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结核病的检测标准

合集下载

结核病的检疫要点

结核病的检疫要点

随着 病 程 加 剧 , 咳嗽 加 重 、频 繁 干 咳 变 为湿 咳 ,并 混 有 黄 色 黏 以下者 ,为疑似反应 ;无炎性水肿,或仅有无热坚实的明显界限
液。期间呼吸频率加快 ,严重者呼吸困难。病患畜食欲废绝, 日
的硬结 ,皮 厚差 不超 过5 m m 者 ,为 阴性反 应 。点 眼试验 ,在 眼 睛
鸡用禽 型结核菌素肉髯外侧注射 ,4 8 h 后检查 肉髯增厚 、下
乳房 结核 ,可见 乳 房淋 巴结 肿 大 ,常见 于 后方 乳 腺 区 。患 病 垂 、发热呈弥漫性水肿者,为阳性反应 ;肿胀不明显者 ,为疑似 乳房 触诊 可 见 凹凸 不平 、大小 不等 的硬 结 ,泌 乳量 减 少 ,初期 乳 反 应 ;无变 化者 ,为 阴性反应 。 汁没 有 质 的变 化 ,随着 病程 加 剧 ,可 见水 样稀 薄 ,有 的甚 至停 止 3 患病畜 禽处理措施 鉴 于此 病 危 害性 ,必 须 要 定 期 组 织 疾 病 检 疫 ,可 与 每 年 春 泌乳 。
机 率要 高于 其 他哺 乳动 物 ,但 是感 染后 不 易 出现 临床症 状 ,只有
目前 ,对 禽 畜 感 染 力 较 强 的病 原 体 包 括 牛 分 枝 杆 菌 、禽 分枝 杆 在 肠道 内形 成 病灶 才会 有 下痢 症状 出现 。牛分 枝杆 菌 侵 害猪呈 流 菌 、结核 分枝 杆菌 3 种 。人最 易感 结核分 枝 杆菌 ,此菌 种 同时可 引 行性 经过 ,多 会 由此 而 引起大 量猪 的死亡 。 起2 5 种禽 类和 5 O 多种 哺乳 动 物发 病 。鉴 于结 核病 的危 害 性 ,日常 1 . 3 病理 变 化
病 患 畜通 常 为慢 性经 过 ,临 床有 肺 结核 、淋 巴结核 、乳 房 结 性 水肿 ,触 及 硬 固如捏 粉状 ,肿胀 面积 在3 5 m m×4 m m以上 ;或

牛结核病的诊断方法

牛结核病的诊断方法

牛结核病的诊断方法作者:隗金玲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9期隗金玲(黑龙江省宾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哈尔滨150400)摘要:牛结核的诊断有临床诊断、血清学诊断、细菌学诊断和变态反应诊断等方法,其中最有实际意义的是变态反应诊断。

至于临床和细菌学诊断只对少数有明显症状的牛才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血清学方法目前对结核病的诊断意义不大,很少应用。

本文对几种常用的诊断方法进行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牛;结核病;诊断中图分类号:S858. 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9-0124-011 临床诊断结核病畜多数不呈现明显症状,对于这种隐性的结核病是不易诊断的,在结核病的防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所以必须仔细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

体表淋巴结剧烈肿大时,则可能为全身性结核;乳房淋巴结肿大或乳房后两个乳腺区发生境界不明的无痛无热的硬结,表面凹凸不平或乳头萎缩,可能感染乳房结核;胸部叩诊呈现实音或半实音,并有杂音、摩擦音,以及直肠检查发现体壁腹膜有密发的珍珠样结节时,可能是感染浆膜结核;阴道流出混浊的黏液,其中混有白色或黄色浮游物甚至血丝,常配不孕,发情不正常,流产以及输卵管变硬时,可能是感染生殖器官的结核;如果发生消化障碍,习惯性腹痛,慢性腹泻与便秘交替或粪便稀薄,混有黏液、脓汁或血汁,以及直肠检查触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时,可能是感染肠结核。

2 细菌学诊断对确定开放性结核病特别重要。

对可疑为开放性肺结核进行细菌学诊断时,可用棉拭子采取气管黏液或用病牛喷出的干痰块涂片作抗酸性染色进行细菌检查,必要时制成乳剂进行动物接种试验。

病畜常吞咽从肺内咳出的痰汁,细菌即可经过胃肠随着粪便而排出体外。

因此通过粪便也可以检出开放性结核病畜。

①硫酸法:在痰液内加2倍量的6%的硫酸溶液后远心沉淀20min,用3%的苛性钠溶液1~2滴将沉淀物中和。

②安替佛尼法:病料内加2倍量的安替佛尼液,放置温箱1—2h后远心沉淀,用3%醋酸溶液中和沉淀物或用蒸馏水洗涤几次即可,处理后的痰液可作动物接种。

牛结核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结核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结核病是牛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导致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渐进性消瘦,引发多器官出现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空洞或钙化,对牛健康生长及养牛业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牛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1病原结核分枝杆菌是引发牛结核病的主要病原,其形态为中等大小,比较纤细,没有芽孢与荚膜和鞭毛。

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有分枝且细长,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比较短粗,禽型结核分枝杆菌小而短具有多形性。

革兰氏染色阳性,具有抗酸性染色特点。

具有抵抗干燥与消毒能力,可利用石炭酸或3%的甲醛消毒。

2流行特点结核病呈隐性传染,流行过程较慢,不仅感染动物,同时还会传播人类,病畜或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

污染的空气、饮水及各种用具、饲料等都可传染牛结核病,消化道和呼吸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还可经交配传播。

3发病症状结核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通常为10~15d,有的可超过数月以上。

发病具有隐蔽性,特别是健康状况和精神状况不佳时发病严重,表现渐进性消瘦。

牛感染结核病常常表现为肺部症状,食欲明显下降,同时伴有咳嗽、呼吸困难,被毛失去粗乱无光泽,乳房发生结核后,泌乳明显减少,并有肿块形成,严重者导致乳腺萎缩或肿大变硬,没有发热和疼痛。

肠结核有的表现为腹泻,有的为便秘,食欲下降,明显消化不良,消瘦。

淋巴发生结核时肿胀明显,生殖器官结核会出现明显的性机能紊乱,或减退或亢进,母牛不易受孕,公牛睾丸明显肿大,阴茎结节溃烂。

脑结核有明显的癫痫症状,运动失调,粟粒性结核会遍布全身,检查直肠可以发现腹膜结核。

另外还有皮肤结核和骨结核等。

4剖检结核结节是主要的病变特征,大小不一,有的为针头大,有的为鸡蛋大,颜色有的为黄色,有的为白色,将结核结节切开,内有干酪样坏死物,有的还出现钙化。

增生性结节,黄色或白色干酪样坏死分布于中间部位,有钙化,肉芽组织将其外部包绕。

渗出性的结核结节,渗出浸润组织呈纤维素性,表现为干酪样坏死,斑纹呈灰白色或灰红色分布于切面上。

肺部结核病灶具有干酪样变性,或引发肺内空洞,其中有脓样和干酪样内容物,具有心包炎以及胸膜炎。

牛副结核病的发病过程及诊断方法

牛副结核病的发病过程及诊断方法

饲料博览2020年第3期疾病防控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收稿日期:2019-12-23作者简介:王荣芳(1971-),男,内蒙古通辽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禽防疫、监管工作。

*通讯作者:教授,E-mail:***************1牛副结核病概述牛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肠炎,对牛养殖业危害较大。

本病在我国也一直存在,而且在规模化养殖逐步替代传统散养模式的过程中其对养牛业的潜在威胁逐渐凸显。

因此,了解副结核病的发病过程并及时诊断对控制该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牛副结核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腹泻、消瘦以及产奶量减少等。

这些临床症状通常会在初次感染后两到五年出现,发病牛肠壁会明显增厚,抑制营养吸收,随着病程的发展最终消瘦脱水致死。

多数牛副结核菌感染发生在犊牛期,被粪便污染的水、牛奶等均为感染途径,同时也可能垂直传播。

牛对副结核菌感染的敏感性具有年龄依赖性,犊牛在前3个月最易感,在4~12月龄易感性逐渐减弱,这时感染副结核菌需要更高的感染剂量和时间。

2牛副结核病发病过程2.1副结核菌入侵肠道病原菌最早可经扁桃体黏膜侵入宿主,而扁桃体隐窝可能是副结核菌的感染部位,细菌经扁桃体进入后可随血液扩散到肠系膜淋巴结和回肠,但多数研究表明其入侵部位主要在回肠。

副结核菌侵入肠道后,小肠淋巴结中M 细胞携带其穿过上皮细胞,并将细菌释放于黏膜下层,位于黏膜下层的细菌可被巨噬细胞吞噬。

有报道称,将副结核菌接种于回肠后,5h 内感染部位巨噬细胞中即可检测到副结核菌的存在,而一旦副结核菌成功在巨噬细胞内寄生,感染将进入下一阶段。

2.2副结核菌入侵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副结核菌后,首先将试图消灭副结核菌。

由Th-1型淋巴细胞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等可以活化巨噬细胞,并对吞噬的副结核菌产生杀灭作用,部分免疫力强的牛可以成功消灭侵入的副结核菌,不会发展为副结核病。

但许多受感染牛不能清除副结核菌则会导致其在宿主巨噬细胞内持续生存并继续扩增。

动物结核病的发生与诊治

动物结核病的发生与诊治
应用 , 每 天用 药 。3 ~ 4个 月为 巩 固期 , 应用 2 — 3种 药 物, 用 药 种 类 以药 敏 试验 作 为依 据 , 采用隔天服药 ,
物( 如猪 ) 感 染 以牛 型和 人 型为 主 。传 染源 病 人 、 病 畜 都 可作 为传 染 源 ,尤其 是 开放 性 患者 最 易 向外 传 播。 也 可通过 牛奶 传播牛 型结 核病 。 传 播途 径 主要通 过 呼 吸道 传播 , 牛型 不仅 可 以通 过 消化 道传 播 , 还 可 通 过伤 口传播 。
期) 分 为 干性 和湿 性 。干性 表 现为 动物 胸部 疼痛 , 肺
结核杆菌 , 牛型的结核杆菌略粗短 , 禽型则一般呈多 形态 , 可为杆状 、 球状 、 椭圆形 。结核杆菌无 。结 核杆 菌 的抵抗 力 较强 , 在 干燥 的痰 液 中可存 活 5  ̄ 8个 月 , 土壤 中可存
洞, 支气管扩张情况下 , 出现 支 气 管 的损 毁 , 形 成 脓
胸 或胸膜 炎 , 反复 出现 大咯 血 。手术 治疗 对机 体抵 抗 力 有很 大 降低 作 用 , 所 以全 身抵 抗 力差 , 功 能差 的禁
5 诊 断
染色镜检 , 从 病 人 的 咯痰 中 最易 检测 到病 原 , 作 抗 酸染 色 诊 断 。影 像 诊 断如用 x光检 查肺 部 纤 维状 阴影 、 空洞 、 钙 化结 节 、 脓 胸 。免 疫 学诊 断 , 即皮 内注 射 结 核 菌 素 ,一般 2 4小 时 内 如果 注射 部 位 出 现 结
3 症状
全身症状表现为全 身中毒症状 ,身体不适 、 乏 力、 午 后低 热 、 盗汗 , 如 果 感 染 持 续 时 间很 长 会 导 致 身体消瘦 。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为 咳嗽、 咳痰 、 胸部 疼痛 、 呼 吸 困难 、 气促 , 听诊 肺部 有 湿 锣音 , 严 重 的会

γ-干扰素法检测奶牛结核病的试验报告

γ-干扰素法检测奶牛结核病的试验报告
resources.
Key words: Bovine tuberculosis; Gamma-interferon
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
学等[2],传统的细菌培养方法虽然结果准确,但需
性传染病,季节性不明显,病原主要有三个型,通
耗时数周时间,不适用于活畜的检疫[3];而常用的
常牛结核病的主要病原是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对奶
省去 3 次牛型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检测的繁琐,既减少养殖场户经济损失,又节省人力、物力。
关键词:牛结核;γ-干扰素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692(2019)11-0029-04
Gamma-interferon assay for tuberculosis in cows
均 OD 值:牛 γ-干扰素阴性对照 OD 值<0.130,各阴
1
样品及来源
性对照重复孔 OD 值差值≤0.040。牛 γ-干扰素阳性
牛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后的牛全血。
对照 OD 值>0.700,阳性对照重复孔 OD 值的变化幅
诊断试剂及原理
度不超过其平均 OD 值得 30%。如果有一条标准不符
BOVIGAMTM 牛结核分枝杆菌 γ-干扰素检测试剂
结核菌素试验受影响因素较多,准确性也不是很高,
牛而言,致病力最强,人型和禽型结核分枝杆菌也
需在活体上进行,也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γ-干扰
能引起牛结核。病牛通常表现为低热、咳嗽、消瘦、
素释放试验是一种活体外检测技术,被 OIE 确认为
生产性能下降,最后死亡。人类可通过直接接触、
作为牛结核病辅助确诊试验,也是继结核菌素变态
modern journal

什么是奶牛“两病” 如何检疫、防治与治疗

什么是奶牛“两病” 如何检疫、防治与治疗

什么是奶牛“两病” 如何检疫、防治与治疗奶牛“两病”是指奶牛的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

这两种病都是人兽共患病,对人类和奶牛的危害都很大。

本文介绍奶牛“两病”如何检疫、防治与治疗,供参考。

一、什么是奶牛“两病”奶牛的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俗称“两病”,均属于人畜共患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开放性的结核病牛,通过排出的气体、唾液、痰、粪尿、乳汁和生殖道分泌物等污染空气、土壤、水源、饲料、牛舍、用具等,并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直接或间接地传染其他牛或人。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传染途径是病牛或带菌牛,通过消化道、损伤或完整的皮肤、黏膜、结膜和交配而互相感染。

二、为什么要对奶牛进行“两病”检疫由于“两病”不但影响奶牛的健康,而且可能感染人,所以,防止牛只感染,及时处理已感染牛,是预防传染到人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定期对所有牛进行“两病”检测(一般在春秋两季),可以及时发现感染牛,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杜绝这两种病在人类的传染。

“两病”检疫,由县级以上兽医站或授权单位负责执行,对出现阳性反应的牛只,应停止在牛群间调动,而立即隔离、扑杀。

三、奶牛"两病"的防治与治疗原则1.接受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的管理,定期完成对"两病"的检疫监测。

2.在当地动物防疫部门监督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结核病(用结核菌素试验--皮内注射及点眼)和布鲁氏病(采血送检--试管凝集法)检验,检出阳性牛应立即淘汰。

3.引进奶牛必须了解产地疫情,坚决不从"两病"疫区场引进奶牛。

对非疫区也要当地动物防疫部门近一个月内的检疫证明。

运回后,仍应隔离至少3个月,并经再次检疫证明为阴性者方可转入大群饲养。

4.对场内工作人员,每年定期进行1~2次健康检查。

对发现有两病患牛应及时调出并给予治疗,同时对牛群进行全面检查。

5.保持牛场内环境卫生并定期进行消毒。

畜禽结核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畜禽结核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doi:10.19369/ki.2095—9737.2019.09.073畜禽结核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梁丽明(河北省遵化市农业农村局,河北遵化064200)摘要:动物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和禽分枝杆菌禽亚种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

在临床上,结核病是典型的衰弱型疾病,特征为进行性消瘦,食欲不佳,无规律低烧,有时会出现局部症状(如淋巴结肿大、咳嗽和腹泻)许多症状是由白细胞介素释放引起的。

畜禽结核病的治疗一般无价值,因此该病重在预防和控制,一旦确诊发病,通常采用处死进行无害化处理。

关键词:畜禽;结核病;流行病学;治疗;预防中图分类号:S85&2文献标识码:B1流行病学犬结核病的散发病例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并常可追踪到与人的接触感染,这种现象也见于实验室和动物园的非人类灵长动物。

在商品化养禽公司,采用可消除病原隔代传播的快速换代饲养方式(“全进全出”,1年以上)已经根除了禽分枝杆菌对禽的感染。

由于禽分枝杆菌能在土壤中存活数年,所以散养禽群仍然是重要的传染源。

结核病是一种典型的驯化和捕获圈养动物的疾病。

临床上野生动物感染后,会逐步好转且不会进一步传播扩散,而捕获圈养动物感染后,病情往往是逐步恶化,并具有传染性。

野生动物的结核病相对比较少见,但对于可能源于牛的牛分枝杆菌,在英国南部的?群中和新西兰的刷尾负鼠群中呈地方流行性,目前认为,这两种动物的感染是来自家畜的传染。

2病型分析牛:牛通常感染牛分枝杆菌,感染部位集中于呼吸道、邻近的淋巴结以及浆膜腔。

经呼吸道感染,所致疾病通常为进行性的;造血系统感染可引起肝脏、肾脏的病变。

子宫可能是胎内感染该病的入口。

存活的犊牛通常在肝脏、脾脏出现病变。

乳房的病变罕见(占病例总数2%以下),但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牛感染禽分枝杆菌一般为亚临床感染。

但禽分枝杆菌在子宫壁定殖可引起流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9—0145—02产,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反复流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结核病的检测标准2009-12-07 13:16:43 来源:评论:0点击:464动物结核病的检测标准GB/T18645—200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动物结核病的检测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动物结核病检测。

2 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本标准采用下列符号和缩略语:PPD:提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proteinderivative)。

IU:国际单位(intemationalunit)。

3 细菌学检查3.1病料的采集和处理用于细菌学检查的材料采自淋巴结及其他组织。

当活畜有可疑的呼吸道结核、乳房结核、泌尿生殖道结核、肠结核时,其痰、乳、精液、子宫分泌物、尿和粪便可作为细菌学检查的材料。

对那些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但尸检时无病理学病变的动物,可从下颌、咽后、支气管、肺(特别是肺门及肺门淋巴结)、纵膈及一些肠系膜的淋巴结采集样品送检。

样品应封装在无菌的容器内冷藏运送。

为了提高检出结果,样品可采取消化浓缩法处理,处理方法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3.1.1 痰对牛常可用痰进行细菌学检验。

牛咯痰极少,它在清晨采集。

用硬橡胶管自口腔伸入至气管内。

外端连接注射器吸取痰液。

亦可取牛咳出的痰块进行检验。

痰样品稀薄时,可加入等量的4%~6%硫酸(见附录A中A1)处理,如痰样品粘稠时,则加入5倍量的4%硫酸处理。

充分摇匀后置37℃作用20min,以3000r/min~4000r/min离心,沉淀物作染色镜检、培养和动物试验。

也可用2倍量15%~20%安替福民(antiformin)溶液(见附录A中A3)处理痰液,将混合物置37℃作用lh—2h后离心。

以灭苗生理盐水冲洗沉淀物几次后,取沉淀物染色镜检、培养和动物试验。

3.1.2 乳怀疑有乳房结核时,可无菌采集乳汁进行检验(一般以挤出之最后乳汁含菌量较多,早晨挤出的乳中含菌量最高)。

将乳汁分置4~6支离心管中,每管l0mL,以3000r/min~4000r/min离心20min~30min,吸取上层乳脂和管底的沉淀物作染色镜检、培养和动物试验。

乳汁lOmL加酒精和乙醚各l0mL及15%~20%安替福民溶液30mL,摇匀置37℃恒温箱内lh~2h,取出加等量灭菌蒸馏水混匀,离心沉淀后弃去上清,取沉淀物作染色镜检、培养和动物试验。

3.1.3 精液和子宫分泌物有生殖道结核可疑时,可采集公畜精液、母畜子宫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

处理子宫分泌物,可用15%~20%安替福民溶液,混匀后静置2h~3h,3000r/min~4000r/min离心20min,弃上清,加l0mL蒸馏水于沉淀物中。

即可作动物试验,经1.5~2个月剖检。

3.1.4尿有肾结核可疑时,可采集尿液,一般采集中段尿液,以早晨第一次尿为宜。

如仅作染色镜检,可将尿液以3000r/min~4000r/min离心20rain后,取沉淀物涂片。

如作培养或动物试验,则应将尿液进行消化浓缩处理,再进行检验以免杂菌生长而影响检验结果。

3.1.5 粪便有肠结核可疑时,可采集粪便进行细菌学检查,患肺结核的牛只,有时在粪便中亦可检出结核分枝杆菌。

因牛常将痰液吞咽至消化道内,随粪便排出。

尽量采集混有粘液或脓血的粪便.取粪便30g,加15%~20%安替福民溶液15mL和蒸馏水55mL,混合,经2h~3h 后,3000r/min~4000r/min离心30min,倾去上清液,加10mL蒸馏水于沉淀物中,将此液用纱布过滤后接种于豚鼠皮下,经1.5~2个月后剖检。

或将粪便加2倍量灭菌蒸馏水磨碎,然后加氯化钠至饱和。

当液体中残渣沉淀后(液体完全澄清),浮起的薄膜含有大量的结核分枝杆菌。

取出薄膜,用等量的4%氢氧化钠(见附录A中A2)充分混合,置37℃中3h,然后离心,取沉淀物用8%盐酸中和后,即可作染色镜检、培养和动物试验。

粪便中如有粘液或脓血,可挑取粘液脓血选用任何一种消化液处理后检验。

如系纯粪便,取5g~l0g,加生理盐水约3~4倍混合后,用细铜纱网过滤,取滤液置室温中自然沉淀,然后取上层悬液置于另一大离心管或烧杯内,加消化液约3~4倍量,置37℃温箱lh~2h,同上法处理后检验。

3.1.6 组织器官尽量采集有结节病灶的部位。

猪易患颈部淋巴结结核,亦易患肠系膜淋巴结核,且常呈钙化或干酪样病变。

家禽常在肠、脾、肝发生结核病灶,有时亦可见于肺或卵巢。

病变组织需先研磨,制成乳剂,通常取组织乳剂或其他液状病料2mL~4mL,加入等量的5%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摇5min~10min,或摇至发生液化为止,液化后经3000r/min~4000r/min离心15min~30min,沉淀物加1滴酚红作指示剂,以2mol/L盐酸中和至淡红色后,作染色镜检、培养和动物试验。

如病料为脓状或干酪状或钙化的结节病灶组织,可直接作染色镜检,往往可以检出众多的结核分枝杆菌。

但得到阴性结果时,应浓缩处理后检验。

3.2 检验方法3.2.1 染色镜检3.2.1.1 涂片先在玻片上涂布一层薄甘油蛋白(鸡蛋白20mL,甘油20mL,水杨酸钠0.4g,混匀)然后吸取标本滴加其上,涂布均匀。

如检验标本为乳汁等含脂肪较多的材料,在涂片制成后,可先用二甲苯或乙醚滴加覆盖于涂片之上,经摇动lmin~2min脱脂后倾去,再滴加95%酒精以除去二甲苯,待酒精挥发后即可染色。

3.2.1.2 染色染色液配制方法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

萎—尼氏抗酸染色:处理过的被检材料涂片后,经火焰固定,加苯酚复红染色液(见附录B中B1)覆盖,将玻片在火焰上加热至出现蒸汽(不能产生气泡),如此热染5min(如染色液干涸,须加适量补充)。

水洗后滴加3%盐酸酒精(见附录B 中B2)脱色30s~60s(至无色素脱下为止)。

水洗后,以骆氏美蓝染色液(见附录B中B3)复染lmin。

水洗,吸干,镜检。

抗酸菌应不被盐酸酒精脱色而染成红色,其他细菌与动物细胞可被盐酸酒精脱色而均被染成蓝色。

3.2.1.3 镜检结核分枝杆菌在显微镜下呈细长平直或微弯曲的杆菌,长1.5um~5um,宽0.2um~0.5um,在陈旧培养基上或干酪性淋巴结内的菌体,偶尔可见长达l0um 或更长。

3.2.2 培养3.2.2.1 培养基配制方法见附录C(标准的附录)。

3.2.2.2 被检标本经消化浓缩后吸取其沉淀物作为培养材料。

初次讣离,可用配氏培养基(见附录C中C1)、L—J培养基(见附录C中C2)或青霉素血液琼脂培养基(见附录C中C3)。

3.2.2.3 将经过处理的标本接种到培养基上(同时作2~4份),培养一天后、以熔化的石蜡封口,继续培养。

3.2.2.4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比人型结核分枝杆菌生长要缓慢得多。

初次培养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时,需36℃一37℃培养5—8周方可出现菌落。

在固定培养基上不产生任何颜色,菌落湿润、略显粗糙并发脆。

加1%的丙酮酸钠能促进生长,但在噻吩—2酸肼(T2H)培养基(见附录C中C4)上不生长。

3.2.2.5 禽型结核分枝杆菌生长需要2~3周。

形成湿润、弥漫状,光滑及星光状菌落。

最适生长温度为40℃—42℃。

在 T2H培养基上生长。

3.2.2.6 人型结核分枝杆菌生长需要36℃ ~37℃培养3~4周。

该菌落干燥、粗糙,呈白色、黄色或橙色。

牢牢附着于培养基。

在T2H培养基上生长。

3.2.2.7 非典型分杖杆菌生长快速,大部分(但不是全部)产生白色或具有橙色或黄色色素,常形成黄色或橙色菌落。

某些种类的色素只有在亮处才显出。

大多数非典型种类的生长速度比牛或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快。

3.2.3 动物试验本试验是确诊结核病的主要依据,如能与涂片镜检和培养同时进行,则结果更为可靠。

3.2.3.1 试验动物在试验前,应进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和禽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3.2.3.2 豚鼠对牛型和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敏感,对禽型结核分枝杆菌有抵抗力,常只能形成局部病灶。

3.2.3.3 家兔对禽型结核分枝杆菌高度敏感。

对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敏感。

人型结核分枝杆菌虽可使其肺部形成少量病灶,但可趋于痊愈而不致死。

3.2.3.4 处理过的病料约lmL—3mL,皮下或肌肉或腹腔内注射,每份病料至少接种2只同种动物。

接种后30d左右,进行禽型结核分枝杆菌PPD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如有阳性反应,可剖检其中的半数动物进行病理学观察、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

另一半继续观察至3个月内剖检观察。

如果为阴性反应,可于40d左右剖检其中的半数,观察病理学变化、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另一半继续观察至3个月再剖检观察。

3.2.4 牛型、禽型和人型地结核分枝杆菌鉴定方法见附录D(提示的附录)。

4 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4.1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用结核分枝杆菌PPD进行的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检查活畜结核病是很有用的。

该试验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进行。

4.1.1 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出生后20d的牛即可用本试验进行检疫。

4.1.1.1 操作方法a)注射部位及术前处理:将牛只编号后在颈侧中部上三分之一处剪毛(或提前一天剃毛),三个月以内的犊牛,也可在肩肿部进行,直径约10cm。

用卡尺测量术部中央皮皱厚度,作好记录。

注意,术部应无明显的病变。

b)注射剂量:不论大小牛只,一律皮内注射0.1mL(含2000IU)。

即将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稀释成每毫升含2万IU后,皮内注射0.1mL。

冻干PPD稀释后当天用完。

c)注射方法:先以75%酒精消毒术部,然后皮内注射定量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注射后局部应出现小疱,如对注射有疑问时,应另选15cm以外的部位或对侧重作。

d)注射次数和观察反应:皮内注射后经72h判定,仔细观察局部有无热痛、肿胀等炎性反应,并以卡尺测量皮皱厚度,作好详细记录。

对疑似反应牛应立即在另一侧以同一批PPD同一剂量进行第二回皮内注射,再经72h观察反应结果。

对阴性牛和疑似反应牛,于注射后96h和120h再分别观察一次,以防个别牛出现较晚的迟发型变态反应。

4.1.1.2 结果判定a)阳性反应:局部有明显的炎性反应,皮厚差大于或等于4.0mm。

b)疑似反应:局部炎性反应不明显,皮厚差大于或等于2.0mm、小于4.0mm。

c)阴性反应:无炎性反应。

皮厚差在2.0mm以下。

凡判定为疑似反应的牛只,于第一次检疫60d后进行复检,其结果仍为疑似反应时,经60d再复检。

如仍为疑似反应,应判为阳性。

4.1.2 其他动物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参照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进行。

4.2 禽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禽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是最广泛使用于家禽的试验。

牛及其他哺乳动物也可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和禽型结核分枝杆菌PPD同时在不同的部位进行,以区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变态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