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及学习方法指导研究

学生自主学习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及学习方法指导研究
学生自主学习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及学习方法指导研究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

实验方案

诸城繁华中学课题组

郑兆砚董茂庆徐鲁闽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

实验方案

诸城繁华中学课题组郑兆砚董茂庆徐鲁闽

一、问题提出背景:

时代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特点要求我们当今教育者必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及学习方法指导:

首先,我们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这对于当今新课程改革而言,其意义是很大的。自主学习,即自行获取知识,是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观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分析评价,是一种自我教育行为。然而,现在的学生娇生惯养,独立性差,依赖心强,缺少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和克服困难、创新求实的坚强意志。教师则由于种种原因,没能真正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地位关系,在教学中,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而忽视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作用。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倡导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更新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并教给方法,巧妙引导,创设情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全面素质,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我们要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取决于经济基础,对人才的培养不能游离于社会发展之外,它必须服从、服务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正趋全球化,国与国、地区与地区、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界限正在被打破,知识、技能的日趋综合化和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传统的教育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创建以全面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的基础教育体系,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工作。

再次,我们还应该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研究。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方法的传授,课堂教学满堂灌,机械性重复训练的现象,此成为优化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障碍。知识的更新与发展以及激烈竞争的知识经济社会,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是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是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社会中,自己学会知识,会学习科技,并且要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创新意识的人才,必须是爱学习,会学习的人才。只注重德育的传统教育观念制约了教育发展,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挥,制约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搞高。

从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来看,也要求我们急需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及学习方法指导: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全面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在自身的成长中发挥特殊作用的时期。这一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决定青少年自主功能的发挥状况,又决定着青少年能否成功地走向人生。青少年认识自我,发挥和运用自我力量的功能的觉醒,它们能否得到最佳的发挥,使之更好地推动青少年的成长,需要教育者给予正确的帮助和引导,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必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及学习方法指导。

二、指导思想

“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最简单的道理往往最难认同,只有让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在自我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在切身体验中积累自我成长的阅历,从而寻求正确的人生方向,完善健全的自我人格,这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之于渔”,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十分关键。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自由学习》一书中提到:人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老师的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允许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在罗杰斯看来灌输给学生的知识对人的行为根本没有影响,能够影响个人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罗杰斯还认为,若要使人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有关问题。对任何教师来说,明智的做法是要发现那此对学生来说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课程相关的问题,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有意义,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和理智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些观点与我们当今提出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是不谋而合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一般都结构严谨, 老师按明确的教学目标,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 包括“启发式”,向学生展示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获得知识和积累知识。如果老师选定的问题设计与学生的实际问题重合度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接受知识快,且掌握的程度高。反之,如果老师的问题设计与学生的实际问题关联不大,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形成“你教你的,我学我的”的局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且收效甚微。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活动中来,主动求知,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这也对广大教师在“教”的同时如何“导”提出了客观要求。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教育学生上下功夫,更应在引导学生求知上下功夫,不断完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教育方针为指引方向,旨在解决学生学

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上的问题,总结出适合各学科的最优化学习方法,以“会学”实现“学会”,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推进并开拓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

三、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界定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管理和自我管理相辅相成,是学校管理统一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自我管理必须以管理为基础,管理又通过自我管理而起作用。自我管理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心理基础,自我意识需要在教育影响下,在活动和交往中发展。青年初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是接受教育到踏上社会工作岗位的转折阶段。如何促进他们在接受教育、管理的同时,培养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能力,对他们造就起方向正确、自主自强、具有创新意识这样的新一代至关重要。

自我管理能力是自我管理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持征。其内容包括:自我评价能力(在认识方面)、自我体验能力(在情感方面)、自我调控能力(在意志方面)和自我修养能力(在行为习惯方面)。高中学生的自我管理及其能力是在学校的教育与管理,以及社区、家庭的配合作用下,通过学生主体能动作用逐步培养出来的。本课题着重研究学校为主导,推动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方法与形式(即方式),是操作(中介)变量。

学习方法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原则的调节指导下,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心理能力和体力,把一系列具体的方法和手段连为一体而形成的有明确目的的活动。学习方法既可表现为经验,又可表现为理论,两者都来自人们的学习实践,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是学习的对象。广义的学习方法,不单单指书本上的学习,还包括生活中的学习。简单的说,掌握学习方法的意义在于更高效地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方法就是指如何提高学习效果及效率的方法,而这个方法往往是带有学生个性倾向和经验性的策略。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学习方法是每一个人终生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和十分重要的能力要素。良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每一个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中学时代,恰是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关键时期,培养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显得格外重要。本课题重点探索集体的自我管理方式与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达到优化德育过程诸要素的目的,如德

育思想、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评价等。重点解决学生自我管理的四种基本的主体性能力:

①能动性。有了主观能动性,就能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认识客观世界,并获得自身主体性的不断完善。

②独立性。学会自主思考、自主教育和独立完成各项实践活动的能力。

③创造性。在各项活动中,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知,追求新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成果,培养创新能力。

④发展性。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素质,学生作为一个能动的自我,离不开自我发展和完善。偏离了发展性,教育就失去了生命力。

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所必备的各种能力,主要指:

①主学习能力。包括对学生进行学习目标、计划制定的指导,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另有专门立项课题研究,故此项能力不作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

②生活能力。包括生活开支的安排,个人卫生的自理、起居自理等独立生活的能力。

③交友能力。包括对学生进行交友原则、择友方法及理念、健全个性、交友心理等方面的培训及指导。

④抗诱惑能力。指导学生如何适应日益变化的环境,如何制定自身的发展目标,如何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如何抵御网络世界的负面干扰等。

⑤道德判断力。包括教育和指导学生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何提升法制观念和行为,如何识别真假、善恶、美丑等终身发展不可缺少的道德素养。

⑥领导能力。在班级体自我管理实践活动中,通过一定的机制,培养学生的决策、协调、组织等基本的领导才能。

⑦自我保护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各类安全保护基本知识的同时,创设有益活动,训练学生自我保护的基本机能。

⑧创造能力。通过创设各种有益的设计活动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知,追求新的活动方式和效果。

3.研究内容

在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方面,主要研究内容为:

子课题一:班集体的自我管理方式与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①班级文化建设模式与精神价值的体现: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如何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密切配合的环境,使他们从“被动受体”变为“主角”,并在自我发展的宽阔天地里,陶冶情操,学会做人,努

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形成健全人格。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实的经济浪潮中,如何体现精神价值在学习、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是该子课题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在规范制度建设的同时,结合形势及学生的认知和行为误区组织开展有效的认知活动,如教室文化布置、讨论、辩论、演讲、征文、班级文化沙龙等自主教育活动,整合社会德育资源,结合参观、社会实践调查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发展,使学生悟出做人的道理,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批判,养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懂得精神价值的作用。个体的道德素质主要来源于个体自己的生活体悟和道德经验的积累。

②优化班集体的结构要素:

包括提高集体目标的参照性程度(集体目标包括个体目标、师生共同制定目标、小组目标管理、搞好目标达成度评价);优化集体机构(集体机构的合理组织、机构成员的分工协作、提高效率、集体机构的自我管理机制——协调和控制,以及高层次的集体决策水平);优化集体的自我管理规范(规范具有约束及一定自由度的双重性,规范要求适度,民主制定和修正,以及对规范的再评价)。

③促进班集体内省经常化:

包括开展集体性示范,在集体遭受挫折、犯错误时,不回避,不护短,抓住时机,切实进行集体性反思活动;进行榜样示范(教师内省示范、学生个体内省示范);采用行之有效的内省方法(自律守则、格言激励、同伴相互提示、记周记和日记等)。

④班集体自我管理实践活动方式:

讲求集体自我管理实践活动的自我设计、实践活动开展和实践活动的自我评价三个环节。

a.帮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定位,不能只有少数管理干部在忙,应是让全体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有适当的分工、分担一个角色,以利于促进集体凝聚力增强和学生的自我管理主动性,可将集体的管理工作的十几项、几十项明确具体的任务,分别由全体学生分担,有些职务角色可采用“双人制”和“交替制”。同时,可引入社会管理机制,如建立班级纪检委员会等。

b.创造条件让学生在集体中试行角色互换,如实行班干部定期轮换制、值日班长制等,班干部的确定可竞选制或组阁制等。

⑤班级家长委员会运行机制:

包括成员性质、委员会章程、活动方案设计,委员会工作目标的制定、工作成果的评价等问题的研究。

⑥高中生心理困惑探究及应对策略的构建:

针对来自家庭、交友、学习、考试等各方面的心理问题及困惑,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运行

机制,包括队伍建设、人员培训、活动设计、心理信箱、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规范活动等问题。活动设计注重抓好情感体验和自我教育,可以开展师生间的交友活动和人格地位平等的谈心活动,也可以通过写每日的心理日记、组织开心一刻、实话实说等活动,帮助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调整心态,形成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和自我帮助、自我教育的能力。

⑦单项免检集体争创活动制度的建设:

包括自修课纪律、宿舍卫生、宿舍纪律等项目的免检条件,单项免检集体的争创办法以及评价办法、激励办法的制定和研究。

子课题二:宿舍集体自我管理方式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制度管理的实效性和可行性研究

②寄宿生自管委员会的运行机制研究

③宿舍成员内省方式研究

④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方式研究

各阶段自我管理能力目标研究:

阶段预期目标:

1.学习并熟悉学校各项管理制度,能在各项实践活动中逐步体现团队精神,并做到内省经常化,有意识地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唤醒主体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健全人格塑造,有批判精神。有训练八种主要能力的需求并能自觉的接受教师的指导。

2.团队精神较好,养成先思而后行的习惯;在融合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能发表建设性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有良好的交友准则,能成为被集体容纳的一员。面对缤纷世界,有清醒的自我认知能力,并对未来充满信心,有较好的精神追求。基本能管好自己的言行;积极、自发地争创单项免检集体,并能为之付出努力。已能自觉运用八种基本能力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在各项活动中能成为低年级学生的表率,基本具备单项免检集体条件,常规已基本内化为自己的言行。心理成熟度较高,对社会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体现精神价值和主体行为。能较熟练的运用八种基本能力应对各类问题。

运行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

①建立并强化课题的组织机制:

一是建立起分管校长领导、级部主任牵头、备课组负责的领导体制,确保课题研究的立

项、实施、评价和推介全过程的正常运行。

二是形成课题正常运行的管理体系。一条是与教学行政密切结合的渠道。分管校长——备课组长——各科教师。另一条是与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密切结合的渠道。分管校长——级部主任——班主任和学生会,在团委的配合下实施。做到渠道畅通、信息灵通,互相协调、默契,管理工作卓有成效。

②培养创建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组织:旨在创设更多的学生自我教育的情境,促使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着重研究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组织的运行制度和工作方式。

③完善课题的评价机制:在课题实施的准备阶段,就着手建立并逐步完善起评价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种。一种是班集体的自我管理方式评估体系;另一种是宿舍集体的自我管理方式评估体系。

评价体系的确立要讲求科学、合理、可行。遵循科学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完备性原则、可测性原则、简易性原则和导向性原则。鉴于评价对象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故适宜于采用“二次量化法”,即先定等级,再赋予数值。以(模糊)综合评判这一先进的评判方法来实施科学测评。

上述内容,以操作层面的二项子课题,特别以第一项子课题为重点;以运行机制之中的组织机制、全体教职工的同心合力投入和评价机制的研制和运转为难点。

在学习方法方面,主要研究内容为:

1、在学生中存在的厌学、惰学情况,分析原因。

2、加强学科管理,从思想工作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扭转思想观念。

3、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得到转变。从传统的“教书”观念转变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以“会学”实现“学会”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4、控究学生学习方法,总结中学生最优化的学习方法和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学习方法,使之能与新课程式衔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5、大多数学生掌握一种最优化的学习方法,并能够根据自身特点灵活运用学习方法。

6、从分层次教学中,探求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

7、学习方法的指导形式:课程式,讲座式,交流式和辅导式。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和计划措施

1.研究方法:

用行动研究法作主要的研究方式:基于本课题研究是实践者兼作研究者,是以实践者对

实践的变革和对实践情境理解及发展两方面展开的。这种研究方式重视从经验中学习,重视辩证分析批判与反思,以及理论与实践互相结合、循环转化。另外,结合使用文献研究法、实验法、个案法、调查法和统计法等综合教科研手法。

2.具体措施:

在自主学习方面:

一、明确目标,激发内驱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作为课题研究中的被试,又是影响实验结果的相关变量。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必须让学生清楚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及与学生个体英语学习的相关性,从而获得学生的积极配合和支持。首先,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除了了解各类学生的薄弱环节、存在问题,还了解他们是否具备自学能力和习惯。在这基础上,向学生提出了三年学习目标和能力目标。同学们很受鼓舞,情绪高涨。在以后的课题实施中,大多数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许多同学总在新书拿到后很短的时间内,就自主进行学习,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教学进度。同学们还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同学们的积极性保障了我们教学研究的顺利进行。

二、培养习惯,具体指导

据调查,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所用到的知识只是他们在各级学校里所学知识的20%-30%。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在一生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我们在高一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预习习惯的同学寥寥无几。大部分同学对自主学习一筹莫展。对此,我花了大约一周的时间,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然后,就如何根据自身情况主动预习,进行细节指导。例如,我们有好多同学不会问问题。我坚持在每份学案上,设计一个问答栏。把同学们的问题都收集起来,一一讲解。有代表性的问题,重点讲解;对提出那些思维独到的问题的同学进行表扬;而且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角度、类型等方面的分析,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拓宽思路,使他们进入较好的学习状态。过了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学案上的预习要求。有的甚至能在正确评价自己的知识状态的基础上,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由此可见,同学们身上蕴藏的学习能力是无法估量的。

三、注重课堂,画龙点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绝不是说就可以忽视课堂教学、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空间很大,而他们学习的量、速度及质量是衡量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志。经过反复训练,同学们一般都能很好地抓住作者意图,对材料进行合理剖析,初步形成了深层理解的习惯,使课堂教学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合作交流,促进自主发展

课堂上如何加强师生合作、学生合作,加强反馈与调控,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吸引到积极的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课堂活动是由众多的个体活动组成的。课堂上应完成个体思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师生小结的活动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老师不急于讲解,而是请组长或班上学习较好的同学做小老师帮助解决。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学习的动力,牢固地确立起学习的信心。学生积极性高,自主学习意识很强,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参与学习。

五、民主评学,信息反馈

在当今素质教育模式下,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时时提醒自己有没有真正更新教学观念。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自主学习来创设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获取知识、保持知识和开发技能提供有力保障。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总是定期地以问卷的形式,到学生中间去搜集反馈意见,及时采纳他们正确的建议,不断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以适应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民主教学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在08年高考中,我校共有8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

六、分层指导,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学习有劲头。

针对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针对学生的思维程度不同,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有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培优”、“补差”。

1、教师根据学生能力,分层质疑,启发思考。教师可将知识分成若干个问题,在指导下通过独立学习活动逐步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把握提问的策略,让各类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机会。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实施分层质疑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使学生各有所得。

2、教师可以分层布置作业,以求巩固提高。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二是巩固练习题,即是根据中等生设计的,一般

指教材后的习题;三是放缓坡度题,也就是根据差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这样,既缓和了差生学数学难的状况,切实减轻了差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3、教师根据学生水平,分层进行辅导,实现培优补差。辅导实行分类型、多形式的辅导。一方面侧重于完成现阶段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类辅导以不增加课时,不搞全班性补课为原则,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辅导。具体地说,对差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可以通过成立数学兴趣小组,组织参加各种数学竞赛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创造才能。对中、差生主要让他们参加动眼、动口、动手能力;而优生主要培养其思维、想象、创造的能力。

4、教师通过分层考查、达到查漏补缺。过关考查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考查。每份数学试卷都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是供差生选做,中等生和优生必做的;深化题是供中等生选做,优生必做的。分类考查后,根据数学考查的不同结果,采用不同的矫正措施。对没有过关的学生,除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帮学小组等方法进行帮助外,还组织平时检测,对在平时检测中达标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确保各类学生都能达标。

同时,我们还逐步实施关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①问题推进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对学生来说,解决问题所用的知识是已经学过的,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教师只是相机给予适当的点拨,这样做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推进式的教学基础是知识建构理论。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它们之间有内在联系可以建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推进式的教学结构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

②启发讨论式。这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间和学生间相互研讨为主的一种教学法。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发挥各自才能和多向交流的条件,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启发讨论式教学.兼容其它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讨论式。

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材料——指导讨论——归纳总结。这种方式较适合理科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易于深入,便于把握方向和进程。

以学生自学和交流为主的讨论式:布置课题、提出要求——学生自学、检索阅读——小组讨论、组间交流——教师评价、课题总结。这种方式较适合文科内容的教学,易于发挥求异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③实践探究式。在教学中把社会调查、实验操作作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途径和手段,创造条件,提供器材,使学生有动手实践的机会,进行观察测量、分析研究。这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兴趣、展开思维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的实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提供了确切方法。

以上三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是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是:第一,它是建立在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和强烈内在需要的基础上的;第二,它是在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探索、检验、变革的自主活动过程中实现和完成的;第三,学习的目标不仅在于获得知识,而是去探索入的价值观、活动方式以及培养认识能力。

在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方面的措施有: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我们建立了四个自主管理委员会:

1、成立以班长为中心的“安全自治管理委员会”。负责自习及双休日的纪律和卫生,每日检查做好记录及时公布。

2、成立以学习委员为中心的“学习自治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各学科课代表抓好作业的落实、学情的反馈、答疑卡的收交以及主持组织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相关研究活动。

3、成立以团支部书记为中心的“健体自治管理委员会”。负责三操管理,每日三查做好记录及时公布。

4、成立以卫生委员、舍长为中心的“生活自治管理委员会”。负责午晚休纪律、宿舍卫生的检查。

一、正确处理班主任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要发挥主导作用,关键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成长中的人,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案;其次,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要使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思维、判断、选择、实践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其主体的能动性,使外在的思想道德要求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中内化为自我要求。再次,还要看到学生是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的人,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打下

扎实的基础,将来面对社会的种种风波也能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班主任要在全面客观地认识学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意识开展各项德育活动。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学生的心身特点和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的班级管理的激励机制,要让学生健康积极地向上发展,班主任在活动中要积极地引导。班委的设立、任免和考评,可以创新地采取多种方式,如“组阁制”、“班长负责制”、“值日班委”等形式,为学生创设展现能力、锻炼能力的平台,让班级的每一位同学能参与到班级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创新中来,发挥其主动能动性,充分体现其班级主人翁的地位,形成“班荣我荣,班兴我兴”的主体意识,积极为班级服务。对于班纪班规制定,班主任不搞“一言堂”,而交给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制定,并建立较完备合理的处罚条例,相互遵守,共同制约。有的学生违反了规定,例如早操缺勤、早自习迟到、上课睡觉、自习课讲话、等事情由班委召开班级会议,讨论通过处理办法。而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监督班级工作的正常运作;对班委进行不定期的民主考评;对班委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对不合格的班干部进行批评教育直至由全班会议进行罢免。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让全班每个同学积极参与班级日常的管理,真正做到让学生自己管好自己,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是班集体中的一员”,“我是班集体的主人翁”。

二、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如果我是孩子,如果是我的孩子”应该成为每一位班主任的座右铭,应该成为每一位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蹲下来看孩子的视角,蹲下来听孩子的心声,真正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发挥自主性意识,体现主体地位的前提。“心灵交汇,真诚付出”应该成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写照。和孩子们相处应该多些“平等”,少点“架子”;多些“微笑”,少点“脸色”;多些“关爱”,少点“淡漠”;多些“宽容”,少点“苛求”;多些“合作”,少点“说教”;多些“倾听”,少点“厌烦”;多些“赞赏”,少点“责备”;多些“激励”,少点“刺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特别是正处在身心发展、定型中的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抵抗外界干扰诱惑的能力比较弱,坚持方向的持久性比较弱,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班主任不能动辄就发火发脾气,不能动不动就训斥学生,应该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深入细致地分析原因,耐心平静地说服教育。特别是在班级常规量化考核中,对于违反校纪班规而扣分的学生,班主任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的心,冷静处理好有关的事情。尤其是住宿在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很少,班主任充当着家长的角色,承担着家长的功能,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显得尤为重要。

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仅体现在学科学习上,也表现在各项实践活动中。班主任要善于

利用学校的各项集体活动,公益活动,社区活动等,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在亲身体验中,在实践操作和社会交际中,锻炼自我应对、灵活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对于这些活动,要鼓励学生去做,不要怕学生犯错误,在错误中才能更好地锻炼和教育他们。对在活动中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提出表扬,这是对他们成绩的充分肯定,使学生乐于开展活动。如学校的运动会,元旦文艺汇演等活动,不妨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尝试。

同时班会活动也是是德育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也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活动的主题应是与学生密切有关的“焦点”和“热点”,班主任可以根据学校统一的计划来安排,也可以根据班级实际自己制定,,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来确定活动主题。活动中班主任切忌“说教”或自己包揽,应把时间和空间都交给学生自己来安排、组织、主持,让他们自己选择话题,设计形式,安排过程,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会收到更有效的教育效果。例如,在“告别网吧”的主题班会中学生学会了怎样做一个文明人,并宣誓不玩游戏、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在“成人仪式”的主题班会中学生体会到了成人的庄重和职责,更加强化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总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培养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

在学习方法指导方面的措施有:

1、深入调查,系统分析。

通过认真学习教育心理理论知识,把教师单纯传授知识“教书”转变为“教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通过学习研究弄清影响学生学习方法的各种心理因素和学习方法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根据本校学生家庭情况、学生情况等进行广泛的、深入的调查,找出学生厌学的原因,对存在的原因进行合理地归纳总结和分析。

2、对症下药,采取措施扭转学风。

针对学生厌学的原因,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耐心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从思想上加以转变。全体教师发挥各学科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变厌学为想学、乐学。通过全面调查,深入研究,然后总结出学生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提导、使学生会学。

3、总结实施

在总结出学生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并探讨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并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升到理论,总结成功经验,并加以实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想学、乐学、会学。

4、目标与计划的指导

“有了目标,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漫无目标的飘荡终归会迷路,而你心中那一座无价的金矿,也因不开采而与平凡的尘土无异。”美国著名行为学家丹尼斯韦特莱的这句富有

诗意的话,告诉我们学习目标的指导是多么重要。对于目标的指导,我们要坚持以下几点:(1)让学生充分认识目标对自己的意义;(2)分析、估计目标实现的可能性;(3)指导学生设置长短结合的目标;(4)学会把当前的目标具体化;(5)不间断地为自己提出新目标。

目标确定了,要想如期实现,还必须要有具体的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我所任教班级的教学调查中发现:25%的学习较好的学生能制定学习计划,而认为学习吃力、困难75%的学生则制定不了计划或是有计划不能执行。这样的现象不容乐观,于是我决定对他们进行学习计划的指导。学习计划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学习时间的安排,具体规定每天的哪一段时间用于学习,哪一段时间安排休闲娱乐;二是具体的学习内容,事先规定好在不同的时间段,安排相应的学习科目以及具体内容;三是规定学习的任务量,确定学习目标以及检验的方法,以便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一个好的学习计划,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1)优先保证预习和复习两个环节;(2)文理科内容交叉搭配;(3)妥善安排集中的时间和零散的时间;(4)选择适宜的学习环境;(5)注意劳逸结合。

5、学习时间的指导

培养科学运用时间的能力,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习效率低的学生都缺乏对时间的驾驭能力,不能科学地分配和利用时间,因而常常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指导,提高他们“预算时间”的能力。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1)按照任务的轻重缓急安排学习的顺序;(2)确立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3)有效地利用“黄金时间”。(4)主动利用零散时间。

6、听课方法的指导

课堂听讲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方式,尤其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一步步迈向知识的殿堂。

听课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1)预习听课法;(2)带问题听课法;(3)抓概念听课法;(4)质疑听课法;(5)总结听课法;(6)要领听课法;(7)全神贯注听课法;(8)紧跟思路听课法;(9)针对课型听课法;(10)针对学科特点听课法;(11)多思多问听课法。

实施听课方法要坚持以下三个重要环节:

(1)课前预习。做好三个准备:一是知识准备,即通过预习、复习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知道重点、难点,明确自己的知识缺陷,明晰自己的兴趣点;二是物质准备,准备好学习用具,铃声一响,大脑就开始启动,这就等于在45分钟内加上了5分钟甚至10分钟;三是心理准备,课前要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心之观则思,大脑的状态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要有充沛的敬礼和学习心理。

(2)主动听课。集中精力、抓住关键、开动脑筋、主动思考,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同时,听课是要把自己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解题的思路主动与老师的对照,从中领悟一些学科思路,从深层次上把握知识。另外要好多思善问,使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力求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学的问题。“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悟,有悟才有进”,从不问到能问、多问有个过程。《晦翁学案》里写到: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3)做好笔记。在仔细分析、深刻领会的基础上,做好课堂笔记,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记录讲课要点,最好采取提纲式;运用速记符号;尝试运用自己的话记录重要概念;以听为主,以记为辅,处理好听课与做笔记的关系。

7、自学方法的指导

自学包含了预习、复习、课外阅读等,这是与听课紧密联系的环节,是课堂教学在课外的延伸与拓展。

预习。作用有: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运用的作用;对学习知识的准备作用;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良好心理品质的作用。通常预习新课程序有:浏览教材,找出应掌握的预备知识,并复习、巩固这些知识;编写内容提要,确定重点、难点;找出上课是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是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预习时应注意:(1)内容不要过多过杂;(2)不同学科的预习要分别对待。如具体可运用的方法有:浏览式、评点式、探讨式、辅助式等。(3)与听课紧密相联。先想象这一知识点老师会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再在课堂上加以验证。(4)尝试做预习笔记。

复习。复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加深理解、消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可以巩固记忆、避免遗忘,可以“温故而知新”做到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复习从时间上可分为及时复习、阶段性复习和总复习,但无论哪类都可运用“四步曲”复习方法:(1)尝试回忆,也叫“过电影法”;(2)钻研教科书;(3)整理笔记;(4)看参考书。这样形成了一个复习程式,有一气呵成之感,效果很好。复习时要注意:一、复习须及时。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识记过的事物第一天后遗忘率达55。8%,保留率为44。2%,第二天以后的保留率为33。7%,一个月以后的保留率为21。9%。自次后就基本上不会再遗忘了。二、复习须思考。复习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复习要思考知识掌握的程度,多思考几个为什么,做到透彻理解,熟练运用。三、复习方法须多样。常见的有:默读法、默记法、尝试回忆法、互相提问法、图表法、倒回复习法、协同记忆复习法(眼、耳、手、鼻、脑等多种感官并用)、对比小结法、歌诀概括法、多种思维法、设疑讨论法、互相检测法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

阅读。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阅读显得越来越重要。进行有效阅读的方法有:(1)制定计划法。根据需要明确阅读方向,和同学、老师共同制定阅读计划,先从所学科目有关的课外书读起,待有了一定积累后,再兼顾兴趣和其他需要。(2)循序渐进法。有的同学在阅读时贪多求快,欲速则不达。快速阅读只是一种技巧,要想真正的掌握知识,必须脚踏实地、锲而不舍。(3)博专兼顾法。即博采众长和专项研究相结合、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4)多思善疑法。就是在读书时不断的问“为什么”、“怎么办”。具体到阅读的技巧可以有:点画阅读法、批注阅读法、札记阅读法、卡片阅读法、图表阅读法、提纲阅读法、扩展阅读法、收缩阅读法、整散阅读法、统筹阅读法等等。

四、本项研究的实践意义

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当前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体现有分工、有合作、有争论、有评价、有反思。合作学习的内容具有明确的社会性和学术性,教师对各组的活动成绩要有一个比较具体的评定标准,对每小组活动的有关情况要经常询问,对每一名成员在活动中的表现要及时了解,同时要能较好地预测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并考虑解决相应问题的有效方法。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合作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学习伙伴,都是合作者,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团队精神,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合作,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团队的力量。通过课堂和课外的合作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从而使中国的教育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在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方面: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德育必然要延伸,要发展。正因如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德育,也要现代化。德育的现代化通常是指以先进的生产力和理论为导向,实现德育主体的现代化与德育制度的现代化和德育物质保障现代化的有机统一过程。现代德育是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现代德育是主体—发展性德育,而“主体—发展性”是现代德育区别于传统德育的分水岭。通过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逐渐扩大为整体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学习方法指导方面: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是通向成功的桥梁。未来学家认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学习方法不当、不善钻研问题、没有预见能力的人。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就掌握了打开知识之门的金钥匙。毕竟,“授

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益”。“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是现代知识社会和终身教育时代的价值观念,所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都要把最好的、最有用的方法教给学生。

总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对我们当前所采用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以及“二一一”反思落实型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这三方面的研究,可以为我们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指明方向,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有形而无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假讨论问题发生,能够充分调动我们当前所采取的教学模式,发挥最大的潜能,最终取得骄人的成绩。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一个孩子往往有几代人疼,在家中的地位犹如一个小皇帝,对他可谓是百依百顺,所以学生的自理能力普遍较差,性格懒散,不 能吃苦耐劳。而作为学校,在处理学生思想、行为等德育问题时,处罚的力度越来越小,主要采用表扬、激励等方式进行正面引导和强化,使得部分学生长期处于纪律松散、不思进取的状态。从小培养学生的一种集体意识,一种自我管理的能力对低 段学生人格的形成乃至对他的终身发展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无论是小时候父母叮咛“管好你自己就是乖孩子”,还是老师的教诲“要老师在与 不在一个样”,里面都包含了自我管理的思想。诚然,自我管理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它包括引导学生尊师守纪,讲文明懂礼貌;勤学善思,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爱班如家,激发强烈的集体荣 誉感;强身健体,倡导科学的锻炼方法等等。 作为一线的老师,我们深知要带好一个班,带好一批学生, 仅靠几个老师的严格管理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觉自律 的行为。而学生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取决于内外因的结合,班主任在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导 小学生进行自己管理自己,从而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呢?笔者在自己的工作中做了 如下一些尝试: 一、认识自我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

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学生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要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必须得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智力、个性和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那样才能取长补短、全面提高。在具体的工作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对于刚入校的一年级小学生,我结合《综合实践》、《品德与生活》等课程,开展“我的自画像”、“我来照照镜子”、“一年级,我学会了……”这些活动,让学生客观、实事求是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树立自信心,为实现学生个体的自我管理提供保障。 其次,我经常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晨会、少先队活动中向学生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再次,我非常注重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对自己可能成功的事感兴趣,而不愿去干不可能成功的事情。因此,不断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就成了调动积极性最有效的手段。我在工作中常用的基本方法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今日之星”评选制度,对自我约束力强,上课专心听讲的小朋友授予“今日之星”的称号,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历炼自我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007-6-27 10:03:38 点击数:文章来源:本站原创2767 更新时间:作者:廖奎芳(… 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涵义。 1、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2、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怎样才算是合格人才呢?那就是具备现代化的、合理的智能结构,还应该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的人才。独立不仅指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不迷信书本,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生自我管理的培养。 1、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

要。真正的自我服务。一方面,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我又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 2、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致使其长期发挥效力。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009-06-03 21:27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新的课程标准也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

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陈师 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外力的约束与作用,加上其内在的愿望与勇气才能形成。这是我们培养小孩子自我管理的内因与外因的体现。一直以来,班主任老师做为班级的管理者,都是从这两点出发管理。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具体是这样做的。 一、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 如“自己的事自己做”——独立完成意识,在班会活动中或各类教学活动中,强调了自己动手,配合班集体、配合老师的工作,积极参与意识。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优生犯了规,要严肃处理。差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易犯错,因而处事过程中,切忌伤他们的自尊,而应心平气和地说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才是最好的方法。他们一旦有一丁点儿进步更要大力表扬,让他们找回自信。要为不同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激情,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 二、制定班规约定。 制定班规约定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入手,在集体的引导中让学生自我制约,自我教育与改正,在班级集体中每一分子的监督作用,在班风气中自我管理。常言道,“无规矩难以成方圆”。对于班主任工作来说,班级里一定要有一套完备的规章制度,有了它,班主任的工作才有依据,用墙上的规章制度来代替代苦口婆心的说教,犯错误后公正处理,做了好事公正奖励,这样,有了赏罚制度,学生的心中有所敬畏,其行为才会大大增强自觉性的自我管理意识,班主任也可以减轻繁忙程度,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三、与家长配合,建立反馈制度。 在与家长联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定期给自我独立能力不好的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从小抓起。 四、建立小组督促制度。 如在值日组里,安排卫生小组长监管。在周会上反馈,形成小组长期的监管机制,增强学生,相互管理的意识,从而形成自我管理意识。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只有依靠民主、科学的方法管理,才能使学生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强大的内在因素,使学生既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又有个性的张扬和积极性的发挥。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受教育者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 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包括自我评估、自我完善和自我管理三个层面。 自我评估就是对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子,既不自卑,也不张狂,明白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明白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是前提。 自我完善就是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有克服缺点和不足的愿望和勇气。 一、建立自我管理的意识要从小做起 自我管理的能力源于一种本能,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但是,会随着成长环境的变化而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其中家长的溺爱和事事包办代替会使这种本能消失殆尽。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民主管理、自我管理,我从两方面入手: 1.树立一个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 正确的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和为多数人赞同的正确言论和意见。它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班集体建设之初营造一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对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具 有巨大的作用。它可以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

2.引入评比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班级中引入评比机制,让学生对班干部民主测评、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正是这种无声无形的管理和激励使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有声有形的班风蔚然形成。在这种风气中班级管理工作通过一种示范激励的途径使学生将自己与他 人之间、自己与制度之间、自己与自己之间进行比较、对照,从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三、巩固成绩,扩大战果 自我管理不仅仅限于在学校的行为,更大程度上会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家长的配合就显得特别重要。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行为在学校和在家庭保持一致,以巩固培养成果,而且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会反过来促进在学校的自我管理。因此,我常利用课外时间主动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状况,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既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而且能够更好的落实班级的管理机制: 1.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会上请优秀的教师作讲座或是请家长谈教育经验,使家校双方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掌握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今后的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2.定期进行专项反馈。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心理和行为上已经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不断提高。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完全有可能让他们实现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让他们自己直接参与到管理中来,成为真正的主人。“班级自主管理”是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指导,班级学生实行的对班级的自治。可见,班级自主管理的主体是学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管理的参谋者、指导者。我们老师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另外,学生自治和直接参与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探索不仅是加快学校民主管理进程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益的重要手段,更是一种提升学生自主教育、培养合格公民的德育策略,班主任、任课教师要转变观念,大胆放手切实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在班级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管理,以达到自律、自主、自立。它是主体教育的重要表现。而实施主体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教师要由传道者向顾问、助手、参与者转变,在教育中不再是把外在的现成的知识、观念、规范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启发、点拨、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领悟观念、内化规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自主地、主动地成长起来。在主体教育之中,

学生的发展成为了一个自觉的过程。如果把这一主体教育思想贯彻到班级工作中,就是要在班级管理中贯彻民主原则,尊重学生的班级主人的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把班级建设成为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的班级集体。 一、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 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班级管理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是直接去管理、教育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而是通过间接的调控班级。为此,就必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自我管理机制。不然的话,很有可能变成无人负责、无人管理的“放羊”式。那么,如何构建完善的自我管理模式呢?我有以下的几点想法: (1)、制定班级目标 让学生自订“班规”。各班以学校规章制度为依据,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在每一位同学直接、民主的参与下制定集体生活的规则,让学生用自己制订的制度来约束自己,不断培养自我调控、自我管理的能力以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如高二(2)学生自定的班级公约中有:放学后把把凳子放到桌子底下扶正摆好;晚自习放学后五分钟内做到人走灯灭;鼓掌欢迎来我班听课、讲课的领导、老师、同学;翻阅的报纸看完后按规定整理好整齐并规范地挂好摆正;全班拧成一股绳,不准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由制造矛盾,引发冲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摘要:以人为本,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目前,教育虽有很大的改善但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小学教育是基础,只要基础打牢了下面的工作才能顺通无阻。而小学生自我管理能能力的培养更是尤为重要,我国目前还没有太多的文献系统的关于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探讨及途径。 关键词: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培养途径 引言 “自我管理”对于我们来说不陌生,从小的时候父母就整天在我们身边叮嘱“管好自己,像妈妈在家是那么的乖才是好孩子”或者是老师没每次要离开教室时长对学生说的一句就是“你们要保持安静,像我在班级一样静”在这些话里都包含了很多自我管理的思想。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即是自我管理能力在小学阶段的表现。笔者认为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是小学生自己自身、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管理的能力,

是小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不断形成的一种管理能力。 一、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及问题 (一)家庭教育中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现状及问题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贯穿了我们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在我们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在我们的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全家围着一个人转。使得我们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的教育观念偏差影响着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家长不良的教育方式影响着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二)教育制度及学校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我们目前的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虽提倡素质教育,但我们还是长期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成长,这就造成了从小学开始到初中高中乃至考大学时学校都注重学生的升学率。这就使得学生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只看重成绩,成绩就是魔棒能开启你理想的大门,在课堂上教学目标的单一性,乎视学生的个体需求。每节课都有严格限定课堂教学目标,极大程度的限制了课堂教学丰富性。课堂教学中学生又脱离学生生活世

在班集体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班集体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初中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充满活力和探究精神的生命个体”,他们渴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并在这个天地里自由驰骋,也即是说他们具有自我管理的欲望和能力。作为班主任要掌握孩子们的心理,发挥他们的特点,使他们从集体中受到教育,在自我管理中健康成长,在集体中锻炼自我管理的能力。下面谈谈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尝试。 一、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根本点,就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我完善能力。 1.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让他们为自己的事做出选择。 我在班干部选举中,班规则、班纪的制定中,班级重大事情的决定中都采取了在学生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自主地做出选择的方方法,唤起他们参与管理的意识,而学生在处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从而也提高了学生作为班级主人的主体意识。 2.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 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就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担负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我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了一套“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的制度。它包括班干部管理制度、值日生管理制度和任务承包责任制度。在广泛的参与过程中,学生从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觉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 二、落实学生自我管理的行动 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指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第二是指学生个人的自我教育的能力;第三是班级集体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即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教育、管理职能,促使班级集体按照自身的规律不断发展。为给全班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最佳的环境。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落实学生自我管理的行动。 1.建立合理的管理网络,让每个学生都充当“管理员”,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我在班上建立了两套管理系统,尽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 一套是属于学生会、团委领导的班委、团支委的一整套纵向的组织机构。这套机构的产生采取自荐承包和推荐选举以及竞选相结合的办法。 开学初,我通过各种渠道尽快熟悉具有“特色”的学生。如对开学前大扫除、到图书馆领课本及分发课本等的观察,了解谁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看新生入学登记表,了解谁有特长;观察平时的表现,了解谁口才好、胆子大等。接着我组织全班学生共同制定了本学期的目标;让学生自己设计黑板报,自主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自主管理班级的其他一切公共事务……这样人人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都有了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然后让每个学生自荐或推荐别人当某一方面的干部,承包一定的任务。如承包全面管理班级德智体的可当班长;也可以只承包某项工作的部分任务,如只承包教室、走廊卫生,或只负责主持某一次班会等等。之后再让他们竞选。这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我再因材用人,组建班委,召开会议,明确分工。各位委员写出工作计划,向全体同学宣布,并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这样就出现了学生管理学生的新环境,大大提高了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在班干部的任免上我通过推行“一日班长制”或“常务班长”,增设岗位,减少干部的兼职和一岗多人的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主要岗位定期轮换,班团队干部一学期内部分轮换一次,双人或多人组中分工轮换;不同层次间自主性管理角色尽可能动态分配,这样管理岗位固定,管理角色流动,给学生自主性管理带来了勃勃生机,广大学生的管理意愿和独立工作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

自我管理技能如何培养

自我管理技能如何培养 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要身体力行的,如果管理者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到卓有成效,就会给其他人树立错误的榜样。如何管理好自己,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事业更为成功、生活更为和谐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自我管理技能如何培养 其一,提供时间管理等方面的指导。进行自我管理对员工个人的时间管理、压力管理等方面的技能要求比较高,所以企业的有关部门或管理者应该为员工提供这方面的指导,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训练机会,提高员工的自我调适能力,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地进行自我管理。 其二,实施扁平化的管理。这里所说的扁平化管理不仅是指显性的管理层级的减少,更重要的是要减少企业实际运作中的信息和权力的过滤层级,让员工掌握更多的信息(包括企业 面临的困难),有助于他们从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从 而看到组织目标和个人岗位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更主动地去思考,去改进工作。 其三,营造开放式的企业氛围。一方面是要对员工进行适度的放权,信赖员工能够把工作做好,让他们自主地处理一部分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的高层领导应通过适当的途径,了解 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的想法,并在管理工作中重视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沟通、信任、承诺、授权、赋能,这些都是自我管理的核心思想。 其四,保持正确的心态。企业允许部分员工进行自我管理是为了满足这部分员工自主的需要而不是对他们的放任,所以,

员工应当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我管理,对工作抱以热忱;而且,在工作中进行自我管理对员工个人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裨益,因此,要珍惜自我管理的机会。 其五,主动地规划工作。自我管理意味着员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主设定具体的工作步骤、目标达成的方式及途径,为了能够按时、保质地完成工作任务,积极地对工作进行规划显得非常必要,这中间包括时间的安排,节奏的控制,次序的调整,等等。 自我管理技能如何培养 一、清晰岗位职责 合格的员工必须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把自己工作做到极致,如果连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都没有做好,还插手别人的工作,是一种本末倒置。岗位职责是承诺,也是责任,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是职业化的体现,也是对企业最大的贡献。 二、制订工作计划 没有计划,工作就会没有头绪,没有头绪就会思维混乱。制订计划要以岗位职责、上级布置的工作为依据,妥善安排哪些工作先做,哪些工作后做,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明确达到的目标及具体措施,没有具体措施的目标只能是一句空话。有人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没有计划,你永远也赶不上变化。 三、优化工作流程 流程即做事的先后顺序,有什么样的流程就有什么样的结果,结果不好,一定是流程有问题。根据岗位岗位职责,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就会找到更加简洁、独特的流程,流程是一种思维,也是一种工作方法。同为销售人员,业绩优秀的是因为流程简洁,方法对头,找到了成交模型,不断优化自己的成交模型,就是优化工作流程。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 张北镇中心小学武京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级管理不应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学生自我约束,现代班级教育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只有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才能营造一个自信、快乐、和谐、实力强大的班集体。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所谓"小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以来,世界各国的各类教学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形式。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

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自我管理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 可以说,班集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数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2、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3、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合格二字有着无比深广的含义。怎样才算是合格人才呢。那就是具备现代化的、合理的智能结构,还应该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的人才。"独立"不仅指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不迷信书本,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儿童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社会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 班主任除了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善于引导小学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一般来说,教师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起主导作用。但是,教师向学生灌输道德知识、理论和各种道德规范并提出要求,不可能简单地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因为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而内因正是学生的主体意识。只有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才能实现自我管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作为一名班主任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呢?我认为班主任应转变教育思想、改革班级管理模式、在班级中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在班级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转变教育思想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教师必须先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再加强学生自身主体意识,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来展示学生主体人格。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学生已经习惯于一个在家服从家长,在校服从老师的乖孩子。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竞争不断加剧,这样的乖孩子已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不仅要更新教育管理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更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主体。 学生是班级的主角,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我在班级中组织一系列以“主人公”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告诉学生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打下了基础。 二、改革班级管理模式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其引导者,班主任的责任就是领导学生当好主角。为了让学生有自主意识,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

级管理中来,我对班干部的任命进行了改革。 首先,竞选班干部。过去,班干部是由老师指定或由学生提名,然后投票产生。这样,每次选出的班干部总是那几个成绩好的学生。为了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我在班上实行“班干部竞选制”,只要自己认为适合哪个职位或想担任哪个职务,都可以参加竞选,每人写一份演讲稿进行演讲,让其他同学根据演讲和平时工作能力对竞选者进行投票。通过参与竞选,使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一些平时工作能力强但在班上不太出众的学生脱颖而出,让一些平时很出众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注重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其次,在班上设立一种新的体制——值日班长制。平时,班主任事无巨细一统到底,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班干部只是老师的助手。值日班长的设立,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人公精神。值日班长是按座位每人轮流当一天,这一天内的职责就是组织学生参加当天的各种集体活动,督促检查班级的各种日常工作。这一制度的设立,锻炼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使更多的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得到发展,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再次,建立监督机制。班干部竞选产生,值日班长轮流当,谁来制约他们呢?他们毕竟是小学生,不可能时时刻刻能管好自己。鉴于此,我在班上设立了监督岗,如果学生对班干部的工作有意见,可以进行投诉,由监督岗的成员进行调查处理。监督岗的成员在处理事情时要做到公平、公正,使双方心服口服。监督岗的设置使学生在行使班级管理权力的同时,更感到一种责任,一种制约,一种监督,从而不断完善其工作。 最后,在班上建立竞争机制,增强危机意识与合作意识。如今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参与竞争,可以使学生在竞争中既培养竞争意识,又提高竞争能力,同时养成学生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向上,坚韧顽强的品格。班级也会充满

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小结

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小结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受教育者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一、自我评估 衡量自己的方法,包括了四方面——健康、技能、行动、身份,这四者是互相关联、互相依靠的。 1、知道自己,评估自己,不要失落了自己 我们早在从小开始上学的时候,大人就教我们有关其他人的事情,是什么使得其他人有这样的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哪些人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成就,哪些人的想法、理论, 和解说是怎样的。很少有人鼓励我们替自己着想,或者是想一想自己,找出我们自己的能力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弱点,有什么作为,什么成就,对于其他人有什么影响等等。 同样地,我们通常都受到这样的教导,别人比我们聪明,别人知道得比我们多,别人受的教育比较多,别人比较吸引人,比较会做人。简而言之,和其他人比较起来,我们应该贬抑自己。即使父母、老师、老板,和其他具有权威的人,其实并没有这样告诉过我们,我们还是很容易看轻自己,对于自己的形象、看法不佳。每当我们做的事情不尽如意,就准备接受批评。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喜欢受到批评,事实上,为了要更了解自己,必须接受正面的回馈,也必须接受反面的回馈。不过,真正重要的是,以什么态度来接受批评,知道了别人的批评 以后,要怎么办。自己能不能利用别人反面的批评,作为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或者,还要再让这批评使自己丧失信心,觉得自己多么没有用,多么不吸引人,多么差劲。

最后要谈到的是,我们要想成为真正的自己,经常会遇到许多阻碍,因此会觉得气馁。其他人(父母、老师、老板)都希望照着他们自己的形象来塑造我们,照着他们告诉你的方法 去做,照着这儿通行的往例去做,行为举止要正确,态度要对,要守规矩! 2.了解你自己 (1)自我测验 思考一下,前三、四次你有机会了解自己时的情形,你做了些什么?你有没有躲开哪些情形?如果有躲开的话,是怎样躲开的?为什么要躲开? 或者,你有没有趁机会了解自己,如果有的话,你是怎样反应的?建设性的或者是破坏性的反应? 就每一次机会来说,结果怎样?对于你、你的发展、和自 我管理有什么样的影响?对于其他有关的人又有怎样的影响? 你对于反馈有怎样的反应?有多大的影响?有什么异同?当然,关于反馈这方面有几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你也许会不喜欢那反馈;接受对于自己不好的评价,总是不愉快的,就是 因为这个缘故,我们许多人都想避免获得反馈的机会。同样地,我们得到关于自己的信息时,如果觉得不满意,总有许多不接受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了否决(那不是真的);逃避(我必须到什么地方去);找个理由来搪塞(没关系,因为……);攻击 信息的来源(反正那个家伙是个白痴;以及混合这些和其他方法,来逃避问题。你最喜欢采用的,是哪些方法? 如果你觉得那批评是正当的,或可能是正当的,就要听一听别人的批评,不要否认、攻击别人,或是逃避;宁可冒险和 批评的人沟通,要求对方说出更多想法,并加以澄清。 当然,有时候某些批评的确是没有道理的,不过无论如何,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小学生对自己本身、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管理的能力。如:小时候父母叮咛“管好你自己就是乖孩子”,还是老师的教诲“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里面都包含了自我管理的思想。诚然,自我管理的内容也是极其丰富的,它可以包括引导学生尊师守纪,讲文明懂礼貌;勤学善思,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爱班如家,激发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强身健体,倡导科学的锻炼方法等等。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合作的时代,讲究团队精神,合作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从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对低年级学生人格的形成甚至对他的终身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当班主任的都知道,要带好一个班,带好一大班学生,光靠班主任一个人的严格管理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觉自律的行为。班主任在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导小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呢下面是我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德国作家约翰.保罗曾经说过:“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是能够认识自己。”确实,要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必须得让学生

对自己的能力、智力、个性和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那样才能取长补短、全面提高。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我利用班会课开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等活动,让学生客观、实事求是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改正自己的缺点。 二、引导学生判断是非 学生年龄小,对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不够强,这样就很容易做错事、说错话。为了让学生明辨是非,我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关安全教育等,通过说一说、演一演:“如果别人伤害了我,我会……”应该怎样学会自我保护等,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做该说,什么不该做不该说,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活动、评比活动,逐步强化意识,不断提高判断是非能力。有了正确的思想导向,学生就不会犯错。 三、该放手时就放手 二十一世纪的孩子,是家里的一块宝,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为了改变现状,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老师不能事事包办代替,要把锻炼的机会还给孩子。我常常在班会课上向学生宣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理念,同时,我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我还常常开展“这一周,我做了什么”汇报活动,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方式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方式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课题组 一.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德育必然要延伸,要发展。正因如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德育,也要现代化。德育的现代化通常是指以先进的生产力和理论为导向,实现德育主体的现代化与德育制度的现代化和德育物质保障现代化的有机统一过程。现代德育是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现代德育是主体—发展性德育,而“主体—发展性”是现代德育区别于传统德育的分水岭。 本课题研究旨在探究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中生必备的一项素质——自我管理能力,其培养方式的主要内涵,研究其实施中的操作要领、运行机制和保障体制,以期探索出由一个侧面逐渐扩大为整体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课题研究支撑理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是指以建构学生在学习、生活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核心,全方位培养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主体意识和能力。柯尔柏格继承了杜威的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相对于灌输、相对于无视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的表述忽视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因而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明确表述了现代德育的主体性,表述了主体德性发展的内容包括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发展。 “主体”不仅是“认知主体”,而且也是“道德”主体;“发展”也不仅是“认知的发展”,而且也是“道德的发展”。 “主体-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其内涵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了现代德育以人为本的精神,突出了主体,突出了主体德性的发展;以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人格为根本。 (2)“主体-发展性”的德育活动是教育者、受教育者能动地自主构建思想道德的对象性活动;在教育者的组织领导下,教育者、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教育者的启发引导、指导与受教育者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是教育者的价值导向与受教育者自主构建相统一的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活动。 三、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界定 该课题界定为“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方式研究”,对其中几个主题词界定如下: 高中生自我管理:管理和自我管理相辅相成,是学校管理统一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自我管理必须以管理为基础,管理又通过自我管理而起作用。自我管理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心理基础,自我意识需要在教育影响下,在活动和交往中发展。青年初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是接受教育到踏上社会工作岗位的转折阶段。如何促进他们在接受教育、管理的同时,培养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能力,对他们造就起方向正确、自主自强、具有创新意识这样的新一代至关重要。 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自我管理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持征。其内容包括:自我评价能力(在认识方面)、自我体验能力(在情感方面)、自我调控能力(在意志方面)和自我修养能力(在行为习惯方面)。

低年级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低年级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在小学低段的班级管理中,我们看到许多老师整天忙忙碌碌,亲自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而学生仅仅是被管理者。老师们从早上一进校门就会在学生身边小心谨慎地看着护着,直到放学送走最后一位学生才能稍稍松口气。在如此一种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模式下,学生对老师越来越依赖,同学之间一出现小摩擦就会来找老师帮忙,根本不会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其实有些学生间的小摩擦,只要学生出面调解一下,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根本不需要老师亲临现场。由于老师的全权管理,宝贵的时间就被大量的琐事占据一空。其实,这样的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还不止这些,最主要的是它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严重忽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内心渴求在自我管理中取得发展的强烈愿望。通过我们调查发现,小学低段学生中渴望自我调控进行主动探索班级管理的学生还是占绝大多数,因为自我管理能让他们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他们不喜欢停留在被管制的层面,可往往又没有约束自己的能力,而且他们也不能做出合理的自我管理规划方案,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中,班主任应该把教育的过程留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认识上,不断地反思,对照,不断规范自己,在体验中逐渐体察,感悟生成,进行自我管理,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状态。 一、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意义 (一)引导低段小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有别于高段学生的自我管理,应该说前者的意义更大,难度更高。坦率讲,让刚从幼儿园上来的孩子适应自我教育管理模式,有些无所适从。但是如果我们坚持朝这个方向努力,孩子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将会有一个良好的奠基。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低段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正是基于激发学生内部管理因素并促其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更好的班级管理环境中接受教育。 (二)引导低段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是重视早期教育的表现。孩子一出生,就应注意训练他的习惯养成,儿童期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就难以形成新习惯了。正如拿破企?希尔说的,“播下一个行动,你将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会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引导低段学生自我教育管理,就是促使他们良好习惯养成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弓1导低段学生自我教育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由于学生多数系独生子女,溺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此要特别重视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现代社会急需的合格人才。而合格的人才应该具备现代化的、完善的智能结构,除此以外,还应该包括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特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教育学生不依赖自己的父母,形成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自身的时间规划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及同伴交往能力,养成独立完成任务的习惯。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该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明确同学之间还有紧密的合作关系,这样为培养更多的社会化

一年级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年级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年级是儿童学习生涯的“开端”,是学习生活的基石。一年级班主任必须在班级管理上会“扶”能“放”,帮助孩子最终实现自我的管理,教师的“帮扶”是为后来的“放手”做铺垫的。为使一个班形成积极向上的集体,学生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班主任每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以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或是幼小衔接中出现的其他状况等情况。一年级班主任将班级管理中每件事都亲自去完成,那真是不堪重负,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班主任的“帮扶”,让孩子有锻炼的机会,班主任的“放手”,让孩子们的能力得以提高,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而“帮一年级孩子开好…头?,从抓好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出发,充分发扬民主,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在管理中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一直是任一年级班主任的我工作努力的方向,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职能作用和模范作用 培养有责任心、能力强、值得信任的,并且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学生干部,做老师的小帮手。对他们进行不同的分工,劳动委员如何安排清洁扫除、检查卫生;学习委员怎样组织早读;体育委员怎样整队集合领操;音乐委员领引文娱活动;小组长如何收发本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言。我对班干部很信任也很支持,对他们大胆放手,发现问题马上解决。因为分工细致,任务明确,小干部很快就形成了工作习惯。同时,经常表扬干部的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更严格要求他们在学习上要进步,在纪律上要以身作则,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样,当老师每天清晨走进校园时,教室、公共区基本干净,学生无打闹现象而是在教室里认真学习或开展活动,秩序井然。 二、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一年级的教育。我常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仪、卫生和劳动等方面的教育,结合班级实际利用适当的时间有目的、有要求、有针对性地训练并监控学生。周末进行统计,利用班会对每周的评比情况作全面的总结,表扬上周表现好的同学,开展评星活动,每周树立一个学习榜样,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接着老师再指出上周同学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周整改意见及要求,让他们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学生的各种习惯训练与养成,需要教师反复抓,抓反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从小行为入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我所带的班级的学生的习惯良好,在学校常规评比中,常是荣获流动红旗的班级。 三、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经常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和每天课前挤出几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在校内外不能攀高、爬树,做一些危险游戏,上学或放学时不要在路上停留、不与陌生人交谈,不买零食或带零食进校等,使学生意识到它们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增强安全意识。教给学生自我保护和应急的小常识,熟记一些急救电话,特别是让他们牢牢记住与父母联系的电话等等。 四、教师力求率先示范,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表率。 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老师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要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老师自己的行为;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老师自己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示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为了完全实现德育的目标,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从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着手,把道德行为提高到习惯的高度。 学生主体渴望自我教育与发展。通过班级调查,大部分学生都渴望能有自我调控,进行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从而希望来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他们不喜欢停留在管制的层面,可往往有没有约束自己的能力,道德评价能力较低,因此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不必一味的条纲条纹的一一训导,剥夺学生的自我权利,把教育的过程留给学生在已有的认识上,自己不断的反思,对照,来不断规范自己,在体验中逐渐体察,感悟生成,进行自我教育。 我们知道,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学校的大部分教育教学活动都在班级中进行。在班级建设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要求、自我计划、自我实践、自我评价的自我教育过程,让学生在集体教育中完善和发展个人,最终转换为学生内心的某种觉悟和信念,并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地服从自己,即走向自律。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2.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他竭力反对传统教育中压制学生,置学生于被动地位的弊端,主张把教育的中心转移到学生方面来,使学生成为中心,成为教育的主宰。 (二)课题的界定: 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活动,是以学生自我意识的唤醒与发展为突破口,以端正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基础,以育人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健全人格,发展自学、自强、自治能力为目标。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品德上自检、行为上自控、管理上自治、心理上自调、学习上自主、身体上自健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小学学生自主管理,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心理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在学校、班级日常管理中培养小学生主体性、合作性等个体心理素质的教育。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应有的行为规范的观念和习惯,实现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受教育的人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