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名将---卫青简介
卫青的资料简介

卫青的资料简介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霍去病的舅舅,二者并称“帝国双璧”。
卫青开启了汉对匈战争的反败为胜的新篇章,七战七捷,无一败绩,为历代兵家所敬仰。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卫青的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卫青的资料简介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
西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
战法革新始破匈奴,首次出征奇袭龙城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败的神话,曾七战七胜,以武钢车阵大破伊稚斜单于主力。
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威信很高,位极人臣,但从不养士。
元封五年,长平侯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茂陵东北。
谥号为‘烈’。
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
卫青的军事生涯龙城大捷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又一次兴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
汉武帝果断地任命卫青为车骑,迎击匈奴。
从此,卫青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这次用兵,汉武帝分派四路出击。
车骑卫青出上谷,骑公孙敖从代郡(治代县,今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带),轻车公孙贺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骁骑李广从雁门出兵。
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
卫青虽是首次出征,但他果敢冷静,出其不意的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近千人,取得胜利。
另外三路,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
汉武帝看到只有卫青胜利凯旋,非常赏识,封卫青为关内侯。
龙城之战在汉匈交战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汉朝自高祖刘邦建国以来,屡屡受到北方匈奴的掠夺羞辱,如高祖“白登七日”之困,吕后受冒顿单于书信之辱,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十四万骑大入关,斥候一度略至长安附近的甘泉,以及匈奴频频对汉朝边郡和百姓的烧杀劫掠等,可谓汉朝的心腹大患。
龙城的胜利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汉军士气,成为汉匈战争的转折点,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
收复河朔公元前128年(元朔元年)秋,卫青为车骑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斩首虏数千人。
卫青的故事经典故事

卫青的故事经典故事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
西汉时期名将、外戚、军事家,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卫青的故事,希望你喜欢!卫青亦人奴西汉时期,驸马平阳侯家里有奴婢名叫“卫媪”,说那奴婢生的“美貌如花”,已经嫁为人妇的她已为夫家生下了一男三女四个孩子,第三个女儿就是后来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位皇后“卫子夫”。
那卫子夫的母亲因为生的美貌,虽然已经是生了四个孩子的“半老徐娘”,但是仍然“风韵犹存”。
说某天平阳侯家来了一位名叫“郑季”的县吏,是来帮平阳侯做事的。
那郑季本就是个好色之徒,不好好做事,而在平阳侯家瞎溜达。
这一溜达还真的有发现唉!他就发现了卫子夫的母亲,立刻被这个“资深美女”给吸引住了。
于是找各种机会去接近这个“大美女”,那“卫媪”本就是个奴婢,这忽然被个“县吏大人”如此的爱慕,也是真的“受宠若惊”啊!于是二人就私下里偷偷“约会”,于是就有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将“卫青”。
由于是私生子,卫青只能随母姓。
卫青的母亲又是一个卑贱的奴婢,家境也实在是非常的贫寒,无奈之下,只好将卫青送于他的生父郑季抚养。
那郑季本就是贪恋卫媪一时的美色,还真没把这个卑贱的奴婢放在心上。
一看到把孩子送来了,他很勉强的接受了。
但是对卫青却非常的歧视,就只让他放羊,地位连家里的佣人都不如,所以卫青在郑家只是奴隶的身份。
郑季的妻妾们生的孩子都欺负年幼的卫青,从没有一个人把他当自己的兄弟姐妹。
可怜小小的卫青,离开了母亲已经够无助的了,亲生父亲对他又是如此的无情。
在屈辱、孤寂、无助中长大的卫青,却学会了一样“本事”,那就是“忍耐”。
他的这份忍耐的精神也给他以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卫青稍长大点以后,他无法再忍受这样被亲生父亲当奴隶的生活,他又回到了母亲的身边。
虽然生活依然是很穷苦,但是和母亲以及姐姐卫子夫在一起生活,让饱受折磨的卫青终于感受到温暖。
卫青简介

卫青简介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
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将领,任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汉朝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胜,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元封五年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
童年经历卫青的母亲被称为卫媪(卫媪是否为其夫家姓存在争议)。
与其夫生有一男三女:长子(卫长君)即卫长子,长女卫孺(《汉书》作卫君孺,《史记》作卫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
后卫媪与来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
因生活艰苦,卫青被送到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
但郑季却让卫青放羊,郑家的儿子也没把卫青看成兄弟,当成奴仆畜生一样虐待。
卫青稍大一点后,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
有一次,卫青跟随别人来到甘泉宫,一位囚徒看到他的相貌后说:“这是贵人的面相啊,官至封侯。
”卫青笑道:“我身为人奴之子,只求免遭笞骂,已是万幸,哪里谈得上立功封侯呢?”因祸得福建元二年(前139年)春,卫青的三姐卫子夫被灞上扫墓做客平阳府的汉武帝看中。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入宫后被冷落了一年多的卫子夫再次获幸有了身孕,引起了陈皇后的嫉妒。
其母馆陶公主派人捉了正在建章(后为建章宫)当差的卫青,意图杀害。
同僚公孙敖听到消息后率人赶去救下卫青。
汉武帝得知此事,大为愤怒,立刻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封卫子夫为夫人,卫长君为侍中。
数日间连续赏赐卫青,多达千金。
卫孺嫁给了太仆公孙贺,卫少儿嫁给了陈平的后人詹事陈掌。
公孙敖也因此显贵。
卫青后又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俸禄千石,掌管朝政议论公元前138年到前129年近十年间,卫青作为建章监和侍中,跟随皇帝左右,和他一起听闻朝政,后又成为太中大夫,足见其才干深得武帝信任,为后来七征匈奴,甚至任大司马大将军为内朝参决政事、秉掌枢机打下良好基础。
卫青简介 卫青生平简介 历史上的大将军卫青是怎么死的?

卫青简介卫青生平简介历史上的大将军卫青是怎么死的?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卫青生平简介:卫青,汉武帝时期官至大将军,掌天下兵权,姐姐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的皇后,妻子为平阳长公主,卫家一时权倾天下,卫青作为一名大将,有勇有谋,是抗击匈奴的一代名将。
那么,卫青有何资料介绍,他跟汉武帝刘彻是什么关系,历史上的卫青是怎么死的?
卫青,出生日期不详,死于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
卫青的母亲:卫媪(卫媪原本是平阳公主夫家的女仆,跟卫姓男子生下了三女一子,分别是卫君孺、卫少儿、卫子夫、卫青。
后来,卫媪嫁给了太仆公孙
贺)
卫青的父亲:卫姓男子(亲生父亲)、公孙贺(继父)
卫青的姐姐:卫君孺、卫少儿、卫子夫
卫青的妻子:第一任妻子不祥;后来是平阳公主(汉景帝之女平阳公主,汉武帝刘彻的亲生姐姐)
卫青的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他们的母亲历史上没有记载,但不是平阳公主)
由此可见,汉武帝刘彻是卫青的姐夫,而卫青也是汉武帝刘彻的姐夫,这关系,真是凌乱啊!
卫青是怎么死的?
卫青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虽然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干预政事。
卫青简介他和霍去病不同,对士卒体恤较多,能与将士同甘苦,威信很高。
最后卫青病死于公元前105年。
卫青简介谥号烈侯。
取《谥法》“有功安民曰烈。
以武立功。
秉德尊业曰烈。
”之
意。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汉武帝时期的十大名将都是谁!

汉武帝时期的十大名将都是谁!一、卫青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
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元封五年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
公元前130年,汉四路出击匈奴,卫青为四路之一,率兵1万,至匈奴龙城,斩敌数百,为四路中唯一获胜者;公元前128年,率3万兵出雁门击匈奴,斩敌数千;公元前127年,以车骑将军身份率军收复河套以南地区,置朔方、五原郡;公元前124年,率3万骑兵大破匈奴右贤王部,俘15000人,拜为大将军;公元前119年,与外甥霍去病各领5万骑兵进攻漠北,与匈奴单于主力会战,一战破单于大军,从此解除匈奴威胁;卫青一生共7次与匈奴作战,是汉武帝攻破匈奴的实际统帅,虽说其每次的战果并不如其外甥霍去病显赫,但是却也从无败绩,其生性稳重,不轻易冒进是其成功的根本之一;不过最后一战中对待部下李广的态度备受批评;二、霍去病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
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
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
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卫青与霍去病汉朝的战争英雄

卫青与霍去病汉朝的战争英雄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而在这个时期,卫青和霍去病是两位备受赞誉的战争英雄。
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对汉朝的贡献使他们成为了历史上备受尊敬的人物。
本文将从他们的背景、战绩和影响等方面介绍这两位战争英雄。
一、卫青的背景及事迹卫青,字文则,是汉朝西汉时期的一位将领。
他出生于南阳,家境富裕,受到良好的教育。
卫青的家庭对他的塑造有着很大的影响,他自幼聪明好学、机智勇敢,对于军事战略也有独到的见解。
卫青在军事方面有着卓越的才华,他参与了很多重要的战役并且表现出色。
其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对抗匈奴的战争。
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一直不和,两者经常发生激烈的战斗。
卫青在匈奴战争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多次击败了匈奴的进攻。
除了勇敢的战斗精神,卫青还以谋略著称。
在战役中,他总能把握敌我双方的形势,决策取胜的关键。
他熟悉地理环境,善于利用地理优势进行战术布阵,以保证军队的胜利。
二、霍去病的背景及事迹霍去病,字文则,是汉朝时期一位著名的战争英雄。
他生于匈奴贵族家庭,与卫青不同,他的成长环境并不富足。
然而,这并没有阻碍他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霍去病年轻时被选入汉朝的王府,接受严格的军校教育。
他学习刻苦,练就了卓越的马术和射箭技巧。
他还学习了医术,懂得如何治疗和护理伤员。
这些才能为他日后的军事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霍去病在对抗匈奴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担任过骑兵指挥官,并且多次率领军队击溃匈奴的进攻。
他优秀的指挥才能和对战争形势的洞察力使他成为了汉朝的战略家。
三、卫青与霍去病的贡献与影响卫青与霍去病的战争英勇事迹为汉朝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们的战争胜利保卫了汉朝的安全。
匈奴是汉朝的重要威胁,他们经常采取侵略行动,卫青和霍去病的战争胜利,使汉朝能够稳定发展。
其次,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为之后的将领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他们在作战中展示的创新战略为后来的军事战术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最后,他们的事迹也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西汉名将卫青生平简介

西汉名将卫青生平简介卫青是西汉武帝年间著名的军事将领,在抗击匈奴中立下了卓越的贡献。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卫青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卫青生平简介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人,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名将霍去病的舅舅,西汉时期著名的将领,被封为长平侯,官至大司马大将军。
卫青的母亲卫媪与夫生有一子三女,为卫长君、卫孺、卫少儿、卫子夫,在平阳侯家做事,后与县吏郑季私通,生下了卫青。
因家中贫困,卫青曾被送到亲生父亲家里生活,但处处遭虐待,于是稍大一点便回母亲身边做平阳公主的骑奴。
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中带回宫中,虽受一年多的冷落,但最终获宠,卫青虽险些命丧馆陶公主之手,但因祸得福,自此显贵。
公元前129年,匈奴进犯,卫青奉命迎击,奇袭龙城,使汉朝拉开了反败为胜的序幕,其后数年战绩显赫,立下了大功,被封为长平侯。
卫青曾七战七胜,收复了河朔、河套地区,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后汉武帝为表彰他与外甥的战功,而加封二人为大司马,管理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
公元前106年,卫青病逝,陪葬茂陵,汉武帝为其修建了阴山形状的墓冢,“起冢象庐山”,以纪念他卓越的战功,并为其加谥号“烈”。
卫青的儿子根据资料显示,卫青的儿子共有三位,分别是卫伉、卫不疑和卫登。
但是,资料并没有记载卫青的儿子生母是何人,值得肯定的是,卫青和平阳公主没有子嗣。
卫青在娶平阳公主之前,卫青儿子已经被封侯。
长子卫伉为长平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三子卫登为发干侯。
由于卫青屡立战功,长子卫伉年幼时已经被封侯。
历史资料没有记载卫伉的出生年月,卫伉幼年时最先被封任为宜春侯。
父亲卫青去世后,卫伉继承了卫青长平侯爵位。
又因卫青与平阳公主成婚,所以卫伉又继承了平阳公主的封地。
公元前102年,汉武帝命令卫伉率兵驻扎五原。
公元前91年,西汉历史上著名巫蛊之祸爆发,汉武帝大怒,下令查出巫蛊之祸的参与者。
随后,卫伉也被抓捕入狱,不久后,卫伉在狱中去世。
卫不疑时卫青的次子,汉武帝封任卫不疑为侯时,卫不疑还在襁褓中嗷嗷待哺。
古代名将卫青的个人简介

古代名将卫青的个人简介个人简介为某人的简要介绍。
个人简介可以是表格的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
一般用于初次见面时个人介绍中或者个人履历表中等。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名将卫青的个人简介,欢迎阅读与收藏!卫青出生年月不详,字字仲卿,河东平阳人。
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汉朝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胜,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他的职业是将军,他的最主要功绩是在对付匈奴上,卫青的加入开启了汉对匈战争的新大门,与匈奴七战竟无一败绩,抒写了反败为胜的新篇章,为历代兵家所敬仰。
卫青的童年生活降生于江西临汾的卫青,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卫青的母亲在其夫家做女仆,因丈夫姓卫,她就被称为卫媪。
说起他的出生,可以说是一次意外。
卫青是母亲与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而生的,是个私生子。
生活清苦的卫媪,无力抚养卫青,只好将卫青送到郑季家抚养,没曾想到郑季却是个薄情寡义的人,他根本就不把卫青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而是让卫青放羊,做些杂活,在家里的地位就跟奴隶一样,而郑季的其他几个儿子,也没把卫青放在眼里过。
卫青就像个局外人在郑季家生活,在他眼里,郑季不是他的父亲,他对这个家没有任何的留恋。
于是,在卫青稍长一些,他就搬出了郑府,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人生的第一次逃离,竟是这样爽快,在离开郑府后,卫青又回到了母亲家。
此时的卫青可能才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独自从父亲家里出走回到老家,要知道当时两家是隔得很远的有一千多里,卫青出走时也并未带多少钱。
他就凭着自己辨识方向的能力,一路颠簸行走,居然最后回到了家乡。
他的母亲见到他时是既惊讶又感动,这是卫青第一次残酷的野外生存训练,他出色完成了。
没多久,卫青被平阳公主看中,做了她府上的一位骑奴,卫青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出身高贵气度不凡的公主,最后竟会成为自己这个穷小子的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
西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
战法革新始破匈奴,首次出征奇袭龙城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败的神话,曾七战七胜,以武钢车阵大破伊稚斜单于主力,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威信很高,位极人臣,但从不养士。
元封五年,长平侯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茂陵东北。
谥号为‘烈’。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霍去病的舅舅,二者并称“帝国双璧”。
卫青开启了汉对匈战争的反败为胜的新篇章,七战七捷,无一败绩,为历代兵家所敬仰。
元光二年汉武帝决定改变西汉初期和匈奴和亲的政策,靠“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
卫青出身奴隶,从建元三年(前138年)获救,任侍中、建章监、太中大夫,经过近十年宫廷为官的历练,元光六年(前129年)被封为车骑将军首次出征奇袭龙城,开始了十年的戎马生涯,官至大司马大将军。
是历史上出身最低,功劳最大,官位最高的代表人物。
元朔二年(前127年)收复河朔被封长平侯;
元朔五年(前124年)奇袭高阙,拜大将军,三子封侯;
元朔六年(前123年)二出定襄,清扫漠南;
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大战合围单于,加封大司马。
《史记》记载其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七百户,《汉书》则有为二
万二百户及三万户。
《汉官仪》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
” 《文献通考》卷五十九云:“大将军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丞相之右”。
《军事辞海》:“汉朝时以大将军录尚书事,则兼摄台阁,位极人臣,为皇帝之下最高军政首脑”。
《汉旧仪》载:“元狩六年,罢太尉,法周制置司马。
时议者以为汉军有官侯、千人、司马,故加“大”为大司马,所以别异大小司马之号”,故大司马有太尉权。
虽然卫青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
对士卒体恤较多,与将士同甘苦,威信很高。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卫青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嘉其陪葬茂陵东北,“起冢像卢山(阴山)”。
谥号为“烈”。
《谥法》云:有功安民曰烈。
以武立功。
秉德尊业曰烈。
卫青育有三子(卫伉、卫不疑、卫登),三子生母不详,但从《史记外戚世家》卫青得封大将军时“三子在襁褓中”并得以封侯来看,三个孩子的母亲可能不是同一人[1]。
前115年后娶汉武帝姐平阳长公主为妻[2]。
卫青薨后,长子卫伉因平阳公主的缘故得以继承长平侯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