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重点

传播学概论重点
传播学概论重点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基本问题:,传播的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社会学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

基本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1、口语传播时代

缺点:(1)传播距离有限

(2)信息难以保存

(3)精确度低

2、文字传播时代

优点:(1)信息可以长久保存

(2)拓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空间

(3)提供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3、印刷传播时代

意义:印刷术的发明,标志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复制。

4、电子传播时代

意义:(1)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

(2)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技术

(3)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

(4)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符号定义:

分类:

1、信号

2、象征符

性质:1)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创造物

2)不仅能够表现具体事物,也能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

3)非遗传,由传统或学习继承

4)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不存在必然联系,二者关系具有随意性

符号基本功能:

(1)表述说明

(2)传达

(3)思考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意义定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意义本身是抽象的和无形的,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象征性社会互动

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

创始人:20世纪初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精神、社会与自我》,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学者H.G布鲁默、T.西布塔尼、R.H特纳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

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基本前提:(1)人是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

(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内容:把人看做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性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一节传播基本过程

传播过程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1、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一)直线模式

(1)拉斯韦尔“5W”模式

优点:①第一次明确表述传播活动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为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征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②大众传播学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是沿

这条思路形成的,对形成传播学理论基础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缺点:单向直线模式,没有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传播活动双向性和互动性性质。(2)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优点:①导入噪音概念,为传播过程研究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②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

缺点: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

直线传播的缺陷:①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

②缺乏反馈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双向互动的性质。

(二)循环模式

(1)施拉姆循环模式(奥斯古德)

优点:①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做传播主体。

②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接受处于相互作用中。

③模式的重点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传播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

依次扮演着译、释、编,并相互交替着。

缺点:①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

②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2)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优点:①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传播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和受众,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

传播关系。

②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传播过程相互联结性和交织性,已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三)互动模式

(1)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优点:①从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克服了单向直线的缺点,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

②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作用。

③适用范围比较普遍,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社会传播过程。

缺点:从过程本身和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没有涉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四)系统模式

(1)赖利夫妇系统模式

特点:①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有各自的内在的活动,即人内传播。

②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人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③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④群体系统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保持相互作用。

优点:揭示了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

(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优点: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

缺点:虽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但没有对这些因素的作用强度或影响力大小差异进行分析。

第五章五种传播系统

(一)人内传播

1、主要要素或环节: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2、特点:①不是独立的,两端与外部有衔接关系

②是积极地能动的反映

③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④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3、主要理论:

A米德“主我与客我”理论:

“主我”—意愿和行为的主体;“客我”—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代表。

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的不断互动形成新的自我。人际传播是“主我”“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

会过程,互动的介质是信息(有意义的象征符)

B布鲁默“自我互动”理论:

人能够自身进行互动。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C内省式思考:

是一种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①不是每时每刻都发生的,只有在遇到新问题,既有行为方式难以做出判断时,才活跃起来

②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与周围环境、他人都有密切的联系

③是一个全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

④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纵向的发展和创造过程

(二)人际传播

动机:①获得信息

②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③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④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特点:①人际传播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②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③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

④一种非制度化传播

社会功能:①是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

②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

③传承社会文化的主要工具

④个人发展和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

⑤人际传播的状态如何,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知和把握自己。

(三)群体传播

群体传播机制:

常态下:①群体传播形成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含义,群体感情和群体归属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也会对群体传播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成员个人态度和行为的制约作用上。

②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A 协调…,规定…,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B 通过…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C 通过…,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D 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③群体传播还会造成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

非常态下: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四)组织传播

功能:①内部协调②指挥管理

③决策应变④形成共识

正式传播渠道:下行传播、上行传播、横向传播

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

非正式传播渠道:

组织内传播:

特点:交流信息的广泛性;交流的双向平等性;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少

媒体形式: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通信系统

信息输入

组织外传播

信息输出:公共宣传、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宣传

(五)大众传播

社会功能:

★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

★赖特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施拉姆的概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社会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正面负面功能麻醉“作用”

电视媒介特征:①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通过影像、画面、声音、字幕以及特技等多方面传递信息,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

②不仅是人们获得外界新闻和信息的主要手段,而且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

③电视的出现使人们每天的传媒接触时间由过去的几十分钟一下子提高到几个小时,看电视成了人们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

④电视不仅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信息环境:一个社会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①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

②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拟态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物或信息进行选择或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李普曼: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人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但这种反应是实际的行为,所以它的结构并不作用于拟态环境,而是作用于行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

藤竹晓:许多的拟态事件,包括语言、价值、生活以及行为方式等等,最初并不见得有代表性或普遍性,但一旦进入了大众传播渠道,很快就会演化为社会流行现象,成为随处可见的社会现实。

大众传播虽然提示的是“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有很大距离,但人们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世界,使得现实世界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使人们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

第六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一节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和集大成者贡献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施拉姆、

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其大众传播模式,

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传播过程相互联结性和交织性

学科建设方面: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电视对儿童的影响、国际传播中的信息流通、传播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

第二节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

(一)经验学派特点(以美国学者为代表)

方法论:经验性实证研究,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进行实证考察。主要所依赖的技术是问卷调查或控制实验。

研究目的:实用主义。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拉斯韦尔和他的宣传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的“传播流”研究,霍夫兰等人的说服性实验,卡兹等人的“创新与普及”都带有明确的实用目的。他们的着眼点在于考察传播过程的结构与功能,传播对人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传播来达成个人和群体的目标。这使得传播西欧爱国问题一直是经验学派的核心和焦点。

社会观:多元主义。否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支配的社会,认为其是一个由多元利益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社会。

传播观:

(二)批判学派特点(以欧洲学者为代表)

方法论: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并不一般的排斥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

研究目的:为了研究现代社会的一般趋势以及人的基本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

社会观: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连同传播制度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大众传媒在本质上是少数垄断资本对大多数人实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

第七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第一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三种媒介规范理论

(一)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主要原则:①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②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合法的

③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④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得到同样保证背景: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形成的。优点:对打破极权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缺点:①是与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制度所保障的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是私人资本的利益

②它并没有也不可能实行它最初设想的社会理想,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自由主义理论本身也发生了蜕变,成了维护垄断资本的理论

③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则进一步演变成了个别大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二)社会责任理论

强调的是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的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背景:①进入20世纪以后,传媒媒介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的人手中,所谓“观点的公开市场”的理念与实际的社会现状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②自由主义理论所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利,而没有涉及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利。

③这个理论谈论的对象是意见、观点或思想的自由,而没有更多的考虑到作为私有企业营利活动的信息传播性质和影响问题。换句话说,媒介集中和垄断的加剧使媒介越来越被少数人所控制,而大多数人越来越失去表达自己意见的手段和机会;私有媒介在营利动机的驱使下,传播内容越来越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严重地危害了健康的社会规范,并带来了不少深刻的社会问题。这种状况,引起了人们对自由主义理论及媒介制度的强烈不满。原则:①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当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公正性、客观性等专业标准

③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下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内容

④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商品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目的:①为了防止由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矛盾激化

②防止由传播内容的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而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额堕落

第八章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一、媒介分析

(一)工具层面—麦克卢汉理论

①媒介机讯息。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因此,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因此,媒介又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口语(部落社会)——文字印刷(脱部落社会)——电子媒介(地球村))

②媒介即人的延伸。

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和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触能力的综合延伸。

现代人正在找回长期失落的“感觉总体”,重新回到一种感觉平衡的状态。

③“热媒介”与“冷媒介”。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用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动用多种感官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意义:①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②“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我们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③关于“地球村”的语言,也是符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

◎局限性:技术自然主义者,理论带有极端性和片面性

①把媒介技术看作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复杂的社会因素作用。

②在其理论中,我们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似乎成了完全受自己所发明的媒介技术或工具的主宰对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