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专项复习城乡分布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1练习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地理专项复习城乡分布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1练习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地理专项复习城乡分布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1练习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地理专项复习城乡分布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城镇分布

的主要特点1练习新人教版

1.我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A.第一级阶梯上 B.第二级阶梯上

C.第三级阶梯上 D.三个阶梯比较均衡

2.我国西北部城镇分散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平原面积小 B.水源供给不足

C.交通便利 D.山地面积广大

3.下列有关地形与城市聚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的城市都分布在平原地区

B.世界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濒海、濒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

C.在热带地区,城市大多分布在低地上

D.山区城市一般都位于山腰地带

4.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城市的人口规模 B、城市经济规模 C、城市用地规模 D、城市地域位置

5.分散式城市布局的原因不包括

A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B. 受矿产资源的分布影响

C .城市规模太小 D. 交通干道的阻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

B.我国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

C.世界上大多数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带

D.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亚马孙平原

7.城市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城市中历史文化的遗存,是城市文化的延续,是城市的个性和魅力所在,在城市发展中必须保护好。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属于城市景观特色的是( )

①文物古迹的特色②城市绿化空间的特色③民族风情与民间艺术的特色④城市格局的特色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列关于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属于传统文化的古建筑,要在不改变原貌,尊重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修缮、加固和修复B.对典型的历史地段要采取保护修整外观、更新改进内部的原则,按原样进行修整

C.对影响重大或广为流传的历史典故、历史传说、名人故事等进行考证和整理

D.将破旧不堪的历史古迹推倒,以免破坏城市的形象和风貌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

2.答案: B

解析:

3.答案: B

解析:城市聚落的分布与地形因素密切相关。一般地说,平原是城市分布的理想环境,但并非所有的城市都位于平原上。在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于高原上;在山区,城市多沿河谷谷地或较开阔的低地布局。世界城市大多数都位于平原地区,但也有少数城市位于高原山地或丘陵盆地,南美洲城市就位于高原上,故A错。海拔较低的濒海、濒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并且交通便利,故B对。在热带地区,由于低地或盆地不易散热,天气闷热,对居住条件很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故c错。在山区,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占地面积广、人口集中的城市聚落,不宜建在山顶或山腰地带,多倾向于沿河流谷地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故D错

4.答案: A

解析:

5.答案: C

解析:

6.答案: B

解析:

7.答案: 1-2CD

解析:城市景观特色是城市个性的重要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文物古迹的特色;②自然环境的特色;③城市格局的特色;④城市的轮廓景观及主要建筑和绿化空间的特色;⑤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的特色;⑥民族风情与民间艺术特色。保护城市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时要尊重原貌,开发性保护,并使新建事物与原来的建筑风貌相匹配。

2019年高考地理专项复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聚落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中

国城市的发展1练习新人教版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为吴国置治城于此,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令越相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为南京最早古城。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在游记《南京》中评价: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材料2:“在新一轮的发展较量中,南京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角色不会变”,2008年4月11日,时任南京市市长的蒋宏坤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语气坚定地说。今天的南京是副省级城市,江苏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区域现代服务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长三角承东启西的国家重要中心城市。

(1)对古南京城市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政治 B.科技

C.商业 D.交通

(2)材料2中蒋宏坤市长为什么称南京市为区域中心?

(3)结合南京城的发展,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图示城市的发展史?

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据此完成(1)~(2)题。

(1)这段歌词中描述的中国一个城市密集区是( )

A.长江三角洲B.珠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D.海西经济区

(2)这一时期,在我国“南海边”的“座座城”中出现了( )

A.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

B.城市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时期

C.商业和制造业向郊区迁移

D.工业城镇、卫星城镇发展迅速

3.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发展速度比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

②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发展较快

③东部地区城镇发展滞后

④中西部中小城市发展滞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4.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在《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序文中说:“目前,中国已进入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及时总结我国城市化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保证我国城市化进程顺利和谐有序进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A.户籍政策的改革

B.经济高速增长

C.城市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

D.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2)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 )

①人口向城市集中②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③逆城市化现象普遍出现④社会经济表现出显著扩散的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关于我国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正确表述是( )

①我国城市发展历史久远,城市化水平较高

②我国古代城市的形态结构政治色彩浓厚

③近代城市畸形发展,租界城市形态布局、功能结构带有强烈的半殖民地色彩

④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12月19日,以“十二五: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史性选择”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本届峰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主办,与会代表就“十二五”时期中国城市化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如何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如何确定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对话与交流。

1.建国初期,我国城市发展缓慢,说明当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__________。

2.从城市发展的内容看,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的表现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西部城市发展状况如何?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未来30年,中国城市将呈现出人口突破10亿、千万人口的巨型城市达20个等十大新的发展趋势。到2025年,中国将出现221个100万人口的大城市,23个5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重庆和成都8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巨型

城市。

(1)说出我国当前的城市发展现状。

(2)在未来30年里,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加速推进可以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3)分析巨型城市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1.答案: (1)A

(2)南京作为一个特大城市,不仅可以辐射带动周围的区域,还可与外界的城市和区域进行广泛的交流。

(3)农耕业发展―→稳定聚落集市―→手工业、商业集聚区(经济功能)―→防护功能城―→城市。

解析:

2.答案: B A

解析:歌词所描述为改革开放政策下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珠三角、长三角与环渤海地区为我国三大城市密集区,这一时期处于城市的高速发展时期,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B、C、D三项描述的现象均处于城市发展后期的成熟阶段。

3.答案: D

4.答案: 1-2BA

解析:第1题,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增长。第2题,城市的发展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逆城市化是在城市发展的后期、城市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的;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大部分城市正处于城市发展期,逆城市化现象尚未普遍出现;经济扩散也是城市发展后期才出现的。

5.答案: D

解析:我国城市发展历史悠久,但总体水平较低,我国古代的城市受政治环境影响大,地域发展不平衡,同时空间上沿重要的交通线分布,形态结构上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城市畸形发展,租界内的城市半殖民地色彩浓厚。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中国城市化水平明显提升。

6.答案:缓慢。①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在国家和地区中的社会经济地位逐渐提高。②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于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加强。①总体发展缓慢;②中心城市发展相对较快;③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相对滞后。

解析:本题以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的召开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城市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解答本题需抓住以下关键点:①经济增长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②城市发展的内容主要包

括城市规模扩大和内涵的提升。

7.答案:①城市化水平低,不仅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还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②东部地区城市发展迅速,中西部中心城市发展较快,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相对滞后。①促进农业产业化;②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③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随着城市用地的日益紧张,原先市中心的工业用地逐步让位于商业用地和市政用地;在城市郊区,则涌现出不同性质的工业组团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城市经济表现出明显的扩散趋势。

解析:本题通过描述中国城市的未来趋势,考查城市的发展及意义。第(1)题,我国当前的城市发展现状可以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发展速度等方面进行归纳。第(2)题,城市化加速推进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以从农业、国内市场、资源配置、生产力布局等角度归纳。第(3)题,巨型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后期,将出现明显的经济扩散趋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