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合集下载

《诗经》中的婚恋诗浅析

《诗经》中的婚恋诗浅析

《诗经》中的婚恋诗浅析摘要:《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诗经》中的婚恋诗历来是人们广为传诵摘要的,这不仅仅体现其真挚的表达方式和自然的艺术魅力,更因为它反映出周代婚俗与现代人们心中所向往的爱情境界。

本文尝试从《诗经》婚恋诗的内容体现出来的周代姻恋爱现象这一角度,分析了《诗经》中婚恋诗的类别、具体表现。

关键字:关键字:诗经婚恋诗周代婚俗类别历史价值《诗经》韵律和谐,优美质朴,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婚恋诗占有一定的比例。

朱熹在《诗集传》中写道:“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1] 情者也。

” 男女言情,在《诗经》中占了三分之一、婚恋诗是《诗经》中内容最多、最有价值的部分,正如郑振铎先生所言:“在全部《诗经》中,恋歌可说是最晶莹的圆珠圭壁……[2]他们的光彩竟照得全部的《诗经》都金碧辉煌,光彩眩目起来。

” 《诗经》中有许多反映了周代婚恋情况及成婚礼俗的作品,这些作品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民或美好或痛苦的婚恋生活,对于今天我们研究当时社会人们的爱情生活、婚姻制度、社会问题等,都有极大的历史价值。

一《诗经》中的婚恋诗类别<诗经>中表现男女爱情婚姻题材的作品约有50余篇,根据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爱情诗、婚嫁诗和弃妇诗三类:(1)爱情诗即描写恋人之间互相爱慕、欢会、思念、烦恼的诗作。

由于周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男女婚恋禁忌少,所以‘诗经》中的爱情诗显得特别自由活泼,生动地再现了男女相爱相恋的世俗生活,内容丰富多彩。

(2)婚嫁诗婚嫁诗又可分为三类:一是描写结婚仪式与结婚情景,表达对结婚者的祝愿与礼赞:二是表达在婚嫁后的欢乐、幸福等情感;三是写女子嫁后对亲人的思念。

描写结婚的场面或对新娘的赞美。

如‘卫风·硕人’、‘鄢风·君子偕老'、‘周南·桃天》等。

这是赞美和祝福新嫁娘的诗,不但赞美她的美丽,而且隐含着多生子嗣的祝愿。

还有的是描写男女主人公喜悦的心情或夫妻间的和谐幸福。

《诗经》中的婚恋诗

《诗经》中的婚恋诗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篇章,收录了大量的婚恋诗歌。

这些诗歌主要涉及婚姻、爱情、婚礼等话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婚姻和爱情的追求与感悟。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婚恋诗歌:
《邶风•静女》:静女其姝,贻我思君;君子之求,求於何事?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女子的美貌,引发了诗人对于思念心上人的情感。

这种婚恋诗歌多以男子对女子的思念、期盼、感动等情感为主题。

《国风•邶风•青蝇》:青蝇几时落,恨不相逢便相识;隔座送钗子,送到座前分不辨。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男子和女子之间的相遇和相知,表达了对于相爱的渴望和不能相见的痛苦。

《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首诗是对于前面提到的《周南•关雎》的续作,仍然描述了男子和女子相爱的场景,并继续赞美了这种美好的姻缘。

总之,《诗经》中的婚恋诗歌是古代中国文学中反映婚姻和爱情的珍贵文献,它们以细腻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古代人们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留恋、追求和感悟。

诗经中婚恋诗的类型

诗经中婚恋诗的类型

诗经中婚恋诗的类型诗经中的婚恋诗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内容十分丰富,考点也十分多。

这些婚恋诗主要集中在《国风》,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抒发恋爱相思甜蜜代表:《郑风·溱洧》《郑风·狡童》《周南·关雎》《邶风·静女》《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译:那个滑头小伙子,为何不和我说话?都是因你的缘故,使我饭也吃不下。

那个滑头小伙子,为何不与我共餐?都是因你的缘故,使我觉也睡不安。

2.表现恋爱曲折苦恼代表:《郑风·将仲子》《鄘风·蝃蝀》《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译:仲子哥啊你听我说,别翻越我家门户,别折了我种的杞树。

哪是舍不得杞树啊,我是害怕我的父母。

仲子哥实在让我牵挂,但父母的话也让我害怕。

3.表现夫妇深挚情爱代表:《齐风·鸡鸣》《唐风·葛生》《葛生》:“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详见文末链接《当我写下这首诗,你已不在人世了》)译:葛生长覆盖住荆条,蔹蔓生在荒野。

我的爱人长眠于此,谁来陪伴孤独的居处?夏季烈日炎炎,冬季黑夜漫漫。

百年之后,我将归于此地与你同住。

4.弃妇诗代表:《邶风·谷风》《卫风·氓》《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译:海誓山盟犹在耳,哪料反目竞成仇。

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试论《诗经》婚恋诗中的婚姻观

试论《诗经》婚恋诗中的婚姻观

试论《诗经》婚恋诗中的婚姻观作者:陆跃升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5期摘要:《诗经》中有大量婚恋题材的诗篇,其风格简明而朴素。

这时的感情是纯洁的,充满幻想的,甚至是无拘无束的,生动展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婚恋生活和情感世界,并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揭示了社会现实和婚姻现象的某些本质。

研读《诗经》婚恋诗,可以获知中国古代早期的婚姻观念、礼俗和婚恋生活习俗,更有助于认识《诗经》的艺术原貌、艺术精神及其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诗经;婚恋诗;婚姻观中图分类号:I20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186-03婚姻是人类社会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它的发生基于最根本的人性,并符合人类繁衍后代的要求。

婚姻具有多种社会职能,如满足社会成员的情感需要、组织家庭等等,在特殊条件下则可能畸变为实现政治目的、获得经济利益的手段。

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婚姻的内涵经历了许多变化,可以说,婚姻是人类文明的计程表,也是有着巨大地域差异的各种文化的显示屏。

《诗经》中的婚恋诗历来是人们广为传诵的,这不仅仅体现其真挚的表达方式和自然的艺术魅力,同时,它还是优秀的民族文学遗产,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是迄今我们研究古代婚姻家庭问题的主要资料来源。

本文尝试就《诗经》中婚恋诗的内容探讨中国古代早期的婚姻观念、婚姻礼俗及婚恋生活习俗。

以便准确理解《诗经》中婚恋诗的内涵。

一、“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思想《诗经》时代实际上是礼乐文化时代,特别是礼在当时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讲“礼”的社会,而婚礼又是礼制中最为重要的。

首先,男女婚嫁要有“父母之命、媒约之言”。

男女到了婚嫁年龄,由媒人介绍两人认识交往,《诗经》时代不同地方的歌谣都表达了对媒人的重视。

《国风·齐风·南山》中“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娶妻如之何?匪媒为与。

简述诗经中婚恋诗的基本内容

简述诗经中婚恋诗的基本内容

简述诗经中婚恋诗的基本内容《简述诗经中婚恋诗的基本内容》篇一《诗经》就像是一部古代爱情的百科全书,里面的婚恋诗那可真是丰富多彩。

咱先说说那些描写男女相恋的诗。

就好比《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就像我们现在看偶像剧似的,一个男子看到了心仪的女子,心里就像有只小鹿在乱撞。

男子对女子的那种爱慕之情,就像潺潺的流水,绵绵不绝。

也许在古代,这种爱情就是这么纯粹,看到了就喜欢上了,然后就展开追求。

这就像我们现在在学校里,某个男生看到隔壁班的漂亮女生,眼睛都直了,然后就想尽办法去认识人家一样。

还有一些诗呢,是描写婚后生活的。

我觉得《桃夭》就很有代表性。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这描绘的是一个女子出嫁时的场景,桃花盛开得那么艳丽,就像新娘的脸庞一样娇艳。

把女子比作桃花,这比喻可真绝了。

婚后的生活呢,也许就像这桃花一样,充满了希望和美好。

不过我想啊,婚后哪有那么一帆风顺的呢?说不定也会有磕磕绊绊。

就像我邻居家的夫妻,有时候也会为了柴米油盐的小事吵吵闹闹,但这也许就是生活的常态吧。

但是呢,《诗经》里也不全是美好的爱情故事。

像《氓》就有点悲剧色彩了。

女主人公刚开始的时候对那个男子充满了爱意,“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多温柔的女子啊。

可是后来呢,男子变了心,女子只能独自悲伤。

这就像我们现在听到的一些失恋故事一样,爱得有多深,伤得就有多痛。

我就想啊,在古代是不是也有很多这样被爱情伤害的女子呢?她们是不是只能默默忍受呢?这也许就是当时女性的悲哀吧。

总之,《诗经》里的婚恋诗反映了古代男女在爱情和婚姻中的种种情况,有甜蜜的相恋,有美好的婚后生活,也有苦涩的背叛。

这些诗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爱情世界。

《简述诗经中婚恋诗的基本内容》篇二《诗经》中的婚恋诗啊,那可真是个宝藏,里面啥样的婚恋故事都有。

咱先说那些浪漫得不要不要的恋爱诗。

像《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 婚恋诗

《诗经》 婚恋诗

《诗经》婚恋诗《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山之作,集结了先秦时期各个地区的民间诗歌,内容丰富多样。

其中,婚恋诗是《诗经》中的一个重要篇章,通过描绘婚姻和恋爱的点滴,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婚姻风俗和人们对爱情的渴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诗经》中的婚恋诗歌。

首先,婚恋诗歌中的男女形象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在《诗经》中,男子常常被描述为阳刚有力,英勇果敢的形象。

比如《邶风·静女》中的“静女其妻,美人之儿”,展现了男子对美丽女性的向往和追求。

而女子则被描绘为柔弱、婉约的形象,以及她们对婚姻的期待和祝愿。

比如《邶风·击鼓》中的“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击鼓其卒,踊跃摇旄。

土国有赔,我独南宫。

”女子的行为虽然不同寻常,却是为了寻找真爱,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坚持和勇敢。

其次,婚恋诗歌中的婚姻观念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古代社会,婚姻是家族和社会的关系纽带,因此,婚姻观念在《诗经》中得到了广泛的反映。

例如在《周南·关雎》中,男子对女子的深情告白“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表达了男子对婚姻的诚挚期盼。

而女子也对婚姻抱有积极的态度,比如《邶风·扬之水》中的“扬之水,狂风淫雨。

扬之水,沂之浒。

我欲家之,请舍归止。

”女子借助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婚姻的渴望和希冀。

此外,婚恋诗歌中存在着丰富的婚礼仪式和习俗描写。

在《诗经》中,婚姻被视为一个庄重而神圣的仪式,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程序和仪式。

例如,男子迎娶女子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迎亲”、“求娶”等环节,这些程序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婚姻习俗和礼仪规范。

同时,婚姻诗歌中还涉及到了婚姻生活的点滴琐事和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诗经》的婚恋篇章,也为后世的婚姻观念提供了借鉴。

总而言之,《诗经》中的婚恋诗歌通过男女形象的刻画、婚姻观念的表达以及婚姻仪式和习俗的描写,展示了古代社会婚姻风俗和人们对爱情的追求。

这些诗歌不仅为我们了解古代婚姻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也为当代社会对待婚姻和爱情提供了启示。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及艺术风格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及艺术风格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及艺术风格摘要:《诗经》中的婚恋诗用它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向我们展示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男女之间感情的萌生、发展和结果。

《诗经》中的婚恋诗内容、形象各异,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婚恋生活的各个方面。

《诗经》中的婚恋诗包括恋爱诗和婚姻诗两类。

恋爱诗主要表现了青年男女从追求、约会到别后相思的恋爱过程和种种细腻微妙的心理情感。

婚姻诗则主要表现了婚姻生活的幸与不幸。

关键词:《诗经》;恋爱诗;婚姻诗;艺术风格《诗经》中描写男女爱情生活的诗篇数量是比较多的。

在《雅》、《颂》中占的篇章极少,《小雅》中仅有三四首,主要集中在《国风》一百六十篇,反映婚姻恋爱主题的将近一半,描写婚姻恋爱比较好的诗歌,可占《幽风》的三分之一。

在《国风》中看到许多情诗,咏唱着迷惘感伤、可求而不可得的爱情。

在后人看来,这也许是一种含蓄的微妙的艺术表现,但在当日,恐怕主要是压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吧。

所有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

这些诗比较全面的展示了当时婚恋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婚恋生活的大致情况。

《诗经》中的婚恋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青年男女相爱相恋的恋爱诗,一类是表现婚后生活的婚姻诗。

一、恋爱诗爱情是男女之间所产生的一种相互爱慕的美好情感,可以让人充满希望,忘却愁苦。

因此,爱情的开始都应该是美丽、动人、并且曲折的,都经历了从追求到相约再到不见而相思的过程。

说到追求,人们脑海里一定会想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1](P.1)这句话,而这句话就出自《诗经·周南·关雎》一诗,这是一首典型的男子追求女子的诗歌,男子为了自己心爱的女子整夜辗转难眠,用弹琴奏瑟的方法来讨女子的欢心。

这首诗表达了男子对与自己心上人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

在《诗经》中表达男子对女子追求之意的诗歌颇多,如《秦风·蒹葭》和《周南·汉广》等,都向我们展示了男子追求心爱的女子时的不同的心情和境况,虽然有时因为很多原因,那个“所谓伊人”永远都只能“在水一方”[1] (P.166),但是也不乏有两情相悦,一拍即合的,如《邶风·静女》一诗,就向我们展现了一对恋爱中的男女幽会时的景况: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诗经里的婚恋诗

诗经里的婚恋诗

诗经里的婚恋诗诗经里的婚恋诗如下:1、《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4、《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5、《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6、《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摡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7、《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8、《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9、《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诗经》中的婚恋诗王丹奉节县上坝中学 404600摘要: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其中的爱情婚姻诗内容及其丰富。

有写翩翩少女之怀春;有写两情相悦之秘密幽会;有写恋爱之中之苦闷;有写热闹非凡之结婚场景;还有写遗弃女子之哀怨……这些诗作热烈而浪漫、清新而自然,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展现了上古时代人类婚姻爱情生活的美好画卷。

细细品读,您会发现,出自肺腑的直白和呼喊犹如天籁;细细品读,不免会荡涤读者心志,陶冶其情操。

本文根据婚姻的三个阶段将它分为热烈的恋人之歌、婚嫁的赞美之歌、悲戚的弃妇之歌,对它们分类研究。

并透过这些诗作,研究这些诗作蕴含了怎样的社会学价值。

关键词:《诗经》婚姻爱情诗恋情《诗经》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500多年的诗歌305篇,广泛的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天文、地理、婚姻爱情等,是一部反映社会的百科全书。

其中婚姻爱情诗的篇幅占了很大的比例,以其深入人的灵魂深处的描写,显示出了非常可贵的人性之美,为世人所共鸣。

本文主要对《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的内容做一个初步的探究,以找寻它所蕴含的社会学价值。

一、对《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的分类1、热烈的恋人之歌(1)、充满欢愉快乐的恋情《召南·野有死麕》描写林中野合之欢愉。

野有死麕,白茅束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野吠!男欢女爱,属于不方便说清楚的事情,不方便说清楚的原因很多,甚至原因的本身就无法说清楚。

男女幽会,多半是在夜里和无人处,其销魂的滋味和幸福的感受,只有当事人才可知,外人则不可能分享。

这种不方便说清楚的事情就蒙上了一种神秘色彩,让人增添几分心跳地诱惑力。

从“无感我帨兮”中让人情不自禁地猜想夜幕下可能发生地一切。

《邶风·静女》描写幽会的亲昵,其全文为: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此诗以男子的口吻写出,写他在“城隅”等候静女的到来,而“静女”却故意藏着以逗乐,把天真烂漫的少女写得栩栩如生。

当“静女”的到来,以“彤管”“茅荑”赠之,他爱不释手,并不是因为礼物的贵重,而是物因人美、爱屋及乌。

主人公的感情表现的细腻真挚,语言浅显,形象生动,气氛欢快,情趣盎然,以人人所能之言,表人人难表之情,自然生动,一片天籁。

《郑风·野草有蔓》写仲春自由相会,充满欢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願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皆臧。

一对正值青春年少的男女偶然相遇,喜不自禁,两情相悦,表面上看是不期而遇,实则是有备而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结局看似偶然,却是苦苦寻找的必然。

文中“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勾勒出一派春草青青,露珠晶莹的良辰美景。

紧接着“有美一人,轻扬婉兮。

”则仿佛一位漂亮的姑娘正在秋波一转的微笑,四句俨然一副春日丽日图,真可以说是诗中有画,此时我们可以体会到文中男女的心情,是不能用一个高兴所表达的。

《郑风·溱洧》描写郑国三月三日上巳节青年男女在溱水洧水两旁游春,充满欢悦。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本文描写一对男女幽会地过程,表现他们对爱情地大胆追求,尤其是女主人公主动要求男子陪自己游玩,赠以信物并私定终身,这勇敢地手法实在值得称赞,此诗还采用了对话,这种诗经中不多用的手法不仅将男女地情感表现得活灵活现,还增添了诗地感染力。

(2)饱含思念之情的恋情。

男女之间,一旦产生恋情,短暂的不见,就会使他们产生深深的思恋。

如《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恋人们常常觉得时间太快,相聚短暂,但是即使短暂的分离,他们又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太慢。

一天没有相见,犹如三月,甚至于三秋、三岁这种深深的思念也恐怕只有身陷恋爱的人才会有的,主人公的思念是多么地强烈啊!再如《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恋人们没有在一起,他们会做些什么?回忆对方的容颜、衣着;回忆双方在一起的美好经历;猜测对方在干什么。

此诗的女主人公呢?想到了恋人青青的衣领、青青的玉佩。

而从诗中发现,这对恋人好像有点隔阂,但仍然觉得女主人公有点迁就他,希望来找她,不自觉地在城阙等他。

“挑兮达兮”写出了她心中的焦虑和不安。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则突出了她不可遏制的爱。

而他却没有来,等待她的,仍然是那苦苦的思念。

(3)、因恋情而烦恼。

恋情有时少不了烦恼,《郑风·狡童》写情侣闹别扭: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由于小伙子不与姑娘说话,不来吃饭,让姑娘也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真是烦恼透顶,是什么原因,也许是小伙子恼故意和姑娘不说话,这不是让双方都为之烦恼吗?《郑风.褰裳》写爱情侣闹矛盾: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子狂也且。

”由于几天没有见小伙子,姑娘边生气发了火,你不来找我,难道就没有俊俏小伙子来找我吗?“狂童之狂也且”虽是在责骂,但又可以看出几份爱,姑娘啊,确实还有点烦恼。

(4)、渺茫的思慕。

《周南·关雎》写一位君子爱上一个采荇菜的女子却求之不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好男儿见到姑娘砰然心动,好姑娘见到好男儿钦慕不已,这是最自然,最合乎人性的冲动。

采荇菜的姑娘让小伙子心怀激荡,可是他却求之不得,只能将恋爱和结婚的愿望寄托在想象中。

《秦风·蒹葭》抒写思慕,而追求意中人却不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婉在水中央。

葭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婉在水中葭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婉在水中沚。

一个深秋的早上,河边芦苇上的露水还没有干,诗人在这个时候,寻找“伊人”不顾艰难险阻,矢志不渝地为所爱之人上下求索,终是可望不可得。

全诗没有一个思字、愁字,萧萧秋色、朦胧意境,不难可以体会到诗人那深深企慕求而不得的惆怅。

诗人与“伊人”结为连理的可能就可想而知了。

(5)、因恋情而产生绝望的空想。

如《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广矣,不可方思。

这首情诗,表达了江汉之间一位男子爱慕一个女子而又不能如他的愿。

但是这相思之情是砍不断,理还乱的。

砍柴的时候,想入非非;割草的时候想入非非。

每章结尾的四句将那女子的形象、江上浩渺迷茫的景色以及诗人心中思慕痴迷的感情,长歌浩叹地融入其中,一唱三叹地道出了诗人绝望的空想。

(6)、害怕家长的干涉和怨恨家长的干涉以及以实际行动反抗爱情的阻力。

爱情的帆船很少一帆风顺,往往会遇到暗礁和险滩、惊涛骇浪。

虽然周代礼教初设,较少婚姻的禁忌。

但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爱情就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鄘风·柏舟》就写出父母的反对给了女子无限的痛苦。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他,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母亲对子女们无私的爱,总免不掉一些自私的成分,她总以为子女是自己辛勤创作的作品,子女必须按照他们所坚持或信奉的观念去生活。

总以她自己和自己的观念作为参照物,不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女子的角度去思考。

即使姑娘与意中人如何“之死矢靡他”,只要他们认为不好,就强加阻止,是不会顾及子女的。

《柏舟》中的姑娘坚决不改变主意,她对母亲和老天的不体谅感到怨愤。

虽然母亲牵挂孩子的幸福,但是他们没有意会到:母亲和子女并非完全一体,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郑风·将仲子兮》写女子害怕家长的干涉。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自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

亦可畏也!女子深爱一个叫将仲子的人,却因害怕世人的闲言碎语和家长而欲爱不敢,欲罢不能,陷入了两难境地。

她要么反抗,要么妥协。

这是非常残酷的选择,残酷的不是这两个对立的方面,而是没有退路。

因此,别无选择的痛苦恐怕比其它痛苦更加深刻。

此外,他人的阻挠和言论对个人意志的扼杀是及其可怕的,会对人构成强大的心理压力。

如果是一豁达的人是不会被外在压力所击垮的。

而《王风·大车》的女子却要以实际行动反对阻力。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

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

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有如曒日。

一个柔弱的女子,却敢于向天发誓,要与夫君生死与共,这种真情确实让人感动。

我们绝对相信这种古典誓言,他以生命作为抵押,来换取神圣的爱情。

如今,古典的山盟海誓早已随风而去,只剩下现实的相互利用,住旅馆进茶楼的短暂欢愉,甚至将对方作为向上的阶梯。

生在现在的商品社会谈与商品无关的山盟海誓,好像是在谈论另外一个世界的事情。

的确,爱情没有固定的模式。

改革开放的现今,人们的办法越来越多,机会也越来越多,外面的世界精彩纷呈,谁也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

再此,外面就只有缅怀那一去不复返的古典社会,叹息自己的生不逢时。

(7)、失恋的苦恼。

《召南·江有汜》写出了一位男子失恋的苦恼。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

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

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

不我过,其啸也歌。

心爱的姑娘已经远去,一切妄图挽回的努力都无事于补,内心的哀愁与悲伤无法排遣,也许仰天呼喊是个发泄的好办法吧!失恋的滋味是苦涩的、酸楚的,有时感伤得让人气绝。

苦苦地追求,缠绵的思念,执着的热情,随着远去的花轿而走,一夜之间,世界变了样:看大地白茫茫地一片,看天空空空洞洞一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