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
卫青的资料简介

卫青的资料简介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霍去病的舅舅,二者并称“帝国双璧”。
卫青开启了汉对匈战争的反败为胜的新篇章,七战七捷,无一败绩,为历代兵家所敬仰。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卫青的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卫青的资料简介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
西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
战法革新始破匈奴,首次出征奇袭龙城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败的神话,曾七战七胜,以武钢车阵大破伊稚斜单于主力。
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威信很高,位极人臣,但从不养士。
元封五年,长平侯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茂陵东北。
谥号为‘烈’。
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
卫青的军事生涯龙城大捷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又一次兴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
汉武帝果断地任命卫青为车骑,迎击匈奴。
从此,卫青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这次用兵,汉武帝分派四路出击。
车骑卫青出上谷,骑公孙敖从代郡(治代县,今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带),轻车公孙贺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骁骑李广从雁门出兵。
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
卫青虽是首次出征,但他果敢冷静,出其不意的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近千人,取得胜利。
另外三路,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
汉武帝看到只有卫青胜利凯旋,非常赏识,封卫青为关内侯。
龙城之战在汉匈交战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汉朝自高祖刘邦建国以来,屡屡受到北方匈奴的掠夺羞辱,如高祖“白登七日”之困,吕后受冒顿单于书信之辱,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十四万骑大入关,斥候一度略至长安附近的甘泉,以及匈奴频频对汉朝边郡和百姓的烧杀劫掠等,可谓汉朝的心腹大患。
龙城的胜利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汉军士气,成为汉匈战争的转折点,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
收复河朔公元前128年(元朔元年)秋,卫青为车骑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斩首虏数千人。
卫青文言文翻译史记

卫将军青者,河东平阳人也。
其父郑季,与卫皇后同产,冒姓为卫。
青以父任,为侯家舍人。
青少时,尝从其父至甘泉宫。
后稍益壮,乃自请愿为天子近侍。
天子召见,问曰:“卿何所愿?”青对曰:“臣愿为天子爪牙,得从军击匈奴,立功疆场,以报先帝之恩。
”天子大悦,拜青为建章宫卫尉。
自是之后,青以功进,累迁至车骑将军。
元光六年,青上书请击匈奴。
天子召见,问曰:“卿欲击匈奴,何故?”青对曰:“匈奴为害已久,今闻其王庭空虚,臣愿得精兵五万,横行匈奴之地,必能破敌。
”天子大悦,乃令青为车骑将军,将精兵五万,出雁门击匈奴。
青既出塞,与诸将分道并进,军行数百里,青乃令选壮士五千人,为前锋。
前锋既至,匈奴单于乃引兵北走。
青遂追击,大破匈奴于漠南。
匈奴单于逃走,青收其辎重,得匈奴祭天金人,献之天子。
青还至塞下,天子已闻其破匈奴之绩,大喜,乃下诏曰:“车骑将军青,勤劳王事,破匈奴,威震北夷,其封为长平侯。
”青遂封侯,位至大将军,与霍去病俱为天子爪牙。
青以大将军之位,镇抚北方,威震匈奴。
元朔五年,青上书请击匈奴,天子召见,问曰:“卿欲击匈奴,何故?”青对曰:“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天子大悦,令青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青遂领兵出雁门,大破匈奴,斩首数千级。
匈奴单于闻之,引兵北走。
青收其辎重,得匈奴祭天金人,献之天子。
青还至塞下,天子已闻其破匈奴之绩,大喜,乃下诏曰:“车骑将军青,勤劳王事,破匈奴,威震北夷,其封为长平侯。
”青遂封侯,位至大将军,与霍去病俱为天子爪牙。
青以大将军之位,镇抚北方,威震匈奴。
元朔七年,青上书请击匈奴,天子召见,问曰:“卿欲击匈奴,何故?”青对曰:“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天子大悦,令青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青遂领兵出雁门,大破匈奴,斩首数千级。
匈奴单于闻之,引兵北走。
青收其辎重,得匈奴祭天金人,献之天子。
青还至塞下,天子已闻其破匈奴之绩,大喜,乃下诏曰:“车骑将军青,勤劳王事,破匈奴,威震北夷,其封为长平侯。
”青遂封侯,位至大将军,与霍去病俱为天子爪牙。
卫青传文言文翻译

汉高祖十二年,始皇帝崩,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战火连天。
时有一少年,名青,卫人也,家贫力学,矢志报国。
青少时,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幸得同乡一富商收养,得以读书习武,以慰平生。
青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武艺高强,膂力过人。
及长,选入军中,任郎中,从军征战,屡立奇功。
是时,匈奴南侵,烧杀掳掠,百姓苦不堪言。
汉武帝为保边疆,派卫青、霍去病等将领率军北伐。
初,青与霍去病共领五千骑,深入匈奴腹地,突袭其营地。
匈奴不意汉军至此,惊慌失措,四散奔逃。
青挥师追击,斩获无数,大获全胜。
武帝闻之大喜,封青为关内侯,赐予金帛,以示褒奖。
青不骄不躁,仍勤于军务,深得武帝信任。
后又随霍去病出征,北击匈奴,屡建奇功。
武帝欲封青为大将军,青固辞不受,曰:“臣乃武夫,得封侯已足矣,岂敢越级?”武帝感动,遂封青为大将军,统率全军。
青治军严明,赏罚分明,军中皆畏服之。
北击匈奴,屡破敌军,斩杀匈奴单于,威震边疆。
武帝闻之大悦,封青为长平侯,赐予食邑,以示恩宠。
时,武帝欲平定西域,命青率军西征。
青领兵十万,横扫西域,平定各国,威名远播。
西域诸国纷纷臣服,献上宝物,以求安宁。
武帝嘉奖青之功,封其为安西将军,赐予金印,以示尊崇。
青在军中,廉洁自律,不谋私利,深得士卒爱戴。
晚年,青因病告老还乡,武帝亲自送行,赐予御用马车,以示关怀。
青归乡后,闭门谢客,安度晚年。
青一生,忠诚报国,勇冠三军,功勋卓著。
然青从不居功自傲,始终谦虚谨慎,深得人心。
武帝赞曰:“青,真将军也!”后世称青为“飞将军”,以其勇猛、忠诚、廉洁著称于世。
青之子孙,亦多忠良,继承其遗风。
青孙卫青,官至太子太傅,辅佐太子,忠心耿耿。
青曾孙卫青,官至左丞相,为国捐躯,忠义千秋。
青之后世,皆以忠义传家,为国家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卫青,一代名将,忠诚报国,英勇善战,廉洁自律,堪称英雄楷模。
其事迹传颂千古,激励后人。
今日之华夏,当铭记卫青之精神,奋发向前,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卫青的故事经典故事

卫青的故事经典故事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
西汉时期名将、外戚、军事家,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卫青的故事,希望你喜欢!卫青亦人奴西汉时期,驸马平阳侯家里有奴婢名叫“卫媪”,说那奴婢生的“美貌如花”,已经嫁为人妇的她已为夫家生下了一男三女四个孩子,第三个女儿就是后来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位皇后“卫子夫”。
那卫子夫的母亲因为生的美貌,虽然已经是生了四个孩子的“半老徐娘”,但是仍然“风韵犹存”。
说某天平阳侯家来了一位名叫“郑季”的县吏,是来帮平阳侯做事的。
那郑季本就是个好色之徒,不好好做事,而在平阳侯家瞎溜达。
这一溜达还真的有发现唉!他就发现了卫子夫的母亲,立刻被这个“资深美女”给吸引住了。
于是找各种机会去接近这个“大美女”,那“卫媪”本就是个奴婢,这忽然被个“县吏大人”如此的爱慕,也是真的“受宠若惊”啊!于是二人就私下里偷偷“约会”,于是就有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将“卫青”。
由于是私生子,卫青只能随母姓。
卫青的母亲又是一个卑贱的奴婢,家境也实在是非常的贫寒,无奈之下,只好将卫青送于他的生父郑季抚养。
那郑季本就是贪恋卫媪一时的美色,还真没把这个卑贱的奴婢放在心上。
一看到把孩子送来了,他很勉强的接受了。
但是对卫青却非常的歧视,就只让他放羊,地位连家里的佣人都不如,所以卫青在郑家只是奴隶的身份。
郑季的妻妾们生的孩子都欺负年幼的卫青,从没有一个人把他当自己的兄弟姐妹。
可怜小小的卫青,离开了母亲已经够无助的了,亲生父亲对他又是如此的无情。
在屈辱、孤寂、无助中长大的卫青,却学会了一样“本事”,那就是“忍耐”。
他的这份忍耐的精神也给他以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卫青稍长大点以后,他无法再忍受这样被亲生父亲当奴隶的生活,他又回到了母亲的身边。
虽然生活依然是很穷苦,但是和母亲以及姐姐卫子夫在一起生活,让饱受折磨的卫青终于感受到温暖。
卫青简介

卫青简介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
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将领,任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汉朝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胜,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元封五年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
童年经历卫青的母亲被称为卫媪(卫媪是否为其夫家姓存在争议)。
与其夫生有一男三女:长子(卫长君)即卫长子,长女卫孺(《汉书》作卫君孺,《史记》作卫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
后卫媪与来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
因生活艰苦,卫青被送到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
但郑季却让卫青放羊,郑家的儿子也没把卫青看成兄弟,当成奴仆畜生一样虐待。
卫青稍大一点后,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
有一次,卫青跟随别人来到甘泉宫,一位囚徒看到他的相貌后说:“这是贵人的面相啊,官至封侯。
”卫青笑道:“我身为人奴之子,只求免遭笞骂,已是万幸,哪里谈得上立功封侯呢?”因祸得福建元二年(前139年)春,卫青的三姐卫子夫被灞上扫墓做客平阳府的汉武帝看中。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入宫后被冷落了一年多的卫子夫再次获幸有了身孕,引起了陈皇后的嫉妒。
其母馆陶公主派人捉了正在建章(后为建章宫)当差的卫青,意图杀害。
同僚公孙敖听到消息后率人赶去救下卫青。
汉武帝得知此事,大为愤怒,立刻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封卫子夫为夫人,卫长君为侍中。
数日间连续赏赐卫青,多达千金。
卫孺嫁给了太仆公孙贺,卫少儿嫁给了陈平的后人詹事陈掌。
公孙敖也因此显贵。
卫青后又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俸禄千石,掌管朝政议论公元前138年到前129年近十年间,卫青作为建章监和侍中,跟随皇帝左右,和他一起听闻朝政,后又成为太中大夫,足见其才干深得武帝信任,为后来七征匈奴,甚至任大司马大将军为内朝参决政事、秉掌枢机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民族英雄

中国的民族英雄七战匈奴——卫青卫青(?—前106年),字仲卿,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人,西汉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幼为家奴,饱尝酸辛,及长,为侯府骑士。
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异父姊卫子夫得幸武帝,始以卫为姓,入宫当差。
不久被武帝升为建章监、侍中,迁大中大夫。
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车骑将军率万骑出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击匈奴,进至龙城(今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旗境),斩获700人,受爵关内侯。
元朔元年(前128)秋,率3万骑出雁门郡(治善无,今山西右玉境)反击匈奴,斩获数千。
二年春,与将军李息等领兵出云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向西至高阙(今内蒙古临河西北),再折向南,围歼匈奴白羊王、楼烦王两部,斩获数千,取得河南地(今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开辟其后出击匈奴单于本部的基地,受封长平侯。
五年春,率骑兵3万出高阙六七百里,夜袭右贤王,俘获1.5万人,拜大将军,统领众将。
六年春、夏,两次率六将军、十余万骑出定襄(今和林格尔西北)击漠南单于大本营,歼万余人(见河南漠南之战)。
元狩四年(前119)春,率4将军、5万骑出定襄奔袭匈奴,击溃单于本部,追至窴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南面支脉)赵信城,烧匈奴积粟而还。
是役斩获近两万人,给匈奴以沉重打击(见漠北之战)。
因功与霍去病并为大司马。
卫青一生七次率兵击匈奴。
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作战常奋勇争先,将士皆愿为其效力;处世谨慎,奉法守职。
匈奴末灭,何以家为——霍去病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籍贯河东平阳(属今山西临汾)。
霍去病少年时生活在奴婢群中,贫贱艰苦。
但他随舅父卫青习武,骑射、击刺技艺超群,体魄健壮,寡言守信,智勇兼备。
霍去病18岁即为天子侍中(皇帝身边保卫安全的官),同年便随大将军卫青参加与匈奴右贤王争夺河南地(今河套地区)的最后一战,号“票姚校尉”。
他率领800精骑,距大军数百里之遥,乘匈奴不备,选择便于进攻的目标,出奇制胜,斩杀敌兵1028人,首战告捷,被封为冠军候。
卫青和霍去病

《卫青和霍去病》xx年xx月xx日•卫青简介•卫青的军事成就•霍去病简介目录•霍去病的军事成就•卫青和霍去病的比较•结论01卫青简介1卫青的生平23卫青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从小生活艰难,但并没有阻挡他的成长之路。
出生贫寒卫青最初在汉武帝的宫廷里担任侍从,随后被选拔进入羽林军,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从军经历卫青在汉朝的多次战争中表现出色,特别是在对匈奴的战争中,他率领汉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
征战南北卫青的家族原为山西豪族,后因战乱没落,他从小生活艰难。
出身低微卫子夫是卫青的同母姐姐,也是汉武帝的皇后,这使得卫青在宫廷中具有一定的地位。
兄弟姐妹卫青的家族背景培养武术卫青从小就有进取心和军事才能,他努力学习武术,为日后的征战打下了基础。
学习兵法卫青熟读兵书,善于运用计谋,这使得他在战争中具有很高的指挥才能。
卫青的成长经历02卫青的军事成就卫青的战争经历龙城大捷元光六年(前128年),卫青出兵龙城,取得胜利,这是汉朝对匈奴的首次大胜仗。
奇袭高阙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率领汉军从云中出发,成功夺取了高阙,切断了匈奴白羊王和楼烦王与河套地区的联系。
卫青的首次出征卫青在元光六年(前129年)首次以车骑将军出征匈奴,这是他军事生涯的开始。
卫青的战术和战略依托骑兵的快速机动卫青利用汉朝发达的马政,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通过快速机动打击敌军。
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卫青善于利用匈奴轻敌的心理,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集中兵力进行歼灭战。
远程奔袭,出其不意卫青敢于冒险,多次进行远程奔袭,出其不意地打击匈奴。
03提高了汉朝的国际地位卫青的胜利,提高了汉朝在国际上的地位,为后来的武帝扩张奠定了基础。
卫青的贡献和影响01稳定了北部边疆卫青通过多次对匈奴的战争,为汉朝稳定了北部边疆,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
02促进了民族融合卫青的军事行动,促进了汉族和匈奴等少数民族的融合,加强了民族团结。
03霍去病简介公元前140年出生于河东平阳18岁第一次出征匈奴24岁最后一次出征匈奴,之后病逝霍去病的生平霍去病的家族背景父亲霍仲儒是平阳县的县令母亲卫少儿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姨母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皇后在舅舅卫青的影响下,开始培养出对匈奴的深仇大恨霍去病的成长经历少年时期跟随舅舅卫青出征匈奴,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青年时期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多次出征匈奴,取得重大胜利中年时期04霍去病的军事成就霍去病的战争经历17岁随军抗击匈奴入侵霍去病在17岁时随军出征,抗击匈奴入侵,展现出勇猛无畏的精神。
卫青与霍去病汉朝的战争英雄

卫青与霍去病汉朝的战争英雄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而在这个时期,卫青和霍去病是两位备受赞誉的战争英雄。
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对汉朝的贡献使他们成为了历史上备受尊敬的人物。
本文将从他们的背景、战绩和影响等方面介绍这两位战争英雄。
一、卫青的背景及事迹卫青,字文则,是汉朝西汉时期的一位将领。
他出生于南阳,家境富裕,受到良好的教育。
卫青的家庭对他的塑造有着很大的影响,他自幼聪明好学、机智勇敢,对于军事战略也有独到的见解。
卫青在军事方面有着卓越的才华,他参与了很多重要的战役并且表现出色。
其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对抗匈奴的战争。
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一直不和,两者经常发生激烈的战斗。
卫青在匈奴战争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多次击败了匈奴的进攻。
除了勇敢的战斗精神,卫青还以谋略著称。
在战役中,他总能把握敌我双方的形势,决策取胜的关键。
他熟悉地理环境,善于利用地理优势进行战术布阵,以保证军队的胜利。
二、霍去病的背景及事迹霍去病,字文则,是汉朝时期一位著名的战争英雄。
他生于匈奴贵族家庭,与卫青不同,他的成长环境并不富足。
然而,这并没有阻碍他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霍去病年轻时被选入汉朝的王府,接受严格的军校教育。
他学习刻苦,练就了卓越的马术和射箭技巧。
他还学习了医术,懂得如何治疗和护理伤员。
这些才能为他日后的军事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霍去病在对抗匈奴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担任过骑兵指挥官,并且多次率领军队击溃匈奴的进攻。
他优秀的指挥才能和对战争形势的洞察力使他成为了汉朝的战略家。
三、卫青与霍去病的贡献与影响卫青与霍去病的战争英勇事迹为汉朝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们的战争胜利保卫了汉朝的安全。
匈奴是汉朝的重要威胁,他们经常采取侵略行动,卫青和霍去病的战争胜利,使汉朝能够稳定发展。
其次,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为之后的将领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他们在作战中展示的创新战略为后来的军事战术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最后,他们的事迹也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高权重、才干绝人,卫青依然对士大夫 们有礼貌,对将士们有恩德,战场上也能 与之同甘共苦。因此,常有人评价卫青过 于‘和柔’。但试想一个七战七捷,自立 汉以来始破匈奴,在险境临危应变以弱胜
强的大将军;亦或是出入禁中、掌议论,
参决政事、秉掌枢机的天子侍中和内朝大 司马大将军,都需过人的应变能力和魄力。 对外辱强敌,卫青有力回击;而对待同仁, 则谦和仁让,出将入相,气度宽广。
扫荡漠南时,苏建部3000骑兵意外遭遇了大单于 上万主力,前将军赵信又临阵倒戈,苦战一天苏 建只身逃回。对于是否杀苏建以立大将军威的问 题。军部两方有了分歧。有人说兵法讲‘小敌之 坚,大敌之擒也’,苏建以少敌多,苦战到全军 覆没也没有二心,不该被杀;周霸则说大将军就 任以来,还未杀过裨将,杀苏建‘立威’正是时 候。卫青立刻否决了周霸的话,表示以天子殊宠 为大将军,不患无威,虽有权力,但不敢擅专, 还是把这事交给天子定夺。于是用囚车押回苏建, 汉武帝果然放了苏建赎为庶人。
扬雄:使卫青、霍去病操兵,前后十余年, 于是浮西河、绝大幕,破寘颜,袭王庭,穷 极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 以临瀚海,匈奴震怖,益求和亲,然而未肯 称臣也。 岳飞:卫青、霍去病,将之典范,吾当效之。 又云:战法革新破匈奴,卫青始。 :
人物启示
卫青不败非天幸:对比李广的难封,后世 文人常借此抑卫扬李以抒发怀才不遇之情, 卫青一生功勋和荣誉皆是通过南征北战浴 血沙场换来的,卫青率领汉军七击匈奴, 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才得以加官封侯, 李广虽然从军多年,然在对匈的主动战争 中鲜有军功可扬其名。从中可以看出,一 个人想要摆脱命运的束缚,就必须得付出 相应的努力。卫青的人生转折启示我们, 无论身处何种窘迫的困境,都应当心存远 志,潜心学习,静静蛰伏。汉武帝看中卫 青,绝不仅仅因为他是卫子夫的弟弟。常 言道,机遇总会降临到有准备的人的头上。 作为将军,他身先士卒,谦让温和心胸宽 广,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人物生平
元朔五年(前124年)奇袭高阙,包围右贤王,俘虏小王十余 人、男女1.5万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卫青官拜大将军,汉军所有将领 归其统辖。元朔六年(前123年)二出定襄,斩获万余人。元狩四年 (前119年)两路出兵,远涉漠北,和单于兵相遇,卫青以武钢车结阵, 以弱胜强击败单于主力 D封邑万户:卫青受封长平侯,后又经两次益封,
按《史记》记载其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七百户,
《汉书》则有为二万二百户及三万户的不同记载。[ E病逝追封: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逝,
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在茂陵东北修建了
一座阴山形状的墓冢,‚起冢象庐山‛。 谥号为‚烈‛,取《谥法》“以武立功 ,秉德尊业曰烈‛之意。
出将入相 谦让温和 卫青 不患无威 不敢擅专
心胸宽广 敬重贤才
从不结党 更不养士
人物性格
A心胸宽阔,敬重贤才: 卫青敬重人才,早年卫青多次向汉武帝 推荐过主父偃 ,《汉书》记载卫青在河东买马 时发掘并推荐了日后的酷吏咸宣。随着卫青地 位的日益尊重,汉武帝希望群臣见大将军行跪 拜之礼,汲黯却依然行揖礼,卫青不但不生气, 反而更加尊重汲黯,经常向他请教国家和朝中 的疑难之事,看待他胜过平素所结交的很多人 B:天子殊宠,不患无威,虽有权力,不敢擅专
历史评价
• 伍被:臣所善黄义,从大将军击匈奴,言大将军 遇士大夫以礼,与士卒有恩,众皆乐为用。骑上 下山如飞,材力绝人如此,数将习兵,未易当也。 及谒者曹梁使长安来,言大将军号令明,当敌勇, 常为士卒先;须士卒休,乃舍;穿井得水,乃敢 饮;军罢,士卒已逾河,乃度。皇太后所赐金钱, 尽以赏赐。虽古名将不过也。[
A悲惨童年:卫媪与来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因生活艰苦, 卫青被送到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但郑季却让卫青放羊,郑家的儿子也没把卫青看 成兄弟,当成奴仆畜生一样虐待。卫青稍大一点后,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 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 B人生转折:建元二年(前139年)春,卫青的三姐卫子夫被灞上扫墓做客平阳府的 汉武帝看中。陈皇后妒忌卫子夫再获身孕,其母馆陶公主意图杀害卫青,汉武帝听 闻,十分愤怒,立刻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后又任命为太中大夫。俸禄千石, 掌管朝政议论。 C戎马生涯:元光六年,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迎击匈奴。 兵分四路,二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返,惟有卫青所率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 700人,龙城之战是自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 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 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派遣卫青、李息率兵出击匈奴,自云中出兵,西经高阙, 再向西直到符离(今甘肃北部),收复了河套以南原秦王朝的辖地(通称“新秦 中”),并在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带设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朔方郡治朔方县(今内 蒙古杭锦旗北)。朔方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旗东,离包头大约200公里。
作战特点
卫青是开山的,改革骑兵功不可没,岳飞说骑 兵改革卫青始,属于军事家类的人才,更注重
经济封锁和经济打击,作战比较全面,险中求
稳;他开始也算闪电,还被苏联联军用到过, 之后就逐渐走大规模的左右牵制的打仗了,和 霍去病比,就是一家分支出的不同路数——卫 青重在开山长平以及经济方面夺取敌人的牛羊 牲口较多,霍去病就是吸收经验后的突袭扩张 首虏数更胜,整体局势综合战术的把握和战略 思想卫青还是占优势
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
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
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
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
严刁息夜斗,辛角罢鸣弓。
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
——杨素
卫青简介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 三姐子夫可能在14-1所生,至 少比卫子夫小1-2岁。 《史记》载,‚青壮,为 侯家骑‛(此处的‘壮’ 意为‘长大一点儿’,侯 家骑,即骑奴,可作古时 王宫贵族的‚童骑‛[2426] ,年龄都不大。故保 守推测建元二年(前139 年),卫青‘给事建章’ 时约12--15岁之间;元封 五年(前106年), 卫青 逝世时约45--48岁左右。
C不结党养士
卫青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虽然战功显赫,权倾
朝野,但从不结党,更不养士,苏建曾经劝告卫青养士 以得到好名声,卫青认为养士会让天子忌讳,以前窦婴 和田蚡厚待宾客就常让刘彻切齿,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 遵职就可以了,何必去养士呢?而骠骑将军霍去病也跟
舅舅卫青抱有同 一种看法。
D不患无威 不敢擅专
插 图 出 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