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陶瓷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现代礼仪文化与日用礼品陶瓷的设计研究

现代礼仪文化与日用礼品陶瓷的设计研究

现代礼仪文化与日用礼品陶瓷的设计研究摘要:礼尚往来是现代社会交际中极为重要的活动,而此维系情感的社交活动开展过程中,经常都会应用礼品陶瓷这个社交物品。

纵观如今的礼品陶瓷设计,现代礼仪文化给其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本文主要对日用礼品陶瓷进行简单介绍,并阐述现代礼仪文化在礼品陶瓷设计中的体现以及设计过程中需遵循的原则,继而通过各年龄段对日用礼品陶瓷的偏好探究,得出日用礼品陶瓷今后会朝着多样化设计方向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礼仪文化;日用礼品陶瓷;设计原则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3)10—069—(03)Design of Modern Etiquette Culture and Daily Gift Ceramics0前言 科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更大程度地满足自身的物质生活需求,但精神生活却是愈发贫乏。

尽管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幸福指数却持续降低,人和人间更加冷漠,生活化不断发生扭曲。

而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物是社交极为重要的内容,必须要将此社交活动延续下去。

中国陶瓷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在唐宋时期是发展鼎盛期,该工艺现已处于极为成熟的状态。

在时代不断推进过程中,设计者们在凝聚了历代工艺者智慧之上,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日用礼品陶瓷,这种具有礼仪文化特性的陶瓷礼品,是拉近新时代人们距离的重要物质,也是促进传统陶瓷工艺延续下去的重要介质[1]。

1日用礼品陶瓷的种类 瓷器从古至今都极具实用性,且有着丰富的造型与图案,因而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日用礼品陶瓷是兼具审美与功能的瓷器,其将工艺技术和生活进行紧密结合,由于有着多层次的人文精神,瓷与瓷间的隔阂并不明显,但应用方面的差别却非常大。

日用礼品陶瓷中有很多为实用性器皿,主要包含咖啡具、茶具、餐具等。

1.1咖啡具 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咖啡类礼品陶瓷也随之进入我国,而咖啡受众大多都是30 ̄35岁的年轻人。

年轻人相比于老一辈,对西方文化有更强的适应力,加之30岁左右基本都已经济独立,也能够满足自身对享受生活的需求[2]。

潮州日用陶瓷品牌设计管理研究

潮州日用陶瓷品牌设计管理研究

关键词 日用陶瓷 ; 品牌 ; 市场竞争
中图分类号 : F 4 2 7 文献标识码 : A
1 潮 州 日用 陶瓷 产 品发 展 现 状
潮州市又名凤城, 地处广东东南, 毗邻南海 , 东邻福建, 属 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 , 平均温度在 2 l 摄 氏度 左右 , 潮州市总
人口 2 5 0 万, 为潮州发 展陶瓷行 业提供 了得天独 厚的 条件 。 2 0 0 4年 潮州正式被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授予 “ 中国瓷都 ” 的称 号 。目前 潮州市规模 1 3用陶瓷企业 4 0 0 0多家 , 从业人员达 4 0 万人 , 拥有长城 、 伟业、 顺祥 、 四通 、 松发 五家中国 1 3 用陶 瓷品 牌产品企业 , 拥有注册 商标 2 0 0 0 多个 , 专利产 品近 1 0 0 0 个, 成为 “ 国家 日 用陶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 。近年来潮州 日用 陶瓷的销售额稳步增长 ( 见表 1 ) , 2 0 1 1 年潮州 日 用陶瓷产业 年销售额突破 9 O 亿元, 出口额近 l 9 . 2 亿元 , 产品远销欧美、 中东、 日 本及东南亚等 1 6 0 多个 国家和地 区 , 潮州已成为国 内 日用陶瓷生产最为集 中的地区。 从表 l 我们可以看 出潮州 日 用陶瓷近 4 年销售额及 出口 额稳步增长 , 2 0 1 1 年比 2 0 0 8 年销售额增长幅 度达 3 6 %, 出口 额增长幅度达 5 0 %。 虽然潮州 日用陶瓷产品 的销售额及 出口额近 4年来增幅 较大 , 但其增幅主要靠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及贴牌生产拉动 , 企 业 自身品牌在销售 的增长 中并未 发挥作用 , 许多企业虽有 自 身的品牌 , 但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 , 尤其是为 了顺 利接到 国外 市场订单 , 往往会忽略 自身品牌 , 而从 事大量的贴牌生产 , 企 业的这种行为致使潮州日用陶瓷产品品牌徒有虚名。

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可持续性与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可持续性与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田彩云(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333000)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日用陶瓷作为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其设计和生产过程对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可持续性与环境保护问题,以期促进日用陶瓷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可持续性;环境保护问题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成为各行各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日用陶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其设计和生产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传统的陶瓷制造过程涉及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材料浪费,同时也可能引发废弃物管理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探索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可持续性解决方案,减少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可持续性与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日用陶瓷设计中,材料选择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传统的陶瓷制造常常使用大量的非可再生资源,如瓷土和釉料,这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此外,一些陶瓷产品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或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构成潜在威胁。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材料选择的方式。

一方面,可以考虑使用可再生材料,如利用废弃陶瓷进行回收再利用。

通过回收废弃陶瓷并将其重新加工成新的陶瓷产品,可以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同时降低废弃物的产生和环境影响[1]。

另一方面,还可以探索替代性材料的应用,如可持续的天然材料或生物基材料,它们能够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并具有更低的环境影响。

传统的陶瓷制造过程中,窑炉的运行通常需要大量的能源,而这些能源通常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炭和天然气。

这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源的浪费,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的可持续性构成威胁。

窑炉的高温烧制过程需要大量的燃料,煤炭和天然气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加剧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

同时,传统窑炉的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导致大量的能源浪费。

日用陶瓷设计课程“岗课赛证”融通研究

日用陶瓷设计课程“岗课赛证”融通研究

113探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下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将“岗课赛证”融入人才培养改革,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建设的实践案例,提出“岗课赛证”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有效措施,从而更好地达到职业院校综合育人的目的。

日用陶瓷设计作为陶瓷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组成部分,自身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要求学生不断更新知识,并在“岗课赛证”融通改革的环境下转变学习策略。

为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促进陶瓷产业的转型发展,有必要充分认识“岗课赛证”的内涵,了解“岗课赛证”融通改革前存在的问题,确保课程体系设置和企业岗位需求相互匹配,提高学生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认知,推动课程教学改革。

1 “岗课赛证”的内涵“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中的“岗”具体指岗位需求,即企业内的工作岗位对人员提出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要求。

“课”为职业院校实施的育人课程,具体包括课程内容及课程体系结构;“赛”为与课程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证”为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通过以上四方面的融合与衔接,有效推动了职业教育综合育人模式的发展。

“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推进必须找准落脚点和着力点,了解“岗”“课”“赛”“证”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中“岗”为源头,也是科学参考依取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优化教学流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以陶瓷造型设计岗位项目实践定课,提高学生的岗位知识和技能;以陶瓷产品设计师证技能点授课,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以竞赛促课,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2 日用陶瓷设计课程“岗课赛证”融通改革前存在的问题2.1 课程体系设置和陶瓷企业岗位需求不匹配服务经济发展、培养适应性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主要职责。

受“中国制造2025”的推动影响,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不断加快,当下陶瓷行业不断转型升级,传统模式下的制造业将会从人工生产转向自动化生产,同时数字技术引入生产流程,职业岗位从单一型转向复合型,此时对人才技能与职业素养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日用陶瓷坯料配方设计方法的研究

日用陶瓷坯料配方设计方法的研究

日用陶瓷坯料配方设计方法的研究一、引言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日用陶瓷坯料配方设计方法这个超有趣的话题。

你可别小看这陶瓷坯料配方,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

二、日用陶瓷坯料配方设计的重要性1. 影响陶瓷质量陶瓷的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坯料配方。

比如说,如果配方不合理,那烧出来的陶瓷可能就容易开裂,就像我们精心制作一个蛋糕,要是面粉和水的比例不对,蛋糕可能就发不起来或者塌陷一样。

一个好的坯料配方能让陶瓷质地均匀、坚固耐用,还能有漂亮的外观。

2. 满足不同需求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陶瓷制品,有用来喝茶的精致茶杯,有摆在餐桌上的大盘子,还有一些艺术陶瓷。

不同的用途就需要不同的坯料配方。

像茶杯可能需要更细腻的质地,而艺术陶瓷可能需要在坯料中加入特殊的成分来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

三、日用陶瓷坯料配方设计的基本要素1. 原料选择黏土是基础原料,不同地区的黏土特性不同。

有的黏土黏性很强,有的则比较疏松。

在选择的时候就要考虑陶瓷最终的用途。

例如制作大型的陶瓷花瓶,可能就需要黏性强一些的黏土,这样在成型的时候才能保持形状。

石英也是重要的原料。

它能提高陶瓷的硬度和耐磨性。

就像给陶瓷穿上了一层坚硬的铠甲,让它不容易被划伤。

长石可以降低陶瓷的烧结温度,还能提高陶瓷的透明度。

如果想要制作那种晶莹剔透的陶瓷制品,长石的选择和用量就很关键。

2. 原料比例这是配方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不同原料的比例不同,烧出来的陶瓷效果就完全不同。

如果黏土太多,可能陶瓷会过于厚重而且容易变形;石英太多,陶瓷可能会太硬而容易脆裂;长石太多,可能会影响陶瓷的色泽。

所以要通过不断的试验来找到最佳的比例。

四、日用陶瓷坯料配方设计的方法1. 传统经验法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

陶瓷工匠们凭借多年的经验,不断调整原料的种类和比例。

他们会根据陶瓷的手感、色泽等直观的感受来判断配方是否合适。

比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他只要摸一摸未烧制的坯料,就能大概知道这个配方能不能烧出好的陶瓷。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日用陶瓷设计理念革新探索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日用陶瓷设计理念革新探索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日用陶瓷设计理念革新探索【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日用陶瓷设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大数据对日用陶瓷设计的影响,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以及数据驱动的创新设计方法。

重点分析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和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设计的重要性。

结合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创新设计理念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作用,并展望未来日用陶瓷设计的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创新设计理念将成为日用陶瓷设计的重要驱动力,引领行业朝着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日用陶瓷设计、设计理念、创新、数据驱动、用户体验、可持续发展、绿色设计、未来发展趋势、前景展望。

1. 引言1.1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量不断增长,数据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

大数据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要素,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

在日用陶瓷设计领域,大数据的到来也催生了许多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通过大数据分析,设计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根据数据对产品进行个性化定制,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大数据还可以帮助设计师优化设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日用陶瓷设计师需要不断学习和应用大数据技术,以适应和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日用陶瓷设计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思路和可能性。

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日用陶瓷设计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1.2 日用陶瓷设计的重要性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日用陶瓷设计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用陶瓷既承载着实用功能,又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方式。

通过精心设计的日用陶瓷制品,不仅可以提升用户的生活品质,还能传递文化和情感。

在这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日用陶瓷设计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表面装饰,而是需要更多思考和创新,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日用陶瓷设计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承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价值。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日用陶瓷设计风格各异,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

日用陶瓷的仿生化设计研究

日用陶瓷的仿生化设计研究

日用陶瓷的仿生化设计研究*万勐杰(景德镇学院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0)摘要我国作为一个瓷器大国,有着极为悠久的陶瓷历史文化,早在唐朝时期瓷器就已经远销欧洲㊁非洲㊂在现代日用陶瓷产品优化设计中,仿生化设计是一种常用的艺术设计手段,其主要包括了形态仿生㊁功能仿生㊁色彩仿生以及肌理仿生等内容,仿生化设计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用户的陶瓷功能使用需求,还可以增添陶瓷产品的多样化艺术自然美感,提升用户的审美体验水平㊂笔者将进一步对日用陶瓷的仿生化设计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为同行业者提供科学参考意见㊂关键词日用陶瓷仿生化设计艺术美感中图分类号:T Q17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72(2023)10-0098-03在社会发展新时期,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不再局限于物质温饱,而是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㊂陶瓷生产企业要想设计出功能与美观兼备的日用陶瓷产品,就必须充分发挥出仿生化设计方法的作用,结合市场受众用户的消费需求特点与实际材质情况,合理展开日用陶瓷的仿生化设计,这样能够确保日用陶瓷产品形态符合现代民众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有效满足他们在心理情感上的传达需求㊂与普通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相比较,仿生设计下的陶瓷产品具有更为独特新颖的造型特征,能够同时满足受众用户在物质与精神文化上的体验要求㊂1日用陶瓷的仿生化设计特征体现1.1仿生设计的表现形式多样性在日用陶瓷产品的仿生化设计过程中,其表现形式通常分为了两种,一种是具象表现形式,一种是抽象表现形式㊂具象表现形式指的是参考物象的具体形态进行模仿设计,能够充分展现出具体事物的本质属性,赋予日用陶瓷产品造型良好的写实性,会让受众用户感到熟悉,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1]㊂在具象表现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综合采用到提炼㊁加工以及组织等创作手法,将具象形态特征融入应用至日用陶瓷产品的造型形态设计打造中㊂从仿生设计概念来看,具象设计在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能够一定程度还原自然形态的特征和个性,但并非是完完全全的照搬模拟,而是需要做到对具体事物造型的科学概括与升级改造,这样才能够设计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日用陶瓷产品㊂具象仿生设计能够给市场消费者用户提供华丽细致的视觉感官体验,有效唤起他们对生态万物的心理感受㊂像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法兰瓷日用陶瓷产品就是采用了具象仿生设计,设计人员会进行对各种动物㊁植物形态造型与色彩的仿生设计,生动再现出那些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美丽自然细节㊂仿生设计的抽象化表现形式指的是从自然形态中的具象对象中有效提取出相对独立的本质属性㊂日用陶瓷产品仿生设计的抽象化表现形式,是针对具象的生态物象而言的,其还是要一定程度依赖于具象的 形 ,只不过不是简单的设计表达具象外观造型,而是需要通过显示更为深层次活动的 意象 ,这种 意象往往能够有效发映出设计人员的艺术设计风格理念与思想意境,让设计产品变得更加与众不同㊂仿生设计的抽象化表现需要借助暗喻的艺术设计手法,将人们所熟知的生物属性反映到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中,促使受众用户在使用和认知产品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感知性,并从中有效获取到情感与精神上的满足体验㊂1.2仿生设计的寓意象征性日用陶瓷产品的仿生化设计实践中,设计人员常常会运用到象征艺术设计手法,以自然生活中的某种具体事物或者人的图形,标记为具有一种特定的意义㊂中国本土日用陶瓷产品的仿生设计审美语言,除了有着自然亲和的明显特征,还蕴含着浓郁的文化象征意㊃89㊃陶瓷C e r a m i c s(陶瓷研究)2023年10月*作者简介:万勐杰(1992-),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陶瓷产品设计㊂味,主要体现在以下2点:(1)吉祥寓意象征意味㊂在我国传统日用陶瓷产品仿生化设计中,设计人员具体仿生的对象不是随意而为的,而是由某种特定文化象征含义进行有力支撑的,设计人员会采用到各种具有一定吉祥寓意象征意味的仿生对象,以此来表达让你们对于美好幸福生活㊁优秀人格品质的憧憬与追求㊂比如,动物中的羊与"祥"字谐音,蕴含了吉祥如意的祝福寓意,鹿与与 禄 字谐音,蕴含着福禄的美好祝福寓意㊂植物中的梅㊁兰㊁竹㊁菊则是象征着君子之风,它们象征着坚贞㊁典雅等高尚品质㊂通过将这些具有吉祥寓意象征意味的具体物象仿生设计到日用陶瓷产品中,能够给人以视觉上与思想上的双重体验享受㊂(2)宗教寓意象征意味㊂我国陶瓷艺术从出现那天起就与宗教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带有宗教文化意味的图腾常常被运用在古代陶瓷器物的装饰设计上,此时的仿生设计便会携带着关于宗教信仰的文化意蕴[2]㊂比如,原始社会中彩陶中对鱼的仿生设计,就是源自于人们对自然生殖崇拜相关,因为在古人看来鱼多子多产㊂因此,自然界中的鱼便成为了宗教生殖崇拜中的重要象征㊂又比如,在佛教文化体系中的莲花㊁忍冬都具有特殊的宗教象征文化寓意㊂莲花在佛教中是圣洁㊁清净的象征,因而佛国净土的圣贤者都是以莲花为坐或站,而佛教的忍冬则是象征着轮回永生㊁灵魂不灭㊂1.3仿生设计的情感沟通性我国地域辽阔㊁民族多样,所处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会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从而演变产生不一样的生活习俗㊁思想意识以及文化艺术等内容㊂这种差异化特点会决定着人们对日用陶瓷产品仿生设计语意理解的不同㊂现代日用陶瓷产品的仿生化设计不单单只是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需求,还会成为取悦受众用户的一种情感沟通的重要媒介㊂设计人员通过展开对日用陶瓷产品的形态仿生设计㊁色彩设计㊁肌理设计㊁意象设计等,能够充分表达出该产品的艺术文化设计创意与理念,并促使日用陶瓷产品与人的心理㊁生理等方面要素相适应,促使受众用户能够在使用日用陶瓷产品中获取到自身需求的情感体验㊂日用陶瓷产品的仿生化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受众用户产生欢愉感,设计人员在日用陶瓷仿生设计中需要注重创造出人性的乐趣和情感的渴望,促使消费者用户在购买使用陶瓷时能够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情感共鸣,从中获取到足够的乐趣和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仿生设计在日用陶瓷产品创新设计中的价值㊂2日用陶瓷的仿生化设计主要内容2.1形态仿生设计在仿生化设计实践中,形态仿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仿生设计方式,其主要是根据生活中常见生物或者事物的外在形态,通过采用科学提炼㊁简化等设计手段,将其合理融入应用在现代日用陶瓷产品创新设计中㊂比如,由日本知名公司M I Y AMA仿生设计出来的睡莲陶瓷酱油味壶碟,其就是借用了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水莲外在形态特征,科学有效地将酱油壶造型设计为一朵含苞待放的水莲,而酱油壶下面的碟子就像是水面上的层层涟漪,这种形态仿生设计方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日用陶瓷产品的独特新颖性,吸引到市场上更多潜在消费者用户㊂从视觉感知来看,形态仿生设计的造型通常是以曲面构成,曲面造型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能够给消费者用户留下自然温和㊁柔软动感的印象[3]㊂设计人员通过在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中模拟生物形态的特征,促使日用陶瓷产品不同曲面之间形成良好的自然衔接过渡,这样能够表现出更为丰富的情感,有时可以给人传递出含蓄圆润的感觉,有时则可以让人感到一丝紧张与不安㊂2.2功能仿生设计在日用陶瓷产品仿生化设计实践中,功能仿生指的是将生物的具体功能转化成为实际产品的使用功能,促使产品的功能能够与其造型形态保持一致性㊂设计人员要想确保日用陶瓷产品能够满足市场目标消费群体用户的需求,就需要在功能仿生设计过程中寻求合适的仿生对象,以此来有效解决功能与形态需要相统一的问题㊂功能仿生设计更多是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研发应用,比如科研人员基于萤火虫发光原理成功研发出冷光技术㊂生物功能在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仿生设计应用,更多是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出现㊂比如,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利用生物粗糙肌理有效增加日用陶瓷产品的摩擦力,防止在使用陶瓷用品过程中容易出现打滑而摔坏问题㊂亦或者是通过利用自然界花瓣开合的不同形态,去有效控制陶瓷灯具用品的光照亮度大小㊂实用功能是作为日用陶瓷产品造型共同所具有的特征,其功能是基于产品各个部分结构合理组㊃99㊃(陶瓷研究)2023年10月陶瓷C e r a m i c s合而成,不同部分会有着不同的分工任务[4]㊂因此,日用陶瓷产品的仿生造型设计势必会受到实用功能的限制,设计人员需要科学遵循"有限变异原则"的变化,造型变化不能完全脱离产品的实用目的内容,必须始终围绕着使用变化而进行调整变形设计㊂2.3色彩仿生设计在日用陶瓷设计中,色彩仿生指的是通过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色彩进行陶瓷产品仿生设计,这样能够起到美化产品㊁给人心理暗示的作用㊂比如,在生活中人们一看到绿色就能够联想到生意盎然的春天,一看到白色就容易联想到银装素裹的冬天,一看到橙黄色就会联想到硕果累累的秋天㊂不同颜色会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在日用陶瓷仿生设计中采用色彩仿生设计,赋予产品深层次的文化含义㊂如采用色彩仿生设计的陶瓷灯具用品 秋露 ,该产品的设计灵感源自于著名唐诗‘咏露珠“,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该陶瓷灯具有效还原了诗中露水滴落秋夜荷塘的场景,设计人员选择使用椭圆形去科学概括灯托,在色彩上则是采用了与生活中荷叶一样的青绿色为主打色,荷叶上的露珠则是选用了白色进行代替㊂偏冷色系的绿色能够让人们在家居生活中感受到来自于荷塘夜景下的一丝清凉与静谧㊂2.4肌理仿生设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们选择购买日用陶瓷产品时,不仅仅会考虑到其实用功能性,还会追求产品的艺术美感㊂在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中有效采用肌理仿生设计,将自然物表面的肌理融入到产品设计中,能够满足目标消费者用户的审美或者功能体验需求㊂肌理仿生在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有效起到良好的防滑作用,避免用户在日常使用该产品时容易出现打滑掉落产品的现象,一方面则可以提升产品的独特美观性,让陶瓷产品变得更加生动有趣[5]㊂如陶瓷茶壶 供春壶 ,该陶瓷用品的设计就科学应用了肌理仿生设计方式,主要是以生活中的银杏树的树瘤作为肌理仿生对象,设计人员通过利用刀具在陶瓷壶上刻画出类似于树瘤上的肌理细节变化,这样加工制作出来的陶瓷茶壶能够给人传递出一种生动有趣㊁质朴可爱的感觉㊂2.5意象仿生设计在日用陶瓷产品设计实践中,设计人员要正确认识到意象仿生是义与 象 的统一,设计人员要想将某种 意义 通过意象仿生设计有效传达出来,就必须基于生物的具体 形象 特征进行实现,这样最终设计出来的陶瓷产品会有着抽象的特点,需要充分发挥出设计人员的创意想象力和思考解读能力㊂与普通日用陶瓷产品相比较,意象仿生设计下的日用陶瓷产品会更加的耐人寻味,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㊂如意象仿生设计的日用茶具产品,该产品的创意设计灵感源自于自然漂浮于水面上的荷叶,设计人员通过利用逆向思维设计方法,有效改变了传统茶盘托具需要进行下凹挖洞的形式实现蓄水的方式,而是通过将茶盘的壶承和杯托转换设计成凸于水面的形式,同时将其意象仿生设计成类似于荷叶的黄绿色调圆片造型㊂这样打破常规的设计,能够让受众用户在稍作联想后即可意会到设计人员想要表达的艺术创作理念和文化内涵㊂3结语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日用陶瓷产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各种实用功能,还可以起到让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让人们得到心理情感㊁精神文化上的体验追求㊂因而,在现代日用陶瓷产品创意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及时转变自身的设计工作理念,注重充分发挥出仿生设计的价值,一方面要提升陶瓷产品的使用功能水平,一方面则需要提高产品的艺术性,有效丰富发展日用陶瓷 形式服从功能 的功能主义美学㊂设计人员要正确认识到日用陶瓷的仿生设计都是为人所设计和使用的,仿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唤起更多人对自然生态的关爱和呵护,并给市场受众用户带来更多的艺术审美体验和心理感受㊂参考文献[1]黄拯.仿生设计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55(10):38-39.[2]刘健,刘海英.仿生设计理念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明日风尚,2017,23:31+30.[3]熊晨.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7,30(11):178-180.[4]夏鑫蕊,唐飞.浅析形态仿生设计在日用陶瓷产品中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5(9):221-224.[5]贺子琪.现代陶瓷设计的仿生造型形态应用[J].西部皮革,2021,43(10):24-25.㊃001㊃陶瓷C e r a m i c s(陶瓷研究)2023年10月。

日用陶瓷器吸水率测定方法的研究

日用陶瓷器吸水率测定方法的研究

日用陶瓷器吸水率测定方法的研究
现代日用陶瓷器设计风格多元,材质丰富,但无论是哪种陶瓷器,在使用前都需要进行吸水率测试。

陶瓷器的吸水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一个陶瓷器材料吸收液体的能力。

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重量法和浮法两种方法来测量陶瓷器的吸水率。

重量法是将陶瓷器样品固定于一定高度,用干燥的吸水纸将器表面的水珠擦干,精确称量陶瓷器的质量,然后将样品浸泡在一定温度下的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样品,立即擦干表面水滴,并立即用精密天平称量样品的质量,并计算其吸水率。

浮法是将陶瓷器样品在水中悬浮,记录器表降低的体积,计算陶瓷器的吸水率。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可以得到准确的吸水率数据,对于日用陶瓷器的设计和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用陶瓷设计研究
日用陶瓷的设计不仅要追求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它也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象征,成为家庭中不可缺少的具有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赏用品。

日用陶瓷主要指餐具、茶具、咖啡具等,是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的产品。

目前国内的陶瓷产品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比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其根本问题在于设计观念。

在国外日用陶瓷产品已完全脱离“锅碗瓢盆”的概念,而是被当作一种附加值很高的艺术品来设计和经营。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和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日用陶瓷产品与艺术品的界限日益变得模糊,即产品设计艺术化,将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不同的设计理念、方法使得现在的日用陶瓷设计向多元侧重、互融共生发展。

现代陶瓷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造型的异形化
日用陶瓷通过造型获得了自身的终极形态和外观。

造型本身是产品视觉语言的媒介物,它以特有的语言形态传达出产品的精神内涵。

造型的艺术表现力是人们获得认知和审美效应的依据。

在现代设计观念的激励下,造型设计形式日趋丰富多样,异形美就在这种需要与要求下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异形是指不能采用拉坯成型和机械压坯成型的形体。

异形的造型设计是借助雕塑的形体创作语言,在使用功能的制约下的造型设计方法。

异形相对于同心圆的造型能产生新鲜感,对表现产品的个性和情感有着积极的意义。

物以“稀”为贵,以“奇”为美。

新奇的产品在消费者的视觉中往往最有冲击力。

消费者对新品种、新造型、新材料等新的视觉形象自然产生一种新奇感,希望能亲自使用。

即使价位高些,也愿意为新产品支付一些溢价。

世贸组织的加入,国外好的产品涌入国内,冲击着人们的视线,融化着人们的审美习惯。

21 世纪的新新人类是更具个性、思维方式更开放的一代。

日用陶瓷设计也应跟上这种思维步伐,迎合时代潮流。

设计师在设计造型时可采取逆向思维,有意识地把夸张某一部位或减弱某一部位,通过线型或体量的处理使造型打破常规产生新意,以达到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图13 是联邦德国设计大师柯拉尼设计的茶具,它就跳出了“因循守旧”的习惯。

柯拉尼将壶足设计成三足的形式,将通常一个壶嘴改为两个,壶嘴与提梁相连结,壶体有两个同心的短轴,与底座的两支架作转动配合,倒茶时,只要按短轴的径向转动壶体,茶就能轻易地注出,非常有新意。

从这套茶具的足部处理,以及壶嘴和把手的巧妙构思,都可以看出设计师对产品设计的独到之处。

采用逆向思维是设计出“新、奇、异、美”造型的一条有效途径。

2 装饰艺术多样化
日用陶瓷的装饰设计是基于造型基础之上的,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直观地改变产品的形象。

装饰对日用陶瓷造型来说,犹如某个人根据自己的特点穿衣服一样,让别人感到身体。

本身完美、与造型和谐的装饰,能为造型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装饰与造型的形式感应该相得益彰,二者共同组成的氛围,才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日用陶瓷大多数以釉彩装饰,主要有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等装饰方式。

日用陶瓷的装饰设计应体现日用陶瓷材料的质地美,要善于运用材料的质地来提高日用陶瓷的美感效果。

如白瓷质地细腻而高贵,青瓷质地厚重而含蓄。

因此,日用陶瓷的装饰设计必须根据其选用的材料“因材装饰”。

日用陶瓷装饰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增加花面装饰的样式和色彩装饰趋向复合化。

花面装饰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艺术质量,以至产品的命运。

根据现代消费心理,消费者需要个性化、艺术化、多样化、精品化的日用瓷产品,这就必然提高了产品设计与生产的周期。

即要满足消费者需求,又可减少设计和生产周期,只能从“变量”的装饰方法去思考,增加花面装饰的样式,这是最简便、回报率最快的途径。

推陈出新,抢占市场,改进日用瓷花面装饰设计,已成市场竞争成功的手段之一。

我国目前除了要快速更新,改进日用瓷的花面装
饰设计,使花面品种丰富多样,适合各个消费阶层的审美品味之外。

还要考虑到它的色彩装饰( 即釉色装饰),色彩装饰应趋向复合化。

我国日用陶瓷几乎全用白釉装饰,这误导消费者以为陶瓷釉色就只有白色。

而实际情况却是,釉色是丰富多彩的。

作为日用陶瓷的釉色设计,这一部分设计前景可观。

在配套的日用陶瓷中,色彩处理用一种釉色,虽易于和谐统一,但也常显单调平淡。

因此,设计时可考虑用不同的釉色来装饰各个局部,比如壶嘴、壶把、壶盖、壶身施以不同的釉色或同一主体施以多种釉色,日用瓷装饰花面的快速变化、色彩装饰复合化,是产品占领市场的基础,也是改变我国日用陶瓷落后装饰的主要方法。

另外,日用陶瓷还可吸收艺术瓷的装饰手法采用手绘装饰,用以增强日用陶瓷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装饰上的趣味性要求装饰设计要大胆,色彩鲜艳明快,带给人们或幽默、或诙谐、或天真的情感,引起消费者的好奇心和购买欲望。

趣味性的装饰设计体现在纹样和色彩处理上的丰富多彩。

在装饰纹样上,摆脱传统的二方连续或适合纹样的束缚,注入更多的趣味性设计思维。

在题材的选择上,有的采用写实的植物或动物,进行满花装饰,使其在视觉上从众多的产品中脱颖而出;有的把儿童涂鸦式的元素用到了陶瓷产品的设计之中,给原本单一的造型增添了不少童趣;也有的把漫画的形式用于陶瓷产品的装饰上,无形之中使其内容与形式的幽默性赋予了陶瓷产品的趣味性。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长期生活在城市水泥丛林中的人们越来越渴望走进人自然,思念自然清新的田园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意境。

现代的人们为了找寻那种失去的自然感,便设计出自然山水、花卉鸟兽图案,使人产生“回归人自然”的感觉,此即日用陶瓷的图案设计田园化。

如将日用陶瓷的装饰设计定位于日常生活,将大自然中瑰丽,幽雅,斑斓的色彩融入陶瓷装饰之中,如模仿花卉设计,透亮的花卉会让欣赏者爱不释手;模仿水果设计,造型表面凹凸有序的网络结构,通过火和釉的熔炼会变成一种自然的艺术美感。

3 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运用
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人性化必然成为一切设计的核心,人性化设计理念,其实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一种设计思维。

这种设计理念包涵着“以人为本”丰富的哲理。

其产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

20世纪60年代末工业飞速发展,针对工业化生产中单纯功能主义所出现的弊端人性化的设计应运而生。

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是艺术设计发展中所必然出现的一种设计思潮,是人类对人与物、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结果。

人性化设计不仅是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结合,还包括人类的生存环境、民族传统、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宗教文化等因素,是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因此,有人把它称作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最高的设计追求。

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是介于工业设计和纯艺术形式之间,有着自身特定的功能属性。

它涵盖了功能性、经济性、审美性以及人情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人文化设计、绿色设计等内容。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正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陶瓷产品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

精美的日用陶瓷在现代生活中不仅仅是实用品,很大程度上已被作为艺术品来欣赏。

给人以高雅、温馨及亲切感,体现个人、家庭、阶层乃至整个社会的品味与时尚。

在欧美国家,现在不仅把陈设瓷作为观赏物,而且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因此,通过对日用陶瓷产品造型的巧妙地设计满足人们的这种物质文化需求,不但能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人性化设计理念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的状况、科学水平、审美观念、消费水平的改变而改变。

人性化设计不仅要结合人体工程学进行,考虑人的操作方式和使用方便与否,更要考虑设计、产品和环境是否相协调,是否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相吻合,这才是真正的为人服务的设计。

一个多元化开放社会,人们的消费需求也是多样的。

在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中把握住不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特点。

比如,根据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水平、性别、年龄、国别等来开发、设计,有的放矢地设计,充分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日用陶瓷产品时,将其与传统文化与时代审美情趣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本民族独具的风土人情,创造出既精美又有文化品味,既有自己独
特的个性又符合世界潮流的产品。

利用文化底蕴,塑造品牌的文化形象,形成产品的文化风格,满足消费者文化消费的需求,是人性化理念在日用陶瓷产品设计运用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社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特征,日用陶瓷设计的新潮流也在向多元化、高度技术化、材料综合化、主题鲜明化的方向发展。

日用陶瓷设计是生活、科学、艺术结合的产物,人们的需求起着主导作用,设计师通过对生活的理解,再加上科学技术的保证,把人们的心理需求变为现实。

一个时代审美趣味的形成,总是在总结和吸收了当代和以往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造型、装饰设计的风格和审美趣味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我们努力挖掘自身潜力,把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我们就能成为创新意识的时代倡导者,而不仅仅是追随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