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的调研报告

一线调研

关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现状”调研报告

【调研概况】

———充分考虑专业、年级、性别等相关因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8份,有效回收率74%。

1、你认为以下最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的是?

调查显示:多数(44.93%)的受访者认为格言警句、歇后语等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魅力所在,短小精悍的箴言,生动有趣、深入人心,极力彰显中华民族的语言涵养和功力。而与此相反的是,传统中医文化与养生理论仅占11%,这从侧面反映了西方医学在中国的普及导致中国传统医学地位的下降而不被多数人多重视。

2、起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的“三十六计”中,你知道的有几计?

调查显示:38.51%的受访者对三十六计中少于9项计策比较了解,15.54%的受访者知道

其中28项以上计策,可见兵法类的文化常识受众面较窄,需要加大推广力度。

附:【三十六计:胜战计(瞒天过海,围救,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代桃僵,顺手牵羊);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颠,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3、传统文化中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学术领域的“五”?

五行学说;民间所称的“五毒”;“五金”;“五味”;“五岳”;古代说的“五经”;音乐上的“五音”

调查显示:比例相对居多的38.51%的受访者对传统文化中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学术领域的“五”了解5-6项,知道半数以上的比例超过85%,这是一个较可观的数据,这些“五”与日常的学习及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见大学生对生活的关注程度较高。由这个小的知识面可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值得细细品味。

4、成语“七上八下”来自哪部名著?

调查显示:43.24%的受访者知晓“七上八下”出自于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虽然四大名著对于青年一代的影响力并未随着的时间的流逝渐渐消褪,但是结果也不那么令人乐观。

5、“仁义礼孝忠义廉耻”是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的评判标准。对此,你的看法是?

调查显示:51.03%的受访者赞同“仁义礼孝忠义廉耻”应当作为大学生道德品质的评判标准,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拥有对于先贤评判标准的认同感。但10%的同学认为不应该以此为评判标准,他们认为21世纪的新新人类应该有针对这个时代背景制定的适当的评判标准,而不是仅仅根据古人的标准来评定。

6、以下哪项不是中国的三大“国粹”?

调查数据显示:18%的学生选择了国画,7%的学生选择了京剧,47%的学生选择了中国医学,28%的学生选择了书法。选择正确答案“书法”的同学不到整体的1/3,这表明对于一

些基本的文化常识同学们仍然较为欠缺。

7.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儒释道(儒家、佛教和道家)三大家各自的大致思想及精神(研究方向)你了解吗?

调查数据显示:59%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儒释道还是能够分清,并且有一定了解的,但是仅4%的学生对其非常了解并抱有兴趣。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只是抱有“点到即止”的态度,并未将其当成自己所必须拥有的知识。

8、前几年大热的“百家讲坛”,针对将传统文化制作成速食文化的现象,你有何种想法?

调查数据显示:32%的学生非常支持这一类讲座,31%的学生较为支持,30%的学生认为这种讲座过于片面,起不到很好的作用,仅7%的同学极度反对。这表明大部分学生首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只是还是有想要了解的意愿的,其中也有许多学生对其有自己的理解,并不盲目跟从。

9、大学生了解大学文化的来源?(多选)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倾向于由媒体资源以及书本来获取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同时文化活动以及自己学习这两项途径也被许多学生认可。这表明在多媒体发展迅速的当代,因特网等现代化媒体设备是学生认知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之一,并在逐渐占据着主导地位。

10、大学是否有必要必修国学?

调查数据显示:61%学生选择了开设选修,资源学习,30%名学生认为有必要必修,仅9%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这表明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仍有着想要认知并学习的意愿,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学生仍然是认可的,也认为是有必要了解的。

11、你认为是什么导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呢?

调查数据显示:52%的同学认为是社会主流文化的倾向导致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 16%的同学认为是学校不重视此方面的教育,而有18%的同学认为是传统文化本身缺乏吸引力。这表明,当今社会主流文化有些偏离中国传统文化,人们对了解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也在逐渐的减弱。因此,政府应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更多的去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文化。

12、你庆祝传统节日的原因是什么?

调查数据显示:54.3%的同学认为庆祝传统节日是长久以来形成传统文化观念,而非家人,朋友之间联络感情,听从父母安排的节假日。仍有少部分同学选择追随潮流。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涵和度过传统节日的意义有较深层次的理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