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群联合优化调度系统
水火电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文献综述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O v e r v i e w /油气、地矿、电力设备管理与技术水火电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文献综述张枫(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北京102206)摘要:大规模水火电联合优化调度问题是多阶段、非凸、非线性、高维数学优化问题,且经济效益突出、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本文按照时间尺度选取、优化模型构造、是否考虑入流随机性、模型求解方法等层次,对水火电联合 优化调度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
关键词:水火电力系统;联合优化调度;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064(2020)18-0103-030. 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形势日趋严峻,大力发展清洁能 源,实现经济社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国际社 会的重要议题。
水电作为当前技术条件最成熟、已开发规 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具有启停迅速、调控灵活、成本低廉 等特点,能够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西南地区水能资源较为丰富,经过多年的发展建 设,逐步形成了特大流域及干流水电站群占据主导地位 的特殊高比例水电电力系统。
水电作为主要电源的电力 系统,由于水库蓄水量有限,当前的运行决策会对系统未 来的运行成本造成影响,其运行优化问题在时间上是耦合 的;水能的梯级开发使得上下游电站之间的水文联系较为 紧密,上游电站的生产决策会对下游电站产生较大的影 响;客观上水文现象具有随机性,水电站入流情况难以准 确预估,运行优化问题本质上属于随机优化问题;水电机 组的尾水位一泄流量曲线、库容一水位曲线,火电燃料成 本曲线等均具有非线性特性,进一步增大了问题的求解难 度。
上述特点使得高比例水电电力系统的运行优化问题成 为一个典型的非线性、多阶段、高维复杂的数学规划问 题。
因此,开展实用化的水火电系统联合优化调度研究,对于发挥水电经济生态效益、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确保国 民经济低碳高效发展意义重大。
通口河流域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运行探讨

发电运维Power Operation通口河流域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运行探讨北川巴蜀通口河流域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陈军1 概况通口河水电厂总装机65.0MW(其中通口电站2×22.5MW,香水电站2×10.0MW),两站多年平均发电量3.2亿KW.h。
通口电站位于四川省北川县通口镇上游2.3 km 处,左岸属江油市,右岸属北川县,电站距北川新县城约46.0km,距江油市区约24.0km,是涪江一级支流通口河干流设计规划的七个梯级水电站的第五级。
电站于2002年9月动工建设,2004年8月并网发电投入商业运行。
通口电站工程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右岸引水系统、地面厂房和升压站等建筑物组成。
水库正常蓄水位598.0m,总库容3610.0万m³,调节库容97.0万m³,设计具有日调节性能。
香水电站位于涪江一级支流通口河下游的江油市香水乡境内,距上游通口电站11.6km,距江油市区23.0 km,是通口河干流设计规划的七个梯级水电站的第六级。
电站于1996年11月动工建设,1999年1月两台机组并网发电投入商业运行。
香水电站工程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右岸引水系统、地面厂房和升压站等建筑物组成。
水库正常蓄水位546.70m,总库容810.0万m³,调节库容84.0万m³,具有日调节性能。
前期两电站由同一公司下分别独立经营的子公司管理,在电站水库调度方面存在互相不适应和不配合的状况,后期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提质增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整合,形成一个电厂管理两个梯级水电站的运营管理模式。
2 优化调度的重要性水电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水电可在电网中通过承担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发挥其容量效益,另一方面又替代火电电能发挥其环保效益。
这些效益的发挥好坏与水电站及其水库的合理调度方式紧密相关。
当系统中的水库群进行联合调度运行时,可获得径流补偿和库容补偿效益,这对提高流域梯级水电站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都是十分有利的。
流域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的方法

流域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的方法概述流域梯级水电站是指位于同一流域内的多个水电站组成的梯级系统。
优化调度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使梯级水电站在满足电能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能的开发利用能力。
本文将探讨流域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的方法。
1. 水能资源评估和预测水能资源评估是流域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的基础,通过对水文数据的分析和模拟,可以对流域内的水能资源进行准确的评估。
同时,建立预测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水文情况进行预测,为优化调度提供参考依据。
2. 多目标规划模型流域梯级水电站的优化调度涉及到多个目标,如最大化发电量、最小化排洪量、最大化水库蓄水量等。
通过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可以将这些目标进行量化,并通过运算得到最优的调度方案。
3. 系统仿真模拟流域梯级水电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多个水库、多个发电机组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可以模拟水库调度、水流传导过程等,以及各个站点之间的调度策略。
通过对不同的调度策略进行仿真比较,可以找到最优的调度方案。
4. 智能优化算法传统的优化方法对于大规模的梯级水电站系统来说,计算复杂度较高。
因此,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遗传算法等方法,可以搜索解空间中的最优解,快速得到最优的调度策略。
5. 实时调度与决策支持系统实时调度是指根据当前的水情和电网负荷情况,对水电站进行即时调度。
通过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实时收集和整理数据,并基于模型和算法,给出合理的调度建议。
这样可以使梯级水电站的调度更加灵活和高效。
6. 多模型集成与协调由于流域梯级水电站的复杂性,不同的模型和方法可能会得出不同的调度策略。
因此,需要建立多模型集成与协调的方法,将不同的模型进行整合,并通过协同调度的方式,得到更加优化的结果。
结论流域梯级水电站在满足电能需求的同时,对水能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能的开发利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的探讨

贵州水力发 电
GUI OU ATER ZH W P0W ER
20 0 9年 2月
・
水 库 与环境 ・
乌江流域梯级水 电站联 合优 化调度的探讨
田 华 ,梁
( .贵州构皮滩发 电厂 ,贵州 1 余庆
卫 ,简 永 明
遵 义 530 ; 6 14
50 0 ) 5 0 2
水 电厂 运 行 及 管 理 工 作 。
第2 3卷 第 1 期
贵 州 水 力 发 电
20 0 9年 2月
成投产后 ,就正式拉开了实施乌江流域大型复杂水 电站群 联合 优化 调度 的序 幕 。对 于如 何发 挥洪 家渡
龙 头水 库对 下游 电站 的补 偿 调节 ,如 何利 用梯 级水 电站 自身 的特点 实施 联合 优 化调度 ,如何 实现 既要
索风 营 、乌 江渡 4个水 电站 的发 电机组 已完 全实 现
保证电网的安全又要 降低梯 级水 电站 的发 电耗水
率 ,发 挥 流域梯 级 的整 体效 应 ,成 了乌江 公 司和 电
网调度 部 门十 分 重 视 和必 须 解 决 的 课 题 。从 2 0 05
年及 20 0 6年 1 以前 乌 江流域 梯 级水 电站 的总体 0月 运 行情 况来 看 ,由于流域 梯 级水 电站 联合 优化 调度 未 充分 发挥 其应 有 的作用 ,流域 上游 洪家 渡水 库 刚 进 入汛 期就 立 即进入 了蓄水状 态 ,拦 蓄 了六 冲河全 部 来水 ,与 此 同 时 下 游 各 水 电 站 区 间来 水 极 度 偏 枯 ,致 使下 游 的东 风水 电站 和乌 江渡 水 电站 长期处
0 概 况
贵州 乌江水 电开发 有 限 责 任公 司 ( 文 中简称 本
长江上游大型水电站群联合调度发展战略研究

De e o v l pm e s r t g s ud o c nt t a e y t y n om bi e m a g m e o l r e h dr po r t i n o nd na e nt f a g y o we sato s n t e h
o p r t n a d ma a e n fc sa e h d o o e tto s tkn no a c u tte c mbn d o e ain s se n o eai n n g me to ac d y rp w r sain , a ig it c o n h o ie p rto y tm o
摘 要 : 长 江 上 游 水 能 资 源 丰 富 , 是 我 国 重要 的 水 电 开 发 基 地 。 干 支 流 已建 和 在 建 的 大 型 梯 级 水 电 站 群 规 模 庞 大 ,其 联 合 调 度 将 对 我 国 能 源 安 全 和 绿 色 能 源 发 展 具 有 重 要 战 略 意 义 。 针 对 长 江 上 游 大 型 水 电 站 开 发 建 设 和 运 行 管 理 现 状 及 当 前 面 临 的 挑 战 , 借 鉴 国 内 外 梯 级 水 电 站 运 行 调 度 经 验 ,从 联 合 调 度 系 统 建 设 、 运 行 和 管 理 等 层 面 ,探 讨 长 江 上 游 大 型 水 电 站 群 联 舍 调 度 的 发 展 思 路 、 阶 段 目标 和 主 要 任 务 , 并 提 出 需 要 解 决 的 管理 科 学 问 题 。
t n ge n e eg e eo me | y a d re n ry d v lp n .Ad rsig t e h le g s o h p e Ya gz v rS ag h d o o e e d e sn h c aln e f te u p r n te Rie re y rp w r d — l
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的探讨

提 高水能 利用 率 。根 据 初 步设 计 资 料 , 家 渡形 成 洪
收 稿 日期 : 0 7 0 — 6 2 0 — 5 1
1 乌 江 流 域 梯 级 优 化 调 度 的重 要 性
乌江公 司 自上 游 洪 家 渡 电站 2 0 0 4年 底 全 部 建
实 现 流域 梯 级 水 电 站 的 优 化调 度 , 高 经 济 效 益 , 断 开 拓 电力 市 场 , 现 企 业 效 益 最 大 化 成 了乌 江 公 司 与 电 网 调 度 提 不 实 部 门 积 极 探 索解 决 的 首 要 问题 。本 文 通 过 对 乌 江流 域 梯 级 优 化 调 度 的 开展 以及 运 行 方 式 加 以探 索论 述 , 出梯 级 优 提
州 电网总容 量 的 l. 6 。乌 江 渡 下游 正在 施 工建 7 3
月 以前 乌江 流域梯 级 电站 的 总 体运 行 情 况 看 , 由于
流域 梯 级 电站 联合 优化 调度未 充 分发挥其 应 有 的作 用 , 游洪家 渡 电站 在 刚进 入 汛期 就立 即进 入 了 蓄 上 水状 态 , 由于洪家 渡拦 蓄 了六 冲河 全部来 水 , 且 同 并 时 下游各 电站 区 间来 水也 极 度 偏 枯 , 使 下游 的东 致
作者简介 : m ̄ ( 9 2 ) 男 , 1 7 一 , 工程 师 , 事 水 电 厂 运 行 工 作 。 从
维普资讯
第 4期
田 华 等 :乌 江 流 域 梯 级 水 电站 联 合 优 化 调 度 的探 讨
1。 s 电站装机 3 0 T/, I ×2 0Mw , 保证 出力 1 9 1Mw , 5 .
年 平 均发 电量 1 . 9亿 k ・ 。它 的任 务 不 仅 要 55 W h 考 虑 自身 的安全 和发 电 , 主要 的是 为下 游 梯 级 电 更
水利行业水资源配置与调度优化方案

水利行业水资源配置与调度优化方案第一章水资源概述 (2)1.1 水资源概况 (2)1.2 水资源供需分析 (2)第二章水资源配置现状与问题 (3)2.1 水资源配置现状 (3)2.2 水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4)2.3 水资源调度现状与问题 (4)第三章水资源配置与调度原则 (5)3.1 公平性原则 (5)3.2 效益最大化原则 (5)3.3 可持续发展原则 (6)3.4 灵活性与适应性原则 (6)第四章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6)4.1 模型构建方法 (6)4.2 模型参数设置 (6)4.3 模型求解方法 (7)第五章水资源优化调度策略 (7)5.1 调度策略概述 (7)5.2 水量调度策略 (8)5.3 水质调度策略 (8)5.4 水能调度策略 (8)第六章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技术支持 (9)6.1 信息采集与处理 (9)6.1.1 信息采集 (9)6.1.2 信息处理 (9)6.2 预测与预警技术 (9)6.2.1 预测技术 (10)6.2.2 预警技术 (10)6.3 优化算法与应用 (10)6.3.1 遗传算法 (10)6.3.2 粒子群算法 (10)6.3.3 神经网络算法 (10)6.3.4 多目标优化算法 (10)第七章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实施方案 (11)7.1 实施步骤 (11)7.1.1 调查分析阶段 (11)7.1.2 目标设定阶段 (11)7.1.3 方案实施阶段 (11)7.1.4 监测评估阶段 (11)7.2 实施保障措施 (11)7.2.1 政策法规保障 (11)7.2.2 技术保障 (12)7.2.3 资金保障 (12)7.2.4 人才培养与交流 (12)7.3 实施效果评估 (12)7.3.1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 (12)7.3.2 水资源安全保障评估 (12)7.3.3 经济社会效益评估 (12)7.3.4 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12)第八章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政策法规 (12)8.1 法律法规现状 (12)8.2 政策法规建议 (13)8.3 政策法规实施与监管 (13)第九章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案例分析 (14)9.1 案例一:某地区水资源配置与调度优化 (14)9.2 案例二:某流域水资源配置与调度优化 (14)9.3 案例三:某城市水资源配置与调度优化 (14)第十章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未来发展展望 (15)10.1 技术发展趋势 (15)10.2 政策法规发展趋势 (15)10.3 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前景展望 (16)第一章水资源概述1.1 水资源概况水资源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对人类生活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之一。
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的探讨

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的探讨
田华;梁卫;简永明
【期刊名称】《贵州水力发电》
【年(卷),期】2009(023)001
【摘要】乌江流域自2004年梯级龙头洪家渡水电站建成投产以后,其流域梯级水电站群开始逐步形成.对于如何有效地实现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的优化调度、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成了乌江公司与电网调度部门需进行探索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的开展以及运行方式的探索论述,提出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需解决的一些问题,以期能为加快实现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的进程提供参考.
【总页数】7页(P11-17)
【作者】田华;梁卫;简永明
【作者单位】贵州构皮滩发电厂,贵州,余庆,564408;贵州乌江渡发电厂,贵州,遵义,563104;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水电站运程集控中心,贵州,贵
阳,5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4.7;TV737
【相关文献】
1.田湾河流域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浅析 [J], 田碧;李荣
2.乌江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效果分析——以应对20081106洪水为例 [J], 隋
欣;吴赛男;靳甜甜;廖文根
3.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的探讨 [J], 田华;刘春志;梁卫;简永明
4.清水河流域水电站梯级联合优化调度管理 [J], 冯欢;
5.清水河流域水电站梯级联合优化调度管理 [J], 冯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站群联合优化调度系统
技术简介
1.技术原理
用数学模型及方法解决水电站群优化调度应用问题,从科学问题出发,在技术系统的支撑下展开研究。
对流域实测径流资料进行水文分析,对各电站基本参数进行拟合及整理;建立流域水电站群梯级优化调度模型,分析水电站群发电优化调度结果及进行调度规则研究,开发流域水电站群联合优化调度系统。
2.技术特点
首次在水库调度系统中引入大规模非线性优化求解软件GAMS,首次提出基于可行空间搜索的改进遗传算法;不仅在算法上解决了水库群优化调度“高维”问题,还开发了水库任意选择、灵活组合的复杂水电站群梯级联合优化调度系统。
3.解决的具体问题
①以梯级水库群发电优化为主建立多目标数学模型,在兼顾多方利益条件下实现整体发电效益最大化。
②开发“基于可行空间搜寻遗传算法”,实现对传统遗传算法的改进和创新。
③采用“基于GAMS非线性规划法”,首次将GAMS软件应用于求解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模型,实现了梯级水库群的多目标寻优。
④实现了调度系统中水库的勾选,有效解决了水电站群水量利用效益最大化和流域不同投资主体水电站效益最大化的矛盾。
⑤软件系统开发了常规、优化调度6个核心算法,提供多种调度依据。
技术指标
(1)以水库群发电量最大为主构建多目标决策数学模型。
(2)将GAMS软件首次应用于求解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模型,应用可行空间搜索技术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有效解决梯级水库群的多目标求解问题。
(3)技术研究算法和系统软件开发分别在相关查新机构进行科技成果查新3次。
(4)研发了基于非线性模型算法的水库群优化调度系统,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
(5)在重点期刊发表论文5篇,相关专利申请4项。
(6)经鉴定会专家鉴定,项目创新性突出,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基于可行空间的优化搜索技术国际领先。
(7)该系统技术可平均提高流域水电站群总发电量2%~20%,对流域集控中心和各电站而言增加发电收益,对于电网公司可减少购电成本。
技术持有单位介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是从事水利水电科学研究的公益性研究机构。
历经50余年的发展,已建设成为学科门类齐全、人才优势明显的国家级综合性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中心。
主要研究领域覆盖了水文学与水资源、水环境与生态、防洪抗旱与减灾、水土保持与江湖治理、农村与牧区水利、水利史、水力学、岩土工程、水工结构与材料、工程抗震、机电、自动化、工程监测与检测、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信息化技术等多个学科方向。
多年来,主持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承担了国内几乎所有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任务,取得了一大批原创性、突破性科研成果。
应用范围及前景
流域水电站群联合优化调度系统适用于流域水电站调度与管理,可广泛应用于电网公司、流域集控中心等,可提高全流域水库群综合发电效益。
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基于C/S模式的四层架构体系,数据库平台采用高级应用数据库Oracle或SQL Server,前端开发采用以.net框架为基础,可视化编程语言C#开发的方式,以增强界面的友善性和可操作性,开发和使用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目前,该系统已在湖北汉江全流域及其支流安装上线,可平均提高全流域水电站群总发电量2%~20%,系统软件开发所采用的优化算法,为国内外其他流域的复杂水电站群优化调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其理论向实践的转化经验,可为其他流域水电站群联合优化调度系统开发建设广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