つもり-考研日语常考易错知识点分析-每天提高1分!

つもり-考研日语常考易错知识点分析-每天提高1分!
つもり-考研日语常考易错知识点分析-每天提高1分!

「つもり」在近年考研日语中频频出现,其用法多变,是大家难以准确掌握的一个考点。下面以2012年真题的完形填空部分为例给大家进行详细的讲解。

「私は社会人として人並みに生活しているつもりだった。それなのに、自分の力だけでは部屋ひとつ借りられないのである。」

17、文中の「人並みに生活しているつもり」の「つもり」と同じ使い方のものはどれか。

[A] 今年のボーナスは旅行したつもりで貯金することにしました。

[B] 私も参加するつもりだったのだが、都合で行けなくなりました。

[C] よく調べて書いたつもりだが、まだ間違いがあるかもしれない。

[D] 私は今年結婚するつもりでいたが、都合で来年の春に延期した。

“つもり”的用法可总结为以下4点。

①(考え)表示意图或意志。打算,准备

●接续:动词基本形(原型)+つもりだ

例:来年中国に留学するつもりです。(明年打算到中国留学。)

例:これから、図書館へいらっしゃいますか。---ええ、そのつもりです。

(您现在也要去图书馆吗?---是,我是这么打算的。)

例:あなたは、明日何をするつもりですか。(你明天打算干什么。)

●否定式:“つもりです”有两种否定形式。

动词连体形(原形)+つもりは/がありません

动词未然形+ない+つもりです

例:彼と結婚するつもりはありません。(我没有和他结婚的打算。)

例:彼と結婚しないつもりです。(我打算不和他结婚。)

前句比后句语气更强,前句是没有结婚的打算,可能性接近于零;后句打算不和他结婚说不定会有变化。

②(見なすこと)表示假想的心态,当作,就算是。

●接续:(名詞+の)+つもりです

(形容动词+な/形容詞)+つもりです

(動詞た形)+つもりです

例:私を父親のつもりで、何でも相談してください。

(把我当做父亲,有什么都与我商量。)

例:買ったつもりで、貯金する。(把钱存起来,就当做已经买了东西了。)

③表示主观看法,自以为是这样,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多与表示转折的句子连用。

例:父は自分ではまだ若いつもりでいるけど、階段を上る時は息切れをしています。

(父亲自认为还很年轻,可爬楼梯时就气喘吁吁了。)

例:彼は、事件の原因を知っているつもりだが、本当に何も知らない。

(他还以为自己知道事件的原因呢,其实什么也不知道。)

例:あの人は自分では有能なつもりだが、その仕事ぶりに対する周囲の評価が低い。

(他以为自己很能干,其实周围的人对他的工作评价很低。)

④(見積もり)估计,预计

例:出発前のつもりでは2、3万円ですむはずだった。(本来出发前的预计是2、3万日元就能解决的。)

例:つもりがはずれる(估计落空)

现在我们回到这道题。原文中的句子是“私は社会人として人並みに生活しているつもりだった。それなのに、自分の力だけでは部屋ひとつ借りられないのである。”意为“我本来打算作为一个社会人过普通的生活(但实际没过成)。”这句话中“つもり”后接过去时,表示“本打算,但实际没能…”。A句意为“我决定将今年的奖金存起来,就当是去旅行了。”这句中的“つもり”前接过去时,表示尽管实际不是那样,就当是那样。B句意为“我本打算参加,但因为一些情况没能去。”和题干中“つもり”的用法是一样的。C句意为“这是认真调查后写下的想法,但或许还有错误。”。D句意为“我本来打算今年结婚,但因为些情况延期了。” C、D句中“つもり”都是当名词使用,意为“打算,想法”所以这题的答案为C。

练习:

「中村さん、ずいぶん年取ったわね。」

「うん、でも、自分まだまだ若い__でいるよ。」

A、まま

B、はず

C、つもり

D、よう

2017考研政治马原真理8大知识点

2017考研政治马原真理8大知识点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客观的,这是因为: (1)真理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2)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同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1)二者是有区别的。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①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③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条件性。表现为: ①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有待于扩展。 ②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③从进程上看,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 ①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另一方面,绝对之中也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②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3)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只讲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真理观则只讲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易考分析题) (1)含义:真理是对事物正确的认识,谬误是对事物错误的认识。 (2)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①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转化成谬误,谬误转化成真理。 ③坚持真理,修正谬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做斗争。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的唯物论)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即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所要求和实践的本质特点,即直接现实性所决定的。 (2)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主观和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作为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有这个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题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题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2015年考研政治马原易错题: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马原部分原理很多,虽然题目难度不大,但是很多题目容易混淆知识点,考生在作答的时候很容易因为判断失误导致错选或者读不懂题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帮助考生理清易考却又易错的知识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马原各章知识点中易错题目,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帮助,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4.“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可知论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可知论与不不知论观点的辨别。 “存在”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哲学范畴,有两个基本含义:(1)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相对于思维而言,是指物质。辩证唯物主义在回答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时,通常将存在理解成在人的意识、思维之外并且不依赖于它们的客观实在。这种意义上的存在与物质是同义词。(2)在特定的情况下,相对于非存在,即无,存在这个概念指的是“有”。这时,存在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杜林运用这种意义的存在代替物质从而主张世界统一于存在时指出:“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尽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 物质世界不仅是独立于人与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着的,而且是无限地存在着的,它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对物质的“存在”或“非存在”

考研日语大纲 7000词汇解析 ね类

考研日语大纲7000 词汇解析ね?ネ类 明王道共享学习资料-203日语考试专用说明:本资料词条完全按照考研日语大纲列出,并在大纲的基础上添加了音调、详细解释和例句,衷心希望本文档能够帮助大家记好单词,打下扎实的基础!一緒に頑張りましょう! 责任编辑:明王道—考研日语教研组レモン根日【ね】【ne】① 【名】 (1)根。(植物の。) 根がつく。/生根。 (2)根底。(根もと。) 山の根。/山根。 (3)根源,根据。(事のおこり。) 今回の危機は根が深い。/这次危机的根源很深。 悪の根を絶つ。/去掉(切断)作恶'的根源。 (4)根本,本性。(本来の性質。) 根は正直もの。/本性正直。 値日【ね】【ne】◎ 【名】 值,价格,价钱;价值(物の売り買いに際しての金額。値段。あたい。価格)。 値が上がる/价钱涨。 値が下がる/价钱落。 値上がり日【ねあがり】【neagari】◎ 【名?自动?三类】 价格上涨,涨价。(物の値段や料金が高くなること。) 値上がりする。/价格上涨。 食糧の値上がりは国民の生活に直接ひびく。/粮价上涨直接影响国民的生活。

値上げ日【ねあげ】【neage】◎ 【名?他动?三类】 提高价格,加价,加薪。(物の値段や料金を高くすること。) 水道料金の値上げ。/自来水费加价。 賃金の値上げを要求する。/要求提高工资。 値打ち日【ねうち】【neuti】◎ 【名】 (1)估价,评价,定价。(値段の高下を定めること。) (2)价格,价钱。(値段。) この品は値打ちだけのものはある。/这件东西值那些钱,货真价实。 (3)价值。(価値。) 彼の作品は非常に値打ちがある。/他的作品非常有价值。 千円の値打ちがある。/值一千日元。 (4)声价,品格。(品位、品格。) そんなことをすると君の値打ちが下がる。/做那种事情,你的声价可要降低。 人間の値打ちは死んでみなければわからない。/盖棺论定。 姉さん日【ねえさん】【neesann】 (1)〔姉〕姐姐. (2)〔若い女性に対して〕大姐. (3)〔料理屋などの〕大姐,(服务员)同志. (4)〔芸者などの〕大姐. ネーム日【ネーム】【ne-mu】① 【名】【英】name 名字,名称。(名前。名称。) ネーム入りのハンケチ。/绣有名字的手绢。 上着にネームを入れる。/在上衣上绣上名字。 ネガ日【ネガ】【nega】 (照相)底片(),负片. 願い日【ねがい】【negai】② 【名】

考研政治毛中特必背的十九个高频考点总结

考研政治毛中特必背的十九个高频考点 总结 毛中特作为考研政治中分值最高的科目,是同学们在考研政治复习中的重点。在此整理2015考研政治毛中特必背19个高频考点,赶快来收藏吧! 1、三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2、正确评价毛泽东及其意义 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的重要观点: 1.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2.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3.在社会主义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4.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党成立初期,工作重心放在城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193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特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依据:(1)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内无民主,外无独立)决定的;(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3)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是统治薄弱环节。 4、两个“不能否定”(毛中特与史纲交叉考点) 我们既不能以改革开放以后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时期,也不能以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否定改革开放以后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30年的奋斗,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功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了在中国这话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从而也找到了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并且通过坚定不移地开拓这条道路而取

2020考研政治思修易错知识点整理-考研辅导

2020考研政治思修易错知识点整理 【导语】备考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体验。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冠珠教育为您提供2020考研政治思修易错知识点,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考试时会更得心应手,快来看看吧! 爱国主义部分: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但不是说爱国主义要求必须爱社会主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始终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反对全球政治和文化一体化;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开放。 人生价值部分: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方面体现出来。其中,三者中起决定作用和核心作用的是人生目的。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或者;人生态度回到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崇高的、科学的人生观。反对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人生观。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是社会价值,是贡献程度的大小。人生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道德总论部分:道德的本质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道德基本功能有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其中调节功能是最重要、最突出的社会功能。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内容:国家意识、仁爱原则、谦敬礼让、诚信一致、追求境界、重视道德践履和主体能动作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基本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也是民法的一

项基本原则。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公共法律规范的作用有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其中指引作用是法的首要作用。 法律部分: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骨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包含: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和权利义务四个观念。法律思维方式有四种:讲法律,以法律为准绳。讲证据,证据具有客观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讲程序,程序公正是法治的核心。讲法理,理由必须公开,有法律依据有说服力。法律的维护靠内在说服力和外在强制力。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内容上规定根本、法律效力、制定修改程序严格三项特征。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和财产关系的部门法,平等、公平、自愿、诚实信用和禁止权利滥用是它的法定原则。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已满16周岁的公民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已满16不满18周岁但有固定工作收入的也是。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是刑法五种法定主刑刑罚。拘传、取保候审、监

考研日语作文

2007年考研日语--作文题[color=red]Ⅲ.作文(25点)46.次の指示に従って、450字~500字の作文を書きなさい。誰にも友達がいる。仲のいい友達と付き合っていくのは難しくないが、初めての人やあまり知らない人と付き合っていくのはそう簡単なことではなく、上手に付き合っていくのはもっと難しいであろう。どのように付き合っていけば、相互理解を深め、お互いの友情を深めていけるか、あなたの考えや経験を含めて作文を書きなさい。注意:①漢字を使うべきところは漢字を使うこと②「だである」体で書くこと[/size 私が住んでいる部屋」 日本は土地の値段が非常に高い。そのため、家を建てるにも部屋を借りるにも、かなり費用がかかる。私がいま住んでいる部屋も、私の国と比べると、かなり高い。 6畳の部屋に2畳くらいの台所ト?レが付いて3万円である。風呂付きの部屋がほしかったが、高すぎて借りることができなかった。今でも少し残念に思っているが、しかたがない。 風呂は近くの銭湯で我慢している。だが、私の部屋は二階の南向きで日当たりがよく、また、向かいは公園なので、環境はとてもいい。地下鉄の駅は歩いて10分位である。学校にも40分位で行けるので、だいたい満足している。 「私の国の季節」 日本では1年は3か月ずつ四つの季節に分かれています。1年を通じて気候は温暖で暑さ寒さもあまりきびしくありません。山脈【さんみゃく】が本州を縦【じゅう】に走っているので太平洋側(表日本)と日本海側(裏日本)では気候の差が大きいです。表日本では、夏はむし暑く、冬は湿気が少なくて晴天が多いです。裏日本では冬は雪がたくさん降ります。いわゆる雪国では雪が4~5メートルもつもることがあるそうです。 北海道を除く各地は6月上旬【じょうじゅん】から7月中旬【ちゅうじゅん】にかけて高温.多湿のシーズンになります。8月から10月にかけては日本列島【れっとう】の南西部は台風の影響を受けることが少なくありません。京都のような盆地【ぼんち】では降雨量は少ないですが、気温の上下【うえした】差が大きく、夏は暑く冬は寒いです。日本の大部分の地方で最もよい季節は春と秋です。桜の美しい4月や緑の美しい5月は海外の観光客も多く、また10月頃の紅葉も魅力的【みりょくてき】です。 「?ルバ?ト」 「?ルバ?ト」はもともとド?ツ語で「仕事」という意味であるが、日本では40年ほど前から、学生の副業の意味として使われるようになった。 現在、日本の大学生の90%以上が?ルバ?トを経験しているという。そして?ルバ?トのために学校を休む学生も多いそうである。

2016考研政治知识点《中国制造2025》的总结

2016考研政治知识点《中国制造2025》 的总结 《中国制造2025》是经李克强总理批准、国务院印发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主要部署了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结合知识点来说,主要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针对《中国制造2025》总结一下知识点,供各位考生备考: 首先是实现制造强国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其次是实现制造强国的任务和重点。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必须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一要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二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三要强化工业基础能力。要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四要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五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六要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七要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考研政治易错提示

考研政治易错提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不要混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提出的几个重要阶段及其代表性人物、著作和事件。 2.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严格区分开来。 3.注意搞清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的资产阶级有官僚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区分,中国的资本主义也有相应的区分,小资产阶级不是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而基本上都是劳动者。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一般的反对资产阶级,也不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性质是由革命任务决定的,而不是由革命动力决定的。当时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因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反对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的无产阶级革命)。 5.注意区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6.以及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7.搞清楚民族革命时期统一战线在不同阶段(四个阶段有四种形式)的组成阶级或阶层,以及在统一战线之外的革命对象。 8.搞清楚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中的基本矛盾、两类矛盾等的内涵及相关概念的含义。 9.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中也包含着解放思想的深刻含义。 10.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要有正确理解(从两方面理解,一是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二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考生往往只谈其中的一个方面)。 11.注意把“三个代表”中的每一个代表的定位和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区别开来、正确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和认清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要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认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 12.经济结构调整有别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和城乡经济结构,所以二者不能等同)。 13.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生产可持续等方面,一般人容易把可持续发展片面地理解为经济的可持续或生态的可持续)。 14.公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有些人容易说成包括混合经济)。 15.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 16.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一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一般人往往只看重思想道德建设而忽视了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7.“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的原则(其含义是:一个中国的原则才可以谈,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 18.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的关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要加强党

203公共日语大纲解析

203公共日语大纲解析 新东方在线 大家下午好,每年一次的考研大纲解析如期召开了,每次解析都像盛会一样,很多名师聚集到我们演播室。但是考研日语大纲今天还没有下发,需要多期待几天。看过我课程的同学,包括对我有一定了解的同学,可能都知道我在押题和预测方面比较准。日语考研大纲虽然还没有发布,我还是来到演播室,预测一下今年的考研日语的大纲内容。根据近五年大纲来看,203公共日语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请同学们把握住课程里讲到的知识点、考点,调整好复习节奏和状态,稳扎稳打,一直到最后考试。请同学们随时关注新东方在线日语考研动态,如果大纲有变动,我们还会继续开直播为大家讲解分析。 首先我们来解读一下考试的形式,初试是笔试,18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分为试题册和答题卡两部分。 试卷的结构方面,考试的结构大体分为三个结构: 第一部分是日语知识运用,共20道题,一共20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完形填空。完形填空考试的要点是词汇读音和运用、语法分析、运用和表达方式。题型四选一。 第二部分是卷子中分数占比权重较高的部分——阅读。其中包括四篇阅读理解的文章,四选一,四篇文章,20道题,共计40分。以及阅读1篇文章日译汉5处划线部分句子的翻译题,共15分。主要考点是准确理解日语原文,并且用通顺的中文语序通顺地表达。关于阅读、翻译的解题技巧,我们在每个相应专项课程已经做了非常多的解析和例文分析,如果大家对某一方面还不是很熟悉的话,可以回到我们的课程详细地了解。 第三部分是25分的作文,需要考生根据提示信息以及有关要求,书写450到500字的字的文章。 接下来,我就即将发布的大纲,分享一下我们需要关注的点。首先何谓大纲解析?我们

考研备考经验:统考公共日语

考研备考经验:统考公共日语 首先,说一下203日语是什么东西。每年全国研究生考试,第一门都考思想政治理论,代码是101。第二门考外语,全国统考的外语分为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思想政治理论与外语都是100分的分值。第三门是专业课一,应该很大一部分的同学们考的都是数学,当然根据专业不同也略有不同。第四门是专业课二,也就是一般大家所谓的专业课了。第三门与第四门都是150分分值的科目。考研最终是500分的总分值。 其次,介绍一下英语与日语的区别吧(俄语没有认识的人考,所以就不乱发言了)。日语的考试题型和英语有很大的区别。日语分为三道大题:第一题叫基础知识,20分,每题一分。形式上等于英语的完形填空,但比较容易。一般1到11题的部分是完形填空,12到18是考的词汇和语法的用法,就是让你找出和原文用法一致【同じのは】或者不同的【違うのは】选项,19、20考的是给单词注假名。第二题是阅读理解,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四篇文章,每篇文章5个题,每题2分共40分;第二部分是翻译,日译汉,从一篇文章中选取五句话,每题3分共15分。第三题是作文,满分25。今年的题目是:现在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站在养宠物的立场,和站在不养宠物的人的立场作一篇文章。 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考日语要比考英语简单许多。英语的难度要很高,毕竟大家都是学过英语的人,英语考试的选拔性就更高。那么日语就很简单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日语也不是很容易,所谓的容易是跟英语对比而言的。每年英语都有很多人过不了国家的分数线(以经济和管理类专业为例,外语国家的最低线是55或者50),那么日语的难度是什么具体情况呢?难易度,本来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要是非要表示203日语的难度的话,总体上应该在N2以上吧!!!因为分值较低的第一大题和第一篇阅读,比N2的难度低,阅读部分的2、3应该比N2要难比N1简单。第四篇阅读今年是篇散文,文章不难,但是试题难度很大,应该在N1的水平,翻译就今年而言的话应该是N1的水平。作文的话就要看自己写得如何啦。 最后就是介绍一些经验吧!大家应该期待这个。先简单说下本人情况,本人初中高中就开始学了日语,高考就选日语为考试语种了,高考日语147,但是我不是日语专业的,我学管理类的。2012年大三的时候,提前一年参加了考研,考研总成绩不太好,就不公开了,但是日语成绩还是比较给力的,2012年考研日语成绩86(今年正式去考,应该是轻敌的原因掉以轻心了,但是80+应该没问题)。我对考日语有一下的几条建议: (1)真题部分:我的建议是买本真题。赵敬每年都编写的一本历年真题解析和模拟试题,买14年版本的就好,千万千万不要还买之前的,因为真题部分都是一样的(占了那本书的60%左右)。虽然每年的模拟试题都在变,但是考试的那些语法都是一样的,就是文章一换还考那些东西。赵敬的书只有历年真题给解释,但是有的解释很牵强,模拟试题部分只给个答案,没解释,而且模拟试题明显与真题难易度不一致,高于真题,很多文章就是从N1文章上扒下来的。

考研政治毛概第一章常考知识点汇总

考研政治毛概第一章常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2.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毛泽东思想在20世纪的中国出现不是偶然的。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思想理论渊源,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主要是:第一,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第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渊源;第三,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第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深刻而复杂的人民大革命,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这些因素与条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形成一种历史的合力,共同推动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苏俄革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前期(即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 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标志是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和实事求思想路线的提出。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至40年代中期(即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事业。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毛泽东思想进入曲折发展阶段,毛泽东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正确和错误两个发展趋向。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科学体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而且十分落后,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显得十分重要。毛泽东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形成了新鲜活泼和、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它的形成和发展自然离不开党领导人民从事的丰富的实践及其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和丰富经验。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与科学内涵 自从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后,中国共产党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和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曾对这一概念作出概括与说明。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

2016年考研政治马原部分易错题整理 第一章(上)

2016年考研政治马原部分易错题整理第一章(上)2016考研政治马原政经部分,一般出现在论述题和材料题部分的频率较低,大部分分值都会在选择题和辨析题中出现,因此,对政经部分的选择题练习需要考生在冲刺阶段多加练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易考又易错的选择题,并有详细的命题解析,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预祝大家能够取得好成绩! 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单选 在小规模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交换商品以满足自身使用价值的需要。这种经济形态是指: A.自然经济 B.简单商品经济 C.发达商品经济 D.市场经济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首先,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是商品经济的特征。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封闭保守的经济,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劳动以自然分工为基础。发达的商品经济阶段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与机器大生产、发达的科技相联系,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仅为了交换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更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使价值增殖。而市场经济是市场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因此,ACD均为错误选项。只有简单的商品经济才是在小规模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交换商品以满足自身使用价值的需要的经济形态。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缺一不可。第一,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一个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人需要,就不能成为商品,即使在它身上耗费再多的劳动,这些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所以,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不能形成价值。第二,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一个物品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如阳光、空气等,

考研日语专业知识点解析

「らしい」是近年考研日语的一个难点,它在完形填空题中出现频率较高 「入学式を終えたばかりの一年らしい子供が母親に連れられて歩いている姿を見た途端、「ああ、かわいそうに」と私は反射的に思った。」 13、文中の「一年らしい子供」の「らしい」と同じ使い方のものはどれか。 [A] 彼女はいかにも芸術家らしい格好で現れた。 [B] どんなに言われようと、あの人は平気らしい。 [C] 最近は、朝晩涼しくて、秋らしい日が続いている。 [D] あの人は研究らしい研究を何もしていないくせに、威張っている。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らしい」的用法。 ①作结尾词,一般接在体言后面,表示具有该名词所指事物的典型特征。 例:あいつ、女をいじめるなんて、男らしくない。 (那家伙,居然欺负女人,太不像个男人了。) 例:あの子は子供らしい無邪気さがない。(那孩子没有小孩该有的天真劲儿。) ②作助动词,表示说话人依据客观事物的状态、事实、迹象或传闻等进行推测和委婉的断定。当表示传闻时,若要提及传闻的出处、消息的来源时,一般使用?体言+によると/によれば/(の話)では?。表示非传闻的一般推测时常与副词?どうも/どうやら?相呼应。 接续:动词/形容词终止形+ らしい名词/形容动词词干+ らしい 例:人がたくさん集まっているので、何か事故があったらしい。 (好多人聚在一起,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故。) 例:天気予報によると、明日雨らしい。 (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 例:向こうから伊藤さんらしい人が歩いてくる。 (对面走来一个很像伊藤先生的人。)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试题。原句意为“刚经历了入学式的一年级孩子们由母亲牵着走着,一看到这,我下意识地便会想‘啊,真可怜呀’”。在该句中,「らしい」表示委婉的断定。A 句意为“她以一身艺术家的打扮出现。”B句意为“不管别人怎么说,他好像都不在乎。”C 句意为“最近早晚都很凉爽,一直是秋季凉爽的天气。”D句意为“那个人什么像样的研究都没做,却自以为了不起。”A句C句和D句中「らしい」都是作结尾词表示具有某种事物的典型特征,只有B句和原文一样,「つもり」作助动词表示委婉的断定,所以答案为D。练习: 戦争中にあって、食べ物__ものは食べられなかった。 A、みたいな B、ような C、らしい D、でありそうな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点1: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选择题) 运动观: 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2、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标准。 5、静止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开始。 时空观: 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考点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考点3: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②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③联系具有多样性。④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其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其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其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考点4:发展与过程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趋势、规律、进程、必然性都可以代替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趋势、规律、进程、方向都可以代替方向)、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题: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2015年考研政治马原易错题: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马原部分原理很多,虽然题目难度不大,但是很多题目容易混淆知识点,考生在作答的时候很容易因为判断失误导致错选或者读不懂题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帮助考生理清易考却又易错的知识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马原各章知识点中易错题目,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帮助,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4.“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可知论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可知论与不不知论观点的辨别。 “存在”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哲学范畴,有两个基本含义:(1)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相对于思维而言,是指物质。辩证唯物主义在回答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时,通常将存在理解成在人的意识、思维之外并且不依赖于它们的客观实在。这种意义上的存在与物质是同义词。(2)在特定的情况下,相对于非存在,即无,存在这个概念指的是“有”。这时,存在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杜林运用这种意义的存在代替物质从而主张世界统一于存在时指出:“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尽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

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 物质世界不仅是独立于人与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着的,而且是无限地存在着的,它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对物质的“存在”或“非存在”的状态的认识依赖于实践和观察,是一个无限的“悬而未决”的反复过程。对我们视野之外物质状态的认识,只有不断地扩大我们的实践范围,才能不断地解决,使得人的认识不断丰富。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是处于不断解决的过程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上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尚未认识的东西,没有绝对不可能认识的东西。恩格斯的这一观点是包含着认识相对性、无限性的可知论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9.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类认识之所以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科学研究的人物一般说来是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古代的科学,首先取决于当时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需要,17、18世纪自然科学的兴起,取决于欧洲当时生产技术蓬勃发展的要求。实际需要刺激了科学的发展,科学从实际需要中产生出来。现代科学研究有较大的相

考研复习日语学阅读题复习要点有哪些

考研复习日语学阅读题复习要点有哪些 阅读理解是日语学必考的部分,很多同学在此失分,其实,不管是日语还是英语,做阅读理解是要讲究方法的,需要大家在平时多 积累,理解着去练习,这样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才能得高分。 考研日语学如今也是很多喜欢学语言同学报考的专业,日语的考试和英语考试是相差不远的,日语学的客观题也是阅读,占总分值 的比重是40分,所以,要想拿高分,大家就要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专家提醒大家考研日语学复习提高阅读能力需注意以下三点。 1、积累。学任何一门语言最重要的都是平时的积累,很多朋友 日本的动漫游戏音乐日剧接触得很多,久而久之就有了语感,尤其 很多生词就算看着不认识,读出来也八成能猜到意思。我个人还做 过的尝试是啃日文原版的小说。多啃一些对很多书面里常用表达方 法基本也就记住了,包括看漫画啦、打日文游戏啦,其实都是日常 积累的好方法,大家在平时的复习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多积累日语知识。 2、理解。日语阅读其实和英语阅读是一样的,都是需要大家理 解这去做题,做阅读其实没必要有多大的词汇量,让你能够认识所 有的单词,其实很多题目你只要能大致看懂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就 能找到正确选项。这种方法要清楚地说出来比较困难,但其实也就 是一句话,就是找到作者写作的文脉和逻辑,千万不要凭着自己的 想象去猜测,凡事都要有根据,因为不管作者写的文章有多艰深, 既然能被选作考题,它背后一定有一个逻辑在,而这个逻辑一般而 言还是很容易把握的。 做阅读最首要的就是找到作者的意图,不管什么文章,只要你找到了作者的意图,基本上你这篇阅读就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了。所以 做阅读的时候不能只是机械地去理解一句句话甚至一个个单词的意思,可以先扫一遍,看看作者最想表达什么,然后再去看问题,有

考研政治理论复习指导:马政经重要知识点

考研政治理论复习指导:马政经重要知识点 来源:文都图书 2016年考研落下帷幕,政治作为公共课的一门,是不可忽略的 重要一门考试,所以我们要多总结归纳一些考研政治理论知识,各门课程穿插复习,多看多记,充分利用时间。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马政经中的重要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为七章内容: 第一章是导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学科总体介绍,主要介绍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等内容。 第二章为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一般原理,这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前提,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三方面内容。 第三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四章为资本的运行,包括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等内容。这两者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的原理,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方式的揭示。 第五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生产 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包括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都揭示和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的原理。 第七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则以当今席卷世界的全球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