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材料强度取值的理解和应用

关于材料强度取值的理解和应用
关于材料强度取值的理解和应用

个人精心收集整理.word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于材料强度的理解

1 材料强度介绍

材料强度有3种,以抗压特性为例,分别是fcu k、fck、fc,含义如下:

fcuk: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代表混凝土强度等级;

fck: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fc:抗压强度设计值

2 理解

强度标准值和强度设计值本质是材料强度的保证率不同。在实际工作中,按同一标准生产的混凝土各批之间的强度是有差异的,试验所得的强度也不完全相同,在确定强度标准值和强度设计值时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变异性。

强度标准值相当于实测棱柱体轴压强度平均值-1倍的方差,取值有84.13%的保证率。

强度设计值相当与实测棱柱体轴压强度平均值-2倍的方差,取值有97.73%保证率。

3 应用

混凝土结构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时,使用的是强度设计值,称为截面设计承载力。

混凝土结构进行抗震验算时,对于中小地震,一般按结构处于弹性阶段设计,因此可采用强度设计值,这样就能使结构有较大的安全储备;对于大震,允许结构发生开裂、变形以及屈服,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截面不需要承载力方面的安全储备,因此采用的是强度标准值,也称截面实际承载力。

E2地震分析时,需要定义非线性材料特性(钢筋和混凝土),用于计算m-fai曲线,当混凝土使用mander本构时,在civil 2012中的定义界面如下:

关于无约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定义需要注意2点:

1 中国规范(fcu k)和美国规范(f’ c)混凝土强度等级差异。fcuk=0.85f’c。

2 fco’抗压强度的取值。目前,工程师取用的是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及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范院士的桥梁抗震延性设计中关于mander本构的参数的解释也是这么采用的。

个人对fco’抗压强度的取值有不同观点。结合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出取值是由设计标准决定的,如果是弹性设计标准,取用的是设计强度,是弹塑性设计的标准,取用强度标准值。mander本构是用来计算m-fai曲线的,考虑了m对刚度的影响,模拟了开裂、初始屈服、屈服意见极限强度各阶段的计算,因此应是弹塑性设计的标准,故应取用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园艺设施覆盖材料的种类及性能

第三章园艺设施覆盖材料的种类及性能 [目的要求] :了解园艺设施覆盖材料的种类,理解园艺设施覆盖材料与性能之关系,掌握园艺设施覆盖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基本内容] : 第一节园艺设施覆盖材料的种类 第二节园艺设施覆盖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园艺设施覆盖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园艺设施覆盖材料的性能 [教学时数] :2 [教学过程] : 第一节园艺设施覆盖材料的种类 传统覆盖材料草帘、纸被、玻璃、棉被。 现代覆盖材料 1、地膜 2、塑料薄膜 3、硬质塑料板 4、无纺布 5、复合保温被 6、反光膜 7、遮阳网 第二节园艺设施覆盖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一透明覆盖材料及其应用 (一) 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具有质地轻、价格低、性能优良、使用和运输方便等优点,因而成为我国目前设施农业中使用面积最大的覆盖材料。目前我国使用的农用薄膜主要有聚氯乙烯(pvc) 、聚乙烯(PE)和乙烯醋酸乙烯(EVA)多功能复合膜等三大类。 1. 聚氯乙烯(PVC) 为我国及其他国家使用最普遍的薄膜之一,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原料加入适量的增塑剂(增加其柔性)制作而成,具有较好的透光性的特点,但其吸尘性强,难清洗,透光率下降速度快。夜

间保温性比聚乙烯膜强,因其红外线透过率低,且耐高温日晒,抗张力、伸长力强,较耐用,雾点较轻,折断或撕裂后,易粘补,但耐低温性不及聚乙烯膜,低温脆化温度为-50 C,硬化温度为-30 C,适于风砂尘土少,夜间保温性要求高的北方地区使用。近些年来,人们在生产聚氯乙烯薄膜的 同时,还添加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以提高耐候性,添加表面活性剂以提高防雾效果,推出了种类繁多,功能丰富的聚氯乙烯系列产品,常见的种类有:① PVC 普通膜:有效使用期4-6 个月;厚度0.08-0.12 毫米,幅宽 1.0 , 2.0 , 3.0米;②PVC防老化膜:在聚氯乙烯吹塑成型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防老化母料制成,有效使用寿命可延长至8?10个月;③PVC无滴膜:在PVC棚膜材料中再加入一定比例的表面活性剂,使膜表面具有与水相似的表面张力,防止了膜表面雾滴的产生,防雾滴持效期4-6 个月;④PVC防尘无滴膜:在无滴膜的外表面附上一层不易吸尘的薄膜,厚度 0.12毫米, 可保持较长时期内透光性良好,针对PVC 膜吸尘性强的缺点制成的新产品,适于冬春季大棚果菜的特早熟栽培。 2. 聚乙烯(PE)是由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或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吹制而成,除作为地膜使用外,也广泛作为外覆盖和保温多重复盖使用。与聚氯乙烯相比其具有比重轻(0.95,PVC为1.41 )、幅 度大和覆盖比较容易的优点。另外,聚乙烯薄膜还具有吸尘少、无增塑剂释放等特点,使用一段时间后的透光率下降比聚氯乙烯低。但其吸收紫外线率比聚氯乙烯高,已引起聚合物的光氧化而加速薄膜的老化,故此,其使用寿命要比聚氯乙烯短。PE棚膜的优点是透光性强, 不易吸尘,耐低温性好,低温脆化温度为-70 C,比重轻,相同重量下的覆盖面积比PVC多24 %左右;红外线透过率高,故夜间保温性不及PVC ,常出现夜间棚温逆转现象,且雾滴性大,耐高温性差,抗张力、伸长力不及PVC ;但延伸率大,由于它制作时可采取吹塑工艺,所以幅度可大可小,最宽的可达10 米左右,使用时可省略烙接,系目前南方地区的主要棚膜。国产品主要有:① PE普通膜:有效使用期4-6个月,厚度0.06?0.12毫米,幅宽有1.5、2.0、3.0、3.5、4.0、5.0米等;②PE长寿膜或称PE防老化膜:系在生产普通膜的原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紫外线吸收剂及抗氧化剂等防老化剂,克服了普通膜不耐高温日晒的缺点,有效使用寿命可延长至12?18 个月;厚度有0.1?0.12 毫米,幅宽1.0 、 1.5、2.0、3.0米等规格;③PE长寿无滴膜:在PE长寿膜的配方中加入无滴剂制成,防雾滴持效期2-4 个月,有效使用期12—18 个月。适于冬春持续 覆盖栽培果菜类蔬菜;④ PE 复合多功能膜:在PE膜的原料中,加入多种功能助剂,使产品具有长寿、保温、无滴、增加散射光、阻止近紫外线透过,从而具有减轻某些病害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的棚膜。 3. 乙烯-醋酸乙烯(EVA、多功能复合膜 系利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基础材料而生产的,是一种新型薄膜,相比较于聚乙烯膜,它的透光性、柔韧性、耐冲击力、耐低温性等大大提高,其无滴、保温和防老化等性能均优于聚乙烯膜,与聚乙烯膜相比,无滴期长达5?6个月,保温性提高2?3 C。

电场线

学科:物理 教学内容:电场线 【基础知识精讲】 1.电场线 定义:在电场中画出的一系列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终止的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电场方向相同,这些曲线就叫电场线. 电场是客观存在的,而电场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场强大小和方向,而人为地引入(画出)的一簇假想曲线,并非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2.电场线的基本性质 (1)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 (2)电场线的疏密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疏弱密强). (3)静电场中电场线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它不封闭,也不在无电荷处中断. (4)任意两条电场线不会在无电荷处相交(包括相切). 3.匀强电场 (1)定义:电场中各点场强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电场就叫匀强电场. (2)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组疏密程度相同(等间距)的平行直线.例如,两等大、正对且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场中,除边缘附近外,就是匀强电场.如图 4.常见电场的电场线

【重点难点解析】 重点 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 难点 理解电场线的性质,理解电场线是引人的假想的线,并不真实存在. 1.点电荷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时的运动轨迹即为一条电场线吗? 解析 显然不是.首先,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是带电粒子的位置在空间分布图像,是实际存在的;而电场线是人们为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假想线,实际上并不存在.其次,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反映带电粒子的速度方向,而电场线的切线方向即场强方向反映正电荷受力方向,很显然,速度方向与力的方向毫无关系.因此,电场线与运动轨迹是两回事. 但是,当电场线是直线,且带电粒子初速为零或初速方向在这一条直线上时,带电粒子将沿电场线运动,即它们重合,这是一种特例.即使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也不能说运动轨迹就是一条电场线,因为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概念. 2.对电场线的疏密的意义的正确理解 (1)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但仅有一条电场线是不能判定场强大小的,如图所示为一条水平向右的电场线,由此只能确定三点的场强方向都为水平向右,但不能判断a 、b 、c 三点场强的大小 .设想该电场线是左边某正点电荷发出,则有E a >E b >E 若该电场线是在右边的一负点电荷所形成,则有E a <E b <E c ;若该电场线是某匀强电场中的一条,则有E a =E b =E c ,故一条电场线不能判断场强大小. (2)就电场线的疏密而言,必指空间某一范围,因此用电场线的疏密表示某点场强的大小, 应以该点周围一个小面积内的电场线条数来考虑,同时不能错误认为电场线经过点的场强一定大于电场线间不在电场线上点的场强. 【难题巧解点拨】 例1 A 、B 为带异种电量的两点电荷,c 、d 为A 、B 连线上的两点,且Ac=Bd ,如图所示,关于c 、d 两点间电场强度的情况是( ) A.由c 到d 电场强度由大变小 B.由c 到d 电场强度由小变大 C.由c 到d 电场强度不变 D.由c 到d 电场强度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 c 、d 间的电场处于A 、B 两异种点电荷所形成的叠加场,各点场强可由E A +E B 表示,但计算起来较繁杂,可借助电场线来描绘,如下图所示,从电场线分布看,c —d 电场线密—疏—密,因此电场强度先变小后变大.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_知识点_及典型例题

作出图中AB杆的受力图。 A处固定铰支座 B处可动铰支座 作出图中AB、AC杆及整体的受力图。 B、C光滑面约束 A处铰链约束 DE柔性约束 作图示物系中各物体及整体的受力图。 AB杆:二力杆 E处固定端 C处铰链约束

(1)运动效应:力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应。 (2)变形效应:力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和尺寸改变的效应。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表示方法: (1)力是矢量,在图示力时,常用一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注意表明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 (2)在书写力时,力矢量用加黑的字母或大写字母上打一横线表示,如F、G、F1等等。 5、约束的概念:对物体的运动起限制作用的装置。 6、约束力(约束反力):约束作用于被约束物体上的力。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 约束力的作用点,在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的接处 7、主动力: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作用于被约束物体上的除约束力以外的其它力。 8、柔性约束:如绳索、链条、胶带等。 (1)约束的特点:只能限制物体原柔索伸长方向的运动。 (2)约束反力的特点:约束反力沿柔索的中心线作用,离开被约束物体。() 9、光滑接触面:物体放置在光滑的地面或搁置在光滑的槽体内。 (1)约束的特点:两物体的接触表面上的摩擦力忽略不计,视为光滑接触面约束。被约束的物体可以沿接触面滑动,但不能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压入接触面。 (2)约束反力的特点: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反力沿接触面的公法线,通过接触点,指向被约束物体。() 10、铰链约束:两个带有圆孔的物体,用光滑的圆柱型销钉相连接。 约束反力的特点:是方向未定的一个力;一般用一对正交的力来表示,指向假定。()11、固定铰支座 (1)约束的构造特点:把中间铰约束中的某一个构件换成支座,并与基础固定在一起,则构成了固定铰支座约束。

电场线

单元(片)名称:电场线和电场强度(共用3课时) 一、教学重点 知识点1:电场强度 (一)理解要点: 电场强度的物理意义 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及方向的物理量,反映了电场力的特性。 (二)注意事项: 电场强度的定义 在电场中放一个检验电荷,它所受到的电场力跟它所带电量的比值叫做这个位置上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 定义式: 单位:牛/库(N / C) ①矢量性:场强是矢量,其大小按定义式计算即可,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负电荷受电场力方向与该点场强方向相反。 ②唯一性:电场中某一点处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是唯一的,其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场源电荷及空间位置。是客观存在的,与放不放检验电荷以及放入检验电荷的正、负电量的多少均无关,既不能认为与成正比,也不能认为与成反比。 (三)应用形式: 选择、填空、计算 知识点2:电场线的意义及规定 (一)理解要点: 电场线是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规定电场线上每点的场强方向沿该点的切线方向,也就是正电荷在该点受电场力的方向(负电荷受力方向相反)。曲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 (二)注意事项: ①电场线是人们为了研究电场而假想的曲线,不是实际存在的线。

②没有电场线通过的位置不一定就没有电场存在。 ③电场线只能描述电场的方向及定性地描述电场的强弱,并不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是由带电粒子受到的合外力情况和初速度共同决定。电场中的电场线确定以后是不变的,但是电荷在电场中运动时初速度不同,得到的运动轨迹可以有无数种。只有当电场线是直线,而带电粒子又只受电场力作用时运动轨迹才有可能与电场线重合。 1、电场强度的理解 2、电场强度和电场力的比较 ①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可导出电场力F=qE。 只要场源确定,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就都唯一地确定了。若知道某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就可求出电荷在该点受的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电场力是由电荷和场强共同决定的,而场强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 (三)应用形式: 选择、填空、计算 知识点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 (一)理解要点:

金属材料的塑性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金属材料在受到拉伸时,长度和横截面积都要发生变化,因此,金属的塑性可以用长度的伸长(延伸率)和断面的收缩(断面收缩率)两个指标来衡量。 金属材料的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愈大,表示该材料的塑性愈好,即材料能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而不破坏。一般把延伸率大于百分之五的金属材料称为塑性材料(如低碳钢等),而把延伸率小于百分之五的金属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如灰口铸铁等)。塑性好的材料,它能在较大的宏观范围内产生塑性变形,并在塑性变形的同时使金属材料因塑性变形而强化,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保证了零件的安全使用。此外,塑性好的材料可以顺利地进行某些成型工艺加工,如冲压、冷弯、冷拔、校直等。因此,选择金属材料作机械零件时,必须满足一定的塑性指标。字串2 编辑本段 金属材料的硬度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1.布氏硬度(HB) 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2.洛氏硬度(HR) 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根据试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种不同的甓壤幢硎荆?HRA:是采用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等)。 HRB:是采用100kg载荷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 HRC:是采用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钢等)。 3 维氏硬度(HV) 以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值(HV)。

电势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必定相等 B .两等势面一定相互平行 C .若相邻两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则等势面密的地方电场强度大 D .沿电场强度的方向,等势面的电势逐渐降低 2.如图1-5-13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线,a 、b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 =-50 V ,φb =-20 V ,则a 、b 连线的中点c 的电势φc 应为( ) A .φc =-35 V B .φc >-35 V C .φc <-35 V D .无法判定 3.如图9所示,a 、b 是电场线上的两点,将一点电荷q 从a 移到b ,电场力做功为W ,且知a 、b 间的距离为d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W q B .a 处的电场强度为E =W qd C .b 处的电场强度为E =W qd D .a 点的电势为W q 4.如图10所示,两个等量异种电荷在真空中相隔一定距离,OO ′ 代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面,在两点电荷所在的某一平面上取图示1、2、 3三点,则这三点的电势大小关系是( ) A .φ1>φ2>φ3 B .φ2>φ1>φ3 C .φ2>φ3>φ1 D .φ3>φ2>φ1 5.对于点电荷电场,我们取无穷远处为零势点,无穷远处电场强度也为零.那么( ) A.电势为零的点,场强也为零 B.电势为零的点,场强不一定为零;但场强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 C.场强为零的点,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点,场强不一定为零 D.场强为零的点,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点,场强一定为零 6. 如图13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A 、B 两点,它们间的距离为2 cm ,两点的连线与 场强方向成60°角.将一个电荷量为-2×10-5 C 的电荷由A 移到 B ,其电势能增加了0.1 J .问: (1)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做了多少功? (2)A 、B 两点的电势差U AB 为多大? (3)匀强电场的场强为多大? 7.如图14所示的电场,等势面是一簇互相平行的竖直平面,间隔均为d ,各等势面电势已在图中标出.现有一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以初速度v 0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上射入电场,要使小球做直线运动.问: (1)小球应带何种电荷?电荷量是多少? (2)在入射方向上小球最大位移是多少?(电场范围足够大)

材料力学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 包申格效应:指原先经过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同向加载,弹性极限(σP)或屈服强度(σS)增加;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σP)或屈服强度(σS)降低的现象。 解理断裂:沿一定的晶体学平面产生的快速穿晶断裂。晶体学平面--解理面,一般是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面。 解理面:在解理断裂中具有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体学平面。 韧脆转变:材料力学性能从韧性状态转变到脆性状态的现象(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转变微穿晶断裂,断口特征由纤维状转变为结晶状)。 静力韧度: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料从变形到断裂所消耗的功叫做静力韧度。是一个强度与塑性的综合指标,是表示静载下材料强度与塑性的最佳配合。 可以从河流花样的反“河流”方向去寻找裂纹源。 解理断裂是典型的脆性断裂的代表,微孔聚集断裂是典型的塑性断裂。 5.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 与以下三个方面相联系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屈服强度 位错增值和运动 晶粒、晶界、第二相等

外界影响位错运动的因素 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考虑 (一)影响屈服强度的内因素 1.金属本性和晶格类型(结合键、晶体结构) 单晶的屈服强度从理论上说是使位错开始运动的临界切应力,其值与位错运动所受到的阻力(晶格阻力--派拉力、位错运动交互作用产生的阻力)决定。 派拉力: 位错交互作用力 (a是与晶体本性、位错结构分布相关的比例系数,L是位错间距。)2.晶粒大小和亚结构 晶粒小→晶界多(阻碍位错运动)→位错塞积→提供应力→位错开动→产生宏观塑性变形。 晶粒减小将增加位错运动阻碍的数目,减小晶粒内位错塞积群的长度,使屈服强度降低(细晶强化)。 屈服强度与晶粒大小的关系: 霍尔-派奇(Hall-Petch) σs= σi+kyd-1/2 3.溶质元素 加入溶质原子→(间隙或置换型)固溶体→(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半径不一样)产生晶格畸变→产生畸变应力场→与位错应力场交互运动→使位错受阻→提高屈服强度(固溶强化)。 4.第二相(弥散强化,沉淀强化) 不可变形第二相

金属材料强度

金属材料强度:强度就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与破坏得能力.主要指标可分为抗拉(最基本强度指标)、抗压、抗弯、抗扭与抗剪强度. 塑性:材料在外力(静载)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被破坏得能力.主要指标为伸长率与断面收缩率。 硬度:材料抵抗更硬物体压入得能力.常用指标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与维氏硬度. 下列硬度指标就是否正确? HBS210-240 180-210HRCHRC29—25 450-480HBS钢得热处理:钢固态下,采用适当方法进行加热、保温与冷却,以改变钢得内部组织与结构,从而获得所需性能得一种工艺方法。 预先热处理:为消除坯料或半成品得某些缺陷或为后续得切削加工与最终热处理做组织准备得热处理。(退火、正火) 最终热处理:为使工件获得所要求得使用性能得热处理。 退火与正火得区别与选用:与退火相比、正火得冷却速度稍快,过冷度较大。 选用:1切削加工性考虑。作为预先热处理,低碳钢退火优于正火,而高碳钢正火后硬度太高,必须采用退火. 2使用性能上考虑.对于亚共析钢,正火处理比退火处理具有更好得力学性能。如果零件得性能要求不就是很高,则可用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对于一些大型、重型零件,当淬火有开裂危险时,则采用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但当零件得形状复杂,正火冷却速度较快开裂危险时,则采用退火为宜。 3 经济上考虑。正火比退火得生产周期短、耗料少、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便,因此在可能得条件下应采用正火。 钢淬火后为什么一定要回火,说明回火得种类及主要应用范围. 钢件经淬火后,虽然具有很高得硬度与强度,但脆性大,并且具有较大得淬火应力,因此在退火后,必须配以适当得回火. 种类及范围:高温回火:用于重要零件如轴、齿轮等。 中温回火:用于各种弹性元件及热锻模。 低温回火:用于各种工、模具钢及要求硬而耐磨得工件。 调制及特点:淬火后,加热到500-650度,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获得良好得综合力学性能,在保持高强度得同时,具有良好得塑、韧性,硬度为200—330HBS。

电场线电场强度的理解及计算

1.考点及要求:(1)静电场(Ⅰ);(2)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Ⅱ);(3)电场线(Ⅰ).2.方法与技巧:(1)分清是平面上场强的叠加还是立体空间中场强的叠加,再

利用几何知识求解;(2)利用带电体或电场的对称性求合场强;(3)利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处理平衡问题. 1.(点电荷场强的计算与场强的合成)如图1所示,A、B、C、D为真空中矩形图形的4个顶点,AB长为3cm,BC长为4cm,在矩形顶点A、B、C三处各放置一个点电荷qA、qB、qC,其中qA、qC为负电荷,qB为正电荷.已知它们的电荷量大小之比为qA∶qB∶qC=64∶125∶27,点电荷qA产生的电场在D处的场强大小为E.则D处的合场强大小应为( ) A.1.25E C.0 B.2E D.2.5E 2.(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分析电场内的平衡问题)a、b两个带电小球的质量均为m,所带电荷量分别为+3q和-q,两球间用绝缘细线连接,a球又用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在两球所在的空间有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平衡时细线都被拉紧,则平衡时可能位置是( ) 3.已知表面电荷均匀分布的带电球壳,其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现有表面电荷均匀分布的带电半球壳,如图2所示,CD为通过半球顶点C与球心O的轴线.P、Q为CD轴上关于O点对称的两点.则( ) A.P点的电场强度与Q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P点的电场强度与Q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P点的电场强度比Q点的电场强度强 D.P点的电场强度比Q点的电场强度弱 4.(多选)如图3所示,有一正方体空间ABCDEFG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点放置一正点电荷,则B、H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B.若A点放置一正点电荷,则电势差UBC>UHG C.若在A、E两点处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则C、G两点的电势相等 D.若在A、E两点处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则D、F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5.(多选)如图4所示,虚线AB和CD分别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相交于O点,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处于椭圆的两个焦点M、N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处电势、场强均相同 B.C、D两处电势、场强均相同 C.在虚线AB上O点的场强最大 D.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O处的电势能大于在B处的电势能

覆盖材料的种类和性能

棚室覆盖材料

棚室覆盖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简介 棚室覆盖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是人类在同干旱、低温、霜冻和风、雨、雪等自然灾害的长期斗 争中,以及在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长期实践中 逐步认识和发展起来的。利用日益发达的现代 科学技术,大力开发推广高科技含量的新型棚 室覆盖材料的设施园艺,对于防灾、减灾,挖 掘农业的内在潜力,建设持续高产、优质、高 效农业,促进我国的菜园子建设,增加菜农收入,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保持社会稳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摆脱大自然的束缚,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利用 保护设施抗御恶劣的自然条件,进行超时令、反季节蔬菜、瓜、果栽培的伟大实践。 ●史载,公元206一211年间,“冬种瓜于骗山(今陕西临 渔境内)谷中温处,瓜实成”。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原始的温室栽培。 ●到了汉代,纸张的发明,使温室栽培进入了以纸为透 光覆盖材料的纸宙温室时代。玻璃问世以后,便取代纸,大大改善了温室的光照条件,增强了温室效应,促进了温室的发展。 ●本世纪30—50年代,以玻璃为透明覆盖材料的阳畦、 改良阳畦和温室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易破损,对骨架要求严格,建造和维修难度大、费用高,不利于推广普及。

●50年代中后期,随着塑料小拱棚覆盖栽培方式的引进, 揭开了我国以塑料薄膜取代玻璃作为透明覆盖材料的棚室栽培新篇章。 ●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聚氯乙烯(PVC)薄膜大面积应 用于大、中、小棚栽培,促进了我国塑料棚园艺的发展。 ●然而,1975—1976年冬春,由于农用聚氯乙烯薄膜增 塑剂选择不当,造成大面积棚栽作物中毒。此后,聚氯乙烯农膜厂家纷纷转产聚乙烯(PE)薄膜,除东北地区因气候严寒且有一定的生产和使用经验尚有一定市场外,其他地区均改用农用聚乙烯薄膜,并开始取代玻璃用作阳畦、改良阳畦和温室透明覆盖材料。

电场线在电场中的作用

电场线在电场中的作用 江西省都昌县第一中学李一新 电场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电场强度的强弱和方向而引入的假想的曲线。她在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有关问题时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电场线的稀密能判断电场强度的大小 电场线的稀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电场线越稀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小。 例1两带电量分别为q和-q的点电荷放在x轴上,相距为L,能正确反映两电荷连线上场强大小E与x关系的是如图1所示中的()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如图2所示,两电荷连线上场强大小E与x关系是关于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对称,靠近两点电荷附近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较大,中央最稀电场强度最小,但不是零,因此正确的选项为A。 二、利用电场线的方向来判断电场力的方向 电场线在某点的切线方向为电场强度的方向。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同,负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根据电场力的方向和电场强度的方向可判断带电体的电性,根据电场力的方向和电荷移动情况还可以判断电场力做功情况。 例2如图3所示,初速度为v的带电粒子,从A点射入电场,只受电场力作用沿虚线运动到B点,试判断: (1)粒子带电性质;

(2)粒子加速度大小如何变化; (3)粒子的速度大小如何变化。 解析:(1)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沿虚线运动到B点,则所受电场力的方向指向弯曲的内侧,与电场线的方向相同,所以粒子带正电。 (2)粒子向电场线密的地方运动,所受的电场力不断增大,则加速度不断增大。 (3)粒子速度方向为轨迹的切线方向,与电场力方向的夹角小于900,电场力做正功,粒子的速度大小不断增大。 例3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方形的abcd,顶点a、c处分别固定一个正点电荷,电荷量相等,如图4所示。若将一个带负电的粒子置于b点,自由释放,粒子将沿着对角线bd往复运动。粒子从b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 A.先作匀加速运动,后作匀减速运动 B.先从高电势到低电势,后从低电势到高电势 C.电势能与机械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 D.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非匀强电场的定性分析 【典例1】某电场中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等势面,过a、b两点的等势面电势分别为40 V和10 V,则a、b连线的中点c 处的电势应为( ) A.一定等于25 V B.大于25 V C.小于25 V D.可能等于25 V 【通型通法】 1.题型特征:非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定性分析。 2.思维导引: 【解析】选C。因为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根据等势面的形状可知,电场线从左向右由密变疏,即从a到c,电场强度逐渐减弱,而且电场线方向从a→b。ac段电场线比bc段电场线密,ac段场强较大,根据公式U=Ed可知,a、c间电势差U ac大于c、b间电势差U cb,即φa-φc>φc-φb,得到: φc<= V=25 V。 如图所示的同心圆是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一个电子只在电场力作用

下沿着直线由A→C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B为线段A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沿AC方向运动时受到的电场力越来越小 B.电子沿AC方向运动时它具有的电势能越来越大 C.电势差U AB=U BC D.电势φA<φB<φC 【解析】选B。该电场为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电子沿AC方向运动时受到的电场力越来越大,选项A错误;根据电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由A→C运动时的速度越来越小,它具有的电势能越来越大,选项B正确;由于电场为非匀强电场,由U=Ed可以定性判断电势差U ABφB>φC,选项D错误。 匀强电场的定量计算 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AB=5cm, BC=12cm, 其中AB沿电场方向,BC和电场方向成60°角。一个电荷量为 q=4×10-8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W1=1.2×10-7J。 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2)电荷从B到C,电荷的电势能改变多少? 【解析】(1)由W1= qE·AB得,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E==N/C=60 N/C (2)电荷从B到C,电场力做功为:

材料力学复习总结

《材料力学》第五版 刘鸿文 主编 第一章 绪论 一、材料力学中工程构件应满足的3方面要求是:强度要求、刚度要求和稳定性要求。 二、强度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 力。 三、材料力学中对可变形固体进行的3个的基本假设是: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和各向同性假设。 第二章 轴向拉压 一、轴力图:注意要标明轴力的大小、单位和正负号。 二、轴力正负号的规定:拉伸时的轴力为正,压缩时的轴力为负。注意此规定只适用于轴力,轴力是内力,不适用于外力。 三、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N F A σ= 注意正应力有正负号,拉伸时的正应力为正,压缩时的正应力为负。 四、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及切应力的计算公式:2cos ασσα=,sin 22 αστα= 注意角度α是指斜截面与横截面的夹角。 五、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强度条件[],max max N F A σσ=≤ 六、利用正应力强度条件可解决的三种问题:1.强度校核[],max max N F A σσ=≤ 一定要有结论 2.设计截面[],max N F A σ≥ 3.确定许可荷载[],max N F A σ≤ 七、线应变l l ε?=没有量纲、泊松比'εμε=没有量纲且只与材料有关、 胡克定律的两种表达形式:E σε=,N F l l EA ?= 注意当杆件伸长时l ?为正,缩短时l ?为负。 八、低碳钢的轴向拉伸实验:会画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知道四个阶段及相应的四个极限应力:弹性阶段(比例极限p σ,弹性极限e σ)、屈服阶段(屈服

浅谈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

浅谈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 贠锦鹏 摘要:运用电势梯度法和矢量代数法两种方法证明了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归纳出已知电场 强度求电势和已知电势求电场强度的方法. 关键词:电场强度; 电势;关系 引言 电场强度和电势是物理知识中的重要内容,是理解、掌握电磁学知识的基础。在国内比较经典的几种电磁学教材中,对电场强度和电势关系的推导由于对等电势面法线方向规定的不一致,证明方法也有明显的差异[]21- ,这使得在具体教学中学生对推导过程的理解产生困难。为此,我们运用电电势梯度法和矢量代数法两种方法给出了电场强度和电势关系的推导过程,这对实际教学有指导意义。 1.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 1.1 电势梯度法 设在电场中,取两个十分临近的等势面1和2(如图1所示),其电势为V 和V+dV (dV >0)。设1p 为等势面1上的一点,过1p 点 作等势面1的法线n ,规定其指向电势增加方向,它 与等势面2交于2p 点,场强E 与n 的方向相反。再由1p 点向等势面2任作一条直线交于3p 点。 从1p 向3p 引一位移矢量l d ,根据电势差的定 义,并考虑到两个等势面非常接近,因此:≈E 常矢 量,则有:dl E l d E dV V V θcos )(=?=+- 即:dl E dV θcos =-,令θcos E E l =为场强在l d 方 向上的投影,则有:dl dV E l -= (图1) 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沿任意l d 方向的投影等于沿该方向电势函数的空间变化率(电势函数的方向导数)的负值。 两个特殊方向: (1)当πθ=时,l d 沿n 方向,与E 方向相反,dl dV 有最大值,则该点电场强 度的大小为: dn dV E E n = = (2)当2/πθ=时,l d 沿τ 方向,与E 方向相垂直, dl dV 有最小值,则该点电 场强度的大小零,即: 0=x E 定义电势梯度(gradient )矢量: n dn dV V gradV = ?=

电场线、磁感线的理解和应用

电场线、磁感线的理解和应用 孙茂森 (枣庄市第八中学,山东 枣庄277800) 电场线、磁感线是我们认识和研究电场、磁场的重要工具,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其典型分布,对定性分析问题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要牢固掌握电场线、磁感线的物理意义及典型电场磁场的电场线、磁感线分布。同时,学习电场线、磁感线等概念时,要感悟建立模型的方法。 一.模型理解 我们知道,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可使我们对物理本质的理解更加细致深入,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更加清晰明了。电场线、磁感线的概念在形式上是抽象的,在内容上是具体的,因此,我们可以用模拟式模型来描述。 虽然电场线、磁感线都是为了研究电场和磁场而引入的一系列假想曲线,但是这些曲线并非人们单凭主观愿望臆造出来的。用电场线、磁感线这些模拟式模型能使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客观事物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但由于电场、磁场的性质不同,因此电场线与磁感线的意义不同: 相似之处:(1)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为了形象地描述场而引入的假想的曲线,实际上并不存在;(2)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用来描述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电场线和磁感线切线方向分别表示了电场和磁场的方向;(3)电场线和磁感线都不能相交.因为如果相交,在相交点就会出现两个切线方向,与电场和磁场中某一确定点的场的方向是唯一的相矛盾。 电场线和磁感线的显著区别是:静电场的电场线起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是非闭合的曲线,而磁感线是闭合的曲线。 问题1 关于电场线和磁感线正确的说法是( ) A.它们并不是电场或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只是用来形象化描述电场或磁场的一种方法。 B.带电平行金属板内部(除边缘部分)的电场线彼此平行且疏密均匀,可以看作匀强电场。在通电螺线管内部(除边缘部分)的磁感线互相平行且疏密均匀,可以看作匀强磁场。 C.只有电场线才有起始位置(正电荷或无限远处)和终止位置(负电荷或无限远处);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没有起始和终止位置。

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影响因素.

金属材料屈服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屈服强度是指材材料开始产生宏观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对于屈服现象明显的材料,屈服强度就屈服点的应力—屈服值;对于屈服现象不明显的材料,通常将应力-应变曲线上以规定发生一定的残留变形为标准,如通常以0.2%残留变形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符号为σ0.2或σys。 屈服强度通常用作固体材料力学机械性质的评价指标,是材料的实际使用极限。 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 影响屈服强度的内在因素有: 1.金属本性及晶格类型——纯金属单晶体的屈服强度由位错运动时所受的阻力决定。这些阻力有晶格阻力和位错间交互作用产生的阻力之分。其中晶格力与位错宽度和柏氏矢量有关,而两者又与晶体结构有关。位错间交互产生的阻力包括平行位错间交互产生的阻力和运动位错与林位错交互产生的阻力。用公式表示:T=αGb/L,式中α为比例系数,又因为密度ρ与1/L2成正比,因此,T=αGb ρ1/2,由此可见,密度增加,屈服强度也随之增加。 2.晶粒大小和亚结构——晶粒大小的影响是晶界影响的反映,减小晶粒尺寸将增加位错运动障碍的数目,减小晶粒内位错塞积群的长度,将使屈服强度提高。许多金属与合金的屈服强度与晶粒大小的关系均符合霍尔佩奇公式σ s =σ j +k y d-1/2,式中,σ j 是位错在基体金属中运动的总阻力,亦称摩擦阻力,它决定于 晶体结构和位错密度;k y 是度量晶界对强化贡献大小的钉扎常数,或表示滑移带端部的应力集中系数;d为晶粒平均尺寸。亚晶界的作用和晶界类似,也阻碍位错的运动。 3.溶质元素——纯金属中融入溶质原子形成间隙型或置换型固溶合金将会显著提高屈服强度,此即为固溶强化。这主要是由于溶质原子和溶剂原子直径不同,在溶质周围形成了晶格畸变应力场,该应力场产生交互作用,使位错运动受阻,从而提高屈服强度。 4.第二相——工程上的金属材料,其显微组织一般是多相的。第二相对屈服强度的影响与质点本身在金属材料屈服变形过程中能否变形有很大关系。据此可将第二相质点分为不可变形和可变形的两类。 根据位错理论,位错线只能绕过不可变形的第二相质点,为此,必须克服弯曲位错的线张力。不可变形第二相质点的金属材料,其屈服强度与流变应力就决定于第二相质点之间的间距。对于可变形的第二相质点,位错可以切过,使之同基体一起变形,由此也能提高屈服强度。 第二相的强化效果还与其尺寸、形状、数量和分布以及第二相与基体的强度、塑性相应硬化特性、两相间的晶体学配合和界面能等因素有关。在第二相体积比相同的情况下,长形质点显著影响位错运动,因而具有此种组织的金属材料,其屈服强度就比球状的高。 综上所述,表征金属微量塑性变形抗力的屈服强度是一个对成分、组织极其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受许多内在因素的影响,改变合金成分或热处理工艺可使屈服强度产生明显变化。

5mjt-经典高中物理-电场线的理解及应用

考点三电场线的理解及应用 1.电场线的三个特点 (1)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限远处出发,终止于无限远或负电荷处; (2)电场线在电场中不相交; (3)在同一幅图中,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较密,电场强度较小的地方电场线较疏. 2.六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 3.电场线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轨迹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不会与电场线重合,只有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两者才会重合. (1)电场线为直线; (2)带电粒子初速度为零,或速度方向与电场线平行; (3)带电粒子仅受电场力或所受其他力的合力方向与电场线平行. [诊断小练] (1)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肉眼看不见的线.() (2)电场线是闭合的曲线.() (3)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越靠近电荷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 (4)电场线的方向即为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 (5)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永远不会和电场线重合.() 【答案】(1)×(2)×(3)√(4)×(5)× 命题点1对电场线的理解 9.(2017·海南卷,2)关于静电场的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较疏 B.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小

C.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一定越来越低 D.电场线一定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 【解析】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强弱,那么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较密,故A错误;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会降低,因此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但电场线不一定越来越疏,则场强不一定越来越小,故B错误,C正确;电场线不一定与带电粒子的轨迹重合,只有电场线是直线,带电粒子的初速度为零或初速度方向与电场线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电场线才与带电粒子的轨迹重合,故D错误. 【答案】 C 命题点2电场线的判定及应用 10.某静电场中的电场线方向不确定,分布如图所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由M运动到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必定带正电荷 B.该静电场一定是孤立正电荷产生的 C.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 D.粒子在M点的速度大于它在N点的速度 【解析】带电粒子所受静电力沿电场线的切线方向或其反方向,且指向曲线弯曲的内侧,静电力方向大致向上,因不知电场线的方向,粒子的电性无法确定,所以选项A错.电场线是弯曲的,则一定不是孤立点电荷的电场,所以选项B错.N点处电场线密,则场强大,粒子受到的静电力大,产生的加速度也大,所以选项C正确.因静电力大致向上,粒子由M运动到N时,静电力做正功,粒子动能增加,速度增加,所以选项D错误.【答案】 C

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与电势差关系

1 / 7 辅导资料-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1.如图所示,在XOY 平面内有一个以O 为圆心,半径为R 的圆,P 为圆周上的一点,半径OP 与x 轴成θ角。若空间存在沿y 轴正方向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则O 、P 两点间的电势差U OP 可表示为:( ) A :θcos ER B: θcos ER - C :θsin ER D: θsin ER - 12.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 ) A .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 B .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 C .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D .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 3.电场中有A 、B 两点,A 点的电势φA =30 V ,B 点的电势φB =10 V,一个电子由B 点运动到A 点的过程中,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力对电子做功20 eV ,电子的电势能减少了20 eV B.电子克服电场力做功20 eV ,电子的电势能增加了20 eV C.电场力对电子做功20 eV ,电子的电势能增加了20 eV D.电子克服电场力做功20 eV ,电子的电势能减少了20 eV 4.如图,A 、B 、C 、D 、E 、F 为匀强电场中一个边长为10cm 的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A 、B 、C 三点电势分别为1.0V 、2.0V 、3.0V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10V/m B .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C .电荷量为1.6×10-19 C 的正点电荷从E 点移到F 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6×10-19 J D .电荷量为1.6×10-19 C 的负点电荷从F 点移到D 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少4.8×10-19 J 5.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三点A 、B 、C 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30ABC CAB ∠=∠=?, BC 。已知电场线平行于△ABC 所在的平面,一个电荷量q = -1×10-6 C 的点电荷 由A 移到B 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了1.2×10-5 J ,由B 移到C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6× 10-6 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设施园艺学—覆盖材料的种类和性能

第二章覆盖材料的种类和性能(4学时) 第一节透明覆盖材料的特性 透明覆盖材料种类很多,均需满足以下要求:具有良好的采光性、较高的密闭性和保温性,必要时可以进行换气,具有较强的韧度和耐候性以及较低的成本等。不同的栽培方式与用途,要求有不同特性的覆盖材料,因此有必要了解其基本特性。 一、光学特性 太阳光中分布有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它们通过薄膜等覆盖材料时会因反射和吸收等原因而减少,因此,覆盖材料对不同波长光谱的透过比例是决定各种覆盖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光合作用有效的波长区域为区域为可见光,透明覆盖材料的可见光透过率越高越好。因此,生产上要避免因灰尘和覆盖材料中的结露而引起透光率的下降。 其次,作为太阳光线组成的一部分,紫外线一方面有助于形态建成和花青素的形成以及昆虫的生育,另一方面又能抑制植物徒长和一些病原菌的生长。 因此,正确使用去除紫外线薄膜,在许多场合可达到减少病虫害和促进植株生长的目的,而对有传粉蜜蜂的死亡,从而影响坐果。而红外线则主要同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有关,所谓的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长波辐射这一段在起作用。 二、热特性 覆盖材料的热透过性能一方面影响加温温室的能耗,另一方面则影响非加温温室的保温性能,从而影响夜间温度。目前,除覆盖一些外覆盖材料以外,生产上还普遍覆盖一些内覆盖材料,以减少温室大棚中的热散耗,提高设施内的温度。除遮阳网和不织布以外,目前,还开发出一些能透过可见光、但不能透过红外线的塑料薄膜,它能显著地防止夏季温室中温度上升过高,并能改善作业环境。 三、湿度特性 温室内如果湿度过高不仅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且也容易引发灰霉病等病害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在塑料中添加防雾滴剂,或在薄膜等材料上涂布防雾滴剂以减低设施中的湿度,达到促进植株生长和减少农药使用量等目的。 四、耐候性 所谓耐候性是指覆盖材料经年累月之后表现不易老化的性能,它关系到覆盖材料的使用寿命,就综合耐候性而言,依强到弱次序为玻璃>硬质板>半硬质膜>软质膜,而软件质膜则是PVC>EVA>PE膜。 第二节透明覆盖材料的种类与应用 一、塑料薄膜 1.聚氯乙烯(PVC)薄膜 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原料加入适量的增塑剂(增加其柔性)制作而成,同时许多产品还添加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以提高耐候性和耐热性,添加表面活性剂以提高防雾效果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