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除尘自动化控制系统
论干法除尘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论干法除尘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摘要:120T转炉采用干法除尘工艺,该工艺由烟气冷却、净化回收及控制系统组成,其中烟气净化回收系统由蒸发冷却器、静电除尘器、ID风机、煤气切换站等组成。
系统运行基本稳定,但也存在一些故障,本着减少故障时间,保证设备稳定运行的目的,本文对干法除尘系统出现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探讨应对策略。
关键字:转炉;干法除尘;故障;应对策略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faults in drydedusting systemAbstract:120t converter adopts dry dedusting process,which is composed of flue gas cooling,purification recovery and control system.The flue gas purification recovery system is composed of evaporative cooler,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ID fan,gas switching station,etc.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is basically stable,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faults.In order to reduce the fault time and ensure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equipm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faults of the dry dust removal system,and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converter;dry dedusting;fault;coping strategies1干法除尘工艺简介日钢二炼钢建有4座120t顶底复吹式转炉,均采用干法除尘技术。
除尘灰无人行车自动控制系统操作说明书

除尘灰无人行车自动控制系统操作说明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说明规定了除尘灰无人行车自动控制系统的使用、维护、检修方面的管理。
2、行车手动操作说明2.1行车操作保留原有手动功能,并新增自动控制功能。
2.2在原有操作箱上增加“手动\0\自动”转换开关,手动操作时,将旋钮开关拨动到“手动”位置,按动“启动”按钮,观察到主回路接触器吸合指示灯为绿色,即可操作。
注意:原手动提升下降抓斗时需要闭合抓斗与提升同时操作,现半自动抓斗提升或下降时只需要操作提升手柄。
禁止打反方向制动停车。
2.3需要进行自动操作控制时,将“就地\0\远程”转换开关拨动到“自动”位置,自动状态指示灯为绿色,方可下车在地面站进行操作。
2.4出现任何突发情况需要停车,在行车驾驶室中按“停止”按钮或“急停”按钮,均可进行停止作业。
2.5矫正开闭斗操作,更换钢丝绳后或者钢丝绳长度有变化时需要进行开闭斗矫正。
2.6操作箱上故障灯为红色时,需检查变频器所报故障,处理后按动操作箱上故障复位按钮,故障灯不亮即可正常操作。
3.行车自动操作3.1自动操作需在地面操作站操作画面发出启动指令。
行车上按钮需选择远程。
3.2启动指令包括:选择料仓,选择产线,上电命令、启动命令。
3.3主体画面概况,如图:3.4画面上部为菜单栏,可切换所需要的页面在下部显示。
3.5画面布局与实际布局基本类似,图形中中部是基础框架与三台行车,10个方框为料库,料库根据大小不同被分割为若干个小格,从右上角小格编号为0开始从上到下,从右向左继增,料库下方的数字为当前抓取的小格编号,可通过修改此数字选择行车当前抓料的位置,当前抓料位置作业结束后,自动跳转至下一个未标空抓料位置。
上部为放料仓。
3.6.行车大车位置、小车位置,抓斗高度与实际位置一致,大小车移动时,画面行车跟随移动。
3.7画面右部为行车是否具备上电等状态、行车运行到哪一个步骤显示。
红色为不具备条件,绿色为正常。
3.8画面下部为操作指令和行车状态精准信息。
转炉煤气干法净化回收技术

转炉煤气干法(LT)净化回收技术的国产化应用我国现有600多座转炉,年产钢超过4亿吨,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转炉的转炉煤气净化采用较为落后的湿法(以下简称老OG)除尘,耗水耗电量大,是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薄弱环节。
除了老OG除尘之外,近年来我国新建转炉采用了第四代湿法(以下简称新OG法),以及引进的千法(以下简称LT法):使转炉煤气净化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转炉煤气净化技术引进的同时,国内多家设计研究单位进行了吸收开发,目前转炉煤气净化的LT法、新OG法除引进少量关键技术和部件,大量的设备设计、系统设计立足于国内,甚至新OG法基本实现全国产化。
对我国转炉炼钢节能减排、实现负能炼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我们仍清醒看到,转炉煤气净化发展到今天,这些技术包括引进技术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或有值得改之处,这是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要追求和持续研究的新目标和新课题。
正是由于目前各种除尘方式的利弊所在,使新建转炉除尘设计选择LT法还是新OG法似乎难以确定。
本文就两种除尘方式进行比较,提出自己的建议。
1.国内外转炉烟气除尘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当前,转炉烟气净化及煤气回收技术主要有两大类型:即日本的湿法系统(OG法)和德国的干法系统(LT法)。
1.1 湿法系统图1 OG法工艺流程OG法是以双级文氏管为主,抑制空气从转炉炉口流入,使转炉煤气保持不燃烧状态,经过冷却而回收的方法,因此也叫未燃法,又称湿法。
在湿法方面,日本从60年代起开发了OG法,这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流程。
1962年,日本新日铁公司的转炉首次成功地应用该法对转炉烟气进行除尘并回收,合理地利用废气中的化学能和显能及含铁粉尘。
目前己成为世界上最广泛采用的转炉烟气处理方法,在保护环境、回收能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OG法装置主要由烟气冷却系统、烟气净化系统及附属设备组成(见图1)。
在冶炼中生成高一氧化碳浓度且含150~200mg/m3粉尘的煤气,温度达1600℃。
莱钢80t转炉干法除尘自控系统的研究与改进

Th s a c d I rv me t y De u t g Co t l y — e Re e r hAn mp o e n Dr d si n r s Of n oS
摘 要 : 莱钢股份炼钢厂新二区 8 t 0 转炉采用了首套 国内 自主设计施工的干法 除尘 系统 , 本文介绍了该 自控系统投产 以来技术人员对 其进行 的研究与改进 , 对于转炉干法 除尘控制的设计及应用具有较为广泛的参考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 : 蒸发冷喷水控制 ; 烟气流量 ; 细灰 输送 ; 除尘切换
Abs r c : e 8 tc n e t ri i r n An t e o p Co Lt . t a t Th 0 o v re n La wu Io d S e lGr u . d Ne Se o d D iti t d p e r e u t g c n r l y t m w c n s rc o t d a d y d d s i o to se a n s wh c sd sg e n o s r c e y d me t n i e r o h i s i e i h wa e i n d a d c n tu t d b o s i e g n e s f r t e fr ttm ,Th sp p ri to u e h e e r h a d c i a e n r d c s t e r s a c n i p o e n i o to y t m i c t a n o u e Th t d a d rr f r n e v l ef rd y d d si g c n r 1 m r v me tt t sc n r ls se sn e i c me i t s , e su y h swi e e e e c a u o r e u tn o to . o h
浅谈转炉干法除尘控制系统的设计

数据 自动 采 集 ,使用 单 回路 PD 转炉 干 法除 尘 生产所 需 水 量等 过程 量 进行 I对
自动控 制 ,实现 了风 机变 频控 制 、蒸发 冷却 器 出 口温 度控 制 、静 电除尘 器静
科 学 论 坛
I D
浅 谈 转 炉 干 法 除 尘控 制 系统 的设 计
苑喜文 吕宗岩
河北 秦皇 岛 060 ) 6 0 4
(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秦皇岛研 究设计 院
[ 摘
要] 在充 分研究干式净化 除尘方法 的基础上 ,结 合转炉生产 现场环境 ,综合对 比分析研究 ,选用W n C S —4 0 i C / 7 0 系列大型 计算机 ,以光纤以太环 网通信 系统解 PD I控制 W n C S - 4 0 光纤 以太环 网 iC/ T 0
能源 的再 回收利 用 。 目前 用于 转炉烟 气 除尘 的技 术主 要有 湿法 除尘 和 干法 除 尘 。转 炉干 法除 尘 以其 除尘 效 率高 、综合 运行 费 用低 、粉 尘 回收利 用 率高 的 优 势 ,成为 今后 的发 展方 向 。如何建 立 干法 除尘 控制 系统 ,则 成 为能 否发挥
其 优势 的决定 性因素 。
一
、
转炉 干法 除尘系统 工 艺概况
该系统 主要 是实现 转炉 煤气 的净化 与 回收 。 目的是实 现最低 的 能源 消耗
基于PLC与WinCC的干法除尘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闭所 有箱 体 进 口蝶 阀 , 同 时打 开荒 煤 气 顶 部放 散 阀
从 节约 成本 考虑 , 需要将 原 先现 场 旧控 制箱 及 开关 量 组 , 进行 荒煤气 放散 。随着过滤 过程 的不 断进行 , 滤袋
输 入输 出模 块应 用 到新 系 统 中, 并采 取 新增 4个 图尔 上 的粉 尘越 积越 多 , 过滤 阻力 不 断增 大 。 当阻力增 大 克B L 6 7仪 表 站点 全面 取代 原先 集 中回控 制室 的仪 表 或 时 间 到一 定 值 时 , 电磁 脉 冲 阀启 动 , 进 行 脉冲 喷 吹 模拟 量 信 号 。这 样 即节 省 了 中控 室 控制 柜 的数 量 , 减 清 灰 , 喷吹气 采用 氮 气 , 清 理 的粉 尘落 入箱 体下 部 ( 根 少 了其 占地 面积 , 为与 高炉 其他 辅助 设 施控 制 系统 全 据 工 艺 的需 要 , 取 消 了原 先 设置 的中 间灰 斗 , 多加 装 面 集 中到 一个 中控 室 奠 定 了基 础 ,又使 得 整 个 采 用 了一个球 阀) 。当箱体 下部 中的灰 尘累积 到一 定量 时, 灰 尘经 星型 卸灰 阀卸入 输灰 P r o i f b u s — D P现场 总 线控 制 的 P L C系 统更 加 有利 于 日 启 动刮 板机 卸输 灰系 统 , 常 的检 修维护 。 1 、 系统 工艺 流程 简介 管道 , 由刮 板 机 将 灰尘 输 送 至 大灰 仓 , 最 后 灰 尘经 加 湿 机加湿 再 由运灰 汽车运 走 。 2 、 P L C控 制 系统 2 . 1 控 制系 统 的组成
尘 设施 进行 全面 升 级改 造 , 其 电气 自动 化控 制 系统 结 阀组 输送 到煤气 总 管 网。
合之 前 运行 维护 经验 进行 重 新 设计 、 施 工与 调试 。本 套基于 P L C与 Wi n C C的干 法 除 尘 控 制 系统 的设 计 , 当荒 煤气温 度大 于 2 6 0  ̄ C 或低 I O 0  ̄ C 时, 系统将 关
转炉干法除尘过程控制系统的研究与改进

阀打开 , 双介质喷嘴同时喷出蒸汽和水 , 使水在排出 时被 雾化 , 所 需要 的 喷水 速 度 是 由要 在蒸 发 冷 却 器 中降低的转炉烟气热含量来决定 的, 因此使用单位 时间从热输入推算 出来的水流量作为设定值 , 将实 际喷水 量作 为控 制 器 的 输 入进 行 比例 控 制 , 通 过 快 速气 动调 节 阀 自动 调 节 水 流 量 , 其 喷水 响应 时 间 在 4 s 左右 ; 另外 , 考 虑 炉 气 的 比热 随 着 炉气 成 分 和 温
值, 此时 , 水的P I D调 节器 的 S P=( 入 口温 度 一出 口 温度 )× 0 . 5×1 0 ×于煤 气 流量 ×温度 控 制器 的输
5 3
助理工程师 , 从事 自动化控制及仪表维护工作 。
李 明 。 等: 转 炉干 法 除尘过 程控 制 系统 的研 究与 改进
度 而 变化 的 因素 , 针 对 蒸 发 冷却 器 出 口温 度 设 置 一 个 温 度控制 回路 , 其 输 出信 号 用来 改 变 单 位 时 间 的 喷 水量 和计 算水 流 量之 间 的 比例关 系 , 对 上一 个 比 例 控制器 起 到前馈 控 制 的作 用 , 使 蒸 发 冷却 器 的 出 口温度控 制 在设定 温度 范 围 内。即 : 开 始 吹炼 , 氧 阀 打 开之后 , 蒸 汽 阀 打开 。若 蒸 发 冷 却 器 入 口温 度 高
表 1 基于 目标温度控制的温控模型
蒸发冷却器 出口温度 T范围
出 口温 度 T<2 2 0 o C 2 2 0℃ <出 口温 度 T<2 6 5℃
流
O
量
小流量 1 小流量 2
运行达不到预期效果且故障率较高。技术人员通过 生产 过程 中的不 断改进 ,通 过控 制参数 优 化 、过 程 实验 、设备换 型等手段 ,最终妥 善解决 了上述 问
干法除尘技术123.ppt

干法除尘与湿法除尘的效益比较分析
210t转炉干法除尘 序号 项目 吨钢费 用(元) 全年费用 (万元) 210t转炉湿法除尘 吨钢 耗量 吨钢 费用 (元) 0.54 全年费 (万元) 干法与湿法 比较(万元)
吨钢耗量
1
备件(折旧 费4%计)
0.74
-180
-132
-48
2
水耗(m3)
0.05
0.25
阀 极线 极板
高压变 压器、 绝缘子、 加热器
四、转炉干法除尘的主要设备构成、功能
3)内部刮灰和振打 两套刮板机:是专门极板振打 装置 为圆形电除尘器开发研 制的,AB、CD电场各一 套。 振打系统:入口分布 扇形挂灰 器 板振打;出口分布板振 打;阴极线振打;阳极 板振打。
链式刮灰 装置 吊挂 装置
四、转炉干法除尘的主要设备构成、功能
3)粗粉尘捕集系统 蒸发冷却器内部捕集 的大颗粒粉尘集中到 下部,由链式刮灰输送 机输送到外部的灰仓。 包括链条、紧急卸灰阀 和插板阀等构成。见图)
四、转炉干法除尘的主要设备构成、功能
2、电除尘器 电除尘器由1)电除尘器本体;2)四个高压电 场;3)内部刮灰和振打;4)细粉尘捕集系统;5) 卸爆阀。
二、转炉干法除尘与湿法的比较
粉尘利用率高 干法除尘系统吨钢粉尘回收量可达到20-25kg/吨钢 全部可以通过罐车直接送烧结厂重复利用。
占地面积少 干法除尘系统设备之间的配置灵活简单,而且占地面 积少,整个占地约为湿法的1/2,可节省征地费用。
二、转炉干法除尘与湿法的比较 2、效益比较
以包钢薄板厂 210 吨转炉数据统计的对比表(见下页 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干法系统较湿法系统仅在节省运 行费用和多回收煤气方面,每年效益就达到1200多万元。 该表未统计节约征地费用与多回收粉尘中含铁量成 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PLC与WinCC的干法除尘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三明365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LC与WinCC的高炉煤气干法除尘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该控制系统采用在Profibus-DP现场总线控制,中间增加两个中继器来对信号进行有效放大和再生处理,从而达到扩展网络规模,保证了控制系统可靠、及时、高速的数据通信;采用了WinCC监控软件设计的HMI监控画面,利用其全局C脚本自动生成EXCEL文件格式的生产日报表。
关键词:PLC;WinCC;Profibus-DP;干法除尘;HMI监控画面;0 引言炼铁高炉煤气干式布袋除尘由于节水、一次性投资后运行维护费用低,已经成为高炉重要的煤气除尘方式,同时可以开发干式高炉煤气余压发电(TRT发电), 利用高炉煤气余压余能奠定了基础, 是目前国内外高炉煤气除尘应用热点。
2012年5月,福建省三钢(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4#高炉1050m3干法除尘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结合之前运行维护经验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本套基于PLC与WinCC的干法除尘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从节约成本考虑,需要将原先的现场控制箱及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应用到新系统中,并采取新增4个BL67仪表站点全面取代原先集中回控制室的仪表模拟量信号。
这样即节省了中控室控制柜的数量,减少了其占地面积,为与高炉其他辅助设施控制全面集中到一个控制室奠定了基础,又使得整个采用Profibus-DP现场总线控制的PLC系统更加有利于日常的检修维护。
1系统工艺流程简介图1 干法除尘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套干法除尘控制系统的高炉煤气先经过重力除尘器将大颗粒粉尘因自身重力作用自然沉降,再由荒煤气总管通过进口蝶阀和进口盲板阀分配到装有若干布袋除尘器的14个箱体中,在箱体中荒煤气颗粒较大的粉尘再因重力作用自然沉降,颗粒较小的粉尘随煤气继续上升。
荒煤气经过滤袋时,粉尘被阻留在滤袋的外表面,煤气此时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煤气进入箱体上部,再通过出口盲板阀和出口蝶阀进入净煤气总管,并最终经过TRT发电机组或减压阀组输送到煤气总管网。
当荒煤气温度大于260℃或低100℃时,系统将自动关闭所有箱体进口蝶阀,同时打开荒煤气顶部放散阀组,进行荒煤气放散,该过程为无扰切换,并可以有效控制高炉炉顶压力。
随着过滤过程的不断进行,滤袋上的粉尘越积越多,过滤阻力不断增大。
当阻力增大或时间到一定值时,电磁脉冲阀启动,进行脉冲喷吹清灰,喷吹气采用氮气,清理的灰尘落入箱体下部。
当箱体下部中的灰尘累积到一定量由料位计控制或时间控制时,启动刮板机卸输灰系统。
灰尘经星型卸灰阀卸入输灰管道,由刮板机将灰尘输送至大灰仓,最后粉尘经加湿机加湿再由运灰汽车运走。
2 PLC控制系统2.1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图2 干法除尘控制系统总硬件图如图2所示,干法除尘控制系统设备控制级采用西门子S7系列的PLC, PLC控制器采用STEP7 V5.4软件进行组态编程,CPU使用高性能的414-2 DP型处理器, 确保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
PLC和现场各远程站之间采用Profibus-DP通信网络连接, PLC与ET200工作站之间通过Profibus-DP 进行通讯,通讯速率12 M,保证了控制系统可靠、及时、高速的数据通信。
电气控制、仪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采用“三电合一”,即电气控制、仪表控制、计算机全部采用一套PLC控制系统。
低压配电部分设计有电源自动切换柜,并通过UPS电源保证了PLC 主站与现场分布式I/O站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PLC控制柜主要硬件构成如表1所示。
此外,采用图尔克BL20系列产品通过两个电机控制柜控制14个箱体的仓壁振动器与星卸电机的启停。
电动设备仓壁振动器、星卸电机和刮板机,采用机旁、远程上位机两种操作方式来进行控制,机旁操作仅用于调试和检修设备时使用,远程上位机操作为正常生产时使用的操作方式。
其他A、B蝶阀、C、D盲板阀和上下球阀等只采用远程上位机操作方式。
2.2 Profibus-DP现场总线通讯方式图3 中继器Profibus-DP现场总线采用RS-485差分平衡传输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可抑制噪声,但在现场设备过多、传输线路距离过大、外部环境电磁干扰严重情况下,控制系统就可以通过增加中继器来对信号进行有效放大和再生处理,从而达到扩展网络规模、保证良好通信质量的目的。
中继器如图3所示,它的总线接口为一进三出,并分为Segment1和Segment2两段,其中Segment2具有信号放大功能,而Segment1没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距离短的用Segment1或Segment2都可行,但到下一个距离远的站点通常用Segment2,这样可以防止距离远的站点丢失,有效降低总线故障。
检修人员在处理总线故障时,切记不要将原先接Segment1和Segment2的总线接头位置调换,否则可能将总线故障进一步扩大丢失更多站点,查找总线故障时最好使用终端电阻,从前端站点开始逐级查找。
在调试现场总线通讯过程中,由于现场电气施工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在总线联接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调试人员可以通过终端电阻逐级查找总线故障点。
本系统由于PLC柜与现场站点的距离较远,从PLC控制柜两DP口出来的总线分别进干法现场东西两边的中继器IN端口,在由三个OUT端口分别连接现场箱体其它几层的站点,现场各个模块之间现场总线通过总线T型头串联起来,此外,中继器不需要在STEP7硬件中进行组态。
2.3 控制方式的实现干法除尘控制系统中每个箱体设有一套脉冲氮气反吹系统。
包括:氮气包、脉冲阀、喷吹管、球阀等。
每个喷吹包各安装15个脉冲阀。
反吹介质为氮气,脉冲用氮气压力为0.3~0.4MPa,小时用量约为1000m3。
反吹方式:在线反吹、半闭线反吹和单体反吹,可连续周期性进行反吹,也可实现定时或定压差的间歇反吹操作制度。
脉冲反吹系统主要包括喷吹气包、脉冲阀、喷吹管、阀门、喷嘴等。
工作原理:脉冲阀开启后,高压氮气通过喷吹管从喷嘴里喷出,形成高速气流进入滤袋,并从周围引射数倍于喷射气量的净煤气冲进滤袋,使滤袋急剧膨胀,引起一次冲击振动。
并在瞬间产生由里往外的逆向气流。
在冲击振动和逆向气流的作用下,滤袋表面的粉尘被抖落。
整个过程约为0.1秒。
卸灰系统采用中间灰斗加三阀的形式,即布袋除尘器筒体下设气动锁紧式卸灰钟阀,中间灰斗下设气动锁紧式卸灰钟阀,再设星形给料阀。
卸灰时,先将箱体灰斗中的灰尘卸到中间灰斗中,然后再由中间灰斗卸到刮板输送机中运出。
箱体灰斗的容积大于中间灰斗的容积,以保证箱体卸灰时,能保证部分灰封,防止煤气窜入中间灰斗中。
两个过程分开进行,保证煤气在卸灰过程不泄露。
现场14个布袋除尘器和其他设备的控制硬件组成如表3所示。
除脉冲反吹需要氮气气源外,气动阀门驱动、氮气炮也需要氮气。
因此应设置氮气储存罐,用来暂时存储氮气。
在除尘器装置中设1个10m3氮气储气罐,氮气气源压力应不小于0.8MPa。
除尘器本体上面主要阀门设备为气动,气动阀门的操作采用计算机系统控制气动阀门线圈状态的方法来控制气动阀门。
机旁操作通过计算机系统选择,由机旁按钮信号反馈到PLC,由PLC输出指令操作电气柜内的接触器来达到动作设备的目的。
设备的现场限位开关信号均须输入计算机系统。
1、布袋除尘器荒煤气总管温度检测、报警,净煤气总管温度检测。
2、压力检测11个点,分别为荒、净煤气总管压力检测,大灰仓两个进口,1个出口压力检测,四个氮气调压阀组后压力检测和一个煤气调压阀组后压力检测。
3、差压变送16个点。
分别为14个布袋除尘箱体荒、净煤气管压差检测,1个荒净煤气总管差压检测,5个氮气调压阀组前后差压检测。
4、含尘量检测15个点,分别为14个布袋除尘箱体净煤气支管含尘量检测,1个净煤气总管含尘量检测。
5、灰位检测20个,分别为每个除尘器箱体灰斗上各2个热电偶,共20个检测点;大灰仓3个射频导纳检测灰位。
6、流量检测4个点,分别为脉冲反吹、气力输灰、氮气炮和气动阀门四个氮气支路的流量检测。
7、除尘器脉冲反吹系统的脉冲阀顺序控制。
自动反吹程序设计,从1至14号箱体依次反吹自动切瓦与引瓦程序,3 WinCC组态软件系统监控画面3.1 监控画面的总体设计图4 干法除尘控制系统主画面如图4所示干法除尘控制系统主画面,上位机监控软件平台使用Simatic WinCC 7.0, 通过该软件设计实现以下功能:(1)上位机Simatic WinCC 7.0与下位机Siemens PLC的通信。
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通过工业以太网进行实时数据交换,这样既可以满足操作管理人员或检修人员对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也可通过操作界面完成对现场设备的远程操作。
上位机、工业交换机与下位机之间通过工业以太网以100Mb/s的速度进行高速通信, 确保了监控画面模拟设备的快速响应性。
2台上位机互为备用, 使得监控系统安全可靠, 最大程度上保障了生产的连续性。
工业交换机通过工业以太网连接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高速通信,实现控制程序的上传下载,完成HMI画面组态程序的正常工作。
(2)画面整体设计。
用其简单的自带画图工具,根据干法现场设备实际的分布情况,画出主体设备合理布置图及走向,使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各类设备,以达到画面整体美观的效果,画面中固定不变的机构使用比较暗的颜色,开关、阀门等活动部分使用比较鲜亮的颜色。
在主画面设计好以后,在设备相应的位置上标记出限位开关信号、温度、压力、含尘量等状态信息。
在主画面下端布置上选择分窗口的若干按钮,在右边空白处将其他一些公共仪表量信息归类显示在一处。
(3)主画面能够基本反映工艺流程总貌及设备运行状态显示。
监控程序主画面动态显示工艺流程图、运行设备阀门的开关位,箱体的温度、压力、含尘量及箱体反吹运行状态, 供操作人员了解系统生产状况。
主监控画面还提供其他子系统的图形界面, 包括:氮气调节阀窗口、反吹画面、刮板机画面、放散调节阀画面、切引瓦画面、仪表画面、现场照明画面、用户归档画面、报警画面、参数设定画面、报警消音等。
通过按钮可以切换至不同的窗口, 来展现各个生产工艺部分的生产实际情况和其他记录报警功能等。
(4)控制方式选择。
系统提供两种控制方式:远程计算机控制和现场机旁操作。
操作人员正常情况下都在上位机上进行远程计算机控制,当需要到现场调试检修时,可以设置为现场机旁操作(屏蔽远程控制),提高了现场检修人员的安全性。
氮气反吹控制方式提供三种远程控制方式: 在线反吹、半闭线反吹和单体反吹,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监控主画面上自由选择。
(5)参数趋势显示图。
监控程序提供了每个箱体温度、含尘量、压力(压差)等实时趋势曲线的显示,通过点击主画面上任意箱体的仪表量数据即可显示出对应箱体相关数据趋势曲线,通过编写C脚本可以在仪表量趋势曲线窗口画面上对14个箱体间任意切换观察,从而使管理与技术人员及时有效地把握设备的运行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