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离工程复习题

化工分离工程复习题
化工分离工程复习题

复习题

一、 填空选择:

1. 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 混合过程 )的逆过程。

2. 衡量分离的程度用(分离因子)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固有分离因子)。

3. 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来达到分离目的。

4. 工业上常用(分离因子)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

(理想分离因子)。

5. 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气液相平衡)来计算的。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板效率)

来表示。

6. 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气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

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7. 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 1,1 ∑∑i

K i z i z i K )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物料平衡和相平衡)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8. 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

9. 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是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小)的组分增加。

10. 吸收因子为(KV

L A =),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 11. 对一个具有四块板的吸收塔,总吸收量的80%是在(塔顶釜两块板)合成的。

12. 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蒸出塔),(用再沸器的蒸出塔),(用蒸

馏塔)。

13. 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确定。

14. 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L = A V )。

15. 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16. 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17. 吸收过程在塔釜的限度为(i N x i

K i

N y ,,1≥+),它决定了吸收液的(该组分的最大浓度)。 18. 吸收过程在塔顶的限度为(i

x i K i y ,0,1≤),它决定了吸收剂中(自身挟带)。 19. 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 L = A V 、),在( 温度降低,压力升高)操作下有利于吸收,

吸收操作的限度是( i N x i K i

N y ,,1≥+i

x i K i y ,0,1≤ )。 20. 若为最高沸点恒沸物,则组分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的关系式为

( ∞∞211

21γγ S P S P )。

21.新型的节能分离过程有(膜分离)、(吸附分离)。

22.常用吸附剂有(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

23.54A分子筛的孔径为(5埃),可允许吸附分子直径(小于5埃)的分子。

24.离程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25.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控制过程)两大类。

26.分离剂可以是()和()。

27.机械分离过程是()。吸收、萃取、膜分离。渗透。

28.速率分离的过程是过滤、离心分离、吸收、萃取、()。

29.平稳分离的过程是过滤、离心分离、()。膜分离。渗透。

气液平相衡常数定义(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的比值)。

30.当萃取塔塔顶产品不合格时,可采用下列方法来调节( a )。

a.加大回流比

b.加大萃取剂用量

c.增加进料量

31.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过程,应该从何处加萃取剂( C )。

a.精馏段

b.提馏段

c.精馏段和进料处

d.提馏段和进料板

3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C)。

(A)二元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总压和各组分的分压与液相组成都成直线关系

(B)完全互溶的二元物系,不形成恒沸物的非理想溶液的蒸汽总压都介于两纯组分蒸汽压之间

(C)完全互溶的二元物系,由相律可知恒沸物在两相平衡时其自由度为“0”

(D)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当处于平衡状态时总压等于两饱和蒸汽压之和

34. 在填料塔中,低浓度难溶气体逆流吸收时,若其它条件不变,但入口气量增加,则出口气体组成将(A)。

(A) 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35. 在液相部分互溶的二元系恒温相图中,下列(B)系统的两液相共存区的溶液蒸汽压大于两纯组分的蒸汽压,且蒸汽组成介于两液相组成之间。

(A)均相恒沸物(B)非均相共沸物

(C)非均相共沸物和均相恒沸物(D)既不是非均相共沸物也不是均相恒沸物

36.下列关于吸附过程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 C )。

(A)很早就被人们认识,但没有工业化(B)可以分离气体混合物

(C)不能分离液体混合物(D)是传质过程

1.分离剂、混合过程

2.分离因子、固有分离因子

3.混合过程、分离剂

4.分离因子、理想分离因子

5.气液相平衡、板效率

6.气液传质分离、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7.1,1 ∑∑i K i

z i z i K 、物料平衡和相平衡 8. 萃取剂回收段 9. 小 10.KV L A =

、难易程度 11.塔顶釜两块板 12.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蒸出塔、用再沸器的蒸出塔、用蒸馏塔

13.组成、泡露点方程 14. L = A V 15. 设计、操作 16.分配组分 17.i N x i K i

N y ,,1≥+、该组分的最大浓度 18.i

x i K i y ,0,1≤、自身挟带 19. L = A V 、温度降低,压力升高、i N x i K i

N y ,,1≥+,i x i K i

y ,0,1≤ 20.∞∞21211γγ S S P P 21.膜分离、吸附分离 22.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

23.5埃、小于5埃 24、机械分离、传质分离 25、平衡分离过程、速率控制过程 26、能量、物质 27、过滤、离心分离 28、膜分离、渗透 29、吸收、萃取 30、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的比值

二、 判断:× √

1. 分离过程是将化合物分离成为组成互不相同的两种产品的操作。 (×)

2. 气液平衡常数Κi=Φi L ,适用于气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 (√)

3. 在选择共沸剂时,应使原有组分间生成共沸物。 (×)

4. 结晶过程可分为溶液结晶、熔融结晶、升华和沉淀四类。 (√)

5. 液体在板式塔塔板上的纵向混和有利于板效率的提高。 (√)

6. 任何逆流流动的分离设备液泛是其处理能力的极限。 (×)

7. 选择分离过程最基本的原则是可行性。 (×)

8. 化学吸收的类型是按化学反应类型划分的。 (√)

9. 分离因子为1时,表示两组分不能用精馏方法将其分离。 (×)

10. 化学吸附就是伴随有化学反应的吸附过程。 (×)

11. 纯组分的饱和蒸气压大小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 × )

12. 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与进料中易挥发组分含量无关…( √ )

13. 恒沸精馏流程中恒沸剂用量过多,则塔底流出的是恒沸剂和重组分的混合物。( √ )

14. 如果二元物系有最大正偏差存在,则此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为最高温度恒沸物。(×)

15. 在萃取精馏操作中,溶剂回收段液相流率小于气相流率。………(√)

16. 吸收中吸收因子小的组分主要在塔内顶板被吸收。…………………………………(√)

17. 无论A-B组成何种物系,若A为轻组分,则分离时易挥发组分一定是A。…………(×)

三、问答题:

1.简述绝热闪蒸过程的特点。

绝热闪蒸过程是等焓过程,节流后压力降低,所以会有汽化现象发生,汽化要吸收热量,由于是绝热过程,只能吸收本身的热量,因此,体系的漫度降低。

2.图中A塔的操作压力量对比20atm,塔底产品经节流阀后很快进入B塔。B塔的操作压

力为10atm,试问:

a.液体经节流后会发生哪些变化?

b.如果B塔的操作压力为5atm时,会与在某些

方面10atm下的情况有何不同?

(1)经节流后有气相产生,由于气化要吸收自身

的热量,系统温度将降低。

(2)B塔的操作压力为5atm时比操作压力为

10atm时气化率大,温度下降幅度也大。

3.普通精馏塔的可调设计变量是几个?试按设计型和操作型指定设计变量。

普通精馏塔由4个可调设计变量。

按设计型:两个分离要求、回流比、再沸器蒸出率;

按操作型:全塔理论板数、精馏段理论板数、回流比、塔顶产品的流量。

4.简述逐板的计算进料位置的确定原则。

使全塔理论板数最少为原则,看分离效果的好坏来确定。从塔底向上计算时,x lk/x hk越大越好,从塔项往下计算时,y lk/y hk越小越好。

5.有一烃类混合物送入精馏装置进行分离,进

料组成和相对挥发度a值如下,现有A、B 两

种方案可供选择,你认为哪种方案合理?为

什么?

异丁烷正丁烷戊烷

摩尔% 25 30 45

a值 1.24 1.00 0.34

由于正丁烷和异丁烷是体系中最难分的组

份,应放在最后分离;进料中戊烷含量高,应尽早分出。所以方案B是合理的。

6.什么叫表观吸附量?下图的点E,D,C三点表观吸附量为什么等于零?曲线CD及DE

说明了溶质优先被吸附还是溶剂优先被吸附?为

什么?

a.C,E点为纯溶液,所以吸附前后无浓度变化,表

观吸附量为零。D点,按溶液配比吸附,所以吸附

前后也无浓度变化,表观吸附量为零。

b.EE 溶剂优先被吸附。

c. DC溶刘优先被吸附。

7.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一脱附分哪几步?

a.外扩散组份穿过气膜或淮膜到固体表面;

b.内扩散组份进入内孔道;

c.吸附;

d.脱附;

e.内反扩散组份内孔道来到外表面;

f.外反扩散组份穿孔过气膜或液腊到气相主体流。

8.在吸收过程中,若关键组分在操作条件下的吸收因子A小于设计吸收率Φ,将会出现

什么现象?

此时,吸收塔无论有多少块理论板也完不成给定的分离任务,只能达到小于等于A的吸收率。正常操作时,A应大于吸收率Φ 。

9.简述萃取塔操作要注意的事项。

a.气液相负荷不均,液相负荷远大于气相负荷;

b.塔料的温度要严控制;

c.回流比不能随意调整。

四、应用题

针对某混合物提出详细分离方案,包括分离流程和设备。

(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