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与毒理效应---
8-1有机污染的生态毒理学

C. 骨髓毒性和免疫调节效应。 有机氯农药的骨髓毒性作用方式和某些能引起白 血病的苯的衍生物(如酚,儿茶酚,氢醌)的毒 性作用机理类似,并且由于氯原子的引入,提高 了此类化合物的亲脂性,降低了可降解性,因此 这类农药可在骨髓中大量积累,其毒性作用更强。 已经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某些农药可以对生物体的 免疫系统造成损伤或抑制。实验和临床观察同时 表明农药化合物可以以免疫系统的任何细胞、亚 细胞、分子组分等作为毒性作用的靶部位。
醇、雌酮、己烯雌酚、雌二醇等,被用作药物及
饲料添加剂;还包括来自豆科植物及白菜、芹菜
等植物的植物性激素。
(二)环境激素的迁移转化 环境激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主要有3条途径
土壤途径 水体途径 通过水生动 植物对土壤 径流、稻田 农药及工业 废水中环境 激素的再富 集转移到鸟 类、鱼类和 人 空气途径
• 目前污染情况比较严重的农药主要涉及有机氯农
药、有机磷农药和除草剂等,近年来在除草剂污 染报道中频率最高的是阿特拉津。
二、毒性作用机理
1.有机氯农药
化学性质稳定,环境残留持久性强,脂溶性高,
易于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环境相或生物体内积累
和富集。
对于有些饱和蒸汽压较低、挥发性较强的有机氯
农药,可进行长距离甚至全球范围的传输。
B. 生殖毒性,主要是通过抑制雄性激素与其受体 的结合,从而干扰正常的生殖和发育。 Sinha等人用2.5mg/kg、5.0mg/kg、10.0mg/kg剂 量的硫丹长期给大鼠灌胃,结果表明硫丹对睾 丸的损害是通过改变酶的活性而影响精子发生, 导致睾丸内精子细胞数减少、低精子生成量和 精子畸形。
环境激素代表性物质及其作用
种类
雌激素 天 然 物 质 植物激素 有机氯化物 有机锡化合 物 合 成 物 质 农药 烷基酚乙烯 化合物 烷基酚 酚甲烷化合 物 壬基苯酚乙 烯 壬基苯酚
环境化学第6章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体内的许多器官产
生影响 。
2020/10/27
砷 中 毒 肾 病
砷中毒皮肤组织增殖细胞
第二节 有机污染物
大量的有机化学品以各种形式进入 环境,产生各种各样的环境效应,直接 或间接地危及人体健康。其中以对生态 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难降解的、 有致癌、致突变作用的有机物的环境行 为最受人们关注。
2020/10/27
பைடு நூலகம்
3、甲基汞脱甲基化与汞离子还原 湖底沉积物中甲基汞可被某些细菌
降解而转化为甲烷和汞。也可将Hg2+还 原为金属汞。
CH3Hg+ +2H
Hg+CH4+H+
HgCl2+2H
Hg+2HCl
2020/10/27
4、汞的生物效应
甲基汞能与许多有机配位体基团结 合,如-COOH、 - NH2、 - SH、 - C S - C - 、 - OH等。由于烷基汞具有高脂 溶性,且它在生物体内分解速度缓慢(其 分解半衰期为70d),因此烷基汞比可溶 性无机汞化合物的毒性大10—100倍。
2020/10/27
卤代烃在大气中的转化
卤代烃的转化
对流层 含氢卤代烃与HO自由基的反应
2020/10/27
平流层
受到高能光子的攻击而被破坏
多氯联苯(PCBs)
多氯联苯的结构与性质
多氯联苯是一组由 多个氯原子取代联苯分子 中氢原子而形成的氯代芳 烃类化合物。
由于PCBs理化性质稳定,用途广泛,已成 为全球性环境污染物,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PCDD )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 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大的有机氯 化合物。他们是两个系列的多氯 化物。其结构式为:
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预测及其联合毒性作用研究(环境科学专业优秀论文)

A暑ST&鼍C室
AccOrding
to the cIlrrent
hot issues studied and to iuum如atc fIllly
the血eraction
of
Org趾ic
poll毽纽n括簌珏鑫氇搴囊聂afm毫。壤e鑫黥l越嬲v主玲珏me聃主,tlle穗鼯is坟l主l圭班蠢li糙edia m翻罄勤f
estimating the long dist柚ce 辔e
tr趾sp州aIld
on
distrjbution of persistcnt 0rganic pOllutam dioxins in aIld
0Ⅱv的黼1e珏t撼d m越e羚se墩h
toxicity
g。ne斌toxic主ty assessmeⅡt嘏主ndustrial e摄uents
擒要
本文绫合蓦蘸辑究的热赢蠢嚣,竣及餐灌反浃繇凌孛蠢梳污染镌穗互作嗣豹影桶,建 立环境数学模型预测持久憾二恶英炎化学物质在多介质环城中的归宿情况,并采用发光细 菌生物毒髋涎试技术对典缀有杭污染耪的联合毒健作用机制和彳亍娆废东的综合毒性评价 等方面进弦了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六个部分,檄括如下; 第一部分: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的研究方法。综述了有机污染物的环境 行斑预澳I方法和发光细菌黛物毒性测试技术的研究进展,势对其发展翦景徽了展望。 第二部分:二恶英类化学物质环境行为预测研究。在调查四个不同国窳环境各介质中 戆二恶荚类托学穆震含量瓣基磴上,弓l入环凌分震参数Db,建立器凌数学禳墼鬏溺二恶荚 类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长距离迁移及其归宿情况,预测结果能较好的反映二恶英类化学物 质酌潜在储蓄源及其长距离迁移新逑藏豹菜建区受翻严重滢染豹齑风险瞧。 第三部转:助溶剂对难溶有机污染物发光菌的毒性测试影响研究。针对大多数有机助 溶剂不但肖其自身的毒性,而且还可能与待测化合物产生协同、相加或拮抗的毒性效应作 用,影响毒性疑I试结果,本文对这一问题遴行了搽讨,测定了五魏鬻用有机助溶荆对发光 菌的生物毒性效应,提出了不影响发光菌嫩物毒性测试的墩佳溶剂的浓度阙值。 第西部分:骥离子表囊潺蛙裁与取代芳烃的联合毒性俦用磅究。基于囊实臻境中瓣离 子袭面活性SDs与取代芳烃往往以混合形式存在的事实,测定了二者在等浓度配比下的联 合毒经,势采蠲霆耱译徐方法对联合毒经散应递雩亍了评价。结莱表裙,瑟耱不嗣的评徐方 法对SDS妨取代芳烃的联合效应评价所得缩果具肖较好的一致性:即除SDS与硝基苯表 现为弱拮抗作用并,其它混合体系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协闯作用。并根据发光菌发光原理、 sDS的分予结构特征和芳烃类化合物取代綦的不同,对联台毒性作用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第五部分:发光细菌泌测定不耐行业殿水综合毒性研究。针对行业废水含多种有机污 染物,是典型恧索冕约复会污染体系,本实验对不月行业、不同王艺段数lO静废水,遴 行了悬浮物(Ss)、口H值、电导率和COD等主要理化性质和发光菌生物毒性的测定和评价。 绪黎表弱,滚承戆辍:5。毽与毫导攀稻c0羚篷不存在一致麓稳关戆,虽然辩分撵承达到了 国家规定的综合污水排放标准的二级要求,但对发光菌仍具有不同程度的擞物毒性效应。 第六都分:全文总结。对本论文的主装结论致研究静意义迸行了概括蕊结。 关键词:露瓤污染物,多余震巧凌数学模型,发光鳃菌,联台毒瞧,毒瞧评徐
生态毒理学及环境污染的生物学效应

生态毒理学及环境污染的生物学效应环境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仅在当地,还会扩散到其他地区。
生态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对生界生物的毒害效应的一门学科。
它不仅仅是研究环境污染的物理化学效应,还涉及到环境污染对生物体内物质代谢、免疫系统及生殖系统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毒害效应及生态毒理学的相关研究。
I.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毒害效应环境污染的来源很广泛,包括工业废水、废气、化学品、农业化肥、医疗废物等。
这些污染物质或其代谢产物可聚集在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从而影响生物体的生长、繁殖、行为等生物学特征。
这些毒害效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 营养不良环境污染物质对生物的应激反应会导致营养摄取不足,影响生物体内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的代谢。
例如,重金属汞对鱼类的生长发育会产生影响,锰对植物的营养吸收也会产生影响。
2. 生物体内毒性反应环境污染物质不仅能影响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还会对生物体内的蛋白质、DNA 等有毒作用。
例如,多氯联苯等有机氯农药在生繁殖时会影响生物的生理基础,如对鱼虾类、哺乳动物、鸟类等影响极大。
3. 免疫系统抑制环境污染物质能影响生物的免疫系统功能,导致生物免疫力下降。
例如,某些有机氯农药可以降低植物的免疫力,使得植物更容易受到病原体和真菌的感染。
4. 生殖系统损伤环境污染物质对生物的生殖系统有害作用。
例如,苯并芘等化学物质能影响生物的重要生殖指标,如精子数量、体形、性腺大小等。
II. 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生态毒理学在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方面使得人们更加了解了生态系统的变化和生物体内的生化、遗传等方面的变化。
生态毒理学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进展:1. 污染源追踪污染源追踪是生态毒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物质的稳定同位素技术和化学标记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分析生物体内的污染物质,确定污染源和污染物质的迁移和积累。
2. 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毒性研究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是生态毒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生态毒理学:第一章环境毒物与生态毒理效应

蒸发加大,改变降水量及降水 分布格局,降水极端事件增加
蒸发增强
第一个因全球变暖 而将要消失的国家
温室效应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对发病率的影响
病原微生物繁殖↑ 改变生物传媒和病原体的地理分布 原始病毒从冰川融化而进入环境
对死亡率的影响
炎热地区、炎热季节:死亡率↑
寒冷地区、寒冷季节:死亡率↓
全球对策
fine particl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1)易进
对健在康空的气危中害悬极浮大的。时间更长易入道。进深;入部(血呼2液)吸;
(3)易吸
附其他毒物。
空气污染带来的生态问题
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
间接危害
产生温室效应 (Greenhouse effect)
臭氧层空洞(Ozone depletion)
3.对无生命物质的损害
酸雨使非金属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砂 浆和灰砂砖等的水泥溶解,出现裂缝, 导致建筑物损坏。酸雨使古迹文物面目 全非。
此外,桥梁以更快的速度被腐蚀,铁 路工业和飞机工业同样的必须花费更多 的钱来修补由酸雨造成的损害。
酸雨也造成暴露在外的雕像受到侵蚀 ,这造成文化资产的破坏,令许多人担 忧。
1985年,英国科学 家首次在南极上空 发现臭氧层空洞 ;
1986年,美国南极 考察队证实臭氧层 空洞存在;
1987年,西德考察 队在北极上空发现 臭氧层空洞;
臭氧层空洞的成因
卤化碳理论是为大多数科学家接受的臭 氧层空洞形成理论。
含氯氟烃(chlorofluorocarbon CFCs, 又称氟利昂) 和溴代氟烃(哈龙)的破 坏作用最大。
人类 活动
燃料燃烧 及加热
家用 电器
环境污染物的化学行为和生态学效应

环境污染物的化学行为和生态学效应现代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污染的源头和类型繁多,但大多数都与化学物质有关。
本文将探讨环境污染物的化学行为和生态学效应。
一、化学行为1. 有机物污染物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是环境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些有机物是天然的,如叶绿素,生物胺等,但更多的是合成的,如石油和淀粉材料。
这些有机物容易渗透到地下水中,但它们也经常被土壤分解和氧化,以CO2和水为最终产物释放到大气中。
然而,约2%的这些有机物是非容易分解的,如环境荷尔蒙和多环芳烃,它们可以积累在生物系统中并越积越多。
其中最突出的例子是PCB(H-14多氯联苯),这是一种异常稳定的有机物,可以在水中存在达数十年之久,且可在有毒氯的生产工业过程中产生。
PCB中的氯原子具有类似于醇类中的羟基或吡啶环中的氮原子的极性。
因此PCB对水生生物有较强的毒性。
2. 无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包括金属元素和盐类。
工业进程中很多金属被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其中最常见的是铅,汞和铬。
这些金属会在生物系统中积累,并在细胞中占据其它离子的位置,导致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或细胞壁的变形。
水环境中铬6价离子和硫酸氢沸石类物质化合物的组合可以产生毒性更强的Cr(VI)化合物,它对人体神经系统有很强的毒性。
3. 残留农药和化肥残留农药和化肥的化学行为与有机污染物类似。
化肥中含有高浓度的氮和磷,使它们成为海洋和淡水环境中藻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
一些农药,特别是高滴定的有机磷酸盐,可以渗透进地下水,对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在生物系统中,这些有机磷酸盐会被氨解酶降解成有毒的酰胺和其他化合物,对人类和动物的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二、生态学效应1. 化学物质的毒性和生态效应在生态系统中,污染物对生物和地理过程的影响可以导致严重且不可预测的后果。
它们会在食物链中积聚并对高等生物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任何生物对污染物的敏感程度都不同,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由基因决定,但环境的特定因素也会产生影响。
1,2,5,6-四溴环辛烷(TBCO)的分析方法、环境行为及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21 ℃ ) [19] .
环境样品中 TBCO 的前处理技术与 HBCD 等传
谱联用仪( GC ̄MS) . 关于 TBCO 异构体和对映体的
其他材料 [4] . 随着 HBCD 的禁止生产和限 制 使 用ꎬ
2 1 环境样品中 TBCO 的前处理技术
上升. 作为替代品ꎬ有必要全面评估其环境行为和生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and health risks of TBCOꎬ it is essential to explore the environmental interfacial migrationꎬ transformationꎬ
bioaccumulation and toxicological effects of TBCOꎬ especially in the terrestrial system at the levels of diastereomer and enantiomer.
TBCO 的分析方法、环境行为和毒性效应的最新研究
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前处理技术在整个分析过
提取和净化等步骤. 环境样品中 TBCO 的提取方法与
HBCD 等传 统 溴 代 阻 燃 剂 类 似ꎬ 主 要 包 括 振 荡 提
取 [20 ̄21] 、索氏提取 [22 ̄26] 、加速溶剂萃取 [27 ̄28] 、超声萃
环境部的科学小组对 TBCO 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
行了评估ꎬ发现 TBCO 具有显著的环境持久性和生物
蓄积潜能ꎬ符合欧盟关于潜在水生生物危害品的标
准. 该评估报告将 TBCO 确定为优先进行特定物质审
查的对象 [15] . 已有研究表明ꎬTBCO 具有内分泌干扰
毒性 [4ꎬ16 ̄17] 和 生 殖 发 育 毒 性 [4ꎬ13] . 该 研 究 综 述 了
环境化学水中有机毒物的环境行为和归趋模式PPT课件

低
迁移过程
分配作用 分配作用 分配作用
很高 低 低 高 低 高 高
分配作用 挥发、光解 分配作用 挥发 生物降解 分配作用 分配作用
第17页/共63页
第二节 归趋模式简介
第18页/共63页
一、模型建立的基本思想
1、参数的选择: 表征化合物固有性质的参数 表征环境特征的参数
2、过程:重要的迁移转化过程的动力学 3、近似假设:
这样,对于每一种有机化合物可得到与沉积物特征无关的 一个Koc。因此,某一有机化合物,不论遇到何种类型沉积 物(或土壤),只要知道其有机质含量,便可求得相应的分 配系数。
第26页/共63页
若进一步考虑到颗粒物大小产生的影响,其分配系数Kp则可 表示为:
Kp = Koc [0.2 (1—f ) Xocs+f Xocf ] 式中:f —细颗粒的质量分数(d<50μm);Xocs—粗沉积 物组分的有机碳含量;Kocf—细沉积物组分的有机碳含量。
➢极难溶于水,不易分解,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和脂肪,具有 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能强烈的分配到沉积物有机质和生 物脂肪中,因此,即使它在水中浓度很低时,在水生生物体 内和沉积物中的浓度仍然可以很高。
➢由于PCBs在环境中的持久性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973年 以后,各国陆续开始减少或停止生产。
第11页/共63页
3、卤代脂肪烃:
➢大多数卤代脂肪烃可挥发至大气,并进行光解。在地表水 中能进行生物或化学降解,但与挥发速率相比,其降解速率 是很慢的。 ➢卤代脂肪烃类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高,因而其辛醇—水 分配系数低,在沉积物有机质或生物脂肪层中的分配的趋势 较弱,大多通过测定其在水中的含量来确定分配系数。 ➢此外,六氯环戊二烯和六氯丁二烯,在底泥中是长效剂, 能被生物积累,而二氯溴甲烷、氯二溴甲烷和三溴甲烷等化 合物在水环境中的最终归宿,目前还不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鸬鹚
洞庭湖地区一些母乳中二恶英
人 体
(33份母乳中有27份测出了二恶英)
二恶英暴露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乌克兰总统尤先科
PBDEs
Br O Br
Br O Br
Br Br
Br Br Br O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O
Br
O
Br Br
Br Br
BDE#47 2,2’,4,4’-TetraDBE
Bulrush(芦苇)is a potential resource of Dioxin pollution in China
PCDD/Fs in benthons from Dongting Lake
8000 concentrationsofPCDD/F(pg/g) 7000
低 栖 生 物
6000 5000
壬基酚浓度,ng/glipid
100
1.4
2.4
3.4
4.4
营养层次
壬基酚和壬基聚氧乙烯醚并不表现食物链放大
4.严重的毒性效应
许多POPs具有相似的毒性终结点(Toxic End Point)
环境激素效应:
性别变异和行为失常
致癌、致 畸、致突变
与人体健康直接相关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 已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环境问题
How about
China?
Human exposure
3
F F
全氟辛烷磺酸基化合物(PFOS)
F F F F
F
C C F F F C F C
F
C C F F
F
C C F F O
O S
O-
Perfluoroalkyl compounds(PFOS, PFOA)
全氟辛酸、全氟辛酸盐
Complicated in structur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set up an integrated method system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安全、演变趋势与控制原理
污演 染变 特趋 征势
Cl Cl
国 家 9 7 3 项 目
履 行 公 约
Cl
Cl Cl
与 复界 表 科 POPsPOPs 分 合面 学 征 目 效过 方析 标 应程 法 削形 减成 机机 理制
并呋喃
斯德哥尔摩公约是人类保护环境的里程碑
12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名称
1.艾氏剂 2. 氯丹 3. 狄氏剂
杀虫剂
工业化学品
非人工合成副产品
4. DDT 5. 异狄氏剂
6. 七氯 7. 灭蚁灵 8. 毒杀芬 9. 六氯苯 10. 多氯联苯 11. 二恶英 12. 多氯代苯并呋喃
+ + + + + + + +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 境化学行为与毒理效应
祁俊生
重庆三峡学院
1.POPs研究的意义
报 告 内 容
2.目前关注的化合物 3.我国的污染现状
4.毒理学研究热点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在环境中难降解、具有很强的亲脂 性、容易在食物链中富集、能够远距离 传输、毒性极大。
#99 2,2’4,4’,5-PentaDBE
O Cl
#209 DecaBDE
Cl O
Cl
Cl
PCBs
PCDDs
1979年首次在美国的土壤样品和淤泥样品中检测 到了BDE-209。两年后,在瑞典西部Visken河的 子鱼中发现了PBDEs的污染。 欧盟为了控制PBDEs污染的进一步加剧,已经停 止了五溴和八溴联苯醚阻燃剂的生产,美国五大湖 公司也表示将于今年年底停止生产上述两种阻燃 剂。 同时,欧盟已经发布《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 令》,明确指出,自2006年7月1日起,所有进入欧 盟市场的8类电气设备不得含有包括PBDEs在内的六 种有害物质。这将对我国的电子电气设备出口造成 极大的冲击。面对产品回收成本和生产成本的增 加,部分产品甚至会被迫退出欧盟市场。
抗生素
PPCPs
4
带有四环素抗药基因的细菌变化趋势
100
80%
50
30%
0 1970 ’s 2000 ’s
1.POPs研究的意义
报 告 内 容
2.目前关注的化合物 3.我国的污染现状
4.毒理学研究热点
我国二恶英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二恶英的源主要包括: 1)五氯酚钠杂质 2)造纸、漂白排放 3)农药、化工、钢铁冶炼的中间过程 西方发达国家二恶英的源主要是: 垃圾焚烧过程
二恶英
蚤
生物积累
水
×1 二恶英
生物浓缩
PCDD/Fs in sediment + water from Dongting Lake
12 10 sediment water
水 体
8 6 TEQ (pg/g,pg/L) 4 2 0 DDT HLH LJ MCJ NC WZH XHZ YUG
sample site
+ +
+ +
Schematic Diagram of EDs Studies
ening
in vivo, Screening
Chemical quantitative
Fish model Biomarker
Dose-response Risk Assessment Model Control Policy Decis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shell and shrimp is much high than snail
PCDD/Fs in fish samples from Dongting Lake
160 140 crucian carm gayu bream
120
100 80
concentraionsofPCDD/F(pg/g)
PCDD/Fs in egg sample from Dongting Lake
160 140 120
bird-egg
100
80 60
duck-egg
hen-egg
concentrationsofPCDD/F(pg/g)
40
禽 类
20
0
鸟蛋 cormoran t-egg 鸭蛋 母鸡
2378-TCDF 12378-PeCDF OCDF 23478-PeCDF 123478-HxCDF 123678-HxCDF 234678-HxCDF 123789-HxCDF 2378-TCDD OCDD 1234678-HpCDF 1234789-HpCDF 12378-PeCDD 123478-HxCDD 123678-HxCDD 123789-HxCDD 1234678-HpCDD
1。艾氏剂 2。氯丹 3。狄氏剂 4。滴滴涕 5。异狄氏剂 6。七氯 7。灭蚁灵 8。毒杀芬 9。六氯 10。多氯联苯 11。二恶英 12。多氯代苯
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
POPs
斯德哥尔摩公约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UNEP, Start from 1997 Montreal Geneva Bonn Johannesburg 2001.5 Stockholm
30 25 20
植 被
grass bulrush
15
concentrationsofPCDD/F
10 5 0
2378-TCDF 23478-PeCDF OCDD 123678-HxCDF 123789-HxCDF 2378-TCDD 1234789-HpCDF 123478-HxCDD 123789-HxCDD
氯丹 DDT 七氯 艾试剂 狄试剂 灭蚁灵 毒杀芬 异狄试剂 六氯代苯 多氯联苯 二恶英/呋喃
2.长距离传输
(半挥发性、普遍存在)
3.生物放大
Biomagnification
放大
Bioaccumulation
累积
Bioconcentration
浓缩
壬基酚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行为
1000
TMF= 0.83
shell schrimp snail
4000
3000 2000 1000 0
2378-TCDF OCDF 12378-PeCDF 23478-PeCDF 123478-HxCDF 123678-HxCDF 234678-HxCDF 123789-HxCDF 2378-TCDD OCDD 1234678-HpCDF 1234789-HpCDF 12378-PeCDD 123478-HxCDD 123678-HxCDD 123789-HxCDD 1234678-HpCDD
电器 电子产品
2
建筑材料
高分子 纺织物
E-waste
广东、浙江、河北
PBDEs are used in computer casings, electronic office equipment, televisions and so on
PBDE concentrations are rising, particularly in North America, where levels are 10 to 100 times higher than in Europe.
x Cl
y Cl
DIOXIN AND FURAN INVENTORIES National and Regional Emissions of PCDD/F
Prepared by UNEP Chemicals in May,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