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的认识》教案

测量

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厘米、毫米单位之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3、会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和画线段。

4、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使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和画线段。

教学准备:准备尺子,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实物图进行观察、分析,找出1毫米有多长。并会测量和线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比一比。

在小动物运动会上,两只蚂蚁A和B比跳远,让学生做裁判,比一比它们谁跳得远。课件出示a、b两条线段(a=5厘米,b=5厘

米3毫米),让学生观察比较哪一条线段比较长。

2.要想准确地比较a、b两条线段的长,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就来学习毫米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

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厘米=10毫米

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

⑦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2、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提问: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

A、利用刻度尺先画出3厘米的线段,再接着画出7毫米。

B、在刻度尺上输出37毫米(3厘米=30毫米),然后画线段。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引导,注意线段从“0”刻度开始画和不从“0”刻度开始画的画法区别。

3、毫米和厘米的换算

出示教材第23页5角硬币的图片。

提问:从图中我们知道一个5角硬币的直径长度是多少?(板书:2厘米)

如果换成用毫米作单位又是多少呢?(板书:2厘米=()毫米)我们可以怎样想?根据提示讨论。

4、(1)1厘米是()毫米。

(2)2厘米是()个10毫米。

(3)2厘米就是()毫米。

让学生讨论,并指名回答。(让同学连起来说一说。)

(4)学生回答2厘米就是2个10毫米,即20毫米,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验证2厘米与20毫米的长度关系。

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毫米微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厘米等于10毫米,想几厘米就是几个十毫米,也就是几十毫米就可以了。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第22页“做一做”第1、2题。

2.练习五第1、2题。

毫米的认识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加坚信了教师“想明白”,学生才能“学清晰”。在“众筹”研讨中,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同时根据自己本班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再次的教学预案设计,整节课下来,比较符合孩子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对于毫米的感知比较的充分。个人认为比较

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以学定教,关注学习起点

学生在三年级前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对为什么要有长度单位及计量单位是一种标

准比较物有了一定的感知,同时测量物体长度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毫米的认识”是人教版

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从生活经验上说,学生在运用学生尺以及生活中都

有接触到毫米。因此,以复习旧知识为导入,“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过测量,你还能想到

测量的单位吗?1厘米、10厘米有多长?身高1米多等。”通过这一复习环节,唤醒学生的

旧知,又为下面如何估计数学书的长、宽、高打下了基础。“你还知道什么长度单位呢?”

课堂中学生说“毫米”。教师继续追问,“那你知道毫米是怎样的一个长度单位呢?”有的学

生说它是一个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但对为什么会产生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截然不知。因此,接下测量数学书的环节就是为毫米的产生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在测量的过程中引导

孩子们感知毫米产生的意义,通过测量,再次问孩子们“为什么要有毫米”时,他们的回答

就变得清晰了。

二、留足时空,关注整体参与

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本节

课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

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不仅可

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参与意识,也了解别人的想法,调整自己的认识,这样有利于学生

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在本课的实践活动中,充分给予

学生时间与空间,关注学生的整体参与。在估测数学书封面的长、宽、厚时,一个孩子估测

了数学书的长大约是15厘米,宽大约是18厘米时,没有马上进行否认,而是让孩子们进行

辨别,这样的估计觉得正确吗?孩子们发现数学书的长应该比宽长,而估计的结果是长比宽短,所以肯定是错误的。还有孩子们用手势一拃去测量,也发现这样的估测不合适,于是进

行了估测调整,使学生学会估测。再者,在感知1毫米时,让学生先通过估测1分与1元硬

币哪个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进行测量,从而全体学生感受到了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在用手指捏住校牌的厚度再抽出校牌感知1毫米的厚度,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有

的的学生说“手太酸了,一抽走校牌,两个手指就粘住了。”追问“这是问什么呢?”孩子们说是因为1毫米实在是太短了,课堂效果非常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