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范本

摘要乌江是贵州省内第一大河,乌江多梯级枢纽的兴建将极大改善乌江的航运条件,为乌江区域经济和航运事业带来了新的契机,乌江干流梯级水利枢纽将配套建设通航设施,但通航设施存在着通航设施建设进度不一致、承船箱尺寸不一致、通过时间不一致、通航流量不一致等问题,直接形成“短板”效应,随着沿江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与枢纽通航设施通过能力之间将产生矛盾,为未雨绸缪、最大限度地提高乌江通航设施通行效率,充分发挥乌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合理利用运输网络中各种资源,优化设计各货类船舶的高效船舶货运组织方案已迫在眉睫。
乌江多梯级枢纽区域的船舶货运组织属于复杂运输网络系统,目前对于枢纽区域船舶货运组织的研究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较少且没有站在综合运输系统规划的角度分析,而针对乌江的相关研究至今尚未涉及。
由于乌江船舶货运系统的复杂性,构建的理论优化模型与实际可能会产生偏差,优化的船舶货运组织方案的可行性需要验证,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手段,为此本文针对乌江多梯级枢纽区域通航环境特点,尝试采用理论优化与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新方法,优化设计出乌江多梯级枢纽区域高效船舶货运组织方案。
本论文首先分析多梯级枢纽的建设对乌江船舶货运组织带来的影响;其次针对乌江多梯级枢纽区域船舶货运系统特点,改进现有网络优化模型,构建出广义成本最小的乌江高效船舶货运组织优化模型,其中引入单重休假规则M/G/1枢纽排队系统模型确定船舶通过枢纽时间,并求解出初步优化方案;接着针对乌江船舶货运系统离散特性,基于arena平台构建出面向对象的仿真模型,以验证理论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理论优化方案与仿真模拟的交互优化过程,最终提出适合乌江多梯级枢纽区域货运网络的高效船舶货运组织方案。
关键字:乌江多梯级枢纽网络优化改进模型arena仿真建模高效船舶货运组织方案AbstractWujiang River is the largest river in Guizhou province, but the Wu River shipping channel condition have not been 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development of shipp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ascade hydro-projects will greatly improve the shipping condition of Wujiang River and bring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ing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shipping industry, the multi-hub cascade of Wujiang will be supporting the shipping facilities, but there are several problem about shipping facilities: each shipping facilities has inconsistent construction progress, different size of ship lift, different time to have ship passed, different navigation flow problem and other issues, leading to a "short board" effect, by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long the Wujiang River, the conflict will be created by the different growing demand of transportation and passing capacity of navigation hub, bring a great difficulty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shipping in restriction of Wujiang multi-cascade hydro-projects. To plan ahead to maximize the efficiency of high-grade channel and navigation facilities in Wujiang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Wujiang River golden waterway, rational using of transport network resources, a efficient multi-cargo organization program should be made so that the whole channel Wujiang cascade hydro-projects district will be eased off.Currently,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play a main role in the research of shipping organization in the hub regi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is not much and can’t analysis the whole system in a overall view, what’s more, the shipping organization like Wujiang River multi-cascade hydro-projects issue has not yet been addressed. Network optimization model often be taken used of in solving the complex organization freight transport networks, but the limitations goal of network optimization model can not make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ptimization results.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have gradually entered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but simulation technology mainly work out as a tool of validation and evaluation, taking use the simulation technology to optimize will be effected by subjective factor and difficult to find the optimal solution.Based on the above reasons, the following aspects will be taken in the research work. First,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construction of a multi-cascade hydro-projects on shipping organization, the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ujiang multi-cascade hydro-projects, improving the exist network optimization model to make out a lowest generalized cost model of shipping organization in Wujiang multi-cascade hydro-projects region, solving the model to get the initial optimization shipping organization program. on the other hand, introduction the idea of queuing theory to analysis the multi-cascade hydro-projects. Then, on the based of analysis of the discrete freight system of Wujiang multi-cascade region, building the simulation model in a ideological of object-oriented to simulate and test the initial program to find out the possible problem with the initial program. Finally, taking use of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ethod in general to optimize the initial program of Wujiang multi-cascade hydro-projects shipping organization, getting a reasonable program which can take use of Wujiang multi-cascade hydro-projects shipping system in a efficient way.Keywords:multi-cascade hydro-projects;computer simulation;optimization for freight shipping organization;the queuing system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1)第1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 内河枢纽区域货运组织方式研究 (2)1.2.2 交通仿真建模研究 (3)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4)1.3.1研究内容 (4)1.3.2研究方法 (5)第2章乌江多梯级枢纽区域船舶货运组织环境及存在问题 (7)2.1船舶货运组织环境分析 (7)2.1.1货种货量 (8)2.1.2航道 (10)2.1.3港口 (10)2.1.4枢纽通航设施 (11)2.1.5运输船型 (11)2.2乌江多梯级枢纽区域船舶货运组织存在的问题 (12)2.2.1乌江多梯级枢纽区域货物需求量及供需缺口 (12)2.2.2乌江多梯级枢纽通航存在的问题 (14)2.3本章小结 (15)第3章乌江多梯级枢纽区域船舶货运组织理论优化模型建立及实现 (17)3.1货运网络定义 (17)3.2基本假设及说明 (18)3.2.1中转方式 (18)3.2.2目标函数中的运输成本 (19)3.2.3广义运输成本函数 (19)3.2.4港口吞吐量 (19)3.2.5航道及公路通过能力假设 (19)3.3模型建立 (19)3.3.1目标函数 (20)3.3.2约束条件 (20)3.3.3单船年货运量求解方法 (21)3.4求解方法 (22)3.5单重休假规则M/G/1枢纽排队系统模型建立及应用 (23)3.5.1排队系统基本特征 (23)3.5.2排队系统休假规则 (25)3.5.3排队模型建立 (26)3.5.4船舶通过各梯级枢纽时间计算 (28)3.6理论优化模型输入参数计算 (29)3.6.1广义运输成本 (29)3.6.2运输时间 (30)3.7船舶货运组织规划 (31)3.8本章小结 (33)第4章乌江多梯级枢纽区域船舶货运组织仿真建模与实现 (34)4.1系统仿真及仿真目的 (34)4.1.1系统仿真 (34)4.1.2仿真目的 (35)4.2仿真系统分析 (35)4.2.1系统边界及构成 (35)4.2.2系统特征 (36)4.2.3系统仿真平台 (37)4.2.4系统仿真评价指标 (38)4.3仿真模型搭建 (39)4.3.1船舶生成子模型 (40)4.3.2港口子模型 (42)4.3.3升船机子模型 (46)4.3.4运输路径控制节点子模型 (50)4.3.5翻坝运输子模型 (54)4.4模型效验与验证 (56)4.5理论优化方案验证 (57)4.5.1参数输入 (57)4.5.2运行设置 (57)4.5.3结果输出 (58)4.6本章小结 (59)第5章乌江多梯级枢纽区域船舶货运组织总体方案研究 (60)5.1总体方案优化过程 (60)5.2改进策略 (61)5.3综合优化 (62)5.4优化结果分析 (64)5.5本章小结 (65)第6章结论 (66)6.1总结 (66)6.2展望 (67)致谢 (68)参考文献 (69)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72)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乌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贯通贵州、重庆两省市,于涪陵汇入长江。
武汉大学硕士论文 LATEX 模板

2.2 字体调节
\songti \heiti 宋体 黑体
\fangsong 仿宋 \kaishu 楷书
2.3 字号调节
字号命令: \zihao \zihao{0} \zihao{-0} \zihao{1} \zihao{-1} \zihao{2} \zihao{-2} \zihao{3} \zihao{-3} \zihao{4}
E
E
E
E
1.4 文档类型选择
文档类型有 3 种情形: \documentclass{WHUMaster} 硕士论文
\documentclass[forprint]{WHUMaster} 硕士论文打印版 \documentclass[forlib]{WHUMaster} 相关解释见接下来的两节. 硕士论文图书馆提交版
9 9
公式排版的一些琐碎细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15 17 21 23 25
4 其他事项 5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印制规定 6 论文提交给图书馆 参考文献 致谢
- VI -
1
先说重要的
1.1 具体使用步骤
Step 0 安装 Adobe 字体. 具体见 1.2 节. Step 1 进入 includefile 文件夹, 打开 midmatter.tex, backmatter.tex 这两个文档, 分 别填写 (1)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 (2) 致谢. Step 2 打开主文档 MasterTemplate.tex, 填写题目、作者等等信息, 书写正文.
1.3 编译的方法
A 默认使用 X L TEX 编译. 若另存为新文档, 必须选择文档保存类型为 :UTF-8. A 可能因习惯使然, 有的朋友不太接受新的编译方式. 其实 L TEX 一直在发展变化 A 中, 我们可以尝试新方法带给我们的便利. 我个人使用的编译方式也都是从 L TEX, A A CCT, pdfL TEX, X L TEX 一点点过来的. A 使用 X L TEX 编译, 直接生成 pdf 文件. pdf 文件也可以反向搜索! 双 击 pdf 中要 ::::::::::::::
论文格式硕士学位论文标准格式与基本规范_0813文档

2020论文格式硕士学位论文标准格式与基本规范_0813文档EDUCATION WORD论文格式硕士学位论文标准格式与基本规范_0813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的硕士学位论文规范程度,参考其他高校的相关要求,对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格式与基本规范》进行修订完善。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高质量、高水平的学位论文在选题和内容上要有创造性和创新性,而且在表达方式上应具有规范性和严谨性。
本规范适用于具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正式学籍的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
提交评议和答辩的学位论文由封面、独创性声明及版权授权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部分组成并按先后顺序排列。
1.封面硕士学位论文封面(见附件一)、书脊(见附件三)要求如下:(1)论文题目:不超过26个字,可分两行排列,中英文对照。
(2)指导教师:论文作者本人导师。
未经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遴选且在研究生处备案的合作指导教师,不得在学位论文上署名;署名的合作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2人。
(3)学科门类:专业所属的学科门类,如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管理学等。
(4)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应严格按照专业目录和培养方案填写。
(5)日期:学位论文完成时间。
(6)论文封面颜色由专业点自定,各专业可选择不同的颜色以示区别。
2.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附于学位论文摘要之前,需研究生和指导教师本人签字。
见附件二。
3.中文摘要硕士论文摘要一般为500-1000字。
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所取得的结果和结论,应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语言精炼。
武汉大学硕士论文格式要求

武汉大学关于硕士学位论文印制规格的规定国务院学位办有关文件规定: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和编印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局统一编制格式,并将博士学位论文提交北京图书馆和北京科技信息研究所收入国家级图书编目,以便及时向社会提供查阅,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学位论文归档的要求,对我校硕士学位论文印制规格作出如下规定:一、论文装订格式的排列顺序(一)封面(二)论文英文题目(专用一页纸,上方为题目用宋体2号字,下方为研究生姓名用宋体4号字、外文专业应有中文题目)(三)郑重声明(格式和要求见附页一)(四)中文摘要(五)英文摘要(六)目录(七)引言(八)正文(九)中外文参考文献(十)后记(也可不要此页)二、论文印制规格及要求(一)论文用A4纸(210×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打印。
(二)论文在打印时,纸张四周留足空白边缘,即:每页上方(天头)、下方(地脚)、左侧(订口)、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出25mm以上的空白边缘。
三、论文封面格式(一)分类号。
必须在封面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类号,同时尽可能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
(二)密级。
论文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注明密级(如系公开型论文则可不注明密级)。
(三)编号。
武汉大学编号为10486,标注在封面右上角。
(四)论文题目。
题目必须用楷体标准一号字标注于明显的位置。
(五)论文作者姓名。
(六)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指导教师姓名必须是填写当年被学校批准招收博士生、硕士生的教师。
(七)学科、专业名称。
学科、专业名称必须是我校已有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并按国家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名称印制。
(八)研究方向。
(九)论文封面统一用120克铜版纸,封面底色为白色。
(十)论文封面格式要求详见附页二。
四、论文摘要中、英文论文摘要内容应一致,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其内容应保留原论文的主要信息,即不看论文全文就能获取必要的信息,不能与引言相互混淆。
武汉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规范

武汉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规范指引(附录) 法律硕士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为进一步规范、引导武汉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依据《武汉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实践型论文规范指引(试行)》制定本附录。
武汉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是指在法学领域中对某个法律实务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科学研究,并且表述为某些研究成果的学位论文。
它要求作者对法律实务的某个问题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分析、推导、论述并提出建议或得出结论性意见。
一、双导师制武汉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一般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即实行法学院老师和法律实务专家联合指导。
法学院老师担任论文写作的理论导师,法律实务专家担任论文写作的实务导师。
武汉大学法律硕士在进行论文选题,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必须与理论导师和实务导师密切联系、充分沟通,了解法律热点问题、法律实践疑难问题,在导师指导之下运用所学法学知识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完成论文的撰写工作。
二、论文写作步骤及规范要求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不同的要求不同,侧重点不一样。
其更注重对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与考核。
撰写一篇法律硕士实务论文,要强调其“实务性”。
法律实务性论文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规范来撰写:1、选题;2、写作准备;3、编制提纲、论文开题;4、论文起草;5、论文修改、定稿。
首先要确定法律实务的研究范畴及课题。
该选题应当是对法律实践的某一问题有指导性意义,能够解决法律实务中的一些困惑。
因此论文选题应当有问题意识。
选题确定后,开始写作前要调查、收集研究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类型化研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究得出你的研究结果。
法学研究要对各种法律资料、法律文本、法学文本进行研究。
法律资料、法律文本、法律文本必须丰富。
学位论文的结构由几个部分(编、章、节)构成,论文的结构要完整,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研究方法是写作论文的核心所在,学术研究总有一个采用什么研究方法的问题。
通常是以某一种研究方法为主,或者兼采几种研究方法。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

.2010年申请硕士学位的有关规定;...研究生院学位工作处二〇一〇年三月目录201019 ()141516171821武汉大学 2010 年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评审及答辩的有关规定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学位 [2010]9 号)和《武汉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的有关规定》(武大研字[2009]56 号)文件要求,结合我校2010 年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评审及答辩的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申请硕士学位的基本条件(一)硕士学位申请人必须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相应的学术水平。
(二)硕士学位申请人在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时,必须按培养单位制定的培养方案修满本学科、专业所规定的课程及学分数,且所有成绩全部合格。
(三)科研成果要求:学校不作发表学术论文的统一规定,各培养单位可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制定相关规定,报研究生院学位工作处备案。
凡培养单位规定了科研成果要求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达到相应的条件,才能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四)硕士学位论文要求:1.硕士学位论文应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特殊情况下,可以是一份应用工程报告,但必须在撰写前报分委员会和研究生院学位工作处批准)。
学位论文的基本论点、结论和建议,应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实践意义;论文应体现出作者已在本学科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所研究的内容有新的见解;并能反映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或社会实践的能力。
2.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
3.硕士学位论文必须符合学术规范要求。
引用的材料,必须注明出处;采用合作者的思想和研究成果,要加附注。
4.硕士学位论文应用中文撰写(外语专业学生除外);留学生如要使用非中文(英文)撰写学位论文,必须事先报培养单位分委员会和研究生院学位工作处批准,并在论文中附详细的中文摘要。
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模板

分类号密级UDC编号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GPS单频精密单点定位与区域电离层模型研究研究生姓名:张三学号:2012xxxxx指导老师姓名、职称:李四教授专业名称: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研究方向:卫星大地测量二〇一五年五月AStudyofGPSSingleFrequencyPrecisePointPositioningandReginalIonosphereModelBySanZhangSupervisedbyProf.SiLiWuhanUniversityWuhan,430079P.R.ChinaMay,2015郑重声明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学位论文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摘要。
关键词:AA;BB;CC;DD;EE;FFABSTRACT(1)Thispaper.Keywords:AA;BB;CC;DD;EE;FF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1绪论 (1)1.1引言 (1)1.2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2.1研究背景 (1)1.2.2研究意义 (1)1.3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1.4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1.4.1研究目标 (1)1.4.2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2理论基础 (2)3理论主体 (3)4系统设计与搭建..................................................45实验分析与结论.. (5)6总结与展望 (6)参考文献 (7)致谢 (8)1绪论1.5引言1.6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2.3研究背景1.2.4研究意义1.7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1.8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1.4.3研究目标1.4.4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2理论基础----------------------------------------------------------公式示例(式2.1)3理论主体----------------------------------------------------------图3.1图片示例4系统设计与搭建-------------------------------------------------------------------------------------表3.2表格示例5实验分析与结论6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1]JohnsonHO,AgnewDC.1995.Monumentmotionandmeasurementsofcrustalvelocities[J].Geophys.Res.Lett.,22(21):2905-2908.[2]独知行,刘经南.利用GPS位移和主应力方向观测资料进行川滇地区边界力的联合反演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28(2):162-166.[3]符养.中国大陆现今地壳形变与GPS坐标时间序列分析[D].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02:57-81.[4]vanDam,T.,2010,UpdatedOctober2010.NCEPDerived6-hourly,globalsurface displacementsat2.5x2.5degreespacing.DatasetaccessedYYYY-MM-DDathttp://geophy.uni.lu/ncep-loading.html.[5]致谢韶华易逝,光阴荏苒,余自入渝倏忽而又三年矣。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年月日
摘
本论文主要内容是基于本高校的论文格式要求,利用论文排版机器人PaperYes的人工智能引擎排版出来的论文模板。各位同学可以通过此模板撰写论文,只需将自己撰写的论文内容填充到相应的标题下面就可以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论文排版的困扰。如果有的同学不会用此模板编辑论文,可以选择PaperYes论文排版,根据您所在高校的格式要求,自动生成目录和页眉页脚,解决奇偶页难题,智能编排标题、图、表和公式,适配字体字号和段落等,10秒搞定,安全高效。
===内容替换成自己的论文文字===
===内容替换成自己的论文文字===
===内容替换成自己的论文文字===
2.2.2
本文内容已根据本校论文格式规范排版完毕,请撰写论文内容,根据自己需要更换标题、增减章节和替换内容。
当然你也可以使用PaperYes论文排版,10秒搞定,安全高效!
===内容替换成自己的论文文字===
关键词:论文排版;机器人;PaperYes;论文模板
Abstract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of paper format in our university, using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gine of PaperYes, a paper typesetting robot, to compose the paper template. Students can use this template to write papers, just fill the content of the papers under the corresponding headings, to help students solve the problem of paper typesetting. If some students do not use this template to edit papers, you can choose PaperYes paper typesetting. According to the format requirements of your university, automatically generate directories and headers and footers, solve the odd and even page problems, intelligently arrange titles, graphs, tables and formulas, and adapt font size and paragraph, etc., 10 seconds to complete, safe and effici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申请硕士学位的有关规定研究生院学位工作处二〇一〇年三月1目录武汉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评审及答辩的有关规定 (1)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印制规定 (9)论文封面格式(附页一) (14)郑重声明格式(附页二) (15)目录排列格式(附页三) (16)正文排版格式(附页四) (17)参考文献排列格式(附页五) (18)武汉大学申请硕士学位网上操作流程 (21)武汉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评审及答辩的有关规定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学位[2010]9号)和《武汉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的有关规定》(武大研字[2009]56号)文件要求,结合我校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评审及答辩的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申请硕士学位的基本条件(一)硕士学位申请人必须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相应的学术水平。
(二)硕士学位申请人在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时,必须按培养单位制定的培养方案修满本学科、专业所规定的课程及学分数,且所有成绩全部合格。
(三)科研成果要求:学校不作发表学术论文的统一规定,各培养单位可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制定相关规定,报研究生院学位工作处备案。
凡培养单位规定了科研成果要求的,硕士研究生必1须达到相应的条件,才能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四)硕士学位论文要求:1.硕士学位论文应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特殊情况下,可以是一份应用工程报告,但必须在撰写前报分委员会和研究生院学位工作处批准)。
学位论文的基本论点、结论和建议,应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实践意义;论文应体现出作者已在本学科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所研究的内容有新的见解;并能反映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或社会实践的能力。
2.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
3.硕士学位论文必须符合学术规范要求。
引用的材料,必须注明出处;采用合作者的思想和研究成果,要加附注。
4.硕士学位论文应用中文撰写(外语专业学生除外);留学生如要使用非中文(英文)撰写学位论文,必须事先报培养单位分委员会和研究生院学位工作处批准,并在论文中附详细的中文摘要。
二、硕士学位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一)硕士学位论文应选择学科前沿或对社会发展和2国民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二)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应以最恰当、最简明、最准确的词语概括论文最重要的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题目不能用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外语专业的论文题目一般采用英文,英文题目不宜超过10个实词。
(三)硕士学位论文应有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中、英文摘要内容应一致,摘要是论文的重要部分,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其内容应保留原论文的主要信息,即不看论文全文就能获取必要的信息,不能与引言(绪论)相互混淆,一般为800个汉字字符;关键词选取不得少于3-5个,中文关键词尽可能采用《汉语主题词》中的规范词,以便检索。
(四)硕士学位论文正文不得少于3万字,外语专业、医学专业不得少于2万字。
论文应层次分明、论据可靠、分析严谨,数据真实,严禁造假和抄袭他人成果。
论文可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控制引用量,尽可能降低论文重复率,其重复率标准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制定。
(五)硕士学位申请人应广泛阅读有关文献,阅读量不得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占三分之一。
3(六)硕士学位论文基本结构(供参考)封面英文题目前置部分郑重声明中英文摘要目录引言(绪论)正文硕士学位论文基本结构主体部分结论参考文献附录结尾部分致谢或后记三、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工作的有关要求(一)硕士学位论文完成后,经指导教师、教研室(研究室)或指导小组审查通过,由培养单位确定聘请论文评阅人。
(二)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为2人,其中校外专家至少1人。
论文评阅人应是责任心强、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在相应学科领域有一定学术造诣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
(三)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应于论文答辩前30天进行,4由培养单位指派专人负责将学位论文传递给论文评阅人,为了保证评阅人客观公正的评阅,评阅意见应采用密封传递的形式。
(四)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须对论文写出详细的评语,其评语应包括对论文选题意义、论文成果水平、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科学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或应完善的方面;对论文是否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能否举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写出明确意见,并以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对论文进行评定。
(五)硕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如有一位专家认为不合格的,可由培养单位分委员会和研究生院学位工作处协商另行聘请一位同行专家对论文进行复审,复审不合格的,申请人需延期半年或一年修改论文,重新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四、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和相关工作(一)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名单由教研室(研究室)和指导教师共同提出,经分委员会审批,分委员会主席在《硕士学位申请表》中签署意见后,答辩委员会组成方为有效。
5(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尽可能有校外专家)。
主席必须是教授,委员是教授、副教授(或具有相当职称)专家。
申请人的指导教师可以参加其研究生的论文答辩,但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委员。
聘请的答辩委员会委员含论文评阅人最多1人。
(三)答辩委员会委员聘请秘书1人,负责在答辩前一周,将硕士学位论文及聘书送交各位委员,以便委员作好参加论文答辩会的准备工作。
秘书承担答辩会议记录,答辩材料整理、归档等工作。
五、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和相关工作的时间安排(一)3月下旬申请人到培养单位研究生教学秘书处领取申请学位答辩的材料。
(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查以及论文评阅送审时间于上半年4月底或下半年10月底完成。
(三)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须于上半年5月底或下半年11月底完成。
(四)各培养单位应于上半年6月10日或下半年12月10日前将分委员会评审通过的以下材料分别加盖公章后交研究生院学位工作处审核:61.分委员会学位授予会议纪要;2.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基本信息汇总表;3.分委员会授予硕士学位表决汇总票。
六、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其它事项(一)硕士学位申请人在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时,一般要做不少于25分钟的PPT演示。
(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武汉大学校内举行。
(三)同一专业的硕士生安排在同一天答辩时,答辩人次不应超过6人。
(四)硕士学位申请人须提供给答辩委员会的材料:1.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单(1份);2.硕士学位论文(5本);3.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表决票(5份)。
(五)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供参考):1.学评分委员会委员或代表宣布答辩委员会组成名单;2.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会议,宣布答辩会议开始,提出基本要求;3.指导教师简要介绍申请人的思想品德表现、学习成7绩、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及论文撰写等情况;4.申请人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约25分钟);5.委员提问,申请人答辩(采用即问即答方式,不得另行准备);6.休会,指导教师和列席会议人员退席;7.主席或秘书宣读论文评阅人和指导教师的学术评语;8.委员对论文及论文答辩进行讨论,形成决议,就是否同意授予硕士学位进行无记名投票,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为通过;9.答辩委员会主席向申请人及与会者宣读答辩委员会决议和表决结果;10.主席宣布答辩会结束。
(六)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的处理办法。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的,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若答辩达到毕业论文水平,可经分委员会同意,允许其毕业。
经重新答辩仍不合格的,不能授予学位。
8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印制规定为了统一硕士学位论文印制,使之符合国家标准局编写格式,及时向社会提供查阅,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对我校硕士学位论文印制格式作出如下规定:一、论文装订的排列顺序(一)封面(见附页一)(二)论文英文题目(三)郑重声明(见附页二)(四)中文摘要(五)英文摘要(六)目录(见附页三)(七)引言(绪论)(八)正文(见附页四)(九)参考文献(见附页五)(十)附录(十一)致谢或后记二、论文印制规格及要求(一)论文封面统一用120克铜版纸,封面底色为白色。
(二)论文用A4纸(210×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9必须双面印制,前置部分例外。
(三)论文在印制时,纸张四周留足空白边缘,即:每页上方(天头)、下方(地脚)、左侧(订口)、右侧(切口)应分别留出25mm以上的空白边缘。
(四)硕士学位论文不需要加页眉、书脊。
三、论文封面格式(一)分类号。
必须在封面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类号,同时尽可能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
(二)密级。
论文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注明密级(如系公开型论文则可不注明密级)。
(三)编号。
武汉大学编号为10486,标注在封面右上角。
(四)论文题目。
题目必须用楷体一号字标注于明显的位置。
(五)论文作者姓名。
(六)论文作者学号。
(七)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指导教师姓名必须是填写被学校批准招收博士生、硕士生的教师。
(八)学科、专业名称。
学科、专业名称必须是我校已有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并按国家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二级学科、专业名称印制。
10(九)研究方向。
(十)论文完成时间。
用汉字书写,只写年月,如“二〇一〇年四月”。
四、论文英文题目论文英文题目专用一页纸,上方为题目用宋体二号字,下方为研究生姓名用宋体四号字;外语专业应为中文题目。
五、郑重声明郑重声明用黑体小二号字,内容用宋体四号字。
为了加强学风、学术道德建设,规范学术行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确保学位授予的权威性、严肃性,学校对学位论文撰写特别强调以下几点:(一)凡申请学位人员须对自己的学位论文负责,在提交的学位论文的英文题目后页(中文摘要前页)增设一页书面声明,即“郑重声明”。
(二)学位论文中的引证、引述处须注明出处。
(三)学位论文后所附参考文献,必须是申请学位人员真正阅读和参考过的文献。
(四)合作科研及成果,应在致谢或后记中有相关说明,避免产权纠纷。
(五)学位论文中没有郑重声明的,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11六、中文摘要中文摘要用黑体小二号字,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并标注在每页页脚中部。
七、英文摘要英文摘要用加粗Times New Roman小二号字,内容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页码续接中文摘要的页码。
八、论文关键词每篇论文必须选取3-5个以上中、英文关键词,排在其论文摘要的左下方,用黑体小四号字。
九、目录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排列顺序是:1.中文摘要;2.英文摘要;3.引言(绪论);4.正文章节;5.参考文献;6.附录;7.致谢或后记。