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精算(第三章)养老保险成本与债务的估计(1)

合集下载

社会保障精算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保障精算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保障精算》课程教学大纲(2006年制订)课程编号:英文名:Actuarial Principle for Social Security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前置课:保险学、西方经济学、经济数学、社会保障学后置课:无学分:2学分课时:36课时主讲教师:秦建国选定教材:王晓军.社会保障精算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课程概述:社会保障精算是社会保障事业建立和正常运作的数理基础,它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基础,与人口、社会、经济有关科学相结合,通过对人们面临的老年、疾病、失业、伤残、生育、贫困等经济生活失去保障风险的评价,对社会保障的成本、债务、长期财务收支变动做出估计和预警,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财务稳定性。

精算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运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社会保障精算的原理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是保险精算基本原理,包括寿险精算基础理论、人寿与年金保险基本理论介绍、医疗保险精算基础理论和医疗保险费的计算方法等内容;第三部分是社会保障精算原理,包括养老保险成本与债务的估计、养老保险的长期精算估计、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与预测、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的精算估计等内容。

教学目的:我国正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精算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运作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社会保障精算的学习,掌握对风险事件的评价方法,对各种经济安全方案的未来财务收支和债务水平进行估计,使社会保障经济安全方案的建立在稳定的财务基础上。

具体而言,能够对人们面临的老年、疾病、失业、伤残、生育、贫困等经济生活失去保障风险的评价,对社会保障的成本、债务、长期财务收支变动做出估计和预警。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努力形成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对称平衡的最佳教学模式。

方法包括:第一,以老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第二,集中辅导要紧密结合主教材,配合使用其他教学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内容要点,选用一些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理论去分析社会保障精算的一些现实问题;第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组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养老保险精算原理课件

养老保险精算原理课件
养老保险精算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寿命预测、利率和通 货膨胀率的分析、保险费和养老金的测算、养老金领取条件 的设定等。
养老保险精算的重要性
养老保险精算对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经济发展状况、 利率变化等因素的预测和分析,养老保险精算可以为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04
通货膨胀风险
通货膨胀对养老保险计划财务 状况的影响。
保值增值策略
通过投资于通货膨胀对冲工具, 如商品、房地产等,以抵消通
货膨胀的影响。
指数化给付策略
将养老保险金的给付与物价指 数挂钩,以保持实际购买力。
动态调整策略
根据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动态调 整养老保险金的给付。
05
养老保险精算的未来发展
养老保险精算技术的创新
养老保险精算案例分析
企业养老保险计划案例分析
企业养老保险计划概述 企业养老保险计划是一种由企业为员工缴纳的养老保险, 旨在为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提供经济保障。
企业养老保险计划案例 某大型国有企业为员工设立了企业年金计划,该计划采用 DC型养老保险,员工个人账户累积的资产将用于投资, 最终在退休后领取个人账户余额。
01
养老保险基金是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管理和投资养老 保险资金。
02
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应遵循安全、收益和流动性的原则,确保基金的 长期稳定增值。
03
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和其他投资品种。
04
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应注重风险管理,采取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和严格 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基金的安全和收益。
保险费原理
根据保险标的的风险程度和保险责任范围确定保险费。
保险费在养老保险中的应用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精算应计负债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精算应计负债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精算应计负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精算应计负债也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精算应计负债将会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影响。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精算应计负债的意义、计算方法以及应对措施。

一、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精算应计负债的意义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精算应计负债是指在特定时间点上,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未来需要支付的养老金、退休金及一次性离退休费用与当前准备金的差额。

其意义在于:1、评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通过计算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精算应计负债,可以评估当前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避免出现因为养老保险制度不可持续所导致的财政风险。

2、制定合理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精算应计负债,可以更加准确的分析当前养老保险制度的弊端和不足之处,有助于完善调整养老保险制度,制定更为合理、可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3、保障退休人员的利益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精算应计负债的计算结果,可以对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发放和养老金计提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确保退休人员的利益得到妥善的保障。

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精算应计负债的计算方法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精算应计负债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独立核算法,一种是基于总体法。

这里主要介绍基于总体法的计算方法。

根据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数、工资、退休金、养老金和离退休金等基本情况,可以计算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累计费用。

然后,在考虑通货膨胀、利率等因素的影响后,使用贴现法计算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精算应计负债。

具体地说,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1、确定每年需要支付的养老保险金总额。

2、确定每年需要支付的养老保险金总额的递减率。

3、根据退休人员的预计寿命和每年需要支付的养老保险金总额,计算出养老金的总额。

社 会 保 障 精 算

社 会 保 障 精 算
138099506811380995068136898113689811自治区社会保险局自治区社会保险局对社会保障项目的风险规律损失规律成本水平债务水平年度收支水平及差距长期收支水平及差距资产累积水平财务偿付能力等进行估计和分析从而保证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在稳定的财务基础上
社会保障精算
工作总结 商务报告 商务
七、撰写精算评估报告。
• 精算报告包括:
• 引言 • •
• 第一部分 内容摘要 • 一、2009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
• 二、短期(2010-2020年)预测 • 三、长期(2010-2070年)预测 • 四、测算参数假设和预测的不确定性 • 五、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二部分 2009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 行
给付责任准备金
• • 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在时间和数额上不一
致,需要为未来给付责任建立储备基金。
计算机操作专门技能
• • 精算结果都是数据,过程(动态)和结果
数据都需要最终用图、表进行直观反映。
行业经验
• • 有些参数假设和结果的评估和认定需要行
业经验做支撑。
结论:
• • 精算的目的是使未来变的可知。 • 社会保障精算依据现行制度运行基础数据、
一、制定工作方案
• • 在目前政策框架下,对我区企业职工基本
养老保险基金近10年、及今后60年的基金 总体运行前景进行预测。
二、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 • (一)制度运行总量数据从新疆社会保险基金统
计和财务年报中采集; • (二)分年龄、性别等参保数据从自治区人力资
源和社会保障厅信息中心联网数据和对部分地州 的调查数据中采集; • (三)人口和宏观经济数据从自治区统计局《新 疆统计年鉴》、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等资料中 采集; • (四)部分不能缺少又无来源的数据,通过运用 精算技术测得其规律和发展趋势后计算得到。

社会保险精算(1)

社会保险精算(1)

n 例1 计算年利息率为6%的条件下,每年年末投资 1000元,投资10年的积累值。
n 例2 某银行客户想通过零存整取方式在1年后得 到10000元,在月复利为5%的情况下,问每月末 存入多少钱才能达到目的。
n 例3 甲在银行存入 20 000元,计划分四年支取 完,每半年支取一次,每半年计息一次的年名义 利率为7%。试计算每次的支取额度。
社会保险精算(1)
n 例:假设张先生再年初向银行贷款100元, 利息为6元,期限为一年,但是银行要求张 先生在年初时把利息还清,张先生的实际 利率是6%吗?如果不是,应该是多少呢?
社会保险精算(1)
期末计息:利率 按照计息时刻划分:
期初计息:贴现率
社会保险精算(1)
n 3、单利与复利 n 单利:只在本金上计算 n 公式推导
社会保险精算(1)
2020/11/30
社会保险精算(1)
社会保险精算概述
n 一、相关概念 n 精算的定义:一般地说法是,利用数学、
经济学、统计学、人口学、养老基金、投 资等理论,对金融、投资等行业中的风险 问题提出数量化意见,使未来价值的可能 性数量化。
社会保险精算(1)
n 社会保险精算是以人寿和健康保险精算为 基础的,因此,首先对寿险精算的基本原 理进行研究是必要的。
n 约翰·纳什最重要的理论就是现在广泛出现在经济 学教科书上的“纳什均衡”。
社会保险精算(1)
n (三)保费 n 把保险公司向投保人收取的保费刚好等于保
险金给付的保费,称为净保费或纯保费。 n 但是保险公司出了支付保险金之外,还有代
理人佣金、管理费、税收、利润等,这些就 构成了附加保费。 n 其中代理人佣金、管理费、税收称为费用负 荷费。

社会保障精算(第三章)养老保险成本与债务的估计(2)

社会保障精算(第三章)养老保险成本与债务的估计(2)

( NC)35 b35a6(102)v25 25 p35
【例5.6】 (参见p.147-148)
请注意以下特征:
• 在水平分配下,年得到的给付权利相等,都是315.20元。正常成本 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但是,正常成本与工资的比例变化很小。
• 在比例分配下,年得到的给付权利与工资的比例相等,都是2.27。正常 成本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而正常成本与工资的比例也随年龄快速增长。
Bx bt
ty
x 1
Br
ty r y
Br ry
x 1
1
ty
x r
y y
Br
CA ( AL)x
x r
y y
Br ar
rx
Ex
x r
y y
( PVFB ) x
(2)比例分配时的精算债务
x 1
Bx bt ty
x 1 ty
Br Sr
st
Br Sr
x 1
st
ty
Br
Sx Sr
CS ( AL)x
计: 给付分配精算成本法、成本分配精算成本法
3.1.10 成本与债务估计的分类
养老保险的成本与债务估计
(养老保险的精算模型)
缴费预定型 (DC)养老保险
待遇预定型 (DB)养老保险




















成本分配 精算成本法
个体 成本法
集体 成本法
水 平 分 配
比 例 分 配
按 工 资
(1)水平分配时的正常成本
CA (NC)x

社会保险课件 第四章 社会保险精算

社会保险课件 第四章 社会保险精算

s a• 1 in 1 in 1
n
n
d
对于n年定期每年一元期末付的年金在n年末终值为:
s a • 1 i n 1 in 1
n
n
i
n年定期年金,每年收付m次,每次1/ m元的期首付年金在n年
末的终值为:
m
s n
第一节 社会保险精算的基础
社会保险费的计算基础 生命表
多减因表
社会保险精算的基本概念
风险与不确定性
风险: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某一事件可能发 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或可能性大小。既可以指以 外收益的可能性,也可以指以外损失的可能性。一般 来说,人们对损失的关注程度要高于对收益的关注程 度,所以,风险通常指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商业保险精算与社会保险精算
商业保险是以保险业经营为特点、以利润最大化为目 标的保险事业及其实施机构的总称, 社会保险是借助商业保险分散风险的原理,以全体或 部分公民为保险对象,以分散特定社会风险为目的, 达到稳定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等目标的一项社会事业 或福利措施。
社会保险精算主要从事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的预测、支出的 度量和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和管理等业务,为社会保险制 度设计和基金预算平衡提供信息依据和数据支持。 商业保险精算为商业保险发展提供各类技术支持。 两者存在着诸多不同,例如,精算目的不同、精算主体不 同、精算内容不同。 但两者本质上同出一源,社会保险精算在基本原理上与商 业保险精算一致,并在很多方面上直接借鉴商业保险精算 的方法和技术。
《社会保险》课程
第四章 社会保险精算
第一节 社会保险精算的基础 第二节 养老金计划
社会保险精算是以人寿和健康保险精算为基础的,我们首 先要对寿险精算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

社会保障精算--人寿与年金保险精算PPT课件

社会保障精算--人寿与年金保险精算PPT课件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 伴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 酸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 两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 高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 费力。
2 定期寿险
实用公式
3 两全保险
A1 x:n
Mx
M xn Dx
两全保险 = n 年定期寿险 + n 年纯生存保险
纯生存保险: n年期满后,如果被保险人仍存活, 赔付保险金。赔付现值的随机变量 Z 为:
vn
(k n, n 1,, )
Z
0
(k 0,1,2,, n 1)
11
纯生存保险的精算现值为
A 1 x:n
k0 v xlx
Ax
Mx Dx
8
2 定期寿险
A1x:n
投保时点
v k 1
1
k
死亡
赔付时点
0
x
x k x k 1 xn
时间
理论公式
n1
A1 x:n
E(Z )
v k 1 k| q x
k 0
vK1 (k 0,1,2,, n 1)
Z 0
(k n, n 1,, )
9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理论公式
Ax E(Z )
v t
0
t
px
xt dt
15
对于1单位元的终身寿险,赔付现值随机变量为
Z vT (t 0)
实用公式
Ax
i
Ax
i ln(1
i)
Ax
其中, 称为利息力,是衡量确切时点上年利率水平的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给付预定(DB)型养老保险的成本与债务的估
计: 给付分配精算成本法、成本分配精算成本法
3.1 概述
3.1.1 养老保险的类型 1 以待遇(退休金)计发方式分类
• 缴费预定制(Defined Contribution),简称“DC型”。 “以收定支”。通常采用基金制。 • 待遇预定制(Defined Benefit),简称“DB型”。 “以支定收”。通常采用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 PAYG),也 可采用基金制。
Br s g (r y) s ─ 工作期间的平均工资; g ─ 比例系数。
(4) 以最后 n 年的平均工资给付(也与工作年数相关)
r 1
st
Br
g (r
y)
trn
n
2 给付方式:
(1) 终身生存年金
ar
t0
t
pr
vt
Nr Dr
ar ─ 每年给付1单位元的生存年金在退休年(r岁)的精算现值。
(TPL )x Br ax
r
x
(TPL)x Br ax
Br
年岁
3. 正常成本(NC) (类似于寿险精算中的净保费)
( P V F B) x
NC
NC
y
x
参保
(计算时点)
r 年岁
退休
(PVFB )x ( AVPNC )x (PVFNC )x
Br ─ 累积到 r 岁(退休时)的养老金权利。 Bx ─ 累积到 x 岁(中止计划,或称“退保”)的养老金权利。 (1)当 x r 时
(TPL )x
r x pxv r x Bxar
Bx
x
rx
r
年岁
(TPL ) x Bxar rx pxvrx
2. 计划中止债务(TPL)(续)
(2)当 x r 时
3.1.3 精算假设
即精算的前提条件。包括减因概率(即退保概率,主要由死亡、伤 残、调出、退休引起,参见p.29的“多减因表”)、工资变动规律、替 代率、缴费率、利率等。
3.1.4 减因概率
p(T )
tx
:
x 岁的职工在 t 年内仍在职(留保)的概率。
t
p(T ) x
1t
q(T ) x
q(T )
第三章 养老保险成本与债务的估计(1)
§3.1 概述:养老保险的类型、成本与债务估计的意义、精
算假设、减因概率、工资函数、养老金替代率、缴费率、退 休给付方式、有关成本与债务估计的基本概念、成本与债务 估计的分类
§3.2 缴费预定(DC)型养老保险的给付水平的估计:
代内平衡的精算模型、个人账户自我平衡的精算模型
px py px py
3.1.9 成本与债务的基本概念
1. 未来给付的精算现值
(1)当 x r 时
(PVFB )x
E r x x
Br ar
Br
x
rx
r
年岁
(PVFB ) x Br ar rx Ex Br ar rx px(T )vrx Br ─ 每年的退休金。也可看作累积到 r 岁的养老金权利。
实用公式: sx s y (1 g ) x y g ─ 平均工资增长率
3.1.6 养老金的替代率
对于个体参保人:
个体替代率
养老金(元/月) 退休前一年的工资(元/月)
对于所有参保人:
平均替代率
当地所有参保人的平均养老金(元/月) 当地前一年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元/月)
3.1.7 缴费率
缴费率
1. 未来给付的精算现值(续)
(2)当 x r 时
Br ax
(PVFB )x
r
x
Br
年岁
(PVFB)x Br ax Br ─ 每年的退休金。也可看作累积到 r 岁的养老金权利。
2. 计划中止债务(TPL) “计划”是指“养老保险计划”; “债务”是指“累积的养老金债务”(保险机构欠参保人的债务)
2 以财务平衡机制分类
• 现收现付制 (无个人账户)。 • 完全基金制 (有个人账户)。
• 部分积累制(介于现收现付制和完全基金制之间,如目前我国城镇养 老保险的“统帐结合”制)。
3.1.2 成本与债务估计的意义
(1)确定给付水平、缴费水平(缴费率)等。 (2)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
• 对于缴费预定型(DC型)养老保险,精算任务是根据缴费水平、利率 等估计退休后的给付水平。 • 对于待遇预定型(DB型)养老保险,精算任务是根据未来预定的给付水 平,估计每年的成本(类似于年缴保费)与债务(类似于责任准备金)。
求夫妻联合生存概率 pxy
(1) p xy p x p y p x q y p y q x p x p y p x (1 p y ) p y (1 p x ) px py px px py py px py
(2) pxy 1 qxy 1 qxqy
1 (1 px )(1 py ) 1 (1 px py px py )
职工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费 职工每月的缴费工资
3.1.8 退休给付方式
1 退休给付的规定 (适用于DB型养老保险计划) (1) 固定数额
Br k k ─ 常数;
Br ─ 退休当年的退休金。
(2) 与工作年数相关
Br k (r y) k ─ 常数; r ─ 退休年龄; y ─ 参加工作年龄。
(3) 以平均工资给付(也与工作年数相关)
(2) n年定期确定年金 + 延期 n 年的终身生存年金
an
n| ar
1 vn d
Nrn Dr
an ─ 每年给付1单位元的n年确定年金。
n| ar ─ 延期n年的终身生存年金。
(3) 联合生存年金 以两人中任一人的存活为条件给付生存年金。
附:联合生存概率的求法
设丈夫的年龄为 x,生存概率为 px , 妻子的年龄为 y,生存概率为 p y ,
y xy x
退休
r
年岁
理论公式: sx sy (1 i1 i2 i3 ) x y A (x y)
sx ─ x 岁时的工资; i1 ─ 通货膨胀率; i3 ─ 业绩工资增长率;
s y ─ 参保时的工资; i2 ─ 劳动生产力的增长率;
A ─ 工龄工资增加幅度(元/年)。
(参见宋世斌、申曙光《社会保险精算》)
tx
:
x 岁的职工在 t 年内离职(退保)的概率。q(T )tx Nhomakorabeat
qx(m)
t
q x( w)
t
qx(d )
t
q x( r )
q(m)
tx
─ 调出概率;
q(d )
tx
─ 死亡概率;
q(w)
tx
─ 伤残概率;
q(r)
tx
─ 退休概率。
3.1.5 工资函数
反映 x 岁职工的工资变化规律。
参保 (计算时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