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治疗与康复教育

合集下载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健康教育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和管理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份关于冠心病中医药健康教育的处方,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一、了解冠心病1. 冠心病的定义及病因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所引起的心律失常、猝死以及心力衰竭等。

病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抽烟、肥胖、缺乏锻炼等多种因素。

2. 中医药对冠心病的认识中医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范畴,其病因主要为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不良习气等引起心脉瘀阻、气机郁滞而发病。

二、中医药保健知识1. 饮食调理根据中医理论,冠心病患者应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粗杂粮、新鲜蔬菜水果,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等。

2. 情绪调控冠心病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激动、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3. 合理运动适度的锻炼对于冠心病患者非常重要,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建议进行舒缓的太极、气功、散步等运动。

4. 中药保健中药调理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活血化瘀、调节气血、安神定志等,因此可以通过中药疗法调理气血,增强心脏功能。

三、中医药治疗方法1.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配伍中药进行调理,如桃仁、红花、山楂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材。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冠心病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作用,通过刺激穴位、调理气血,可以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脏功能。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以舒筋活络、调和气血,改善心脏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提高免疫力。

四、注意事项1. 注意休息冠心病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 定期体检冠心病患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心血管方面的体检,及时了解身体状况。

3. 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冠心病一般是结合药物治疗的,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

以上是一份关于冠心病中医药健康教育的处方,希望对冠心病患者有所帮助。

在平时的生活中,冠心病患者要注意调整饮食、情绪、运动等方面,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措施

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措施

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措施心脏康复是冠心病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有计划、全面地运动、心理及营养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脏功能。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措施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运动康复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是通过有规律的、逐步增加的运动来增强心脏的耐力,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降低心脏负担。

运动康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术后恢复期运动: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术后时间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切勿过度活动,应以轻度活动为主,并定期进行术后复查。

2. 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可以提升心肺功能,减少冠心病发作的风险。

初试运动应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每周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

3. 耐力训练:通过增加重量和次数,来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促进心肺功能进一步改善。

4. 导引呼吸:正确的呼吸方式可以减少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

建议患者在运动过程中,注重深呼吸,保持鼻呼吸,避免过度用力。

二、心理康复冠心病患者常常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负面情绪会对康复产生不良影响。

心理康复的目标是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支持和心理教育等手段,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调整心态,减轻不良情绪。

1. 心理咨询:患者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倾诉内心的困惑和痛苦,获得情绪的宣泄和释放。

2. 心理支持: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康复非常重要。

他们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

3. 心理教育:提供关于冠心病的知识,让患者了解和接受病情,消除不合理的恐惧和焦虑,学会应对疾病的方法。

三、饮食康复合理的饮食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可以降低血脂、控制体重和改善心血管功能。

1. 低盐饮食:冠心病患者应减少钠盐(食盐)的摄入量,避免高盐食物,如咸菜、腌制食品等。

2. 低脂饮食: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动物脂肪。

增加植物油摄入,如橄榄油、亚麻籽油等。

3. 高纤维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

冠心病的康复治疗解读

冠心病的康复治疗解读

冠心病的康复治疗解读冠心病的康复治疗解读一、引言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往往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来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康复治疗的相关内容。

二、冠心病康复治疗的定义与目标1.冠心病康复治疗的定义冠心病康复治疗是为了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的一系列综合性治疗手段。

2.冠心病康复治疗的目标a.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b.减少症状,改善心绞痛等不适感c.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d.促进生活方式改变,如戒烟、健康饮食等三、冠心病康复治疗的内容1.心理支持和心理干预a.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b.支持性心理干预和心理教育2.运动康复a.适当的有氧运动b.强度调控和运动监测c.适应运动器械的使用3.药物治疗a.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b.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抢救药物的使用c.抗心绞痛药物的选择和使用4.饮食调理a.低脂低盐饮食b.控制饮食量和进食次数c.补充适量膳食纤维等5.不良习惯改变a.戒烟戒酒b.控制体重c.控制血压和血脂四、冠心病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1.康复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和评估a.心电图、血压、心肺功能等指标的监测b.康复效果的评估和调整2.康复治疗的持续性和个性化a.治疗的长期性和连续性b.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3.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和适应症a.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判断和评估b.康复治疗安全性的保障和控制五、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1.冠心病康复治疗进度表2.心血管药物清单3.饮食调理食谱示例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冠心病: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2.康复治疗:通过运动、药物等综合手段改善疾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的一种治疗方式。

3.抗血小板药物:一类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

4.心绞痛: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而产生的胸闷、胸痛症状。

冠心病的康复指南

冠心病的康复指南

冠心病的康复指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严重的冠心病可以导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冠心病患者需要依靠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进行全面的康复。

本文将介绍一份冠心病的康复指南,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并提升生活质量。

一、药物治疗1.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预防心肌梗死。

2. 降脂药物:常用的降脂药包括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通过降低血脂水平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3. 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可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心肌耐受力。

4. 抗高血压药物:对于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需要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常用的药物包括ACEI类药物和ARB类药物等。

5. 心脏饮食药物:如欧米加-3脂肪酸类药物,可调整血脂,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病情。

二、生活方式改变1. 健康饮食:冠心病患者应采取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多摄入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避免摄入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限制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

2. 合理运动: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心肌力量。

冠心病患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但要注意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3. 合理控制体重:肥胖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减轻体重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

冠心病患者应控制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减轻体重。

4.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对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有极大的危害,患者应坚决戒烟、限制饮酒。

5. 控制精神状态:情绪波动和精神紧张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冠心病患者应积极面对生活、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6. 定期复查:冠心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三、心理护理冠心病不仅是一种生理疾病,也是一种心理负担。

患者常常会感到恐惧、焦虑、自责等负面情绪,对康复产生一定的困扰。

冠心病的康复治疗

冠心病的康复治疗

冠心病康复协助心内科的药物治疗,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生活方式,改善绝对卧床患者的不利影响,并尽早开展运动疗法,改善患者症状,防治并发症,达到冠心病的二级预防,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降低已患病人血管的再狭窄、再梗死率及病死率。

康复目的⏹使冠心病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职业和娱乐方面都达到理想状态。

⏹阻止或逆转潜在发展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

⏹减少再次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危险。

⏹缓解心绞痛康复对象⏹病情稳定的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分流术后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患者⏹劳力性心绞痛,心律失常患者⏹心脏移植术后⏹未发病人群的一级预防心脏康复运动•改善冠状动脉扩张能力,增加储备•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有利于保持冠脉的通畅,改善冠脉再通•引起冠脉调节能力的适应性变化•降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我科根据病史、心血管危险因数、分级运动测试和运动处方、血脂控制等诸多因素的康复评估,制定规范安全的康复计划,将流程简介如下:简易程序⏹康复教育⏹心理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床上、床边和床下活动⏹个人生活活动、大小便处理及步行训练打破临床传统绝对卧床休息,通过适当活动,减少绝对卧床休息带来的不利影响。

通过运动疗法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时期的运动疗法主要通过床旁徒手,健康教育以及神经肌肉康复仪等理疗来完成,随着病情的稳定,开展床上活动、呼吸训练、坐位训练、步行训练、大便、上楼、心理康复和常识宣教等。

并逐步恢复一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通过步行,踏车,阶梯训练,跑台训练,医疗体操,气功,按摩等方式,并加入理疗如磁疗,红光的治疗,达到康复目的,并能主动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生活方式,使心脏功能发挥最大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有信心、有能力、有活力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冠心病防治及健康教育PPT课件

冠心病防治及健康教育PPT课件

放松技巧
学会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 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紧张和焦虑。
总结词
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是冠心病的 重要诱因,保持心情舒畅、心态 平衡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社会支持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扩大社交圈 子,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情感 满足。
04
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
定期复查与自我监测
定期复查
冠心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血液生化等 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生活方式和病情制定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全民健康教育与预防为主
健康教育
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冠心病防治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预防措施
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 动、戒烟限酒等,降低冠心病发病率。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冠心病防治策略
预防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控制血压
控制血糖
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减少高血压对心脏的负
担。
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 血糖水平,以降低冠心
病风险。
控制血脂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胆 固醇水平,增加高密度
脂蛋白水平。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 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风
险。
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冠心病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悸、 气短、乏力等。
体征
可能出现心界向左扩大,心尖区可闻 及收缩期杂音等体征。
冠心病的危害与流行病学
危害
冠心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引起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流行病学

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内容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冠心病,开展冠心病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冠心病的基本知识1.1 冠心病的定义和病因: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

1.2 冠心病的症状和危(wei)险因素:常见症状包括胸痛、气短、心悸等,危(wei)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

1.3 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心电图、血液检查、心脏超声等方式进行诊断,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二、冠心病的预防措施2.1 饮食调理:控制摄入脂肪、盐分和糖分,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

2.2 锻炼健身: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2.3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危(wei)险因素,应尽量避免。

三、心理健康教育3.1 接受疾病的现实: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接受疾病的存在,并积极面对治疗。

3.2 学会调节情绪:情绪波动会影响心脏健康,患者应学会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3.3 寻求心理支持:患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获得心理支持,匡助应对冠心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四、家庭护理与康复指导4.1 定期监测健康指标:患者家庭成员应协助患者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等健康指标的监测。

4.2 饮食调理与照料:家庭成员可以匡助患者合理安排饮食,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

4.3 鼓励康复锻炼:家庭成员可以陪伴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匡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

五、社会支持与资源整合5.1 寻求社会支持:患者可以通过加入冠心病康复俱乐部、参加健康教育活动等方式获得社会支持。

5.2 合理利用资源:患者可以咨询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士,获取关于冠心病的健康教育信息。

5.3 建立健康档案: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治疗情况,便于医生进行跟踪管理。

冠心病康复护理 PPT课件【30页】

冠心病康复护理 PPT课件【30页】

小结
• 冠心病的概念
• 主要功能障碍:心脏功能障碍 继发性障碍:◇ 心血管功能障碍
◇ 呼吸功能障碍 ◇ 全身运动耐力减退 ◇ 代谢功能障碍 ◇ 行为障碍
27
小结
康复护理评估:健康状态评估 行为类型评估
康复治疗的分期、适应症、禁忌症 康复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28
谢谢
29
本文档支持任意编辑, 下载使用,定会成功!
16
五、康复护理措施 Ⅰ、Ⅱ期康复
4.步行训练:从床边站立开始,先克服直立 性低血压。在站立无问题之后,开始床边步 行。避免高强度运动,以免心脏负荷增加诱 发意外
17
五、康复护理措施 Ⅰ、Ⅱ期康复
5.大便 在床边放置简易的坐便器,让患者坐位大
便,切忌蹲位大便或在大便时过分用力
18
五、康复护理措施 Ⅰ、Ⅱ期康复
﹡ 早期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刷牙、洗脸、吃饭、穿衣 ﹡注意事项:避免剧烈活动和避免长时间活动
14
五、康复护理措施 Ⅰ、Ⅱ期康复
2.呼吸训练:主要是指膈肌呼吸,要点是在
吸气时腹部隆起,让膈肌尽量下降;呼气时腹 部收缩,把肺的气体尽量排出
15
五、康复护理措施 Ⅰ、Ⅱ期康复
3.坐位训练
开始时可将床头抬高,把枕头或被子放 在背后,让患者逐步过渡到无依托独立坐
适应症 Ⅲ期:临床病情稳定者
Hale Waihona Puke 11康复治疗的禁忌症
凡是康复训练过程中可诱发临床病情恶化 的情况都列为禁忌证,包括原发病临床病情不 稳定或合并新临床病症
12
五、 康复护理措施 Ⅰ、Ⅱ期康复
1.活动 ﹡从床上的肢体活动开始,先活动远端肢体的
小关节 ﹡做抗阻活动:捏气球、皮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
重危害我国公众的健康。对冠心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以及早期预防
该病的发生,后期对患者的康复治疗等等,都能有效的降低患病率和
死亡率。因此,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旨在促进和推动冠心病的治疗、
预防和后期康复工作。

一、冠心病的概念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心脏病,它的主要症状表现为
心前区胸骨后疼痛。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血脂异常 、高血压、
糖尿病、吸烟、酗酒等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特指冠心病中急性发病的临床类
型,主要涵盖以往分类中的 Q 波性急性心肌梗死( AMI ),非 Q 波
性 AMI ( NQMI )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UP )。
依据心电图的变化可分为 ST 段抬高和非 ST 段抬高的急性冠
状动脉综合征。非 ST 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展为非 Q 波心
肌梗死或不稳定心绞痛; ST 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展为 Q
波心肌梗死和非 Q 波心肌梗死。

二、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症状
1.典型症状
心前区、胸骨后、剑突下的疼痛,多为紧缩和压榨样疼痛;胸痛
放射到左上肢侧或两肩、两上肢、颈部、颏部或两肩胛间区放射。疼
痛含硝酸甘油 1-3 片不能缓解,伴有出汗、面色苍白和恶心呕吐。
2.不典型症状
疼痛描述为烧灼样或钝痛,很少形容为刺痛和触电样锐痛;胸憋、
胸闷以及其他部位的疼痛,如牙痛、咽痛、肩痛、腿痛。
3.疼痛鉴别
冠心病的疼痛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神经官能症:其疼痛性质为闪电般针刺痛。
(2)胆囊炎、胆结石:其疼痛性质为绞痛,患者伴痛苦表情,
大汗淋漓。
(3)溃疡病:其疼痛性质多为钝痛、烧灼痛、胀痛、饥饿不适
感。

4.评估
冠心病诊断需对疼痛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疼痛部位。
(2)持续时间及对疼痛的反应:如急性疼痛发生几分钟、几小
时、几天。
(3)发作诱因:与活动、呼吸、进食是否有关 。
(4)缓解方法:休息、含服药物、改变体位是否缓解。
5.辅助检查
冠心病的辅助检查主要包括: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负荷实验、冠脉 CT 以及冠
脉造影 。
6. 冠心病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家族
史、肥胖、吸烟以及酗酒。
(二)治疗方案
冠心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药物
治疗、介入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面。同时,又可将其分为非药物治
疗和药物治疗两方面。
1.非药物治疗
主要是 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改变生活方式,以控
制危险因素的发生,如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纠正血脂紊乱、戒烟、控
制体重、康复治疗、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等。
2.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波力维。
(2) ACEI :开博通、蒙诺。
(3)β - 受体阻滞剂:氨酰心安、倍他乐克。
(4)他汀类:舒降之、立普妥。

三、冠心病的预防
冠心病分级预防共分为三级:
(一)一级预防
主要是对危险因素的干预,告知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戒烟、
控制血糖、血压等。
(二)二级预防
主要是 对冠心病患者做出早期检出和诊断,并采取药物和非药
物的手段,预防病情发展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对患者及家属的健
康宣教。
(三)三级预防
主要是对后期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合理、适当的康复治疗措施,预
防严重并发症,防止伤残的发生。 包括必要的心理康复指导、坚持
服药、定期复查等 。

四、冠心病人的康复教育
(一)冠心病人康复分期
目前将冠心病人康复时期分为三期。Ⅰ期:住院康复期;Ⅱ期中
间期:出院至出院后 3 月;Ⅲ期维持期:出院后 3 月至终生。
1.Ⅰ期
( 1 )Ⅰ期康复目标
①减轻绝对卧床对机体和心理不利的影响 ; ② 防止静脉血栓、
肺栓塞 ; ③ 减轻压抑和焦虑 ; ④ 促进机体的恢复。
( 2 )Ⅰ期康复护理内容
①卫生知识教育心理治疗; ②床上、床边和床下活动; ③个人
生活自理; ④步行训练监护,活动强度不应出现任何症状,心率增
加 10-20 次 / 分。
2.Ⅱ期
( 1 )Ⅱ期康复目标
逐渐恢复一般日常活动:轻家务劳动、日常娱乐活动。
( 2 )Ⅱ期康复护理内容
①室外散步; ②疗体操 ( 太极拳 ) ; ③务活动、园艺活动;
④ 活动强度为自感劳累分级 11-13 级劳累分级; ⑤Ⅱ期康复运动
监测:一般不需监测 Holter 监测门诊随访。
3.Ⅲ期
( 1 )Ⅲ期康复目标
巩固第Ⅱ期康复治疗成果控制危险因素改善;提高体力活动能
力;心血管功能恢复发病前生活和工作状态。
( 2 )Ⅲ期康复护理内容
个体化—年龄、性别、心理状况、患病前状况、爱好;根据生理
学规律提出的学习适应过程运动效应,制定循序渐进的康复计划;具
有兴趣性、全面性原则做到持之以恒。
(二)康复注意事项
冠心病患者康复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康复训练应以下午为宜。
2. 不应在寒冷或高温季节进行康复。
3.活动后不宜在温差大的环境中沐浴。
4.避免饱餐、饮用咖啡和浓茶后康复。
5.活动时克服心理障碍。
6.树立正确人生观。
(三)冠心病发病自我管理路径
冠心病发病自我管理路 径对患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
务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该项内容的培训。
患者发病时首先应含服硝酸甘油,然后平卧休息、吸氧,如果
10-20 分钟未见缓解,立即呼叫救护车,及时到医院就诊。
(四)病人出院后需要坚持做到的内容
1.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2.出院第 2-3 周:专科复查。
3.出院第 4 周:服用他汀类、抗血小板类药物需查肝功、血常
规。
4.持之以恒地做好冠心病二级预防及康复。
(五)冠心病康复教育的收益
冠心病康复教育对患者的益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做好冠心病康复教育有利于预防发病。
2.减少冠脉事件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降低医疗费用。
4.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六)总结
康复教育的实施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信心,有效提高
患者生活质量,能早日恢复正常社会生活和工作,减轻社会、家庭负
担和医院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