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中将军生平及事迹简介
一位始终坚持国共合作的国民党将军——张治中

作者: 葛德茂
出版物刊名: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84-88页
主题词: 张治中;国民党军;蒋介石;国共合作;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周恩来;国民党右派;国共两党
摘要: <正> 从黄埔建军到共同建国,从言到行,他是国民党方面始终坚持国共合作的代表人物。
(邓颖超:《<张治中回忆录>序》)张治中(1890~1969),字文白,安徽省巢县洪家疃人。
他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长期置身于国民党最高决策之列,是一位周身充满矛盾的历史人物。
一方面,他跟随蒋介石二十五年,与蒋有血肉难分的纽带关系,是蒋介石的重要心腹之一,曾为国民党右派出过力。
另一方面,他又一贯主张联俄、联共,始终坚持致力于国共合作,与中国共产党有长期。
“和平将军”张治中 国家兴亡,英雄有责

“和平将军”张治中国家兴亡,英雄有责作者:暂无来源:《中华儿女》 2015年第16期文|张素久2015年8月15日,即将迎来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七十年前的中国,经历了一段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浩劫。
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下,中华民族的劳苦大众,度过了一段无比艰难困苦的岁月。
山河破碎,国土焦灼,妻离子散,人亡家破。
在民族兴亡的历史关头,千百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开始了英勇的抗日战争。
清代学者顾炎武曾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国难当头,拯庶民于乱世,天下兴亡,英雄更应有责!张治中,就是这千千万万个抗日英雄中的一个。
我的父亲张治中,1890年出生于安徽巢县一个贫苦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家庭。
因家境贫寒,父亲很小的时候就去一家杂货店当学徒。
在辞去杂货店工作后,他到扬州考入了警察教练所,毕业后当上了一名警察。
战斗在抗日斗争最前沿的抗日将领武昌起义后,父亲趁着这股革命的热潮赶往上海,参加了上海的学生军,准备北伐。
当时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政权,创建了中华民国,成立了南京临时国民政府。
父亲参加的这支学生军后来奉命到南京,并入陆军军官学校,改编为陆军入伍生团。
父亲被编入该团第一营。
军校的这段学习生活,奠定了父亲扎实的军事理论基础,也使他萌生了做一名职业军人,为国打仗为民捐躯的思想。
1912年,父亲到武昌第二预备学校学习,毕业以后进入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深造。
1917年,孙中山率领海军,树起了护法运动的旗帜。
父亲决心到广东去,跟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的护法运动。
在这个时期,父亲的政治思想开始倾向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五四运动”前后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和民主科学运动,对父亲的人生观和政治思想上的转变起了极大的作用。
尤其是父亲在这个时期赴上海读书,接触了早期革命进步人士陈独秀、瞿秋白,以及早期的国民党人于右任等,亲自聆听了他们许多积极进步思想的教诲。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父亲应蒋介石邀请,担任黄埔军事研究会委员,12月赴黄埔军校正式任职,参与黄埔军校的筹建。
和平将军张治中 心系中共的国府重臣

() 负老友的信任,为南京I 定和蒋介石个人绝对地位 若说谋士将星的光芒在 的话,张治中可能就是十
3民政府的建立、政权的稳 的树立,都立下汗马功劳。 i京的上空闪耀着绚丽光芒 年黄金时期最为夺目的那颗
深受器重。接任国民党要职 张治中与蒋介石的关系用“亦师亦友 四个字 来形容最为贴切。一方面,他和蒋介石结成了牢固的 友谊,另一方面,他又无条件对蒋介石忠诚。正因此, 蒋介石对张治中的器重让身边的众人眼红。 就任湖南军政当局首脑后,张治中的政治前途 本来是一片光明,却因为长沙的一场大火变得暗淡无 比。为了平复老百姓对政府1二作不力的指责,张治中 还没在位置上坐稳,就被革职等待处理。 1939年2月,心力憔悴的张治中黯然回到重庆, 心灰意冷的他闭门谢客,在一片国人的白眼中等待后 续处理。此时,一向自居威严,对属下极为严苛的蒋 介石得知后,主动召集各方大员为张治中接风洗尘, 心怀老友,扛下骂名建刖墅 衙介仃对 K?fi, 的无比信仟干IJ器讴,也 张治
_il】随州随地天心 介石的安危。 19 9 i卡乃,I 5}】L J1 始对重庆世仃试探性地 炸。 虽然 1] 空 J令部每次” 会的叫 英都信 E|.日. 地“ L Jl .,要 蕾庆领空,f【f战时中田防。 斤
,IK渝rll是心 … 1jJJ的。苦笑之愈,还何 个㈣ 严=f『___的f『】j题 在张浦 前,耶就是万一曾家 的袭 员长, 破炸掉,怎幺办?难道 }:蒋介什无家_I『 ?
张治中被骂得焦、大烂额,不知陔如何足好。恰好此时, :f=}j=介石也觉得/1 妥,便nU人传话给张治中,说其实 新房了不修也没天系。不过,即便足骂声小绝r耳, 但张治中心中还是想着蒋介 的安危,他 持认为 能池自己的彦友兼国民党“领袖”冒着被轰炸 流落街头的窘迫境地。于是,张治中独自扛卜r骂名, 强仃把别墅盖r起来,他甚 放出话米:“此睹与其 他人无关,是我自己修来自己任。” 1939年11月,张治中主持修建的官邸存重庆歌
张治中与张自忠的人生传奇

张治中与张自忠的人生传奇作者:鲁先圣来源:《新传奇》2015年第04期在中国的国民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有两个音同字不同的高级将领,张治中与张自忠,不熟悉的人常常将两人混淆不清。
“谈判将军”张治中张治中字文白,1890年生于安徽省巢县,著名爱国将领,黄埔系将领,原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领导人之一。
辛亥革命后,张治中在上海参加学生军,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
1917年加入北洋安武军,同年南下参加护法战役,1924年后,任黄埔军校学生总队长、军官团團长,1926年参加北伐,1928年后,任国民政府中央军校教育长、国民政府第五军军长、第四路军总指挥、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参加中日淞沪会战,1937年11月任湖南省主席,1945年,调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张治中任国民党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其间营救了一批共产党员回延安。
1945年8月27日,张治中代表国民党当局去延安迎接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张治中作为国民党谈判首席代表,为《重庆谈判纪要》的签署作出了贡献。
1949年4月,张作为国民政府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率国民政府代表团赴北京与周恩来为首的中央代表团谈判。
当和平协定被国民党拒绝后,张治中留在北京。
6月,张治中发表了《对时局的声明》,宣布脱离国民党阵营。
张治中被称为“谈判将军”。
早在大革命时期,张治中就与周恩来、恽代英等共产党人建立了友谊。
他是“一位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军人”。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张治中于3月2日向蒋介石上《万言书》,痛陈对中共问题处理的失策,力主两党和谈。
1942年,蒋介石派张治中为代表,在重庆曾家岩与中共代表周恩来等进行商谈。
1944年5月,国民党政府又派他为代表,三度与中共和谈,均因蒋介石没有诚意,谈判未果。
1945年8月27日,毛泽东来到重庆,住在张治中的官邸桂园。
在谈判中,国共双方分别指派张治中和周恩来等为代表。
“和平将军”冲到抗日最前线——记抗战时期的张治中

介 石请 缨 : “ 我 们 中央部 队必 须参 加淞 沪 战斗 才好 , 如 果 现在 没有 别
的 人 可 以去 , 我愿 意 去 。 ” 蒋介 石说 : “ 很好 。 ” 并 马上让 何应 钦调 动散
清华大学建筑系 , 毕业后分配到
天 津大学士建 系任教 。1 9 8 1年 赴美深造。 她是美国南加 州著名
【 张治中小传 】
张治 中( 1 8 9 0~1 9 6 9 ) , 安徽 巢 县( 今巢 湖市 居巢 区) 人 。黄埔 系骨干将领 。 原 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 。中
庙 行一 役 ,中 国军 队歼 灭 日军 3 0 0 0余人 ,
将 日军 第 9师 团 和 久 留 米 混 成 旅 团 的 精 锐 歼 灭 殆尽 , 史称“ 庙 行 大捷 ” 。蒋 介 石 在 发 给 父 亲 的 电 报 中说 : “ 自经 2 2日庙 行 镇 一 役 ,我 国军 声 誉 在 国 际 上 顿 增 十 倍 。 连 日各 国 舆 论 莫 不 称 颂 我军 精勇无 敌 , 而倭寇军誉 则一 落千丈也 。” 中 外 报 纸 , 也 一 致 认 为 此 役 是 沪 战 中 国 军 战 绩 的最 高 峰 。
起 反抗 , 这 是 中 国正 规 军 首 次 与 E l 本 侵 略 者 进 行 的 战 斗 。 当 时 中 国 军 队散 布各 地 , 父亲看到 1 9路 军 孤 军 奋 战 , 深 为 忧虑 , 他 主 动 向 蒋
张素久 , 1 9 3 5年生于南京 , 张治 中的小女儿 。1 9 5 2年考入
中, 父 亲都 是指 挥者 。 除此 之外 , 他还 积极 促进 两 党 团结抗 战 , 对 维
护 和巩 固统一 战线 作 出了贡 献 。
走进张治中故居

走进张治中故居2018-07-02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春意盎然的季节,我踏着春的脚步,掠过春的温度,和家人一同来到我的家乡巢湖,走进张治中故居。
张治中故居,位于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村的黄麓师范学校。
学校由着名爱国将领张治中先生1933年创办,张治中故居就在校园内,由故居和桂翁堂组成。
故居两处房屋系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建筑物,砖木结构、小瓦屋面。
1989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确定为巢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进故居正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张治中将军雕像,只见他身穿军衣,佩戴眼镜,面带笑容,手上挂着一件衣服,左腿微微弯曲,左脚微微踮起,貌似走出来欢迎我们的到来。
从外表看,他是如此的温文尔雅,可仔细看,他的眼神却如此坚定,充满阳刚之气。
雕像下面刻着张治中将军的简介,张治中(1890~1969),着名爱国将领,原名本尧,字文白,安徽巢湖市居巢区(原巢县)黄麓镇洪家疃人。
黄埔系骨干将领,原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领导人之一。
在抗日战争中参加过淞沪会战,十分英勇,后来致力于国共合作,最后留在祖国怀抱,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人尊称为和平将军”。
看完简历,我对张治中将军肃然起敬,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雕像旁,绿叶婆娑,摇曳生姿,彷佛将军在亲切的和我们打着招呼。
望着雕像,听着领队的介绍,我仿佛置身于充满硝烟的战争年代。
不知不觉,我已来到了张治中的故居前。
一路上的法国梧桐,一派辉煌与壮丽,梧桐树的叶子大大的,像巴掌。
一层层、一串串长得密密麻麻,既像千手观音,又像一顶顶巨大的绿绒大伞。
那粗壮的树干告诉我,那是历史的记忆,革命的存续。
走进张治中故居,进入我视线的是邓颖超题字,文白先生为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将世世代代为中国人所纪念”。
故居里有两间卧室,一间是张治中夫人的卧室,一间是张一纯的卧室。
在故居一角,有张治中将军的照片,有全家福,有他和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合影,有和家人的合影等等。
张治中和张自忠,到底有什么区别,他们谁更厉害

张治中和张自忠,到底有什么区别,他们谁更厉害在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中,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张治中,也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张自忠。
这两个名字很容易搞混淆,他们二人又都是考点,遇到填空题或者选择题,一不小心就弄错了。
此二人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籍贯不同。
张治中是安徽巢湖人,张自忠是山东临清人。
也就是说他们一个是南方人,一个是北方人。
南方人秀气,比如张治中颇有几分书生气,北方人魁梧,比如张自忠就是典型的山东大汉。
但是客观地说,他们二位长得都比较帅,都堪称是帅哥一枚。
这一点应该不会有异议吧?其次,身份不同。
张治中毕业于保定军校,后来到黄埔军校任职,他是蒋介石的嫡系爱将,隶属于中央军。
而张自忠出身于西北军,是冯玉祥的部将,在蒋介石那里属于杂牌军将领。
最后,结局也不同。
张自忠牺牲在抗日战场上,他是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国民党最高级别的将领,流芳千古,永垂史册。
而张治中是和平将军,后来离开蒋介石,加入了新中国。
那么,二位谁更厉害呢?你别说,二张还真的在战场上交过手。
那是在中原大战的时候,冯玉祥和蒋介石开战。
张自忠是冯玉祥部的师长,张治中则是蒋介石中央军的教导第二师师长。
都是师长。
哪个更厉害呢?在河南境内的高贤集一战中,张自忠率领生猛的西北军打败了张治中的中央军。
可见,论单兵作战能力,张自忠更加厉害一些。
张治中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坦言,他一生带兵的时间短,更长的时间是办军事教育,他的兴趣也在于办教育,打仗他不喜欢,也不是他的兴趣所在。
他是著名的和平将军嘛。
张自忠生前是陆军中将,牺牲后被追赠为二级上将,而张治中生前就是二级上将,从军衔上来说,张治中更厉害一些,谁让他是中央军将领呢,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抗日战争时期,二张都官至集团军总司令。
张治中是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战斗在淞沪战场。
张自忠是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最终血洒枣宜战场。
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抗日名将。
在淞沪战场,张治中指挥作战整整四十天,他没有吃过一次正式的饭,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眼睛是红的,喉咙是沙哑的,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当他战后回到家乡休息时,大家几乎都认不出来他了。
“和平将军”张治中

“和平将军”张治中作者:周海滨来源:《决策与信息》 2011年第6期文/周海滨张治中,人称“和平将军”。
蒋介石八大金刚之一。
作为蒋介石的心腹重臣,张治中长期置身于国民党最高决策层。
同时,张治中又以其独特的身份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交谊深厚。
毛泽东称“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
张治中,这位唯一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唯一敢对毛泽东、蒋介石多次直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国共”往事?“一三八”主动请战,留遗书赴前线1932年1月28日深夜,驻沪日军借口一名日军失踪,向上海第19路军发起猛攻。
以蒋光鼐为总指挥、蔡廷锴为军长的19路军主动回击,“一二八”淞沪抗日的战幕惨烈揭开。
此时,蒋介石已经退职下野。
1月29日晨,蒋介石获知事变颇为意外,他在日记中说:“闻昨日对上海日领事要求已承认,彼已满足,且表示傍晚撤兵,何乃至午夜又冲突也。
”同时,蒋介石判断“倭寇必欲再侵略我东南乎,我亦唯有与之决一死战而已。
”他发出一道通电,电文中称:“我十九路军将土既起而为忠勇之自卫,我全军革命将士处此国亡种灭,患迫燃眉之际,皆应为国家争人格,为民族求生存,为革命尽责任,抱宁为玉碎,毋为瓦全之决心,与此破坏和平,蔑弃信义之暴日相周旋。
”此时,身在南京的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张治中心急如焚,他说:“中央部队散在各地,而因蒋下野,群龙无首,一时未易集中。
”同时,他对19路军的处境十分清醒:19路军孤军在沪作战,决不能久持,应该予以增援。
2月初,蒋介石在浦口会晤张治中。
张治中向蒋介石请战:“我们中央的部队必须参加淞沪战斗才好,如果现在没有别的人可以去,我愿意去。
”蒋介石马上让何应钦调动散驻在京沪杭的第87师、88师、中央教导团,合编为第5军,任命张治中为第5军军长兼第87师师长,率部开沪参战。
2月16日,在淞沪抗战第19天后,第5军军长张治中登上抗日战场。
、在出发赴抗日前线前的15日深夜,他起身开窗户、面向故乡写下一封遗书:“正是国家民族存亡之秋,治中身为军人,理应身赴疆场荷戈奋战,保卫我神圣领土,但求马革裹尸,不愿忍辱偷生,如不幸牺牲,望能以热血头颅唤起全民抗战,前赴后继,坚持战斗,抗击强权,卫我国土……”第二天出发前,张治中将这封遗书交给了挚友陆福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治中将军生平及事迹简介
张治中将军是中国抗日时期有名的爱国将领,张治中是一个真正的抗战英雄,下面是为你搜集张治中将军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1890年,张治中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年幼时就进入私塾读书。
十年寒窗苦读,造就了张治中儒雅的文学底蕴。
在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张治中进入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后参加了护法运动,担任桂军参谋长等职务。
1924年,张治中进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担任入伍生代理总队长,兼任国军第二师参谋长。
在广州驻防时期,与后来的中共领导人周恩来等同志,交往甚密。
在北伐战争期间,张治中曾到欧美进行考察,回国后,担任军校的训练部主任。
1928年,在中原战争中,张治中拥护蒋介石对冯阎联军进行攻击。
曾在1932的上海一;二八战役,将日军赶出领土。
在西安事变发生时,张治中主张和平解决。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张治中在上海参加了淞沪会战。
败退后,张治中在湖南担任了政府主席,任期一年零两个月。
在任上时,张治中积极向湖南群众增强了抗日救亡思想,为后来的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结束后,张治中帮助了中国共产党,释放了被囚禁在新
疆的一批重要骨干。
并在内战时期,张治中没有向共产党打过仗,被人称作是和平将军。
新中国成立后,张治中参加了第一届政协会议,并帮助新中国将新疆和平解放。
建国后,张治中担任西北军政的重要首脑,一心扑在民族团结与社会主义建设上。
直到1969年,张治中因病救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79岁。
张治中将军的夫人张治中将军的夫人,名叫洪希厚,跟张治中将军是同村人,生活在安徽省巢湖市。
1909年的时候,19岁的洪希厚根据当地联姻习俗,嫁给了19岁的张治中。
两人同样是贫寒家庭出身,故洪希厚一直都很支持张治中外出闯荡的生活。
张治中将军是家中长子,洪希厚嫁到张家,自然而然就承担了照顾公公婆婆的责任。
当时,张治中还有弟弟需要养育,张治中将军的夫人洪希厚,可谓是又当妈又当女儿。
当张治中将军的父母去世的时候,张治中还在外办事,并没有第一时间赶回来张罗。
张治中将军的夫人洪希厚只能一人独自办理公婆的身后事,事后,只能无奈回到娘家,带着只有七岁的小叔子。
当时的张治中将军的夫人洪希厚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村妇女,为了生存下去,只能在娘家帮忙做一些女红补贴家用。
张治中将军在1890年的时候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苦读书,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有了儒雅的文学底蕴。
张治中是一个爱国人士,他曾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张治中将军的夫人是洪希厚,她和张治中以前是同村人,虽然她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她
是支撑自己丈夫在外闯荡的力量。
张治中与张自忠关系张治中与张自忠两人虽然姓氏相同,名字读起来相似,并且两人都是国民党陆军中的将军,都曾领过兵打过仗,都参加过抗日战争,都曾主张联合共产党一同抗日,但是他们还是有不同之处,张治中是一名和平将军,而张自忠是一名抗日名将。
张治中与张自忠两人的家庭背景很有差异,张治中出身于一个寒苦的农民家庭,是家中的老大,而张自忠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家里排行第五,上面还有兄长姐姐,受人疼爱。
张治中与张自忠两人参军的原因也不同,两人也曾经在战场对立。
张治中在一九一一年为了生计而到上海加入了学生军,而那时的张自忠因为家境好而在天津学堂求学并且秘密参加了同盟会。
几年后,张治中成为了蒋介石麾下的能干的将领,而张自忠则成为了冯玉祥手下的勇猛的将领。
之后发生了军阀混战,张治中与张自忠两人因此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张治中与张自忠两人虽然都作为将领带兵打仗,也都办过教育,都有值得人赞扬的军旅生涯,但是对于张治中来说,创办教育对他的吸引力更大,而对张自忠来说,带兵打仗更对他的胃口。
不过,两人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颇有一番成就。
总的来说,张治中与张自忠都是我国的名将,为我国作出了不少贡献,他们的事迹值得所有人赞扬和敬仰,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值得所有人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