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的摩擦学性能

合集下载

石墨烯润滑性能及其在润滑油中的应用研究

石墨烯润滑性能及其在润滑油中的应用研究

石墨烯润滑性能及其在润滑油中的应用研究
吴凤广
【期刊名称】《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年(卷),期】2022()2
【摘要】石墨烯属于市面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新型碳纳米材料,具有比较优异的性能,在社会生产的多个领域中都有石墨烯的身影。

本文通过对石墨烯在发动机润滑油、液压导轨油等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影响石墨烯应用效果的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找出对应的解决办法,为石墨烯在润滑油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本文首先对石墨烯的相关概述进行总结,然后对石墨烯材料的结构、润滑性能、润滑机理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对石墨烯的润滑性能及其在润滑油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石墨烯在润滑油领域的未来研究给出了建议和方向,最后,介绍了石墨烯在润滑油中的应用现状。

【总页数】3页(P87-89)
【作者】吴凤广
【作者单位】上海有道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3
【相关文献】
1.油溶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在润滑油中的摩擦学性能
2.石墨烯润滑性能及其在润滑油中的应用
3.离子液体对石墨烯润滑油分散及润滑性能的影响
4.银/石墨烯复合
润滑添加剂对于润滑油摩擦性能的影响5.不同层数和尺寸的石墨烯对润滑油热物性能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氨酯石墨烯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防腐耐磨性能

聚氨酯石墨烯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防腐耐磨性能

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GO和复合涂层材料的官能团进行了表征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改性GO在1730cm-1处出现了PMMA的C=O伸缩振动峰,说明成 功引入了PMMA链段。此外,复合涂层材料在2920cm-1和1590cm-1处出现了环 氧树脂的特征吸收峰,表明环氧树脂与改性GO之间存在良好的相互作用。
谢谢观看
3、涂层制备
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脱泡处理,然后将其涂敷在需要防护的基材表面,一般在 室温下干燥24~48小时,得到聚氨酯石墨烯复合涂层。
1、机械性能
聚氨酯石墨烯复合涂层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涂层的性能。这主要归功 于石墨烯的强韧性和优秀的力学传递性。
聚氨酯石墨烯复合涂层的制备 及其防腐耐磨性能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聚氨酯石墨烯复合涂 层的制备
引言
聚氨酯和石墨烯作为两种备受的高分子材料和纳米材料,各自具有独特的物理 和化学性质。聚氨酯具有优异的耐磨性、抗冲击性和绝缘性,而石墨烯则具有 出色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为了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优势,本次演 示将探讨聚氨酯石墨烯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防腐耐磨性能。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 复合涂层,改性,防腐性能
引言
氧化石墨烯(GO)是一种常见的石墨烯衍生物,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 防腐涂层、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其极性和高表面 能,GO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了提高GO在聚合 物基体中的相容性,研究者们通常对其进行改性处理。
结论
聚氨酯石墨烯复合涂层具有优异的防腐耐磨性能,主要得益于聚氨酯和石墨烯 的独特性质。然而,尽管该涂层在某些方面表现良好,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需要进一步改进。对于未来的研究,我们建议:

石墨片用途

石墨片用途

石墨片用途石墨片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特殊材料,在众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石墨片的用途。

1. 电子行业:石墨片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中的导电材料方面。

由于石墨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作为铜箔电路板的导电薄膜。

此外,石墨片还可以用于制作电极材料,如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和太阳能电池的导电层等。

2. 热传导方面:石墨片是一种具有优异热传导性能的材料,因此广泛应用于导热材料领域。

石墨片可以用于制作散热片,如电脑CPU和GPU的散热片,能够提高散热效果,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此外,石墨片也被用作制造高温炉的内衬材料,如真空炉的导热屏等。

3. 摩擦材料方面:由于石墨片有着低摩擦系数的特点,使得其可作为润滑材料广泛应用于摩擦材料领域。

例如,石墨片可用于制作摩擦材料,如刹车衬板、离合器片和摩托车链条等,能够减少金属材料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4. 化工行业:石墨片在化工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

石墨片是一种耐腐蚀材料,可用于制造化工设备的内衬、密封和管道等。

由于石墨片在高温和恶劣环境下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腐蚀介质的输送和处理。

5. 医疗器械方面:石墨片的低感染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其成为医疗器械领域的重要材料。

例如,石墨片可以用于制作人工关节的外包层,能够减少对人体组织的刺激和排斥反应。

此外,石墨片还可以用于制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极等。

6. 纳米材料领域:将石墨片进行高温石化处理后可以制得石墨烯,石墨烯是一种具有单层厚度的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子、热传导和力学性能。

石墨烯的应用潜力巨大,可用于电子器件、光电器件、生物传感器、超级电容器、催化剂等方面,在纳米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7. 保温隔热方面:由于石墨片具有低热导率和高温稳定性,因此可以用作保温隔热材料。

例如,石墨片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保温材料,如高温炉的保温层、管道的保温材料和储罐的表面保温材料等。

综上所述,石墨片具有导电、导热、耐腐蚀、耐高温、低摩擦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热传导材料、摩擦材料、化工行业、医疗器械、纳米材料等多个领域。

石墨烯在润滑油中的应用

石墨烯在润滑油中的应用

2020年02月4.2管道施工管理系统的应用开发管道施工管理系统(PCMS ),可实现查看管道材质类别、焊接方法、无损检测要求等,输入焊接记录、委托无损检测、输入检测结果及报告,不仅可汇总每条管道的焊接一次合格率及项目总体焊接一次合格率,而且可以查询每个焊工的焊接一次合格率,对于合格率不达标的焊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系统内可根据管道压力等级等技术参数划分试压包,并在试压前检索无损检测完成情况,导出无损检测报告,进行管道系统试压条件确认检查,系统性的反映管道焊接及无损检测的相关信息,使得管道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但是,此系统基础信息输入量较大,施工单位必须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必要的投入将会极大的减少管道试压前的数据汇总及条件确认工作。

也需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系统优化,使其使用更为便捷,监控更加精准。

5结语石油化工项目建设是一个多专业、多过程的综合体,主要涵盖了桩基、土建、给排水、设备、管道、仪表与自控、电气、防腐、保温、防火、分析化验、消防、通讯等专业内容;也包含了设计、采购、施工、生产准备、试生产等过程。

为了更优质高效的组织项目实施,使项目完成进度、质量、费用等各项目标,各项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及自动化设备陆续投入到工程项目中,在大胆尝试、精心组织、不断优化的运用中,正发挥越来越大是积极作用。

国际及国内项目的模块化整体交付合同也越来越多,模块化、工厂化预制已成为项目建设的发展趋势,多维度的统筹资源配置,选取最优的建造方案,最终达到数字化交付,才能使工程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图6集成工厂数字化交付参考文献:[1]陆洋.SmartPlant 3D 软件在石化设计中应用[J].化工设计,2015,25(6):40-42.[2]肖丽红,翟俊红.材料软件SPRD 在工程项目设计中的应用[J].氮肥技术,2018,v.39;No.207(01):24-26.[3]荣安.工厂化预制与模块化施工管理[J].工程技术,2016,3:203.石墨烯在润滑油中的应用陈东立(唐山市烯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滦州063700)摘要: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在多种领域应用广泛。

二维材料的性质与应用

二维材料的性质与应用

二维材料的性质与应用二维材料是指在一个平面上只有单层原子构成的材料,如石墨烯、二硫化钼等。

这些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质,如高比表面积、特殊的光电性质、优异的机械性能等,因此在许多领域如电子学、光电子学、催化剂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二维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特点,这意味着它们可以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因此在催化剂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石墨烯为例,由于其表面每个碳原子都暴露在外,因此它具有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能够有效地催化许多化学反应,如氧还原反应、氨合成等。

此外,石墨烯还可以制备成复合催化剂,通过将其与金属纳米颗粒等材料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催化效率,并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除了在催化剂领域的应用,二维材料在电子学和光电子学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石墨烯具有特殊的电子性质,它的导电性能极高,能够有效地传导电子,并且电子的运动方式也非常独特。

由于石墨烯的电子结构类似于二维整体,因此电子穿越其表面是非常容易的,而电子在穿越表面时又有类似于光的性质,因此可以用于光电子学领域,如制备高效的透明电极、太阳能电池、显示器件等。

此外,石墨烯还具有非常好的光吸收性能,它可以吸收非常广泛的光谱范围,从紫外线到中红外线都能够有效地吸收,因此在光子学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二维材料的机械性能也非常优异,它们具有极高的弹性模量和强度。

尤其是石墨烯,它的弹性模量达到了数百0.1TPa,是所有已知材料中最高的。

此外,石墨烯还具有优异的耐摩擦性能和自润滑性能,因此在摩擦学和润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将石墨烯作为高效的润滑材料,用于制备润滑油、润滑脂等。

总之,二维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能够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应用的优势。

在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二维材料的应用前景将会更为广阔。

人类目前最强功能材料-石墨烯

人类目前最强功能材料-石墨烯

实验证明
从铅笔石墨中提取的石墨烯,竟然比钻石还坚硬,强 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要高上百倍,这项科学发现 刊登于近期的《科学》杂志,作者是两位哥伦比亚大 学的研究生,来自中国的韦小丁和韩裔李琩钴。
Changgu Lee, et al. Graphene Measurement of th Elastic Properties and Intrinsic Strength of Monolayer Science 321, 385 (2008);
三、石墨烯材料的性质
1、力学性质——比钻石还要硬
数据转换分析:在石墨烯样品微粒开始碎裂前,它们每 100纳米距离上可承受的最大压力居然达到了大约2.9微 牛。 据科学家们测算,这一结果相当于要施加55牛顿的 压力才能使1米长的石墨烯断裂。如果物理学家们能制 取出厚度相当于普通食品塑料包装袋的(厚度约100纳 米)石墨烯,那么需要施加差不多两万牛的压力才能将 其扯断。换句话说,如果用石墨烯制成包装袋,那么它 将能承受大约两吨重的物品。 打个比方说单层石墨烯的强度,就像把大象的重量 加到一支铅笔上,才能够用这支铅笔刺穿仅像保鲜膜一 样厚度的单层石墨烯。
三、石墨烯特性 : 电子运输 在发现石墨烯以前,大多数(如果不是所有的话)物理学 家认为,热力学涨落不允许任何二维晶体在有限温度下存在。 所以,它的发现立即震撼了凝聚态物理界。虽然理论和实验界 都认为完美的二维结构无法在非绝对零度稳定存在,但是单层 石墨烯在实验中被制备出来。这些可能归结于石墨烯在纳米级 别上的微观扭曲。 石墨烯还表现出了异常的整数量子霍尔行为。其霍尔电导 =2e²/h,6e²/h,10e²/h.... 为量子电导的奇数倍, 且可以在室温下观测到。这个行为已被科学家解释为“电子在 石墨烯里遵守相对论量子力学,没有静质量”。

石墨烯在航天领域应用进展

石墨烯在航天领域应用进展

石墨烯在航天领域应用进展刘宇;刘勇;左春艳;董尚利;张雪峰【摘要】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graphene in the field of anti-atomic-oxygen erosion,solar cells,and space lubrication was reviewed based on describing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graphene.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graphene was discussed for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gas sensors,space suit,water treatment of space station,electric storage device,and thermal control materials etc.%基于对石墨烯的结构、性能进行介绍,综述了目前石墨烯在抗原子氧剥蚀、太阳能电池以及空间润滑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石墨烯今后可能在热电材料、气体传感器、宇航服、空间站水处理、蓄电设备、热控材料等空间环境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宇航材料工艺》【年(卷),期】2017(047)004【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石墨烯;航天材料;原子氧;太阳电池;空间润滑;热电材料【作者】刘宇;刘勇;左春艳;董尚利;张雪峰【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33·综述·文摘基于对石墨烯的结构、性能进行介绍,综述了目前石墨烯在抗原子氧剥蚀、太阳能电池以及空间润滑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石墨烯今后可能在热电材料、气体传感器、宇航服、空间站水处理、蓄电设备、热控材料等空间环境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聚二甲基硅氧烷 石墨烯气凝胶

聚二甲基硅氧烷 石墨烯气凝胶

聚二甲基硅氧烷石墨烯气凝胶
摘要:
1.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简介
2.石墨烯气凝胶简介
3.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石墨烯气凝胶的复合材料优势
4.应用领域及前景展望
正文: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是一种常见的硅橡胶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低摩擦系数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石墨烯气凝胶则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和优异力学性能的纳米材料。

将这两种材料结合起来,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性能的互补。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在生物医学、电子器件、光学领域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石墨烯气凝胶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力学性能,被视为具有巨大潜力的功能材料。

将这两种材料复合,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电导率和热稳定性。

聚二甲基硅氧烷/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优异性能:
1.力学性能:石墨烯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力学性能,使其更具韧性和耐磨性。

2.电导率:石墨烯气凝胶具有高导电性,将其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导率。

3.热稳定性:石墨烯的加入可以提高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热稳定性,使其在高温环境下仍具有良好的性能。

4.生物相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本身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石墨烯气凝胶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5.摩擦性能:石墨烯的加入可以降低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提高其耐磨性能。

聚二甲基硅氧烷/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能源存储设备、传感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报告 学 院: 材料工程学院 专 业:材料工程 学 号: 姓 名: 任课教师:赵元聪 日 期:20160107 石墨烯的表面改性以其摩擦学中的应用 摘要 介绍石墨烯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石墨烯表面改性的研究情况,包括有机小分子及聚合物改性无机改性以及元素掺杂等,同时总结了石墨烯在摩擦领域中的应用,如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润滑膜等,并展望了其在该领域中未来的研究方向。

1.介绍 石墨烯是碳原子以SP2杂化的单层堆积而成的蜂巢状二维原子晶体,其化学形态与碳纳米管外表面相似,表面结构较碳纳米管更为开放,且杨氏模量和本征强度也可与碳纳米管相媲美,从而表现出与碳纳米管相似的应用特性,如良好的韧性和润滑性,可用于耐磨减损材料及润滑剂的制备等。近年来,石墨烯优异的摩擦性能已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片层滑动,摩擦磨损机理及在摩擦领域的应用已有诸多研究和报道。然而,结构完整的石墨烯化学稳定性高,与其他介质相互作用较弱,且层间存在很大的范德华引力,难以在许多常见溶剂中分散形成稳定的溶液,给石墨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本文重点介绍石墨烯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及其在摩擦领域中的相关应用。

2.制备方法简介 2004年Geim等[1]首次用微机械剥离法成功获得单层的石墨烯以来其特有的电学、热学、力学等性质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展开,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目前主要的方法有微机械剥离法、氧化还原法、溶剂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外延生长法等[2]。由于石墨烯超薄的厚度及优异的摩擦性能,使其在纳米尺寸数据存储设备、纳米复合材料和纳米机电系统中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这就使得石墨烯与其它材料接触时表面的相互作用研究,如摩擦力、粘附力和磨损等,显得尤为重要。 3.石墨烯的表面改性 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但外侧富含缺陷和悬键,且其边缘和基面还存在着不少未被还原的含氧官能团,因此具有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能力,通过化学反应,可对石墨烯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带有不同的官能团,提高其在溶剂中的分散性及与聚合物的复合性。

3.1有机物改性石墨烯 有机改性石墨烯的方法可分为共价键改性和非共价键改性,共价键改性通常先通过化学氧化的方法使石墨烯表面带有羟基、羧基及环氧基团等高反应活性的含氧基团,再通过与含氧基团的共价反应在石墨烯表面引入有机官能团。而非共价键改性主要是基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或离子键作用力,使有机分子或离子覆盖在石墨烯的表面,在不破坏石墨烯结构的前提下降低石墨烯片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提高其分散性。 通过有机小分子对石墨烯进行改性,可以使石墨烯带有不同的小分子官能团,从而提高其在溶剂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将羧酸转化为其钠盐,然后通过共价键结合将正丁基引入到氧化石墨烯表面,最后对产物进行还原(图1),制得亲油的改性石墨烯。该方法可在低温下大量生产,且产物可在有机溶剂中形成胶态悬浮体,在纳米复合材料和薄膜的制备中具有很广泛的应用。

图1.羧酸改性石墨烯的制备过程 3.2无机物改性石墨烯 石墨烯是一种理想的纳米粒子负载载体,石墨烯通过静电力作用、π—π键作用等可与不同的无机纳米粒子进行复合,制备出石墨烯纳米杂化体。Luo等[3]将带负电的超薄氧化石墨烯与带正电的氨基化SiO2通过静电力结合,生成了一种核壳结构的亚微米粒子(图2)金属纳米粒子可以通过原位还原法沉积在石墨烯表面,形成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杂化组装结构,这种结构的石墨烯不仅在溶剂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而且具备良好的光学、磁学、催化等性能。

图2.二氧化硅改性石墨烯的反应过程 利用金属粒子对石墨烯进行表面改性,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石墨烯的分散性,而且可以通过优化实验参数来控制无机粒子的粒径和形貌,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可控化奠定了基础。

3.3元素掺杂改性石墨烯 石墨烯可看作无数苯环聚合而成的多环芳香化合物,因而具有芳香化合物的一些反应特征,可进行氢化、氟化、氮化等表面功能化处理。除了氢原子可通过化学吸附或物理吸附的方式添加到石墨烯单层碳原子结构上,使石墨烯的导电性发生改变外,更重要的是一些氟原子、氮原子等也可以不同的方式结合在石墨烯上,使其摩擦性、耐热性等发生改变。氟元素掺杂是碳纳米材料功能化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石墨烯的氟化,能够改善碳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及光性能,降低其摩擦系数。元素掺杂可有效调控石墨烯的结构,且改性石墨烯表现出与石墨烯迥异的性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5]。目前主要通过计算机模拟及计算,对石墨烯表面元素掺杂的边沿效应及性能改善进行研究。

4 石墨烯在摩擦领域中的应用 因具有密集的层状结构,石墨烯具备耐磨材料添加剂所需要的特性!如良好的热稳定性、低的切变强度、低的表面粘着力等此外,石墨烯超薄的片层结构使其极易进入接触面,减少两粗糙表面的直接接触,因此,石墨烯可作为添加剂加入润滑油及树脂基体中,提高其摩擦性能。 4.1 石墨烯作为润滑油添加剂 Varrla[3]等运用一种集中太阳能放射的技术!从氧化石墨中剥离出高度去氧化的超薄石墨烯,然后通过超声分散法将石墨烯均匀分散在原油中制备出润滑油!当石墨烯的质量浓度为0.025mg/mL时,其摩擦系数和磨痕直径分别减小了80%和33%。Lin[4]等用硬脂酸和油酸对石墨烯片进行改性!并将改性石墨烯添加进润滑油中!发现当改性石墨烯添加量为0.075%(质量分数)时润滑剂的减磨耐磨性能达到最好。Song[5]等通过水解作用,将Fe2O3纳米插入石墨烯片层内,并将其作为添加剂加入润滑油中,由于改性石墨烯能引起两接触面的滚动效应,并在摩擦表面形成润滑膜,从而使润滑油耐磨性得到提高"石墨烯在油基纳米流体中。 4.2 石墨烯制备耐磨复合材料 将石墨烯在多种溶剂及树脂基体中分散,可制备出高分子树脂复合材料,提高树脂材料的耐磨性。Tian[6]等通过高温压块的方式,在甲苯催化作用下将氧化石墨烯加入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中制成复合材料!研究测试表明,当氧化石墨烯片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都有明显的提高,摩擦系数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小,摩擦行为由原来的疲劳磨损转化为与接触表面形成的转移层有关的磨蚀磨损。Liu[7]等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并将其加入到末端带有苯基乙炔基的热固性聚酰亚胺中,通过单体配对聚合反应制成了复合材料,氧化石墨烯的添加促进了均匀转移膜在材料表面的形成,提高了材料的负载力,从而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4.3 石墨烯润滑膜的制备 除了应用于润滑油和耐磨复合材料之外石墨烯本身具备的自润滑性能使其也可用备石墨烯润滑膜。Lin[8]等采用机械剥落法制备了多层石墨烯膜!由于该石墨烯膜由数层碳原子基平面构成!其表面表现出比裸露Si的表面更小的摩擦力!而磨损机理可认为是内层碳原子之间化学键的破坏和石墨烯膜表面的修剪造成的。Lee[9]等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将石墨烯沉积到铜表面制成薄膜。研究表明,较裸露的铜箔而言,石墨烯沉积的铜薄膜具有更高的接触角和更低的摩擦系数,可用作高性能润滑膜。 此外,也可以通过原位还原法和组装法将石墨烯润滑膜添加到不同的基底上,发挥其优异的摩擦性能。Mi[10]等首先选取氧化石墨烯水溶胶作为前驱体,并引入聚多巴胺作为附着涂层,该聚多巴胺可与多种基底稳定结合,并作为有效的过渡层和原位还原剂,由此可在不添加其他还原剂的条件下顺利得到石墨烯薄膜。结果显示,该石墨烯膜可有效地组装到不同的基底上,表现出良好的形态及出色的耐磨减损性能。此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应用范围广。

5.展望 石墨烯特殊的结构及优异的性能使其在摩擦领域中表现出了较大的应用价值,可制备出不同的润滑剂、润滑膜及耐磨减损材料。然而石墨烯表面改性的可控化还没有完全实现,其表面改性产物的大范围工业化还在试探阶段。今后对石墨烯表面改性的研究将会更深入,以期实现石墨烯表面改性程度及位点的可控化,开发出更多具有优异性能的石墨烯耐磨减损新材料。 参考文献 [1]Geim Rao C N R ,Biswas K,Subrahmanyan K S,et al .Graphene,the new nanocarbom[J].Mater Chem ,2004,19(17):2457 [2]Lee C ,Wei X D,Kysar J W,et al.Measturemen of the elatic properties and intrinsic strength of monolayer rraphene[J].Science,2008,321(5887):385 [3]Varrla E,Venkataraman S,Sundara R,Graphene-based engine oil nanofluids for tribological appications[J],ACS Appl Mater Interf,2011,3(11):4221 [4]Liu J S,Wang L W,Chen G h,Modification of graphene platelets and their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as a lubricant additive[J],Tribol Lett,2011,41(1):209 [5]Song H J,Jia X H,Li N,Synthesis of alpha-Fe2O3 nanorod/graphene oxide camposites and their tribological properaties[J],Mater Chem,2012,22(3):895 [6]Tai Z X,Chen Y F,An Y F,Tribological behavior lf UHMWPE reiforce oxide nanosheets[J],Tribol Lett,2012,46(1):55 [7]Liu H ,Li Y Q. Wang T M.In situ synthesis and thermal,tribological propertise of thermosetting polyimide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e[J].Mater Sci ,2012,47(4):1867 [8]Lin L Y,Kim D E,Kim W K,Friction and wear characteristics of multri-layer graphene films investigated by atomicforce microscopy[J],Surf Coat Teehn,2011,205(20):4864 [9]Lee J H,Kim S H,Cho D H.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chemical vapor deposited graphene coating layer[J].Matals Mater,2012,50(3):206 [10]Mi Y J,Wang Z F,Liu X H. A siple and feasible in situ reducition route for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lubricant films applied to variety of subtrates[J].Mater Chem,2012.22(16):80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