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区三校(联考)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12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D.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B.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C.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D.牡丹花呈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

3、一束光线垂直地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后,反射角是()

A. 180°

B.90°

C. 45°

D.0°

4、关于中学生的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成年人行走速度是11m/s B.身高大约为160m

C.质量大约为500kg D.密度大约为1.0×103kg/m3

5、如图1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A.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ρ甲<ρ乙

D. 无法判断

6、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

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2)。视力

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A、5m

B、4.6m

C、2.5 m

D、2.1m

7、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A、镜中的花朵

B、树荫下的圆形光

C、水中的筷子

D、倒映在水中的山

8、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B.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C.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9、如图3所示的四幅图,分别表示来自远处的平行光线经远视眼、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和对它们进行矫正的做法,其中表示远视眼成像及矫正做法配对正确的是()

图2

图1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制成如图4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

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

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图4

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

11、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然后立即返回,速度是20m/s。则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

A.24m/s B.25 m/s C.26 m/s D.无法判断

12、托盘天平调节好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这时应()

A.将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B.将游码向右移动

C.减少盘中的砝码D.向右盘中添加砝码

13、甲、乙两块金属,它们的体积之比是2∶5,质量之比是1∶2,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A.1∶5 B.5∶1 C.4∶5 D.5∶4

14、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15、一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

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

图5 一下,则在光屏上()

A.呈现放大正立的像B.无法呈现清晰的像

C.呈现缩小倒立的像D.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16、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下表。这种液体的密

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30 50 70

液体的体积V/cm310 30 50

A.3.0×103kg/m3 10g B.1.7×103kg/m3 10g

C.1.4×103kg/m3 20g D.1.0×103kg/m320g

二.填空题(本题共10题,每空1分,共20分)

17、音乐厅正在举行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

男中音的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比男中音的高。

18、一架飞机匀速直线飞行,它在3s 内飞过的路程是600m ,它的速度是________m/s.继续飞行10s

的路程

19、单位换算:(1)2.8m= nm ; (2)5g/cm 3= kg/m 3。 20、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个现象称为光的_______,这种现象是通过光的_______形成的.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

21、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m ,湖水深2m ,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 “倒影”距离湖面_____m 。 22、李华在湖边观鱼如图6所示,这条鱼的实际位置在 点处,但李华所看见的鱼却是

在 点处。(选填“A ”或“B ”)

23、如

图7所

示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 和物距u 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cm ;当物距为15cm 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4、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当冰熔化成水时,体积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图6

图6 图7

25、 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 3,质量是6750kg ,则它的密度是 ,若将金属块截 去2/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

26、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 、B 两金属球,其中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 、60g ,体积分别为16cm 3、12cm 3。实心球是 (填“A ”或“B ”)球,它的密度为_________ kg/m 3.

三、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2分,共计6分)

27、一束光线AO 以与水面成300的角斜射到水面,试在图8中画出光线AO 经过水面后的反射和折射光路图。

28、如图9所示,请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29、完成图10中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30、(3分)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面的基本实验仪器吗?

(1)如图11所示是马虎同学使用托盘天平时的实验情景,请你指出存在的两处错误: (a) ; (b) 。 (2)如图12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图8

图9

图10

图7

空气

水 A

O 30°

31、(3分)利用如图13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 沿EO 射到O 点,若将纸板B 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 上看不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

(2)将入射光线EO 向法线远离时,看到反射光线OF (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3)将纸板A 、B 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 沿FO 射到O 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E 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 。

32、(5分)如图14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 的像重合,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 。再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 ,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将 (选填“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3)将蜡烛A 逐渐靠近玻璃板,它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11

图12

图14

图13

(4)如果点燃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

33、(7分)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15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 cm。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15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在(2)小问的基础上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屛上的像(填选项序号)。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

(5)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近视眼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 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4、(4分)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时,小明同学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入下表.但图15甲

图15乙

他漏填了第二次测量的质量和体积,其质量和体积的读数如图17所示. (1)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漏填的二个数据;

(2)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次数1、3或(2、4),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

(3)分析从表中的实验次数1、2或(3、4),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 ___ 。 35、(4分)小东在做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时,若指针静止位置如图16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D 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小东的测量步骤如下:

①往空烧杯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 1=48.2g ; 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为20cm 3; ③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 2(如图15乙所示).

实验次数

物理

研究对象

质量m/g

体积V/

cm 3 比值(质量:体积)

数据 单位 1 铁块1 79 10 7.9

g/cm 3 2 铁块2 158 20 g/cm 3 3 铜块1 89

10 8.9 g/cm 3 4

铜块2

20

8.9 g/cm 3

图15

图16

请你帮助他将下面的实验记录表填写完整.

五、计算题:(36题3分,37题6分,38题7分,共16分)

36、(3分)有一金属的质量为54g,体积为20cm3,求金属密度是多少?

37、(6分)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有异常情况到立即刹车制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对应的时间为制动时间。若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以12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求:

(1)反应距离是多少?

(2)为避免与前车相撞,在正常行驶时驾驶员必须使自己驾驶的汽车与前面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一距离至少要大于多少米?

(3)若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以12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的制动时间为4.46秒,求司机从发现异常情况到车停止这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8、(7分)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g。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上杭县城区三校2019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联考

八年级物理试题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5 D C D D A 6-10 B C B B B 11-15 A C D C D 16 D

二.填空题(本题共10题,每空1分,共20分)

17、响度,音调 ; 18、 200, 2000 ; 19、2.8×109 ,5×103 20、色散,折射,不能; 21、3m ; 22、A ,B ; 23、10,投影仪 ; 24、每立方的水的质量为0.9×103千克,变小; 25、2.7×103千克/米3,2.7×103千克/米3 26、A ,8×103 三、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2分,共计6分)

空气

A

O 30°

图8 图9 图10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30、(1)(a)用手直接拿砝码(b)没有左物右码;(2)3.40

31、(1)同一平面(2)远离(3)光路可逆

32、(1)便于观察像的位置(2)相同,没有(3)不变(4)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33、(1)10.0(2)倒立,缩小,照相机(3)靠近(4)D(5)右

34、(1)7.9,178(2)体积相同不同的物体,质量不同(3)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35、(1)左(2)26.2,22.0, 1.1×103千克/米3

36解:ρ=m /V(1分)= 54g /20cm3(1分)= 2.7g/cm3; (1分)

37解:(1)120 km/h = 100/3 m/s

S1 = v1 t1= 100/3 m/s ×0.54s = 18m (3分)

(2) s = s1+ s2= 18m + 85m = 103m (1分)

(3)v = s/t = 103m/(0.54s+4.46s) = 20.6m/s (2分)

38解:

(1):m排=m总-m剩=360g-240g=120g; (1分)

(2) V排=m排/ ρ水=120g /1g/cm3 =120cm (2分)

V橘=V排=120cm (1分)

ρ橘=m橘/V橘=114g /120cm3 =0.95g/cm3; (1分)

(3)偏小(1分)

因为测柑橘的体积偏大,即排开水的体积时,柑橘会带出一部分水,使排开水的质量变大、使排开水的体积变大。(1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