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施工技术要求及材料采购要求

电气施工技术要求及材料采购要求
电气施工技术要求及材料采购要求

电气装置安装施工标准

本项目的电气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应符合下列标准,标准有冲突的,按最

新最严标准执行。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 3009-2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5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GB 3836. 15-2000 《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 1-2010

《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GB 3836. 2-2010

《爆炸性环境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GB 3836.3-2010

《爆炸危险环境的配线和电气设备安装通用图》HG/T 21508-1992

《电气装置安装匸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匚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匸及验收规范》GB

50257-1996

《电缆桥架安装图》SHT 801-2000

《电缆桥架安装》04d701-3

《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CECS 31-2006

《电气装置安装匸程旋转电机施I:及验收规范》GB 50170-2006

二、施工重点注意事项说明

防爆电气的施工应严格按照《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 3009-2007 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5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GB 3836. 15-2000等相关标准

执行,所有防爆电气设备,包括照明接线盒,在电气设备的电缆或导线引入口需用钢管连接时,

需用一个过渡斥紧元件,达到先斥紧密封圈后才可连接钢管,钢管连接有困难可增加活接头。

安装设备时,应注意隔爆接合而与固体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0mm。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构架、金属配线管及其配件、电缆护管、电缆的金属护套等非带电的裸霧金属部分均应接地。

爆炸危险场所除2区内照明灯具以外所有的电气设备,应采用专用接地线;宜采用多股软绞线,其铜芯截面积不得小于4俪2。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Q。

电缆穿过不同区域应采取下列隔离措施:

a)两区域交接电缆沟内应采取分段充砂、填阻火堵料或加防火隔墙等措施,

b)电缆通过与相邻区域共有的隔墙、楼板、地坪及易受机械损伤处,均应加以保护;留下的孔洞应严密堵塞;

c)电缆在区域界面(隔墙、楼板、地坪)有保护管的,须在保护管两端用阻火堵料严密堵塞、填塞深度不得小于管子内彳仝,且不得小于40 mm。

在危险场所中使用的电缆不能有中间接头。当不能避免时,连接应该在2区进行,并且在防爆等级不低于ExdIIBT4Gb的外壳内进行。

不用的引入口用钢质丝堵或钢质压紧螺母+不低于2mm钢质堵片+密封胶圈的方法封堵。

输送可燃油气的管道法兰、阀门的防雷跨接线应采用焊接接地板形式连接,不得百接压在法兰螺栓上面,导线端头需压接铜接线端子。

三、施工内容及要求

1、低压配电回路改造

低压配电回路改造共有16个回路,其中普通直接启动电机回路8个,轴流

风机回路1个,变频电机回路6个,照明回路1个,工程量如下表:

2、电缆敷设

各回路电缆敷设前必须做绝缘检测试验,用500V绝缘摇表检测相间及相线对铠装层之间绝缘电阻不低于500MQ :电缆敷设按电缆作业表212122B-00-D-1/5和212122B-00-D-1/6施工,敷设路径平面图及施工说明见图纸212122B-00-D-1/9和212122B-00-D-1/8,过路而及出地面、穿墙处穿镀锌钢管敷设,直埋部分上下各敷100mm以上细沙,并盖栓盖板掩埋。

电缆沟敷设部分在原电缆沟内敷设,需将原电缆沟希板打开,清理沟内积沙, 敷设完电缆后再充沙盖板。

热媒水泵P124AB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全程直埋敷设,出配电间处需破混凝土路面5米,过路而处破混凝土路面6米,引入水处理间在水处理外围需破混凝土地面9米。敷设后混凝土地面恢复。

3、电缆桥架安装

电缆桥架安装方式、安装材料和施工量见图纸212122B-00-D-1/7,按照《电缆桥架安装图》SHT 801-2000、《电缆桥架安装》04d701-3.《钢制电缆桥架匸程设计规范》CECS 31-2006标准施工。

4、防爆轴流风机配线安装及泵房照明安装

防爆轴流风机配线安装见图纸212122B-00-D-1/10,电缆引入泵房内后采取地而下穿管暗敷,现场安装防爆断路器控制风机启停。

泵房照明开关及线路利旧,仅灯具由原來的吸顶防爆荧光灯更换为50W LED 防爆灯。

5、照明配电箱安装

照明配电箱安装见图纸212122B-00-D-1/9,共1台防爆照明配电箱,安装在冷换框架钢结

构立柱上,安装高度距地面1.5米。

6、平台照明安装

平台照明安装位置及路径见图纸212122B-00-D-1/11,共11套LED防爆平台灯,采用

2*2. 5mm2电力电缆穿镀锌钢管沿半台护栏和钢立柱明敷,电缆引自照明配电箱,钢管与配电箱

采用防爆挠管连接,照明接线盒需利用过渡压紧元件压紧后再与钢管连接,钢管与压紧元件螺纹

啮合不少于5扣。

7、设备接地

接地设备包括本项目新增和更新的机泵、电动机外壳、换热器、储罐、防爆照明箱外壳、防鏗断路器外壳、操作柱、配线钢管、电缆铠装层,施工内容包括接地扁铁埋设、焊接、防腐、与设备连接等,工程量见图纸212122B-00-D-1/15, 其中换热器和储罐接地点为两处,电动机和操作柱有专用外接地螺栓的,外接地螺栓必须接地。所有接地必须与厂区原有接地网相连,焊接点做好防腐措施。接地做法见图纸212122B-00-D-1/30。

8、静电接地与防雷跨接

静电接地与防雷跨接接地位置和施工量详见图纸,管道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线连接需焊接专用接地板,潍设备、管架可直接焊接接地扁铁,阀门法兰防雷跨接线应采用焊接接地板形式连接,不得直接床在法兰螺栓上面,导线端头需床接铜接线端子,安装图纸见212122B-00-D-1/29,各部分施工图纸归纳如下表所示:

四、材料采购要求

1、电力电缆

铠装电力电缆全部选用挤包型电缆,电力电缆限选厂家如下:

(1)青岛汉河集团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2)远东控股集团远东电缆有限公司

(3)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4)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电缆应符合下列标准:

(1)国家标准

GB/T 9330-2008辘料绝缘控制电缆

GB5013. 1?4-2008额定电床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

GB/T12666-2008单?根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GB/T12706. 1 ?3-2008 额定电压lkV(Um二1. 2kV)到35kV(Um=40. 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管理规程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管理规 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管理规程 文件编号:JD/QW7512-1(15)修改状态: 管理状态: 分发号: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1.编制目的 用于指导工程管理人员对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确保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过程各阶段的质量控制。 3.职责 总工程师办公室负责本规程的制定、修改、分发及解释; 项目部负责本规程的具体实施。 4.管理流程

5.管理过程 事前控制 5.1.1图纸及图纸会审 5.1.1.1熟悉施工图纸、相关技术资料,理解设计意图。 5.1.1.2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公司和设计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并形成图纸会审纪要。 5.1.2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批,将审查意见填写在《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上,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安装单位,对组织设计中不合理及错误之处,必须要求安装单位及时组织修改,并重新报审。

5.1.3确定大型设备吊装就位移动路线。 5.1.4了解施工单位人员的素质和施工经验,审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电气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必要的培训并取得相关上岗证才能上岗操作,工程中使用新工艺时,新材料时施工人员须进行必要的培训后才能上岗操作。不能满足要求时,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5.1.5审查监理人员上岗资质,检查监理人员到岗情况是否符合合同要求,不符 合要求时通知监理单位进行整改。 5.1.6会同监理人员核查进场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合同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及时要求施工单位限期退场。 5.1.7要求安装单位上报所用规范清单,审查其有效性,并在《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上注明审查结果。 事中控制 5.2.1经常检查施工单位库房备料情况,发现不符合本工程要求、非本工程使用的材料,通知施工单位及时清场。 5.2.2对储存有特别要求的材料,核查施工单位库房条件。 5.2.3根据工程进度及时进行各部位的隐蔽验收,做好相关资料。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方案

商住楼工程 建筑电气 专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职务: 负责人:职务: 审核人:职务: 批准人:职务: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09年9月12日

建筑电气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二、电气施工方案 1.施工范围与施工程序 1.1施工范围与施工程序 (1)在土建工程开始施工时,与其相关的预埋预留施工设计图纸应出图,以利方便做好预留预埋工作,可以由总承包单位先行预留预埋,以防止工期紧而遗漏。(2)在土建结顶后,安装施工高潮随之到来,电气工程也不例外,必须做好工作面的协调工作,使强电、弱电、照明、动力、控制、讯号等整个电气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 (3)做好对分包单位的服务,例如可提供场内运输、吊装机具、临时设施的使用等,目的只有一个,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1.1.1施工范围 (1) 低压控制屏 (2) 配管与穿线 (3) 电缆敷设 (4) 照明系统 (5) 避雷与接地 1.1.2施工程序 (1) 施工准备阶段:要熟悉图纸资料,领会设计意图,掌握施工标准、规范。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图纸等技术资料,做好技术交底,合理配备劳动力、设备、材料等。

(2) 施工阶段 1) 配合阶段,对施工环境、情况要了解,和土建密切配合、预留预埋工作要做好,不得遗漏,预留、预留位置正确,规范,防止日后开墙凿洞的重复劳动。2) 接地避雷系统在土建基础工作时,安装就要与之同步,柱内主筋(引下线)要通层焊接牢固. 3) 安装阶段,配管配线、桥架、电缆敷设、配电箱等要按图纸正确施工,安装到位。照明系统首先应全面检查预埋、预留位置、管路通畅、道路等情况,做好补配、改配工作,同时将拉线用铁线穿入,将管口封牢,再验线、穿线、校线、装配电箱、开关、插座等,土建装修结束后,照明部分上灯具,然后送调试。4)动力系统暗设钢管随照明系统同时敷设,待设备就位上后穿线配管连接设备,作试动转。耗能大的设备,试运转须在变配电系统正式通电后进行。 (3) 收尾阶段 主要是对零星部位继续完成安装工作,以及分系统的调试,为总 体调试做好准备,同时做好资料积累和整理工作。 (4) 施工程序图(见下页) 注:原则上按此程序施工,若土建施工有变化或有特殊情况,项目部相应进行调整。 2、电气施工程序 3.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3.1低压配电屏安装 3.1.1安装条件 (1) 屋顶、楼面施工完毕,不得有渗漏;门窗安装完毕,门已上锁。 (2) 室内地面基础施工完毕,地面抹光完成,模板,施工设施及杂物消除干净,并有足够的安装用地,施工道路畅通。 (3)预埋件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牢固,设备、材料齐全,并运至现场。 3.1.2开箱检查 (1)柜(盘)到达现场,应存放在室内或能避雨、避风,避雷的干燥所,按进度

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规范

1.编制依据 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90 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 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1.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 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96 1.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 1.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 1.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1.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7-96 1.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2.编制说明 本方案适用于MDI工程中电气装置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变压器、母线、盘柜、电缆线路、电机、接地、照明等电气装置的安装,该工程中多数装置是防爆场所,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进行。该工程中有部分电伴热系统,该部分方案的编制依据我公司施工过的沧化TDI施工经验。现场如有变动,再做修改和补充。 3.施工准备 3.1认真熟悉图纸,了解工程中电气装置工程概况。技术员作好技术交底。 3.2配合土建做好保护管预埋及预留孔工作,保证其位置及尺寸正确无误。 3.3编制好施工用材料计划。 3.4做好施工用电准备工作。备齐施工用料及施工机具。 3.5与质检部门一起进行工程设备及材料的检验工作。要求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与图纸一致,并有合格证,同时应符合规范要求,做好检验记录。 4.质量及技术要求 4.1电力变压器的安装

2020年二建机电 2H31402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 试题及答案解析

2H31402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室内照明灯具的安装程序中,灯具安装接线的紧后工序是()。 A、导线并头 B、绝缘测试 C、送电前检查 D、灯管安装 2、变压器的施工顺序为:开箱检查→变压器二次搬运→()→送电前检查→送电运行验收。 A、附件安装→变压器稳装→变压器吊芯检查及交接试验 B、变压器本体安装→附件安装→变压器吊芯检查及交接试验 C、变压器本体安装→变压器吊芯检查及交接试验→附件安装 D、附件安装→变压器吊芯检查及交接试验→变压器本体安装 3、防雷接地装置施工程序正确的是()。 A、接地干线施工→接地体施工→引下线敷设→均压环施工 B、接地干线施工→引下线敷设→接闪带施工→均压环施工 C、接地干线施工→均压环安装→引下线敷设→接闪带施工 D、接地干线施工→引下线敷设→均压环施工→接闪带施工 4、在明装动力及照明配电箱施工程序中,配电箱安装固定的紧后工序是()。 A、支架制作安装 B、设备开箱检查 C、导线连接 D、送电前检查 5、配电柜相互间或与基础型钢间应用()连接。 A、电焊焊接 B、镀锌螺栓 C、高强螺栓 D、电焊点焊 6、三相五线供电中,保护接地线绝缘层颜色为()。 A、黄绿双色 B、黑白双色 C、蓝白双色 D、黄白双色 7、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符合规定的是()。 A、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 B、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 C、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 D、当线路埋设于地下,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8、关于电动机送电试运行时的要求,正确的是()。 A、对照电动机铭牌标明的数据检查电动机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特点及实例分析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特点及实例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建筑电气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从中给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设计、维修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确保建筑电气运行的稳定性,需要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安装中各个工序进行质量 控制。本文简要阐述了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特点,从中结合某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实例,主要针对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 要点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建筑电气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特点;实例分析 1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特点 建筑电气施工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需要与土建、给排水、暖通等专业相互协调与配合。在施工中若没有考虑到电气工程的特殊性,必须会影响到其它专业的施工,从中不利于项目的如期完成,同时也会给整个建筑施工带来巨大损失。电气安装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施工项目联系较多,尤其和土建施工关系最为密切,如电源的进户,明暗管道的敷设,防雷和接地装置的安装,配电箱的安装与固定等等,都要在土建施工中预埋构件和预留孔洞。从中可以看出,在建筑土建施工阶段,需要针对建筑结构及施工方法的基

本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充分做好电气安装的施工配合工作。 2建筑电气安装施工实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建筑电力配电部分为二级负荷,电源采用10KV进线,一用一备,备用自投。本工程设有柴油机组,以提供应急时的备用,工程防雷设计为II级,利用基础地梁、柱台钢筋作接地装置,利用建筑物柱内两条对角竖向钢筋作接地引下线。 2.2 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由电气设计人员对建筑项目安装设计提出相关的技术要求。电气安装人员应会同施工技术人员审核安装和施工的图纸,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的现象,电气安装工人应该学会看懂相关的施工图纸。电气安装施工前,需要详细的了解电气安装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法,尤其是梁、柱、地面、屋面的做法和相互问的连接方式,并仔细地校核自己准备采用的电气安装方法能否和这一项目的电气安装施工相适应。在安装施工前,还必须加工制作和备齐电气安装施工阶段中的预埋件预埋管道和零配件 等基本设备。 2.3 施工工序流程 熟悉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规范文件→施工测量放线→ 沟槽开挖及管沟砌筑→配合土建设预留孔洞及预埋铁件→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1、防雷与接地工程 防雷与接地工程施工执行质量标准: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依工程设计证书知:本工程属一类防雷建筑物,应按一类建筑物设防。 1.1接地装置施工方案 土建施工时,与土建密切配合,利用建筑物地板内结构钢筋做综合接地装置。一般是在作为防雷引下线的柱子位置处,将底板内结构钢筋焊接,并与上面作为引下线的柱中钢筋焊接。施工完毕,进行接地电阻测试,要求实测接地电阻≤4Ω,并及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2接地引下线施工方案 1.2.1利用柱内二根主钢筋作引下线,其间距不大于18M。施工时,配合土建,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钢筋的位置,用油漆做好标记,保证每层钢

筋上、下进行贯通性连接,随着钢筋专业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在首层及顶层用不小于12MM直径的钢筋将两根主筋进行连接。 1.2.2接地引下线上部(屋顶上)与接闪器相连的钢筋必须焊接,不能采用绑扎连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并应两面施焊。 1.2.3在距护坡1.8M处的柱(或墙)的外侧,用角钢或扁钢制作的预埋连接板与柱(或墙)的主筋进行焊接,再用引出连接板与预埋连接板相焊接,引至墙体的外表面,作为接地电阻测试点。 1.3屋面防雷施工方案 屋面防雷由避雷网、避雷带和避雷针组成。 本工程属一级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应采用装设在屋角,屋脊、女儿墙或屋檐上的避雷带,并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10M×10M的网格。凸出屋面的物体应沿其顶部四周装设避雷带,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外的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面的防雷装置相连。 因整个现浇屋面板的钢筋都是连成一体的,故采用明装避雷带和暗装避雷网结合的方法,是最好的防雷措施。

电缆接头做法图解与电缆接头规范要求- 电气技术

电缆接头做法图解与电缆接头规范要求- 电气技术 电缆接头做法图解与电缆接头规范要求- 电气技术电缆接头做法图解电缆接头又称电缆头。电缆线路两末端的接头称为终端头,中间的接头称为中间接头,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又统称为电缆头。电缆铺设好后,为了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线路,各段线必须连接为一个整体,这些连接点就称为电缆接头。电缆接头是用来锁紧和固定进出线,起到防水防尘防震动的作用。 电缆头一般是在电缆敷设就位后在现场进行制作,它的主要的作用:使线路通畅,使电缆保持密封,并保证电缆接头处的绝缘等级,使其安全可靠地运行。若是密封不良,不仅会漏油造成油浸纸干枯,而且潮气也会侵入电缆内部,使纸绝缘性能下降。 电缆头制作的方法很多,但目前大多使用的是热缩式和冷缩式两种方法。冷缩式电缆头与热缩式电缆头比较,具有制作简便;受人为影响因素小,冷缩电缆附件会随着电缆的热胀冷缩而和电缆保持同步呼吸作用,使电缆和附件始终保持良好的结合状态等优点,但成本高。而热缩式电缆头与冷缩式电缆头相比主要优点只是成本低,所以,目前在10KV以上领域,广泛使用冷缩式电缆头。 低压电缆接头做法图解1、能够参阅我国修建工业出版社的《修建施工设备图集电气》图集。 2、《修建施工设备图集电气》中有关接法图如下: 3、电线接线要分外留心:绕线的圈数不少于5圈,一同联络本地质监有些恳求,绝缘层是用接线帽,仍是用搪锡外包绝缘胶带。 装接E1同轴电缆的接头并测试 介绍装接E1同轴电缆的接头并测试的方法。 19.1.1 装接同轴电缆的直式BNC公接头 介绍直式BNC公接头与同轴电缆的装配步骤。 工具、仪表和材料剥线钳 压线钳(包括2.5mm钳口) 同轴电缆,组件如图19-1所示 直式BNC公接头,组件如图19-1所示 图19-1 BNC接头与同轴电缆 操作步骤 根据同轴线材的不同,按照图示尺寸将同轴电缆剥开,露出同轴电缆外导体、同轴电缆绝缘和同轴电缆内导体,如图19-2所示。其中常用电缆保留的外导体长度”L1”、保留的绝缘长度”L2”和护套剥开长度”L3”的推荐长度如表19-1所示。 图19-2 剥同轴电缆 将热缩套管和压接套筒先后套入同轴电缆中,如图19-4所示。 图19-4 套入热缩套管和压接套筒 将同轴电缆的外套体展开成喇叭形,如图19-5所示。 说明: 若连接器插头适配的线径规格为2.2mm,而同轴线缆线径为1.6mm时,需把同轴线外导体拧成一股,不需要展开,以免压接不紧。 图19-5 展开同轴电缆外导体 将同轴电缆的绝缘和内导体插入同轴电缆连接器插头,同轴电缆外导体部分包裹住同轴连接器的外导体,如图19-6所示。 图19-6将直式BNC公接头插头插入同轴电缆用焊接工具将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焊接到同轴电缆连接器插头的内导体上,如图19-7所示。图19-7焊接内导体将压接套筒往连接器方向推,

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技术

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技术 智能建筑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电脑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地结 合起来,可以对各种设备的自动监控信息进行分析、正确判断和处理。建筑物智能要求的提高 势必导致电气设备系统日趋复杂,对其安装施工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 1智能建筑系统的主要内容 目前智能建筑又称为“3A建筑”,主要包括办公自动系统(OAS)、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因此智能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为智能建筑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系统之一,是采用具有高信息处理能力的微处理机(即中央处理机)通过通信网络对整个建筑物的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广播音响、闭路电视、通信、防盗、巡更等众多设 备进行实时测量、监视和全面监控,实现最优化的管理,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节 省人力、物力和能源,降低设备运行费用,随时掌握设备状态及运行时间、能量的消耗及变化等。 因此其主要内容有: 1.1各种设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启停控制,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1.2供电系统、空调系统、供排水系统、冷热源等的参数调节控制监视和设备运行状态的 监测; 1.3对各种设备运行时间积累和维修期限达到报警,以便及时更换或维修服役期满的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服务质量; 1.4根据建筑实际需要的冷负荷,自动控制冷水机组投入运行的设备台数,达到最佳的运 行方式; 1.5据设备运行时间自动更换工作和备用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1.6对各种能源消耗进行计量和计费; 1.7各种文本的自动生成和打印。 2主要设备和构成 智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以分布在建筑各处的远程处理机和中央处理系统设备,通过总线 桥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包括系统设备(包括主机、网关、通讯设备、DDC、控制屏等)、系统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

2012.06 118 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特别是近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空调等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电器进入到千家万户,使我国人民过上了更加方便舒适的生活。而如何保证这些电器设备正常工作,就成为广大安装工程工作人员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就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简要叙述,同时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配管;安装技术;质量控制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由于人口密度大,城市用地紧张的原因,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方向。目前我国高层建筑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管线分布或明或暗,具有多种布线方式。特别是施工方案选择错误的话,会破坏建筑物整体混凝土结构,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在上述结构中进行电气管线的铺设以及电气设备的安装,就成为了现今电气安装施工所要面对的新问题。 1 电气配管安装施工方案及施工措施1.1 制定施工方案1.1.1 会审图纸 施工图纸由工程设计方提供,根据施工图纸中表示出的管线图,协同空调、动力照明、给排水、弱电消防系统以及确认建筑装饰要求等。然后讨论设计方案是否可行,若出现问题,需要同设计方进行协商,经设计方同意后有设计方进行图纸修改。 1.1.2 图纸优化(1)对于工程设计图纸的综合优化,是以空调专业为主,有相关单元对包括空调在内的其他系统按照空调、给排水及消防系统、动力照明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的顺序进行管线的铺设安排和相关专业设备的准备。如果不同专业的管线相遇并需一方避让时,按照小避大、弱避强、软避硬的原则进行管线位置调整。 (2)由于水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线路老化会发现渗漏的问题,为了避免由于水管渗漏导致的电缆漏电或损坏,应该将电缆同水管分开进行铺设。铺设时,还应在电缆外部采取设置套管这类保护措施。 (3)重力流水管线要优先铺设,保证管线的铺设坡度以及管线内水流通畅。 (4)对于各类管线的施工顺序及施工位置要在施工计划中明确标出,例如优先施工的管线要放置在里面,需要保温处理的管线位置设置要便于施工。 (5)为了方便后期管线铺设,一般先铺设大管径管线,后铺设小管径管线。 1.1.3 确定施工顺序(1)在编排管线的施工顺序时,要综合考虑各类管线的服务系统和服务区域,然后制度安装施工计划。施工顺序的安排原则是从上至下、从小到大。 (2)对于明装机电、开关插座以及照明配电设备的选用,一定要与业主和承包商对于设备的颜色、尺寸以及功能等方面完全协商后并按照双方都满意的协商结果订购。风口和回风箱要与整体装饰配套。 1.2 电气配管及电气的安装与施工 施工过程主要分为四步:①样板②交底③施工④隐蔽验收。提高施工标准,在测量和墙体施工前完成样板和交底施工,避免两项施工工作相互冲突。具体施工步骤如下所示。 1.2.1 混凝土内电气配管预埋施工 在建筑物墙体内或混凝土墙体内进行电气管线的预埋施工时,应按照施工设计规范严格施工,保证配管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PVC管线的管厚不能小于1.8mm。由于管线预埋施工同部分土建施工同时进行,所以在进行电气管线预埋工作前,需要与土建施工方进行沟通后确定施工计划。 1.2.2 电气管道的沟槽施工及安装施工 (1)电气管道沟槽的宽度和深度计算(多管平铺)深度计算:H=管道外直径+1.5cm 宽度计算:D=管道外直径×根数+0.5cm×根数+0.5cm(2)刨制沟槽施工 在计算完管道沟槽的深度和宽度后,用墨斗按计算结果进行划线,并标出沟槽的起止点以及深度和宽度。然后用大理石切割机进行按照划线外延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用扁凿和榔头进行刨制。在进行刨制沟槽时,需要将扁凿和墙体成40°角,以免由于扁凿的直接作用造成墙体损坏。 沟槽刨制一般分为定位、弾线、切割、剔槽和刨沟等几道工序。在进行定位和弾线时,要保证墙体特别是混凝土浇筑的墙体强度达到其完全硬度的30%以上时才可进行。在砌筑砂浆强度达到其完全强度的75%时,在可以利用切割机进行切割。 (3)固定电气管道 在进行电气管道的铺设固定前,应该将箱体预先埋入,带箱体固定,再进行管道的连接。在管道连接后,利用钢钉和铁丝进行管道固定。每隔1m,用绑有铁丝的钢钉钉入墙体内,然后利用钢钉上的铁丝帮助管道固定。钢钉间距可以根据管道进行调整,例如:PVC管的韧性要比铁管好,因此为了保证固定效果,应每隔0.6—0.7m就钉入一根钢钉。多跟管道沿墙面铺设时,彼此间要保证0.5cm以上的间距。 2 电气安装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2.1 管路、导线铺设常见问题积极解决措施在进行电气的管线铺设时,会经常出现以下施工或质量问题。(1)在管路暗埋处的墙面或地面出现规则裂缝。(2)跨接接地线的施工问题。很多施工人员为了赶工期,未对金属管进行跨接接地线处理,或者盲目施工,对所有材料管都采用焊接跨接接地线;对镀锌管道采用熔焊方式连接套管。 (3)金属管中拉线没有提供任何保护措施,在金属管内进行线路连接;火线、零线以及地线没法通过颜色进行区分;多芯线存在断芯问题,与接头直接连接且不用配套线鼻子。 (4)管线预埋深度不够,预埋位置不准;用电焊将转弯处烧弯,用电焊将上墙管与水平入户管网驳成90°。 针对上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或质量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1)在完成管路暗埋施工后,需要在墙体填充强度大于MIO的砂浆。 (2)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两端采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镀锌管壁厚小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套管与紧固螺钉应配套并经强度和电气连续性试验。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探讨 刘景润 中智(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下转120页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第一章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的具体条款需要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和开发公司对项目质量的要求做适当调整) 一、基本技术要求 1、本工程必须实现的技术功能:_住宅的基本功能 2、本工程执行的技术规范、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及验收规程DBJ15-201-9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 J73-91、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 50221-95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3—98、 非承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技术规程SJG 06-1997、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7-94、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DBJ15-19-97、_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GB50168-92、GB50169-92、 GB50170-92、GB50171-92、GB50182-93、GB50182-93、GB50254-96、 GB50256-96、GB50257-96、GB50257-96、GB50258-96、GB50259-96、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0-310-88、 施工应主要根据以上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 3、本工程技术要求:严格按有关规范组织施工,解决住宅施工通病,杜绝渗漏。 二、施工技术操作细则 第一部分土建及室外工程 第一条屋面工程 1.1.屋面施工做法:

1.1.1.上人平屋面构造做法:(露台) (1)10mm厚铺地缸砖面层,用干水泥擦缝,设分格缝≤2m×2m,留10mm宽缝,填1∶3水泥砂浆 (2)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 (3)4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筋?4@150双向,设分格缝≤2m×2m,(钢筋必须断开),缝宽20mm,缝内嵌PVC防水油膏 (4)25厚发泡聚苯乙烯板保温层(容重:30kg/m3) (5)体积比1:3:8(水泥:砂:陶粒)陶粒混凝土找坡2%(累计)并压平,最薄处20厚 (6)4厚APP防水卷材(热粘),接缝处用抹刀热抹平 (7)2厚JS防水涂料在山墙四周、屋面管道周围涂刷加强层,宽度至少250,卷起高度至少250 (8)C20细石混凝土找坡1%并压平(最薄处20厚) (9)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1.1. 2.非上人平屋面构造保温做法:(主楼屋面) (1)4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筋?4@150双向,设分格缝≤2m×2m(钢筋必须断开),缝宽20mm,缝内嵌PVC防水油膏 (2)25厚发泡聚苯乙烯板保温层(容重:18kg/m3) (3)体积比1:3:8(水泥:砂:陶粒)陶粒混凝土找坡2%(累计)并压平,最薄处20厚 (4)4厚APP防水卷材(满贴热粘),接缝处用抹刀热抹平 (5)2厚JS防水涂料在山墙四周、屋面管道周围涂刷加强层,宽度至少250,卷起至少250 (6)C20细石混凝土找坡1%并压平(最薄处20厚) (7)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1.1.3.非上人平屋面构造不保温做法:(核心筒塔楼屋面) (1)15厚1:2水泥砂浆粉面抹光 (2)4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筋?4@150双向,设分格缝≤2m×2m(钢筋必须断开),缝宽20mm,缝内嵌PVC防水油膏 (3)4厚APP防水卷材(满贴热粘),接缝处用抹刀热抹平 (4)2厚JS防水涂料在山墙四周、屋面管道周围涂刷加强层,宽度至少250,卷起至少250 (5)C20细石混凝土找坡2%并压平(最薄处20厚) (6)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1.1.4.种植土屋面:(汽车库顶板) (1)250-400厚种植土 (2)聚脂无纺布滤水层(120G/M2),四周上翻100高,端部通长用粘结剂 50 高 (3)80厚粒径15-20陶粒排水层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方案

建筑电气工程 施 工 方 案 XX工程公司 年月日

1.电气工程概况 1.1电气工程主要有高低压变配电系统、动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消防报警与控制系统、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结构化布线系统、电缆电视系统。 1.2本工程供电电源由本场区l0kV开闭所引来两路l0kV高压电源,经电缆沿托盘直接敷设至地下1层变配电室。高压系统为单母线分段,两路l0kV电源分别供给两台630kVA干式变压器,低压系统为单母线分段运行,由地下1层低压配电室配出的电缆干线均沿电缆桥架明敷至电缆竖井和各供电点。 1.3建筑物竖向供配电设在电气竖井内。照明配电干线、空调与试验配电干线采用密集型插接母线在竖井内垂直引上,再由各层插接开关箱引至各层配电箱。由各层照明配电箱配出的照明及插座铜芯塑料线沿回路均采用BV- 2.5m㎡托盘敷设,出托盘后穿钢管在吊顶及墙内敷设。 1.4防雷接地系统:本建筑物按二级防雷设防,采用TN-S接地方式,将设备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各种金属管道的等电位接地、弱电系统的工作接地等共用接地装置;要求工频接地电阻不大于lΩ。 1.5消防报警与控制系统:首层消防值班室内设有报警盘、控制盘、广播盘,由中央控制设备引出线路穿过首层楼板至地下1层,沿电缆托盘敷设至电气设备间内,垂直段沿托盘敷设至各层消防端子箱,实现消防报警与联动控制。 1.6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中央控制室设在首层消防中心机房内。BAS系统通讯总线和DDC电源总线均穿钢管敷设至各层现场控制器,由各现场控制器配出的自控线路沿封闭金属线槽,再穿薄壁钢管或直接采用钢管敷设至各被控设备。实现对冷冻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公共区域照明的监控。 1.7结构化布线系统:由首层设备向综合布线主配线柜敷设出的干线均采用封闭金属桥架敷设,水平配线用封闭金属桥架在吊顶内敷设再穿薄壁钢管引至各处信息插座,本系统仅考虑电话通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综合布线需求。 1.8电缆电视系统:本系统为有线电视传输分配系统,不单设接收天线和独立前端部分。电视传输、分配干线在配电竖井内沿弱电线槽敷设,电视用户线穿Ф20薄壁钢管从弱电线槽引出,在吊顶、墙内暗设至用户插座。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

编号:TQC/K796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方案完 整版 Through the proposed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common types such as planning scheme, design scheme,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essence is to build accessible bridge between people and products, realize matching problems, correct problems. 【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合用于解决各类问题场景,通过提出的方法与对策来应付,常见种类如计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本质是人和产品之间建立可触达的桥梁,实现匹配问题,修正问题,预防未来出现同类问题。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一、电气工程概况 该工程建筑电气主要由照明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及宽带网系统等,电源采用埋地引入,在各AP箱总开关前零线与保护接地体可靠连接(做重复接地),保护地线-40×4镀锌扁钢与接地体可靠连接,接地体与防雷共用。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施工前技术人员必须详细审图,对照招标文件,提出问题并在图纸会审时落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方案

建筑电气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 GB50194-2014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201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1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二、电气施工方案 1. 施工范围与施工程序 施工范围与施工程序 (1)在土建工程开始施工时,与其相关的预埋预留施工设计图纸应出图,以利方便做好预留预埋工作,可以由总承包单位先行预留预埋,以防止工期紧而遗漏。 (2)在土建结顶后,安装施工高潮随之到来,电气工程也不例外,必须做好工作面的协调工作,使强电、弱电、照明、动力、控制、讯号等整个电气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 (3)做好对分包单位的服务,例如可提供场内运输、吊装机具、临时设施的使用等,目的只有一个,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1.1.11mm,全长时应小于 4mm1.4mm相邻两柜顶部的水平偏差应小于 2mm成列安装时,柜顶部水平偏差应小于 4mm1.4mm14mm2.4m并宜按荷载曲线选取最佳跨距进行支撑,跨距一般为2m,垂直敷设时, 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 2m4也以上,高压电缆敷设前,应进行预试,电缆两端应封好,不能受潮。 (3 )在桥架内电力电缆的总截面不应大于桥架横断面的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 40%,拐弯处电缆的半 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即不小于最小弯曲半径的10 倍。 (4 )不同电压,不同用途的电缆,没有特殊规定时,不宜敷设在同一层桥架上,相同电压的电缆并列明 敷时,电缆的净距离不应小于34mm并不应小于电缆外径。 (5) 相同规格不同长度的电缆,敷设前要对来料盘上总长度进行组合配排,以尽量减少电缆敷设的损耗。 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 (1)应由经过培训有熟练技巧的技工担任,并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 (2)制作电缆终端头与电缆中间接头前应作好检查工作,并符合下列要求: 1)相位正确。 2)所用绝缘材料应符合要求 3)电缆终端头与电缆中间接头的附件应齐全,并符合要求。 (3)电力电缆的终端头,电缆中间接头的外壳与该处的电缆金属护套及金属铠装层均应良好接地,接地 线应采用铜绞线,其截面不宜小于10mm0.4M1米以下的墙面上,疏散走道上的标志灯应有指示疏散方向 的箭头标志。 (2 )楼梯间内的疏散标志宜安装在休息平台板上方的墙角处或壁装距地 1.8 米,并应用箭头及阿拉伯数字清楚标明上、下层层号。 (3 )安全出口标志灯宜安装在疏散门口的上方,在首层的疏散楼梯应安装于楼梯口的里侧上方,安全出口标志灯,距地高度宜不低于 2 米 4mm。 (7)灯具固定应牢固可靠,每个灯具固定用的螺钉或螺栓不应少于2个。当吊灯灯具重量大于 3kg1.4m40mm以下,允许偏差 1.4mm,体高40mm及其以上,允许偏差 3mm成排灯具中心线,允许偏差 4mm明、暗开关、插座的面板,并列安装高差小于0.4mm;同一现场高差小于 4mm板面垂直度不大于 0.4mm。

2018一建《机电工程》教材: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2018一建《机电工程》教材: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要求2018年一级建造师历年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全部由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析一网打尽,在线做题请进https://www.360docs.net/doc/ac6136856.html,/RHLAOC。 2018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时间预计6月左右,考试时间预计9月中旬,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的梳理考点,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2018一建《机电工程》教材: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包括供电干线及室内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要求、母线施工技术要求、线槽配线施工技术要求、导管配线施工技术要求、电力电缆敷设技术要求、电气照明装置施工技术要求、照明配电箱安装技术要求、灯具安装技术要求、开关安装技术要求、插座安装技术要求、电气动力设备施工技术要求、建筑防雷与接地施工技术要求,赶紧来开森学学习吧。更多一级建造师报名条件、一级建造师备考指导等信息请持续关注开森学官网一级建造师频道。 1H41402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要求的原则是执行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规范,以确保电气设施使用安全和满足功能要求。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主要的规范有: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 (( 1kV 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GB 50575-2010 、《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 GB 50617-2010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411-2007 等。本条主要知识点是:供电干线及室内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要求;电气照明装置施工技术要求;电气动力设备施工技术要求;建筑防雷与接地施工技术要求。 一、供电干线及室内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要求 (一)母线施工技术要求 1.母线材料的要求 (1)裸母线材质和规格必须符合施工图纸要求。表面应光洁平整,无裂纹、折皱、夹杂物和严重的变形等缺陷。 (2) 母线槽的标准单元、特殊长度、标准配件、特殊配件等配置是否和现场实测相一致,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合格证和技术文件应齐全,防火型母线槽应有防火等级和燃烧报告。 学尔森教育—大建工领域专业的一站式职业教育机构

202X年二建《机电工程》备考练习题: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doc

202X年二建《机电工程》备考练习题: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 术 为您整理“202X年二建《机电工程》备考练习题: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202X年二建《机电工程》备考练习题: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 一、单选题 1、三相干式电力变压器施工程序中,变压器安装的紧前工作是( )。 A.开箱检查 B.附件安装 C.二次搬运 D.交接试验 2、下列关于建筑电气灯具安装技术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A.相线应接在中心出点端子上,零线应接在螺纹的端子上 B.需要接地的灯具有明显标志的专用接地螺栓 C.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 1.5m 时,当灯具的金属外壳应需要接地或接零,应采用单独的接地线 D.当吊灯灯具重量超过 3kg 时,应采取预埋吊钩或螺栓固定 3、一类防雷建筑的屋顶避雷网格间距为( )。 A.5mx5m B.10mx10m C.15mx15m D.20mx20m

4、垂直埋设的金属接地体一般不采用( )。 A.镀锌扁钢 B.镀锌钢管 C.镀锌圆钢 D.镀锌角钢 二、多选题 5、在导线可共管敷设中,可穿入同一根导管内的回路有( )。 A.电压为 50V 及以下的回路 B.同一台设备的 3 个电动机的回路 C.无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 D.照明花灯的 3 个回路 E.同类照明的 8 个回路 6、关于照明配电箱的安装技术要求,正确的有( )。 A.配电箱内应标明用电回路的名称和功率 B.零线和保护接地线应在汇流排上连接 C.每个三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宜超过 16A D.每个单相分支回路的灯具数量不宜超过 25 个 E.插座为单独回路时的插座数量不宜超过 10 个 7、下列电动机接线要求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机接线方式应与电动机规格相符 B.电动机相线截面为 30mm2 时,接地线的截面为 16mm2 C.线路电压为 380V,当电动机额定电压为 380V 时,应该采用 Y 接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 以下是一个图文并茂的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教程 1 元器件安装 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 需要的灭弧距离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1.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从材料计划、购买、入库、出库、到现场安装这一系列程序中,必须有相关图纸和材料计划表一一核对,这样就确保了每道工序的正确性)。 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1.5 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 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 指示仪表、指示灯0.6-2.0 电能计量仪表0.6-1.8 控制开关、按钮0.6-2.0 紧急操作件0.8-1.6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 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下图为错误接法 1.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a) 端子的标识 1.15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b) 双重的标识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 ---- 电气工程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日期:2017年12月8日

-、工程概况 (1) 二、.............................................................................................. 施工布署及施工进度 2 三、..............................................................................................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5 四、........................................................................................... 施工方案13 五、...................................................................... 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13 六、........................................................................................... 创造方案26 七、.......................................................................... 安全施工技术措施27 八、.......................................................................... 质量检验数据标准27 九、.................................................................................. 成品保护措施28 十、降低成本措施 (28) 十^一、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护环境、保障健康 (28) 十二、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