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汀对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影响

合集下载

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探究

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探究

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探究牛花蕊;刘佳宾【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产生因素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2例进行放疗的肺癌患者,观察放疗照射剂量、年龄、性别等多个因素对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影响.结果:放疗后有15例患者均有放射性肺炎发生,发生率为14.71%(15/102);放疗剂量、辐照体积、射野面积、肺部感染、合并胸腔积液是放射性肺炎主要影响因素;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合并化疗、肿瘤病理类型与放射性肺炎无关.结论:患者在放疗时剂量高和照射野面积大容易引发患者放射性肺炎,肺癌放疗时全面了解患者肺部情况,设计准确的放疗靶区域,以降低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9(032)004【总页数】3页(P539-541)【关键词】肺癌;放疗;放射性肺炎;影响因素;单因素【作者】牛花蕊;刘佳宾【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放疗科 510515;广东省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放疗科 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肺癌目前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全国每年新增肺癌患者病例超过了70万人[1]。

对于肺癌的治疗多采用放射治疗手段,虽然可以有效杀灭肿瘤细胞,但是也可能会导致患者急性肺部损伤情况的发生。

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 RP)是三级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病过程复杂,主要因临床、个人及放疗剂量等多个因素产生[2-4]。

在肺癌的放射性治疗中选择正确的放疗靶区域,对患者肺部情况全面掌握以避免或者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我院近2年收治的102例行放疗的肺癌患者进行观察,探讨放射性肺癌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2例进行放疗的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其中男65例,女37例;鳞癌57例,腺癌45例。

什么是放射性肺炎

什么是放射性肺炎

什么是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炎是由于肺癌、乳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或胸部其他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在放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受到损伤而引起的炎症反应。

轻者无症状,炎症可自行消散;重者肺脏发生广泛纤维化,导致呼吸功能损害,甚致呼吸衰竭。

肺部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放射剂量、肺部的照射面积以及照射速度密切相关。

病理变化表现为急性期的渗出性炎症反应和慢性期的广泛肺组织纤维化。

临床表现变化大,轻症者可无症状,重症者因广泛的肺纤维化病变而致呼吸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急性期炎症有一定控制作用。

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严重程度与放射方法、放射量、放射面积、放射速度均有密切关系。

放射野越大发生率越高;大面积放射的肺组织损伤较局部放射为严重,照射速度越快,越易产生肺损伤。

其他影响因素如个体对放射线的耐受性差,肺部原有病变如肺炎、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以及再次放射治疗等均易促进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某些化疗药物亦可能加重肺部的放射治疗反应。

老年和儿童对放射治疗的耐受性差。

轻者无症状,多于放射治疗后2~3周出现症状,常有刺激性、干性咳嗽、伴气急、心悸和胸痛,不发热或低热、偶有高热。

气急随肺纤维化加重呈进行性加剧、容易产生呼吸道感染而加重呼吸道症状。

并发放射性食管炎时出现吞咽困难。

若放射损伤肋骨,产生肋骨骨折,局部有明显压痛。

体检见放射部位皮肤萎缩、变硬,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和磨擦音。

肺部广泛、严重纤维化,最后导致肺功能高压及肺源性心脏病,出现相应征象。

1.肺功能改变肺放射性肺炎和纤维化都引起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顺应性减低,伴通气/血流比例降低和弥散功能减低,导致缺氧。

有时胸片尚未发现异常,而肺功能检查已显示变化。

2.X线表现多数于停止放疗一月后,肺部出阴影。

急性期在照射的肺野上出现弥温性片状模糊阴影,其间隐约可见网状影,酷似支气管肺炎或肺水肿。

病变的范围与胸廓表面照射野一致。

慢性发生肺纤维化,呈条索状或团块状收缩或局限性肺不张。

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对策

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对策

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对策(一)放射性肺炎1.定义胸部肿瘤如乳腺癌、食管癌、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在放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发生放射性损伤;表现为炎性反应,称为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

2.放射性肺炎的诱因在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肺组织往往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而肺是一个放射敏感的器官,因而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

肺组织受照射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慢性肺纤维化,两者是一个病程的两个阶段,急性者常发生于放疗后1—3个月内,慢性肺纤维化多数在放疗结束后半年至1年发生。

其发生原因与肺受照射体积、放射的总剂量、每次照射的分割剂量和总照射时间有关。

照射面积小于100cm2,剂量达60~70Gy时,不一定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照射野面积大于100cm2,剂量30—40Gy时就易出现。

尽管面积较小,只要剂量到70Gy 则可发生慢性肺纤维化。

另外,上呼吸道感染常为其诱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也容易发生放射性肺炎。

放疗中合并用ADM、PYM、VCR 等抗癌药及吸烟也易促使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3.急性放射性肺炎急性放射性肺炎由于肺泡、间质水肿和渗出液明显,临床症状较严重,常表现为低热、干咳、胸闷,较严重者有高热、气急、胸痛、呼吸困难和发绀等。

常伴肺部感染,体检在受照肺可闻及罗音,有肺实变的表现,部分病人可闻及胸膜摩擦音,有胸水的临床表现,较严重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甚至发生肺源性心脏病而导致死亡。

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多数不高,x线片见照射区内有密度增高的片状或网状阴影和正常组织边缘有明显的分界,与照射野范围相似。

4.慢性肺纤维化慢性肺纤维化进展较缓慢,呈隐匿发展,在1-2年后趋于稳定。

临床症状的出现和严重程度与受照肺的容积和剂量有关,也与放疗前肺功能的状态有关。

大多数病人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刺激性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有时胸闷,少数病人有临床症状,合并肺部感染时可发热。

乌司他丁治疗食管癌放疗重症肺炎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乌司他丁治疗食管癌放疗重症肺炎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乌司他丁治疗食管癌放疗重症肺炎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李量K2,李燕琴、习攀2,郭俊俊2王倩2(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陕西西安,710061;2.陕西省肿瘤医院,陕西西安,710061)摘要: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应用于食管癌放疗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 的重症放射性肺炎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

两组患者均选用调强放疗技术,对照组患者给 予亚胺培南3g静滴+吸入用半胱氨酸雾化+甲强龙40mg静脉注射,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 20万单 位静脉泵入。

观察两组患者的撤机时间、ICU住院时间、抗生素降级时间及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中的IL-6、IL-8、T N F-a和CRP水平。

结果治疗组患者撤机时间、ICU住院时间、抗生素降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患者 的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98%(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IL-8、T N F-a和CRP水平比较,无明 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LI-8、T N F-a和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上述指标明显优 于对照组(P<0.05)。

结论乌司他丁可以降低重症放射性肺炎患者血清中的炎性因子水平,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 推广。

关键词:乌司他丁;食管癌;放疗;重症放射性肺炎;炎性因子中图分类号:R818;R73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413(2017)18-0009-032〇17年6月■临床医学Effect of ulina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radiation pneumonia relatedto esophageal carcinoma and its effect on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LI Liang l,2, LI Y an-q inX I Pan2, GUO Jun-jun2, WANG Qian2(1. Xi'an Jiaolong Universily Health Science Center, Xi'an 710061; 2. Shaanxi Provincial Cancer Hospilal,Xi'an 71006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ulinaslali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radiation pneumonia related lo esophageal cancer and ils influence on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Methods Eighly-lhree palienls with severe redialion pneumonia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n=42) and control group (n=41). All lhe palienls were treated with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imipenem 3 g, ivgll.+inhalalion with cysteine alomizalion+armor dragon 40 mg iv; l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ulinaslalin 200 000 units through intravenous pump on lhe basis of lhe control group. The lime of weaning, ICU hospitalization and antibiotic degradation lime, treatment effects and lhe levels of scrum IL-6, IL-8, TNF-a and CRP of lhe l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lime of weaning, ICU hospitalization and antibiotic degradation lime of l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l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lolal effective rale of lhe treatment group was 90.48%, which was higher than 60.98% of lhe control group (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lhe levels of scrum IL-6, IL-8, TNF-琢and CRP between lhe lwo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lhe levels of scrum IL-6, IL-8, TNF-琢and CRP of lhe l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ose of l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l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Ulinaslalin can reduce lhe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palienls with severe pneumonia related lo esophageal cancer, il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which is worth lo be promoted in clinc.KEYWORDS: ulinaslalin; esophageal cancer; radiotherapy; severe radiation pneumonia; inflammatory factor放疗是中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常会引发放射性 肺炎(radiationpenumonitis,RP),其是放疗引起的一种肺部急性和亚急性炎症,常决定放疗的靶区放射计量,从而进一步影 响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1]。

放射性肺炎症状及护理

放射性肺炎症状及护理

放射性肺炎症状及护理肺炎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放射性肺炎是什么呢?很多人对于放射性肺炎的了解却不是很多。

放射性肺炎系由于肺部、纵隔、肿瘤、食管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或胸部其他部位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在放射野内正常肺组织受到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

轻者无症状,炎症自行消散;重者产生广泛性肺纤维化,导致呼吸功能损害,甚至呼吸衰竭。

放射性肺炎的发生、肺部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放射面积、放射量、放射速度和放射的方法均有密切关系。

一般在5周内放射量阈值在25Gy的常规照射量较为安全。

放射剂量在6周内20Gy极少产生放射性肺炎,在相同时间内,剂量超过40Gy,放射性肺炎发生率达100%,放射量超过60Gy,可引起严重肺损伤。

放射量越大,发生率越高,肺的损伤越严重。

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老人和小孩对放射性治疗的耐受性差。

化学疗法所用药物(如博来霉素)引起的肺毒性可能加重放射性肺的损害。

放射性肺炎的症状放射性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哪些呢?只有了解了它的症状,才能够及早的发现并予以及时的治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放射性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哪些吧!对于放射性肺炎,轻者无症状。

可在放射治疗后立即出现刺激性咳嗽,多数在放射治疗2~3个月后出现症状,个别在停止放射治疗半年后出现刺激性干咳,活动后加剧,伴有气急,心悸和胸痛。

不发热或低热,偶有高热,体温高达40℃。

放射性损伤产生肋骨骨折,局部有疼痛。

放射性食管炎可产生吞咽困难。

随肺纤维化加剧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使症状加重,出现发绀。

1、放射性肺炎大多数是以慢性起病,也有的一开始就是急性的。

最初是以肺泡和肺泡壁内,产生炎症反应为初始症状,然后炎症蔓延到周围的,间质部分和血管人体,引起间质性纤维化,导致肺组织破坏和瘢痕产生。

2、这些疾病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包括类似的症状,X线征象及肺功能检查特点。

继发感染时可有黏液浓痰,伴明显消瘦、乏力、厌食、四肢关节痛等全身症状,急性期可伴有发热3、使通气功能降低,炎症也可累及气管、毛细支气管,往往伴机化性肺炎,也是放射性肺炎的一种表现。

胸部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230例临床分析参考模板

胸部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230例临床分析参考模板

胸部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230例临床分析作者:刘阳晨周绍兵高飞叶宏勋赵莺尹小祥【关键词】胸部肿瘤放疗放射性肺损伤临床分析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时出现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有急性与慢性之分,主要表现为急性放射性肺炎与肺纤维化,多发生于肺癌、食管癌放疗过程中或放疗结束后。

自2003年6月至2006年3月在本院接受放疗的1500例胸部肿瘤患者,发生放射性肺损伤230例,发生率为15.33%,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3年内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共230例,其中男135例,女95例,年龄34~86岁,中位年龄57岁。

其中食管癌148例,肺癌73例,纵隔肿瘤9例。

上述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且均为初治者,放疗前、中均未行化疗。

1.2 照射方法放疗采用6/15MV X线针对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先前后对穿照射,推量DT 40Gy/20F,后改斜野或侧野照射,推量DT 60~74Gy/30~37F,共6~8周。

放疗过程中及结束后每月复查胸片,必要时行胸部CT检查,患者有咳嗽、发热、胸痛、气急时随时复查。

1.3 临床表现急性放射性肺炎症状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胸痛等,患者体征很少,最早的症状出现在开始放疗后4周,发生在放疗后3个月内的192例,X线表现为与照射区范围较一致的肺部毛玻璃样改变、斑片状高密度影,CT表现为照射野内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清晰,伴邻近肺内毛玻璃样改变。

患者病情差异较大,重者数天内发生呼吸衰竭和急性肺心病,危及生命。

放射性肺纤维化患者主要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部分患者没有放射性肺炎的历史,纤维化的改变通常在2年后稳定,本组均在放疗2个月后发生,共26例,X 线表现为大片实变影及纤维条索影,CT表现为粗大索条影相互聚拢,肺及纵隔牵拉,血管僵直。

1.4 放射性肺损伤的评定及分级标准根据1995年RTOC组织制定的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分级标准[1],分为:0级,无变化;1级:轻微的干咳或用力时呼吸困难;2级,持续性咳嗽,需要麻醉性镇咳药,轻微用力时呼吸困难,X线无变化或有轻微棉絮状或片状影;3级,严重咳嗽,麻醉性镇咳药无效,安静时呼吸困难,X射线呈致密影,需间断性吸氧或激素治疗;4级,呼吸功能不全,持续性吸氧或辅助通气;5级,致命性。

肿瘤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肿瘤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志 ,1999,15(3):61. [2】 张家骧,魏克伦,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 ,2000.
肿瘤放疗后放射 性肺 炎的观察 与护理
王 洪 阳 陆艳 红 许 丹 (吉林省 肿瘤 医院接诊 室,吉林 长春 130012)
【摘 要l 目的 总 结肿瘤放 疗 导致 的放 射 性肺 炎的有效 护理措 施 。方 法 对 92例放 射 性肺 炎患者 做好 心理 、呼吸 道 、生活 等方 面的护 理 ,指
经过前辈持续 的努力 ,才得 以发展 出N—CPAP治疗法 ,特别是对于 容易发 生呼吸窘迫 的早产 儿 ,使用N—CPAP治 疗 ,确 实使 新生 儿的死 亡率 明显 降低 ,然而治疗 中的 并发症 也并不少见 ,因此正 确的使用及 使用 中的周密护理 ,可 防范 并发症 的发生 ,提高救 治的成功 率 ’ 。 参考 文献 [1】 牛 延 艳 ,吕 丽 .小 儿 气 管 插 管 的 监 护 【J】.实 用 护 理 杂
导 患者进 行呼 吸锻 炼 、有效排 痰 等。结 果 92例 患者 病情 均得到 明 显改善 ,症状 基 本消失 ,总有 效率 为 100%。结论 密切观 察病 情和精 心
的护 理 ,可 减轻放 射性 肺 炎带来 的不适 ,保 证 治疗顺 利 完成 。 【关键 词 】肿 瘤 ;放 疗 ;放射 性肺 炎 ;护理
放射性 肺炎多发于放疗 过程 中,在 原来的病情得 到控制后 ,患者
突然 出现的咳嗽 、胸 闷等症状 ,易使患者对治疗产 生疑虑 ,怀疑 肿瘤 复 发或转 移 ,从而产 生恐 惧心理 。负 面情绪 会造 成 中枢 神经 过度 紧 张 ,削弱了机体的免疫力 ,针对病人 的具体情 况给予心理疏导 ,向患 者讲 解放 射性肺炎是暂 时的并发症 ,并非病情加 重。给予患者精 神上 的安 慰 ,树立其 战胜疾病 的信心。 同患者及其 家属建立 良好 的沟通关 系 ,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 的评估 ,通过给予 心理 护理 ,帮助其 摆脱不 良情 绪 ,减轻心理负担以利康复。 1.2.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有关的生长因子主要有TGF—B、 FGF、PDGF等¨。o,主要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 产生,以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①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TGFs)TC,- Fs包括TGF—a和TGF一13。TGF—d和TGF一13是在分子 组成、受体结构、生物学效应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的两种不 同蛋白质家族。TGF—a的氨基酸序列有(33—44)%与表皮 细胞生长因子同源,可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结合,放与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作用相同。TGF一13是一个含有30种以 上蛋白成分的庞大家族—TGF一13超家族,在TGF一13超家 族的亚家族中,目前报道的有6种TGF一13分子,分别为TGF 一13,一。,在哺乳动物中表达并克隆的有TGF一13。【101。TGF 一¥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凋亡和分泌细胞外基 质的重要生长因子之一,其水平升高已被视为放射性肺损伤 的标志之一¨“。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是一个由多种细胞 因子启动和维持的胶原蛋白代谢调控失调的结果。其中 TGF—B。功能及其广泛,它对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外基质基 因表达、基质降解、细胞凋亡起重要的调节作用。TGF—B还 通过对其它细胞因子的影响,间接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 细胞外基质基因表达、维持胶原在细胞外基质中的比例。在 众多的促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中TGF一8被认为是与放射性 肺纤维化发生和形成关系最密切的介导因子¨11。Madani I 等1121测定了肺癌患者在放疗前、放疗过程中及放疗后随访 期的血浆TGF一母含量的变化,发现在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 患者中血浆TGF—p含量在放疗结束时持续升高,因此提出 可用TGF—B作为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预测因子。
②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司他汀对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影响目的探究乌司他汀对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行根治性放疗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经诊断均为Ⅲ期肿瘤,无法行手术治疗。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三维适行放射疗法;实验组40例,在三维适行放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汀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安慰剂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变化、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指标变化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24周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较实验组差,对照组患者血清中IL-6、TNF-α、TGF-β1水平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55.0%)高于实验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乌司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胸部肿瘤患者肺功能,降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ulinastatin on radiation pneumonitis and radiation pulmonary fibrosis in patients with thoracic neoplasms.Methods Altogether 80 cases of thoracic neoplasms patients treated with radical radiotherapy in the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October 2015 were selected.All the patien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All th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Stage Ⅲtumors,which could not be treated by surgery.In control group,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and placebo were adopted;while combination of appl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and ulinastatin were deployed for experiment group.The pre- and post-treatment lung function index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including the changes in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forced vital capacity(FVC),diffusion capacity for carbon monoxide(DLCO),serum interleukin 6(IL-6),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radiation pneumonitis.Results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pulmonary functions 24 weeks after treatment in contro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experiment group,and serum IL-6,TNF-α and TGF-β1 leve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experiment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post-treatment occurrence rate of radiation pneumonitis of control group was 55.0%,higher than 25.0% in experiment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Using ulinastatin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ung function for chest tumor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adiation pneumonitis and radiation pulmonary fibrosis.[Key words]Ulinastatin;Thoracic neoplasms;Radiation pneumonia;Radiation-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胸部肿瘤是一种常见肿瘤疾病,病发率与致死率高。

而70%~80%被确诊为胸部肿瘤的患者需行放射治疗,但放射治疗后患者易出现咳嗽、发热等并发症,不利于病情控制,导致患者肺功能下降,易引发呼吸困难症状。

放射性肺损伤是患者放疗后一种最常见的不良症状,其发生具有不可逆性,且后期易发展形成放射性肺纤维化,难以治疗,严重者可出现死亡[1-2]。

急性期的放射性肺炎、慢性期的肺纤维化是放射性损伤的主要表现,目前临床尚无疗效明确的治疗方法。

相关研究[3]显示,乌司他汀作为一种高效的广谱水解酶抑制剂,可在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损伤时保护机体内源性物质,对多种蛋白、脂类水解酶及糖类水解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可有效缓解组织细胞损伤,阻止炎性介质释放,改善血管微循环与组织灌溉,对放射性肺损伤可起到治疗作用,使放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改善;但目前关于其治疗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纤维化的研究报道较少。

本研究采用乌司他汀治疗胸部肿瘤患者,分析其对患者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纤维化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行根治性放疗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为无法采用手术治疗的Ⅲ期肿瘤疾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50%,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50%,KPS评分>70分,肝肾功能正常。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0例。

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4~75岁,平均(52.5±7.2)岁;实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5~74岁,平均(51.7±7.4)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给予两组患者23EX型直线加速器行三维适行放射治疗,在CT模拟定位系统基础上对肿瘤部位进行定位,对临床靶区行95%等计量线覆盖,中位使用剂量为60 Gy,总使用剂量约为50~70 Gy。

实验组在此放疗基础上,在放疗至40 Gy 后连用乌司他汀(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99H113904)5 d 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安慰剂治疗。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4周的随访,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1.3评价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变化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治疗有效率。

①肺功能评定:对患者的FEV1、FVC、DLCO进行检测。

②放射性纤维化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4]对血清中IL-6、TNF-α及TGF-β1水平进行测定。

③放射性肺炎分级[5]:0级,咳嗽、气短等症状与治疗前无变化;Ⅰ级,患者伴有轻微的咳嗽、气短症状,对症治疗后可消失;Ⅱ级,患者持续咳嗽需用止咳药,用力呼吸时有呼吸困难,安静时消失;Ⅲ级,患者咳嗽症状较严重,安静时伴有气短,需用糖皮质激素;Ⅳ级,患者出现呼吸功能障碍,需行持续吸氧治疗。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的比较治疗24周后,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较实验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的变化治疗24周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IL-6、TNF-α、TGF-β1水平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0~Ⅰ级18例,Ⅱ~Ⅳ级22例,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55.0%(22例);实验组患者0~Ⅰ级30例,Ⅱ~Ⅳ级10例,放射性肺炎发生率25.0%(10例)。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较实验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近年来,临床治疗胸部肿瘤多以放疗为主,但放疗后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降低治疗效果[6]。

乌司他汀作为一种高效的、广谱水解酶抑制剂,对多种蛋白、脂类及糖类的水解酶活性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使组织损伤与细胞损伤降低,抑制机体过度释放炎性介质,使机体的微循环、组织灌注得到改善[7]。

相关研究[8]表明,若患者放疗后出现严重放射性肺损伤,可快速引发呼吸衰竭、急性肺心病等并发症,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TGF-β1作为生长调节因子,具有调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机体免疫反应及细胞外基质沉积等广泛生物学效应,是一种激发炎症反应的主要细胞因子,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故在治疗过程中抑制TGF-β1的表达,可阻止放射性肺损伤的出现与发展。

TNF-α是一种启动因子,可调节、启动细胞因子网络,诱导细胞产生炎性介质,刺激机体释放白细胞介素-1(IL-1)与IL-6等细胞因子,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具有刺激作用,并对胶原沉积及纤维化具有促进作用。

患者产生放射性肺损伤时,相应的TNF-α水平提高,TNF-α是促使放射性肺损伤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