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清洗废液的现场处理方法电子版

化学清洗废液的现场处理方法电子版
化学清洗废液的现场处理方法电子版

化学清洗废液的现场处理方法化学清洗过程会产生各种类型的清洗废液,一般化学清洗过程中将产生碱洗废液、酸洗废液、钝化废液、碱洗和酸洗后的水冲洗废液。以下就本项目化学清洗过程所产生的污水的性质、危害及简易的处理方法加以简要论述。1、化学清洗废液种类及其特征

1.1 碱洗废液

碱洗(包括碱煮)目的是清除新建设备或装置在制造、贮存及安装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机械油、石墨脂、防锈油等油污,并对在役设备或装置的某些难溶垢(如硫酸盐、硅酸盐垢)进行转化。常用药剂为各种碱性盐类和表面活性剂,如纯碱、烧碱、磷酸三钠、三聚磷酸钠、硅酸钠、乳化裁、润湿剂等。根据不同清洗对象及要求。在清洗液中,碱性盐类的质量分数为0.5%一6%,表面活性剂为0一l%。碱洗废液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主要因素:(1)强碱性(pH>9);(2)油污(质量浓度O一1 000 mg/L);(3)化学耗氧物(c0D=O—10 000 m∥L)。

1.2 酸洗废液

酸洗目的是清除新建设备或装置中的各种铁锈、轧制鳞片、焊接氧化物和在役设备或装置在生产过程由于种种原因所形成的水垢、锈垢、铜垢等。常用酸洗药剂有各种无机酸类,如盐酸(4%一12%)、硝酸(6%一lO%)、氢氟酸(O.1%一2%)、硫酸(8%一12%)、磷酸(8%~lO%)、氨基磺酸(8%一10%),有机酸类如醋酸(10%)、柠檬酸(0.1%一4%)、乙二胺四乙酸(2%一lo%),以及各种添加剂,如氟化氢铵、氟化钠援蚀剂等。酸性废液中含有洗垢时溶人的钙、镁、铁、铜等离子及过剩的酸,往往含有较高的悬浮物,

并带有颜色。有的缓蚀剂有较高毒性或异味,酸洗废液含铁量高时也有不快的气味。酸洗废液对环境产生污染

的主要因素:(1)强酸性(pH<1);(2)化学耗氧物(c0D=500一5 000 m∥L);

(3)其他有害物质,包括氟离子、重金属离子等。

1.3 钝化废液

钝化目的是为了避免酸洗后处于活化的金属表面出现二次浮锈而采取的防腐措施。常用钝化药剂有亚硝酸钠(O.3%一2%)、联氨(50~100 m∥L)、纯碱(O.5%一1.5%)、烧碱(0.5%)、磷酸盐(O.5%一1.5%)等。钝化废液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主要因素为:(1)强碱性(pH>9);(2)亚硝酸盐;(3)联氨。

1.4 冲洗废水

在碱洗和酸洗前后,分别需进行水冲洗和中和处理,其目的是冲洗和中和碱洗、酸洗残液,以保证酸洗、漂洗、钝化质量。这部分冲洗水和中和液分别呈弱碱和弱酸性,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主要因素为:(I)碱性(pH>9);(2)酸性(pH<6)。

2、化学清洗废液危害

2 1 油污染

废液排入水体,未经处理的油分漂浮在表面形成油膜,使大气与水面隔绝,破坏正常的充氧条件,导致水体缺氧,破坏水生植物的通气和光合作用.对水生动物的生存有极大影响。含油废液进入海洋,不仅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降低海洋的自净能力,而且影响海滨的环境卫生,降低海滨的使用价值。

2 2 酸碱污染

水体遭受酸、碱污染后,酸、碱度发生变化,水中微生物受到抑制,导致水体自净能力降低;鱼类及水生物也难以生存,对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含酸、碱性废液还可腐蚀水下构筑物和船舶等。

2.3 化学耗氧物的影响

高coD的废液排入水体时,易致水体缺氧使水生动植物生存}同难、大量死亡,水色变混浊污染环境。

2.4 氟化物污染

水体中氟化物含量超过规定指标时,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氟化物能抑制烯醇化酶,影响糖代谢和细胞呼吸功能,氟化物还可与骨组织的羟基磷灰石3ca,(PO。):ca(oH):中的羟基交换,并通过抑制骨磷酸化酶或与体液中的钙离子结合生成难溶性的氟化钙,从而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引起低血钙、氟斑牙、氟骨等症。

2.5 亚硝酸盐及联氨污染

水体中若含有亚硝酸盐,人类饮用后,在体内可转变为致癌物——亚硝酸铵。联氨侵蚀人体皮肤、黏膜,损害人体内酶类,对人体有极大的伤害。

2.6 高氨氦、高磷含量废水污染

水体中存在氨氮和磷的化合物,会使水体富营养化,表现为藻类的过渡繁殖,水体带有腥昧,从而使水质恶化,以至使湖泊退化。另外,氨氮的耗氧使水体溶解氧降低,严重造成水体黑臭,当水体pH较高时,氨对鱼类等水生生物具有毒性。

3、清洗废液现场处理方法

3.1 酸洗废液处理方法

酸洗时,清洗废液酸性较高,一般的处理方法都是先将其中的酸中和之后,再做其他处理,

最后送污水处理厂处理排放。中和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碱洗废液或钝

化废液中和酸洗废液;一种是用药剂中和,即采用Na:cO,、Na0H、石灰乳、碳酸钙等中和,反应方程式为:H++OH一—_H:0。

表1为中和酸洗液所耗的碱量,表1中和1k酸所消耗的碱量

表2为酸性废液处理方法比较。

3.1.1盐酸、硝酸清洗废液处理

盐酸清洗废液中含有洗垢时溶入的钙、镁、铁、铜等离子。有过剩的酸,盐酸废液的氯离子含量高,往往含有较高的悬浮物,多数显红色至深绿色,所用的缓蚀剂不同,颜色也不同。有些缓蚀荆有异味,清洗后废液也会有异味。如在清洗中为增加除油效果添加了表面活陛剂,则清洗废液的cOD电较高。针对不同情况,用以下不同的处理方法。

(1)如使用了无毒无异昧的酸洗缓蚀剂时,盐酸清洗产生的废液主要以清洗

钙镁盐水垢过程的废水为主,则水中铁离子浓度较低,色度较浅,一般采用石灰水或氢氧化钠中和、絮凝沉降之后.使废水的pH达到6~9(色度较浅时,coD一般低于2 000m∥L),再送至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活性污泥法处理,即可达到工业排放标准。也可以采用碱洗废液或钝化废液中的碱液来中和废液,之后再用上述方法达标处理排放。

(2)如果用有机胺类作缓蚀剂清洗铁锈,所产生的废液中会留有大量Fe”等有害离子。较为简单的方法是中和之后,利用压缩空气搅动混合,使亚铁离子氧化,在铁离子的催化下,有机胺也可分解。在中和过程中所转化的三价铁离子可以以氢氧化铁形式沉淀出来,使废液澄清并去掉异味,然后絮凝沉降,送污水厂生化处理。

(3)如清洗含铜、锌等化合物污垢,则产生的废水中含有cu“、zn2+等有毒离子,必须对废液监测铜离子含量。如果超过了规定指标,可采取沉淀法消除。具体方法是,在中和酸洗废液时,先使其pH超过lo,此时铜离子将以氢氧化铜的形式沉淀,剩余铜离子的质量浓度理沧上可小于0.1 rn∥L。使铜离子质量浓度达到排放标准之后.再用酸中和至pH小于9,加酸时应缓慢投加,防止氢氧化铜部分溶解。排放液pH不宜低于8。

3.1.2 磷酸清洗废液处理方法

磷酸主要用于清洗和漂洗以铁为主的附着物,次磷酸与磷酸配合使用对清洗铁垢效果更好,它们对水体的污染也表现在使水体富营养化。次磷酸还原能力强,排人水体后可使水缺氧,而《渔业水质标准》规定水中溶氧量在每天24 h中必须有16 h以上大于5rn∥L,其余8 h中任何时刻含氧量不得小于3 f 叫L。现场简易的处理方法是先利用过量的石灰水或氢氧化钠中和处理之后,

使磷酸根离子沉淀生成磷酸钙,沉淀处理之后水中磷酸根离子基本可以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3.2 碱洗废液处理方法

3.2.1 中和处理法

碱洗结束时,废液中碱质量分数一般为0.5%一5%、pH大于9,碱性较强,有时含有较多的油污,一般采用中和处理法进行处理。即将碱洗废液与酸洗废液相互中和,使pH达6~9。或采用投药中和,常用中和剂为工业用硫酸、盐酸或硝酸。废碱液与酸反应方程式如下:

Na0H+HCl—}NaCl+H20;Na2c03+H2s04一N82S04+H20+c02 t;N83P03+3HN03——≈NaN03+H3P04。

中和各种碱性废液所需酸量如表3所示。

表3中和lkg碱所消耗的酸量

3.2.2 含磷酸盐碱洗废液处理方法

碱洗时为了增强对矿物油的清除效果,在碱洗液中加0.5%一2%磷酸盐。该废液的处理一般采用加入过量的石灰乳使磷酸根以磷酸钙的形式沉淀:

2Na3Pq+3ca(0H)z—_+ca3(P()4)2 l+6№OH在石灰乳过量的情况下,可使磷

酸根排放浓度合格。对配制石灰乳的粉状石灰的质量要求与作为氟离子沉淀剂的石灰相同。

3,2.3 碱洗液中所含油污的处理方法

碱洗废液中的油污主要以乳化状态存在,油珠粒径很小,不易从废液中去除,通常采用破乳一油一水分离一水质净化过程处理。

(1)破乳。主要采用投加药剂,破坏废液中乳化胶体稳定性,使其破乳。常用的药剂有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镁等强电解质。为了使其他悬浮物和油珠尽快地分离,并生成微小的絮凝,还需投加混凝剂或助凝剂。常用的混凝剂和助凝剂有: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氯化铁、活化硅酸、聚丙烯酰胺等。

(2)油一水分离。通过破乳、凝聚处理,油珠和杂质生成絮凝,然后通过物理法使油水分层,油泥刮出,达到油一水分离的效果。油一水分离的方法有:自然上浮、加压上浮、电解上浮、凝聚沉淀和粗粒化等。

(3)水质净化。经破乳、油一水分离后,水中油分、有机物、cOD都大大降低,但水中还存在着微量的油和一些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可通过吸附、过滤除去。常用的吸附、过滤材料有活性炭、焦炭、磺化煤、砂、聚丙烯纤维、丙烯腈等。

3.3 亚硝酸钠钝化废液处理方法

亚硝酸根来列入《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控制范围之内,但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对其规定相当严格。由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是为确保地面水的环境质量而制订的,其排入水域按《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水域功能的划分而分级,因此,对排水中亚硝酸根的高标准要求是≤0.1Ⅱ培/L,低标准的要求也应≤l mg/L。从钝化废液中去除亚硝酸根的方法很多,如控制得当,以下4种方法均能取得相当好的处理效果。

(1)尿素分解法。亚硝酸是很不稳定的酸,对亚硝酸钠酸化使之成为亚硝酸

时,就很容易形成氮氧化物。在酸性环境中,它可被许多物质分解,尿素是其中之一。可按下式计算用量cO(NH2)2+2NaN02+2Hcl———}c02 t+2N2

f+2Nacl+3H20。在向废液中加酸时必须缓慢,而且应充分循环搅动。如果局部酸液过大,则将冒出二氧化氮黄烟,危害人体,造成大气污染。一般处理每千克亚硝酸钠需要投加尿素0.45 k。(2)氯化铵分解法。氯化铵分解法和尿素法一样,必须缓缓加人盐酸,并使之扩散均匀,才能防止产生副反应,冒出二氧化氮气体。可按下式计算用量:NH4cl+NaNO±—}Nacl+N2 T+2H20。氯化铵的加入量应为亚硝酸钠含量的3~4倍。为了加快反应速度,防止亚硝酸钠在低PH值时分解造成二次污染,可向废液中通人蒸汽.维持温度70一80℃,控制pH在5~9。

(3)氨基磺酸分解法。氨基磺酸是清洗剂,它也可用于分解亚硝酸钠,其反应为:NH2s03H+NaN02——}NaHs04+N2 T+H20。可按上式计算用药量。该法较上两法方便,而且不产生二氧化氨。氨基磺酸的投加量为亚硝酸钠含量的1.4l倍,处理可在常温下进行。

(4)用漂粉精或次氯酸钠分解处理。这些方法都是利用其氧化作用使亚硝酸钠分解。漂粉精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与亚硝酸钠反应如下:

ca(Ocl)2+2NaN02—}cack+2NaN03; ^

Na0C1+NaN02一NaCl+NaN03。向亚硝酸钠钝化废液中加入氧化剂次氯酸盐时,应缓慢并循环搅拌,以免产生副反应。次氯酸钙的投加量为Ⅱ硝酸钠含量的2.6倍,处理可在常温下进行,通人压缩空气搅拌效果更佳。

化学试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

. 化学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 1、实验室中经常有大量的废酸液。废液缸中废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网纱或玻璃纤维过滤,滤液加碱中和,调至pH=6—8后就可排出,少量滤渣可埋于地下。 2、对于回收较多的废铬酸洗液,可以用高锰酸钾氧化法使其再生,还可使用。少量的废液可加入废碱液或石灰使其生成Cr(OH)3沉淀,将沉淀埋于地下即可。 3、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含氰废液必须认真处理。少量的含氰废液可加入NaOH 调至pH=10以上,再加入几克高锰酸钾使CN-氧化分解。量大的含氰废液碱液氯化法处理,先用碱调至pH=10以上,再加入次氯酸钠,使CN-氧化成氰酸盐,并进一步分解为CO2和N2。 4、含汞盐废液应先调pH至8—10后加适当过量的Na2S,使生成HgS沉淀,并加FeSO4与过量S2-生成FeS沉淀,从而吸附HgS共沉淀下来,静置后分离,再离心,过滤;清液含汞量可降至0.02mg/L以下排放。少量残渣可埋于地下,大量残渣可用焙烧法回收汞,但要注意一定要在通风橱内进行。 5、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是加碱或加Na2S把重金属离子变成难溶性的氢氧化物或硫化物而沉积下来,从而过滤分离,少量残渣可埋于地下。 化学实验室废液废气处理办法 1、溶解法:在水或其它溶剂中溶解度特别大或比较小的气体, 用合适的溶剂把它们完全或大部分溶解掉。 2、燃烧法:部分有害的可燃性气体,在排放口点火燃烧,消除污染。例如,一氧化碳等。化学实验中废弃的有机溶剂,大部分可回 1 / 5 . 收利用,少部分可以燃烧处理掉,有些在燃烧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废物,必须用配有洗涤有害废气的装置燃烧。 3、中和法:对于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气体,用适当的碱或酸进行吸收。对于含酸或碱类物质的废液,如浓度较大时,可利用废酸或废碱相互中和,再用pH 试纸检验,若废液的pH值在5.8~8.6之间,如此废液中不含其它有害物质,则可加水稀释至含盐浓度在5%以 下排出。 4、吸附法:选用适当的吸附剂,消除一些有害气体的外逸和释放。对于毒害不大的气体或剂量小的气体,用木炭粉或脱脂棉。对于 难以燃烧的或可燃性的低浓度有机废液,用吸附性能良好的物质,让废液充分吸收后,与吸附剂一起焚烧。 5、稀释法:对于实验中产生的大量废液,其中无毒无害的,采用稀释的方法处理。 6、沉淀法:对于含有害金属离子的无机类废液,加入合适的试剂,使金属离子转化为难溶性的沉淀物,然后进行过滤,将滤出的沉 淀物妥善保存,检查滤液,确证其中不含有毒物质后,可排放。 化验室废液的处理办法

环评爱好者论坛_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的探讨

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的探讨 摘要:针对无机化学实验室废水排放的特殊性和对环境的危害性,提出了射流一酸碱中和一沉淀一固液分离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并对废水处理装置的组成进行了具体的说明。此方法广泛地适应于各类无机化学实验室的废水处理。 关键词:实验室;废水处理;工艺;装置;方法 0 引言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化学实验室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各类化学实验室建设数量不断增加。从实验室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学校、科研机构、检测中介机构和企业中的检验研究部门。企业内部实验室的污染问题可归纳为企业的环保问题,易于被各级环保部门重视,企业在处理自身的环保问题的同时,污染问题也得到了相应的处理。而其它各类实验室多为相对独立的事业单位,区域分散,废水排放量不大,其污染易于被忽视。 实验室实际上是一类典型的小型污染源,建设的越多,污染的总量越大。这些实验室,尤其是在中心城区和居民区的化学实验室对环境的危害特别大,因为历史的原因,许多化学实验室的排水管道与居民的排水管道相通,污染物通过下水道形成交叉污染,最后流入江河中或者渗入地下,对水资源的危害不可估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相应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已成为化学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考核项目之一。因此,对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进行探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化学实验室废水排放的现状 总体来讲化学实验室的废水排放情况复杂,不同工作性质的化学实验室的废水中污染物的成分不同。按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二大类。本文仅针对无机化学类实验室废水处理的方法进行探讨,因为此类实验室在国土资源行业有较大的数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pH值是控制废水排放酸碱度的指标,我们在对国土资源、水务等行业的二个有代表性的无机化学类实验室废水排水管口进行了随机取样测试,总体测试结果是排放的废水pH值呈偏酸性,部分时间段pH测试值呈强酸性,其它污染主要是废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如Hgl、cr、Pb等有害元素。从时问分布上看,污染程度不同,并有随机性;从污染物成份上看,种类较多,并且复杂。 对照中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相关要求,从检测统计数据的情况可见,大多数检测数据超出排放标准。同时无机化学类实验室废水排放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它不同于一般企业污水的排放有相对稳定的排放量和污染物成分含量,而是随着实验方法的不同,药品、试剂的使用种类也随之变化,其排放量和污染物成分含量就显得比较复杂,同时在不同的时间段废水的pH值变化非常大,随机性很强。如果直接将工业化污水处理的模式应用于实验室废水的处理,很难达到理想的废水处理效果。因此,有必要针对实验室废水的特点提出一个有效、实用、节能的实验室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和处理装置,使实验室废水的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2 实验室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根据实验室废水的排放量和污染物成分随机性较大的特点,我们将废水的pH进行值调整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超标准排放处理作为整个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中的二个主要环节,进行工艺流程的研究、设计。 2.1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总体思路 根据实验室废水排放的实际状况,将制定一个实用性强、适应性广、运行成本低的工艺流程作为设计的主要思路,通过多种方案的比较,提出了收集→射流曝气→酸碱中和→沉淀→固液分离的工艺流程总体思

化学清洗的废液处理及排放复习课程

化学清洗的废液处理及排放 废液排放的标准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废液排放标准执行,对超过排放标准的碱洗液、酸洗液和钝化液应当作相应的后处理,经处理后的溶液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之后方可排放。对于中小型锅炉化学清洗工艺而言,后处理方法一般是稀释和中和法。当选用了特殊毒性的清洗剂、缓蚀剂或钝化剂时,就必须针对所选用的物质作特殊的后处理,废液才能排放。 稀释法主要适用于浓度不高的一般酸、碱清洗液。当浓度不高的盐酸和碳酸钠或氢氧化钠、磷酸三钠溶液从锅炉中排放时,用较大量的水冲稀排放,使得混合后进入污水管道的废液的pH值为6~9,悬浮物小于500毫克/升,这样排出的废

液基本上符合国家标准。当然,对于浓度较高的酸、碱清洗液排放时采用这一方法是不适宜的,因为它需要消耗的水量太大。对于这样的排放液,应当先作适当的中和,然后再稀释排放。 中和法主要适用于较高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排放液。如果排放液是盐酸,则用烧碱或石灰中和,如果是碱则用盐酸中和,中和到pH值为7~9之间,再经适当稀释就可排放了。这种方法需要消耗一点酸或碱,但所耗代价是不高的,而且比较容易达到排放标准。具体操作是在排放过程中,将废液先排到一个过渡坑内,废液进坑的同时加入处理药剂,药剂加入速度正好保证从过渡坑出去的废液符合废液排放标准。如果碱洗排放液和酸洗排放液正好是相互中和的酸和碱,而又有条件储存先排放出的碱液的话,那么,利用碱洗和酸洗废液相互中和,而节省中和所消耗的原料是可行的。 必须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酸、碱溶液都能采用中和法进行处理的。如氢氟酸排放液的后处理,它不仅考虑排放液的pH值达到标准,还必须考虑F-的浓度不能大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因此,对于氢氟酸废液的处理只能采用石灰中和法,既提高排放液的pH值到6~9,还降低游离F-离子的浓度到10毫克/升以下,方可排放。石灰用量一般不低于纯氢氟酸量的2倍。 在中小型锅炉清洗工艺中,钝化液一般采用磷酸三钠溶液,钝化后废液的处理按碱类物质,采用中和法处理即可!如果采用亚硝酸钠钝化,那么,钝化液必须经

废液处理方法()

2).硫化物共沉淀法 [操作步骤] ①废液中重金属的浓度要用水稀释至1%以下。 ②加入Na2S或NaHS溶液,并充分搅拌。 ③加入NaOH溶液,调整pH值至9.0~9.5。 ④加入FeCl3溶液,调节pH值至8.0以上,然后放置一夜。 ⑤用倾析法过滤沉淀,检查滤液确实不含重金属。 ⑥再检查滤液有无S2-离子。如果含有S2-离子时,用H2O2将其氧化,中和后即可排放。 [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用检测箱进行,或用二苯基硫巴腙(即双硫腙)溶液,检查有无产生颜色。定量分析则用二苯基硫巴腙吸光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见JIS K 0102)。 [备注] 除上述的处理方法外,还有碳酸盐法(可用含碳酸钠的碱灰浆)、离子交换树脂法及吸附法(用活性炭)等。 4.8 含重金属的有机类废液 处理方法 先将妨碍处理重金属的有机物质,用氧化、吸附等适当的处理方法把它除去。然后才把它作无机类废液处理。 1).焚烧法 将含大量有机溶剂废液及有机物的溶液,进行焚烧处理,保管好残渣。 2).氧化分解法 参照含有机汞废液的处理方法。

3).活性炭吸附法 调整pH值至5左右,加入活性炭粉末,经常加以搅拌,经2~3小时后进行过滤(此法适用于处理稀溶液)。 4.9 含钡废液 处理方法 在废液中加入Na2SO4溶液,过滤生成的沉淀后,即可排放。 4.10 含硼废液 处理方法 把废液浓缩,或者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对含有重金属的废液,按含重金属废液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4.11 含氟废液 处理方法 于废液中加入消化石灰乳,至废液充分呈碱性为止,并加以充分搅拌,放置一夜后进行过滤。滤液作含碱废液处理。此法不能把氟含量降到8ppm以下。要进一步降低氟的浓度时,需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 4.12 含氧化剂、还原剂的废液 注意事项 1).原则上将含氧化剂、还原剂的废液分别收集。但当把它们混合没有危险性时,也可以把它们收集在一起。 2).含铬酸盐时可作为含Cr(Ⅵ)的废液处理。 3).含重金属物质时,可作为含重金属的废液处理。 4).不含有害物质而其浓度在1%以下的废液,把它中和后即可排放。

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化工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出的工艺废水、冷却水、废气洗涤水、设备及场地冲洗水等废水。这些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而排放,会造成水体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排方前必须要进行处理,在做多处理方法中有一种是物理法,那么,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是什么呢? 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可用来除去废水中的金属离子、细小的胶体有机物、无机物、植物营养素(氮、磷)、乳化油、色度、臭味、酸、碱等。化学法包括中和法、混凝法、氧化还原、电化学等方法。 1、中和法:在化工、炼油企业中,对于低浓度的含酸、含碱废水,在无回收及综合利用价值时,往往采用中和的方法进行处理。中和法也常用于废水的预处理,调整废水的pH。

2、混凝沉淀法:混凝法是在废水中投入混凝剂,因混凝剂为电解质,在废水中形成胶团,与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发生电中和,形成絮体沉降。絮凝沉淀不但可以去除废水中的粒径为10-3~10-6的细小悬浮颗粒,而且还能够去除色度、油份、微生物、氮磷等富营养物质、重金属及有机物等。 3、氧化还原法:废水经过氧化还原处理,可使废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转变为无毒或毒性不大的物质,从而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常用的氧化法有:空气氧化法、氯氧化法、臭氧氧化法、湿式氧化法等。 4、电解法:电解是利用直流电进行溶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一般,按照污染物的净化机理可以分为电解氧化法、电解还原法、电解凝聚法和电解浮上法。 当然,所有的处理方法都不是完全有效的,需要根据具体废水的成分和特质进行选择。更多水污染成因与污水处理方法,以及水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废液处理方法 (2)

2)、硫化物共沉淀法 [操作步骤] ①废液中重金属的浓度要用水稀释至1%以下。 ②加入Na2S或NaHS溶液,并充分搅拌。 ③加入NaOH溶液,调整pH值至9、0~9、5。 ④加入FeCl3溶液,调节pH值至8、0以上,然后放置一夜。 ⑤用倾析法过滤沉淀,检查滤液确实不含重金属。 ⑥再检查滤液有无S2-离子。如果含有S2-离子时,用H2O2将其氧化,中与后即可排放。 [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用检测箱进行,或用二苯基硫巴腙(即双硫腙)溶液,检查有无产生颜色。定量分析则用二苯基硫巴腙吸光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见 JIS K 0102)。 [备注] 除上述的处理方法外,还有碳酸盐法(可用含碳酸钠的碱灰浆)、离子交换树脂法及吸附法(用活性炭)等。 4、8 含重金属的有机类废液 处理方法 先将妨碍处理重金属的有机物质,用氧化、吸附等适当的处理方法把它除去。然后才把它作无机类废液处理。 1)、焚烧法 将含大量有机溶剂废液及有机物的溶液,进行焚烧处理,保管好残渣。 2)、氧化分解法 参照含有机汞废液的处理方法。 3)、活性炭吸附法 调整pH值至5左右,加入活性炭粉末,经常加以搅拌,经2~3小时后进行过滤(此法适用于处理稀溶液)。 4、9 含钡废液 处理方法 在废液中加入Na2SO4溶液,过滤生成的沉淀后,即可排放。 4、10 含硼废液 处理方法 把废液浓缩,或者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对含有重金属的废液,按含重金属废液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4、11 含氟废液 处理方法 于废液中加入消化石灰乳,至废液充分呈碱性为止,并加以充分搅拌,放置一夜后进行过滤。滤液作含碱废液处理。此法不能把氟含量降到8ppm以下。要进一步降低氟的浓度时,需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 4、12 含氧化剂、还原剂的废液 注意事项 1)、原则上将含氧化剂、还原剂的废液分别收集。但当把它们混合没有危险性时,也可以把它们收集在一起。 2)、含铬酸盐时可作为含Cr(Ⅵ)的废液处理。

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

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 我们实验室主要产生的废液为无机废液,主要为以下几种: 一、废酸废碱:乙酸,草酸,硼酸,盐酸,硫酸,氢氟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1)直接稀释法.适用于浓度较低的酸碱类废液或浓度略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二级标准的废液,可用此法。 (2)化学处理法.含剧毒强腐蚀性物质的废液,污染物浓度远远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的废液,可采用此法处理.多适用于无机废酸、废碱的处理。 (3)回收利用法.对有机废液的处理多采用蒸馏回收利用的方法.酸性废液、碱性废液的处理方法多采用酸碱综合法或直接稀释法.各实验室产生的废酸、废碱除可再利用的以外,可进行酸碱中和生成无毒性盐类溶液,然后再排放至下水管.浓度高的酸碱废液,平时分开贮存、定期混合再进行中和处理.中和后的酸、碱废液pH在6.5~8.5问,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另外清洗玻璃器皿等仪器的废液,因经大量水洗涮,浓度小,可 直接排放至下水管。 二、盐溶液 金属盐废液:氯化锌,柠檬酸钠,氯化钠,氯化镍,氟化钠,硝酸铁,氯化钾,,氯化铁,硫酸亚铁铵,硝酸亚铁,硫酸镍,钼酸铵,硫酸亚铁,硫酸钴 化学法 化学法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和电解法,主要适用于含较高浓度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化学法是目前国内外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主要方法 1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通过过滤和分离使沉淀物从水溶液中去除,包括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铁氧体共沉淀法。由于受沉淀剂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沉淀法往往出水浓度达不到要求,需作进一步处理,产生的沉淀物必须很好地处理与处置,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 2电解法 电解法是利用金属的电化学性质,金属离子在电解时能够从相对高浓度的溶液中分离出来,然后加以利用。电解法主要用于电镀废水的处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不能降的很低。所以,电解法不适于处理较低浓度的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物理处理法

化工废水处理方法

化工废水的基本特征是:(1) 水质成分复杂,副产物多,反应原料常为溶剂类物质或环状结构的化合物,增加了废水的处理难度;(2) 废水中污染物含量高,这是由于原料反应不完全和原料、或生产中使用的大量溶剂介质进入了废水体系所引起的;(3) 有毒有害物质多,精细化工废水中有许多有机污染物对微生物是有毒有害的,如卤素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具有杀菌作用的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等;(4) 生物难降解物质多,B/C比低,可生化性差;(5) 废水色度高。 1 常用处理技术 (1) 常用的物理法包括过滤法、斜管沉淀法(链接到产品)和气浮法(链接到产品)等。过滤法是以具有孔粒状粒料层截留水中杂质,主要是降低水中的悬浮物,在化工废水的过滤处理中,常用扳框过滤机和微生物过滤机,微孔管由聚乙烯制成,孔径大小可以进行调节,调换较方便;斜管沉淀法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淀性能,在重力场的作用下自然沉降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气浮法是通过生成吸附微小气泡附裹携带悬浮颗粒而带出水面的方法。这三种物理方法工艺简单,管理方便,但不能适用于可溶性废水成分的去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可以查看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更多技术文档。 (2) 化学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杂质。主要有化学混凝法(链接到产品反应池)、化学氧化法、催化氧化法斜管沉淀法(链接到产品HOP)(链接到案例)等。化学混凝法(链接到产品加药)作用对象主要是水中微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产生的凝聚和絮凝作用,使胶体脱稳形成沉淀而去除。混凝法不但可以去除废水中的粒径为10-3~10-6mm的细小悬浮颗粒,而且还能去除色度,微生物以及有机物等。该方法受水温、PH值、水质、水量等变化影响大,对某些可溶性好的有机、无机物质去除率低;化学氧化法通常是以氧化剂对化工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去除的方法。废水经过化学氧化还原,可使废水中所含的有机和无机的有毒物质转变成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物质,从而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常用的有空气氧化,氯氧化和臭氧化法。空气氧化因其氧化能力弱,主要用于含还原性较强物质的废水处理,Cl2是普通使用的氧化剂,主要用在含酚、含氰等有机废水的处理上,用臭氧处理废水,氧化能力强,无二次污染。臭氧氧化法、氯氧化法,其水处理效果好,但是能耗大,成本高,不适合处理水量大和浓度相对低的化工废水;电化学氧化法是在电解槽中,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电极上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去除,废水中污染物在电解槽的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外,水中的Cl-、OH-等也可在阳极放电而生成Cl2、氧而间接地氧化破坏污染物。实际上,为了强化阳极的氧化作用,减少电解槽的内阻,往往在废水电解槽中加一些氯化钠,进行所谓的电氯化,NaCl投加后在阳极可生成氯和次氯酸根,对水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也有较强的氧化作用。近年来在电氧化和电还原方面发现了一些新型电极材料,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能耗大、成本高,及存在副反应等问题。(3) 生物法(链接到产品生化)(链接到案例)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转化有机物的过程。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污染物成分日渐复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如仅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是很难达到治理的要求。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可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进行转化与稳定,使其无害化。生化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大类型,好氧处理方法主要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废水的方法,这种生物絮体称为活性污泥,它由好氧微生物及其代谢的和吸附的

化学清洗废液的现场处理方法 电子版

化学清洗废液的现场处理方法化学清洗过程会产生各种类型的清洗废液,一般化学清洗过程中将产生碱洗废液、酸洗废液、钝化废液、碱洗和酸洗后的水冲洗废液。以下就本项目化学清洗过程所产生的污水的性质、危害及简易的处理方法加以简要论述。1、化学清洗废液种类及其特征 1.1 碱洗废液 碱洗(包括碱煮)目的是清除新建设备或装置在制造、贮存及安装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机械油、石墨脂、防锈油等油污,并对在役设备或装置的某些难溶垢(如硫酸盐、硅酸盐垢)进行转化。常用药剂为各种碱性盐类和表面活性剂,如纯碱、烧碱、磷酸三钠、三聚磷酸钠、硅酸钠、乳化裁、润湿剂等。根据不同清洗对象及要求。在清洗液中,碱性盐类的质量分数为0.5%一6%,表面活性剂为0一l%。碱洗废液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主要因素:(1)强碱性(pH>9);(2)油污(质量浓度O一1 000 mg/L);(3)化学耗氧物(c0D=O—10 000 m∥L)。 1.2 酸洗废液 酸洗目的是清除新建设备或装置中的各种铁锈、轧制鳞片、焊接氧化物和在役设备或装置在生产过程由于种种原因所形成的水垢、锈垢、铜垢等。常用酸洗药剂有各种无机酸类,如盐酸(4%一12%)、硝酸(6%一lO%)、氢氟酸(O.1%一2%)、硫酸(8%一12%)、磷酸(8%~lO%)、氨基磺酸(8%一10%),有机酸类如醋酸(10%)、柠檬酸(0.1%一4%)、乙二胺四乙酸(2%一lo%),以及各种添加剂,如氟化氢铵、氟化钠援蚀剂等。酸性废液中含有洗垢时溶人的钙、镁、铁、铜等离子及过剩的酸,往往含有较高的悬浮物,

并带有颜色。有的缓蚀剂有较高毒性或异味,酸洗废液含铁量高时也有不快的气味。酸洗废液对环境产生污染 的主要因素:(1)强酸性(pH<1);(2)化学耗氧物(c0D=500一5 000 m∥L); (3)其他有害物质,包括氟离子、重金属离子等。 1.3 钝化废液 钝化目的是为了避免酸洗后处于活化的金属表面出现二次浮锈而采取的防腐措施。常用钝化药剂有亚硝酸钠(O.3%一2%)、联氨(50~100 m∥L)、纯碱(O.5%一1.5%)、烧碱(0.5%)、磷酸盐(O.5%一1.5%)等。钝化废液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主要因素为:(1)强碱性(pH>9);(2)亚硝酸盐;(3)联氨。 1.4 冲洗废水 在碱洗和酸洗前后,分别需进行水冲洗和中和处理,其目的是冲洗和中和碱洗、酸洗残液,以保证酸洗、漂洗、钝化质量。这部分冲洗水和中和液分别呈弱碱和弱酸性,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主要因素为:(I)碱性(pH>9);(2)酸性(pH<6)。 2、化学清洗废液危害 2 1 油污染 废液排入水体,未经处理的油分漂浮在表面形成油膜,使大气与水面隔绝,破坏正常的充氧条件,导致水体缺氧,破坏水生植物的通气和光合作用.对水生动物的生存有极大影响。含油废液进入海洋,不仅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降低海洋的自净能力,而且影响海滨的环境卫生,降低海滨的使用价值。 2 2 酸碱污染

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

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 【专题】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 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 1.废液处理原则:对高浓度废酸、废碱液要经中和至中性时排放。对于含少量被测物和其他试剂的高浓度有机溶剂应回收再用。用于回收的高浓度废液应集中储存,以便回收;低浓度的经处理后排放,应根据废液性质确定储存容器和储存条件,不同废液一般不允许混合,避光、远离热源、以免发生不良化学反应。废液储存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写明种类、储存时间等。 2.处理方法: 含汞、铬、铅、镉、砷、酚、氰的废液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实验室处理方法如下: 2.1含汞废弃物的处理 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散落在实验室里(如打碎温度计)必须及时清除。如用滴管或用在硝酸汞的酸性溶液中浸过得薄铜片、铜丝收集与烧杯中用水覆盖。散落在地面上的汞颗粒应撒上硫磺粉,生成毒性较小的硫化汞;或喷

上用盐酸酸化过的高锰酸钾溶液(5:1000体积比),过1至2小时后清除;或喷上20%三氯化铁水溶液,干后再清除(但该方法不能用于金属表面,会产生腐蚀)。 对于含汞废液的处理,可先将废液调至PH8~10家入过量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生成硫化铁沉淀可将硫化汞微粒吸附沉淀,然后静止分离,清液可排放,残渣可用焙烧法回收汞或制成汞盐。 2.2铅、镉 用碱将废液PH调至8~10,生成Pb(OH)2和Cd(OH)2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沉淀物可与其他无机物混合进行烧结处理,清液排放。 2.3铬 含铬废液中加入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铁屑,在酸性条件下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加入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等,使三价格形成Cr(OH)3沉淀,清液可排放。沉淀干燥后可用焙烧法处理,使其与煤渣一起焙烧,处理后可填埋。 2.4砷 加入氧化钙,使PH为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在Fe3+存在时共沉淀。或使溶液PH大于10,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容、低毒的硫化砷沉淀。产生含砷气体的试验在通风橱中进行。 2.5酚 低浓度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使酚氧化城市和二氧化碳。高浓度可使用丁酸乙脂萃取,在用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复萃取。调解PH后,

化学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

化学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 1、实验室中经常有大量的废酸液。废液缸中废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网纱或玻璃纤维过滤,滤液加碱中和,调至pH=6—8后就可排出,少量滤渣可埋于地下。 2、对于回收较多的废铬酸洗液,可以用高锰酸钾氧化法使其再生,还可使用。少量的废液可加入废碱液或石灰使其生成Cr(OH)3沉淀,将沉淀埋于地下即可。 3、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含氰废液必须认真处理。少量的含氰废液可加入Na OH调至pH=10以上,再加入几克高锰酸钾使CN-氧化分解。量大的含氰废液碱液氯化法处理,先用碱调至pH=10以上,再加入次氯酸钠,使CN-氧化成氰酸盐,并进一步分解为CO2和N2。 4、含汞盐废液应先调pH至8—10后加适当过量的Na2S,使生成HgS沉淀,并加FeSO4与过量S2-生成FeS沉淀,从而吸附HgS共沉淀下来,静置后分离,再离心,过滤;清液含汞量可降至0.02mg/L以下排放。少量残渣可埋于地下,大量残渣可用焙烧法回收汞,但要注意一定要在通风橱内进行。 5、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是加碱或加Na2S把重金属离子变成难溶性的氢氧化物或硫化物而沉积下来,从而过滤分离,少量残渣可埋于地下。 化学实验室废液废气处理办法 1、溶解法:在水或其它溶剂中溶解度特别大或比较小的气体, 用合适的溶剂把它们完全或大部分溶解掉。 2、燃烧法:部分有害的可燃性气体,在排放口点火燃烧,消除污染。例如,一氧化碳等。化学实验中废弃的有机溶剂,大部分可回 收利用,少部分可以燃烧处理掉,有些在燃烧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废物,必须用配有洗涤有害废气的装置燃烧。 3、中和法:对于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气体,用适当的碱或酸进行吸收。对于含酸或碱类物质的废液,如浓度较大时,可利用废酸或废碱相互中和,再用pH 试纸检验,若废液的pH值在5.8~8.6之间,如此废液中不含其它有害物质,则可加水稀释至含盐浓度在5%以

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总结方案

文档通用封面模板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精吕文档 由编辑删除! 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总结

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 1.废液处理原则:对高浓度废酸、废碱液要经中和至中性时排放。对于含少量被测物和其他试剂的高浓度有机溶剂应回收再用。用于回收的高浓度废液应集中储存,以便回收;低浓度的经处理后排放,应根据废液性质确定储存容器和储存条件,不同废液一般不允许混合,避光、远离热源、以免发生不良化学反应。废液储存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写明种类、储存时间等。 2.处理方法: 含汞、铬、铅、镉、砷、酚、氰的废液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实验室处理方法如下: 2.1含汞废弃物的处理 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散落在实验室里(如打碎温度计)必须及时清除。如用滴管或用在硝酸汞的酸性溶液中浸过得薄铜片、铜丝收集与烧杯中用水覆盖。散落在地面上的汞颗粒应撒上硫磺粉,生成毒性较小的硫化汞;或喷上用盐酸酸化过的高锰酸钾溶液(5:1000体积比),过1至2小时后清除;或喷上20%三氯化铁水溶液,干后再清除(但该方法不能用于金属表面,会产生腐蚀)。 对于含汞废液的处理,可先将废液调至PH8~10家入过量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生成硫化铁沉淀可将硫化汞微粒吸附沉淀,然后静止分离,清液可排放,残渣可用焙烧法回收汞或制成汞盐。 2.2铅、镉 用碱将废液PH调至8~10,生成Pb(OH)2和Cd(OH)2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沉淀物可与其他无机物混合进行烧结处理,清液排放。 2.3铬 含铬废液中加入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铁屑,在酸性条件下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加入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等,使三价格形成Cr(OH)3沉淀,清液可排放。沉淀干燥后可用焙烧法处理,使其与煤渣一起焙烧,处理后可填埋。 2.4砷 加入氧化钙,使PH为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在Fe3+存在时共沉淀。或使溶液PH大于10,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容、低毒的硫化砷沉淀。产生含砷气体的试验在通风橱中进行。 2.5酚 低浓度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使酚氧化城市和二氧化碳。高浓度可使用丁酸乙脂萃取,在用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复萃取。调解PH后,进行重蒸馏,提纯后使用。 2.6氰 低浓度废液可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为10以上,再加入高锰酸钾粉末(3%),使氰化物分解。若是高浓度的,可使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先用碱调至PH为10以上,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经充分叫板,氢化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放置24小时排放。含氰化物费也不得乱倒或与酸混合,生成挥发性氰化氢气体有剧毒。 2.7混合废液

化学镍废水处理方法

化学镍废水处理方法 一、化学镀镍工艺简介 化学镀是通过还原剂提供电子,使得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镀在镀件表面的工艺。不同于电镀,化学镀不需要外接电源,而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沉积过程。 化学镀镍,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是以次磷酸盐为还原剂的酸性化学镀镍,在化学镀镍电镀液中,镍离子主要由硫酸镍提供,而还原剂多为次磷酸钠,次磷酸钠的还原性比较强,能够在电镀过程中提供镍离子所需要的电子。另外化学镀镍中,需要有机酸或者其盐类作为络合剂使用,络合剂能够与镍离子结合成复杂的络合离子,这样可以避免次磷酸镍沉淀的形成,化学镀镍中,常见的络合剂包括,乙醇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琥珀酸等。一般不采用碳链过长的有机酸作为络合剂。 二、化学镍废水构成 化学镍废水主要来源是化学镍电镀液的清洗水,化学镍电镀液中存在络合剂以及次磷酸钠,因此化学镍废水的主要构成是次磷酸和络合镍,对应电镀废水处理指标中的镍含量以及磷含量。 对于络合镍,由于络合剂与镍离子能够稳定结合,导致在含镍废水中加碱沉淀不下去,传统的液体重捕剂或者硫化钠的螯合能力有限,也很难把镍离子从络合剂那里夺走。 对于次磷酸钠,不同于一般的正磷,次磷酸钠无法通过石灰进行沉淀处理,而通过氧化进行处理,也无法把次磷酸根彻底氧化为正磷

酸根,因此磷也无法去除。 三、化学镍处理药剂 化学镍废水,除磷需要使用次亚磷去除剂P3进行处理,除镍需要通过除镍剂M2进行处理,能够把镍磷处理至表三标准。 次亚磷去除剂P3是一种无机复合盐,在废水中,双氧水的催化作用下,能够直接与次磷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沉淀;高效除镍剂是一种有机化合物,通过螯合的原理,把络合镍中的络合剂破坏掉,从而与镍离子结合生成沉淀。 四、化学镀镍废水处理步骤 使用次亚磷去除剂P3和高效除镍剂M2处理化学镍废水,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取化学镀镍废水,调节废水pH 2、加入次亚磷去除剂P3进行反应,同时加入双氧水进行催化反应 3、回调废水pH,加入PAM进行絮凝沉淀 4、沉淀出水,磷即可达标。 5、调节废水pH至碱性 6、加入高效除镍剂M2进行反应 7、加入PAC混凝,PAM絮凝沉淀 8、出水,镍即可达标 通过以上工艺进行处理化学镍废水,镍和磷都可以达标,其中,镍浓度可以处理至0.1mg/L以下,磷浓度可以处理至0.5mg/L以下。

化学清洗施工方案模板

油罐化学清洗施工方案 一、编写依据 1.0.1 SHJ517—91 《石油化工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0.2 SH3501—99 《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0.3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0.4 HGJ202—82 《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二、工艺流程 2.0.1 酸洗、钝化工艺流程: 预处理—→水洗—→酸洗—→水洗—→钝化—→干燥—→封闭保护 三、化学清洗施工方法 3.1油罐及管道施工前预处理 3.1.1对油罐及管道将其污垢用橡胶铲子,进行清理。 3.1.2污垢清理时应注意,不能用金属物体清理,以防止放生火星,引起火灾。 3.2清水冲洗 将软化水注满被清洗系统内后,打开清洗站各循环回路的进液口阀门及排污阀门,将系统内的水迅速排开,这样既冲洗了设备内部的杂质又可避免临时系统内的杂质带入设备内部,还可检查系统有无渗漏。该程序需2小时。冲洗流速大于0.2m/s。 3.3酸洗 酸洗的目的是酸洗液和垢体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从而达到除垢目的。酸洗液有腐蚀性,要在酸洗液中加规定量的缓蚀剂LAN-826

及稳定剂、还原剂等。在本酸洗过程中应不断打开高点排放口,以便将产生的气体排出,以免产生气阻,影响清洗效果。 本次酸洗拟定以复合酸为主,温度为常温。 3.4酸洗后水冲洗 用软化水冲洗到PH值为4-5,冲洗流速0.2m/s,时间约需4小时。 3.5漂洗 漂洗液主要为柠檬酸,目的是与残留在炉内的Fe3络合,以降低Fe3含量,为钝化打基础。(Fe3为红褐色是氢氧化铁沉淀的颜色) 3.6钝化处理 钝化处理是化学清洗中最后一个工艺步骤,是关键一步,其目的是为了材料的防腐蚀。锅炉经酸洗、水冲洗、漂洗后,金属表面很清洁,非常活化,很容易遭受腐蚀,所以必须立即进行钝化处理,使清洗后的金属表面生成保护膜,减缓腐蚀。 用途:对不锈钢全面酸洗钝化处理,清除各类油污、锈、氧化皮、焊斑等污垢,处理后表面变成均匀银白色,大大提高不锈钢抗腐蚀性能,适用于各种型号不锈钢零件、板材及其设备。 特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实用,同时添加了高效缓蚀剂、抑雾剂,防止金属出现过腐蚀和氢脆现象、抑制酸雾的产生。特别适用于小型复杂工件,不适合涂膏的情况,优于市场同类产品。 钝化处理:用铬酸盐溶液与金属作用在其表面生成三价或六价铬化层的过程,称为钝化,亦名铬化。钝化时一般用重铬酸钾溶液(2~4克/升,有时也加入1~2克磷酸)。

实验室常见废液处理方法

实验室常见废液处理方法 核心提示:实验的废液不能随便倒,随便倒废液既不环保也不满足实验室认可的要求,但是要单独处理废液也不是那么容易,本文和大家分享下一 实验的废液不能随便倒,随便倒废液既不环保也不满足实验室认可的要求,但是要单独处理废液也不是那么容易,本文和大家分享下一些废液的处理方法 无机实验废液处理的一些方法 (1)无机实验中的废液经常产生大量的是废酸液。废酸缸中废酸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网纱或玻璃纤维过滤,滤液中加碱中和,调pH至6—8后就可排出。 (2)无机实验中含铬废液量大的是废铬酸洗液。这可以用高锰酸钾氧化法使其再生,继续使用。(氧化方法:先在110—130℃下断搅拌加热浓缩,除去水分后,冷却至室温,缓慢加入高锰酸钾粉末。每lO00ml,逐渐加入lOg左右,直至溶液呈深褐色或微紫色却不要过量。边加边搅拌直至全部加完,然后直接加热至有三氧化硫出现,停止加热。稍冷,通过玻璃砂芯漏斗过滤,除去沉淀:冷却后析出红色三氧化铬沉淀,再加适量硫酸使其溶解即可使用)少量的废洗液可加入废碱液或石灰石使其生成氢氧化铬沉淀,将此废渣埋于地下。 (3)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含氰废液必须认真处理。少量的含氰废液可先加氢氧化钠调pH>lO,再加入几克高锰酸钾使CN根氧化分解。量大的含氰废液可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先用碱调至PH>l0,再加入漂白粉,使CN根氧化成氰酸盐,并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氮气。 (4)含汞盐废液应先调DH至8-10后,加适当过量的硫化钠,而生成硫化汞沉淀,加硫酸亚铁而生成硫化弧铁沉淀,从而吸附硫化汞共沉淀下来。静置后分离,再离心,过滤:清液含汞量可降到0.02mg/L以下排放。 (5)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处理方法是,加碱或加硫化钠把重金属离子变成难溶性的氢氧化物或硫化物而沉淀下来,从而过滤分离。 有机类实验废液的处理原则及处理方法 处理原则:尽量回收溶剂,在对实验没有妨碍的情况下,把它反复使用。

化验室废液处理办法

化验室废液的处理办法 1含铬废液的处理主要来源于铬酸废液,重铬酸钾滴定废液 (1)铬酸洗液的回收:铬酸洗液主要用于清洗去除玻璃分析仪器内的有机污物,但重复多次地使用使Cr"转变成Cr",同时水份含量增加,酸度降低,洗液失效变绿,此时可将失效的铬酸废液于110一130℃加热浓缩,除去水分并冷至室温后,缓慢加人研细的KMnO,粉末至溶液呈深褐或微紫色,再加热至出现MnO,沉淀,稍冷,以玻璃砂芯漏斗滤去Mno,沉淀后即可再生后循环使用. (2)分析实验中产生的含铬废液的处理:首先在酸性条件下向含铬废液中加人废铁屑,FeS04或硫化物,亚硫酸盐等还原剂,将强毒性的Cr0'还原十转变成毒性较小的Cr",然后加废碱液或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生石灰等,调节溶液pH值至7左右,使CrIl转变成低毒的Cr(OH)沉淀,分离出沉淀后的清液即可直接排放,沉渣经脱水干燥后可综合利用,或用焙烧法处理,处理后的铬渣可与水泥混合,固化后即可填埋子地下. 2含铅,铋废液的处理与回收 络合滴定法连续测定混合液中的Bi"和Pb`,是定量分析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铅,铋废液的主要来源,该实验产生的废液如果直接排放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极大,而且还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为此可先采用如下方法对废液处理后,再直接回收并循环使用. (I)对集中铅,铋连续侧定后的废液,每次取2500mL于3000mL大烧杯中,在电炉加热到近沸后取下,在搅拌时趁热加人2 mol/L Na,S溶液至废液的PH值为12.5一13.0,充分搅拌后 静置沉淀(也可再搅拌两次),由于溶液中存在着六次甲基四胺盐和Na等强电解质,硫化物会很快沉淀,其上层清液呈紫红色,是二甲酚橙指示剂在碱性条件下的颜色. (2)倾去仁层清液后,再每次用1500 mL左右的自来水以倾泻法洗涤产生的硫化物沉淀3次,再用少量的去离子水清洗2次,最后使硫化物沉淀和水的体积在1500mL左右,待沉淀被水充分洗涤后,再加人浓HNO, 14mL,加热至黑色硫化物完全溶解,然后加热煮沸2 min,驱除氮氧化合物,冷却后过滤,最后将滤液稀释至830 mL 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该法再生后的混合溶液酸度恰好在EDTA滴定Bi'所需的pH值.7一1..的范围内,这样不必再用氢氧化钠中和,直接可供下一次学生做实验时重复使用,而且该法铅,秘回收率均在99%以上,是一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方法. 3:含汞废液的处理方法 此方法主要来源于铁矿石中铁含量测定的预处理剂SnCl一HgCl:的反应过程,一般采用: 化学凝聚沉淀法:含汞废液先用NaoH把溶液的pH值调至8一10,加人过量的硫化铁或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人一定量硫酸亚铁作絮凝剂,将悬浮在水中难以沉淀的硫化汞微粒吸附而共同沉淀,然后静置,分离或经离心过滤后,清液即可直接排人下水道,残渣用缎烧法回收或再制成汞盐 (2)汞齐提取法:在汞废液内加人锌屑或铝屑,使废液中的汞很容易被锌或铝置换出来,同时汞又能'j之生成锌汞齐或铝汞齐,从而使废水达到净化.还可采用电解法除去与汞生成汞齐的杂质,再用真空蒸馏法制取高纯度的求. 4含砷废液的处理 在含砷废液中加人生石灰,调节并控制pH值为8左右,即可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有Fe"存在时还可一起沉淀下来,待沉淀分离后,滤液即可直接排人下水道,残渣可作废渣处理 5含氰废液的处理 (1)若CN-含量少,宜采用KMnO,氧化法, 即在废液中加人NaOH,调pH值至10以上,再加入3 % KMn0,.使CN氧化分解; (2)若CN含量高,则可采用碱性氯化法 即在废液中加入NaOH,调pH值至10以上,加人次氯酸钠使CN氧化分解.

化学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

化学实验室废液怎么处理 化学实验室每天都消耗化学试剂,产生废液。虽然与工业废液相比在数量上是很少的,但是,由于其种类多,加上组成经常变化,导致难于集中处理,化学实验室的废液大多都具有易燃性、腐蚀性、毒害性,有的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所以各实验室根据废液的性质分别加以处理。 一、实验室废液时应把握下列原则 (1)收集分类、尽量回收的原则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为了方便处理,其收集分类往往分为:可燃性物质、可回收利用的物质、含水废液、固体物质,沾附有害物质的滤纸、包药纸、棉纸、废活性炭及塑料容器等实验用品,要分类收集,加以焚烧或其它适当的处理,然后保管好残渣。 (2)明确废液性质,避免发生危险的原则,注意毒性气体的产生:注意爆炸性物质的产生:应完全按照已知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不可任意混合废液,否则容易产生爆炸的危险。 (3)少量废液进行处理,以防止大量反应。处理剂倒入时应缓慢,以防止激烈反应,充分搅拌,以防止局部反应。必要时于水溶性废液中加水稀释,以缓和反应速率以及降低温度上升的速率。 二、常用无机废液类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 1.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些液体废物一般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 2.综合废液处理 用酸、碱调节废液ph为3-4、加入铁粉,搅拌30min,然后用碱调节p h为9左右,继续搅拌10min,加入硫酸铝或碱式氯化铝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淀于废渣方式处理。 3.含铜废液的处理 实验用过的硫酸铜废液通过加适量铁粉回收金属铜,母液再经沉淀、过滤、稀释排放。 4.含汞废液的处理 排放标准:废液中汞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为0.05mg/l(以hg计)。 处理方法:①硫化物共沉淀法:先将含汞盐的废液的ph值调至8-10,然后加入过量的na2s生成hgs 沉淀。再加入fes04(共沉淀剂),与过量的s2-生成fes沉淀,将悬浮在水中难以沉淀的hgs微粒吸附共沉淀.然后静置、分离,再经离心、过滤,滤液的含汞量可降至0.05mg/l以下。 ②还原法:用铜屑、铁屑、锌粒、硼氢化钠等作还原剂,可以直接回收金属汞。 含镉废液的处理 ①氢氧化物沉淀法:在含镉的废液中投加石灰,调节ph值至10.5以上,充分搅拌后放置,使镉离子

实验室废液处理的问题与方法(DOC)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实验室废液处理的问题与方法 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 09级化学六班 姓名:熊慧磊 指导教师:崔艳霞职称: 完成日期: 2013年5月25日

实验室废液处理的方法与问题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校实验室所产生的废液排放不合理的现象提出一些问题,并且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对一些常见但不可避免产生的废液中的一些物质的处理方法进行综述,比如常见的含汞废液、含铅废液等的处理方法;并对当前实验室废液的排放提供一些方法,如对实验室废液的排放加强管理,建立灵活的回收机制。提出废液回收绿色化的构想。 关键词:高效实验室;废液回收;分类处理;有机废液的处理;无机废液的处理;绿色化学

目录 1 前言 (1) 2 实验室废液的介绍 (2) 3 当前高校实验室废液排放的整体情况…………………………………………() 4 实验室废液的危害以及处理原则………………………………………………() 4.1 实验室废液所带来的危害…………………………………………………() 4.2 实验室废液的处理原则……………………………………………………() 5 实验室一些常见的废液以及具体处理方法……………………………………()5.1 无机类废液的处理…………………………………………………………() 5.1.1 酸碱性废液的处理……………………………………………………() 5.1.2 含重金属离子类废液的处理…………………………………………() 5.1.3 氰化物废液的处理……………………………………………………() 5.1.4 砷化物废液的处理……………………………………………………() 5.2 有机类废液的处理与管理…………………………………………………() 5.2.1 卤代烃类废液的处理…………………………………………………() 5.2.1.1四氯化碳废液的处理……………………………………………() 5.2.1.1氯仿(三氯甲烷)废液的处理…………………………………() 5.2.2 芳香类废液的处理……………………………………………………() 5.2.3 醚类废液的处理………………………………………………………() 6 减少化学实验室废液排放的措施………………………………………………() 7 总结………………………………………………………………………………()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