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蟒河简介

前言,蟒河生态旅游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东南40公里,1983年12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8年8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蟒河升格为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后经过大力投资,得到迅速发展。
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森林覆盖率达到92%以上,有“华北动植物资源宝库”之美称。
正是由于它集人文、山水、动植物等景观于一体,才会有这样惊人的发展速度,尤其是它的生态价值值得我们关注,无论是在区位、资源、风景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要着手其生态价值,在旅游业中突出它的自然优势,体现它的诱人之处与旅游价值。
而蟒河生态旅游区则处于淡季,主要通过管理人员,当地居民了解情况。
调查方法上,蟒河生态旅游区之所以能够在近十几年的过程中得到巨大发展,有多方面的因素,如优厚的政策、得势的投资、较高的宣传意识等,但这些因素都是建立在其独特的自然、生态价值基础之上形成的,旅游区的调查,同样,既可以通过实地进行观察了解,也可以进行问卷,向有关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及游客、当地居民了解具体的情况,在充分研究其生态意义的同时,又探讨了莽和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黑茶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黑茶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关志明【摘要】介绍了山西黑茶山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以及褐马鸡的分布及数量、褐马鸡栖息地选择与植被类型分布、褐马鸡面临的威胁,提出了保护褐马鸡的对策。
【期刊名称】《山西林业》【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2页(P34-35)【关键词】黑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褐马鸡;资源现状;保护对策【作者】关志明【作者单位】山西黑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山西兴县03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9.9褐马鸡属于鸡形目稚科马鸡属,是我国特有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频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其列为严禁贸易的物种名录(附录I)中;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联盟、世界稚类协会等组织将褐马鸡确定为频危物种,其肖像还成为世界稚类协会会徽的主体图案。
1 基本情况山西黑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吕梁山脉中段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1°11′39″~111 °26′30″,北纬38°10 ′03″~38°24′05″,总面积 24 415.40hm2。
是以保护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与温带草原交错区和世界珍禽褐马鸡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6.4C°,1月份平均气温-10℃左右,7月份平均气温18℃左右。
全年10℃以上积温1 500℃~1 950℃,无霜期120d~135d,年均降水650mm左右,主要集中在7月~9月份。
春旱、秋霜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
保护区的水系属于黄河水系,境内湫水河是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区内的交楼申河、南川河、固贤河等则是黄河一级支流蔚汾河的重要水源。
保护区地处吕梁山西坡,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最高点黑茶山主峰海拔2 203.80m,最低点为阳坡水库海拔1 200m,平均海拔1 702m,相对高差1 003.8m。
区内土壤属于栗褐土地带。
太宽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把政风行风评议贯穿于林业建设中

督 。 强监 督员 力量 , 加 聘用 了3 行风 评议 监督 员 , 名 举行 了
聘任 仪式 , 为他们 发放 了聘书 和胸 卡 , 使他们说 话有底 气 ,
摘 要: 政风行风 建设 是建设 生态文 明, 发展 现代林业 的必然要求 , 自然 区建设 的重要 工作 。 是 山西太宽河省级 自 然保护 区在政 风行风评i r作 中,  ̄_ - 坚持 从三个层 面建长效机制 , 三条主线树行 业形 象, 到 了良好 的效果 。 收
关 键 词 : 风 行 风 ; 宽 河 自然 保 护 区; 效机 制 政 太 长 中图 分 类 号 D 6 2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 l 0 - 1( 9 2 1 0 2 7 7 0 7 3 2 0 )2 -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 0 8
工作 落到实处 , 基础工作 入手 , 从 分别建 立 了《 行风评议 办
实事 、 办好 事 台账 》《 风评议 承诺兑现 台帐 》《 、行 、行风评 议 明查 暗访 台账 》《 、行风 评议 存在 问题 整改 台账 》近 年来 , 。
1 山西 太 宽河 省 级 自然 保 护 区 基 本 情 况
23 947. m 4h 。
21 行建 措施 一是 制定方 案 。 .. 3 结合实 际制定 了《 宽河 太
保 护 区2 0 年 开 展 民 主 评 议 政 风 行 风 工 作 的 实 施 意 见 》 09 ,
保护 区现 有职 5 3 名 , 中管理 人员 8 , 18 其 1 g 专业 技术 人
出 的6 方 面 1个 问 题 , 出 了 具 体 解 决 措 施 。 个 3 提 四是 强 化 监
我国十大自然保护区

沙漠化干地(定义为降水量低且降水通常由雨量小、不稳定、时间短、强度大的风暴造成的那些地区)覆盖了全球40%的陆地面积,供养着世界上1/5的人口。
这些干地的沙漠化是由于植被和可利用的水减少、作物产量下降以及土壤侵蚀引起的土地退化,它起因于人口增长、人类需求增加或者政治、经济压力(例如,需要经济作物来增加外汇)造成的过度土地利用,通常由自然发生的干旱启动或加剧。
目前,沙漠化的速率是每年6万平方千米或每年0.1%的总干地面积。
这对于70%的干地(全球陆地面积的25%)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中国森林资源(forest resources of China)1中国森林面积小,资源数量少,地区分布不均。
1990年中国森林面积为1.246亿公顷,人均约0.107公顷,而全世界森林面积约40.49亿公顷,人均约0.8公顷。
中国森林覆盖率12.98%,而全世界森林覆盖率为31%。
中国森林蓄积量91.4亿立方米,人均约8立方米,而全世界森林蓄积量约3100亿立方米,人均约72立方米。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山区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造林、营林经验,培育了大面积的人工林,特别是南方山区的杉木林和竹林。
中国幅员辽阔,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加之植物种类繁多,森林植物和森林类型极为丰富多样:①东北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
中国主要天然林区,现有森林3094万公顷,占全国的26.9%;森林蓄积量28.9亿立方米,占全国32%;森林覆盖率约为37.6%。
经过采伐更新和人工改造经营,区内人工林的比重将逐渐增加。
本区西北部的大兴安岭主要是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林和采伐后的桦木、山杨次生林,部分地区有樟子松林,沿河流有杨树和钻天柳(亦称朝鲜柳),东南部有生长不良的蒙古栎林。
小兴安岭主要是红松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树除红松外有落叶松、鱼鳞松、红皮云杉和冷杉(臭松);阔叶树有椴树、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榆树和械树类及多种桦木和杨树。
长白山区的森林与小兴安岭林区相近似,但阔叶树种的比重增加,并有沙松(冷杉一种)和长白赤松。
实习地区的基本概况中条山及历山的基本概况中条山

第一部分实习地区的基本概况一、中条山及历山的基本概况中条山位于山西省最南端,约在东经110º18΄—112º,北纬34º42΄—35º50΄之间。
山脉走向为东北西南展布。
包括芮城、运城、平陆、永济、夏县、闻喜、绛县、垣曲,临汾地区的翼城、晋东南地区的沁水、阳城等11个县市。
东西绵延220余公里。
在平陆、夏县间断裂成山间台地即张店塬,以此分为东西两段。
主峰历山(舜王坪) 海拔2358米,是山西高原中条隆起部分,系燕山运动褶皱而成。
喜马拉雅运动中又有强烈上升和断裂发生,新构造运动再次大幅度上升。
因此,山的主体形成了许多陡峰和深谷,景色秀丽甚为奇特,南临黄河谷地,北倚汾渭地堑,更加显示出山势的雄伟壮观。
中条山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但由于该山所处的地理纬度较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与本省各山相比,具有气温较高,雨量较多的特点。
以垣曲为例,年平均温度为13.3℃,最高温度达41.5℃,年均降水量为598毫米,尤以主峰周围常年是“云弥山顶,雾罩林梢”,年降水量可选908亳米。
比较优越的气候条件,对动植物的生长十分有利,因而中条山的动植物比省内其他山区丰富得多,甚至还有不少亚热带动植物。
该山是一个石质山地,地层及岩石组成比较复杂,在主峰及其以南多系太古代和远石代的产物,主要是结晶岩和变质岩组成。
主峰以北的山地,地质年代较晚,多为寒武——奥陶纪的厚层石灰和石炭——二叠纪的沙岩和煤层。
中条山是个南缓北陡的单面山,以陡峻的高中山和较缓的低山丘陵地形为主,但也有剥蚀堆积的地形。
该山属于暖温带半干旱森林草句——褐色土地带。
由于受海拔高度、地形、坡向和植被的影响,土壤类别呈现多样化,约在2000米以上的草坪上为亚高山草甸土;2000米以下的林地为棕色森林土,复被较好,在山麓及河谷地带分布着冲积土,自然肥力较高,这些不同的土壤类型,分布着不同的植物和植物群落。
山西省康养基地情况介绍

山西省九大林区介绍山西省直九大林区,拥有4处国家森林公园,7处省级森林公园,3处湿地公园,108个国有林场,分布在太行山、吕梁山复地及汾河、沁河等河流源头,地跨全省11个市62个县,林地总面积2263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496.2万亩,活立木储积量5884万立方米。
这里,集中了全省最精华的森林资源、最优美的森林景观、最优良的森林环境。
广袤的森林成为富含氧气的清新空气制造厂,母亲河水永不干涸的涵养源,防风固沙的天然吸尘器,优美人居住环境的守护神。
省直林区建国以来艰苦奋斗,一代又一代林区人造林绿化,保护管理,不但造就了青山绿水的森林环境,而且建设了不少的厂房、林道、作业点等基础设施,奠定了发展森林康养得天独厚的基本条件。
项目框架规划利用省直林区优良森林和自然环境,经建设到2020年实现如下目标:(1)建设就打森林康养基地集群(2)建设100处规模化森林康养基地(3)实现总投资50亿元(4)实现每年为300万人提供森林康养服务项目基本内容单个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以5000万元为基础,其主要项目内容及投资估算如下:(1)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
约需投资1000万元(2)森林康养主体服务设施建设。
约需投资2000万元(3)公共服务设施即餐厅、接待大厅、养生、医疗等辅助设施建设。
约需投资1000万元(4)森林康养步道等休息设施建设。
约需投资500万元(5)气功、瑜伽、太极等养生锻炼区建设。
约需投资300万元(6)森林康养林培育及环境打造建设。
约需投资200万元合作发展方式双方林场森林景观资源资产价格评估值作价入股。
(1)国有林场森林景观资源资产价格评估值作价入股(2)现有厂房、林道、作业点等基础设施资产作价入股(3)投资商货币投资入股(4)现有技术等知识产权作价入股收益估算森林康养基地收入+森林旅游服务收入+其他服务收入,一般投资回收期5年。
省直林区拟建森林康养基地一览表。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山西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批复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山西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功
能区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2.08.29
•【字号】晋政函〔2022〕78号
•【施行日期】2022.08.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山西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
批复
晋政函〔2022〕78号省林草局:
你局《关于对山西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进行调整的请示》(晋林保字〔2022〕18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调整山西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
调整后的自然保护区范围不变,地理坐标仍为东经111°46′00″~112°00′27″,北纬36°24′30″~36°35′05″;总面积不变,仍为17960.2公顷;功能区调整后核心区面积为6941.99公顷、缓冲区面积为2788.7公顷、实验区面积为8229.51公顷。
二、你局要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切实保护好自然资源、珍稀野生动植物和自然遗迹。
确保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妥善处理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原住民生产生活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山西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山西省人民政府2022年8月29日。
方山调研报告

方山调研报告方山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方山位于中国山西省的吕梁市,作为一个自然保护区,方山一直以来都是吸引游客和自然爱好者的热门目的地。
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方山的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资源、旅游开发情况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为进一步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 实地观察:我们深入方山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方山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植被类型和动植物种类;2. 问卷调查: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方山的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方山旅游开发的看法和需求;3. 采访调查:我们采访了当地政府官员、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和旅游从业人员,了解方山的保护与开发情况。
三、调研结果1. 自然环境:方山地处山西省偏西北地区,主要由花岗质层和页岩构成。
方山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湿热多雨。
方山的植被类型主要为温带草原和林区,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2. 旅游开发情况:方山自然保护区已经开发了一些游览线路和设施,但整体开发建设仍有待加强。
方山的风光秀丽,景区内有许多观光点和步行道,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水风景;3. 居民生活状况:当地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养殖业,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方山自然保护区的存在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些就业机会,让他们的生活有了改善。
四、调研分析1. 旅游开发的机会与挑战:方山作为一个自然保护区,其原始风貌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是方山旅游开发的主要机遇。
然而,方山的旅游开发仍面临许多挑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服务品质有待提升等;2. 保护与开发的平衡:方山自然保护区需要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同时,适度的旅游开发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并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如何在保护与开发之间取得平衡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调研建议1. 提升旅游设施:方山自然保护区需要增加停车场、厕所和休息场所等基础设施,以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2.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培训旅游从业人员,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职业素养,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3. 加强宣传推广:方山自然保护区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4. 发展特色旅游项目:方山自然保护区可以开发一些特色旅游项目,如皮划艇、徒步线路和生态农场等,丰富游客的游览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山西省铁桥山自然保护区
省级
和顺县西北部山地
东经113º5ˊ0″—113º35ˊ0″北纬37º13ˊ—37º34ˊ
38974.4
23
山西省韩信岭自然保护区
省级
灵石县中南部
东经111º36ˊ—111º55ˊ北纬36º42ˊ—36º53ˊ
86861
10
山西省人祖山自然保护区
省级
吉县西北部
东经110º33ˊ20″—110º43ˊ01″北纬36º10ˊ—36º19ˊ30″
15940
11
山西省四县垴自然保护区
省级
祁县东部山地
东经112º32ˊ38″—112º40ˊ55″北纬37º4ˊ35″—37º17ˊ10″
23947.4
28
山西省尉汾河自然保护区
省级
兴县境内
东经111º15ˊ—111º30ˊ北纬38º20ˊ—38º40ˊ
15267
14
山西省汾河上游自然保护区
省级
娄烦县汾河上游
东经111º31ˊ—112º2ˊ北纬37º51ˊ—38º13ˊ
27000
15
山西省黑茶山自然保护区
省级
兴县东南部黑茶山
东经110º11ˊ39″—111º26ˊ30″北纬38º10ˊ0″—38º20ˊ23″
25741.7
16
山西省朔州紫金山自然保护区
省级
朔城区南部山地
东经112º32ˊ20″—112º45ˊ0″北纬39º5ˊ0″—39º13ˊ0″
11420
17
山西省应县南山自然保护区
省级
应县南部山地
东经113º8ˊ—113º34ˊ北纬39º17ˊ—39º27ˊ
山西省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山西省自然保护区
序号
自然保护区名称
级别
位 置
经 纬 度
海拔(米)
类型
主要保护对象
总面积(公顷)
1
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
交城、方山两县交界处
东经111°22ˊ—111°33ˊ北纬37°45ˊ—37°55ˊ
1600—2800
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型
10443.5
2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00—1800
2867
6
山西省五鹿山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
蒲县
东经111º9ˊ—111º18ˊ北纬36º28ˊ45″—36º38ˊ30″
1100—1946.3
20617.3
7
山西省灵空山自然保护区
省级
沁源县
东经112º3ˊ18″—112º3ˊ33″北纬38º34ˊ11″—36º2省级
山西省平遥县东南部山地
东经112º17ˊ23″—112º27ˊ26″北纬36º55ˊ10″—37º6ˊ50″
18560
13
山西省八缚岭自然保护区
省级
榆次区东南部山地
东经112º54ˊ15″—113º5ˊ6″北纬37º23ˊ42″—37º33ˊ59″
1300—1858.8
1334
8
山西省绵山自然保护区
省级
介休县
东经111º56ˊ—112º8ˊ北纬36º49ˊ—37º1ˊ
897—2487
17827
9
山西省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
省级
运城市沿黄河8县、市
东经110º13ˊ58″—112º03ˊ28″北纬34º34ˊ58″—35º39ˊ30″
国家级
垣曲、沁水、阳城、翼城交界处
东经111°51ˊ10—112º31ˊ35″北纬35º16ˊ30″—35º27ˊ20″
620—2321.8
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型
24200
3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
宁武、五寨两县交界处
东经111º50ˊ—112º5ˊ30″北纬38º35ˊ40″—38º46ˊ
1346—2787
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型
21453
4
山西省蟒河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
阳城县
东经112º22ˊ10″—112º31ˊ35″北纬35º12ˊ50″—35º17ˊ20″
300—1527.6
5573
5
山西省天龙山自然保护区
省级
太原市
东经112º29ˊ北纬37º43ˊ
20810
18
山西省桑干河自然保护区
省级
大同盆地沿桑干河流域,横跨朔城区、怀仁、大同、阳高县及天镇县一部分
东经112º50ˊ—114º31ˊ北纬39º50ˊ—40º30ˊ
60787
19
山西省臭冷杉自然保护区
省级
五台山北坡,繁峙县西南部山地
东经113º19ˊ00″—113º37ˊ30″北纬39º2ˊ—39º13ˊ
25049.4
20
山西省云中山自然保护区
省级
忻州市忻府区西部山地
东经112º17ˊ—112º37ˊ北纬38º13ˊ—38º41ˊ
39800
21
山西省孟信垴自然保护区
省级
左权县北部
东经113º31ˊ7″—113º35ˊ6″北纬36º49ˊ—37º5ˊ
38334
24
山西省灵丘黑鹳自然保护区
省级
灵丘县南部
东经113º51ˊ—114º38ˊ北纬39º23ˊ45″—39º38ˊ57″
134667
25
山西省团圆山自然保护区
省级
石楼县中西部
东经110º34ˊ—110º47ˊ北纬36º52ˊ—37º05ˊ
16477
26
山西省涑水河源头自然保护区
省级
中条山北麓,绛县城东南部
东经111º34ˊ—111º51ˊ北纬35º22ˊ—35º29ˊ
23144
27
山西省太宽河自然保护区
省级
中条山脉中段南坡,夏县东南部
东经111º20ˊ—111º33ˊ北纬34º57ˊ15″—35º7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