪,将应用铜丝制成的0.7 mm直径,10 mm间距的针形电极刺入齿状线附近痔组织,深入1 cm左右持续5 min左右,后向更深入的位置治疗各痔区,对于齿状线以外的外痔,则用剪刀剪掉,

并止血。术后处理与对照组相同。 1.3 研究指标及评价方法 ①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②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水平,应用视觉模拟评价量表(VAS)对两组患者术后12、24、48 h及术后3 d内止痛剂应用次数;③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术后尿潴留、伤口水肿及感染或延迟愈合;④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经Epidata双向核查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的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并不会比传统外切内扎手术花费更长的时间,且其术中出血量较低,也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48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 d止痛剂应用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是痔疮

CORE技术之ECTCI技术(铜离子电化学技术) 学术文章

CORE技术之ECTCI技术(铜离子电化学技术)学术文章 部分学术论文选登(一) 作者:谢振年1 李东冰1 郝丽丽1 王芳丽2 魏玲3 周明强3 课题来源:北京市首发基金荣获201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痔疮发病率达54%。临床上常见症状有出血、脱出、疼痛和肛门刺激症等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贫血,嵌顿,影响生活质量。痔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消除主要症状,最大限度地保护肛门生理功能,治疗过程中尽可能保留肛垫的结构及肛管黏膜完整性,以达到术后不影响或尽可能少影响精细控便能力的目的[2][3][4]。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痔经过大量临床观察是既安全有效又经济简便,既能减少痛苦、并发症,又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的低侵袭性外科治疗方法。我科从1998年开始将其应用于临床,从2001年对其进行系统观察,其中ECTCI技术治疗1723例痔患者,已被临床证实获得了很好的疗效,对痔出血临床有效率达到占98.7%,痔脱出达到62.1%[5][6],验证了ECTCI 技术在年迈、重度糖尿病、心梗、器官移植术后、白血病、血友病等全身状况极差条件下治疗病人的确切疗效,由于其宽泛的适应症、安全性及可靠性,但其治疗的机制是什么,目前均不得而知。查阅文献发现铜离子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机理,至今国际上仍无人研究,其机理的研究,可以使铜离子电化学技术更加科学化,使更多的痔患者受益,并为在其他领域的广泛推广奠定基础。研究从三方面进行铜离子电化学疗法的机理探讨: 实验一铜针表面附着物的检测 未治疗的铜针表面呈亮黄色,治疗后铜针两电极颜色不同,较治疗前均有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究竟发生了何种变化? 1实验器材 实验仪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实验器械:刀片、镊子、吸管、滤纸等。 实验试剂:氯仿、酒精等。 2实验方法①标本采集:将治疗后铜针用酒精轻拭去表面血块及棉絮,将正负电极表面附着物分装于两个干燥、密封性较好的玻璃瓶中并标记。②样品分离:铜针表面附着物通过目测可将两种样品中主要物质粗分为三类:亮红色物质、黑色物质及白色物质。③物质结构分析:剪掉铜针,用止血钳钳夹铜针,吸管吸取少许氯仿,沿同一方向冲洗铜针,将冲洗液置于玻璃瓶中,过滤冲洗液,将其分为氯仿可溶物和不可溶物质,分别作红外检测。④元素分析:取正负电极表面附着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对样品分别取样检测,初步推断附着物元素组成及可能的物质。3实验结果3.1氯仿直接淋洗两电极红外谱图绿色曲线—负极中的氯仿可溶物;蓝色曲线—正极中的氯仿可溶物 ………………………… (查看更多资料请登录北京肛肠学会官方网站) 部分学术论文选登(二)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合并白血病的痔患者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肛肠外科(北京100091)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精)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技术是罗氏公司开发的,但全自动机械制造却由日本的日立公司承担,所以仪器上还有Hitachi的标志。这个仪器让大家吃惊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一直在实验室研究的电致化学发光居然已经真正地产业化了,其中我们一直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重现性均已得到解答,看来罗氏的确花了不少心血开发这款仪器。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性能特点——创新的技术,与众不同 一、最先进的检测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目前最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具有敏感、快速和稳定的特点,在固相标记免疫测定中技术上居领先地位。 电化学发光(ECL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实际上是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的完美结合。电化学发光与普通化学发光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是电启动发光反应,循环及多次发光,后者是通过化合物混合启动发光反应,是单次瞬间发光。因此ECL反应易精确控制,重复性极好。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直接以[Ru(bpy3]2+标记抗体,反应时标记物直接发光。且[Ru(bpy3]2+在电极表面的反应过程可以周而复始进行,产生许多光子,使光信号得以增强。 二、专利的包被技术 链霉亲和素(streptoavidin,SA和生物素(biotin,B是具有很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一对化合物,特异性强且结合紧密。一分子SA可与四分子B 相结合,增大了抗体结合量,达到放大效果。在ECL的试剂中,SA通过特殊的蛋白结合物均匀牢固地包被在磁性微粒上,形成通用的能与B结合的固相载体,另一试剂为活化的B衍生物化合的抗原或抗体。两种试剂混合时,抗原或抗体即包被在磁性微粒上。 三、独特的载体

电化学水处理考察

电化学水处理考察报告 针对我公司设备冷却循环水质不达标情况,由能源部、机动部联合组织相关人员分别对上海东方维尔和山西和风佳会两家公司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实地考察,两家公司处理原理基本相同,只是处理设备的形式上有所区别。 两家公司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将水中的Ca2+、Mg2+以固体形式排除,降低水体的硬度,同时产生氧化性物质,抑制循环水系统中菌藻的滋生,达到杀菌灭藻功能。目前,对于电化学循环水处理技术的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化学除垢原理 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水在阴极发生电解反应生成OH-,由阴极反应产生的OH-离子,打破阴极附近溶液中碱度与硬度的平衡,溶液中的HCO3-离子转化为CO32-离子,同时水中的Ca2+、Mg2+等成垢离子在静电引力的作用下向阴极区迁移,分别生成CaCO3、Mg(OH)2沉淀析出,同时在电场的作用下,CaCO3在阴极板表面的结晶形式由坚硬的方解石结构转变为较为疏松的文石型结构,更易于剥离去除 2.电化学杀菌原理 在电场的作用下,水中的氯离子会被氧化成氯气、次氯酸、次氯酸根等自由氯组分,电解氯化作用,主要通过次氯酸起作用。次氯酸为很小的中性分子,它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通过细菌的细胞

壁穿透到细菌内部。当次氯酸到达细菌内部时,能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而使细菌死亡。在电催化反应中,通过电解水以及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在电极表面生成一些短寿命的中间产物,即臭氧、羟基自由基、过氧化氢和氧自由基等,这些强氧化性的物质能使微生物细胞中的多种成分发生氧化,从而使微生物产生不可逆的变化而死亡。 3.电化学处理设备的工作流程 冷却水在反应室内,经过电化学作用发生下列反应:(1)在阴极(反应室内壁)附近形成一个强碱性环境,使CaCO3从水中析出,与沉积的重金属离子一起附着在内壁上。(2)电流导致悬浮颗粒失稳,形成较大絮体沉淀下来。(3)在阳极附近,氯离子被电解氧化生成游离氯或者次氯酸。(4)在阳极附近同时生成氢氧根自由基、氧自由基、臭氧和双氧水,这些物质进一步强化在反应室内和整个水系统的杀菌灭藻效果。(5)当设备工作时间达到设定值或者水中电导率过高时,控制系统就启动自动刮垢、排污和清洗程序。进水阀门自动关闭,同时排污阀门开启,电机启动刮刀刮掉反应室内壁的软质水垢,与沉淀物一起排出反应室。然后进水阀门开启,刮刀停止运动,将水垢和沉淀物彻底清洗干净。达到设定时间后,排污阀门自动关闭,设备恢复正常工作。 通过对两家公司电化学水处理设备在焦化行业循环水池的应用我们进行比较,东方维尔的设备安装在曹妃甸首钢京唐公司的焦化循环水池,该设备为矩形反应室,阳极和阴极都是板式结构,需要手动清理污垢,并且需要把反应设备停车进行处理。山西和风佳会的处理

电化学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电化学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污染也日益严重,水污染治理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为此,电化学水处理技术也被研究应用到实际的污水处理中。对电化学法在重金属离子的回收和去除、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含染料废水的处理、含油废水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含氮废水的处理中的应用及处理效果做论述,得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应用 1概述 现代社会,废水处理是一个热门话题。目前,由于电化学方法具有处理装置紧凑、设备小、占地面积少、不产生二次污染,又能起到消毒作用等优点已得到人们的重视,用在造纸废水、印染废水、制药废水、医院废水、含油废水等的研究中。 目前,国内电催化法水处理的研究应用已有一定的基础,然而和国外相比还不是很系统。随着水处理领域的热点转移到有机废水的处理,电化学法降解有机废水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电解法处理废水主要有电化学氧化法、电化学还原法、内电解法、电凝聚法、电气浮法、电沉积法、电渗析法、电吸附法。 2电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环境状况的日益严峻,环境保护及污染物处理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广泛的应用电化学方法进行催化氧化处理有机废水。国内在电化学处理废水方面也有很快的发展。由于电化学处理废水的种种优势与功能,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较多,现已广泛应用于处理电镀废水、化工废水、印染废水等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 对工业部门外排的一些有机废水,由于有机物含量高、污水流量波动相对较大常规生物处理的效率是很低的,甚至是无效的。采用电解氧化过程处理这类废水,如果选用涂层电极作为阳极材料,就可通过阳极反应直接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或者通过阳极反应产生的氧化性物质间接分解有机污染物;如果选用可溶性铁或铝作阳极,就可在同一电解反应器中通过电氧化、电凝聚、电气浮协同作用去除有机污染物。从而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COD的去处效率甚至可以达到98%以上。 2.2重金属离子的回收和去除

总甲状腺素(TT4)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技术要求lztk

总甲状腺素(TT4)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样本中总甲状腺素(TT4)的含量。 1.1产品型号/规格:100人份/盒、200人份/盒。 1.2主要组成 试剂盒由磁分离试剂(M)、试剂a(Ra)、试剂b(Rb)和定标品(TT4-Cal)(选配)组成。组成及含量如下: 2.1 外观 2.1.1 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 2.1.2 磁分离试剂摇匀后应为棕色含固体微粒的均匀悬浊液,无明显凝集、无絮状物; 2.1.3 其它液体组分应澄清,无异物,沉淀物或絮状物; 2.1.4 包装标签应清晰、无磨损、易识别。 2.2 空白限 应不大于0.420μg/dL 。 2.3 准确度 用T4国家标准品(150551)进行检测,实测值与理论值之比应在0.850-1.150之间。 2.4 线性 在[1.0,24.86]μg/d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应不小于0.9900。 2.5 精密度 2.5.1 分析内精密度

在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内,浓度为(5.0±1.0μg/dL)和(20.0±4.0μg/dL)的样品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8%。 2.5.2 批间精密度 在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内,用3个批号试剂盒分别检测浓度为(5.0±1.0μg/dL)和(20.0±4.0μg/dL)的样品,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 2.6 特异性 2.6.1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测定浓度不低于500ng/mL的T3样品,其测定结果应不高于1.5μg/dL; 2.6.2 与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 测定浓度不低于50ng/mL的rT3样品,其测定结果应不高于1.5μg/dL。 2.7 效期末稳定性 本产品效期为15个月,试剂盒在2~8℃下保存至有效期末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2.1、2.2、2.3、2.4、2.5.1的要求。 2.8 溯源性 依据GB/T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要求,校准品溯源至国家标准品(编号150551)。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技术要求北京联众泰克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样本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含量。 1.1包装规格:50人份/盒、100人份/盒。 1.2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盒由磁分离试剂(M)、试剂a(Ra)、试剂b(Rb)和定标品(ACTH-Cal)(选配)组成。组成及含量见下表: 注:1、定标品靶值批特异,详见靶值单。 2、试剂盒条码卡内含主校准曲线。 2.1 外观 2.1.1 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 2.1.2 磁分离试剂摇匀后应为棕色含固体微粒的均匀悬浊液,无明显凝集、无絮状物; 2.1.3 其它液体组分应澄清,无异物,沉淀物或絮状物; 2.1.4 包装标签应清晰、无磨损、易识别。 2.2 空白限

应不大于1.0pg/mL。 2.3 准确度 将已知浓度的ACTH标准溶液加入到血清中,其回收率应在(85%~115%)范围内。 2.4 线性 在[3.00,2000.0]p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0。 2.5 精密度 2.5.1 重复性 在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内,测定高、低两个水平的样品,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8%。 2.5.2 批间差 在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内,用3个批号试剂盒分别测定高、低两个水平的样品,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 2.6 效期末稳定性 本产品效期为15个月,试剂盒在2~8℃下保存至有效期末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2.1、2.2、2.3、2.4、2.5.1的要求。 2.7 溯源性 依据GB/T 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要求提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定标品的来源、赋值过程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定标品溯源至企业工作校准品。

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原理和市场分析

电化学水处理系统 Electrolytic Descaling System 工业冷却循环水除垢技术 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原理简介 一、电解; 1、原理概述:高频、变频电解反应将水分子打散,变成中性的小分子还原水(小分子还原水国际公认具有强渗透力与溶解能力),细化的水具有强的 溶解性和渗透性,可以渗透进管道的水垢及铁锈层,逐步将其溶解。 2、系统中带正电的离子(Ca2+、Mg2+、Fe3+)随着系统的循环水流出,并被水力清的电极外网(负极)吸附并在上面形成钙、镁的化合物结晶,降 低水体的硬度,且吸附网的吸附能力远远大于水垢在换热器铜管内生成的 能力,使水垢能集中在吸附网上生成,从根本上解决换热器管道内水垢的 产生。 3、 原理示意图;①还原水溶垢、锈示意图(H· 代表小分子还原水):

循环水除垢机的先进性、突破性与高效益 ②还原水流动溶垢、锈示意图 ③电极吸附收集水垢示意图

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工作特征 ◎ 超环保 首创高频变频电解纯物理方式吸垢除锈,不需化学药剂,避免管道及换热设备腐蚀。 ◎ 超节能 自身功率为 0.3-4.5KW,却可以提升系统 5-25%综合效果,节约能耗 5-20%。!

◎ 超节水 基本不需要排污,同比目前行业水处理法节水量超过 90%及以上。 ◎ 超智能 全天候无需人员值守,管理方便,简单,不需专人管理。 冷却水系统除垢除锈的必要性: ◎ 长时间不对冷却水进行处理,会造成管道以及换热设备内壁生成水 垢,影响冷却水流量及换热效率,降低冷却效果,影响生产。 ◎ 严重时甚至堵塞换热设备,停机清洗,影响生产效率。 ◎ 常年累积的水垢与铁锈导致换热设备冷却效果不理想,成型周期变 得越来越长。甚至会出现垢腐蚀管路、设备现象。 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带来的好处: ◎ 时刻吸垢,让冷却水系统处于无垢状态。稳定冷却水流量,提高冷 却效果及换热效率。保障正常生产。 ◎ 不需投放化学药剂,避免管道、换热设备腐蚀,增加设备的使用寿 命。同时减少人工及时间去清理水塔、水池,减少排水 量,节能环 保。

锂离子电池动态模型浅析

锂离子电池动态模型浅析 前言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起步之年。在我国汽车产业的“十二五”规划中,新能源汽车被列为我国汽车行业今后5年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国家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更是被列为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继续在资金和政策层面给予重点支持。 目前较大的汽车公司都设有新能源研究中心,其中电池的研究和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应用背景 因为电池通常由电池厂家提供,所以汽车公司的电池研究部门并不进行电池本身的研发。汽车公司电池研究部门对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池(组)的性能评价、电池应用研究、电池动力学模型建立等方面。 电池在放电和充电过程中,如果充放电的方式不一样,则电池端电压~时间曲线和热损耗~时间曲线不一样。而电池端电压~时间曲线和热损耗~时间曲线的信息对电池管理系统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建立电池的动力学模型,以此来预测电池在不同放电方式下的电池端电压~时间曲线和热损耗~时间曲线。 电池动力学模型的建立需要用到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EIS)。本文浅析了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在建立电池动力学模型上的应用。

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在电池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经典的锂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如下: LR(CR)(CR)W 图1 阻抗元件 物理含义 L 对应导线电感 Rs 对应溶液电阻 Rsei 对应SEI 膜电阻 Rct 对应电荷传递电阻 Csei 对应SEI 膜电容 Cdl 对应电荷传递界面电容 W 对应扩散 说明:虽然通常采用CPE 元件来代替C,但是为了计算方便,本文直接采用C,由此导致的误差对于模型而言也可以接受。 W 元件的阻抗表达式为: 式(1)中,σ为常数。 W Z j σσ =?? (1)

循环冷却水之电化学水处理器简介

一、什么是循环冷却水 循环冷却水是冷却水换热水并经降温,再循环使用的给水系统,包括敞开式和密闭式两种类型,由冷却设备、水泵和管道组成。 在许多工业部门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热,需及时用传热介质将其转移到自然环境中,以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运行。由于天然水具有优良的热传递性能且费用低廉,资源丰富而被用作工业废热的传热介质,在工业生产中称为冷却水,工业冷却水在各国都是工业水最大用户,除升高温度外冷却水的理化性质无甚显著变化,若采取适当降温措施,使之形成循环回用系统,是节约工业用水的重要途径。 循环冷却水由于受浓缩倍数的制约,在运行中必须要排出一定量的浓水和补充一定量的新水。使冷却水中的含盐量、PH值、有机物浓度、悬浮物含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允许范围。如何安全的提高浓缩倍数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和运行成本,在水资源税开征和排污收费的大趋势下将极大的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 如何在保证不结垢、不腐蚀的条件下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已成为行业研究的课题。传统的通过加药剂阻垢、缓蚀在浓缩倍数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对循环水进行置换,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排出系统的废水含盐量高、因为添加药剂的原因,污水的成分比较复杂又难以处理,对后续的污水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带来了诸多挑战。 二、循环水浓缩倍率与节水的关系 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目前我国的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一般为1.5—3.0),可降低补充水的用量,节约水资源,同时可降低排污水量,从而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生产成本。 设某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水量为10000m3/h,冷却塔进出口水温分别为42℃和32℃,风吹损失占循环水量的0.1%,在不同浓缩倍数下该系统的运行参数计算值见下表。 三、电化学除垢器概述 电化学除垢器又称为电化学除垢设备也称之为循环水电化除垢设备,在循环水处理中采用电化学除垢技术,是环保节能的高新技术。电化学除垢设备循环系统全部采用新型材料,设备使用期长达15年,系统无易损件,不侵蚀,不用维修。从病根上解决了出锈水的问题,和每年都要定期维修的问题。 四、电化学水处理系统介绍 原理和技术优势简介: 电化学水处理系统是以电化学的电解原理和极性水分子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环保新技术,它具有除垢、防垢、杀菌、灭藻、缓蚀等功能,还可以溶解水循环管路已成固体的垢、降低盐类离子浓度、降解有机物质、节水、节能无污染等新的技术性能,是循环水处理未来的主流处理方式。

电化学专业词汇锂离子电池

Stoichiometry 化学计量学 Cyclability 循环特性 Rate capability 倍率性能 Life-span 寿命 The state of the art 目前的工艺水平 Overall assessment 综合评价 Basis for 为…打基础 Rational selection 合理的选择 辅助动力混合电动车(Power-Assist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包括HEV和FCV); ?插电式混合电动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包括PHEV 和FCV) ?纯电动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s ,包括各类EV) 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可译为“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发展”或“研究与试验性发展”。 DOE 美国能源部 Passivation 钝化 Hydrophobic 疏水性 Lipophobic 疏酯性

Solvophobic 疏溶剂的Aggregate 聚集 Micelle 胶团微团Fluorosurfactant 氟表面活性剂Impermeable 不可渗透的Electrolyzer 电解槽 Redox flow battery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Intrinsic 本质的固有的 Novel approach 新方法Delocalization 离域移位 Steric shield 空间屏蔽Nucleophilic attack 亲核攻击 Spur 鼓舞马刺刺激鞭策Resurgence 复活再现 New platform 新平台 Fuel flexibility 燃料灵活性 Cusp 风口浪尖 Power generator 电力发电机Forklift 铲车 Stumbling block 绊脚石 Methanol 甲醇 Formic acid 甲酸

电化学发光检测项目及其临床应用

电化学发光检测项目及其临床应用 一、甲状腺功能 甲腺原氨酸(T3, triiodothyronine) 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T3(3、5、3’-三碘酪氨酸)主要在甲状腺以外,尤其是在肝脏由T4经酶解脱碘生成。因此,血清T3浓度反映出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甚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4转变成T3的减少会导致T3浓度的下降。见于药物的影响,如丙醇、糖皮质类固醇、胺碘酮等以及严重的非甲状腺疾病(NT I),称为“T3低下综合征”。与T4一样,99%以上的T3与运输蛋白质结合,但T3的亲和力要低10倍左右。T3测定可用于T3-甲亢的诊断,早期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甲状腺素(T4, thyroxine) 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对合成代谢有影响作用。T4由二分子的二碘酪氨酸(DIT)在甲状腺内偶联生成。T4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在甲状腺滤泡的残腔中,在TSH的调节下分泌释放。血清中99%以上的T4以与其它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由于血清中运输蛋白质的浓度易受外源性和内源性作用的影响,因此,在检测血清T4浓度的过程中需考虑到结合蛋白质的状况。如果忽略这一点,结合蛋白质浓度的变化(如怀孕期、服用雌激素或者患肾病综合征等),会导致反映甲状腺代谢状况检测的错误结果。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游离T3(FT3- free triiodothyronine) 三碘甲腺原氨酸(T3)是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之一,起调节代谢作用。测定该激素的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绝大多数的T3与其转运蛋白质(TBG、前白蛋白、白蛋白)结合,fT3是T3的生理活性形式。fT3测定的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