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语音层面的象似性

语音层面的象似性

语音层面的象似性一、引言近年来,象似性在语言学和认知科学领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探索语言的象似性有助于接近甚至揭示语言的本质。

本文试图揭示音义之间的映象象似,即音义间有规律的对应及一形式与另一形式的关联。

音义之间的联系(声音代表语言之外的事物)是指声音和意义以某一特定的方式所呈现的外在关系。

在自然语言中,语言与现实的最直接理据表现为拟声词。

“象声是初民最基本的语音活动”。

[1]p262由于不同的物体在震颤中会发出不同的音响,因而感叹抒情和象声命名的方式便成为本能的、基本的认知方式,语词的形式就直接摹写现实。

二、拟声词拟声词也就是模拟客体声音的词。

“语言形式与事物的本质有着内在和自然的联系,如构成基本词汇之核心部分的拟声词就是真实地代表了事物的状态和行为特征”[2] 98。

尽管在语音系统的规约下,语音与实际音响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但基本上是在固定范围内波动,生成一个近似值,成为加强语言形象使之生动地摹写现实的直观性手段。

拟声词在进入文字系统之后,不只是简单机械地描摹自然音响、纯粹的声音复制和再现,而是一种重创和升华。

拟声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摹拟人的声音摹拟人宣泄情感时发出的声音或行为举止,在这一点上,它与语言起源于劳动喊声说是一致的。

英语中该类词数量非常丰富,如表叹息的ha, oh, hey, Ssh, pooh, hi, haa, ouch, alas, lo, hoo-hah;表情状的mumble, burble, babble, jibber, jabber,chatter, chuckle, chortle, prattle, giggle, snigger, titter, guffaw, grunt, groan, jingle等等。

2.摹拟动物声音的词该类词的对应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类是描摹动物的声音,另一类是直接用声音指称事物。

前者如The crow caws. The bee buzzes;后者如The cuckoos are in the cage.3.摹拟自然现象及其它模拟物体及自然音响如tinkle, rattle, clatter, clink, clank等,具体有the rumbling of the truck,tick of the clock,click of the rails 等等。

语言的性质和功能课件

语言的性质和功能课件

差别

面,主要是语音差别。
的词语。
发展 趋势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为独立 的语言,或在社会高度统一融合 情况下可能消失。
没有自己的基本词汇、语音系 统、语法结构Hale Waihona Puke 不能发展为独立 语言。全民性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
不属于上层建筑,不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的,而是一视同仁地为全 社会服务的。一个社会的集体就是依赖语言把全体成员密切地联系 在一起的,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统一使 用的交际工具。
❖ 15、语言和思维相互联系的主要表现? ❖ 16、语言和思维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 17、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是怎样形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18、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 讨论题: ❖ 1、人类语言能力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学会的?为什么? ❖ 2、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怎样的? ❖ 3、聋哑人能否进行思维? ❖ 4、智能机器人有没有思维? ❖ 5、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语言有没有关系? ❖ 6、鹦鹉学舌,海豚学话,猩猩学会使用手势语能说明动物
动物没有语言
1、动物不具有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
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是人类祖先在劳动活动中逐渐形 成的,而交际的需要促使语言的最后产生。
2、不存在“猩猩语言”。
将刚生下的婴儿和小猩猩一起喂养,表明猩猩的发音 器官不足以发出人类的各种语音,不能组合词。
3、不存在“鹦鹉语言”。
经过专门训练,鹦鹉能模仿人类的语词、短句。但仍 与人类语言有别。
计算(2+3):幼儿→用实物或手指(动作思维) →暗中替换(形象思维)
成人→心算(抽象思维)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通常有人称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为“非语言思维”,而 把抽象思维称为“语言思维”,但这种划分是相对的。 只有从发生学的角度才能看出“非语言思维”的存在, (比如未学会说话的幼儿),但一旦具有抽象思维能力, 思维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语言始终占有主导地位。 一切思想最终都要传达给别人,动作、表象、图画等的 翻译和解释最终都离不开语言。

象似性概述

象似性概述

象似性概述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象似性概述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古老的问题,自古希腊时期就存在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

最初的所指论,就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来的。

语言与现实、形式与意义之间是否存在理据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氏多德是唯名论的代表。

而他的老师柏拉图则常被认为是唯实论的观点的。

柏拉图曾在《对话集》中提出人类一般语言活动起源于拟声的论点。

他甚至认为“每一个字母都是模仿事物一定的性质的。

他说:显然,名称乃是它所表示的事物的声音募集,起名字的人总是以声音来募集他所称呼的事物的。

他还认为:名称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

自那时起,在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就一直存在这两种观点的争论。

20世纪最有影响的着名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于1916年出版《普通语言学教程》,实现了语言研究系统论的转向,将结构主义语言学带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但他过分强调语言系统的内部关系,而忽视了语言形式和客观外界、思维规律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时,将两者关系主要归于任意性、不可论证性,此后任意说暂占上风。

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就指出: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并将这条原则视为“头等重要的”、“支配着整个语言的语言学”。

与语言符号任意性持相反意见的叫自然派,或叫唯实论。

早在1836年,德国伟大的语言学家、普通语言学的奠基者洪堡特出版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一书就对语言象似性作出了精辟的阐述:语言结构的规律与自然界的规律相似,语言通过其结构激发人的最高级、最合乎人性的力量投入活动从而帮助了深入认识自然界的形式特征。

洪堡特所说的语言结构的规律与自然界规律相似,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谈论的“句法象似性”,他能在160多年就提出这样的观点,而在今天才被人们逐渐认识,确实不愧为一位伟大的语言理论家。

这一观点在20世纪也得到了发展,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创始人、着名哲学家皮尔斯在19世纪末提出称号三分法(象似符、标记符、代码符)也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符号的不景气性得到充分重视。

语言学导论

语言学导论

语言学导论
任课教师:沈园
• 象似性 地图 • 标志性 烟 • 象征性 fish
语言学导论
任课教师:沈园
语言的生成性 (productivity)
• 人可以通过使用数量有限的语法规则 来对数量同样有限的词汇排列组合, 生成数量无限的词组、短语和句子, 即通过对数量有限的语言基本成分的 排列组合来产生新的语言单位。
语言学导论
任课教师:沈园
E: 硬腭音 (palatal) • [š] as in „shoot‟ • [ž] as in „measure‟ • [c] as in „check‟ • [j] as in „judge‟ • [j] as in „yeast‟ F: 软腭音 (velar) • [k] as in „cool‟ • [g] as in „goal‟ • [η] as in „thing‟ G: 声门音 (glottal) • [h] as in „heat‟ • [§] as in „button‟ in American English
发音器官
语言学导论
任课教师:沈园
语音特征 • 发音位置 (place of articulation) • 发音方式 (manner of articulation) 气流通过口腔时受阻的程度和位置 气流是否从鼻腔中流出 声带是否振动
语言学导论 任课教师:沈园
发音位置
A: 双唇音 (bilabial): • [p] as in „peel‟ • [b] as in „beer‟ • [m] as in „meat‟ B: 唇齿音 (labiodental): • [f] as in „feel‟ • [v] as in „veal‟
语言学导论

论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论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论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作者:孙嘉瑜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年第22期摘要: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焦点,对于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定义及其之间的关系受到各个语言学家的关注。

本文将对此两种观点进行分析。

H0一、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arbitrariness)的内涵1. 语言的任意性的定义索绪尔(1916: 67)曾经指出:“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 ...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他认为所指和能指不是指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即现代语言学家一般认为的语义和语音两个层面。

在作了定义之后,他( 1916: 69)又进一步解释说:“能指是没有理据的,即对于实际上与它无任何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

”也就是说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

如汉语中用“gou”与它所指的对象“狗”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任意的。

此外,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本身也是任意的。

能指的任意性指的是不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指代同一概念,如:汉语中的“天”,在英语中叫“sky”,在法语中叫“ciel”,在德语中叫“Himmel”,在西班牙语中叫“cielo”。

这种不同的符号形式对应于同一内容的现象是无法解释的,这些最初的符号能指一经产生便经久不衰,保持了永远的不可论证性。

因此语言中大部分词是无法论证的,是没有理据的。

所指的任意性表现在语言中概念不是一一对应这一现象上,不同的语言对概念的划分不尽相同,这种划分是没有理据的,任意的。

2. 语言的任意性的相对性索绪尔虽然强调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但他还是注意到,并非所有的符号都是任意的。

索绪尔在强调任意性的同时也看到任意性也有例外情况。

如象声词和感叹词,并且他还认为由两个词根构成的复合词或一个词根加一个词缀构成的派生词并非完全任意,而是带有一定的理据。

索绪尔还注意到,并非所有的符号都是完全任意的。

他甚至明确承认:“符号的特征之一是非完全任意性”。

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成。
索 绪尔 与皮 尔斯 各有 自己 的符 号 观 , 同 的符 号 学 思 想 不 影 响 他 们对 语 言 符 号 的 定 义 , 想 完 全 理 解 任 意 性 和 象 似 要
性 , 先 要 搞 清 楚 他 们 的 符 号 学 的 一 些 基 本 思 想 : 们 建 立 首 他
符 号 学 的 目的是 什 么 和 他 们 对 符 号 如 何 定 义 的 。

常 确 定 的领 域 。 … … 如 果 我 们 能 够 在 各 门科 学 中第 一 次 为
语 言 学 指 定 一 个 地 位 , 是 因 为 我 们 已 把 它 归 属 于 符 号 那 学 。 ( 由此 可 见 , 绪 尔 之 所 以 预 设 一 门 符 号 学 , 为 语 ”] 索 是 言 学 确 立 一 个 科 学 地 位 , 将 符 号 学 纳 入 普 通 心 理 学 的 范 他
聊 城 大学 学报 ( 社会 科学 版 )
21 第 2 0 0年 期
论语言符号 的任 意性 和象似性
马 小 慧
( 城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东 聊 城 聊 山 225) 5 0 9
[ 摘 要] 关于语 言符号是任 意的还是 象似 的, 学术界一 直存在 争论 , 认知语 言学 兴起 后 , 一些语 言 学家认 为 象似 性
[ 键 词 ] 言符 号 ; 意 性 ; 关 语 任 象似 性
[ 中图分类号] —o Ho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 2 2 7 2 1 )2 4 7 3 1 7 —1 1 (o O o 一o 1 ~O
的 。[(l 1) 见 皮 尔 斯 的符 号 学 是 哲 学 逻 辑 ,  ̄1P 2 可 l- 0 J 5 目的 是 为 了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 语言学课件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 语言学课件



线渐稳任


条变定意


性性性性



• 思考: • 1.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有没有理据性? • 2. 语言符号具有稳定性,有没有发展性? • 3. 语言符号具有渐变性,有没有突变性? • 4. 语言符号具有线条性,有没有非线性?
(层级性)
• 语言的其他属性: • 1. 民族性(洪堡特) • 2. 生成性(乔姆斯基) • 3. 模糊性(莱考夫)
• 拉斯克第一个进行语言的比较研究,并取 得出色成就。代表作:《古代北方语或冰 岛语起源的研究》(1818)阐述语言比 较的方法,注意语言对应的事实,发现语 音转换的规律,并指出语音转换条例。
• 拉斯克认为要确定语言的亲属关系必 须考察语言的整个结构,而不是只比 较一些零碎的细节,应该特别注意语 法对应关系。语法对应是亲属关系和 起源共同性更为可靠的标志,必不可 少的基本词语和代词、数词相同以及 语音转换规则具有决定意义。
• (3)研究范Βιβλιοθήκη 的狭窄。• 4.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局限性

——陈保亚先生的相关研究
• 历史比较语言学有一套基本的、环环相扣 的方法论思路,这就是:音变是有规律的, 因此,语言分化后会产生基本词汇的语音 对应,通过对应可以确定同源关系,通过 对应中显示的音变差异可以划分谱系树、 重建原始语言。如果不深入考虑语言接触, 这一套连环思路很严谨。如果深入观察语 言的接触机制,这一套思路会遇到严重的 困难,下面我们来讨论每个环节存在的问 题。
老师
小王 李明
我 他
分析
讲 写 看 学
课文
故事 文章 电视 英语
组合关系
①老师 ②小王 ③李明 ④我 ⑤他

语言学导论5

语言学导论5

• 语言的生成性 (productivity) ) • 语言的置换性 (displacement) )
语言学导论
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沈园
索绪尔(Saussure): 索绪尔 声音形象 • 语言符号:----------语言符号: 概念 • 任意性(符号的形式面和内容面不 任意性( 存在任何理性关联和逻辑动因) 存在任何理性关联和逻辑动因)
• 气流是否从鼻腔中流出 [+NASAL] [-NASAL] • 声带是否振动 [+VOICE] [-VOICE]
语言学导论 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沈园
辅音的描述示例
[b],[m],[f] [b] [m] [f] = voiced bilabial (oral) stop = voiced bilabial nasal (stop) = voiceless labiodental fricative
语言学导论
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沈园
语言的定义
• 美国人类学家 美国人类学家Sapir (1921)认为: 认为: 认为 语言是人类的非本能的交际方式, 语言是人类的非本能的交际方式,通过有意 发出声音或写出语言符号等手段, 发出声音或写出语言符号等手段,来达到传 递思想、交流感情和满足欲望的目的。 递思想、交流感情和满足欲望的目的。 • 美国生成语言学家 美国生成语言学家Chomsky (1957):I: language, E-language
语言学导论
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沈园
音的分布
列出语音环境 是 语音环境是否相同? 否 互补分布 重合分布 词义是否相同? 否 是 变音 对比分布
自由变体
语言学导论
音位
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沈园形态学 (morphology) • 通过分析形位的性质、形位兑现成语素 通过分析形位的性质、 的规律以及语素组合成词的状态来解析 词的内部结构。 词的内部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校长和书记都出席了会议。 b.参加比赛的有中国队、韩国队和日本队。
ppt课件
12
E. 非对称象似性
• 非对称象似性, 指在认知上突显的信息往往 处于话题的位置, 其他信息则往往处于述题 的位置, 这与认知上图形和背景的关系是一 致的。
• 例如:“气球在房子上空”, 而不是“房子在 气球下面”,因为气球是可变的, 处于突显的 位置。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顺序象似性, 即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及概念 时间顺序与语言描述的线性顺序相对应, 如:
a. 他跨上摩托车骑走了。 b. 他走进房间打开灯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 这种象似性反映了语言描述的线性顺序、 照应客观事件的时间顺序及概念时间顺序。
ppt课件
9
B. 接近象似性
• 接近象似性, 即认知上相近的概念在语言形 式的时间和空间上也接近。
6
语言象似性的种类
• 1. 拟象象似性 • 2. 隐喻象似性
ppt课件
7
1. 拟象象似性
• 拟象象似性是指句法结构照应认知结构的 现象, 即当一种语言表达式( 长短、顺序及 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与所表达的概念内容、 经验有一致性时, 我们就说这一表达式具有 象似性质。
ppt课件
8
A. 顺序象似性
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 “能指和所指之间 的联系是任意的, 或者, 因为我们所说的符 号是指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 我 们可以更简单的说: 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ppt课件
1
• 语言符号作为一个符号系统, 形成符号结构 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缺乏自然的、本质的、 必然的联系, 从这方面来讲, 符号的能指和 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 所以语言符号具 有任意性。
• 相同多个形容词的排列顺序的原则之一就 是: 与中心词概念上越接近的修饰语置于与 中心词越近的位置上, 如
∆ the famous delicious Italian pepperoni pizza
∆ the old black wooden desk.
ppt课件
10
C. 数量象似性
• 数量象似性, 指在概念上信息量大, 更重要、更难 预测的信息, 其语言表达就更长、更复杂。试比较 以下两组
• 任意性是就单个符号而言的,而象似性主 要是就符号组合而言的。
• 因此,讨论任意性和象似性应注意讨论的 前提, 同时指出象似性的研究也应注意其适 用的范围。
ppt课件
15
精品课件!
ppt课件
16
谢谢!
ppt课件
17
• 语言间的差别和不同语言的存在就可以证
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比如,“牛”在中
国是被称为“niu”, 但在美国它叫做 “cow”。
ppt课件
5
二、语言的象似性
• 语言的象似性是说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 也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的 联系, 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 是 有理据的。
ppt课件
• a) 他是我哥哥。b) 他是我表妹的哥哥。c) 他是我 表妹的丈夫的哥哥。
• a) 我不去。b) 我不去, 他也不去。c) 我不去, 他也 不去, 我们几个都不去。
∆ 显然, 更大的信息量需要用更长、更复杂的语言形 式来表达。
ppt课件
11
D. 对称象似性
• 对称象似性, 指在概念上具有同等重要性和 并列关系的信息在表达上具有对称性。并 列成分在多种语言中都是如此。如:
ppt课件
13
2. 隐喻象似性
• 隐喻象似性, 是指从一个概念投射到另一个 概念,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 过程, 包括隐喻语言的运用、隐喻概念体系 等。ppt课件14
三、任意性与象似性的关系
• 任意性和象似性可以并行不悖, 因为它们反 映了语言的不同属性。这最终是由于语言 本身有多重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