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实验控制程序

可靠性实验控制程序
可靠性实验控制程序

保证可靠性实验室进行的各项检验和实验明确、规范,对公司的产品和使用的关键物料进行相关实验和评估,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客户的质量要求。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可靠性试验、例行性可靠性试验、重大质量问题验证和替代物料、工程设计变更验证等需进行可靠性试验的产品。

3.0定义

可靠性:在给定的条件下,在某个给定的时间间隔,一个实体完成所要求的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试验:指对物料和成品进行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环境性能及寿命试验。

4.0职责

测试工程师:负责可靠性试验计划的拟定,对新品可靠性、例行性试验和重大质量问题验证的执行、监测,参与问题分析,提供相关可靠性试验报告,并对问题

点的改善追踪,至问题关闭。

负责实验室日常维护、试验和校准工作。

质量工程师:提供所需进行可靠性试验的产品,同时根据可靠性试验需求参与试验,针对测试中所出现的问题作分析及拟定改善对策,并于对策导入时,做效果

验证。

检验员:提供需进行例行性可靠性试验产品,并对试验后产品协助处理。

5.0 程序

5.1可靠性试验分五阶段实施

(1) 新产品开发: 零件配件、安全性及基本功能测试

(2) 新产品试产: 产品寿命预估和包装运输、环境测试

(3) 量产产品: 量产品质量可靠性验证

(4) 设计变更: 电子、结构设计更改、物料更换、匹配度可靠性验证

(5) 质量事故:产品发生品质异常阶段可靠性测试

5.2 试验完成后,实验人员填写《可靠性试验报告》,由品质经理审核报告,报告由实

验室留底保存,根据实际情况分发各部门。

5.3 不合格处理:

5.3.1试产阶段:在试产阶段发现测试异常时,作初步分析,并将分析报告及不

良样品交工程部做完整之分析及对策,实验室在量产前需负责追踪对策,如不

合格,需要再次试作,直到合格才可进入量产。

5.3.2量产阶段:

A、在量产品发现异常,召集相关部门责任人进行分析后提出《可靠性实验失效

分析报告》。

B、在异常分析发现不良较为严重时,必须评估生产中半成品和成品的可靠性,

如出货交期紧急时,需要召集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后决定处理方式。

5.3.3对量产试验不合格项时,视该批产品的不合格程度,采用如下方式处理:

A、针对重大缺陷不合格,未彻底解决前不可出货。

B、针对轻微不合格问题,经部门领导签字批准后,可让步特采放行。

5.4 验证处理:

实验室对试产及量产阶段的问题点改善状况进行追踪测试确认,直至合格。

5.5试验项目:方法及标准按照产品《可靠性实验标准表》进行。

6.0 可靠性实验标准表

7.0 相关表格

7.1 OL-QR-QA-29 产品可靠性测试报告

7.2 相关检验项目作业指导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